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杜绝农村企业乱集资中国金融风险问题题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防范和化解银行金融风险的对策.doc 1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防范和化解银行金融风险的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引向深入,银行金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银行金融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促进了国民经济适度、健康发展;但近年来积聚起来的银行金融风险正逐步暴露出来,不仅制约着银行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可能危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经济问题之一。
  一、当前银行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从近年来已暴露出来的银行金融风险隐患来看,有以下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1?信用风险。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信贷质量持续下降,成为当前最为突出的银行金融风险。企业和个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有些借贷方甚至有钱还也不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逾期、呆滞、呆帐贷款?占全部贷款的余额数超过20%。分地区看,不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明显高于发达地区,有的高达40%。据调查,今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信贷质量仍在下降。特别是有许多地区银行上报的不良贷款统计数据是经过处理的,已将大量逾期贷款展期为正常贷款。实际统计数字还要大。信贷资产质量不断下降的另一表现是,国有商业银行应收未收利息数额大量增加,目前累计达数千亿元。
  2?流动性风险。主要体现在银行业对客户提取现金的支付能力不足。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虽未显现,但潜在的支付困难因素日益增多,当前主要集中在中小银行金融机构上,一些城乡信用社因管理不善,不良贷款率高,随时都会出现支付困难。
  3?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和经营利润虚盈实亏两方面。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6%,已经低于8%的国际最低标准。由于银行的资产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其资本的增长速度,资本充足率还将继续下降。另一方面,自1993年以来,财务制度将巨额的银行应收未收利息作为收入来反映,造成部分银行虚盈实亏。资本金比例过低和经营上的虚盈实亏,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每况愈下。
  4?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证券市场不规范和银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引发的种种风险。股市风险尤为突出,估计目前股市资金约有40000多亿元,有2000多万股民参与炒股。有相当一部分新股民渴望在短期内致富,投资风险意识不足,盲目投机行为严重。一些企业和机构存在乘机捞一把的侥幸心理,将大量银行信贷资金投入股市,加大股市泡沫成分,危及银行信贷资金安全,不少外资通过资金拆借纷纷进入股市,加剧了股市波动。部分上市公司乘机配股送股,使个股价格不真实地拔高上扬,给股市波动埋下了隐患。企业债券清偿风险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国家计委、人民银行计划内批准发行的企业债券,已经或行将到期。由于企业效益不理想,不少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券,其中许多债券是由银行金融机构担保或代理发行,到期不能兑付时,往往要银行金融机构垫付,企业经营风险将转化为银行金融风险。此外,各种形式的乱集资、变相集资和企业内部集资仍较普遍,大多数到期兑付困难,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5?犯罪风险。银行风险业是巨额货币资金的集散地,容易滋生经济犯罪,也是抢劫、诈骗等犯罪活动的重要目标。目前,经济越是发达地区银行金融犯罪案件越多。犯罪分子内外勾结,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存单、信用证、保险单等进行资金诈骗。银行反映,他们在贷款业务中普遍遇到“十假”,即假信用等级、假营业执照、假贷款用途、假担保、假贴现、假图章、假财务报表、假承兑、假票据、假合同等,企图诈骗银行资金。有的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以假乱真,使银行防不胜防。
  二、当前我国银行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
  概括起来说,当前我国的银行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融资渠道过于集中。我国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是银行,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使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由于目前银行以国有制为主,所以银行风险及损失最终主要由国家承担。历史上每一次较大规模核销吊帐贷款就是明显的表现。
  二是法律制度严重滞后,没有用法律的形式来规范人们在银行金融活动中的行为。笔者查阅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银行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刑法》中关于银行金融刑事犯罪专章和《商业银行法》等相关金融法律文书,这些法律中只规定了对金融诈骗罪和内部人员违法发放贷款造成严重损失的法律责任追究。还没有哪一部法律规定了对借贷不还、恶意逃废债行为实施法律追究的条文,政法部门的一些同志对此也深有同感。由于缺乏严厉的法律约束,从而客观上让一些人钻了法律的空子,为其逃废银行债务提供了条件和可乘之机。并且由于法律制度严重滞后,造成银行部门收贷、信息手段不硬,说话不响,缺乏可操作的强制措施。
  三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一些政府部门从狭隘的经济发展观出发,偏袒甚至纵恿一些企业和个人逃废债。一些银行部门的同志反映,如今实在不愿意打官司,因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股票/基金&
多元融资体系下的风险隐患及防范对策
作者:贾广军
  贾广军  近年来,为满足经济多元、多样、多层次的融资需求,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承担起融资中介功能,金融发展日益多元化。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随着政策的逐步深入,多元化融资体系必然得到更快发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必将得到更大的发挥。与此同时,随着各类新型机构的出现以及融资手段日益增多,各种风险也会不断增多,风险管控难度也将不断加大,在此种形势下,研究防范多元融资体系下的风险对策,实现风险控制关口前移,有效维护金融稳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多元融资体系下的风险表现  银行业金融机构传统信贷业务面临的产业风险。伴随着年35%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集中到期,地方偿债进入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渐显现。同时,经济下行及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频繁出台,特别是刚刚出台的“国五条”及其实施细则,将给房地产行业带来较大影响,如果商品住宅房销售萎缩,房价下降,将造成部分开发商资金紧缺,违约风险将大大增加。此外,受经济下行周期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钢贸、光伏等被银行列入高风险行业名单中,这些行业的企业的资金流动性问题,将会影响到银行业资产质量,产能过剩行业更容易遭遇产业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  银行创新业务带来的风险隐患。产品设计不合理,资产与负债期限不匹配,理财资金“短款长用”潜藏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充分,产品销售存在一定的误导,潜藏一定的声誉风险。用传统的信贷业务管理思维方式设计、运行和管理理财产品,银行理财方式不符合正规理财理念,风险最终仍由银行承担,潜藏一定的信用风险。受理财新政以及债市反腐风暴的影响,非标准化理财产品发展受到限制,银信、银证、银租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资金链存在断裂的风险。  非正规金融体系的违规经营风险。注册资金投资高风险行业,不但影响自身经营,而且还可能造成风险的传递与扩散,特别是违法吸收存款,高息发放贷款,资金链断裂风险。非正规金融体系资金由于不受监管,借贷资金可能流向违规及国家宏观调控限制性行业,尤其是部分资金可能流向房地产、乱集资等高风险行业或区域,一旦出现问题,将威胁一个地方的金融稳定。  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等网络金融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大量沉淀资金,如缺乏有效的管理,则可能存在资金安全隐患。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等都依托于网络平台,一旦网络平台技术不过硬,很容易遭到犯罪分子恶意攻击,不但会给用户带来损失,而且整个平台的资金也会受到严重威胁。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等可能被利用作为非法转移、洗钱、贿赂、网络赌博以及逃税漏税等非法活动的工具,形成潜在的风险。  交叉性风险。随着社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各机构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入,金融风险的关联性、复杂性越来越强,极易由单一机构风险转化为系统性风险。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非银行机构、证券机构之间,通过合作,设计出各类规避监管的金融产品,这些产品结构复杂、涉及机构面广,一旦发生风险,极易“牵一发而动全身”,隐藏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同时,()公司、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相互持股的情况频繁增加。5家国有商业银行控股保险公司,平安控股入主深发展,中小型金融控股集团的相继出现,令金融机构间的联结性风险增强。  多元融资体系下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金融管理体制原因。首先,中国目前“分头审批、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不能将综合性业务纳入监管视野,致使“监管真空、监管套利”现象大量存在。其次,地方非银行机构监管薄弱。地方准金融机构违规高息揽储、高利放贷,违规从事金融业务未能得到有效的监管。再次,对从事高利贷的地下钱庄、诈骗、洗钱、非法集资等问题,监管手段滞后,打击力度不足,没有形成社会合力。  风险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逐步走向市场化,金融业务日益多元化,金融风险也日益复杂化,但人们的一些陈旧的金融观念尚未根本转变,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重规模扩张、轻内部管理,重绩效、轻安全,形成的扭曲的考核体系带来扭曲的经营行为,形成一定风险隐患。另一方面,为了追求高收益,部分银行违规账外经营,变相发放贷款,资金大部分又投向高风险的行业,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内控机制不健全,内部管理不完善。一是内控机制不健全。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内部权力的相互制衡及相关岗位职责的互相制约机制。二是内控管理不完善,制度约束不严,有关人员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执行制度不规范,形成产生金融风险的内部漏洞。  监测滞后,监管力度不够。对传统银行业的监管、监测仍以报表为主,不能适应新业务、新机构的需要,对于银行的表外业务尚没有很好的风险监测手段,对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新兴、小微金融机构仍采用传统的监管手段。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未形成完善,而对网络金融更未纳入监管视野。监管大多数侧重于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风险在机构之间传导,潜在的系统性风险未能得到有效监控,形成了“重微观、轻宏观”的监管模式。  多元融资体系下应对风险的策略  优化金融体制环境,完善协调机制建设。要完善金融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的管理职责,本着“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各主管部门加强对所管机构的管理。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政府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运用多种手段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人民银行要完善征信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各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规宣传活动,加强投资者教育,切实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杜绝违规金融的存在。要建立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形成防范风险合力。  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执法与监管力度。当前法律、法规滞后,要根据新兴事物,制定新的办法,进行管理,避免无序扩张。首先要加快我国证券、、业等相关法律的立法与完善。其次要针对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违法开办金融业务的行为,尽快出台加强规范融资中介机构的制度性文件,加大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高利贷、非法集资、地下钱庄、非法证券等违法金融活动。再次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控股公司、银保合作、银证合作、银信合作等存在交叉性业务行为的规章制度。  夯实基础,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完善制度的操作流程,强调制度的执行力,加强银行内部自身的风险预警机制并建立适合的风险应急系统。对于一些规模小、资金实力弱,风险防御能力弱的地方法人机构,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提高其风险补偿能力。经营者要把防风险、抓内控、做好员工内部管理放在第一位,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完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将“拓展业务促发展和防范风险保安全”有机结合,以此谋求机构的长期健康发展。  完善金融风险监测手段,加强风险防火墙建设。要建立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提升监测的前瞻性,及时排除和化解风险。强化跨行业、跨市场、跨境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防范部分地区、行业、企业风险及非正规金融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重点防范信贷业务、信托业务、金融衍生品业务、代客理财业务等不同领域的风险,建设机构之间、业务之间防火墙机制,做到及时识别、有效化解,降低风险的可扩散性,防止单一机构的风险扩散成为系统性的风险。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用评级可信度。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金融运行的透明度,尤其加强银行理财产品、银信合作产品、银证合作产品等的披露力度。加强信用评级,建立银行信用评级制度,同时强化对事务所、第三方评级机构等中介组织的监督,促进这些机构的规范化发展,提高信息可信度。
07/14 12:2207/13 21:1907/13 17:2207/11 13:4007/09 15:5107/09 00:5407/07 02:16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日10:55&&&&&&&&
贾广军&&&&&&&&来源:金融时报
  近年来,为满足经济多元、多样、多层次的融资需求,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承担起融资中介功能,金融发展日益多元化。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随着政策的逐步深入,多元化融资体系必然得到更快发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必将得到更大的发挥。与此同时,随着各类新型机构的出现以及融资手段日益增多,各种风险也会不断增多,风险管控难度也将不断加大,在此种形势下,研究防范多元融资体系下的风险对策,实现风险控制关口前移,有效维护金融稳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多元融资体系下的风险表现
  银行业金融机构传统信贷业务面临的产业风险。伴随着年35%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集中到期,地方偿债进入高峰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渐显现。同时,经济下行及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频繁出台,特别是刚刚出台的“国五条”及其实施细则,将给房地产行业带来较大影响,如果商品住宅房销售萎缩,房价下降,将造成部分开发商资金紧缺,违约风险将大大增加。此外,受经济下行周期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钢贸、光伏等被银行列入高风险行业名单中,这些行业的企业的资金流动性问题,将会影响到银行业资产质量,产能过剩行业更容易遭遇产业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
  银行创新业务带来的风险隐患。产品设计不合理,资产与负债期限不匹配,理财资金“短款长用”潜藏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充分,产品销售存在一定的误导,潜藏一定的声誉风险。用传统的信贷业务管理思维方式设计、运行和管理理财产品,银行理财方式不符合正规理财理念,风险最终仍由银行承担,潜藏一定的信用风险。受银监会理财新政以及债市反腐风暴的影响,非标准化理财产品发展受到限制,银信、银证、银租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资金链存在断裂的风险。
  非正规金融体系的违规经营风险。注册资金投资高风险行业,不但影响自身经营,而且还可能造成风险的传递与扩散,特别是违法吸收存款,高息发放贷款,资金链断裂风险。非正规金融体系资金由于不受监管,借贷资金可能流向违规及国家宏观调控限制性行业,尤其是部分资金可能流向房地产、乱集资等高风险行业或区域,一旦出现问题,将威胁一个地方的金融稳定。
  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等网络金融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大量沉淀资金,如缺乏有效的管理,则可能存在资金安全隐患。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等都依托于网络平台,一旦网络平台技术不过硬,很容易遭到犯罪分子恶意攻击,不但会给用户带来损失,而且整个平台的资金也会受到严重威胁。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等可能被利用作为非法转移、洗钱、贿赂、网络赌博以及逃税漏税等非法活动的工具,形成潜在的风险。
  交叉性风险。随着社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各机构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入,金融风险的关联性、复杂性越来越强,极易由单一机构风险转化为系统性风险。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非银行机构、证券机构之间,通过合作,设计出各类规避监管的金融产品,这些产品结构复杂、涉及机构面广,一旦发生风险,极易“牵一发而动全身”,隐藏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同时,保险公司、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相互持股的情况频繁增加。5家国有商业银行控股保险公司,平安控股入主深发展,中小型金融控股集团的相继出现,令金融机构间的联结性风险增强。
  多元融资体系下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金融管理体制原因。首先,中国目前“分头审批、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不能将综合性业务纳入监管视野,致使“监管真空、监管套利”现象大量存在。其次,地方非银行机构监管薄弱。地方准金融机构违规高息揽储、高利放贷,违规从事金融业务未能得到有效的监管。再次,对从事高利贷的地下钱庄、诈骗、洗钱、非法集资等问题,监管手段滞后,打击力度不足,没有形成社会合力。
  风险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逐步走向市场化,金融业务日益多元化,金融风险也日益复杂化,但人们的一些陈旧的金融观念尚未根本转变,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重规模扩张、轻内部管理,重绩效、轻安全,形成的扭曲的考核体系带来扭曲的经营行为,形成一定风险隐患。另一方面,为了追求高收益,部分银行违规账外经营,变相发放贷款,资金大部分又投向高风险的行业,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内控机制不健全,内部管理不完善。一是内控机制不健全。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内部权力的相互制衡及相关岗位职责的互相制约机制。二是内控管理不完善,制度约束不严,有关人员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执行制度不规范,形成产生金融风险的内部漏洞。
  监测滞后,监管力度不够。对传统银行业的监管、监测仍以报表为主,不能适应新业务、新机构的需要,对于银行的表外业务尚没有很好的风险监测手段,对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新兴、小微金融机构仍采用传统的监管手段。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未形成完善,而对网络金融更未纳入监管视野。监管大多数侧重于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风险在机构之间传导,潜在的系统性风险未能得到有效监控,形成了“重微观、轻宏观”的监管模式。
  多元融资体系下应对风险的策略
  优化金融体制环境,完善协调机制建设。要完善金融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的管理职责,本着“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各主管部门加强对所管机构的管理。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政府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运用多种手段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人民银行要完善征信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各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加强投资者教育,切实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杜绝违规金融的存在。要建立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形成防范风险合力。
  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执法与监管力度。当前法律、法规滞后,要根据新兴事物,制定新的办法,进行管理,避免无序扩张。首先要加快我国证券、期货、信托业等相关法律的立法与完善。其次要针对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违法开办金融业务的行为,尽快出台加强规范融资中介机构的制度性文件,加大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高利贷、非法集资、地下钱庄、非法证券等违法金融活动。再次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控股公司、银保合作、银证合作、银信合作等存在交叉性业务行为的规章制度。
  夯实基础,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完善制度的操作流程,强调制度的执行力,加强银行内部自身的风险预警机制并建立适合的风险应急系统。对于一些规模小、资金实力弱,风险防御能力弱的地方法人机构,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提高其风险补偿能力。经营者要把防风险、抓内控、做好员工内部管理放在第一位,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完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将“拓展业务促发展和防范风险保安全”有机结合,以此谋求机构的长期健康发展。
  完善金融风险监测手段,加强风险防火墙建设。要建立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提升监测的前瞻性,及时排除和化解风险。强化跨行业、跨市场、跨境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防范部分地区、行业、企业风险及非正规金融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重点防范信贷业务、信托业务、金融衍生品业务、代客理财业务等不同领域的风险,建设机构之间、业务之间防火墙机制,做到及时识别、有效化解,降低风险的可扩散性,防止单一机构的风险扩散成为系统性的风险。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用评级可信度。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金融运行的透明度,尤其加强银行理财产品、银信合作产品、银证合作产品等的披露力度。加强信用评级,建立银行信用评级制度,同时强化对事务所、第三方评级机构等中介组织的监督,促进这些机构的规范化发展,提高信息可信度。
相关附件: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企业高层参考 第30期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四川企联网 -- 四川省雇主组织官方网站-四川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热门关键字:
>> 企业高层参考 第30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30期
发改委将加速折旧政策适用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的转换过程中。市场普遍认为,目前新动能上不足以弥补旧动能的下降。为加快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国家发改委8月3日发文称,将加速折旧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有行业。
  文章称,完善支持服务性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将加速折旧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有行业。对企业购置纳入首台(套)推广目录的设备,给予按投资额10%抵免所得税的政策。完善和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政策,分类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至80%-100%。加大对新兴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夯实新兴产业发展基础。
  &加速折旧&指的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初期多折旧,后期相对少折旧。和常用的直线折旧法相比,使用这种方法,企业在购入一项资产的早期能够多抵扣税款,少缴纳税款。虽然加速折旧会导致资产使用年限的后期税款提高,但由于资金本身具有时间价值,也有人将晚交的这部分税款比作&无息贷款&。
  2014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六个行业的企业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曾称,虽然这方面的减税没有官方公布的数据,但据相关机构测算,这部分的减税额一年大约为500亿元。
  今年以来,企业利润虽有改善但仍维持在低位,&降成本&是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政策,强化对创新产品的首购、订购支持,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对降成本,文章同时称,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加快民营银行审批节奏。鼓励商业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和担保方式。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清查和取消各种不合理的附加费。督促前期各项税费补贴政策落实到位。积极开展电力直接交易。
信贷收益权转让细则出台
  8月2日,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下称银登中心)发布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的两项细则,即《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规则(试行)》(下称转让规则)和《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信息披露细则(试行)》(下称信披细则)。这是为了落实4月28日银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下称82号文),和1月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提出的开展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试点。
  据悉,正常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和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均将按照转让规则和信披细则执行。
  目前看来,转让规则和信披细则体现了较为审慎的风险管理思路,信贷资产收益权出让方银行需全额计提资本,不得用本行理财资金对接,通过实施穿透原则严禁个人投资者认购不良资产收益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合格投资者认购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信贷资产收益权,按82号文规定在银登中心完成转让和集中登记后,相关资产不计入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统计,而是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中单独列示。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这对银行而言是一则利好,&相当于非标转标,为银行理财投资非标腾挪了空间。&
  按照日前发布的最新的银行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银行理财投资者非标仍是35%和4%的监管红线,即投资非标资产余额在任何时点不得超过理财产品余额的35%或银行上一年度总资产的4%。
  防止风险藏匿
  转让规则指出,出让方银行应当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在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后按照原信贷资产全额计提资本。
  这意味着,无论正常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还是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均按照监管资本不出表原则处理。因为只是资产收益权的转移,资产处置权都还留在出让方银行。
  会计处理方面,根据信贷资产风险和报酬的实际转移情况,分为&完全终止确认&、&完全不能终止确认&和&继续涉入&三种情形。
  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中,若属继续涉入情形,应根据银行对于不良资产的风险报酬继续涉入比例,将继续涉入部分纳入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比例和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的统计口径。
  国泰君安银行业研究团队的分析认为,监管并没有对&继续涉入&有明确定义,执行中存在一定变通的余地。
  转让细则还规定,出让方银行不得通过本行理财资金直接或间接对接本行信贷资资产收益权,不得以任何方式承担显性或者隐性回购义务。
  监管资本不出表、会计上按真实风险报酬转移情况处理,与82号文的规定一致,目的是为了防止银行监管套利和隐匿风险。
  此前,银登中心副总裁成家军在解读82号文出台背景时指出,此前金融机构开展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过程中,存在踩监管&红线&的地方,如通过本行理财资金直接对接本行信贷资产、以收益互换或者回购协议等方式承接信贷资产等。&上述操作结果是,出让方并没有将风险转移出去,但是在计算监管资本和拨备时却从账面上扣除了,从而减少了监管资本和拨备成本,存在套利情况。&
  据悉,此前已经做的信贷资产受益权转让,也将根据转让规则加以规范。
  信息披露方面,信托公司和出让方银行对信息披露承担主体责任。在信贷资产收益权产品转让前,出让方银行要对资产包五级分类、担保状态、资产处置状态等质量信息进行充分披露;在信贷资产存续期间,出让方银行和信托公司对于信贷资产收益权价值投资有实质性影响的重大事件,应及时、完整、准确信披,最晚不得在事发后或知晓后3个工作日内披露。
信披细则强调,因未及时信披或者信披不完整、不准确造成投资者利益受损的,信披责任人要承担相关赔偿责任。
保监会要求险企全面自查十大风险
  保监会日前向各保险机构下发《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保险机构&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回头看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保险机构就十方面的风险问题进行自查整改,整改完后,监管将进行抽查。从流程来看,这一行动属于2014年底保险系统内&加强内部管控、加强外部监管、遏制违规经营、遏制违法犯罪&专项检查运动的&回头看&的阶段。
  此次保监会对保险机构自查和监管部门检查的要求比以往更加具体,&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几乎涵盖了保监系统的所有部门。
  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自查的十方面的风险中,首当其冲的是公司治理风险。重点检查公司治理规范性、关联交易合规性、股权结构真实性,以及股东虚假出资问题。
  其二是产品风险。重点检查人身险公司产品开发管理流程、制度执行情况,以及产品监管制度执行情况。
  其三是资金运用风险。重点检查重大项目投资决策的合规性,股票、股权和不动产等投资业务内控的有效性,通道类业务的规范性,以及海外并购风险。
  其四是偿付能力风险。重点检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制度、资本约束机制、三年资本规划,以及预防偿付能力不足方案的制定,改善偿付能力的举措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第五是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流动性风险及利差损风险。关注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久期匹配和收益率匹配情况,重点检查业务现金流、资产流动性情况和流动性风险的防范应对,存量业务利差损风险状况和利差损风险的防范应对情况。
  第六是跨市场、跨区域、跨行业传递的风险。重点检查互联网高现金价值业务、保险机构依托互联网跨界开展业务情况,以及非法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问题。
  第七是群体性事件风险和声誉风险。重点检查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非法集资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风险。
  第八是&五虚&问题及整改情况。重点检查虚假承保、虚假理赔、 虚假批退、虚列费用、虚假中介业务等&五虚&问题及整改情况。
  第九是重点领域业务经营的合规性。重点检查商业车险业务,以及农业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经营的合规性。
  第十是内控有效性风险。重点检查案件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性等。
  对于上述十方面的风险自查,《通知》分别针对每一项进行了细致规定。如公司治理风险方面,保险机构要对关联交易的合规性进行自查,包括保险公司关联方管理、关联交易及信息披露情况。重点关注:在资金、资产、人事和信息等方面的关联交易管控制度、机制是否完善;与股东单位的关联交易及管理情况,是否存在通过借贷、资产划拨、抵押、担保、再保险等方式转移资金、资产,是否存在有重大风险的不当关联交易等。
  保险机构还应自查股权结构真实性,包括股权结构逐级披露、股东关联关系情况。重点关注有无代持,是否存在关联持股、超比例持股等问题。股东虚假出资问题,主要检查以下内容:股东是否直接或间接通过以下方式向保险公司投资:银行贷款及其他形式的债务资金;信托资金、委托资金等非自有资金;利用保险公司投资信托计划等金融产品的有关资金;利用保险公司存单质押获取的资金;通过质押保险公司股权获取的资金。
  资金运用风险方面,《通知》要求,保险公司要分别针对重大项目投资决策的合规性、股票、股权和不动产等投资业务内控的有效性、通道类业务的规范性和海外并购风险进行重点自查。
  就重大项目投资决策的合规性而言,保险机构要自查的内容包括:是否存在超授权范围投资、先投资后授权等情况。重点检查公司是否按照监管规定和内控要求,规范完善决策程序和授权机制;是否对授权情况进行检查和逐级问责;公司在进行重大项目投资决策时是否严格遵守投资授权范围及流程;重大投资前期尽调是否尽职,项目是否按规定审议;对保险资金投资债权项目监督是否到位,是否存在借款企业未严格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的情况等。
  倘若自查结果不合格,保监会则要亲自介入。保监会称,&对边查边犯、屡查屡犯,以及整改不到位的,监管部门将视情节依法从重处理;对于自查不认真,瞒报、漏报甚至零报告的,监管部门将采取监管措施,进驻公司帮助开展自查工作,进驻期间公司依法停止接受新业务。&
国务院发文促进石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制造强国的决策部署,促进石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办公厅8月3日发布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在主要目标方面,指导意见提出,产能结构逐步优化。加快淘汰工艺技术落后、安全隐患大、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化工新材料等高端产品的自给率明显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全面启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和环境敏感区域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入园或转产关闭工作。新建炼化项目全部进入石化基地,新建化工项目全部进入化工园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化工园区。
  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石化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分别比&十二五&末下降8%、10%和14%。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石油炼制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合成树脂工业、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研投入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2%,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日益完善,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制一批重大成套装备和核心零部件,建成一批综合性服务型研发平台,培育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重点任务方面,指导意见提出,严格控制尿素、磷铵、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黄磷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研究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充分利用安全、环保、节能、价格等措施,推动落后和低效产能退出,为先进产能创造更大市场空间。在中西部符合资源环境条件的地区,结合大型煤炭基地开发,按照环境准入条件要求,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鼓励建设加氢裂化、连续重整、异构化和烷基化等清洁油品装置,及时升级油品质量。加快炼油和乙烯装置技术改造,适时调整柴汽比,优化原料结构。落实财税、金融、土地、职工安置等支持政策,破除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企业兼并重组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重点推动传统化工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配置,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工信部发布轻工业发展五年规划
据悉,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指导未来五年轻工业创新发展,推动由&轻工大国&向&轻工强国&转变,工信部8月5日发布《轻工业发展规划(年)》。
  规划提出,提升重点装备制造水平。加强应用牵引,突破重点装备制造关键技术,提高重点行业先进装备保障水平。重点发展高速大型化、成套化、智能化食品生产及包装生产线等食品装备。推广节能高效造纸装备,环境治理装备,新一代制浆技术和装备等。推广应用驱动传动系统数控化与效能提升技术、成型过程复杂参数传感与信息融合技术、成型过程智能控制与预测技术的新型塑料机械。推广满足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在线支持服务的服装柔性生产系统。
  重点推进智能制造。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轻工业综合集成应用。在食品、家用电器、皮革和家具等基础条件好的行业,推进智能制造,加快智能制造软硬件产品应用与产业化,研发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加快典型经验交流和推广。强化应用牵引,在家用电器行业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协同推动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加强推进智能制造的标准需求研究,建立健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体系。
  规划还提出主要目标:
  ----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十三五&期间,轻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7%,生产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产业链配套协作能力增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实施&三品&战略成效显著。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明显提升。轻工产品特别是食品、婴童用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效提升。轻工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市场环境明显优化。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环境明显改善。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轻工领域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2.2%,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制造模式、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推进。
  ----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有所提升。提升产业集群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推进10个左右产业集群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和世界级产业集群。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比2015年下降23%、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22%。
----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提高机电产品和一般贸易的比重,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力争保持轻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份额中的优势地位。
▲四部门决定开展产业与金融合作试点城市工作
据悉,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务院关于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工作部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8月1日联合宣布开展产业与金融合作试点城市(简称产融合作试点)工作。
  试点提出,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产业信息与金融机构对接机制基本建立并有序运转,金融服务产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产业与金融互动良好,重点产业健康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信息共享,搭建产融合作平台;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探索各类基金合作的新模式;创新财政金融有效互动的模式;完善产业链金融服务等。
▲银监会强调银行&债委会&不得随意停贷抽贷
  银监会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做好银行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债权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一致行动,&不得随意停贷、抽贷&,通过收回再贷,展期续贷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实现解困&。
  分析人士指出,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的持续暴露或导致银企关系更加紧张,银行抽贷和压贷行为可能更加普遍。上述文件一方面是意在防止恶意博弈性抽贷出现,另一方面则是希望相关各方能够组团盘活债务问题。
目前各地方银行业均在积极推进债权人委员会工作。南阳银监分局纪委书记早前发文指出,债委会制度的推进将构建起债权人沟通协调平台机制,确保债权人&同进同出&。这一方面有利于银企抱团取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现有序平稳地信贷退出,减少其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最高检要求严查六类食药领域职务犯罪案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近日下发《关于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食品药品监管领域职务犯罪的通知》,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坚持贪渎并惩,重点查办6类食品药品监管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为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上述要求严查的6类案件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党委政府关注、新闻媒体曝光、损失后果严重以及社会影响恶劣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渎职犯罪案件;食品药品安全恶性事件涉及的渎职犯罪案件;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存在的食品药品行业&潜规则&不闻不问,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渎职犯罪案件;以罚代刑,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刑事犯罪案件不移交的渎职犯罪案件;徇私舞弊,伪造食品检验结果及动植物检疫结果,或对应当检验检疫的不检验检疫以及延误出证、错误出证的渎职犯罪案件;国家工作人员索贿受贿、充当&保护伞&的犯罪和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拉拢腐蚀围猎国家工作人员的行贿犯罪。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据报道,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大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财政部近日下达2016年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4.2亿元,支持项目944个。
  与往年相比,今年专项资金做出重大改革,实行&市场化配置+重大项目&双驱动,做到&三个首次&。一是立足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首次大幅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出资15.6亿元,完善参股基金等股权出资模式,创新通过重点省级文投集团开展债权投资路径,放大财政杠杆和乘数效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首次取消一般扶持项目,其他28.6亿元全部投入重大项目,聚焦媒体融合、文化创意、影视产业、实体书店等八个方面,着力提高财政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贡献度。三是与宣传文化部门统筹谋划、共同实施,首次建立牵头部门负责制。重大项目征集、评审分别由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商务部负责,中央财政&退后一步、站高一层&,突出顶层设计和政策规划,推动项目遴选与资金分配有机衔接。
▲国土资源部要求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7月2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主持召开第17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
  会议指出,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是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增强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供给能力、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力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2008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在广东、浙江、辽宁等省开展试点,取得了较好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奠定了良好基础。
  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要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市场取向、因势利导,公众参与、平等协商,利益共享、多方共赢,因地制宜、规范运作&的原则,加强统筹引导,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用地问题,强化保障措施,从而实现三方面目标:一是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有效供给得到增强;二是城镇用地结构明显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投资消费增长有效拉动;三是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城镇化质量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会议强调,要加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统筹引导,合理划定再开发范围,做好调查摸底和标图建库,加强规划统筹和方案实施。同时,要完善城镇用地再开发保障措施,重点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民主协商和社会监督机制,严格实施管理,严守廉政纪律,加强宣传引导,确保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交通部要求各地3个月内制定深化出租车改革实施细则
  交通运输部8月1日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发出通知。通知指出,两个文件赋予了地方充分的自主权和政策空间。各城市交通运输部门要在城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两个文件为依据,结合地方实际,3个月内完成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既要适应&互联网+&发展形势,勇于改革创新,也要考虑各地行业发展现状,积极稳妥、依法推进,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回应人民群众个性化出行的普遍关切,也要兼顾出租汽车行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理利益,统筹各方诉求,确保改革政策取得最大公约数、措施可行、操作性强。对经营权改革、网约车规范管理落地政策的推出及过渡方案等重大决策,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应急预案,保证各项改革工作稳妥顺利推进。
  通知要求,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抓紧对现有地方性出租汽车法规规章进行梳理,尽快按程序提请修订,并同步制定相关配套实施政策文件,健全法规体系,为依法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提供良好法律法规等制度保障。要加强与宣传、网络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活动,做好政策解读,传递改革声音,回应群众关切,引导各方预期。同时,各地要加快推进城市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立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扩大通达性、增强便利性、提高舒适性,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据悉,交通运输部将于近期召集各省(区、市)交通运输部门以及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部分改革任务较重的城市交通运输部门有关同志,全面解读两个文件和配套制度,对关键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在此基础上,各省(区、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对所辖市(县、区)交通运输部门有关同志进行宣贯培训,确保各地全面、准确、深刻理解两个文件。
▲交通部加强长江港口岸线管理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长江港口岸线管理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严禁未批先建、杜绝占而不建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促进长江港口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意见》提出,长江港口岸线要严格合规性和合理性审查。使用港口岸线必须符合经批准的港口总体规划,严格控制码头能力过度超前的岸线审批,严格审查港口岸线利用方案,杜绝多占少用港口岸线。
  交通运输部将加强长江港口岸线使用监管。《意见》明确,沿江各级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辖区内长江干线港口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和港口岸线使用情况的监督巡查和定期评估。严禁未批先建,杜绝占而不建。需使用岸线的港口设施建设项目,在未取得港口岸线使用许可前,不予办理项目初步设计审批和竣工验收手续,不得开工建设,不得投入运行(试运行)。
  长江航务管理局将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与沿江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联动,加强未批先建治理工作。取得港口岸线使用许可的建设项目,超过两年未开工建设,也未按规定及时办理岸线延期使用手续的,批准文件失效,已领取港口岸线使用证的应予注销,批准文件失效后需要使用该段港口岸线,必须重新办理审批手续。项目开工后应在合理工期内建成,建成后应及时投入使用。对于长期占而不建、建而不用的港口岸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清理整顿。
《意见》鼓励码头公用化和资源整合,积极推进规模化公用港区建设,鼓励沿江企业集中使用公用码头,鼓励同类项目共建共用码头泊位,鼓励企业自用码头社会化经营管理。长江港口岸线将加强资源保护,加强岸线后方陆域保护,港口总体规划经批准后,不得擅自改变港界范围内土地规划用途,加强与其他岸线利用的衔接协调,创新岸线使用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岸线利用的准入标准、考核奖惩机制,引导市场主体合理预期,提高港口岸线资源使用效率。
国资委强调中央企业要率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7月25日,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到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党委调研了解中央企业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开展情况时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部署,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通过深化改革,切实破除影响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在推动我国经济爬坡过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中央企业作为国之重器的重要作用。
  肖亚庆强调,中央企业要率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布局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压缩管理层级,精简机构人员;突出主业、精干主业,做强做优主业;以创新促健体,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推进降本增效,提高运行质量效率,真正建成能面对市场竞争、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企业,更好地做强做优做大。
  他说,国资委党委下一步将重点抓好加强组织领导、加快转变职能、完善相关政策、激发活力动力、优化舆论环境五个方面工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央企业深化改革瘦身健体。
四川将加快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进程
四川省国资委主任徐进在8月2日出席&推进省属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工作座谈会&时明确了推进资产证券化总体思路和路径。
他强调,在推进资产证券化工作中要坚持&市场主导、规范治理、统筹安排、有序推进&的原则,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一是锁定目标,整合资源,加快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进程。二是加强领导,形成推进资产证券化工作机制,四川省国资委成立资产证券化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企业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企业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资产证券化工作,要有专设机构和专人负责。三是加快引进资产证券化人才步伐。四是上市培育企业要形成工作推进方案,加大推进力度。同时,四川省国资委将争取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人社部强调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稳定和扩大就业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日前在《求是》杂志撰文表示,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全力以赴确保就业局势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强化重大规划对促进就业的引导作用,完善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发挥中央投资计划稳增长、保就业的杠杆效应,加大对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支持力度,增加就业岗位。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带动就业。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创新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以创新创业拓展就业新空间。把促进创新创业与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更好结合起来,发展就业新形态,形成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效应。
  实现产业转型与就业提升协同发展。首先,坚持创新驱动。结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中拓宽就业空间。其次,扎实做好化解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引导地方和企业分类施策,稳妥有序地多渠道分流安置职工。鼓励企业内部挖潜,采取灵活工时、培训转岗等方式消化安置,支持有技术、有能力的职工走出企业就业创业。对确实难以通过市场就业的困难人员,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给予安置。对暂时失业人员要发挥社会保障稳定器的作用,保障基本生活。加强对岗位流失严重地区和企业的重点监控,强化对困难地区的工作指导和资金支持,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再次,推动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完善对外劳务合作风险保障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拓宽境外就业门路。
  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结合各类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观念,更多地到中小城市、城乡基层就业创业。统筹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和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工作。建立健全新常态下农民工稳定岗位、转岗培训的政策措施,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以市民化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实施劳务协作对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等行动,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帮扶,健全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职业培训是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根本举措。重点实施对贫困家庭子女、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等群体的免费职业培训行动,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帮助广大劳动者更好适应市场变化和就业创业条件变化。切实运用好政府培训补贴政策,更好适应产业升级和企业岗位需要。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打造&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推进就业服务均等化、服务供给多元化、服务全程信息化,千方百计做好就业服务,满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人社部将对企业进行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
  近日,人社部印发《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办法》,决定自日起对企业进行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
  《评价办法》规定,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由县级以上地方人社行政部门按照劳动保障监察管辖范围负责,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每年开展一次。通过日常巡视检查、书面材料审查、举报投诉查处以及专项检查等劳动保障监察和其他有关工作中取得的企业上一年度信用记录,对企业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等9种情况进行评价。等级评价结果分为A、B、C三级,各级人社部门将根据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情况,对管辖范围内的企业实行分类监管。
  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情况将以适当方式告知企业,并归入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今后,人社部门将与工商、金融、住房城乡建设、税务等部门和工会组织建立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对企业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三部门发文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
  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出《关于推行合同节水管理 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合同节水管理成为公共机构、企业等用水户实施节水改造的重要方式之一,培育一批具有专业技术、融资能力强的节水服务企业,一大批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得到推广应用,形成科学有效的合同节水管理政策制度体系,节水服务市场竞争有序,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用水效率和效益逐步提高,节水服务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合同节水管理是指节水服务企业与用水户以合同形式,为用水户募集资本、集成先进技术,提供节水改造和管理等服务,以分享节水效益方式收回投资、获取收益的节水服务机制。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有利于降低用水户节水改造风险,提高节水积极性;有利于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节水减污,提高用水效率,推动绿色发展。
  《意见》明确了将要推行合同节水管理,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典型模式。公共机构是重点领域之一,《意见》要求切实发挥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在节水领域的表率作用,采用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对省级以上政府机关、省属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进行节水改造,加快建设节水型单位;严重缺水的京津冀地区,市县级以上政府机关要加快推进节水改造。此外,重点领域还包括公共建筑,高耗水工业,高耗水服务业以及其他领域。节水效益分享型是典型模式之一,指的是节水服务企业和用水户按照合同约定的节水目标和分成比例收回投资成本、分享节水效益的模式。
两部委印发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目标任务
  8月4日,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印发2016年各省(区、市)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目标任务的通知。通知指出,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是煤电行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高效清洁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通知要求,确保按期完成2016年各项目标任务,确保机组改造后的能效水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各省(区、市)要认真做好本地区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的信息统计和报送工作,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向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报送上季度改造工作进展,并于每年1月底前报送上一年度工作总结。对于逾期不报、信息报送不全等情况,将视情况予以通报批评。
  另外,按照国办督查室要求,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于2016年下半年对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进展专项督查,重点检查改造工作进展、政策落实、改造效果、信息报送等方面内容,具体情况另行通知。
河北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即将实施
据悉,经河北省人大常委会近日通过、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河北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对其气候资源探测、保护、开发利用等事宜作出详细规定。
条例规定,城市规划和建设应根据气候可行性论证结果,合理利用空气污染物扩散气象条件,科学设置、调整通风通道,避免和减轻大气污染物的滞留。
  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组织气象、环保、发展改革、水利、城乡规划等机构或部门,对本地城市和重要区域的气候容量以及空气污染扩散和集聚的气候条件进行评估,并对气候资源可开发利用潜力作出评估预测。
  同时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组织对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以及城乡建设规划,依法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并将论证结果纳入项目或者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
针对近年来饱受雾霾困扰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条例明确规定城市规划、建设应科学设置、调整通风通道。据此,城市通风通道设置和调整事宜正式确立法律依据。
明年起福建省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
  日前,福建省环保厅、省发改委、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监局联合下发《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从2017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分级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根据评分,将企业分为环保诚信企业(绿牌)、环保良好企业(蓝牌)、环保警示企业(黄牌)、环保不良企业(红牌)等4个等级,向社会公开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对环保诚信企业将采取激励性措施,环保不良企业将在贷款、评优、资金补助等方面处处碰壁。
  根据意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风险高、生态环境影响大的企业,将强制纳入环境信用评价范围,包括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监控企业,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化工、石化、焦化、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印染、制革(含毛皮)16类重污染行业等。其中,企业有15项情形之一的,直接评定为&环保不良企业&,且一年内不得调整评价等级。如,因环境违法行为构成环境犯罪、未通过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建设、环保验收不过关、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等。
  根据新规,除污染防治、环境管理外,社会监督也是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重要部分,公众可通过管理系统在评价公示阶段反馈意见、查询评价结果。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将通报给工商、质监、银行、证券、保险、监察、文明办等部门,并推送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机制。环保不良企业还将被环保部门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增加随机抽查和监督性监测频次。
科技部发布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工作指引
  科技部8月2日发布《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以推动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发展,紧密对接实体经济。同时,还公布了智慧家庭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等首批17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名单。
  《指引》指出,专业化众创空间依托具有强大产业链和创新链资源整合能力的主体建设,具有以下四方面突出特征。
  一是拥有创新源头。依托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建设,能够为创业提供有效供给,推动创新、创业并重。
  二是资源共享基础好、水平高。借助建设主体的科研与制造能力、管理与市场渠道资源,资源共享基础好,水平高。
  三是产业整合能力强。依托建设主体的行业地位,有助于形成创新创业生态和产业生态。
  四是孵化服务质量高。围绕专业领域,可为创客提供更贴合产业特点的高水平、专业化、特色化的集成式服务。
  根据《指引》,专业化众创空间重点由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牵头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的运营者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也可以是依托上述组织成立的相对独立的机构。
  专业化众创空间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是以服务科技型创新创业为宗旨,能够紧密对接实体经济,聚焦明确的产业细分领域。
  二是具备完善的专业化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条件,能够提供低成本的开放式办公空间,具有专业化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模型加工、中试生产等研发、生产设备设施和厂房,并提供符合行业特征专业领域的技术、信息、资本、供应链、市场对接等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三是具有开放式的互联网线上平台,集成或整合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的创新资源、产业资源以及外部的创新创业等线下资源,实现共享和有效利用。
  四是具有活跃的创新和创业群体,特别是已有专业化的创客及创业团队积极参与,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五是具有创新导师、创业导师服务能力。由专业人士提供技术创新辅导、创业辅导、创业培训。
  六是具有创业投资基金或创新基金,或与天使投资、创投机构等合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提供创业领域投融资服务,技术创新金融支持服务。
  七是专业化众创空间与建设主体之间具有良性互动机制,服务于建设主体转型升级和新业务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并具备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有清晰的可持续运营机制和管理模式。
  《指引》指出,建设主体结合自身基础条件和发展定位,创办针对细分产业领域、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专业化众创空间,着重围绕以下任务开展建设工作。
  一是有效聚焦专业细分领域的创新创业。建设机构结合自身所处的行业领域和创新创业资源积累,有重点地选择某一产业领域作为主要方向,提供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注重提升专业领域创业项目的产业集聚度。
  二是积极提供结合行业特征的科研条件和配套服务。对外开放建设机构自身的科研设备、检测设施、小试中试平台等科研研发条件,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硬件设施支持。依托建设机构的创新链和产业链资源,强化供应链对接、研发设计、产品推介、投融资等专业化服务能力。
  三是不断加强机制体制创新。推动科研院所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融合科研成果转化的科研评价体系,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等政策落实。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释放国有企业参与创业孵化的动能。
  四是注重构筑完整的创业孵化链条。鼓励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机构自建孵化器、加速器或与其他孵化器、加速器合作,延伸对毕业企业的孵化辅导,建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创业辅导、专业孵化、企业加速器等全程企业孵化培育体系,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程孵化链条。
  五是大力促进建设机构业务转型升级和持续创新。加快建立与建设机构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筛选和考核机制,构建互联互通线上平台,通过平台开展建设主体创新任务的众包,实现创新资源统筹与优化配置,推动建设机构原有业务的转型升级和新业务的探索。
  六是加快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支持建设机构开展国际化高端链接,与国外技术服务机构、创业孵化机构、创投资本开展积极合作,整合全球资源要素,构筑开放式、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创新创业资源服务平台。不断吸引海外留学生、研发团队到专业化众创空间创业,在全球范围内集聚精通技术、投资、市场等技能的高端科技服务人才。
  根据《指引》,专业化众创空间的主要任务包括有效聚焦专业细分领域的创新创业;积极提供结合行业特征的科研条件和配套服务;注重构筑完整的创业孵化链条等。
  据了解,首批17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大多数由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建设,比如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卡车动力总成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的移动互联网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
辽宁发文推动建设知识产权强省
  日前,辽宁省政府印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今后辽宁省将在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等方面采取30条措施,提升全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
  《实施意见》明确了具体量化目标,即到2020年,辽宁省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每万人7.36件;拥有发明专利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以上;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每年550件;国内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6.1年;作品著作权登记每年2.5万件;商标有效注册总量20万件。
  在体制机制改革上,辽宁省将推动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工作。推进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放宽对专利代理机构股东和合伙人的条件限制,取消专利代理分支机构审批。
  今后,辽宁省将着手建立以知识产权为重要内容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制度。将知识产权产品逐步纳入国民经济核算,将知识产权保护等指标纳入辽宁省工业和社会发展规划。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情况纳入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评。探索建立经营业绩、知识产权和创新并重的省属国有企业考评模式等。
  在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上,辽宁省将建立面向创新创业的知识产权申请绿色通道,推进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快速登记工作,推进专利和商标便捷申请。在知识产权运用上,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依法建立健全职务发明管理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国有企业赋予下属科研院所知识产权处置和收益分配权。加快建设全省统一、互联互通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基础信息免费或低成本开放。
  《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治力度。严厉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将智能移动终端第三方应用程序、网络存储空间、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方式纳入版权监管。故意侵犯知识产权情况将被纳入单位和个人信用记录。
美国成立机构研发电动汽车电池新技术
  美国多家国家实验室和大学近日共同组建一个名为&电池500&的研究中心,着力研发可以延长电动汽车行驶里程、降低电动汽车造价的新型锂电池技术。
  美国联邦政府此前公布的关于加快普及电动汽车的计划提出,通过政府与私营部门合作,推广电动汽车和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气候变化、增加清洁能源使用并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成立&电池500&是该计划的一部分。美国能源部将在今后5年里每年为这个机构提供1000万美元的资金。
  参与这一研究中心的有11家成员机构,包括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等4家国家实验室,斯坦福大学等5所研究型大学以及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和科技公司IBM。其中,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材料科学家刘俊和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崔屹担任研究中心共同主任。
  崔屹在解释&电池500&名称由来时说,研究中心的目标是通过开发新型高能量密度材料,将电动汽车所用锂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提高到每公斤500瓦时,大约是现在的两至三倍。重量能量密度是指电池单位重量所储存的能量大小。目前电动汽车所用锂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为每公斤170至200瓦时。
  据介绍,每公斤500瓦时的能量密度意味着新型锂电池将更小、更轻,可相应减轻电动汽车的重量和体积,并加倍延长一次充电后的行驶里程,大幅降低电动汽车价格。
日本厚劳省拟加强扶持医疗创新企业
日本厚生劳动省7月29日透露,将强化扶持措施以培养开发药品与医疗器械的医疗创新企业,并在省内设立统筹相关工作的&支援战略室&。
  厚劳省专家恳谈会汇总了新的扶持政策,向厚劳相盐崎恭久进行了汇报。
  扶持措施将修改有关药品等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规定,使项目能够快速推进。厚劳省将争取减轻新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负担,使其能尽早获得批准。据悉,厚劳省还将就新药价格研究对创新企业的照顾措施及附加技术研发费。
  支援战略室将成为协调窗口,在创新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发挥桥梁作用。
在欧美,创新企业开发的新药由制药巨头接手并实现商品化的实例较多。厚劳省认为,日本虽在基础研究与技术层面拥有优势,但因创新企业振兴政策不完善导致在竞争中落后。
如何拆解国企杠杆率?
  &去杠杆&是2016年对中国经济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去杠杆&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主要任务之一;近期李克强总理指出,&降低企业杠杆率,有的要通过直接融资,市场化法制化的债转股来推进&。应该说,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畸高几乎已成共识,其演进趋势是评判中国债务风险和增长质量的关键。然而,对于非金融企业的&去杠杆&,去什么?怎么去?似乎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这导致对于债转股政策和国企改革等的理解有不尽通透之处,对于需求侧刺激与供给侧改革之间的关系亦常存非黑即白的看法。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8月3日刊发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莫尼塔宏观经济分析师张璐联合撰写文章,遵循从宏观事实到微观探究的思路,试图厘清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高企的原因。作为一个引子,文章概括出有关中国企业杠杆率的两个经验事实。
  经验事实一: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主要集中于国企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在整体债务水平上还算不上一个债台高筑的国家,但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债务却冠绝全球。按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已达166.3%,远高于其他国家。目前,相关机构在估计中国企业债务水平时都没有对企业类型做出区分。我们利用财政部公布的全国国有企业负债数据,对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进行拆解后发现: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主要集中于国有企业。截至2015年底,中国国有企业负债占整体非金融企业负债的比例在70%左右,占GDP的比重高达116.8%。倘若去掉国有企业负债,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只剩49.5%。
  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上述债务拆解在数值上是较为粗略的,但应该不致影响结论的可靠性。我们做了两方面的稳健性检验:首先,BIS统计的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和中国财政部统计的国有企业债务在统计口径上有所差异。前者包括国内银行贷款、跨境贷款、委托和信托贷款以及公司债券等;后者也基本覆盖了企业长短期所有的债务类型,但其不仅包括企业对金融机构的&债务&,还包含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应收/付账款。因此,我们从财政部国企负债数据中剔除了应收/付账款部分后再做分拆。其次,我们使用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测算国企债务占所有企业债务的比重。年国企债务占所有企业债务的比重平均约为80%,上市公司中国企杠杆率扛大头的现象甚至更加彰显。
  经验事实二:国企与非国企杠杆率的分化始于2008年
  在比较不同类型企业杠杆率的演进趋势方面,相较于&债务/GDP&的总量指标,&资产负债率&更能反映出企业资本结构的差异。我们进一步采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数据,对国企与非国企的杠杆率演进差异进行更长期的观察。我们发现,中国国企与非国企的杠杆率分化始于2008年。2008年以前,中国国有企业杠杆率长期低于私营企业;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国有企业杠杆率迅速上升,而私营企业杠杆率快速下降,国企杠杆率开始超过私企;此后,二者持续分化,形成了目前国企资产负债率远高于私企的状况。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以后,国企资产负债率开始掉头向下,但速度远低于私营企业,二者分化格局依旧。截至2015年底,国企资产负债率高达61.4%,而私企资产负债率已降至51.2%。
  观察上述经验事实,我们发现2008年是个关键的节点。在此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令国企杠杆率为何蹿得那么高,升得那么快?
  2008年以后国企杠杆率缘何高企?
  考察2015年不同行业(申万分类)的资产负债率、投入资本回报率、以及国企资产分布与所有企业资产分布的差异,我们发现:国企杠杆率高的直接原因是,国企主要集中在重资产、高杠杆、产能过剩的行业。
  中国国企集中分布于建筑装饰、采掘、公用事业、交通运输、钢铁、化工以及国防军工等七大行业。这些行业要么高度重资产(如化工、采掘、建筑装饰),要么具有高杠杆运营的性质(如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要么是产能过剩的重灾区(如钢铁)。而上述三种类型之间,有时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说明:
  一是高度重资产的行业&&建筑装饰业。2015年建筑装饰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9%,既高度重资产,又是典型的高杠杆运营的行业,而国企在该行业集中度最高。从&负债=资产负债率*资产&这一等式来看,国企集中在建筑装饰业,同时推高了等号右侧的两项,自然成为国企杠杆率高企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产能过剩的典型行业&&钢铁业。2015年钢铁业的投入资本回报率是-5.2%,在所有行业中最低,而其资产负债率高达67.6%,仅次于建筑装饰和房地产,而该行业也是国企高度集中的领域。投入资本回报率为负,意味着企业只能通过&借新债&来维系现有债务的利息支付和本金偿还,杠杆率自然会不断攀升。
  2008年以后国企杠杆率缘何急升?
  第一个原因,国企是财政刺激的重要载体,承担着部分政府加杠杆的职责。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中国国企是政府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一环,其债务扩张背后还承载着政府稳增长的诉求,常规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会作用在国企负债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对冲经济下滑的措施,基本上都是在私人部门去杠杆的同时,政府部门加杠杆。中国也推出了以&四万亿&为代表的财政刺激计划,资金重点投向基建领域。这一时期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由3.6%一度跃升至50.8%。在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仅占10%,只发挥了引导和撬动作用,信贷资金才是&大干快上&的主要推手。而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恰是加杠杆的两大载体。这样财政刺激的结果必然是:中央政府债务并未显著上升,而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债务却快速膨胀。年期间,伴随着财政发力,国有企业在与之相联系的通信、公用事业、交通运输、采掘、钢铁有色等行业都在快速加杠杆。这是导致这一时期国企杠杆率快速上升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2008年以后国企投资回报率快速下滑并持续低于非国企。国企投资回报率下滑与国企杠杆率攀升,是一对彼此相互强化的&恶性循环&。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国企投资回报率快速下滑;与此同时,国企又在财政刺激过程中迅速加杠杆。资本投入大举扩张之际,国企长期存在的经营低效问题愈发凸显,导致国企投资回报率进一步降低;而投资回报下滑又意味着,企业用于偿还现有负债本息的收入在减少,从而&借新还旧&的债务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国企杠杆率继续攀升。国企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投资饥渴症&,也是导致2009下半年到2012年底,中国短端利率背离经济基本面快速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行文至此,一个问题已然浮现:当我们谈论去杠杆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首先,中国的去杠杆,在于去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而非金融企业部门去杠杆的关键,在于去国有企业的杠杆!
  其次,国企去杠杆与去产能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一方面,国企更多聚集于投资回报低迷的产能过剩行业,这是造成其杠杆率畸高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国企高杠杆也是过剩产能形成的重要推手。国企债务沉重,事涉国计民生,其产能出清不仅危及就业,亦会对金融稳定形成冲击,故去产能势必迟缓谨慎,裹足难前。需求下台阶,而产能缓出清,自然累积形成过剩产能。
  再次,国企高杠杆也是财政政策发力的副产品。在适度需求管理仍显必要的背景下,提升国企经营效率应该成为去杠杆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要义所在。让民间投资在财政发力过程中更多参与进来,也有助于缓解国企杠杆率持续上升的问题。
  最后,重启债转股也许是一个形势比人强的选择。目前中国国企高杠杆的状况,有1980年代&拨改贷&造成国企资本金不足的历史原因,也有2009年逆周期宏观调控造成国企快速加杠杆的机制原因。国企(特别是央企)债转股对于阻断投资回报下滑与杠杆率攀升的恶性循环,减轻历史遗留问题施予国企的沉重负担是大有裨益的。通过债转股一次性去杠杆,有&先治病、后疗养&之意,有望取得以时间换空间的效果。当然,正如权威人士所言,&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也正如周小川行长曾言,&债转股作为一种药方,能治病,但不是包治百病;因此不能不用,但不能滥用&。国企债转股不能蜕变为恶意逃废债的新渠道,恶化信用环境的新推手,而应在更为规范和明晰的框架内有序推进。
当下抑制资产泡沫究竟该从何处着力
据悉,&抑制资产泡沫&罕见地出现在被视为观察中国宏观政策方向最佳窗口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在降成本方面,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
  上海证券报8月3日发表宏观经济评论人周子勋文章表示,当前,资产泡沫主要指房地产泡沫,导致实体经济利率过高,企业不愿投资实体,转而去买金融产品,或炒房。今年以来,居民购房杠杆率大幅上升。房价一旦下跌,会给银行造成坏账,给居民财产性收入造成巨大的冲击。债市也有类似情况,信用债价格虚高,刚性兑付难以打破,这些都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
  看上半年经济走势,从稳定增长的思路看,需求和供给两端都不能少。正如中央政治局会议最新确定的,一面适度扩大总需求,一面则要坚定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转型。而扩大总需求离不开投资,尤其在经济艰难转型时要维持一定速度的增长,扩张财政政策,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长,其作用不可或缺。但是,释放的投资增量必须要引向实体经济。
  文章分析,2014年以来的宽松货币政策和宽裕的市场流动性,使资产泡沫严重,而流动性始终未能充分进入实体经济。这不仅使货币政策失效,还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极为不稳定的金融环境。有分析人士梳理了多家银行的年报,发现&信贷资产呈进一步萎缩趋势&在中小银行表现更为突出。贷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进一步下降,有的甚至不足30%。由于优质信贷资产难觅,银行不得不把大量资金配置到如信托、证券、保险及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信托受益权项目及银行同业发行的理财产品和债市上评级较高的债券,由此逐渐形成一个金融闭环,&货币空转&现象越发明显。
  十八届三中全会早已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这一改革方向,在执行中步履蹒跚。国内银行业很早就提出要加强金融机构的商业性和独立性,政企分离、政银分离、银企分离。但实情是情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更严重了。此前央行调查显示,国有商业银行至少有30%的不良贷款是各级政府干预所致,还有30%的不良贷款是对国企的信贷支持所形成的。可见,政府、企业和银行之间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对银行造成的伤害极深。这种格局不变,实体经济特别是在国企存在的市场风险,将更多传染给银行,势必增加爆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
  有组WIND数据很能说明问题:自&超日债&违约打破刚性兑付以来,目前共有16家企业发行的25只债券实质性违约,涉及金额超400亿。今年以来已有10家企业发行的18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为169亿。央企、国企债券违约占比近六成。截至上半年,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存续规模9.3万亿,今年迎来集中兑付高峰期,约有4.45万亿需到期兑付,下半年债券市场将面临较大的兑付压力和再融资压力。
  由于前些年的投资泡沫,有名无实的低效资产和庞大的不良债务积累到资产负债表,市场担心现在不处理僵尸企业,经济就有可能陷入资产负债表危机。僵尸企业的关键问题是债务,这已成为金融机构的荆棘。财政部长楼继伟说得很清楚了,政府财政不会轻易兜底,&部分企业债务高,发生违约,但没有爆发系统性风险,政府需要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防止一些大而不能倒的机构发生风险。&
  原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CIDEG特聘研究员津上俊哉日前专门介绍了日本处理僵尸企业的经验教训,并对中国处理僵尸企业和产能过剩提了一些建议,比如彻底处理不良贷款;在让债权人履行其责任之前,须让公司股东履行有限责任(100%减资);公共财政应发挥更大作用,但财政负担要向中央而非地方政府&倾斜&;加快推进户籍制度和社会福利改革,增强福利制度的可携带性;低效企业停止技术改造等等。这些建议很有建设性,但由于中国僵尸企业大多属于国企,与很多金融机构一样拥有官方背景,因此,有效清理僵尸企业的根本之道,还是痛下决心加大力度推进国企改革。
  抑制资产泡沫,首先当然是加强监管,在金融产品供给领域,加大供给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使那些金融产品不会出现虚幻的牛市格局。抑制资产泡沫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抑制资产泡沫,一定要把握好度,有些是长期的问题,不能期望短期内得到彻底解决。
  抑制资产泡沫要配合去产能等五大改革任务,如措施相互配套,市场就会有比较好的预期,大家长期投资的信心也能增强。比如有银行业反映&营改增&后导致大幅增税,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税基拓宽,征税业务范围变广,以往营业税的免税范围变窄;二是税率提升,由营业税时代的5%升到增值税的6%;三是税种变化,从地方税变为国税,税收征管的&弹性&可能降低。前两点对税负提升的影响最为直观;而据实际调研,对银行业税负影响最大的是第三点。多位银行人士表示,后续不排除提高资金价格,把税收加进去的可能。过去五年,银行业利润增速已从36.34%锐减至2.43%。正因如此,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降低宏观税负,而日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强调要确保金融业&营改增&税负只减不增。
  在经济转型和资本过剩双重背景下,金融业快速发展不可避免,但经济过度虚拟化会对经济健康发展带来更多负面影响。而房地产业除了带动地方政府税收和相关下游产业的投资外,对提高生产率没有丝毫贡献。所以,从阻止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发展脱节、改善经济分化产业分化的角度看,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抑制金融房地产业过快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文章指出,尽管中国经济政策将会兼顾扩大需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平衡,但判断中国经济前景不能局限于投资思维,还应看到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结构变化:从&投资社会&转向&消费社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4%,这个水平已在向发达国家靠近了。在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超级新兴市场,每次消费升级都会对市场带来巨大影响。层次不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的消费需求,正是中国未来可长期依靠的发展动力。
学者认为打破人民币贬值预期需要进一步汇改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张斌8月3日在FT中文网撰文指出,当前人民币贬值的本质是渐进贬值。渐进单边变化的汇率走势不仅不能缓冲冲击,反而成了冲击的放大器。
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何在
2016年1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了新变化。具体内容是每个交易日的中间价采取了相对透明的定价规则:上个交易日收盘价相对中间价的变化与过去24小时篮子汇率不变所需要的中间价变化二者平均,得到下一个交易日的中间价。举个例子,上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6.1,收盘价6.2,过去24小时为了维持篮子汇率不变而需要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6.15,折算下来,当日人民币中间价等于6.175。这套规则经过几个月的尝试,外汇市场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非法集资现状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