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哲学方法怎么分析马克思经济全球化化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下的马克思主义分析02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经济全球化下的马克思主义分析02
经济全球化下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一书中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他用;(一)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观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基石;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也正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二)从辩证唯物法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
经济全球化下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传播使世界各地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进一步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是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不是近年来才有的现象,但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浪潮中涌现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不是一种目标,甚至也不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而是一种客观趋势和一个主观的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巨大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为此了解和研究这一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书中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他用科学的观念解释了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他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想对经济全球化现象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它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在漫长的岁月中,它始终能清醒地应对不同时代的挑战,不断地破解各种课题,不断实现新的突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要善于把握理论联系实际,去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就像经济全球化,我们在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要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释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从中我们能看到许多的哲学分析。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在这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理解和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呢?
(一)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观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基石。简而言之,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从本质上是物质世界的主观产物,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参与世界和改造世界。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也正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正是由当时的国际环境决定的。新航路开辟后,全球的贸易联系与发展也就决定了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的形成,而这正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②意识能动于物质,在物质下充分发挥能动作用,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创新和发展世界。因此,对于经济全球化,我们在享受它带来优越的同时,也要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利用优越的经济条件发展自己和社会。
(二)从辩证唯物法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查事物的普遍联系。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画面。”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联系的普遍性具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不要孤立的看问题;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不能把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归结为人的主观臆想;联系的多样性
和复杂性要求我们对事物所处的各种联系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马克思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马克思认为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二者是相互连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统一性,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没有统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因此,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矛盾,就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唯物辩证法也揭示了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告诉我们要学会用矛盾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变化,也就是要从矛盾的两个方面全面的看待问题;矛盾的特殊性告诉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它的影响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①世界上的万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孤立地看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也说明了世界各国之间联系的加强,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不仅不能离开世界大经济格局的发展,还要更依赖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全球化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②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经济全球化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过程,它总是处在不断地发展之中。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也带动了各个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各国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为各国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促进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就这一点而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体现了马克思哲学中发展的观点。③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经济全球化在为中国经济带来机遇和发展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的了风险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不仅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扩展了中国的海外市场,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但发展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许多风险与挑战。例如,全球化使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着巨大风险与挑战,使我国企业面临与跨国公司竞争的挑战,使我国面临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挑战,以及人才流失和失业压力的挑战等等。这正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我们不能只片面地看待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带来好处,也要看到我们所面临的不利因素。同样我们的眼光也不能局限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要看到我国取得的种种进步。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当代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在理论和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只有不断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才能更好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经济全球化下的马克思主义分析02等内容。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经济全球化下的问题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经济全球化下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摘要: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长...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隐藏&&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下的经济全球化? 何秉孟指出, ...华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方兴起教授 分析到,经济全球化总是被世界霸主国所操控,世界...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 3页 免费 经济全球化下的马克思主义... 4页 5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  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马克思 经济全球化下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  首先,我们需要先明确,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科技异化并不代表着对科技文明的彻底怀 疑和全盘否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全文通过分析科技异化的产生的背景、...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总体分析方法分析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 要从总体上 把握经济全球...在经济全球化下,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优越的同时,也要发挥自己的 能动作用,利用...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在这经济全 球化的大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原理来理解和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呢? 二、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三种模式: 按照构建...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经... 暂无评价 2页 1下载券 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与.....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 80 年代以后,...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全球化与马克思...由于马克思主义是对于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因而“它...现代经济学家们又碰到了这些问 题, 他们有时并没...您的位置: &
& &&&2014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经济全球化
2014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经济全球化
15:54&&自考365 【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原因
  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当社会分工越出了国界,就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分工。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各国经济的孤立性和闭关自守状态被打破,资本主义的生产日益向着国际化生产和交换的方向发展。从l6世纪到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发展,国际分工也同时出现和发展起来。
  促进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原因:
  一方面是交通运输工具的飞跃发展,如环球铁路网的建设、海洋航线的开辟、电报电话的开通等,将各国的国内生产和市场真正转变为国际性的生产和市场。
  另一方面是资本输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中的重要手段,它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加强了各国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
  这个时期世界生产和经济实力的格局是:世界的工业生产集中于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它们成为世界性的工商业大国、富国和强国;而世界的农产品和原材料、初级产品则主要由多数亚非拉美国家生产,这些国家成为经济科技落后的穷国。同时,帝国主义列强从经济上和领土上瓜分世界,以宗主国和殖民地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转于自考36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生了第三次工业和科技革命,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生产日益具有国际化的趋势,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也有了新的发展。
  通过以上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发展过程的简要考察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流通过程日益社会化、国际化,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资本主义国家内,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与资本社会化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在国际经济发展中,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生产国际化的发展,资本的国际化也同时在发展。
  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
  这主要是通过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国际市场和国际分工体现出来的。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的形式除了商业资本国际化继续发展之外,借贷资本的国际化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资本国际化进程加速,这主要通过资本输出并带动商品输出,形成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最终形成帝国主义时期的殖民体系等体现出来。这个时期,生产资本或产业资本的国际化还处于刚刚发展起来的阶段,所占比重还很小。战后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国际化中产业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具体的表现就是私人和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在国外的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
  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表明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导致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经济全球化的萌芽可追溯到l9世纪中叶,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中的重要手段,并带动商品输出的大发展,从而加强了世界各国间经济的联系,经济全球化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一度出现资本主义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和限制资本转移的,放慢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2)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迫切要求,因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不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迫切要求,也是发达国家过剩资本的一个出路,而且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也在增加。  
  更多更全资料请见自考365网校《》课程辅导。
  编辑推荐:
本文转载链接:
欢迎访问:
自考真题库手机应用
& & & & & &
热门搜索: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界定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和实质。二是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及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关于前一个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研究,并形成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美国经济学家奥多尔·拉维特把经济全球化理解为各国经济的开放、相互依赖以及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经济学家索罗斯则把经济全球化理解为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全球金融市场及跨国公司对各国经济日益加强的支配。西方左翼学者也明确表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①国内学者也提出类似的观点。从国内外学者们的观点看,由于学者所属学科不同、所持价值立场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各不相同。有学者单纯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待经济全球化,只看到生产力发展带来的普遍交往的发展,一味地强调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有学者单纯从生产关系角度看待经济全球化,强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利益关系调整以及由此带来的国与国之间的不平等状态;还有学者从纯理论的角度论证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一体化的思维方式和人类共同利益价值观的变化。问题在于,资本为何能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本为何会在世界的普遍交往中超出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以及这种普遍交往所造成的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这对于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意味着什么?为此,笔者力图通过对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唯物史观的发展与形成、唯物史观与世界历史理论的关系、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关联的梳理,全面探讨其内在联系及其所包含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分析将证明,虽然马克思并没有直接使用“经济全球化”这一用语,但在他的哲学观、唯物史观以及世界历史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在马克思那里,经济全球化既不是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相始终,也不是资本主义试图终结人类历史过程的最后形态,而是以“资本”冲出国内走向国际为标志,是“资本”以各种手段获取超额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特殊阶段,即是“资本”的全球化过程。一、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哲学基础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任何阐释,都必须放到其哲学思想的背景中进行。正是通过揭示旧哲学的观念本体论的性质,马克思不仅完成了对旧哲学的清算,使哲学回归对现实世界的观照,而且实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规律的揭示,为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一)新哲学指出了一条通往现实世界的道路在马克思看来,导致旧哲学陷入形而上学重重迷误的根本症结,就在于其抽象的理论建制封闭了哲学通往现实的道路。它必然导致哲学自身窒息了不可或缺的历史维度,丧失了超越当下既定存在、廓清事物发展规律,并关注现实、改变现实的批判品格。因而,“对哲学家们说来,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是最困难的任务之一”。②基于此,马克思认为,必须破除旧哲学将观念预设为本体的形而上学倾向,使哲学从思辨走向现实并面向时代。通过对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批判借鉴,马克思揭示了哲学与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开辟出哲学通往现实的道路,促使哲学从理论思辨走向社会现实。早在从事法哲学研究时,马克思就已真切地意识到了旧哲学的症结所在,“这里首先出现的严重障碍正是现实的东西和应有的东西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是唯心主义所固有的;它又成了拙劣的、错误的划分的根源”。③这一应有与现有的先验二分,不但是旧哲学理论由于其自身矛盾所必然导致的结果,也是其体系封闭性的集中体现。它使得旧哲学割裂应有与现有并将哲学绝对地超越于现实世界之上。黑格尔的辩证法为马克思破解这一困境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不同于德国哲学家们对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摒弃,马克思对之进行了批判的汲取,并力图将它提升为对事物本质进行辩证分析的方法,“我们必须从对象的发展上细心研究对象本身,而决不允许任意划分;事物本身的理性在这里应当作为一种自身矛盾的东西展开,并且在自身中求得自己的统一”。④这一辩证方法成为马克思打破旧哲学体系封闭性的重要原则。立足于这一辩证方法,马克思揭示了哲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统一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哲学与现实世界之间根本就不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反而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集中体现为哲学与现实世界之间所蕴含着的差异的矛盾统一关系。一方面,哲学具有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特定超越性;但另一方面,哲学却又是自己时代的产儿,哲学的超越性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此,作为纯粹理论体系的哲学是哲学家们对现实世界进行颠倒映现的结果;其内涵或内核则源于时代并由特定的社会现实所赋予。如此一来,马克思不但破除了思辨哲学的封闭体系,而且为新哲学指出了一条通往现实世界的道路。基于上述分析,马克思破解了旧形而上学所确立的观念的先在性和绝对性。在他看来,意识本质上是现实的人的社会意识。人们的社会意识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意识[das Bewuβtsein]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das bewuβte Sein],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⑤因而,意识是特定社会存在的产物,思想观念范畴不过是人们特定的社会意识形式。正是这样,也就根本不存在绝对独立的意识和思想观念。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思想和观念体系归根结底是“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⑥这一理解瓦解了那种把观念视为永恒和先在的先验思辨哲学。现实人的物质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构成观念和现实相统一的基础,而对现实人的物质生活实践的研究,就成了哲学走向现实的桥梁。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必然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研究他们的现实的实践活动、物质生活条件及其所构成的各种关系。马克思对哲学的这一理解,使得他能够从对思辨哲学的批判转向对诸如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等问题的思考,由此探索人类解放的真实路径。因此,马克思哲学观变革的实质在于,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继而彻底摆正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不但从根本上颠倒了旧哲学的观念本体论逻辑,而且破除了旧哲学对社会历史发展本末倒置的谬解,为人类客观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问题扫除了障碍,并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二)唯物史观为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确立了方法论原则其实,对于经济全球化问题而言,马克思哲学观变革所造成的影响并非直接的,而是间接的。马克思所确立的新哲学为人类认识社会历史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基于这种世界观,人们对历史乃至由于普遍交往所造成的全球化问题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⑦也就是说,旧唯物主义是将世界看做既成的客体或对象,从而将现实世界自然化了。现实世界被抽象为一个独立于人们实践活动之外的自在自然界。唯心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体”维度,却不能抓住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⑧坚持将精神和意识当作本体的唯心主义,极大凸显了人们的主体力量,抽象地发挥了人们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能力。但由于哲学家们着力于将主体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能力和力量归结为世界存在的本体根据,因而只能停留在观念的范围,无法找到观念通往现实的道路。在德国古典哲学那里,更是将这一做法发挥到了极致。从康德到黑格尔,哲学家们的根本任务是如何将现实世界理性地建构成为一个超感的形而上学世界、颠倒的“理论王国”。⑨这显然极大地凸显了主体的能动性力量,从而客观上反映了现实的人对世界的作用及其主体地位。然而,唯心主义作为颠倒意识与存在关系的世界观,作为“颠倒的世界意识”,⑩本质上只能是以颠倒的方式去反映现实世界。这就决定着它和旧唯物主义一样,根本无法揭示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及其能动地认识和改变世界的全部内容,而只能从主体形而上学角度对之进行片面的抽象解释。旧哲学对世界的形而上学解释必然会在社会历史领域反映出来,当哲学家们将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投射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时,就衍生出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旧哲学将观念范畴确立为世界存在之本体的做法,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哲学家们将某种精神、意志设定为历史动力,并对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及其规律进行种种的颠倒和歪曲。黑格尔将世界历史的发展归结为“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历史哲学虽然着力于探寻历史发展的动力,然而,它“不在历史本身中寻找这种动力,反而从外面,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把这种动力输入历史”。(11)这就意味着,它并没有切实地从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过程出发去解释历史,而是对这个发展的过程进行了唯心主义颠倒和歪曲。这种历史观的特征在于“人们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他们头脑的产物不受他们支配。他们这些创造者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12)哲学家们在将观念绝对化为本体的同时,也就遮蔽了观念的实践本性。马克思的哲学观革命破解了唯心主义哲学所标榜的观念的先在性和永恒性,使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下”。这一变革使得马克思的哲学聚焦于揭示“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据及其规律。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3)继而,通过对人类现实生活过程的考察,马克思揭示了生产和交往的关系、生产关系和交往形式的关系,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和交往是人类产生以来就已有的活动。人类历史活动的起点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交往是与生产和分工同时产生的人类活动,包括各个人、各个群体、各个国家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在历史观层面,是生产决定交往,而不是交往决定生产,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的活动。但在生产的现实活动层面,生产又依赖于交往。因为只有在交往中,在相互关系中人们的生产才能进行。因此,交往比生产更广泛,生产比交往更根本。事实上,交往与交往形式之间的关系不等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而交往形式也不等于生产关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同时使用生产关系和交往形式的概念。他说:“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14)在马克思看来,“受到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15)“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16)就是说,市民社会是在生产和交往中产生的社会组织,是与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直接相关,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一方面,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就是市民社会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一个时代的跨越国界的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马克思也指出,市民社会的内容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物质交往,这就是说,当在‘生产关系’的意义上使用‘交往形式’时,与生产力发生矛盾运动并推动历史发展的交往形式仅限于以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为表征的市民社会。我们知道,交往本身内涵丰富,不仅限于市民社会,也不仅限于物质交往,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产关系是市民社会中的交往形式,是与生产、分工、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直接相关的交往形式。”(17)就是说,生产关系侧重强调的是特定社会阶段上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一切物质关系,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着重指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统治和压迫的关系;交往形式更侧重揭示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客观联系。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正是源于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的变革推动着历史向更广和更深的方面发展。因此,马克思从社会历史的存在和发展的进程中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及这一矛盾运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在历史观层面颠倒了唯心史观,创立了唯物史观,从而为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三)破解劳动和资本的矛盾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彻底的哲学批判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因此,随着哲学变革逻辑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如何对自身所处其中的现有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彻底的哲学批判,就成为摆在马克思面前的一项根本任务。这也促使马克思由对社会现实的哲学批判转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恩格斯指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18)正是通过这一关系的研究,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以及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对于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关系问题,资产阶级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都付出了许多努力,但终究囿于自身的局限性而无法破解。黑格尔及其之后的德国哲学家们,更多地是将这个问题本身思辨化和抽象化了。这些资产阶级哲学家们根本无法超出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逻辑,对资本统治的社会现实进行了程度不一的颠倒映现。以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神圣家族”,尽管采用了“神学的批判”方式,但终究只能是“旧哲学的、特别是黑格尔的超验性被歪曲为神学漫画的顶点和结果”。(19)在马克思看来,这些哲学家们不但根本不了解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反而对之进行了先验的遮蔽和颠倒。“有财产和没有财产被当做批判的思辨的两个对立面而受到了形而上学的尊崇”,现实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和对立竟然成了只有“批判的批判”的手才能触动的“圣物”。(20)他们不但对资本统治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本末倒置的映现,而且将由此抽象到的范畴和观念体系视为理解资本矛盾的根据和原则。工人的劳动被其曲解为仅仅满足自身需要的“单一的东西”、“平凡的工作”;工人所遭受的资本的奴役则被其归结为纯粹的思想问题。如此一来,无产阶级创造财富的主体地位及其历史使命也被遮蔽和歪曲了。在这个意义上,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只能是一门经验科学,因为“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它把资本家的利益当做最终原因;就是说,它把应当加以阐明的东西当做前提”。(21)这就悬置了资本的历史起源并将资本统治和资本私有制默认为既定的现成存在,因而也就无法揭示其存在的暂时性和历史性。正是这一根本性维度的缺失,导致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们所从事的本质上是“为私有财产辩护的思考”,(22)并只能是滞留在和停留在资本现象的“生理学”。基于上述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切入口的资本批判,马克思对作为人类历史发展之特殊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及未来作出了客观的分析,进而为客观认识源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全球化作了理论的铺垫。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批判,马克思实现了对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解剖,并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异化现象的研究,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异化不仅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内在规定,根本上又是劳动与资本关系本身所固有的矛盾。马克思不但发现了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导的私有制,而且指出了破解问题的方向。“人是怎样使自己的劳动外化、异化的?这种异化又是怎样由人的发展的本质引起的?我们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变为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问题,就已经为解决这一任务得到了许多东西。”(23)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异化问题及其私有制起源问题必须放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去理解。马克思改造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和劳动对立的经济根源。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直接目的的社会形态。这就为认识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以及基于这一变革所创立的唯物史观,都为其经济全球化思想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促使马克思的历史观和经济全球化思想发生重大变化,“它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24)由此,马克思立足于面向现实和实现人类解放的哲学,开始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伴随资本主义而出现的经济全球化问题。
第一页1&&&&&&
我有话要说……
欢迎,&&&已有0条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