有人知道新华日报电子版怎么样吗

抗日战场上有支“新华军”(民族记忆?你不知道的抗战故事)
本报记者 蒋云龙
&&&&来源:&&&&
&&&&&&字号
原标题:抗日战场上有支“新华军”(民族记忆?你不知道的抗战故事)
《新华日报》总馆旧址。
本报记者 蒋云龙摄
“卖报卖报,新华日报。”
看到这句话,耳边是否会响起报童清脆的卖报声?在众多抗战电影里,这往往代表着一种希望。
事实也是如此。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唯一公开长期出版的日报,《新华日报》宣传全国团结抗日的重要性,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指引许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当时,有读者给《新华日报》报馆写信说,“饭可以少吃一顿,新华日报可不能少看一张。”
今天,再读《新华日报》的发刊词,一字一句,仍然令人动容: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的斗争中作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为完成这个神圣的使命,本报愿为前方将士在浴血的苦斗中,一切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史迹之忠实的报道者记载者;本报愿为一切受残暴的寇贼蹂躏的同胞之痛苦的呼吁者描述者,本报愿为后方民众支持抗战参加抗战之鼓动者倡导者。
武汉失守后迁至重庆,两处旧址诉说过去的故事
日,《新华日报》在汉口创刊。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新华日报》随后迁至重庆。
《新华日报》总馆旧址,在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街道天地湖旁。不久前,在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田正超的带领下,记者通过“重庆天地”附近一处工地入口,走过一段曲折破损的水泥路,在一座废弃的铁路桥下见到了它。
小院儿不大,低矮的院墙里只有5栋简陋的楼房,砖柱土墙小青瓦,石灰抹泥木楼板。“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曾经作为工厂的宿舍使用,前几年收回以后,进行了翻新改造。”田正超说,“因为被两个工地环绕,参观者很难找到这里,目前没法对外开放。”
院子里,有个已经封闭的防空洞,它曾是印刷机的“避难所”。“当年日本鬼子的空袭很疯狂,为了保证每天按时出报,我们把印刷机搬进了防空洞。”当年的《新华日报》报童,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王清佑告诉记者,报纸在防空洞里印好后,就从防空洞后面的小路,用脚踏车运进城。
“报馆门前是嘉陵江,屋后有一条小溪。小溪在报馆门前的化龙桥下拐了一道弯。”王清佑回忆。据说,这个原本叫“镰刀弯”的地方,后来因为《新华日报》名气大,当地人就叫它“报馆弯”了。
“《新华日报》旧址有两处,报社编辑和印刷部门是在化龙桥,营业部旧址在重庆市渝中区民生路240号。”田正超介绍,营业部的旧址仍在对外开放,这里陈列着众多极有纪念意义的《新华日报》报样,还展出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及历史文献。
“当初年纪小,到《新华日报》当报童只是为了吃饭。但就是在这里,我懂得了什么是革命,为什么要参加革命。”王清佑说。
报道鼓舞人心,读者说,“我的热泪簌簌而下”
日,190架敌机空袭重庆。第二天,又有170架敌机来袭。大量的燃烧弹让山城变成了火海。饥饿和死亡威胁着重庆。
这期间,《新华日报》连续发表多篇呼吁战胜困难的社论,极大地鼓舞了人心。8月25日,《新华日报》刊登八路军司令员朱德、副司令员彭德怀发来的电报,八路军组织百团大战。此后一个月,百团大战连续取胜的消息不断登出。许多人写信并寄来专款,请报馆转交八路军。
重庆一家汽车公司的修理工人集体向八路军捐献了107元钱,他们在来信中说,“八路军的光荣战绩使我们确信,最后胜利一定操在我们手中。过去我们对抗战前途悲观失望是非常错误的。”
一名叫于霖泽的读者寄来3元钱。他写道,看了朱、彭两将军的电报,“我的热泪簌簌而下。我沉然凝思许久,这个捷报对全国同胞坚持抗战不啻一兴奋剂,而对那些对抗战前途抱悲观的人,却是当头棒喝。”
敌后战场的真实情况,《新华日报》也展现给了全国人民。1942年春季,日军调集大军在华北地区疯狂扫荡。对这场扫荡和反扫荡的激烈战斗,大后方的报纸只有《新华日报》作了翔实报道。
6月23日,《新华日报》报道了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不幸遇难的消息。而就在左权牺牲前数日,《新华日报》华北版报社也遭到敌人袭击,数十人牺牲和被俘。从当年3月到年底,《新华日报》发表了《太行血战记》《在血泊斗争中的冀中人民》等数十篇消息和战地通讯。
《新华日报》描述日军扫荡后的情景“兽蹄所至,庐舍为墟,人烟绝灭”。通过对大扫荡的报道,《新华日报》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烧杀掳掠的罪行,也告诉了全国人民,华北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万重艰难坚持与敌作战。
重重审查下,“江南一叶”如何上版见报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的爆发震惊中外。
1月18日,周恩来在《新华日报》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揭露和抗议国民党顽固派的暴行。
然而,当天的这张报纸能够出现,却几经波折,来之不易。
之前,《新华日报》写的揭露皖南事变的消息和社论,全都被新闻检查所扣押。1月17日夜晚,周恩来亲笔书写了题词和挽诗,准备在报上刊登。
这天的《新华日报》版面作了特殊安排。报社发了两篇同样大小的稿子,供新闻检查官和报馆内外的军警特务们审查。在他们离开后,报社换上木刻,开始印刷。
18日,报馆为了能将这张报纸发行出去,提前做了周密准备。天蒙蒙亮,工作人员便分头把报纸发送出去。清晨6点多钟,刊登着周恩来题词的《新华日报》就到达了读者的手中,并出现在重庆大街小巷的阅报墙上。这一天,报纸销量是平时的5倍。
在此之后,报馆面对的限制和迫害愈发增多。重庆市新闻邮电检查所扣押和删节《新华日报》稿件的事情也增加了。报馆一直做着顽强斗争,坚持出报。直到日,《新华日报》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封闭。从创刊至此,《新华日报》前后工作9年1个月18天,共出报纸3231期。
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曾高度评价《新华日报》:我们不仅有一支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支“新华军”!
(责编:邵兰、杜昱欣)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本网专稿|精彩推荐
本网视频|视频访谈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日本人真不知道南京大屠杀有多血腥?
新华日报的记者问了一个问题【那些试图否定历史的日本政客,有没有胆量和底气到大屠杀纪念馆看一看真实的历史,到南京街头听一听正义的控诉?】
这个问题很幼稚。之所以幼稚,一是作者根据自己看不得血腥的心态揣测嗜血的日本人,二是把日本人否定南京大屠杀误以为是日本政客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的惨烈。
最近网上有一段视频,一个日本女中学生在大阪街头拿着高音喇叭大声疾呼“像南京大屠杀一样杀光韩国人”,旁边一堆日本人大声叫好。日本人又不是不会上网,网上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录像多的是。连一个日本初中生都知道南京大屠杀的狠烈,日本政客怎么会不知道?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那些日本人残酷屠杀中国人的照片是哪里来的?中国人偷拍?当然不是。
那是日本人杀人时拍的纪念留影,有的是寄给他们日本的家人欣赏的,就像中国人去名声风景拍张照片寄给父母、兄弟一样。有的照片在中国的洗像馆冲洗,被中国技师多印了一份。有的照片是日本兵的家人公开的。总之,这些照片几乎全部是日本人的杀人纪念照。在南京的西方人也拍了一些南京大屠杀时的照片,但一般只是事后的场景。
当时的两名日本兵比赛登载日本的报纸上,杀人比分107比106,在日本国内就像看篮球比赛似的,日本全民关注。
要知道,在日本人看来,砍头、剖腹之类根本不算什么。日本人的武士道剖腹自杀是怎么个死法?其血腥程度我个人是看不下去的,如果电影里出现这样的镜头,我一般是扭过头去,但估计也没有电影完整重现整个血腥过程。但我们不能按文明世界的心态去揣测日本人。日本男人也好、女人也罢还是小孩,看着武士剖腹都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在他们看来,那是他们的民族传统,一点不血腥。
有人可能要说了,哎呀,现在都什么时代了,现在的日本人可能早成绵羊了,说不定看着剖腹会吓得晕倒。这又是在想当然。一个民族的个性是基因决定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根深蒂固的,很难被外力改变。更何况日本人根本没有经过一个驯化的过程。
那么当今的日本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一个事实问题,不是想当然的。我个人没有去做过调查。但从一些事情可以看出来。每次去图书馆路过亚洲书架部分,上面最新的日本小说的标题绝大部分都包含了“杀”、“死”、“虐”之类的字。内容我没翻,但可想而知。
有次去一朋友家,他在玩SONY的一款游戏机,游戏是日本人开发的一款打斗游戏,他太太有时也玩得很起劲。我没有仔细看在玩什么,但其太太的一句评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日本人真是挺血腥的,这游戏中动不动就是什么活剥人皮,剁成肉酱之类。”
另外有一点,我想再说一次。多年来,我经常揭露日本人的罪行。但我也注意到,其他国家的人听了之后并不见得会对日本人的罪行表示愤慨,可能反而会瞧不起中国人。美国非常注重国民形象。当年日本人大量屠杀美军俘虏,但是Bataan死亡行军,美国政府与媒体也一直隐瞒(或者尽量不公开)。现在美国历史教课书里可能不愿意写Bataan
march等内容。美国人洗刷耻辱与树立民族尊严的方式是让日本人鬼哭狼嚎,而自己这享受着平静、富足的生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人生有多少个几百米:看红绿灯下的“雷式”幽默-中新网
人生有多少个几百米:看红绿灯下的“雷式”幽默
&&&& 闯红灯的人多了,难免会出几个“哲学家”,这恐怕就是其中一位。只可惜,这样的哲学家,是眼睛只会看着脚底板的哲学家――每天绕几百米看起来是“浪费”,不知道如果闯了红灯一旦出车祸,这是不是浪费?踩了任何红线,总找得出冠冕堂皇的理由,“中国式雷语”往往就这样层出不穷! 图张永文
&&&&过马路不走斑马线怎么了?法律告诉你:这是违法了!机动车是要礼让行人,这说的可是“应该”哦,行人不准闯红灯,这可是“必须”!学而一知半解,乃学之大忌,这位“法律专家”还是回家好好学习法律条文。 图商海春
  4月9日起,南京市集中整治行人及非机动车闯红灯等违法行为。面对交警的处罚,某些违法市民的“雷言雷语”在让人啼笑皆非的同时,也更让我们深思……
  “人生能有多少个几百米?”面对交警处罚,横穿马路的南京大妈发出了哲学家般的深沉一问。置红绿灯于不顾,违规走捷径穿过马路,“哲学大妈”是不是更应该问一问“如何走好人生的每一百米”?
【编辑:王永吉】
>相关新闻:
>社会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买房人看过来!铜山区又有动作,被《新华日报》头版点赞!
买房人看过来!铜山区又有动作,被《新华日报》头版点赞!
徐州房产聚焦
导读从178天到47天,铜山跑出的审批“加速度”,被《新华日报》头版点赞!这对于买房人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6月15日上午,徐州市长周铁根主持召开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会议听取了我市“3550”(开办企业、不动产交易登记、施工许可)审批服务流程优化方案的汇报。解读:“3550”是啥意思?“3”:企业3个工作日内注册开业;“5”:5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权证;“50”:50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如果真的实现了,会给大家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呢?首先,5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权证,买房人将直接受益,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项目施工许可证早日发放,项目也可早日开工建设,如果是房产项目,将可以有效缓解目前徐州楼市房源供不应求的现状;如果是商业项目,那对周边生活的居民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房产君没想到的是,铜山竟然这么快已经完成了流程优化,跑出了审批“加速度”,带来了“3550”阳光高效,还被《新华日报》头版点赞!7月3日新华日报头版截图据落地徐州市铜山区的苏科置业号地块开发项目负责人邵东平介绍,从项目备案到领取施工许可证,47个工作日就完成了所有环节的审批!这样的审批,若放在以前可要很久。前两年,同属于房地产项目的大丰·壹方城项目完成各项审批,用了178个工作日!7月3日新华日报截图从178到47,这个速度提升的可是相当惊人!那么,铜山区究竟如何跑出审批“加速度”?原来,在大丰·壹方城项目上,企业提供的各类申请材料多达118件,仅项目备案一项就需提供6份资料。而苏科置业项目,企业办理完全部手续,所需提供的申请材料只要72件,完成项目备案只需提供立项申请、企业基本资料两项材料。此外,铜山改变了过去“一项完成才能开始下一项”的串联模式,变成串联加并联审批。针对审批时间相对较长的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专门绘制“项目建设流程图”。在这张图上,原先繁琐的审批项目被立项、用地、规划、施工、竣工验收五大环节囊括。每一环节有一个牵头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在每个审批环节只向牵头部门提供相关审批材料,由其统一受理,同时抄告各相关审批部门同步审批、限时办结。铜山区还创新推出模拟审批——对于土地使用相对明确的项目,在未取得土地许可证前,各审批职能部门视同该主体已取得土地,并按审批要求进行后续环节的实质性审查,并出具模拟审批意见,拿到土地许可证后各部门再将模拟审批章换成正式审批章。这种跳跃式的审批,大大减少了企业办理审批的“空窗期”。正如前文房产君所说,“3550”如果真的能在全市实现,不仅提高了行政部门的办事效率,相关企业和老百姓也将会直接受益。—— 完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徐州房产聚焦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专注徐州最新楼盘和房价走势
作者最新文章枸杞泡水喝有坏处 这些常识很多人都不知道
&&& 很多上班族喜欢用枸杞子泡水喝,提起它的作用也是一套一套:明目、补肾,还能降血糖。但专家说,单纯喝枸杞子泡的水,营养吸收并不充分。
&&& 枸杞泡水喝坏处 &&& 枸杞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能滋阴,护眼,增强免疫力,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常使用枸杞。最近英国人在研究中发现了枸杞延缓衰老的功效,但只有在坚持食用的情况下,枸杞子才有药物价值,偶尔吃一两次是没有效果的。用枸杞泡水喝是最常见的,但枸杞中所含的维生素大多是水溶性的,遇热容易被破坏,而且所含胡萝卜素等很难完全被吸收,最好是用温水微泡一下,或干嚼几粒。 &&& 不过,枸杞并不适合所有人。那些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可多吃点。但因其温热身体的效果挺强,一些感冒发烧、发炎、腹泻的人就最好别吃了。枸杞也有&保质期&,有酒味的枸杞已经变质,不能再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华日报广告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