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各国劳动力成本有劳力十生产厂家??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美媒:德勤称印度潜在劳动力人数多 将成亚洲增长引擎 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全文)(原标题:美媒:德勤称印度潜在劳动力人数多 将成亚洲增长引擎 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参考消息网9月19日报道美媒称,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说,印度已准备好成为超级经济大国,原因之一是该国人口以年轻人为主。据彭博新闻社网站9月18日报道,德勤18日在一份报告中说,2027年亚洲65岁以上人口数量将从目前的3.65亿增加到超过5亿,到2030年将占全球该年龄段总人口的60%以上。相比之下,印度将继日本和中国之后推动亚洲经济实现第三波强劲增长,未来20年其潜在劳动力人数将从目前的8.85亿增加到10.8亿,并在50年的时间里持续高于这一水平。德勤(印度)的经济学家阿尼斯·查克拉瓦蒂说:“未来10年,在亚洲新增劳动力中,印度将占一半以上,但这不光是有更多劳动力的问题:印度新增劳动力接受培训和教育的程度将高于现有劳动力。由于劳动力大军中女性的比例上升,且能力和长期工作的意愿也有所增强,所以经济潜力将不断增大。企业将获得巨大好处。”报道称,即将出现的“印度之夏”将持续数十年,但该国并非唯一将实现腾飞的亚洲经济体。德勤说,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也有着相对年轻的人口,表明它们将出现类似的经济增长。不过,印度的崛起并非板上钉钉之事:如果支撑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正确框架不到位,迅速增长的人口可能会面临失业,并成为社会动荡的诱因。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印度班加罗尔郊外某摩托车工厂的装配线。(法新社)【延伸阅读】印度财政部发报告67次提中国:欲效仿中国打造经济特区参考消息网8月30日报道外媒称,印度政府智库“改造印度国家研究院”提出三年行动计划,建议仿效中国设立大规模经济特区、推动城市化步伐、制造具全球竞争力的产品以增加出口等。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30日援引《印度斯坦时报》的报道称,这份经由印度财政部发布的报告共提到“中国”67次,显示印度政府正在参考中国模式以发展印度经济,报告不只是赞扬和承认中国的经济实力,还点出了印度的不足之处。报道称,改造印度国家研究院的主席为印度总理莫迪,印度总理办公室在2016年5月委托该研究院制定这份行动计划。这份报告评估了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从经济特区到创造就业机会、从世界级大学到现代化都市、从通信科技到软实力。报告强调,有必要“复制”中国于沿海地区设立的大型经济特区,在印度东、西两岸设立两个就业区域,并称“印度制造”要取得成功,就须像中国和一些其他国家那样,为全球市场生产产品。为此,印度产品须具有竞争力。报道称,中国深圳的城市化模式则给予印度发展智慧城的启示。40年前,深圳原本只是个平凡的城市,但城市化步伐却使它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大城市之一。报告也提到出口对提高生产力、就业和工资的重要性,并指出至今只有四个国家和地区在30年内“成功转型”,它们是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新加坡和韩国。但只有中国大陆的人口规模与印度相近,因此最具可比较性。该报告说:“2015年,全球商品出口总值达到16.6万亿美元,中国占了13.72%,印度只占1.67%。”报告也建议印度政府发展软实力,设立类似中国孔子学院、法国文化协会和德国歌德学院的中心。此外,在设立世界级大学方面,可“借鉴”中国和新加坡的经验。报告指出,中国的分层体制是为顶尖大学如北大和清华提供更多的经费,“我们应该留意,不要使经费分摊得太薄,我们应对公立大学实施分层经费模式。”
上一页&1共5页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中国VS印度:亚洲经济领域的龟兔赛跑    我认为印度经济最早在2030年,最迟在2050年超过中国。    各位又开始笑了,不过请想想甲午战争前的日本,他们当时也给这样笑过。    中国的经济是靠制作业拉动的,核心技术不在自己手里,利润大部外流;而且耗费资源,不可持久的;    印度的经济是靠服务业拉动的,拥有相当的核心技术,利润大部回国;不费自然资源,可持续发掌;    目前中国在低档制作业领先,如家电,服装等;印度则大力发展软件,医药,金融(部分的美国税单是在印度核算的);    印度人的高等教育水平远高于中国,受教育的印度人英语水平远高于中国人;    西方人对印度人的认可高于中国人,所以他的国际环境比中国好。    因为印度人的寿命短,所以印度的年龄结构也优于中国;印度的普通劳动力成本也低于中国。    从上可见,中国做为兔子在领跑,印度作为乌龟在追赶,但这只龟后劲十足。    我们真的不能再大意了,不知各位有何高见?^_^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愚笨!
  靠,咱门的目标是跟日本斗。
  你都提出高见了,俺还能有啥高见    中国虽然有很多核心不掌握.但印度就掌握嘛?印度在核心技术上真的比不上中国    中国制造的低档产品在印度还很畅销,实事上印度老百姓比中国的还要穷,而印度所发展的软件,医药,大多是外向型的,印度市场消化不了,其实和中国也差不多.至于金融,印度很强吗?这个我没听说过,钱都是西方国家的吧    经过了高等教育大跃进以后,中国的大学生已经和美国的一样廉价了,英语水平印度有优势,也只有这个优势了吧    西方人对中国货的认可高于印度货,国际环境还在不断变化嘛    晕!!!寿命短也算优势吗?刚刚你还在说印度在大力发展医药啊,中国的劳动力其实和印度的价格差不多,都是世界最低水准,这方面印度没有优势    由此可见,中国和印度的这种打工式的发展模式,到底都是富了别人,压榨自己,都是苦孩子没有出头之日啊
  只要中国稳定发展,印度根本没机会,因为华人聪明、勤奋,举世无匹,中国目前的制度又决定了中国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点在起步阶段是很重要的。
  印度目前还不是一个档次上的对手,至于2050年,那是50年后的事情,谁敢看,50年,兴许第5次世界大战都打完了,想想中国50年前和当时的国际环境,谁敢想象今天。    当务之急,我认为是台海问题,是中国未来20年的重中之重,关乎国家命脉,至于印度,让老巴拖他后腿就可以了
  高见没有  只是觉得您的水平还是不要现在就出来发贴  会笑话的
  但是我觉得还应该看到印度的人口压力,当然,可能有人又要说中国人口压力更大,可是我们在想办法改变,在控制,但印度却在放纵生育。从长远来看,其威胁不小。  另外,我们在看到印度教育水平高的同时,应该看到它的文盲比例也很高,也就是说两极分化很严重。有统计数字表明,印度文盲率高于30%,而妇女的文盲率则高于50%。  “西方人对印度人的认可高于中国人,所以他的国际环境比中国好。”——这里面有个重要原因是,印度曾经是殖民地,也因此,其国民的英语水平高于中国。但我们应该看到,国际环境并不完全决定于“认可”,它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是密不可分的。从这点看来,中国当然优于印度,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再来看看印度的软件。可以这样说,印度软件业的发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对其的重视,印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十分努力发展软件业,所以现在取得了这样娇人的成绩。我国软件业发展较晚,技术方面弱于印度,而且在市场份额上面,也明显处于劣势。可是,我国硬件发展不错,软件发展也在努力之中,所以形势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差。  当然,印度这几年发展迅猛,不能不引起重视,但这不完全是坏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加强与印度的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总之,“我们应该相信,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中国最终会胜出!!!”——源引自中国前驻印度周大使的话。周大使有近30年驻印度的经历,他对印度可谓了解甚深
  没有去过印度,就没有发言权。无论你从新古典派还是凯恩斯派的学说,来解释印度[流量的gdp或是存量的社会总资产]将会超过中国,都是解释不通的。
  高见没看见。    印度有两天致命伤:  一是民主,人均GDP不到600美元的国家最好不要实行政改,最好的例子就是印度,整天你一嘴他一嘴,什么大事都办不成  二是种姓制度,实际情况根本就不是我们教科书说的什么“残余”,根本没什么改变才是真的!
  楼主那些东西作为一个论题提出来还可以,站得住脚还差得远!  P.S.你在印度生活过几年啊?
  楼主说的不无道理,但是国家经济的发展的根本是国家的文化底蕴,在印度的文化中有一种叫雅利安人叫种姓制度的你听说过了没有,这个制度在印度的文化中一天不根除,我们就不用害怕
  一句话:还是作好你的职业女性吧!
  英语水平高,就能说明教育水平高?真是笑话!!!
  唉,女人。。。。。。。
  放眼看世界.
  我大力支持楼主的发言。  大家应该很清醒的看到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差别。  的确,中国在近代的发展中超过了印度,可以说是成为了亚洲的领头羊,当然是除了日本。这无可否认。  我想大家忘了中国是怎样起家的。沿海向内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的还是廉价的劳动力。  现在我们和那么多外资企业合作,但是我们是否想过我们得到与付出的比例。  而现在的印度的发展途径则不同,他是以与中国恰恰相反的道路。  美国在高科技方面依赖印度,印度的将来回以科技而独立。  而中国会不会因科技受制于人?  这是我们改变的方向。  我认为!
  美国在高科技方面依赖印度,印度的将来回以科技而独立。  ----------------------------------------------------  你指的是哪些高科技?软件?就软件而说,你用过印度的操作系统麽?你用过印度的数据库系统麽?这些核心的技术也依赖印度?    其实这方面印度的优势也是便宜而已,和中国的制造业一样 赫赫
  印度的核心技术很厉害吗??    只听说美国思科正由于技术原因和华为打官司,并且把华为视为其潜在战略对手.  印度软件很牛吧,没听说微软把印度的软件公司视为战略对手,印度的软件只不过给美国打工而已,有个p的核心技术.    印度的优势是私营企业发展环境比中国好,但中国未来的趋势,私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到时候印度连这个优势都没有了.
  我不太懂经济啊,但软件,医药,金融不是一般老百姓能玩的,一般老百姓还是穷啊---中国低档制作业好歹解决了大量低技能人群的就业吧?  您再琢磨下?
  楼主表用静止的观点看中国发展,我们现在没有掌握很多核心技术,不意味着我们以后掌握不了,同样印度现在制造业不行也不意味着他们的制造业就活不起来.从高科技讲印度的IT不就是软件外包做出来的吗,WINDOWS源码他们知道吗?哪个国家领导人都不是傻子,但我觉得印度目前走的并不聪明.对高科技和军工过分投入,哪来那么多工作来吸纳那么大的人口就业.没去过印度,不敢断言,但我们按目前的路一直走下去至少不会太差.
  同痔,坚持下去,很快你就能象尼彩同痔那样变成太阳了
  可以从 N 个方面想到不相信楼主的理由  但是只想说:希望楼主改梳短发
  靠,那些阿三的英语有几个人能听懂啊,,
  楼主是从近期南方周末上摘抄的观点吧!!!
  作者:情落天涯 回复日期: 14:30:24  楼主说的不无道理,但是国家经济的发展的根本是国家的文化底蕴,在印度的文化中有一种叫雅利安人叫种姓制度的你听说过了没有,这个制度在印度的文化中一天不根除,我们就不用害怕  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是国家的文化底蕴吗?制度,文化,创新等等多的是,为什么偏偏是文化底蕴?如果是你说的这样,中国有5000 年的文化底蕴为什么还没有发达呢?  
  印度的挑战           南方周末 
  15:59:41             □薛涌(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    十九世纪中期,中国人小看日本,从来不认为这个“弹丸小国”能够对中国产生实质性的威胁。然而转眼间日本就在甲午战争中大败清军,迅速成为世界列强的一员,实现了其“脱亚入欧”的美梦。如今,在一些中国人眼中的印度,觉得那不过是中国在第三世界中的“小老弟”。那么,几十年后印度是否也会在国际竞争中击败中国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再也不能小看。    今天我们中国人看不上印度也是有根有据。中国1978年就开始大胆的经济改革,开放国门。二十几年天翻地覆,经济平均年增长率几乎达10%,过去10年达8%。印度1991年才开始打破其封闭的经济体系,过去10年内的平均增长率不过区区6%。如今,10亿印度人中三分之一是文盲,60%的居民住户没有电力供应,10%的政府财政赤字威胁着国计民生,印度教与穆斯林的冲突不时把国家推向战争的边缘,国民平均收入不过460美元,远不及中国的三分之二。印度何足挂齿?    然而,在未来几十年中,印度很可能成为第一个通过脑力劳动而非体力劳动而起家的发展中国家。笔者不久前曾撰文指出,如果说1990年代的全球化是以制造业打头阵的全球化“第一波”的话,21世纪初期将迎来以服务业打头阵的全球化的“第二波”。中国在“第一波”中占尽优势。但印度目前已经显示出其在服务业中对中国的压倒优势。那么,制造业和服务业哪个对经济发展更重要呢?我们只需看一个简单的数据:制造业在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只占产值的14%,吸收区区11%的劳动力;而服务业的份额,占美国经济产值的60%,吸收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如今服务业全球化正如火如荼,印度正在抢着分这块更大的饼。    什么是服务业?除了我们理解的餐饮、医疗、零售业外,服务业还包括软件设计、IT咨询、电话服务、金融分析、工业工程设计、医药研究等等多方面的业务。在这些领域美国对印度的依赖,已经不亚于其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的依赖。美国著名的硅谷不过拥有12万IT工程师,但印度的Bangalore竟集中了15万IT工程师。美国各大跨国公司,离了印度人的后援服务几乎都无法运转。举例而言,GE的资金服务部门有1.6万个印度雇员,GE的JohnWelch技术中心又有1800个印度雇员。美国政府的财政根基———税收财会,也越来越依赖印度人的服务。今年2万美国人的税表财会统计是在印度完成。明年预计将有20万个税表将被送到印度。而这些行业,是美国的神经系统。大部分中国人对此还缺乏基本的知识,印度却已经在抢滩登陆了。    比起制造业来,服务业属于智能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高,利润丰厚。更重要的是,印度在这些领域已经发展出自己的名牌企业,能够把赢利留在国内。而中国的制造业,利润更多的是被外资剥夺,除了解决一些就业压力外,自己获益甚少。许多美国人,早已把印度视为未来真正的超级大国。最近《商业周刊》出版了一期题为“印度的崛起”的专辑,对印度的竞争优势作了令人信服的综合分析。首先,印度是个英语国家,这使之在占领国际服务业市场上具有天然优势。也正是对这一优势垂涎已久,日本正企图把英语作为其第二官方语言。其次,印度的金融市场较为健全,小型私人企业容易融资。中国的银行体系还是侧重服务国有企业,尽管外资滚滚而入,但一些民营企业家都难以找到资金,不利于有竞争力的企业成长,更难以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另外,印度的司法制度较健全,在保护商业合同、知识产权方面,比较有效。而服务业比起制造业来,更依赖这样的保护。同时,印度的人口年轻。如今,35%的印度人在15岁到59岁之间的工作年龄。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47%,远比中国和美国的人口年轻。到时即使中国总人口仍比印度多,印度的劳动人口也将超出中国。而中国将负担更多非劳动人口的福利和医疗费用。要知道,日本从1960年代到1980年代之所以经济发展超过美国,一大原因就是其人口年轻。1990年代美国的经济增长之所以超出日本、欧洲,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在于其人口比后者年轻。    印度的崛起,已不是神话。而它的崛起,对中国提出的挑战远比对美国的挑战要大。美国依靠自己的资金和制度优势,完全可以把印度的崛起变成自己发展的动力。中国则是和印度竞争瓜分同一张廉价劳动力的大饼。所以,如果中国未来几十年不能改革教育体制、健全司法制度、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服务业在中国的发展就缺乏根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就难以战胜印度。   
  中国有强大的发展势头,很明显不是那个故事里的小兔子,深思熟虑,老奸巨大才华,不达目的地不停下来喝口水。那闷,害得这么多人喝饱了撑着,没事干。所以我明天好好学习,唉,要考试了。
  二楼的文章很早前看过,觉得很有几分道理的。中国的定位是世界制造厂,劳动力廉价是筹码。所以中国人的工资不会上升太快,否则就没有优势了。而印度则不同,立足服务业。呵呵,好好学习吧,又一个廉价劳动力在诞生啊!
  如果中国在20年内还没有体制上的突破,被印度超越并非天方夜谈。
  印度的情况不容乐观, 楼主好像并不了解印度. 你说印度的服务业和核心技术, 到底具体指的是哪些? 为什么不说来看看? 如果只有软件和制药的话, 那我们中国值得说的实在太多了, 只是你还不了解罢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 印度那些值得骄傲的玩意几乎完全依赖外包, 没有本国市场的支撑. 中国则不同, 我们的市场很大, 否则外国人来干什么? 你可以说他们是为了廉价劳动力, 但可以告诉你, 廉价劳动力世界上到处都是, 不信的话到第三世界国家去看看. 中国的优势很多, 是个综合国力的体现. 印度呢? 除了那几个就算是很牛的玩意, 他们还有什么拿的出手? 你说的没错, 我们是在龟兔赛跑, 但我们永远是兔子, 他们则永远是乌龟.
  印度有英殖民的历史  相对来说印度人的英语关比曾经闭关锁国的中国具有普遍性的优势  由于语言上的支持印度发展文化产业服务业也是必然的趋势  印度的软件产业比中国先进  更多的是体现在教育上的竞争优势  中国工学是在世界前列  神五等等例不胜举  但软件工业内却人才稀缺  故大玉儿半途出家仍混迹的左右逢源  眼下教育也在改革  三十年后的结果  更多的是取决于中国是不是有一个锐意进取的改革政府  深圳当年是中国改革的先驱  而今各部门脑满肠肥  不知道尚有几人愿前仆后继
  楼主编故事吧。不是所有人都会英语(30%,贱民和下层不会)。政府没有强大意志和集权手段,100米的立交桥造了三年还只能是一个桩。软件是外包思想,你说我做。人嘛,没有东亚人的勤劳,得过且过。
  50年内,印度超过中国,是必然的。                                                                          我指人口。
  我同意楼主的观点    大家说点理由吧
不要一味的嘲笑和盲目的自信
  不敢说印度怎么样 反正中国大陆的英语环境很差
  说以后的事谁信?不看看报上还说咱要超过美国的嘛?谁说得清?
  现在印度的国际环境不错(而且这是长久趋势)  西方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它来抗衡中国  而中国呢  毕竟敌人太多了  一不小心就会翻船  
  谁能说明日的印度发展速度一定不会超过中国呢???就象50年前谁能预计今日的中国会有如此的发展呢?!    我认为楼主发这样的文章是有意义的!我个人非常的支持!!我个人认为印度和中国作为两个发展中国家倒是有很多地方可以互为借鉴。    不仅印度,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小靓!!  承认中国现阶段的不足,才有明日的持续高度的发展,否则,日本的经济崩溃就是先例!!值得我们深思!!!
  以前看过一点印度的资料,感觉印度有自己的长处: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非常大(当然文盲也很多),似乎对教育很重视,这点中国比不上。  不过印度弱点也很多,特别是那个什么种姓制度,简直就是奴隶社会的残余。  所以,印度要超过中国的可能有,但是不大。
  学习是必要的,每个国家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把她对立起来就没必要了!中国还远没有达到世界上最强的,没必要回头看。就好象一位同学成绩中等,肯定追比他高分的人了,而不会去遏制比他低分的人,本身心态就不好!发展才是硬道理,即使有一天印度超过中国,也没什么大不了,你跑累了我就超啊,你歇一会再追不就是了!
  印度在服务业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语言亦是.不过现在城市三岁小孩都会说两句英语,中国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农村发展起来.有竞争绝对是件好事.看我们如何看待,摆正心态, 迎接挑战.落后又怎么样啦,赶上啊,中国政府现在感觉不要太好哦,是要give some colour to see see
  恩,有道理
  我觉得楼主的文章的论点有点本末倒置的味道,因为,所有的第三产业都是从第一产业为依托的,美国人、小日本的强大不是因为他们的金融衍生工具和信息化产业,我认为,这两者仅是一种助推器,但主要的推动力量还是制造业,美国、小日本的强大都是因为他们的制造业的强大,我国虽然在软件方面确实现在在总体水平上落后于印度,但我们的工业基础却比他们雄厚得多,而这也是我们飞快发展的基础。
  如果以后世界重视中文,那13亿中国人都是人才,而且是高素质的人才
  以为会中文
  薛涌的文章一贯垃圾,实在看不出yale这个头衔对他本人的学术水准有什么实质帮助。
    作者:风中白狼 回复日期: 11:37:07     我觉得楼主的文章的论点有点本末倒置的味道,因为,所有的第三产业都是从第一产业为依托的,美国人、小日本的强大不是因为他们的金融衍生工具和信息化产业,我认为,这两者仅是一种助推器,但主要的推动力量还是制造业,美国、小日本的强大都是因为他们的制造业的强大,我国虽然在软件方面确实现在在总体水平上落后于印度,但我们的工业基础却比他们雄厚得多,而这也是我们飞快发展的基础。  ------------------------------------------------------------  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的定位是在于这一产业的生产是否具有比其他国家更小的机会成本。但是在拥有比其他国家更小的生产的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途径中,并不完全指制造业才能够达到这一优势。在未来的国际经济市场中,谁拥有的比较优势多,谁就可以以较小的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生产物品与劳务并积累资本和发展科技。谁就会成为经济强国。    比较明显的例子,如香港和新加坡,它们是靠努力追求动态的比较优势而拥有了发达的行业。而且这些行业最初也并没有比较优势。只是通过经济上的“中干学”(LEARNING-BY-DOING)反复地对这一产业生产和注入资金从而造就了自己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新加坡的基因工程行业。    所以,经济活动中最终追求的是某一行业的“比较优势”,以此以最小的机会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工业时代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打天下的格局已经被打破!!    因为,所以的经济活动,只要有可能,它就会以各种方式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这也是它的最终目的。  
  呵呵~~照楼上的说法来看,中国也可以效仿印度,从现在开始把政策落实到高科技领域和服务行业就好了。  那么在98年的金融风暴中,大陆应该不要去管香港的死活,人民币也可以贬值嘛,不是要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嘛。  别忘了,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光只能看他的某一个方面,而是要看综合实力。
  首先我同意技术服务是现在IT行业的一大新热点,印度在这方面确实比中国强。但以我看来这个产业并不能托起一个国家的经济。这个产业以给别人提供服务为前提,本身就是脆弱的,要依赖于别人的需要而存活。以中国本身的政治特色,这个政权要存活下去,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经济体系和其它国家抗衡,发展一种全面的经济是这个政权必须要走的道路。
  大多回帖的人对印度有偏见!!!!!  首先印度的软件业就比中国好,而且印度人也不比中国人笨  我们应该正视对手,不要自高自大
  作者:影子悠悠 回复日期: 18:04:15     呵呵~~照楼上的说法来看,中国也可以效仿印度,从现在开始把政策落实到高科技领域和服务行业就好了。    那么在98年的金融风暴中,大陆应该不要去管香港的死活,人民币也可以贬值嘛,不是要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嘛。    别忘了,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光只能看他的某一个方面,而是要看综合  ------------------------------------------------------------  您说的没错!我说的是经济本身。
  ====因为印度人的寿命短,所以印度的年龄结构也优于中国;印度的普通劳动力成本也低于中国。            
这也是理由,敬佩楼主    
不过我觉得对印度上升到战略高度的重视是必须的了。我想我们是不会再犯对日本人的错误了,只要一旦和印度发生冲突,只要能够战胜,就一定要他付出惨重代价。    
不过和印度搞好关系比发生冲突的概率更大,两国除了一次在历史长河中的可忽略不记的冲突外几千年都是和平共处的,两国的势力范围截然不同,没有引起冲突的必然性,而庞大的青藏高原是不可逾越的天堑,所以在未来我国和印度更多应该向盟友的关系发展,这才是上策,毕竟我们有对付的头等敌人是日本,这是本世纪之内的大事。  
  不敢说印度怎么样 反正中国大陆的英语环境很差        英语只是一种工具,不是你会说英语你就是人才吧?  其实英语是一种很落后的语言,词量太大,而汉语你只要会常用字就解决问题,小学毕业生能看懂报纸,而英语的词已超过50万,且不断被创造出来,不必人人都 去学吧?
  &可是我们在想办法改变,在控制,但印度却在放纵生育&    不知道就不要乱说,我们班有6个印度人,问了他们,说现在印度一般生两个 (保持人口不老化,要2。1个)
  我同意楼主的观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印度,或是认识几个印度人,  大概都是想象的说吧
  印度企业正磨刀霍霍  外国公司成并购目标
     乔安娜·斯莱特(Joanna Slater)  《华尔街日报》    当前,在国内获得巨大成功的印度企业马不停蹄地把触角伸向了海外,寻找著收购良机。    在最近几个月里,印度公司在海外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涉及多个行业的收购浪潮。无论是在汽车零件业、制药业、货车运输业,还是电信业,印度企业都显示了想在全球市场上一争高下的抱负和实力。    许多人认为,印度企业只有进行了卧薪尝胆的重组才能具备全球竞争力,而实施海外收购则是这场长途跋涉的最精彩的部份。当前,鉴于利率水平很低,同时国内济发展迅猛,财源广进的一流印度公司把视野投向了国外。    “印度公司的业绩大有长进,”汽车零件生产商Bharat Forge Ltd的董事长巴芭·卡利尼(Baba Kalyani)说。该公司在去年11月宣布收购了一家德国公司。卡利尼说:“如今它们很有实力,认为自己能进行海外扩张。”    印度企业近期进行的跨国并购交易价值接近5亿美元。虽然按国际标准来看这些交易的规模并不惊人,但它们表明印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制造业不再像以往那样专注于国内市场了。    中国的制造型企业也在收购外国公司,但许多收购只是延伸了它们作为世界工厂的角色。例如,一些中国公司开始购买自己生产的知名产品的品牌。但是,对于那些投身于海外的印度公司而言,这种转变更多地意味著它们拥有了足够的财力和实力,可以迈向国外了。    印度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Crisil的董事总经理拉维莫汉(R. Ravimohan)指出,印度企业近来在海外进行的大量收购体现出“一种结构性的转变,而非偶然现象”。他说:“在每个行业,印度都有两三家已经具备了全球竞争力的顶级公司。”    卡利尼的公司Bharat Forge就是个典型。四年前,卡利尼根本没想过要进行海外收购。他当时正使尽浑身解数,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在印度卡车市场崩溃后生存下去。可经过了几轮的重组,削减了冗员、库存和财务成本后,公司反而兴旺发达起来,产品先是在国内,后是在海外受到了热烈欢迎。去年11月,公司宣布收购德国公司Carl Dan Peddinghaus GmbH,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锻件生产商,但公司未公布交易价格。卡利尼并没有就此止步。“我们的目标是在今后五到七年内成为全球的领导企业,”他表示。    变化的时代    这种自信在几年前是从未听说过的。印度从1991年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当时国内的许多制造商担心自己无法抵御跨国公司的竞争。但近些年来,一流的印度公司能积极地应对这些压力,变得精简而强大了。与此同时,印度政府也放松了对于并购的限制,因此企业不必经过政府批准才能在国外进行收购。    国内业务的蒸蒸日上给大多数进行海外收购的印度企业提供了资金。这些公司进行扩张是为了进入新的市场、扩大生产规模,或是吸收新的技术和技能。投资银行家们指出,它们的收购目标是那些价格具有吸引力,同时对自身低成本的工程设计和生产模式形成互补的企业。投资公司Ambit Corporate Finance的合伙人阿米特·穆赫贾(Amit Mukherjee)说,在某些情况下,企业的目标是收购国外的品牌和分销网络,并寻找途径把某些成本转移到印度。    制药业是印度渴望收购,并取得不俗业绩的行业之一。印度拥有一些生产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属于最低的非处方药生产商。这些公司在不断扩大出口的同时,还在国外寻找合作伙伴来推动自己的事业。在去年7月,印度制药公司Wockhardt Ltd.收购了一家英国制药商;同年12月,印度最大的制药公司Ranbaxy Laboratories Ltd计划收购Aventis SA生产非处方药的子公司。    “以制药业为例,欧洲有许多小公司值得印度企业考虑收购”,投资公司NM Rothschild & Sons驻印度的主管穆那什·卡恩那(Munesh Khanna)说。他指出,印度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欧洲公司与当地的医生和医院早已建立起来的关系网。目前,卡恩那正在为另一家印度制药公司Dr. Reddy‘s Laboratories Ltd在欧洲寻觅收购对象。    融入世界    最近进行的一些并购交易很便宜。例如,全球最大的卡车生产商塔塔汽车公司(Tata Motors Ltd.)在去年秋天宣布:塔塔计划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韩国大宇公司(Daewoo)旗下举步维艰的卡车子公司,现已成为此次收购的优先竞标人,并开始了尽职调查。塔塔的高级主管表示,他们相信自己能从大宇跌倒的地方爬起来,重振旗鼓。“我们的想法完全改变了”,公司常务董事拉维·坎特(Ravi Kant)说。“我们不仅准备应对印度国内的竞争,还将走出国门,迎接来自其他国家的挑战。”    当然,进行跨文化的收购并不容易,特别是对于那些首次进行海外收购的印度公司来说。但是,许多印度公司越来越乐意接受这种挑战。在去年12月,软件巨头Infosys Technologies Ltd.宣布:公司将耗资2,300万美元收购一家澳大利亚科技公司。此项交易使Infosys的海外员工数量翻了一倍,升至600人,该公司目前的员工总数接近2万名。    Infosys的首席执行长纳丹·尼勒坎尼(Nandan Nilekani)说:“这是我们下一步得做的事情,我们必须在已有的市场上扎下根。”    香港时间日13:49更新
  三大产业齐头并进 印度经济全面提速
           《华尔街日报》    月,印度经济大幅增长8.4%,这意味著其全年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接近8%的水平,从而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印度周三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令很多经济学家大跌眼镜,如此快的增速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在亚洲,印度成为7至9月份当季经济增长率仅次于中国的国家。中国经济在该季度增长了9.1%。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驻新加坡的亚太经济学家Sanjeev Sanyal说,“印度经济增长的太快了。虽然我们已经预计到印度经济的起飞,但实际增长速度大大高于我们的估计。”    印度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依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的巨大发展。经济学家表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经济还是头一次形成这种齐头并进的局面。    在官方渠道上,印度央行现预计截至3月31日的财政年度,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6.5%-7%;但印度政府官员已经强烈暗示这个数字是极其保守的估计。也有经济学家预计印度经济的年增长率能达到8%。外国机构投资者受到这些乐观经济预测以及股市繁荣的鼓舞,向印度金融市场注入了60亿美元的资金,这一数额前所未有。    一些政界分析人士称,印度政府可能会利用大好的经济形势作为大选的筹码。全面大选将在今年11月前举行,不过,执政的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可能会将大选日期提前到今年4月或5月。    农业是7至9月增速最快的行业,适宜的季风天气是促成农业恢复活力的最主要原因。该季度的农业产值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7.4%。但在4月至6月的季度,由于尚未摆脱旱灾的影响,印度农业产值仅较前一年同期微幅增长1.7%。    印度经济观测中心(Center for Monitoring Indian Economy)的经济学家Riyaz Khan预计,农业产值在今后两个季度中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因为雨季的积极影响将会充分显现。印度经济观测中心是一个位于孟买的智囊机构。Riyaz Khan预计截至3月31日结束的财政年度,农业产值将较前一年增长10.7%。大丰收会使印度农民的口袋鼓起来,从而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    印度工业取得的成绩也十分显著。在消费需求强劲增长的带动下,7月至9月份季度的制造业产值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7.3%。    印度著名评级机构Crisil的首席经济学家Subir Gokarn说,生产率的提高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经济的迅猛增长。很多印度制造商都花了几年的时间进行重组,力图提高生产效率。利率的下降使他们大为受益,不过有经济学家预计,利率水平短期内不会再下降,甚至有可能微幅上升。    与此同时,印度的服务业7月至9月当季也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11.9%。服务业涉及面广大,是带动印度经济的常青树。    相关文章  印度企业正磨刀霍霍  外国公司成并购目标(日13:53)  印度移民重返故土  软件工作虚位以待(日16:46)  IBM高薪职位将转移到印度和中国(日19:09)  Google将在印度设立首个海外研发中心(日21:08)  印度拟建经济特区,赶超中国尚须十年(日14:51)  印度经济处于50年多来最佳时期(日12:55)        香港时间日21:18更新
  這個問題爭論很大,各為說的都有道理,但是事實總會有出入的,國家的發展也不是總這樣一帆風順,中間的變故有誰知道呢.
  靠,楼主太片面了
  多读读罗马历史.    知道不知道?西方的经济发达是怎么实现的?    用武力实现的.    只要用武力征服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就能让经济上一个层次.    所以美国人才拼命发展军事技术.
  印度没有&文革&,谁能保证中国以后不发生?
  作者:riccarton 回复日期: 0:26:36     &可是我们在想办法改变,在控制,但印度却在放纵生育&        不知道就不要乱说,我们班有6个印度人,问了他们,说现在印度一般生两个 (保持人口不老化,要2。1个)  -------------------------------------------  拜托,“一般”不代表全部,OK?事实上,印度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控制人口的规定,这是事实!!!记得有一次印度晓得哪一个高官提出控制人口,结果到换届选举时他就被淘汰了,那个他定的法规也取消了。  你才是不知道不要乱说哦,6个印度人,能代表什么???
  何况就算“一般生两个”,那也够吓人的了
  因为印度人的寿命短,所以印度的年龄结构也优于中国;印度的普通劳动力成本也低于中国  这个说的好强啊,我都笑了  还有就是英语好就真的有用?语言不过是交流的工具.
  语言是沟通的产品
  印度人的高等教育水平远高于中国,受教育的印度人英语水平远高于中国人;          有点意思!哈哈楼主真幽默!
  印度人的高等教育水平远高于中国,受教育的印度人英语水平远高于中国人;                  有点意思!哈哈楼主真幽默!      这好象没错吧  我们学了10来年英语 能跟外国人流利交流能有多少?
  50年后是怎么样这很难说,但保持警惕总是要的!  无论何时我们都会面临的生存竞争,都会有竞争对手和潜在对手!
  中国大学的水平太次了
  大道理我不太懂,不过有两件事我可以确认:  1、印度人的英语真TMD的难听,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以前以为日本人的英文很难听,现在发现和印度人比起来,好听多了!  2、所谓软件业的差距,我觉得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现在中国软件业和印度的差距在于公司的业务能力和管理上面,从中国软件技术人员的素质上,差距并不大!
  谁说英语水平就代表教育程度?如此说来,法、德等非英语国家的教育水平肯定比不上印度的,同理,国际竞争力也不如印度。  ?????  说笑话吧!
  作者:满蒙美女大玉儿 提交日期: 13:12:00  - -
因为印度人的寿命短,所以印度的年龄结构也优于中国;......    =======   ???  
  中国与印度-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飞速发展的上海
   中国与印度两国人口的总和占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两国的发展对世界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新苏黎世报的一篇长篇文章对中印两国不同的发展道路做了比较,文章先介绍了先进的上海与落后的孟买之间的天壤之别,接着就两国不同的政治社会结构写道:    “在外人看来,印度似乎是一个柔弱的国家,一个很脆弱的社会,但这样的印象只有一部分符合事实。形象地说,中国的结构是外壳坚硬、内核柔软,印度则正好相反。中国的国家权力部门以压制力对待个人,却没有法制机构向个人提供躲避国家权力的可能。然而在全面控制的外表后面,隐藏着真正的脆弱:历史上王朝覆灭和革命爆发一再表明,中国是多么容易陷入无政府状态。    而印度的政治精英则具有这样的能力:他们无需动用专制主义或军人专政的手段,就能控制住生活在贫困中的大多数居民。在北京领导人惊恐万分地动用坦克对付几千名示威群众时,印度的贫民窟、拥有一亿居民的比哈尔邦却在进行选举和定期政府更替。    问题是,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不仅保证社会更为安定,而且也能赋予社会和经济以更大的发展动力?回顾过去五十年,得出的结论是,印度比中国安定,印度避免了‘大跃进’或‘文化革命’这样的灾难,它的政治发展是可靠的,而中国就缺少这样的可靠性。但这个结论的另一面是,印度的经济没有能够实现量子飞跃,而中国自邓小平进行改革以来,则完成了这种飞跃。”    文章接着对中印两国的媒体景观做了比较,印度新闻界十分活跃,新闻自由可与西方国家媲美,而中国的媒体仍然处于政府控制下的不发达状态。接着文章转而写道,自由批评的媒体固然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它不能代替责任政治和有效行政:    “印度的新闻言论自由给人以深刻印象,但中国的政治决策和计划实施则遥遥领先。印度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存在很多问题,中国则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印度,选民可以追究政界人士的责任,可以不投他们的票,以此惩罚他们。虽然中国的领导人从来无须以选举取得合法地位,但他们往往更快、更有效地去关心人民的需求。邓小平的经济改革在全国得到贯彻正说明了这一点,与此相比,印度的革新不过是犹豫不决的零碎工程。”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1.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自己有正在迅速发展的内需市场(比如汽车)。  世界上任何一个经济大国都是从工业起步的,没听说靠服务业起步的。(小国可以做服务业 比如新加坡)。  2.中国需要要的是资金积累,这不是需要靠国家垄断、多印钞票来实现的,而是一分分的从鬼子哪儿挣来的。有了市场和和资金,什么高科技企业你不能做?什么高科技人才你不能请?  3.中国需要人才积累,科技人才、管理人才、金融的等等,这不是靠一天两天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两代人。  4。中国需要成熟的市场观念,成熟的经济制度,成熟的游戏规则,这也是不断地为鬼子打工中学来的,完善的,而不是别人白给的。  5。今天我们给别人做鞋做玩具,因为我们有劳力成本低的优势;我们现在不发挥自己的优势多捞点钱,多积累经验。就是耽误子孙后代,我们已经被耽误了2代人,难道还有耽误下去??
  中国要真正富强,就是要13亿人的中就业人口都有事做,有钱挣,有钱来养他们的老婆孩子,来支付高昂的医药和教育费用。这当然需要工业来完成,而不是服务业或什么软件业。。更不是老祖宗留下的几快薄田。
  中国要真正富强,就是要每一个想上大学的,想接受教育和培训的人都得到教育和培训,用知识和技术来武装自己,才能跟别国人竞争。
  女人不要谈论经济与政治,头发长见识短,楼主就是一例
  楼主这个女人总是“头发长见识短”。真的是这样。    这些年,印度人我打交道多了,上到富翁,下到老百姓,他们人都很聪明,但问题多多。不是我看不起他们,印度这个国家不可能超过中国。    他们的宗教问题,民族问题,还有他们普遍天生的奴性和自私,极端的个人主义,狭隘的目光,都是阻碍印度进步的绊脚石。  
  薛涌(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  这个人纯粹是傻比,或者别有用心!!!!    没有强大和完整的制造业,服务业再发达算个屁?  而且,服务业和人口+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上去了,服务业自然水涨船高。      
  楼上的狗狗,偶强烈支持你。偶只要一听有人骂博士,偶就开心。    楼主确实没去过印度。等哪天印度人不喝死人水了,才有那么点希望
  到想请教楼主,按楼主的发展思路中国可能(极低概率)会有胡萝卜,可大棒去哪找?
  楼上的别请教楼主了,她的脑细胞营养都用在长头发上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华有几个劳动力市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