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国家为搭中国搭顺风车的软件打造定制版“中国战略”?

调查与研究|中国搭顺风车?看看这个报告再说_网易新闻
调查与研究|中国搭顺风车?看看这个报告再说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年,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4%。在同期全球经济3.2%的年均增速中,0.42个百分点来自中国。        未来10-20年,中国经济潜在经济增长率将自然回落,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会有所放缓,但预计未来10-20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速仍将达到6%左右。按照2010年价格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计算,到2020年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将达到15%,到2030年将达到20%左右。        这个预测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领衔的课题组。《管理世界》杂志2014年第10期刊发了题为“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的课题报告。文章试图回答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的命题:如何客观认识中国发展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在战略定位和策略上提前做好准备?        课题组从中长期视角对影响全球经济和中国增长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简单的全球模型对中国和全球经济增长进行模拟,进而定量测算未来10到20年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专家们认为认为,未来5-10年中国将有望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即便是那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不会发生改变,中国要成为名实相符的经济强国,需做出更多努力,调整和提升中国全球战略定位,并需要相应的策略举措。”中国的全球经济大国地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受到拖累,此后多年处于缓慢的复苏期,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在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稳定增长中实现了新突破。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12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        课题组从六个方面梳理了中国发展对全球经济的重要贡献。        第一,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根据世行统计,年,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4%。在同期全球经济3.2%的年均增速中,0.42个百分点来自中国。        第二,中国的经济增长改变了全球经济的“南北”格局,促使了全球经济重心的“东移”。课题组认为,本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在中国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比重由之前的18%左右上升到%。        第三,中国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升。进入21世纪以 来,中国的创新投入快速增长。2011年全社会R&D支出总额达到8687亿元,是2000的10倍,占GDP比重达到1.84%,是2000年的2倍。        第四,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控制通胀和稳定经济增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不断壮大的中等收入人群正在促使中国成为全球商品和服务的越来越重要的消费市场。根据麦肯锡(2012)的研究,2010年中国的生活相对富裕的“主流”消费群体已经达到1400万户,占中国城市人口的6%,而到2020年这一群体将达到1.67亿户。从货物贸易来看,课题组认为中国不断扩大的商品进口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对全球市场需求增长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带动作用。根据世行统计,年,用美元计价的中国年度货物进口额累计增长了90.5倍,年均增长15.2%。        从服务贸易来看,中国服务进口贸易快速发展,服务进口规模从1982年19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2800亿美元,增加了近150倍。        第六,快速增长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为全球跨境投资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计算,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流量保持年均31.7%的快速增长水平,比同期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5.3个百分点。不确定性和挑战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但是课题组在报告中指出中国战略地位的提升仍面临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首先,中国经济“大而不强”:国际分工中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缺乏大宗商品国际市场定价权、金融等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能力不足等。        其次,资源、环境制约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和环境制约进一步凸现。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消费国,是排名第二的美国的4倍。此外,中国外贸将面临日趋增多的贸易摩擦。年间,中国遭遇的反倾销案件数量是308起,占同期全球的比重达到31.8%,远高于年间的18.6%。而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的势力仍继续存在。        再次,区域合作格局大调整的压力。课题组认为,多哈谈判长期陷入僵局,多边贸易体制日益边缘化。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已成为各国开展经济战略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手段,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合作进入新的大调整时期,但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经济战略思路和政策举措        面对挑战和不确定性,课题组提出中国经济未来的全球战略定位:        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成为全球核心消费市场和商品、服务、技术主要供给基地;从主要资本输入国到全球重要的资金提供者;从开放兼容的倡导者到一体化进程的主导者;从规则接受者到积极参与和影响规则制定;从普通参与者到核心建设者。        在此定位下,课题组建议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准确把握中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的根本方向。2020年,中国可能接近或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这是中国全面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战略机遇。        第二,在全球市场合理配置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能源和矿产资源供需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课题组预计今后的10年内,中国的能源和大宗固体矿场消耗仍将处于较快增长时期,并讲一次进入高峰消费阶段。因此,课题组建议,中国应在加强国内地址勘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的同时,综合运用投资、贸易、对外援助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依托全球市场积极开发利用海外资源。        为了提升中国产业技术水平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除了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推动自主创新外,通过跨境并购投资和企业跨国经营,还可以获取重要品牌和技术专利。        第三,大力培育中国的跨境贸易投资竞争新优势。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第四,努力构建中国的互利共赢国际合作体系。通过2-3年的努力,完成中韩、中澳、中日韩、RCEP等自贸协定谈判,将中国面向自贸区伙伴的对外贸易覆盖率提升到40%以上,同时为启动“两岸三地”、金砖国家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磋商创造条件;5年内择机启动并基本完成中国-加拿大、中国-欧盟双边自贸协定谈判;成功构建“两岸三地”和金砖国家经济伙伴关系体系;2020年之前实现加入TPP、完成亚太自贸区正式谈判的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五,有效发挥中国在改革全球治理结构领域的新兴大国主导作用。中国应采取有所作为的积极姿态,主动参与国际多边治理机制改革和规则制定,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主张各国承担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推动参与各方权责平衡的决策机制建设。
(原标题:调查与研究|中国搭顺风车?看看这个报告再说)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外媒:中国搭建新平台 提供“顺风车”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中国日报网2月4日电(远达)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中国不仅加入了众多国际机构当中,而且开始创立新的国际组织,提供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正逐步从国际制度的参与者转变成国际制度的建设者和贡献者。
《外交学者》杂志网站1月30日发表美国西东大学和平与冲突研究中心主任汪铮的评论文章称,中国外交做出了25年来的最大调整。文章称从2012年习近平出任中国国家主席一职以来,他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中国问题专家的目光。习近平已对中国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改变。专家们已开始梳理习近平最近提出的新举措和建议,包括“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洲基建投资银行。
习近平的战略采取富有经验且以渐进的方式进行----不去直接挑战现存的国际机构,而是试图搭建新平台。通过这些举措,北京想要创建一个更有利于自己且能够限制美国战略性施压的国际环境。表面上看,这些举措只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北京也试图把它们作为纯粹的经贸方案推出,但实际上,这也是为了提高中国国家安全,也是为了北京的长期战略目标服务。
在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中国提出了区域一体化的建议,包括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和亚洲基建投资银行(AIIB)。中国没有从现存的国际机构和体系中撤出,而是在每次向前迈开一步,通过创立新的机构,维持更强的控制力,施展更广泛的影响力。
从中国的角度看,如何处理与现有国际机构、体系的关系是新兴国家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尽管中国是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但日本控制着亚洲开发银行(ADB)。日本的投票比例是中国的两倍多,且银行行长一直是日本人。从北京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不合理的。甚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赋予中国更大话语权的改革也是一拖再拖。作为回应,中国的新战略是试图建立新机构和平台,以便中国扮演在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不能扮演的角色。不过,中国已经很小心地不去颠覆现存国际体系,而且为此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式。它一边建立新机构,一边继续积极参与世行、WTO、IMF、ADB等现存机构。
在安全和政治领域,中国也一直致力于加强或重振某些机构,包括金砖五国(BRICS)、上海合作组织(SCO)和亚信会议(CICA)。这同样也是中国的替代性战略——北京正试图用这些机构抗衡北约和美国的亚洲军事同盟。即使中国不能控制这三个机构,它也在试图扩大自己在其中的领导力。
“一带一路”
在表面上,“一带一路”只是该区域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发展计划,旨在加强贸易、基建和连通性,其实这一倡议的真正目的也涉及安全问题。中国正利用这个倡议加强与亚洲邻国的关系,中国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邻国也希望这一倡议能够弥合自身与中国的关系。
另外,中国也希望加强与中亚、西亚国家的友好往来。这么做的原因有两个:其一,这使中国能够获得更多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其二,北京希望通过“一带一路”获得中亚与西亚国家政府的支持与合作,帮助它解决边疆的安全挑战。
北京非常聪明地利用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降低了地缘政治含义中的敏感性。
北京还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确实存在的优势。借助高速公路、高铁、管道、港口等新渠道把自己和区域内的其它国家联系在一起,是中国擅长的领域。首先,中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且正在寻求有效利用这部分盈余的途径。全球金融危机后,投资欧美的风险增大,把余钱投在亚太基建上对北京而言似乎是一个好选择。其二,近年来,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负担,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通过“一带一路”与区域基建可以把中国的工厂和制造业中心转移到区域内的其它国家。此外,中国似乎有无穷的人力资本和基建经验,所以唯独它有能力落实宏伟的“一带一路”计划,并向周边国家出口大量的储备。
通过出口技术并与邻国加强经济贸易关系,中国同样希望为“中国制造”创造更大的新市场。这一倡议将加强中国与其它亚洲国家之间的交通和一体化,也使中国的邻国更加依赖中国的资本和市场。最终,这会帮助中国获得在该区域的领导权,使中国更好地平衡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
“提供顺风车”
2014年8月,奥巴马总统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称,中国在过去30年“搭便车”,指责中国没有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然而,利用新的倡议,中国显然正在转而扮演一个更积极的领导角色。对北京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重大改变。
作为对奥巴马的回应,习近平已公开表示,通过中国提出的地区发展新倡议,中国欢迎邻国“搭便车”。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也是值得鼓励的。不管中国投资计划背后存在何种特殊的战略动机,国际社会都应该欢迎崛起的中国承担更多全球责任和领导力。对我们而言,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上不一刀切地从“零和”角度看问题同样重要。
现在预测中国的新倡议会成功还为时尚早,这还将取决于中国邻国的反映。北京也还面临众多有待清除的障碍。也有可能中国的邻国欢迎大量涌入的中国资金和资源,但不会给予中国所期望的回报:更大的影响力和更紧密的政治安全合作。中国是否能够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一种推动新倡议的能力,即说服邻国以共同的视角看世界的能力。
另外,新的领导角色对北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做跟随者比做领导者更容易。领导能力建立在政策研究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和软实力的基础之上。中国获得领导能力需要提升政策决策能力、加强政策研究和智库建设。做一个准备欠佳的领导者风险巨大。最终,硬实力的发展也将依赖软实力的提高。
2015年地方两会大幕拉开。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热烈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京公网安备号京网文[7号ICP:31搭中国的顺风车
Hitch a ride with China
以上为机器翻译结果,长、整句建议使用
也许用不了多久美国宇航员们就可以搭中国远征队的顺风车去火星了。
Maybe later on U. S. astronauts can hitch a ride on the Chinese expedition to Mars.
虽然近年新加坡与中国的经贸交往日渐密切,新加坡政府为顺势搭上中国经济成长的顺风车,不断强调培养华文精英的重要性。
With the robust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stable growth of Sino-Singapore trade, the government has reiterated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a pool of bilingual Chinese elites .
我们和中国一起乘搭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顺风车。
We have been free-riding alongside China on global efforts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调查与研究|中国搭顺风车?看看这个报告再说
澎湃新闻记者 吴英燕
18:56 来源:澎湃新闻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年,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4%。在同期全球经济3.2%的年均增速中,0.42个百分点来自中国。       未来10-20年,中国经济潜在经济增长率将自然回落,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会有所放缓,但预计未来10-20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速仍将达到6%左右。按照2010年价格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计算,到2020年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将达到15%,到2030年将达到20%左右。       这个预测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领衔的课题组。《管理世界》杂志2014年第10期刊发了题为“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的课题报告。文章试图回答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的命题:如何客观认识中国发展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在战略定位和策略上提前做好准备?       课题组从中长期视角对影响全球经济和中国增长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简单的全球模型对中国和全球经济增长进行模拟,进而定量测算未来10到20年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专家们认为认为,未来5-10年中国将有望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即便是那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不会发生改变,中国要成为名实相符的经济强国,需做出更多努力,调整和提升中国全球战略定位,并需要相应的策略举措。”中国的全球经济大国地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受到拖累,此后多年处于缓慢的复苏期,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在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稳定增长中实现了新突破。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12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       课题组从六个方面梳理了中国发展对全球经济的重要贡献。       第一,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根据世行统计,年,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4%。在同期全球经济3.2%的年均增速中,0.42个百分点来自中国。       第二,中国的经济增长改变了全球经济的“南北”格局,促使了全球经济重心的“东移”。课题组认为,本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在中国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比重由之前的18%左右上升到%。       第三,中国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升。进入21世纪以 来,中国的创新投入快速增长。2011年全社会R&D支出总额达到8687亿元,是2000的10倍,占GDP比重达到1.84%,是2000年的2倍。       第四,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控制通胀和稳定经济增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不断壮大的中等收入人群正在促使中国成为全球商品和服务的越来越重要的消费市场。根据麦肯锡(2012)的研究,2010年中国的生活相对富裕的“主流”消费群体已经达到1400万户,占中国城市人口的6%,而到2020年这一群体将达到1.67亿户。从货物贸易来看,课题组认为中国不断扩大的商品进口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对全球市场需求增长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带动作用。根据世行统计,年,用美元计价的中国年度货物进口额累计增长了90.5倍,年均增长15.2%。       从服务贸易来看,中国服务进口贸易快速发展,服务进口规模从1982年19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2800亿美元,增加了近150倍。       第六,快速增长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为全球跨境投资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计算,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流量保持年均31.7%的快速增长水平,比同期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5.3个百分点。不确定性和挑战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但是课题组在报告中指出中国战略地位的提升仍面临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首先,中国经济“大而不强”:国际分工中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缺乏大宗商品国际市场定价权、金融等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能力不足等。       其次,资源、环境制约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和环境制约进一步凸现。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消费国,是排名第二的美国的4倍。此外,中国外贸将面临日趋增多的贸易摩擦。年间,中国遭遇的反倾销案件数量是308起,占同期全球的比重达到31.8%,远高于年间的18.6%。而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的势力仍继续存在。       再次,区域合作格局大调整的压力。课题组认为,多哈谈判长期陷入僵局,多边贸易体制日益边缘化。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已成为各国开展经济战略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手段,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合作进入新的大调整时期,但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经济战略思路和政策举措       面对挑战和不确定性,课题组提出中国经济未来的全球战略定位:       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成为全球核心消费市场和商品、服务、技术主要供给基地;从主要资本输入国到全球重要的资金提供者;从开放兼容的倡导者到一体化进程的主导者;从规则接受者到积极参与和影响规则制定;从普通参与者到核心建设者。       在此定位下,课题组建议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准确把握中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的根本方向。2020年,中国可能接近或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这是中国全面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战略机遇。       第二,在全球市场合理配置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能源和矿产资源供需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课题组预计今后的10年内,中国的能源和大宗固体矿场消耗仍将处于较快增长时期,并讲一次进入高峰消费阶段。因此,课题组建议,中国应在加强国内地址勘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的同时,综合运用投资、贸易、对外援助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依托全球市场积极开发利用海外资源。       为了提升中国产业技术水平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除了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推动自主创新外,通过跨境并购投资和企业跨国经营,还可以获取重要品牌和技术专利。       第三,大力培育中国的跨境贸易投资竞争新优势。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第四,努力构建中国的互利共赢国际合作体系。通过2-3年的努力,完成中韩、中澳、中日韩、RCEP等自贸协定谈判,将中国面向自贸区伙伴的对外贸易覆盖率提升到40%以上,同时为启动“两岸三地”、金砖国家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磋商创造条件;5年内择机启动并基本完成中国-加拿大、中国-欧盟双边自贸协定谈判;成功构建“两岸三地”和金砖国家经济伙伴关系体系;2020年之前实现加入TPP、完成亚太自贸区正式谈判的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五,有效发挥中国在改革全球治理结构领域的新兴大国主导作用。中国应采取有所作为的积极姿态,主动参与国际多边治理机制改革和规则制定,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主张各国承担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推动参与各方权责平衡的决策机制建设。
责任编辑:吴英燕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全球经济大国 中国贡献 不确定性 未来全球战略
评论(59)
澎湃新闻APP下载爱德万测试欲搭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顺风车 - 综合资讯 - 电子工程世界网
爱德万测试欲搭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顺风车
08:05:11来源: EEWORLD作者: 陈颖莹 关键字:&&&&&&&&&&
搭中国顺风车
& 最近很多人士在讨论进出口逆差的事,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时也特别指出了芯片进口问题。,2000年以来产业已经有了跨越式发展。权威数据显示,中国IC设计公司的数量,从1990年的15家,增长到2001年的200家,再到2013年的583家。而他们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2009年只有在全球IC设计公司前50强中占有一席,2014年已有9家中国企业挤进50强。
& 那么问题来了,虽然中国有近600家IC设计公司,那芯片的测试和制造怎么办呢?国外测试公司看中了这个大好机遇,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 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测试设备供应商,测试业务主要覆盖在半导体测试、电子测量、机电一体化系统。爱德万测试在中国已经有20年的历史,海思、大华、大唐等中国优秀半导体企业以及等科研机构都是它的客户。
& 为了扩展业务,最近爱德万测试推出了系统、太赫兹电磁波测量、MEMS等新技术。鉴于此,爱德万测试在北京举办了媒体会,爱德万测试中国区业务战略发展部高级总监陆亚奇先生、爱德万北京测试技术部测试技术科资深工程师张可先生到现场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 我们知道深是比较普遍被采用的,爱德万测试之前并没有相关产品,但是面向下一代半导体工艺,其推出了刻蚀系统,能够支持10 nm工艺。此外,爱德万测试掩模多维3D影像测量扫描电镜/成像系统(MVM-SEM)也开始支持下一代10 nm工艺晶圆和光掩膜,其可对晶圆做3D扫描成像。
& 陆亚奇先生重点介绍了太赫兹波光谱成像系统及其在半导体中的应用:&太赫兹是中日美等国科研的重点攻关领域,它的特点是低能量、无损,具有电磁波的穿透性,根据物质成分不同,透射程度和反射不同,可用于食品检测、细胞检测。爱德万测试太赫兹波光谱成像系统的领先之处在于频率能够高达7 THz,具有非常高的,实现小引脚和紧凑设计的高速测量。可通过测量厚度,该技术能多引脚的芯片,并且达到每小时测试250个,在&3 um之内。&
面对芯片的演进&&测试方案
& 物联网的火热,开启了智能时代,也带动了芯片的变革。MCU不再是简单的数字器件,而是集成了高精度ADC、RF而向SoC化发展。通用性好和功耗低的ARM核的广泛使用,促使CPU演化为,即ARM+DSP+Flash。变得更智能,由独立传感器发展成集成了传感器+高精度ADC甚至还有MCU的。同时,由于对速率、带宽、功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LE、ZigBee、Wi-Fi等开始大行其道。
& 技术和让现有的测试厂商很苦恼,而ATE针对形式各异的IoT设备,是非常好的方案。
& 张可先生从技术角度介绍了爱德万测试基于93000平台PS1600模块的灵活的物联网测试方案。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模块结合了多种测试功能:数字、、模拟、射频及电源,其覆盖了大多数物联网芯片的测试需求。集成性、、和不可预知性都是物联网测试的挑战,针对这四个挑战,爱德万测试的PS1600数字板卡覆盖了包括数字、DSP、模拟、混合信号、、RF在内的众多测试需求,而且具有通用的引脚架构,电压和电流精度可小于1 mV和10 nA,具有高吞吐量、高测试效率和可扩展性。同时配合爱德万测试的软件系统可以得到最佳的测试效果。
光测试应对数据大爆炸
& 智能手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发展,导致服务器之间进行需求显著增长,未来的者甚至可能会把光电转换集成到芯片内部。ATE很少涉及光测试这种新需求,而爱德万测试就推出了针对光测试的ATE解决方案。张可先生表示:&传统方案进行光测试时,往往要将很多仪器仪表堆叠使用,集成性不好,而且测试效率低。ATE方案的优势在于统一的集成环境和软件,一站式的维护,可用于。&
& 爱德万测试推出了基于T2000测试平台的光电测试模块28GOPM,它是基于的测试方法,并可获取数据眼图,和进行抖动分析。28GOPM具有16条光链路和16条电链路,速率高达28 Gb/s,每条链路都能独立进行图形发生和误码检测,28GOPM单模块最高可支持100 Gb/s器件4同测开发和生产。爱德万测试针对器件接口还开发出稳定的非接触光连接和等方案,且能与自动对接。光测试系统方框图见下图。
& 鉴于IC产值将达3512亿人民币,相信中国的半导体测试市场将会引来更多的机遇和竞争。例如,记者发现一些传统电子测量企业也在试图进入半导体测试行业。不管怎样,我们都乐意看到像爱德万测试这样的企业能与中国半导体行业相互促进,合作共赢。
关键字:&&&&&&&&&&
编辑:chenyy 引用地址: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关注eeworld公众号快捷获取更多信息
关注eeworld服务号享受更多官方福利
热门关键词
大学堂最新课程
汇总了TI汽车信息娱乐系统方案、优质音频解决方案、汽车娱乐系统和仪表盘参考设计相关的文档、视频等资源
热门资源推荐
频道白皮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搭顺风车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