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买香港保险好吗到底好在哪儿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四大优势VS六大风险 香港保险到底好不好?
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邹子婧&&&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尽管香港保单有种种“性价比”的理由,但是对于内地赴港买保险的投保人来说,一定要警惕风险。不过,既然趋之者众,对于内地寿险公司来说,也应该吸取香港保单的优势之处,才能吸引到更多人群
  近年,香港保险以其费率低、收益高、覆盖广的优势备受认可和追捧,到香港买保险的内地人更是每日剧增。
  根据2015年前三季度内地访客到香港新买的保单费总额达211亿港元,预计全年将超过300亿港元。2010年全年保单总额为44亿港元,5年来增幅超出6倍。
  然而,内地居民往往只看到香港保单所谓的“性价比”,却忽略了其中隐藏的诸多风险。不仅如此,一些机构和个人受利益驱动,非法向内地人销售香港保单的情况更是助推了这些风险的累积。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赴港投保队伍,先是央行出台“限购令”,之后中国保监会又发两次发文揭示风险,并正式下发“监管令”,加强对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行为的监管。
  那么内地人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赴港买保险呢?投资者要远赴香港买保险又要考虑什么风险因素呢?
  保费价钱相对公道
  对于投保人来说,最敏感的两个因素是保障范围和价格。记者注意到,如果是相同保额的人寿险附加重大疾病险,香港的保费比内地的较低。香港保险的同保额保费一般处于大陆保险保费的70%-80%左右。
  举例来说,以100万保额的香港A款重疾险和内地B款终身健康险为例:均按照7岁幼童投保,前者保额100万元,年缴费13504.4元,缴费18年;后者保额仅20万元,年缴费10846.23元,缴费20年。哪个更有价钱优势,显而易见。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记者了解到,因为保险的费率是按照当地的人口寿命,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等各种因素精算出来的。香港人平均寿命85岁,内地则为75岁左右,人口比例相对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差甚多,所以内地保费较贵。
  分红相对较多
  由于香港的国际金融地位和国家的特殊政策,相较于大陆金融市场而言较为开放,金融业可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就较为广泛,收益率也较高,所以香港的保险公司盈利能力也较强,以致保险分红水平较高。内地保险公司的基金投资只限中国内地基金,有地区限制,投资回报视乎单一市场的升降,使得投资回报风险较高,进而影响到实际分红的收益。内地市场的分红由于受到监管限制,内地的人寿保险预期收益率最高在3%到5%之间,香港的人寿保险分红利率一般为5%到9%左右,近10年没有低过5%。香港的重疾险产品保额有分红,内地的保额则是维持不变。在香港购买重疾险产品,保额每年会递增,目的是抵御通货膨胀。
  保障、理赔范围广泛
  重疾险种上,内地一般则在30种左右,而香港的产品可以覆盖53种严重疾病,3种非严重疾病,两种男性癌症,最全面的险种已经涵盖上百种大病。此外,目前国内重疾类产品保障病种多为致命性疾病,且并不保障早期重疾(如原位癌,早期发现的话治愈率较高)。换言之,内地保险保障条例生效时,往往可能意味着投保人生命已经受到重大威胁。而香港重疾险除了保障更多的重疾病种外,也普遍覆盖轻疾和个别儿童疾病,而且对于早期出现的重疾症状也会做出赔偿。
  理赔方面,香港保险公司实行的是严进宽出政策,投保时核保较为严格,要如实申报自己的身体状况,在理赔时只要符合保险责任的审核较松。香港保单是全球性医疗住院险种,无论在国内或是国际都可以得到理赔,而且无论客户身处国内或是香港和国外,都可以不用回香港,得到国际理赔支票。国内理赔地区只限中国,对境外产生的医疗没有理赔经验,并且受保人今后移居国外,都必须亲身回国内办理理赔的领取保险金等事项。
  “地下保单”存在重大风险
  当然,除了保费、分红、保障、理赔方面四大优势外,内地人买香港保险也并非没有风险。
  记者了解到,购买境外保单主要有六大风险。
  首先应注意的就是保单无效的风险。“根据香港、澳门保险监管机构的有关规定,港澳地区保险公司向非港、澳居民签发的保单,应当由其本人到香港、澳门当地办理投保手续,否则可能影响保单的法律效力。而根据我国法律,如果没有特别的约定,境外保单的争议很可能无法适用内地的法律,也就无法受到内地法律的保护。”
  第二,是回报达不到期望的风险。华泰证券(601688,买入)(601688,股吧)研究员罗毅曾说,与内地保单的高、中、低档利益演示不同,香港保险保单红利演示并没有受限,大多数采用6%以上的高收益率进行分红演示,然而这并非保证收益,都是不确定的,实际受益随市场环境波动影响。
  三是受骗上当的风险。内地投保人缴纳保费后,很难鉴别所收到的保单和保费收据的真伪,这对内地投保人来说有相当大的风险。即使是真正推销境外保险的代理人,不仅资质难以保证,还可能会误导、欺骗投保人,借故多收保费,侵吞和克扣赔款,售后服务难以得到保障。
  四是索赔、诉讼的风险。销售地下保单的境外保险公司在内地均没有设立合法的营业机构,很难保证及时、有效的服务。索赔难,诉讼更难。如果投保人与境外保险公司发生争议,就要适用港澳或其他国家地区的法律。
  五是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港澳和境外不少地区对保险公司监管比较松散,保险公司经营不善而倒闭的案例屡见不鲜。
  最后,还需注意的是汇率风险。在香港买保险以美元或者港元结算,对于一些长达数十年的保单来说,汇率风险值得注意。例如,10年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约为8.07,而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约为6.70,也就是说保额为10万美元的一份保单,现在缩水约15万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规避掉大多数风险,仔细选择香港的保险品种,就是合算的。反之,稀里糊涂地购买,则很可能踏入陷阱。■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4010|回复: 10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11 小时寄托币560 声望44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帖子精华0积分557UID3409302
中级会员, 积分 5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3 积分
声望44 寄托币560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本帖最后由 kaywoo 于
22:28 编辑
毕业之后揾工难,耗时长,相信都是大家共同的体会。
把简历po到网站上,总会有几个意外的“惊喜电话”,其实是拉你去卖保险,相信也是大家共同的体会。
依个人和港人有限的接触,香港的私立医院太贵,公立医院排队耗时太长,保险是一个相对必要的规避风险手段,似乎和内地人眼中对保险的概念不太一样。
所谓的financial planner或者personal financial consultant,对于急于揾工的内地生来说,其实是可以提供这样几个便利:
2.不会广东话影响不大,港人要你主要是面对内地客户
3.揾工耗时少,可以尽快“定下来”
4.在这个金融业为王道的弹丸之地,似乎也能跟随一下主流,让无相关背景的人跟主流行业沾个边
虽然我本人并不打算做保险,但是却没有那么排斥,面对很多人“你一定不要去卖保险”的劝告我依然没有完全想明白,保险到底要不要做,能不能做,究竟错在何处,大家能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吗?
(版主按:為免廣告之嫌,此處特刪圖片。)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838 小时寄托币10974 声望224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2积分12436UID3465949
长老二袋, 积分 124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7564 积分
声望224 寄托币10974 注册时间精华2帖子
QPSK 发表于
我主要比较反感他们把朋友圈当作广告摊。。。。。
第一是这个。
第二很多陆生后来做事无底线
不先推销你最急需的重病和医疗,和养老
而是直接推你不需要的理财
人品无下限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0 小时寄托币207 声望6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89UID3398082
初级会员, 积分 1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1 积分
声望60 寄托币207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保险其实是理财产品的一种,不要特意诋毁它,但也不用特别抬高他的地位。
首先,保险做为理财产品,其回报率是不确定的,而且产生回报的大部分前提就是你出事了。对于从事高危职业的,有保险当然好。然而保险公司表示你们这些人生存环境太危险,我们不保。既然回报率不确定,那我为什么不考虑其他投资?
我反感的就是那种推销员拼命神话保险,说多重要多重要,好像不买生活就水深火热一样~~~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043 小时寄托币13514 声望329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5665UID2856403
长老二袋, 积分 156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35 积分
声望329 寄托币13514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不懂的问我吧,我就不多说了
想入行找我吧,我就不多说了
我从来不把自己定位卖保险,都是别人有需求才找我
保险种类很多,功能强大,看客人需求
保险是一种比较稳定,有保证的长期投资,也可以规避一些税务问题
投资也可以问我,我保险证券全牌,现在做资产管理工作
哦哦,好像说太多了,抱歉,有空开贴慢慢普及基础知识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452 小时寄托币304 声望58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66UID3626020
初级会员, 积分 1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4 积分
声望58 寄托币304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大三的时候在香港的某保险公司实习做过admin,接触过一些代理
过来香港以后,也有人想找我去卖保险,当然拒绝
你的人脉资源有被榨干的一天,而每年毕业的新鲜master源源不断
这是保险公司的某种策略
招人 榨干 走人 招人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838 小时寄托币10974 声望224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2积分12436UID3465949
长老二袋, 积分 124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7564 积分
声望224 寄托币10974 注册时间精华2帖子
Jay2 发表于
不懂的问我吧,我就不多说了
想入行找我吧,我就不多说了
你開始賣保險了??????????、
我和你恩斷義絕。。。。。。。
從此見面不相識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23 小时寄托币9760 声望181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0积分4117UID3509988
超级会员, 积分 41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83 积分
声望181 寄托币9760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043 小时寄托币13514 声望329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5665UID2856403
长老二袋, 积分 156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35 积分
声望329 寄托币13514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fanxihao 发表于
你開始賣保險了??????????、
我和你恩斷義絕。。。。。。。
我做资产管理
有必要也卖卖
现在业务很多哦~
护肤品,基金,保险,证券,mpf,房地产,融资都做~
不懂就问我吧~呵呵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11 小时寄托币560 声望44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帖子精华0积分557UID3409302
中级会员, 积分 5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3 积分
声望44 寄托币560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fanxihao 发表于
第一是这个。
第二很多陆生后来做事无底线
哎~酱紫~跟过度医疗一样,都是为了生存,不过也的确让人生厌。
要留的话其实这是最容易的途径了。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11 小时寄托币560 声望44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帖子精华0积分557UID3409302
中级会员, 积分 5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3 积分
声望44 寄托币560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Mark.Jiu 发表于
大三的时候在香港的某保险公司实习做过admin,接触过一些代理
过来香港以后,也有人想找我去卖保险,当然拒 ...
恩,那么喜欢大陆生,无非有利可图吧。
怪不得一直招人,反正流动性一直就是很大~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 小时寄托币11 声望5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帖子精华0积分62UID3542387
寄托新兵,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 积分
声望50 寄托币11 注册时间精华0帖子
无意中看到这样一个帖子,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我是一个入行香港保险行业2年多的人,服务了近500个客户,业绩算是做得很TOP的那种,也就是平时所说的TOT(TOP OF TABLE)。跟在这个论坛的很多人一样,我也是通过来香港读研究生、读博士而留下来的,毕业后曾经在香港的某个高校教过书,后来决定放弃所学的专业、放弃通过多年求学而换来的被称为亚洲第一名校的博士学位,而改行销售香港保险。
我当时入职保险公司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是卖保险的,我的同学基本都进了高校去教书。我是由于各种因素,已经不再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发展,想从事保险业,于是在网络上找到一个销售保险的人,见了一面之后,就马上入职了。我赶上了2014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贬值,香港保险变得异常火热、2015年为香港保险的黄金年,2016年为香港保险的钻石年这批热潮,因此,我基本上足不出户,就轻轻松松获得了保险业内的业绩最高奖赏TOT,并且还影响到我身边的一批人,都开始跟着我入行,建立了自己的团队。
从业两年多,回过头来一一谈一点不一样的感受:
1、保险业入行门槛低,但是真正要做好,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需要各方面的能力,尤其在这样一个市场瞬息万变、各种销售方法层出不穷的时代,我们不再是靠死缠烂打靠人情卖保险,而是靠智慧卖保险。那种损失、降低尊严去销售的方式已经严重落后,我们有很多新的销售方式,而新的销售方式处处都考研销售人员的智慧与综合素质。
2、自由安排并不一定等于要像大妈一样陪吃陪喝陪玩。以我的个人经历,我从来没有陪同客户去逛街、购物、玩、喝酒等等,甚至陪吃饭都很少见。如果把自己定位于一个靠陪同才能获得好感的献殷勤的业务员上,那么当然就需要天天全陪;但如果将自己定义在一个专业的顾问上,你就不需要通过时间上的付出来换取情感。大妈的24小时陪同,无非就是想要与客户拉近距离,建立好关系,但实际上,信任感或者好感的建立,并不一定需要长时间的陪同,一场短时间的高质量的谈话,以及由此获得的客户的认同,往往比保姆式的陪同有效得多。
以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进入保险行业,我不只是获得了时间上的自由,更是获得了财务上的自由和心灵上的自由。我想不出还有哪一个行业可以让我在入行一年多的时候,就实现这三大自由。
3、收入。这个行业的收入真是千差万别。同样是一个保险公司的agent,有的人可能一年10万HKD也挣不到,但是我认识的几个上司都是年收入几千万甚至上亿,一点也不夸张。我自己在入行第二年的月收入常常是一个资深大学教授的年收入。
对于这个帖子的回帖,很多人还是对保险有很多负面的看法,这些都很正常,这与中国特定的诚信体系、社会状况有关,但是,有很多看法真的是已经过时了,保险销售,现在绝对是PK智慧,而不是PK人脉人情。
有兴趣了解这个行业的人,或者正在面临选择一个公司或者团队的朋友,羡慕这个行业的高收入想要挑战自己但是又无限彷徨惶恐的朋友,都欢迎加我微信交流:0.IVY。
Golden Apple
【长老会员】奖励所有长老会员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全站】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US-applicant
【美国】applicant
2015 US-applicant
【美国】2015 US-applicant
广州九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GTER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选了一年的保险了,就是不知道要买香港的保险好还是国内的啊??
来自妈妈帮社区:
我想选择国内的
我想选择国内的
国内的好坑,因为觉得分红超低的呀,我也没拿定主意呢,
我想买香港的,苦于没有遇到靠谱的业务员。宝妈是谁给你介绍香港保险的?
我想买香港的,苦于没有遇到靠谱的业务员。宝妈是谁给你介绍香港保险的?
我私信你她的电话啦
香港的保险比内地好
我想买香港的,苦于没有遇到靠谱的业务员。宝妈是谁给你介绍香港保险的?
宝妈买了香港保险吗?好多都可以返点的噢
不建议因为朋友做就买保险,保险是伴随自己和宝宝一生的保障,必须慎重考虑,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情况买,港险联盟的香港保险比较专业一些。
我是香港英国X诚理财顾问远航,任何咨询可We我
妈妈帮百科热门内容
微信服务号
礼包领取指南NO.1
关注妈妈帮服务号
即送育儿百宝箱
还有海量免费试用不要白不要!
礼包领取指南NO.2
第1步:扫码成功下载后,首页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礼包。
第2步:填写收货信息,轻松领取帮宝适新生礼盒,更有机会获得?198帮Box大礼盒!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
|||||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理财师告诉你 现在到底该不该买香港保险?|界面新闻 · 商业 不少投资者一直都很纠结,现在到底应不应该去香港买保险?近日,在《福布斯》中文版与富国基金联合主办的一个活动上,来自各银行的精英理财师们就此展开了激烈辩论。
正方观点认为,香港保险业历史悠久、机制更成熟,其保障型产品具有诸多优势,如众人皆知的保费低、保障高、保障范围广、严入宽出、理赔规范化、理赔投诉率低、全球性保障、代理人知识专业等等优势。此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有意识地配置海外资产。
反方观点认为,香港保费佣金更高,香港保险便宜只是一个传说。内地保险经过多年发展,一些优秀产品也非常具有竞争力,在收益率、流动性和安全性方面都远优于香港保险。
此外,香港保险要求本人亲自赴港购买,以后每年续保也是很大的问题:境外汇款不允许汇到保险公司。而且一旦发生纠纷,诉讼费极高。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顾问和香港家族办公室协会理事古致平表示,香港保险之所以显得便宜,最大原因在于利差。&以前中国保监会把保单预定利率定在2.5%,香港没有这个,它要做生意,就把利率调高点。&他称。不过,现在利差正在缩小。内地保单甚至能做到在条款里面固定保证回报率,而且比香港高得多。并且,在香港保单里也没有写回报率。
古致平还提到了理财师们没有注意到的一点:明年4月1日,所有保险公司都需要披露保费被投到了哪些投资产品里,以用于支付保险回报。让一些保险公司头疼的是,它们的业务员为了营销,称回报率有8%-10%,其实根本没有那么高。这些广告词明年披露信息后都得见光死。在古致平看来,香港保险没有那么规范。
香港保险现在唯一的优势在于杠杆融资。买了保单后再拿保单来借款,香港私人银行甚至可以做到1.4%的利率。这个优势对企业主更有意义,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则意义不大。
更多专业报道,请
0界面记者在不确定的市场中,为基金投资者寻找尽可能多的确定性。工作邮箱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香港保险到底好不好?四大优势VS六大风险|香港|风险|保险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近年,香港保险以其费率低、收益高、覆盖广的优势备受认可和追捧,到香港买保险的内地人更是每日剧增。
  根据2015年前三季度内地访客到香港新买的保单费总额达211亿港元,预计全年将超过300亿港元。2010年全年保单总额为44亿港元,5年来增幅超出6倍。
  然而,内地居民往往只看到香港保单所谓的“性价比”,却忽略了其中隐藏的诸多风险。不仅如此,一些机构和个人受利益驱动,非法向内地人销售香港保单的情况更是助推了这些风险的累积。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赴港投保队伍,先是出台“限购令”,之后中国保监会又发两次发文揭示风险,并正式下发“监管令”,加强对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行为的监管。
  那么内地人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赴港买保险呢?投资者要远赴香港买保险又要考虑什么风险因素呢?
  保费价钱相对公道
  对于投保人来说,最敏感的两个因素是保障范围和价格。记者注意到,如果是相同保额的人寿险附加重大疾病险,香港的保费比内地的较低。香港保险的同保额保费一般处于大陆保险保费的70%-80%左右。
  举例来说,以100万保额的香港A款重疾险和内地B款终身健康险为例:均按照7岁幼童投保,前者保额100万元,年缴费13504.4元,缴费18年;后者保额仅20万元,年缴费10846.23元,缴费20年。哪个更有价钱优势,显而易见。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记者了解到,因为保险的费率是按照当地的人口寿命,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等各种因素精算出来的。香港人平均寿命85岁,内地则为75岁左右,人口比例相对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差甚多,所以内地保费较贵。
  分红相对较多
  由于香港的国际金融地位和国家的特殊政策,相较于大陆金融市场而言较为开放,金融业可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就较为广泛,收益率也较高,所以香港的保险公司盈利能力也较强,以致保险分红水平较高。内地保险公司的基金投资只限中国内地基金,有地区限制,投资回报视乎单一市场的升降,使得投资回报风险较高,进而影响到实际分红的收益。内地市场的分红由于受到监管限制,内地的人寿保险预期收益率最高在3%到5%之间,香港的人寿保险分红利率一般为5%到9%左右,近10年没有低过5%。香港的重疾险产品保额有分红,内地的保额则是维持不变。在香港购买重疾险产品,保额每年会递增,目的是抵御通货膨胀。
  保障、理赔范围广泛
  重疾险种上,内地一般则在30种左右,而香港的产品可以覆盖53种严重疾病,3种非严重疾病,两种男性癌症,最全面的险种已经涵盖上百种大病。此外,目前国内重疾类产品保障病种多为致命性疾病,且并不保障早期重疾(如原位癌,早期发现的话治愈率较高)。换言之,内地保险保障条例生效时,往往可能意味着投保人生命已经受到重大威胁。而香港重疾险除了保障更多的重疾病种外,也普遍覆盖轻疾和个别儿童疾病,而且对于早期出现的重疾症状也会做出赔偿。
  理赔方面,香港保险公司实行的是严进宽出政策,投保时核保较为严格,要如实申报自己的身体状况,在理赔时只要符合保险责任的审核较松。香港保单是全球性医疗住院险种,无论在国内或是国际都可以得到理赔,而且无论客户身处国内或是香港和国外,都可以不用回香港,得到国际理赔支票。国内理赔地区只限中国,对境外产生的医疗没有理赔经验,并且受保人今后移居国外,都必须亲身回国内办理理赔的领取保险金等事项。
  “地下保单”存在重大风险
  当然,除了保费、分红、保障、理赔方面四大优势外,内地人买香港保险也并非没有风险。
  记者了解到,购买境外保单主要有六大风险。
  首先应注意的就是保单无效的风险。“根据香港、澳门保险监管机构的有关规定,港澳地区保险公司向非港、澳居民签发的保单,应当由其本人到香港、澳门当地办理投保手续,否则可能影响保单的法律效力。而根据我国法律,如果没有特别的约定,境外保单的争议很可能无法适用内地的法律,也就无法受到内地法律的保护。”
  第二,是回报达不到期望的风险。研究员罗毅曾说,与内地保单的高、中、低档利益演示不同,香港保险保单红利演示并没有受限,大多数采用6%以上的高收益率进行分红演示,然而这并非保证收益,都是不确定的,实际受益随市场环境波动影响。
  三是受骗上当的风险。内地投保人缴纳保费后,很难鉴别所收到的保单和保费收据的真伪,这对内地投保人来说有相当大的风险。即使是真正推销境外保险的代理人,不仅资质难以保证,还可能会误导、欺骗投保人,借故多收保费,侵吞和克扣赔款,售后服务难以得到保障。
  四是索赔、诉讼的风险。销售地下保单的境外保险公司在内地均没有设立合法的营业机构,很难保证及时、有效的服务。索赔难,诉讼更难。如果投保人与境外保险公司发生争议,就要适用港澳或其他国家地区的法律。
  五是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港澳和境外不少地区对保险公司监管比较松散,保险公司经营不善而倒闭的案例屡见不鲜。
  最后,还需注意的是汇率风险。在香港买保险以美元或者港元结算,对于一些长达数十年的保单来说,汇率风险值得注意。例如,10年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约为8.07,而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约为6.70,也就是说保额为10万美元的一份保单,现在缩水约15万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规避掉大多数风险,仔细选择香港的保险品种,就是合算的。反之,稀里糊涂地购买,则很可能踏入陷阱。
上半年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上升幅度出乎大家意料,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热点城市房价已经有了比较大涨幅,下半年继续保持这种上升态势难度较大,但由于地价快速上升的支撑,这些热点城市房价下行空间不大,盘整后缓步上升是未来趋势。
不管他们对移民有何担心,“支持英国退出的工人阶级认为,不管发生什么,大部分或全部收入损失都将由富人承担,特别是受到千夫所指的伦敦金融城银行家。”
要打击恐怖主义只能从根部入手,打击其形成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只有稳定的社会、完善的治理和健康运行的国家才能给人民提供免于“恐怖主义”滋扰的生活。
此次修订后,GDP核算仍然存在遗漏之处。我们认为,尽管中国的部分统计指标例如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被高估的可能,但中国GDP总量被夸大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当前的GDP核算仍然存在遗漏之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地人买香港保险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