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 discardd 要不要计算成本

大学女生考研的成本。说的有几分道理。
昨天的讲座中,有一个女孩子问“考研的机会成本”,吕萍脱口而出:我不建议考研。我也不赞成考研,尤其是女生考研。而女生却是考研大军中的绝对主力。今天在大学生励志网上,也看到一则很是得意的文学院四女生一起考上研究生的贴子,上网看一下相关新闻,还会看到有的学校,有一寝室9人同时考上研究生的新闻,还有些文科系的女生全班考研的消息。女生考研已经成为考研中的热点。
仔细分析一下女生考研的动机不能发现,真正是因为想做学问而选择考研的女生实属凤毛麟角。大部份女生考研是因为找工作难,也怕忍受工作的压力,她们以为通过考研可以给自己塑造一个较高的起点,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以后踏入社会时能轻松一些。
我也问过几个打算考研的女生,研究生毕业后又想做些什么?发现大部份人并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有些会说是再考公务员,有些会说能留校,总之都会选则一些相对比较安稳的工作来做。暂且不论她们的愿望是否现实,一种对就业的害怕和慌张是很明显的。
昨天吕萍说的:扛过刚毕业的心理危机是很重要的。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刚毕业的1-3年确实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其实回想起来,我们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烦恼。
青春期、更年期的心理危机在得到足够的重视后都可以很好地被理解和引导,我想,学徒期的大学生也应该会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的。做为大学生,也不要过份担心,因为人总要学着长大,而成长总是会面对一些压力。
正如吕萍分析的,尽管“不要应届生”的现象愈演愈烈,但是各个企业普遍缺少能挑大梁的中层管理人员。市场上毕业3年以上的大学生还是非常受欢迎的,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自暴自弃,要用正确的心态,科学的规划,过好这三年。找工作虽然难,但在众人的关心和社会的关注下,毕竟不是“绝症”。自己要先树立信心和勇气,丑媳妇总要见公婆,逃是逃不过去的,人不能一辈子躲在学校里吧?
同时,我们要看到“不要应届生”背后的潜台词,应届生的热情、活力、可塑性是非常难得的,这也是为什么大企业更愿意找应届生的原因。企业不愿意收应届生主要的原因听起来是没有工作经验,但这个工作经验更多的是指就业心态,企业最怕的是应届生没有调整好心态,不稳定,不安心,责任心不够。
有很多工作只要心态摆好了做起来并不会很难。只要了解了雇主真正的担心,我们就完全可能在大学四年里通过“胎教--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实践”解决这个问题。
我今天收藏了BBS的那篇文章,因为我想在3年后去追踪一些她们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见到了太多的女研究生在职场和情场的多重“惨遇”,我很为她们的将来担心,就像着火了,那些盲目选则从楼上跳下来的最后并不能逃过灾难,而一些用正确姿态进行自救并等待消防员的人获救机率反而更大。
考研在经济上的机会成本很容易计算:本科毕业,最差也可以获得15000元至20000元的年薪,而选择读研,这些钱不能收入外还要交学费。所以,三年下来5万的差距是一定有的。
考研在时间上的机会成本对于女生就更为重要,22岁的毕业生,如果选择工作,在3年内结婚生子。25岁的时候,你开始在事业上发力,职业生涯上已经过了“学徒期”,生孩子的问题已经解决,男女歧视的问题也不再存在,27岁左右你就可以得到单位的重要,完成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跳跃。30岁的时候,上小学的孩子已经不再是大问题,顺其自然让孩子自由发展对本人和孩子都是好事,你可以安心地完成更高的跳跃。40岁的时候,小孩子已经是初中,你可以从和他的共同成长中得到来自于年轻人的启示,让你保持一颗年轻健康的心。
而如果你选择读研,25岁毕业,单位已经在害怕你会不会马上要结婚生子,有些还会有协议要求你3年内不要生孩子,为了事业,很多女研究生都选择了不要孩子先拼事业,而研究生的经历并不能替代你的“学徒期”,因为你不可能在岸上学会游泳。结果一晃到了30岁,这时如果你选择事业,你或许可以完成你的第一跳,但是你的代价是你注定要做一个“高龄产妇”,而如果你选择家庭,那么你的职业生涯就会被打断。
30岁以后,等你小孩3岁时,你也失去了重新被重用的机会,因为很多比你年轻能干的新人早就替代了你的位置。或者那时候的你会再去选择读博,呵呵。有些人就因为如此,一直拖到35岁后才生小孩子,不知家里的男人会怎么想?而且当你50岁的时候,就会碰到“更年期妈妈”和“青春期孩子”的可怕冲突。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到,每年考研的人数女生都是远高于男生,也就是说,将来可以配得上女研究生的男生是不多的,更何况男研们也愿意选择比自己低一点本科女生,所以可以提供给女研们的“准老公”是不多的。而在女高男低的婚姻中,不安定的成份几乎是注定的。所以,假如你不是因为真的很想在这些专业上有所深造,建议你考研前先找到一张“长期的饭票--一个比你强而且愿意一直等你的男人”,话说回来,有了长期饭票,你还考啥研啊?找个工作,相夫教子不好吗?
她们总是说,我不结婚,我要等他什么都有的时候再娶我。可是傻丫头,等我有房有车有银子什么都有的时候,新郎可能就不是我了……
有一个朋友,已经和她男友跑了六年的马拉松了,两人青梅竹马,朋友们只等着他们结婚的喜讯。前几天她突然发消息说,其实她和他不久前分手了。如今她依旧单身,而他,已经结婚半年,和一个只认识三个月的女孩儿。长达六年的感情抵不过三个月的感情,这世界还真是讽刺。
问她在一起时为什么不结婚,她说他总说自己还什么都没有,事业刚起步,给不了他富足的生活,想等一等,等他赚了大钱一定来娶她。
于是慢慢的,两个人都想着先不要结婚了,等条件成熟的时候再说。
可是日子久了,两个人会认为结婚不是为了爱情,而是承担责任。喜新厌旧是人性,时间太久了太长了,把爱情和激情都给磨掉了。这时候任何一个小小的借口,都能成为决然分手的理由。
分手后他遇到另一个女孩,她的新鲜点燃了爱情的火苗,星星之火足以燎原,灌溉着他枯竭已久的爱情,所以他仓促的决定结婚。
等到真的结婚后,爱情降了温,才慢慢的发现其实妻子的身上有着许多前任女友的影子。他比较爱的人其实还是前任女友,可是他娶的却不是她。
我见过他现在的妻子,身上有太多我朋友的影子,一样的多愁善感,一样的温柔似水。而我终于遗憾的知道,他今天才明白他一直都爱着她。
他其实就是喜欢她这种类型的女孩子,当时以为的两个人不爱了,是时间太久了太长了,把爱情给掩盖了。她说现在每每听到刘若英的《后来》,居然会无法克制的流眼泪,想起的是他交往六年的前任女友。
这样的情节不知道是不是也在别处同样上演着?
学生时代的爱情很单纯,进社会以后总想等工作稳定以后再结婚,工作稳定以后又想等有一点积蓄买车子、买房子以后再结婚,等着等着,等到爱情被时光给消磨,等到第三者介入点燃了对方心中激情的火苗,干柴烈火不可收拾以后,曾经在年少一起织梦的理想全都抵挡不了新鲜感的激情,所以琵琶别抱,到最后步入礼堂的都不是在一起同甘共苦、共同经历过苦难和等待的人。
许多女孩子或者是男孩子都想着有房子有车子有金子,有了一切再和心爱的人结婚。
然而现实是,等他有了一切,他就是有价值的单身贵族,他必须要面临的是更多的诱惑,你长久以来的等待与年轻时许下的山盟海誓都难以抵挡排山倒海的诱惑。他大可以选个如花似玉,年轻貌美的女生,也许没有什么工作能力,至少发挥了赏心悦目的功能,一个真正有能力的男人,不会在乎一个女人是否能在他的财富上加乘。
先不要着急否认,也不要拿你们很相爱很相爱来做反驳的理由。
的确,热恋的时候。你们披星戴月地约会,手牵手,不记来时路,是想真心真意走完这一生。你们每天不断地电话,手机短讯、QQ、Email、MSN不放过任何一个媒介和平台,只是想多听对方说一句话,多知道对方一点信息。
你们巴不得每分每秒腻在一起,睡的时候你枕着他的胳臂,醒着的时候你盯着他胡子拉碴青青的下巴。你撒娇,搂着他的脖子荡秋千,你耍赖,轻轻一跳双腿盘住他的腰,挂在他身上。
你说,亲我。
你说,要我。
于是没有酒,你人却先醉了。
你心甘情愿地为他洗袜子,熨衣服。素手煲羹。万家灯火,你站在阳台上等他下班回家。喜悦蔓延上来,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叫你始终放不下,真好。你说,亲爱的,下辈子你别换名字,那样我找你容易些。
你热烈极了,渴望极了,冲动极了,巴不得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给他,只要你有,只要他要。
可是他归要结底还是个普通的男人。别的男人有的优点他有,别的男人的缺点他一样也不少。情到深时人孤独,你明明是和他一起,可是你还是不能确定他的心里眼里想的念的全部是你。他和别的女人有说有笑,你的心开始一点点冰冷。因为那些笑容和眼神曾经专属于你。你开始失眠,一点小事情都草木皆兵患得患失。
你开始翻他的通话记录,你寻找蛛比马迹他晚归的嫌疑,你庸人自扰,你自讨苦吃,你终于被自己打败。
他不再关心你没有胃口,不再为你有心事而着急,不再担心你的房租不够,不再因为你淋雨而担心你生病。你和他说过无数情话的电话,再也不响了。
情到浓时情转薄。你试探,你纠缠,你挽留,你终于逼他亲口和你说出对不起。
下一句,是分手。
下一站,是再见。
他说我们分手吧。你说给我个理由。他说如果你实在想要,那我给你编造一个。
于是你哭了。你的眼泪再也不能灼烫他的心了。他面无表情地看着你,他说我走了。终于他渐渐消失在你的视线以外。
你瞬间崩溃。这一次,你知道,他是说真的了。你知道,你终于失去了他。
然后的事情呢?就是拼命想他的坏,他的无情,他不讲卫生,他睡觉咬牙打呼噜说梦话,他没有情趣,他开车喜欢闯红灯说话喜欢带脏字,他从来不把你介绍给他的朋友和家人,他是骗子,是情种,他带你上天堂又推你下地狱。
可是,你和他终究是分开了,他以后会喜欢谁,会在谁的床头沉睡,又会娶了谁,跟你,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了!
如此的全心全意的爱,都经不起长久时光的冲刷,何况是爱的不够的呢?所以说,恋爱谈的愈长,结婚的可能性就愈低,有时候恋爱的长度与结婚的可能性成反比。
遇上对的人,莫等待莫蹉跎,也许没有房子没有车子,只要他认真上进,他就是张有潜力的积优股,早点进场获利更高。
结婚要趁早,别让爱情等太久,把真爱都磨掉了!
来源:大学生励志网,观点仅供参考。
回复“校花”查阅武汉高校知名校花榜单
回复“名单”查阅武汉目前所有大学名单
回复“排名”查阅2016中国大学TOP100
回复“政法”查阅中国政法类大学排行榜
回复“财经”查阅中国财经类大学排行榜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第一财经”采访曹德旺视频
最近,玻璃大王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时候说,已经计划花10亿美金去美国建厂,继续做汽车玻璃。他为何如此看好在美国发展制造业呢?他说出了其中的原因。
“现在我们的制造业面临着,人工工资高,我们四年前跟今年比人工工资涨了多少呢?涨了三倍上来;运输成本高,我在美国的运输成本算下来,美元换成人民币,一公里还不到一块钱人民币,我们这里过路费比较高;税收比美国高。我们比较了国际上,全球最高的在这里;美国天然气的价格是中国的四分之一,电价是中国的70%……
“美国就是人工贵,我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来替代,人工的问题就解决了。” 曹德旺说。
展开剩余90%
对于美国其他资源的价格,他介绍说,土地是不要钱的,不但土地不要钱,厂房也是“不要钱”的。“我们这次买的厂房,14万8千3百平方米,花了1500万美金,政府给补贴1600万美金,相当于没有花钱。”
在2016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上,曹德旺以17.4亿美元的身家位列第1198名。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2013年的研究报告,当时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2015年,在美国低成本地区生产已经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更令人震惊的是,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
中美两国开纺织厂的成本对比
去年,“江南化纤”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投资办厂,成为首家在美国建立再生聚酯短纤维制造工厂的中国企业。据“江南化纤”反映,去美国投资办厂,主要原因是国内综合成本连年攀升,颇感吃力。“江南化纤”测算比较了创办相同规模企业的中美成本,并提供了部分成本构成对比表。
1、土地成本:中国是美国的9倍
国内地价是美国地价的9倍,并且美国是永久性产权,我们是50年产权。例如,2000年浙江省慈溪市工业用地价格是18万元/亩,目前美国地价仅为2万美元/英亩,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亩,如果按照现在许多县城工业用地100万元/亩算,是美国的50倍。
2、物流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
国内物流成本是美国物流成本的2倍。以油价为例,中国的油价是美国的2倍,油价高,物流成本也就高。何况中国还有全世界少有的过路费、过桥费,物流成本能不高么?
而美国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库存费用,二是运输费用,三是管理费用。比较近20年来的变化可以看出,运输成本在GDP中比例大体保持不变,而导致美国物流总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库存费用的降低。
3、银行借款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4倍
最便宜的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是美国成本年利率2.5%的2.4倍。按每吨7000元人民币或美国1100美元资金、4个月一周转,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和美国成本年利率2.5%分别计算公司运营资金财务成本:国内是7000元*4*0.06/12=140元、折合22.58美元。美国是1100美元*4*0.025/12=9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5倍。
这还是正常的银行借款,如果资金来自年利率超过10%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利率15%的私募基金、甚至是年利率20%的民间高利贷、企业不堪重负。
4、电力/天然气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以上
国内能源成本是美国能源成本的2倍以上。美国除开夏威夷的电价特别贵外(海岛地区没办法),其他州的电价都不贵,以德州为例,其电价折合人民币才2毛钱。
由于我国对电力、天然气直接定价的原因,企业用电用气用油价格居高不下。按国内每吨耗电450度、电价0.76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42元,折合55.16美元。美国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单位用电量相应增加10%,每吨至500度,按照电价0.05美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25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2倍。
5、蒸汽成本:中国是美国的1.1倍
还有蒸汽部分,国内用热电厂蒸汽,按每吨消耗蒸汽1.6吨、单价190元/吨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04元,折合49.0.美元,美国用天然气锅炉自制蒸汽,按天然气价格为0.48美元/therm、单价14.52美元/吨计算,单位生产成本23.23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1倍。
6、配件成本:中国是美国的3.2倍
国内配件成本是美国配件成本的3.2倍。国内设备性能略差,工人操作习惯不良,每吨单位配件成本约100元,折合16.13美元,而美国生产线设备性能较好,工人操作习惯好,每吨单位配件成本5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3.2倍。
7、税收成本:美国税收优惠力度大
在中国,各种税收不断,把企业压得喘不过气。广州一家物流公司,运送一批货物到海南,总收入为1.9万元,但利润仅有216元,其中上税需要1260元。
而美国的州政府最看重的是就业,常常给予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比如房产税优惠30年内有效,如果公司达产,30年内将给予30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
8、清关成本:美国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
在美国投资办厂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国内企业原料均进口,假设进品环节费用不含内陆运费、关税、增值税、仅各类手续成本约为3500元/柜,每柜按20吨装计,则为175元/吨,折合22.58美元/吨。
国内企业成品出口,假设出口环节费用不含陆运费,仅各类手续成本约为1600元/柜,每柜按20吨装计,则为80元/吨,折合12.9美元/吨。如果加上运费等,成本还要大幅增加。
9、人工成本:中国成本优势趋弱
尽管美国劳动力成本是国内劳动力成本的2.57倍,但美国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国内两条月总产量为4500吨的生产线用工250人,美国设备改进,同产能两条生产线才用工180人。
按照目前国内工人工资上涨趋势,如考虑国内5年工资再翻倍、10年工资翻两番计算,那么中国在人工成本上也占不到任何优势了。
10、折旧成本:美国是中国的1.7倍
美国折旧成本是国内折旧成本的1.7倍。同产能设备及土地厂房,国内生产线投资9000万元人民币、美国生产线投资2500万美元、按15年折旧年产50000吨计分别计算吨折旧成本:国内9000万/15年/50000吨/年=120元/吨,折合19.35美元/吨。美国是2500万美元/15年/50000吨/年=33美元/吨,高出国内1.7倍。
11、厂房建设成本:美国是中国的4倍
美国厂房建设成本是国内的4倍,但十年以上二手厂房价格根据年限则是新厂房的1/8-1/2,而且普遍性能良好。
综合以几点来看,随着国内环境成本,人工成本等持续攀升,中国制造成本已经和美国制造成本相当,在一些行业将会超过美国制造成本。“江南化纤”是个案,但国内制造成本的连年大幅攀升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制造已经“未强先高”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警觉,想方设法降低制造成本,努力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延伸阅读】
还有哪些国内企业在欧美开厂?
特朗普最大的改革方向,就是把制造业拉回美国,让美国重新成为“世界工厂”。看到这么多中国企业不请自来,纷纷在美国投资建厂,特朗普脸都笑歪了。。。
综合:第一财经、凤凰财经、环球纺机
欢迎订阅【纺客传媒】重磅打造的《印染学习与交流/印花社》杂志,订阅杂志可拨打: (何庆);索要电子版杂志可在文章下面留言(写下Email)
——广告——
【环球纺机】兄弟号【印花社TopPrint】
数码印花一线播报,扫码关注!
【环球纺机】主编:文帅
商务合作请联系:
或加微信:vodkagood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李嘉诚跑路,不必挽留!首善要跑路,中国必须留住他!
作者:刘润 本文作者授权首发于《沃顿商业》(ID:whartonbusiness),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最近几天,中国首善、玻璃大王曹德旺在美国投巨资建厂,直言“赶走”他的是中制造业税负和成本太高。
李嘉诚跑路不可怕,中国首善要跑路,那就太可怕了。
去年李嘉诚跑路,官媒相当冷静。直言,“斯人已去,难以挽留也不必挽留。”
“我们能做的,不是自降身份的挽留,更不是激于义愤的谩骂,而是把这个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今天的离开成为明天的遗憾。”
“时间将证明,大陆错过的可能只是一两个商人、一两家企业,而他们失去的,则将是与中国一起成长的整个时代。”
今天中国首善曹德旺跑路,到美国投资建厂,我就第一个发出挽留的声音吧!
如果大家想挽留曹德旺、宗庆后和中国制造业的根基,一起呼吁转发吧——
“首善将去,可以挽留也必须挽留。”
“我们能做的,不是虚情假意的挽留,更不是激于义愤的谩骂,而是把中国制造业的税负和成本降下来,让今天的留下成为明天的精彩。”
“时间将证明,中国送走了李嘉诚,但是留住了曹德旺、宗庆后,就留住了与中国一起成长的时代和根基。”
如何真心诚意留住中国首善?
早在今年5月,华为任正非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就说出了“留住中国首善”的答案——减税!
“减税,先把税减下来。减税可以带来企业持续减负,从而增加更多投资和创新,企业有钱搞研发,这样就可能得到休养生息和喘息的空间,产业就能做大,税基也大了。”
“140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匹兹堡,有钢铁。70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底特律,有汽车。现在,世界的中心在哪里?不知道,会分散化,会去低成本的地方。高成本最终会摧毁你的竞争力。而且现在有了高铁、网络、高速公路,活力分布的时代已经形成了,但不会聚集在高成本的地方。”
时不我待,否则就会让美国特朗普这个thief抢走中国的首善!
特朗普经济政策就是把制造业拉回美国,让美国重新成为“世界工厂”,借此打击中国世界工厂。
怎么复兴美国制造?特朗普把任正非的招数用上来了——
1、对企业大规模减税,企业税从35%降低到15%;
2、将海外资本和企业利润回流的税率由35%降到15%,以鼓励美国企业回国重建制造业。
特朗普更直接粗暴,一步到位,而且还真干。先是拉了日本软银500亿美元的投资大单。
然后直接枪挑老大苹果,你不把在中国的工厂迁回来,美国政府就跟你没完!
写到这里,我都捉急了!
除了劳工成本外,美国在税费成本、土地成本、房租成本、资金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清关成本等比中国便宜了。
光说不练是空把式,留住中国首善要快!
作者:刘润 本文作者授权首发于《沃顿商业》(ID:whartonbusiness),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花10亿美金去美国建厂
中国首善、中国玻璃大王说:
我比较了国际,税收最高的就是中国了!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最近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时候说,已经计划花10亿美金去美国建厂,继续做汽车玻璃。他为何如此看好在美国发展制造业呢?他在采访中,也说出了其中的原因。
“现在我们的制造业面临着,人工工资高,我们四年前跟今年比人工工资涨了多少呢?涨了三倍上来。”
第三个运输成本高。我在美国的运输成本算下来,美元换成人民币,一公里还不到一块钱人民币,我们这里过路费比较高。
再加上,税收比美国高。我们比较了国际上,全球最高的在这里。
再加上,我们认为投资化的重复建设,不仅仅是房地产过剩,三产过剩,酒店过剩,制造业这边,钢铁、玻璃、水泥全部过剩。我们宁可继续做哪些不靠谱的事情,从来没想过你救了今年,明年怎么办?救了明年,猴年怎么办?你知道拖一年严重一年。”
曹德旺还说,他做汽车玻璃要用浮法玻璃,做浮法玻璃要用天然气,美国天然气的价格是中国的四分之一,电价是中国的70%。“美国就是人工贵,我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来替代,人工的问题就解决了。” 曹德旺委员说。
对于美国其他资源的价格,他介绍说,土地是不要钱的,不但土地不要钱,厂房也是“不要钱”的。“我们这次买的厂房,14万8千3百平方米,花了1500万美金,政府给补贴1600万美金,相当于没有花钱。”
曹德旺透露,美国的厂房位于俄亥俄,预计5、6月开工,产品将直接在美国销售,辐射北美南美。
在2016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上,曹德旺以17.4亿美元的身家位列第1198名。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2013年的研究报告,当时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2015年,在美国低成本地区生产已经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更令人震惊的是,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
抱怨中国制造成本高的企业家
不止是曹德旺一个
前几天在一个经济学家论坛上,哇哈哈董事长宗庆后也透露:营改增说降低税收,我看一点都没有,说税下滑了5000亿,我看是收税收不下来,把没有收上来的税收当作降税的指标了。
宗庆后还说:
现在工业用地需要几十万、上百万一亩,这么大的投资成本谁去投?而且水电气都是国有的垄断企业,用水电气、建设工厂,都需要高额的费用,而且审批的不少环节还需要花不少钱,请第三方评估出报告,什么环评、能评、清洁生产等等一系列审批都要费用,而且很麻烦,如此高的投资成本,盈利又没把握,谁还敢贸然投资?
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有些地方政府,经济不好了,出台一个政策就想向企业收税,如果企业被榨干了,还能向谁收呢?我们整天说民间投资太低迷,要振兴实体经济,但如此高的税负,利润率又这么低,连生存都困难,谁还愿意去干实体经济?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有一组数据,认为中国企业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宏观税负率太高,1995年宏观税负率只有16.5%,2000年也只有21%,2005年26%,2010年一下子干到36%了,2015宏观税负率36.9%将近37%了。
而在2005年之前宏观税负比较低的时候,正是中国制造业和经济最具活力的时候。而在税负不断上升的时候,也是中国经济走下坡路和制造业竞争力逐渐减退之时。
去年,“江南化纤”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投资办厂,成为首家在美国建立再生聚酯短纤维制造工厂的中国企业,一期计划投资2500万美元,二期计划投资2000万美元。“江南化纤”反映,去美国投资办厂,主要原因是国内综合成本连年攀升,颇感吃力。“江南化纤”测算比较了创办相同规模企业的中美成本,并提供了部分成本构成对比表。
1、土地成本:中国是美国的9倍
国内地价是美国地价的9倍,并且美国是永久性产权,我们是50年产权。例如,2000年浙江省慈溪市工业用地价格是18万元/亩,目前美国地价仅为2万美元/英亩,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亩,如果按照现在许多县城工业用地100万元/亩算,是美国的50倍。
2、物流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
国内物流成本是美国物流成本的2倍。以油价为例,中国的油价是美国的2倍,油价高,物流成本也就高。何况中国还有全世界少有的过路费、过桥费,物流成本能不高么?
而美国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库存费用,二是运输费用,三是管理费用。比较近20年来的变化可以看出,运输成本在GDP中比例大体保持不变,而导致美国物流总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库存费用的降低。
3、银行借款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4倍
最便宜的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是美国成本年利率2.5%的2.4倍。按每吨7000元人民币或美国1100美元资金、4个月一周转,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和美国成本年利率2.5%分别计算公司运营资金财务成本:国内是7000元*4*0.06/12=140元、折合22.58美元。美国是1100美元*4*0.025/12=9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5倍。
这还是正常的银行借款,如果资金来自年利率超过10%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利率15%的私募基金、甚至是年利率20%的民间高利贷、企业不堪重负。
4、电力/天然气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以上
国内能源成本是美国能源成本的2倍以上。美国除开夏威夷的电价特别贵外(海岛地区没办法),其他州的电价都不贵,以德州为例,其电价折合人民币才2毛钱。
由于我国对电力、天然气直接定价的原因,企业用电用气用油价格居高不下。按国内每吨耗电450度、电价0.76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42元,折合55.16美元。美国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单位用电量相应增加10%,每吨至500度,按照电价0.05美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25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2倍。
5、蒸汽成本:中国是美国的1.1倍
还有蒸汽部分,国内用热电厂蒸汽,按每吨消耗蒸汽1.6吨、单价190元/吨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04元,折合49.0.美元,美国用天然气锅炉自制蒸汽,按天然气价格为0.48美元/therm、单价14.52美元/吨计算,单位生产成本23.23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1倍。
6、配件成本:中国是美国的3.2倍
国内配件成本是美国配件成本的3.2倍。国内设备性能略差,工人操作习惯不良,每吨单位配件成本约100元,折合16.13美元,而美国生产线设备性能较好,工人操作习惯好,每吨单位配件成本5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3.2倍。
7、税收成本:美国税收优惠力度大
在中国,各种税收不断,把企业压得喘不过气。广州一家物流公司,运送一批货物到海南,总收入为1.9万元,但利润仅有216元,其中上税需要1260元。
而美国的州政府最看重的是就业,常常给予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比如房产税优惠30年内有效,如果公司达产,30年内将给予30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
8、清关成本:美国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
在美国投资办厂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国内企业原料均进口,假设进品环节费用不含内陆运费、关税、增值税、仅各类手续成本约为3500元/柜,每柜按20吨装计,则为175元/吨,折合22.58美元/吨。
国内企业成品出口,假设出口环节费用不含陆运费,仅各类手续成本约为1600元/柜,每柜按20吨装计,则为80元/吨,折合12.9美元/吨。如果加上运费等,成本还要大幅增加。
9、人工成本:中国成本优势趋弱
尽管美国劳动力成本是国内劳动力成本的2.57倍,但美国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国内两条月总产量为4500吨的生产线用工250人,美国设备改进,同产能两条生产线才用工180人。
按照目前国内工人工资上涨趋势,如考虑国内5年工资再翻倍、10年工资翻两番计算,那么中国在人工成本上也占不到任何优势了。
10、折旧成本:美国是中国的1.7倍
美国折旧成本是国内折旧成本的1.7倍。同产能设备及土地厂房,国内生产线投资9000万元人民币、美国生产线投资2500万美元、按15年折旧年产50000吨计分别计算吨折旧成本:国内9000万/15年/50000吨/年=120元/吨,折合19.35美元/吨。美国是2500万美元/15年/50000吨/年=33美元/吨,高出国内1.7倍。
11、厂房建设成本:美国是中国的4倍
美国厂房建设成本是国内的4倍,但十年以上二手厂房价格根据年限则是新厂房的1/8-1/2,而且普遍性能良好。
综合以几点来看,随着国内环境成本,人工成本等持续攀升,中国制造成本已经和美国制造成本相当,在一些行业将会超过美国制造成本。“江南化纤”是个案,但国内制造成本的连年大幅攀升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制造已经“未强先高”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警觉,想方设法降低制造成本,努力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沃顿商业》的立场,商务合作电话和微信:,实习编辑 Allen Lee)
全球视野,高端思维。高端移动商业思想案例库。《沃顿商业》(ID:whartonbusiness)为全球华人高端商业群体提供商业财经科技资讯、洞察、趋势和思想。入驻今日头条、网易新闻、搜狐新闻、一点资讯。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iscardinbuffer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