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当老板,参加段绍译的理财微商学院课程有用吗吗?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怎样才能投资办企业做老板?
怎样才能投资办企业做老板?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
&&&&&&&&&&&
欢迎光临段绍译理财网:
老板不是天生的,做老板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摸索。但我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就容易做老板:
  1.有做老板的强烈愿望;
  2.有高中以上学历(不排除学历更低就不能做老板,我就已经培养了很多只有初中学历的人成了百万老板);
  3.信誉和人品良好(这也不是天生的,可以慢慢培养;但如果你认为守信用不重要,那你不要做老板);
  4.有一定的本钱(不一定要很多,我曾经就是靠借两万元起步的),学会理财(如果你现在还不会,我可以帮你);
  5.要善于合作,不要斤斤计较,只有这样才容易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才能让你得到更多的合作收益;
  6.勤奋刻苦,学有专长(如果你现在还没有专长,你可以从明天开始学习);
  7.先向老板们学习怎样做老板,博采众家之长;
  8.不要急于求成,如果你花3至5年的时间成了小老板或者大老板,你就非常了不起。
  上面说到,所有的老板都不是天生的。你们看,今天中国的大富翁在30年前几乎都是穷人。如果你符合上述8点条件中的前6点,那我可以告诉你怎么去做老板。
  1.从今天开始建立起你的“信誉品牌”。任何没有把握的事不要对人家轻易“承诺”,凡是向人家“承诺”了的事要“百分之百”兑现,不能只兑现“百分之九十九”。久而久之,你的“信誉品牌”就建立起来了。在市场经济时代,“你值得很多人信赖和有很多人值得你信赖是两笔巨大的财富”!
  2.先给老板们去打工。你去打工要看重的是哪个行业既有前途并且你又喜欢,或者你在这个行业很擅长,或者这个老板很值得你去学习,而你千万不要太在乎他给你多少工资。一个计较工资的人是很难当老板的,并且靠打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永远也不可以致富的。想当老板的人去打工时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好的学习机会,最不重要的是工资。打工学习一定要勤快,要把老板的事当自己的事去干;老板交代你今天去做3件事,你最好把他要你明天完成的3件事也在今天做完。这样,你就容易学到更多的知识,聪明的老板就会很器重你,你就容易成为离老板最近的人。你离老板越近,就越能学到更多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你有一天成了老板的左膀右臂,老板一有好的机会就会优先给你。因为离开你,老板就会有很大损失,这时聪明的老板就极有可能给你股份,而如果你离开老板,也许你就可以单飞了!
  所以说,今天的打工是为了明天“不打工”,打工可以为你进入一个不熟悉的行业做老板寻找一条捷径。比如你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可是你现在很喜欢做家电销售。俗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当你刚毕业的时候,你在家电方面的知识可以说知之甚少,如果你懵懵懂懂去开一个家电销售公司,那样风险是很大的。如果你首先进入一个家电销售公司打工,在打工的过程中你会获得第一手资料,可以了解其进货渠道、运作模式、行业的潜规则等。当自己再开公司时,你就可以扬长避短,极大降低风险。也就是说,你是站在一个成功者的肩膀上,别人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你通过打工可以快捷便利地获得。
我有一位商界的朋友叫陈晓荣,他十九岁外去打工,从1992年起,先后在广东几个家电公司做业务员、业务主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6年之后他回到冷水江,发现当地还没有家电大卖场,就仿照广东那边的模式开了一家,几年就发财致富了。2002年,他买下了当时租赁经营家电的国有企业——冷水江商业大厦,从此他的湖南荣华电器有限公司很快成了湘中地区最大的家电经销商之一;后来,他又收购了冷水江制服厂;2006年,他成立了湖南金鹰服饰集团有限公司,并在冷水江经济开发区购地二百多亩,投资近亿元,兴建了“中国金鹰服装城”,生产木纤维混纺系列“金鹰·露斯卡”品牌服装。
  3.选择自己认为有前途又比较喜欢的行业打工,学习半年左右(学习时间根据行业特点因人而异)再换一个更值得学习的地方。只要你有高中以上学历,只要你特别喜欢做老板,只要你反复跳了3至5次槽,你就可能成为一个人才甚至是一个天才!
  反复跳槽,不是教你对企业不忠诚,而是让你学会去适应不同的环境,学会与不同的人合作;让你得到更多关于经商方面的感性认识,成为一个拥有通用知识的专业型人才;让你明白不同行业的差异,让你更好地选择自己的事业基点。
  4.如果你现在还没有一个好记的手机号码和电子信箱,那你明天赶快去买一个好记的号码并且终生不变,去按你姓名的“全拼”申请一个好记的电子信箱。比方说我的邮箱为:
  如果你有一个最好记的号码,人家有什么好的信息就会优先传递给你,并且会认为你是一个有眼光的人。
  那么,什么是好号码呢?我认为看一遍就能被人记住的号码就是第一好的号码,看两遍能被人记住的号码就是第二好的号码,看三遍才能被人记住的号码就是第三好的号码,看100遍都不能被人记住的号码你就千万不能要。
关于更多的如何选择号码的学问,请参阅本博客另一篇文章“号码创造财富”。
  5.想当老板的人最好先去中小企业打工,后去大型企业打工学习,然后再去中小企业学习怎样做老板。
  关于怎样才能做老板,我在这里给你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原来带了一个学生,他只读了11年书,今年才30岁,但他已经是一个拥有几千万元资产的老板了。
  1996年的时候,他就很想做老板,于是我要他先去打工。首先,他到长沙的一家企业去做仓库保管员。做了3个月之后,他打电话给我,说要告诉我一个好消息——老板从明天开始要给他加300元/月的工资。我说“那你不要干了”。他感到很奇怪,老板给他加了工资为什么就不要干了呢?我告诉他,你只要知道这个保管员是怎么当的就可以了,而不是要你一辈子当一个保管员。后来,他又去一家超市做配货工,干了3个月之后他又打给我一个电话,说老板从明天开始又要给他加工资了。我告诉他“你又不要干了”。后来,他又去深圳的一家药业公司做业务员,干了半年之后又打给我一个电话,说老板很器重他,给了他一大笔奖金。这次我告诉他“如果你觉得这个企业很有前途,老板又愿意让你入股,你就留下来好好干,和他一起做个小老板,否则你还是不要干了”。因为老板没有接受这个条件,他又去了广东顺德的一家油漆公司做业务主管。干了半年之后,他又打给我一个电话,说老板也很赏识他,并高度评价了他的业绩。我又告诉他“如果这个企业值得你长期为其工作,老板又愿意让你投资入股,你就留下来,否则你又不要干了”。这次,老板也没有接受他的这个条件,于是他又辞职了。
  后来,他又去了广州的一家化工原料公司做业务经理,干了半年之后,他又打给我一个电话,说这个老板更赏识他,但老板还是不愿意让他投资入股。于是我又要他“不要干了”。
  他打工两年后,我在老家再见到他时,发现他已经可以做老板了。于是我建议他这次回广州后,在做过的行业里选择一个他认为最擅长并且有前途的行业自己做老板。
  9年之后的今天,他凭借自己的真本事成了“拥有几千万资产的老板”!
我的专著《普通百姓致富之路》——“中国版的《富爸爸,穷爸爸》”珍藏版,现已向全国各新华书店发行,如果您在当地新华书店暂时没有看到,请进行"缺书登记",很快就会有的。本书的很多观点与美国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的精华部分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比《富爸爸,穷爸爸》更适合中国国情,更具有可操作性。本书的很多案例告诉读者,其实大部分的普通百姓早就遇到过同样的致富机会,只是因为当时没看过本书而与其失之交臂!
如果你要邮购本书,请将您的姓名、手机号码、邮编及详细地址发邮件或短信给我,我会尽快给您签名邮寄。26元每本,2本起邮,共加邮资5元。
建行海淀支行万泉储蓄所
账号:16 0052
段绍译湖南省市建行东塘支行
账号:&&6227
感谢您的关注!
&北京经济研究所段绍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怎样理财?不做老板也发财
&&怎样理财?不做老板也发财
&&&&&&&&&&&&&&&&&&&&
段绍译快乐理财游学苑:&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理财是有技巧的。我在书里提到,“只要你学会理财,不做老板也发财!不建房、不买房子住,但可租房子住,买房子卖;不买人寿保险;不靠到银行存钱吃利息,有钱尽量用于投资”。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投资最容易赚钱,但投资理财的本钱从哪里来呢?要投资首先要“有资可投”,要理财首先要“有财可理”。那么怎样才能“有资可投,有财可理”呢?
&&&1、要学会尽可能把自己所有的“死钱”变为“活钱”;
&&&至于尽可能把“死钱”变“活钱”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在自己有足够的钱之前,特别是在35岁以前,千万不要建房子或买房子住,千万不要买人寿保险,千万不要去作传销(只要是类似于传销的东西不管它现在叫“什么销”都不要去作),千万不要乱花钱。
&&&&1)、为什么不能过早建房子或买房子住呢?
&&&&A、因为你在创业未成功之前,你的每一分钱都是种子或者是“母鸡”,你把种子或“母鸡”过早地吃掉了将来怎么会有收成或有“鸡蛋”呢?如果你是一个守信用的人,你的钱将可以放大使用。也就是说如果你自己有多少现金,你就还可以借到多少钱;如果你自己没有钱甚至因为房子问题还存在负债,那你就透支了“信用”,一个透支了“信用”的人几乎是借不到钱的。如果你没有本钱,再好的投资项目也会与你失之交臂。
&&&&B、对于一个没有足够资本的投资者来说,绝对“买房子住”不如“租房子住”,当然“买房子卖”是属于另一回事(是属于投资行为而不是消费行为)。
&&&&有人说,“任何一门学科,如果能够成功地应用数学的时候,就变成了一门科学”。所以,要使投资科学,就要应用经济数学,用每一元钱的时候都要考虑到利息成本和机会成本。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觉得资本短缺,华商首富李嘉诚也不例外,所以李嘉诚也要经常去银行借钱。中国民间当前融资的月利率在6&--30&之间,最普遍的融资月利率为10&左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月息一分。
&&&&如果你是一个资本短缺的投资者,你的融资月利率是10&,假设你在北京城里买一套50㎡的住房,含一般装修的总成本为50万元左右。50万元按10&的月息计算一个月的利息为5000元,而你在北京租一套总成本为50万元的住房,其租金应该在1200元左右,你租房子住就可以节省3800元/月的利息。有这样的好事,你为什么要去买房子住呢?并且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他的损失远远不止这些,你可能因买了房子而损失掉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不会理财的人,他只能看到房租贵,却看不到利息更贵,更看不到损失投资机会的巨大成本。
&&&&我曾经有一个同学在10年前来找我借钱,我问他借钱干什么?他说这几年和一个同村的朋友在广州打工每人赚了10万元钱,都想在家乡建一栋房子,预算每人还缺2万元,他那个朋友已经借到了,看我能不能帮他解决。我问他几个问题:1、你为什么要建房?2、你喜欢建房子而是更喜欢发财?他说他们家现在是个破房子,父母亲已没法在那房子里住下去了。但谁不喜欢发财呢?
&&&&于是我去了他的家乡一趟,没想到那个地方还真的不错,除了他们两家其他人都利用外出打工的钱建了大房子,并且每家至少空了一层楼没用,但是也因此而家家户户欠了债。我建议他两个都不要建房子了,不如把钱入股到我公司,至于他们的父母由我免费负责在村里给他们安排最好的住房,我还可以每个人给他们500元/月的股息,有任何投资机会我还负责免费作参谋。
&&&&通过我的反复劝说,他采纳了我的建议,将10万元入股到了我公司,他父母亲搬进了新楼。但他的朋友硬是不听劝说,最后还是借了2万元建起了新房子。半年之后,因为他们两个在单位工作得很有成绩,老板给他们入股的机会。我那同学退股在我这里的10万元钱,又向亲戚朋友借了10万元钱入股,而他的朋友因为建了房子负了债,根本就借不到钱,与入股的机会失之交臂。10年之后,我同学成了拥有千万资产的老板,而他的那位朋友至今还在打工,每月只得到8000元的工资。
&&&&所以我说,人生的机会就象“小偷”一样,来的时候悄无声息,你抓到了就抓到了,你没抓到就没抓到,但去的时候让你后悔莫及!
&&&&C、过早买房子的另外一个害处就是很浪费时间,这一点在北京等大城市尤其如此。在北京至少有一半的工薪阶层,从自己家里到工作单位平均有1.5小时的车程,这样一天来回在路上的时间就是3小时。一个人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约为10小时,但在路上就花掉了3小时,这是多么巨大的浪费。一个人一天浪费3小时就相当于浪费了30%的生命,也就是说这个人他活到100岁只相当于人家活70岁,活到70岁只相当于人家活到49岁。多么可惜啊!
&&&&D、一个人过早买房子住他不只是损失了当前的投资机会和生命,而且他以后大部分的投资机会和好的就业机会也会丧失掉。因为他每天在路上几个小时的颠簸,一回到家就只想睡觉,怎么有精力去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呢?怎么有精力去寻找更好的就业和投资机会呢?
&&&&当然,我要你不要急着买房子住并不意味着要你不住好房子,我只是想告诉你用最低的代价住最满意的房子而已。租房子住不但可以让你有尽可能多的资本去创业,还可以让你始终把房子租在离你工作地点20分钟的路程以内。当你变换工作地点时居住地点也可以随之变动,房子永远是你的奴隶跟着你走,而不是你作房子的奴隶让你变得筋疲力尽。如果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节约时间就近居住,北京堵车的问题就解决了。
&&&&去年,在北京有一户人家,一家三口只有1300元/月的收入,但因为拆迁得到了一套价值50万元的房子(这房子在当地的租金为1200元/月),一个号称50万元资产的人家却过着不是人过的日子。后来我给他出了一个金点子,要他不要关注“所有权”,只要关注“使用权”和“收益权”。后来他采纳了我的建议,把房子作价50万元卖掉,然后在大路边买了一个49万元的门面。虽然那个门面只有10多个平方,并且形状也不规则,很多人都看不起眼,但我告诉他只要关注“收益权”。结果他买的门面每个月可以收租金4000元。然后用1200元在原来的住房隔壁,租了一套跟他原住房一模一样的房子住。这么一改变,使他在住房标准并没降低的前提下,收入却增加了2800元/月,从此过上了好日子。
&&&&2)、想投资的人为什么不能买人寿保险呢?
&&&&我建议想投资的人不要买人寿保险,并不是任何人都不要买。对于只会把钱存到银行的人或者能预见到自己十年之内一定有很不幸的事发生的人还是可以买的。
&&&&为什么我建议“想投资的人”一定不要买人寿保险呢?因为买了保险并不是保证你“不出险”了,还是说你“出了险”之后保险公司怎样赔偿你。所以买人寿保险不是一个“保险问题”,它仍然是一个“经济问题”,如果你有一种更好的方式能够得到比保险赔偿更高的回报,你认为还要买保险吗?
&&&&就拿中国某人寿保险公司推出的“康宁终身保险”来说,一个20岁的男性一次性趸交97800元保险费(为了便于计算,我选择了趸交),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原因身故可以得到30万元的保障。对于一个不会理财的人来说,好合算啊!但对于一个会理财的人来说却吃了大亏。因为买这个保险的人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原因身故,得到的最大回报系数为00=3.0675,如果按年投资收益率12%来计算的话,即(1+12%)n=3.0675,这个n≈9.9年,也就是说,他在29.9岁的时候身故就恰好买保险等于不买保险,平均每早死一天可以捡到大约56元的便宜【(300000元赔偿金-97800元保险费)元&3613天】,但如果晚死一天得到的损失就不只是56元了。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如果活到40岁将一定损失64万元【97800元保险费&9.65(20年复利系数)-770】,如果活到50岁将一定损失263万元【(30年复利系数)-30088元】,如果活到60岁将一定损失880万元【(40年复利系数)-00290元】,后面的我就不算了,因为越算越吓人。也许你会说,谁能有12%的年回报率呢?那我要告诉你,现在中国民间借贷的平均利率就是这么多,而且那些借钱的人付了这些利息之后同样能得到丰厚的利润。另外,如果你认为得到12%的年回报率没有保障的话,我来告诉你一种有保障的回报率,即年回报率为7.2%。如果按投资年收益率7.2%来计算的话,即(1+7.2%)n=3.0675,这个n≈16.2年
,也就是说,他在36岁的时候身故买保险恰好等于不买保险,平均每早死一天可以捡到大约34元的便宜【(00)元&5913天】,但如果活到40岁将一定损失93000万元【(20年复利系数)-56元】,如果活到50岁将一定损失48万元【(30年复利系数)-7290元】,如果活到60岁将一定损失128万元【(40年复利系数)-78492元】。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想要12%的年回报率,我只要7.2%就满意了,哪里有这样的安全稳健的投资机会呢?我这里就有,你们绝大多数人身边也都有这样的投资机会。有兴趣的人任何时候可以找我,想试试看吗?
&&&&我在十五年前开始研究保险,当时看了一个有关威尼斯商人开办保险公司的故事。据说他通过多年的调查了解发现,出海航行的商船每年出险沉船的概率约为5%,于是他开办了一家保险公司,保险费率为商船总价值的10%。他的保险业务很快红火起来。因为船主们虽然知道航海利润很高,但风险也很大,一旦沉船将倾家荡产。而如果买了那种保险,一旦沉了船就找保险公司赔偿,如果没有沉船,他也只少赚10%的利润。
&&&&5年以后,有一个拥有100艘商船的大老板发现他自己干了一件很愚蠢的事――5年来他每年都给自己所有的商船买了保险。他的愚蠢之处在于他一个人就拥有100艘商船,每年沉船的数量(出险沉船的概率约为5%)都在4-6艘之间,而现在买保险却每年花掉了10艘船的钱,买保险比不买保险还要多支出6-4艘船呢!其实这是因为那个老板的商船已经足够多了,他已经足以自己为自己保险了。
&&&&而寿险与上面的故事完全类似。现在我们中国的一个“家庭经济共同体”一般不少于7人,即一对夫妇、两对父母加一个小孩。最少的“家庭经济共同体”也不少于3人。而出现英年早逝的可能性——1个人中出这种险的最大可能性为1人,2个人中出这种险的最大可能性也是1人,3个人中出这种险的最大可能性还是1人,100个人中出这种险的最大可能性仍然是1人。
&&&&现在我来证明一个3人以上的“家庭经济共同体”只要学会投资理财,只要年投资回报率大于或等于5%,就可以象上面提到的那个威尼斯船老板那样不需要买保险了。并且这个“家庭经济共同体”的人数越多越可以自己给自己提供保险。&&&&&&&&&&&&
&&&&按3口之家计算,即使存在一个世界上最倒霉的家庭,3个人(假设他们都在20岁那一年买了这种保险)中有2个在保险合同生效的第二天身故,买“康宁终身保险”的这2个人得到的最大利益为(300000元/人的赔偿金-97800元的保险费)&2人=404400元,但如果按投资年收益率12%来计算的话,只要活着的那一个人能连续投资17.5年,即活到37.5岁【即9%)n=4400元已故两人的净补偿额,也就是(1+12%)n=00=7.2025,这个n≈17.5年】,这个3口之家买保险就恰好等于不买保险。如果那个活下来的人能连续投资40年,也就是说只要能活到60岁,这个家庭即使已得到了404400元的净赔偿额,也将一定损失839万元【(40年复利系数)-0元】,60岁以后的我就不算了。
&&&&如果按7.2%的年投资收益率来计算的话,这个最不幸的家庭的幸存者只要能连续投资28.5年,也就是说只要能活到48.5岁,买保险也就恰好等于不买保险【即9.2%)n=4400,也就是(1+7.2%)n=00=7.2025,这个n≈28.5年】。如果那个活下来的人能连续投资40年,也就是说只要能活到60岁,这个家庭即使已得到了404400元的净赔偿额,也将一定损失87万元【(40年复利系数)-元】。
&&&&如果按5%的年投资收益率来计算的话,这个最不幸的家庭的幸存者只要能连续投资40.5年,也就是说只要能活到60.5岁,买保险也就恰好等于不买保险【即9%)n=4400,也就是(1+5%)n=00=7.2025,这个n≈40.5年】。如果那个活下来的人能连续投资50年,也就是说只要能活到70岁,这个家庭即使已得到了404400元的净赔偿额,也将一定损失41万元【4(50年复利系数)-元】。
&&&&可见,单个人买人寿保险得到好处的可能性极少极小,如果按7.2%的投资回报率计算,只有活不过36岁的人才能捡到一点点便宜,而绝大多数能活到60岁以上的人将至少损失128万元。而对于一个3人或3人以上的家庭而言,哪怕只要每年能得到5%的投资回报率,哪怕是这个3口之家有2个在保险合同生效的第二天身故,只要有一个人能连续投资到60.5岁,这个家庭的每个人就不必要买这种保险。而现实中几乎每个家庭都在3人以上,每个家庭都至少有一个人能活到60.5岁以上,每个家庭都有机会连续获得5%以上的投资回报率(如果你没有,我身边比比皆是,你来找我就是了)这样的保险你还买吗?
&&&&2、一定要学会“借鸡生蛋”。
&&&&我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七种:最不会理财的人是连自己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人;第二不会理财的人是恰好能保障自己生活的人;第三不会理财的人是保障了自己生活之后还有结余,但只会把结余的钱存在银行的人;第四不会理财的人是只会把结余的钱存在银行或者用于买人寿保险的人。最会理财的人是自己根本就没有钱,纯粹是靠借钱用于投资,并且不给任何人带来损失的人;第二会理财的人是除了把自己结余的钱用于投资还不够,还会借更多的钱用于投资的人;第三会理财的人是自己有多少钱投多少资,但不会借钱用于投资的人。
&&&“借鸡生蛋”是所有投资者不能不选择的发财方式,比方说,我在年初借人家一只母鸡,在一年中下了100个蛋,到了年底,我将鸡还给人家的时候,还拿50个蛋作利息给他,结果我也赚了50个蛋。但是,如果我不去借鸡,我能有这50个蛋吗?也许有人要问,人家一年能下100个蛋的鸡为什么愿意借给我来下蛋呢?你问得好,理由是那个鸡的主人根本就不会喂鸡,他如果自己亲自喂一年只能下20个蛋,现在借给我之后,不但不需要喂养,而且多得了30个蛋,此等美事,何乐不为呢?
&&&&当然,“借鸡生蛋”也同样是有技巧的。要能够比较顺利地“借鸡生蛋”,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恪守信用,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是很难借到钱的。我最引以为荣的一件事是:有生以来任何人找不到我任何一次借钱不按时归还的记录。我说,你值得很多人信赖和有很多人值得你信赖是两笔巨大的财富”!&&&
&&&&2)、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把借钱投资当作一件很光荣的事,不要有任何“不好意思”的感觉。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不会借钱的人几乎就是不会投资的人,至少说不是投资理财的高手。再大的老板也要借钱,正如我上面说到的,李嘉诚也不例外。打个比方:李嘉诚有500亿元的资产,但他现在正准备投资一个600亿元的项目,所以他同样要去银行借100亿元,他不可能等到自己赚了100亿元之后再去上那个项目。如果等他赚了100亿元之后,那个好的项目早就被人家拿走了!正因如此,所以李嘉诚特别喜欢去银行借钱,因为他借了钱后可以赚更多的钱。而那些银行也非常喜欢将钱借给李嘉诚,因为借给他又安全又批量大。
&&&&3)、不管借谁的钱都要付利息,哪怕是你兄弟或者是岳母娘的钱。因为你借钱是用来去赚更多的钱,所以付利息是天经地义的。并且,因为人绝大多数都是趋利的,再好的关系,如果他觉得借钱给你不合算,你下次就很难借到钱了。
&&&&4)、利息不能付得太高也不能付得太低,并随着你实力和信誉度的提高而递减。对于一个创业初期的人借钱以月利率10&左右为宜,利率太高你负担不起,利率太低你很难借到。
&&&&5)、借钱一定要向你的债权人说明用途。因为你的亲戚朋友只想支持你去干值得支持的事业,比方说如果你是借钱去赌博,谁会借钱给你呢?
&&&&6)、学会“化整为零”。比方说,你想要借10万元去创业,你就不能向任何一个人开口说向他借10万元,如果这样,那你就永远也借不到10万元。所以你必须将10万元分解成2个5万,或者3个3万加1个1万,或者4个2.5万,或者5个2万,甚至10个1万去借。
&&&7)、要不断积累“信用记录”。因为一个从来没借过钱的人很难借到钱,一个借钱不及时归还的人更借不到钱,只有经常借又及时还的人才最容易借到钱。不妨在你暂时不需要钱的时候,去你周围的人哪里尝试一下你借钱的能力,你借的钱即使暂时用不上,但也可以帮你建立起你的“信用记录”。你的“信用记录”对你未来的投资一定是很有价值的。
&&&8)、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我只告诉人品很好又真正准备创业的人,在这里就不说了。谁想知道,请在你准备创业时打我电话,我的手机号码是:<font STYLE="Line-HeiGHT: 21 WorD-WrAp: WorD-BreAK: normal" COLOR="#FF38 8888.
&&&&下面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有钱找不到投资机会怎么办?
&&&&其实,只要有了本钱就很好办了。你没有找到满意的投资机会之前,将钱借给善于投资的朋友就是你的投资机会,当然也可以委托我给你投资。也许你会问,钱借出去之后人家不还怎么办?这句话问得好,我现在就是想告诉大家怎么解决这一难题。
&&&&九年来,我办企业多余的钱就是借给朋友们去发财,我只收取18%的年息,我借出去的钱这几年从来没有不归还的。因为借我的钱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他必须是守信用的人;2、他必须是有能力用我的钱去创造更多财富的人;3、他必须是有一定实力的人,我借给他的钱只占他自有资产的小部分;4、我一般每人只借给10万元以下,超过这个额度必须实行担保或双倍财产的抵押;5、我绝不将钱借给炒股和有赌博吸毒经历的人;6、逾期归还必须支付双倍利息的违约金。如果满足了这些条件,你们还觉得借钱给人家去发财不安全吗?
&&&&几年来,很多朋友因为借我的钱去投资而发了财,经常说感谢我愿意要他们的利息,否则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马克思的《资本论》很多方面是错误的,其中不考虑投资利息就是一大错。
&&&&你们不要小看18%/年(月息15&)的利息,这是很吓人的。假设你今天投资10万元,10年之后就是52万,20年之后就是274万,30年之后就是1434万。也就是说,你们如果有10万元能一直按15&的月息安全的借出去,28年后通通都是千万富翁。当然这样的利率不是经常有人要的,我只假设按12%年回报率计算,投资10万元10年之后就变成了31万,20年之后就是97万,30年之后也就成了拥有300万资产的富翁。
&&&&说来说去,创造财富的过程,就是一个把等量资源从边际效用低的地方配置到边际效用高的地方的过程。比方说:一杯水在井里的时候,它的价格几乎等于零,因为很难看到有人到井里打水而被另外一个人收取一分钱的事。但这杯水到了家里烧开了后,就可能值一毛钱了。另外,在市场上的一瓶矿泉水要两块钱,在茶馆一杯茶可能卖到十块钱,但这都仍然不能说明这部分水已经配置得很好了。假如说在当年朝鲜战争中的“上甘岭”,很多伤员的死不是因为没有粮食,也不是因为没有药品,还主要是因为没有水。这时候一杯水的价值就几乎等于一个伤员生命的价值了。因为他喝了水就能活下来,不喝水就会死去。假设某个伤员的生命值十万元(生命是无价的,但在经济学里对任何无价的东西都要假设有价,否则,象人寿保险等工作就完全无法开展),那么,伤员喝第一杯水的时候,这杯水就值5万元以上,喝第二杯水的时候,这杯水就可能只值500元了,第三杯水只值5毛钱,边际效用依次递减,以至于第四杯水只值5分钱,第五杯水一文不值,如果继续喝,伤员就可能被水喝死,后面的水对于伤员来说产生的是负效用。以上例子足以说明,等量的资源配置得好就可以救人,配置得不好就可以杀人。相差竟然如此悬殊。其实,每个人(法人)对资源配置的回报也无不类似。如果有人能把“井里的水”配置到“伤员的口里”(第一杯或第二杯),他就很快发大财;如果有人把“井里的水”配置到“茶馆里”,他就发小财;如果他把“伤员”喝死了,他就破产。也许有人会问,谁有能力找到廉价的“井水”的同时又发现了这么需要喝水的“伤员”呢?我告诉你们
----比尔·盖茨就每天都找到了“井水”,而且每天都有那么多人想喝他的“水”。另外,我们也大可不必都找到“伤员”,我们完全可以多找些“茶馆”或多生产一些“矿泉水”嘛!只要不把“伤员喝死”,都是大有可为的。&
&&&&然而,在现实中不少人因为对经济学知识的一无所知,确实使很多资源都被浪费掉了,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例子恐怕要数“愚公”,当他看到“太行、王屋”二山挡住了他家出行的大路时,他不知道轻轻松松地把自己的家搬到山前面去,竟然发动子子孙孙累死累活去把山移掉。这样的“蠢货”竟然有很多人为他唱颂歌,难怪中国五十多年来修了这么多没用的铁路,建了这么多不产生效益的工厂,搞了这么多的形式主义。还美其名曰这是学“精神”,我看这是典型的“神经”!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当你们没有找到好的投资项目的时候可以找我,我虽然不知道每个人能够去干什么,但我却知道谁不能去干什么?我虽然不知道每个人去干什么事好,但我知道怎样去把什么事干得更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淘宝大学课程有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