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提高什么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美国经济体系质量优势

您当前位置: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国质量新闻网
“质量强国”和“质量第一”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本报讯 (记者何 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在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明确提及“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
“质量第一”是我国一以贯之的质量发展理念,也是经济新常态下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要求。今年9月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就强调要坚持以质量第一为价值导向、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在201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同样也强调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
“质量强国”则相继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中,并成为各类重要会议上的高频词。
如今“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被同时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充分体现出党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而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改善质量供给、提升质量水平无疑是其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述。为了更好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报告在论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时指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要求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十九大报告中,对于质量工作还有多处表述。报告在概括十八大以来的5年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时指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分,质量也是贯穿始终的主线之一。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北京门头沟区质监局开展燃气安全联 ...北京门头沟区质监局开展京白梨地理 ...北京房山区质监局开展建材市场3C ...北京房山区质监局开展计量检测服务 ...十九大报告四大“新意” 折射中共大...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十九大代表热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日08:56&&&&来源:
原标题: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中远荷兰”号抵达新加坡港。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在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道路上,心手相连,共奏跨海和声。新华社发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具体部署。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提出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时代背景?现代化经济体系应当怎样建?如何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些关键问题引发了十九大代表的热议。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坚定不移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辽宁老工业基地重振雄风的必由之路,也是铁路企业实现由传统运输生产型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沈阳铁路局党委书记汤晓光代表说。
“实体企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身处工程机械行业的中联重科,用五年的发展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代表深有感触地说,五年来,企业紧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主动调整,抵御风险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全面增强。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代表指出,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意味着必须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真正把“质量强国”落到实处。未来,实体企业应从战略、文化、标准三个层面发力,把品质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打造国际领先的质量标准体系,为振兴实体经济筑牢根基。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十分关键。”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怀邦代表指出,金融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必须主动适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代表指出,我们要抓住中国市场发展的新机遇,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科技创新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这种迫切要求对钢铁企业尤为重要。”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代表指出,作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我国钢铁业正面临去产能的“阵痛”。而要实现这种转型,必须坚持创新驱动。
对这一点,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代表也深有感触。“科技创新是北汽实现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的重要发力点,我们聚焦技术、产品、资源、市场,才增强了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创造了多项行业第一。”他表示,未来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开启企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2.0时代,全力打造国家级新能源汽车科创中心。
回望五年来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制造的崛起,从生产一线走来的青岛港大港分公司装卸大队副队长皮进军代表有更多感悟:“以前装卸工干的是出大力、流大汗的体力活,而现在随着港口的创新和转型,装卸工干工作用脑子、靠业务、凭能力,能干业务、抓经营、搞金融。我们都成为一专多能的新时期产业工人,把‘老搬’干成了‘白领’。”
“十九大报告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做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具体到企业的创新工作中,可以总结为九个字:强基础、建体系、聚人才。”潘刚说,强基础就是要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建体系就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聚人才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最终推动实体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持续提升。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自信的中国愈加开放。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官庆代表看来,企业近年来的发展,是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结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国有企业努力在共享中国经验、展现中国品质、提供中国技术、服务大国外交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树立了中国企业的形象,带动了我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官庆表示。
大开放要有大格局。商务部部长钟山代表说:“中国已从资本输入国变成资本净输出国,中国海外投资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质量不断提升。我们将鼓励中国企业特别是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走出去,政府部门也要更好地为走出去的企业营造好的环境、好的条件、好的服务,和企业一起打造中国投资的品牌,树立中国投资的良好形象。”
2013年至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流量约5600亿美元,向所在国缴纳的各种税金超过1000亿美元,创造的就业岗位数以百万计,促进了投资所在国将资源、劳动力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受到普遍欢迎。
“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对东道国产业水平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都作出了贡献。过去四年,‘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在此基础上,各方携手合作,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一带一路’一定能够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庹震说。
(记者 李慧 齐芳)
(责编:沈王一、常雪梅)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当前位置: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3)
09:23:35 & &第一财经APP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您推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_第一财经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第一财经APP祝嫣然 22:45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下称&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习近平同时强调,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被首次提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杰撰文指出,从报告专门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来看,特指中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所谋求和打造的&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经济体系。
(新华社图)
事实上,从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来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在持续发展。
多位专家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韧性增强,会进一步淡化增速、提质增效、深化改革。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我们将追求更加均衡、更加包容、更加普惠的经济社会发展,而经济领域改革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日前表示,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到高质量化发展,是划时代的变化。高速增长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以数量快速扩张为主,主要解决的是短缺问题,而高质量发展则强调的是质量和效益,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改善质量供给、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无疑是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抓手。张立群表示,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要依靠高质量的发展,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法治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着手。
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基本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生活的目标已经从解决温饱、奔小康,转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报告指出,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具有很强的韧性,经济基本面健康,整体政策应用得当,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失速&。从经济整体结构看,国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整体向脱虚向实转化,转型升级初见端倪,新兴动能加快成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优化是经济质量提升的重要方面。从工业结构来看,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7%,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1.6%,工业向中高端迈进。
从外贸结构来看,进出口实现快速增长,与部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关系更为紧密,前三季度我国对俄罗斯、波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27.7%、24.8%和41.1%。
从产业结构来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平衡发展。前三季度第二产业累计同比增速相比上半年下降0.1个百分点至6.3%,但同期第三产业(服务业)累计同比增速提升0.1个百分点至7.8%。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提升工业部门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从发展的效益来看,企业利润、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加快增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42元,同比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1,比上年同期缩小0.01。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邢志宏1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企业利润、居民收入以及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都在加快。居民收入继续快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财政收入的增长态势也好于上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了9.7%,比上年同期加快了3.8个百分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有意识的政策引导也是国民经济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必须考虑的因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利润可以持续高速增长。扶贫、收入分配向劳动者倾斜等政策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分享发展的红利,收入增加后又可拉动消费,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质量提升更添绿色。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8%。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方面是由于对能源的需求下降,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起了作用。节能减排对能耗下降的贡献至关重要,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力度也在持续加大。
深化改革实现更有质量的增长
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对于报告专门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张杰认为,特指中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所谋求和打造的&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经济体系。具体而言,张杰认为,做优做强做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真正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创新型国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别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任务、战略支撑和制度安排。
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大中华区总经理廖天舒此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应过于关注短期增速本身,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十三五规划&中所预期实现的改革目标的实施和进展情况。政府提出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等,关注点从过去的经济增量、速度转移到质量、结构上来。
廖天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实现有质量的增长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现有存量的结构调整、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避免低质量的增长;二是在已有基础上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模式等。
中国车企与英国客车制造商联合设计生产的电动公交车在英国的街道上行驶(新华社图)
万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无论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还是转换增长动力都需要深化改革,而深化改革需要韧性作基础、作保障,同时改革深化的目标也是增加、保证经济有韧性。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报告称,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报告对经济领域改革做了明确指示: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撰文分析,一方面要通过对金融体系的重新梳理,加强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通过新的金融业态的诞生和规模逐渐扩大,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制度建设的支持。对于地方政府参与经济生活过程中的角色界定,需要更加清晰。对于产权的保护,需要更加明确。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必须要继续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升质量,提升效率。未来预计将进一步淡化速度、总量观念,强化质量效率优先的理念。五大新发展理念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背后的大逻辑。
&在有效应对好短期问题、保持经济合理增长速度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力气更多地放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上来,放到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上来,放到促进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上来。&王军说。
万博研究院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哲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的韧性不断增强,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向高质量迈进。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既有质的积极变化,也有量的边际提升,既是L型增长水平上的新阶段,也有经济增速的稳步复苏。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1-;。
编辑:杨小刚习近平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习近平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习近平指出,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说,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习近平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责任编辑:
新华网微信公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体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