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公交都市成功后能否未享受政策性住房证明哪些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

公交都市项目实施后,百姓乘坐公交出行将舒适、快捷、有序。 本报记者 苏强摄本报记者 闫雪峰17日~19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考察组专程赴哈,考察哈尔滨的申报情况,作为东北三省唯一申报试点的城市2012年,哈市拟投入资金18.363亿元,实施新建、改造3座公交都市试点示范停车换乘综合枢纽、16座公交换乘枢纽、40座公交首末站、公交专用道32公里,新增600辆大容量环保公交车等15项工程。这是哈市交通部门列出的今年“交通菜单”,这些项目将为哈尔滨申报“公交都市”提供有力的支撑。哈尔滨为何要积极申报“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公交都市”将给冰城交通环境带来哪些变化?机遇 “公交都市”提速冰城公交目前,哈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80万辆,同时正以每天300辆的速度增长。城市交通拥堵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段和特殊拥堵点,通行更加艰难,解决拥堵的交通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拥堵的良方,申报公交都市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哈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公交都市”是国家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首批10座试点城市正在筛选中。根据相关要求,申报成功后,国家将对试点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城市公共交通节能减排等,给予必要的支持,并将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试点城市作为“城市客运智能化应用示范试点”城市和“城市公交车辆新能源改造试点”城市。对哈尔滨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现状 “公交都市”要件基本具备记者了解到,按照交通部建设要求,申报“公交都市”试点城市要具备相应条件,而且择优选择。按规定,申报城市市区常住人口应在150万以上,编制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等。政府出台针对公共交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城市公共财政对公共交通发展有明确、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和保障制度。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和管理水平在全省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哈市基本具备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试点城市的条件。”哈市公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底,哈市公交线路达到154条,长度达到3292.2公里,公交车辆5020台,万人拥有公交车13.6标台,公交日客运量达到285万人次,公交出行占城市交通出行总量约31.1%。特别是近年来,哈市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并通过健全法制体系、建立扶持政策等多项措施,为城市公共交通在规划、建设、用地、资金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哈市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常规公交、出租、轮渡在内的多元化的城市公共客运体系,随着2012年底轨道交通1号线的开通,城市综合公共客运服务体系也将初步形成。同时,记者在对比哈市“十二五”期间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与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考核标准时发现,两者的创建目标基本一致。据介绍,这也是哈市申请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试点城市的重要理由之一。“哈尔滨经过5年努力达到国家&公交都市&建设标准是完全可能的。”该负责人说。记者了解到,目前申报“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只是一个开始,根据建设要求,试点城市“十二五”末必须达到相应的考核目标,交通运输部才能授予“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的称号。而按照交通部建设要求,“十二五”末,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应形成公交快线、干线、支线分工明确、衔接顺畅的运营网络。城市建成区的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应达到90%以上,从而实现主城区内500米内能上车,5分钟内可换乘。2万人口以上的居住小区应配套建设公交首末站或换乘枢纽,城市公共交通的乘客测评满意度达到80%以上等。哈市公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15年,哈尔滨将率先全省基本建立以“轨道交通和依托公交专用道的公交线路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轮渡为补充、慢性交通为延伸”的多模式、一体化都市公交系统。保证万人公交车辆保有量达到15标台以上,环保节能车辆不低于70%,城市中心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现主城区500米上车、5分钟换乘,公共客运系统承担全日出行量比例达到45%以上。轨道交通1号线建成通车,2号线、3号线建设完成50%,公共交通专用道建设通车里程超过116公里,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交通承载力得到明显提升。届时,城市主城区功能和人口将得到有效疏解,交通拥堵有所缓解,市民出行也将更加顺畅、舒适。新闻链接“公交都市”是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战略,已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方向。东京、巴黎、伦敦、新加坡、香港、首尔、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是世界闻名的八大公交都市。“公交都市”的共同特点为:具有高公交分担率;以高快速路引导产业布局、以快速公交走廊引导人居集聚,以公交车站打造城市开发中心;采取全方位的公交优先政策,保证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采取包括限制小汽车过快发展、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的需求管理措施等。根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交通运输部将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十二五”期间建30个“公交都市”。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其他新闻(无对应栏目)
https://img2./f2e/wap/common/images/weixinfixed1200low.jpg我市获批创建公交都市 全国“十三五”期间首批获批的共有50个城市
日前,交通运输部下发了《关于公布“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第一批创建城市名单》,许昌市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入选,是全国“十三五”期间首批获批创建的50个城市之一。
创建工作原则上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创建工作结束后,交通运输部将组织开展评估工作,对达到创建要求的城市授予“公交都市”称号。
2014年,我市成为全省首批“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城市之一。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公共交通事业作为政府主导、持续投入的公益事业,共投入资金2.65亿元用于公共交通事业发展。通过公交体制改革和公司化改造,我市的城市公交行业已形成了“政府主导、国资参股、民企控股、特许经营、财政补贴、市场化运作”的全新经营模式,既保证了城市公交的公益属性,又以政府投入带动企业投资,调动了企业提质增效,服务社会的积极性。
跟随“智慧许昌”建设的脚步,我市开展了“智慧公交”建设。市公交公司投入1897.85万元,建立了集车辆运营视频监控、GPS智能调度、企业资源管理、公交出行信息服务、公交智能卡自动计费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公交体系;建设了与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智能公交系统,建立市民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先后推出电子公交站牌、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电话服务热线等服务;开展了公交客流调查器安装工作,为公交线网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成功申请“交通一卡通”密钥使用权并已启用,为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奠定基础。
在城市公共自行车建设方面,我市投资5899.45万元,已建设完成4期,共建自行车站点300个。自2014年运营以来,我市已经办理骑行卡6.5万多张,单日借还车次达4万次,市区每天的扫码租车使用量在1万次左右。
截至目前,我市公交行业从业人员1869人,公交车辆1286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达到1040台,公交线路50条,中心城区500米站点覆盖率达100%,公交场站19个,总面积28.63万平方米,公共汽电车进场率为100%,公共交通一卡通使用率55%,城乡客运公交化运营比率100%,公交年客运量8059万人次,水上公交年客运量39万人次,公共自行车年使用量443万人次,公共自行车6500辆,专用绿道61.7公里,已经建立起地面公交、水上公交、公共自行车、步行“四位一体”的绿色出行体系,绿色出行分担率为81%。2016年发布的《河南省18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中,我市居民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和交通服务满意度均位居全省第二。
根据交通运输部工作要求,我市作为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将积极申报纳入“十三五”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方案,交通运输部对符合条件的综合客运枢纽项目将予以优先支持。省交通运输厅在年度投资计划中优先安排公交都市创建城市符合要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将调整后的农村客运、出租车油价补助资金统筹用于支持公共交通发展等,落实公交都市创建城市的项目、资金等配套支持政策。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认真履行申报承诺,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创建主题,加大投入力度,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公交都市创建达到预期目标,让人民群众共享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有更多的‘获得感’。”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郭栋超说。
(来源:许昌网)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南宁入选国家“十三五”期间第一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
日08:11&&来源:
原标题:南宁入选国家“十三五”期间第一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
在地铁1号线南湖站,地铁与公交车无缝对接。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关于公布“十三五”期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第一批创建城市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南宁等50个城市成为“十三五”期间国家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的第一批创建城市。
入选“十三五”期间第一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给南宁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目前南宁市公交都市创建成果如何?下一步怎么做?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
最终建成多模式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
如今,在南宁街头,市民乐享公共交通大建设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乘坐地铁可以快速地从城东到城西,出了地铁口能轻松地找到公交站,而乘坐空调公交车也让乘客不再大汗淋漓。
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宁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为25%,到2020年将努力提高至45%。
根据《通知》要求,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原则上在2020年底前完成。创建工作结束后,交通运输部将组织开展评估工作,对达到创建要求的城市授予“公交都市”称号。同时,符合公交都市创建要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得到交通运输部及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指导以及政策、资金上的支持。
目前,南宁市建设国家公交都市的总体思路已明确:从用地与交通两个方面着手,通过优化与调整骨干公交走廊沿线土地利用,构建“一体化、高保障、品质化、可持续”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准的公共交通系统,最终建成以轨道+BRT为骨干、快―干―支分层次的常规公交为主体、公共自行车为辅助的多模式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
大力发展大运量、中运量公共交通
2016年12月底,南宁地铁1号线全线通车。8个多月以来,地铁已完全融入市民的生活。数据显示,地铁开通后,通过地铁出行的人数每天平均达20多万人次,高峰期达30多万人次。
地铁让市民乘车准点率、乘车环境舒适度大大提升。市民蒋语琪说:“地铁站与站之间基本是2分钟到达,候车时还能通过显示屏清楚地了解下一趟车什么时候来,方便极了。”
下一步,南宁市还将大力发展大运量、中运量公共交通,即地铁和BRT。其中,地铁2号线预计2017年底开通试运营,3号线、4号线、5号线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至2021年,南宁将建成2号线东延长线和3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工程,长约75.1公里,形成5条运营线路、总长128.2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BRT 1号线已于今年1月25日开通,2号线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机场、凤岭客运站换乘更顺畅
构建换乘灵活、内外衔接顺畅的区域综合客运体系,实现多模式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与对外客运方式的有机衔接,也是南宁市公交都市创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8月10日,记者乘地铁1号线抵达南湖站,出站50米内就设置有公交站点,附近还有公共自行车,换乘十分方便。
民族大道改造提升工程竣工后,不仅路面提升、绿化提升,沿线设置的46个港湾式公交站台也提升了车辆通行效率。目前,大学路也正在进行整治提升工程,沿线公交站的设置也将与民族大道一样,更有利地接驳地铁,更方便市民候车和乘车。
根据规划,地铁在未来也将通向机场:今年将新开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实现飞机、高铁、地铁的无缝对接;位于南宁东站南广场东侧的南宁凤岭综合客运枢纽站正在建设中,计划于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在这里,高铁、大巴与公交也将实现无缝对接。
让绿色公交走进生活
“清洁能源与新能源公交车越来越多,我们的出行更环保。”这是市民张潇对公交都市建设的感受。
目前,南宁市清洁能源与新能源公交车达2391辆,占全市公交车的68.7%,并配套建设了125个公交充电桩和10个加气站。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至2020年,南宁市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占比将达到90%以上。
大力推进公交场站建设也是南宁市创建公交都市的重要内容之一。截至2016年底,南宁市公交场站面积达63.02万平方米,车均公交场站面积为142平方米/标台。五象新区规划建设8个公交场站,目前已有部分投入使用,未来公交场站建设将外拓,例如将在武鸣、四塘、坛洛等地选址,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此外,南宁市还将持续开展线网优化调整工作,使城市公交线网布局更合理化等,通过努力构建绿色、文明、便捷的国家公交都市。(记者 冯晓华/文 潘 浩/图)
(责编:高丽、秦晶)
上不了班回不了家 广西南宁居民反映家门口大雨必涝
在广西南宁市兴宁区长兴路住了十几年的张静之,每到下雨天,总要想办法经过家门口那段积水的路面:小雨时电动车慢慢开过去,中雨时挽起裤腿趟过去,可遇到大雨或台风天气,张静之就没辙了,“积水甚至能漫至长芬话耄盗径济环ü!比涨埃啪仓蛉嗣裢从沉思颐趴凇按笥瓯乩浴钡淖纯觯粞圆坏1个月,政府就把路给修好了。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常年公开
索引号:G14-00028
文件编号:新政文(2014)21号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成功申报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先进个人进行奖励的决定
】来源: &&浏览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成功申报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申报的成功,标志着我市在未来5年内将获得国家约4亿元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这必将为我市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深远的政治影响。  在创建申报工作中,市交通运输局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强力推进,克难攻坚,狠抓落实,为我市成功申报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做出了突出贡献。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和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创建申报工作,并亲自带队,积极主动进省赴京协调,与交通运输部、省厅有关职能部门对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市交通战备办公室主任蔡胜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总经理王晓昌身先士卒,组织有关部门及人员组成攻关小组,认真学习调研,规划设计,沟通协调,汇编资料,并聘请交通运输部科研院专家莅新指导,高标准完成了《新乡市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申报材料》的编撰,使我市顺利通过评审并获批。  为鼓舞士气,激励先进,经研究,决定对张和等8名同志进行奖励。  一、记二等功  张和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二、记三等功  蔡胜林市交通战备办公室主任  王晓昌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总经理  三、记嘉奖  范黎林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戚红伟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处长  王德俊市城市客运管理处处长  强勇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  徐黔予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工会主席  希望受到奖励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扎实工作,为建设幸福新乡和中原经济区强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新乡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建设与维护&&& 地址:新乡市人民东路甲1号&& 网站维护电话:
豫ICP备号&&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技术支持:山谷网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企业创建型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