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私募区别大幅跑赢私募 牛市中私募没价值了吗

公募基金VS私募基金 公募基金业绩大幅跑赢私募原因揭秘
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Liujianyong
截至5月22日,Wind统计数据显示,可比的779只股票型今年以来平均净值涨幅为64.44%;格上理财统计数据显示,阳光私募行业1638只股票类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35.02%。
公募基金业绩大幅超越私募,原因何在?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长期还是短期炒作?稳定增长还是短期爆发?博取排名还是控制回撤?满仓操作还是回调踏空?提成扣除还是业绩缓慢?业内人士对此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四原因致公募业绩腾飞】
针对公募基金大幅跑赢私募的现象,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相对收益考核、牛市敢于重仓、公募的平台资源和投研力量、投资风格和操作策略是其业绩腾飞的主要原因。
相对收益考核
多位公募基金经理在采访中认为,相对业绩的目标和考核标准是公募大幅战胜私募的重要原因。
北信瑞丰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高峰表示,“对于本轮牛市而言,公募业绩跑赢私募是很正常的。目标决定策略,公募基金的目标是相对收益,注重考核排名,持有仓位相比私募也比较高,在单边牛市中自然占据不少优势。”
金元顺安基金投资副总监晏斌认为,公募主要追求相对收益,对于市场的变化更为敏感,在今年的大牛市中,紧随市场风格在收益上更具竞争力。
国泰基金投资负责人黄焱也称,公募基金是以相对收益为主导的,在牛市的时候能够紧跟指数甚至超越指数,而且基本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满仓操作,所以其收益率在市场好的时候也相对比较高。
一家中型公募基金经理称,“受公募基金相对收益考核和排名影响,可能会导致新生的基金经理操作上呈现相对激进的风格,这也是其业绩飙升的重要原因。”
牛市敢重仓
牛市敢于重仓是公募脱颖而出的另一主因。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基金有仓位的限制,今年很多公募基金股票仓位几乎接近满仓,这在牛市中自然收益颇丰。
黄焱表示,今年公募比私募业绩整体上较好,主要原因还是大牛市,创业板和成长股表现良好,公募基金能够抓住成长性较好的个股,全仓操作,重点持股,业绩就会比较突出。
北京上述中型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对于公募而言,一般仓位都在80%以上,这在单边牛市行情中具备较大的优势。而晏斌认为,今年公募收益率较高的原因和仓位限制关系可能不大,许多私募产品都加了杠杆,私募产品的平均仓位估计不会低于公募基金。
优质投研资源
公募平台的优质资源也对其业绩有所贡献。除了大型私募外,私募在平台、资源、研究员、体制支持等因素上均不如公募。
黄焱表示,“一个公募基金的业绩核心是靠投研团队。一个比较成熟的投研团队及其长期的沟通磨合是私募比不了的,公募投研团队的定位和架构设置更加长期化。”
高峰也认为,短期内,市场风格对基金的收益影响比较大,但长期看投研能力对收益的影响将更加凸显,优秀的投研团队将为公募基金带来超额收益。
晏斌表示,公募基金的优势在于平均投研能力较强、风控相对严格、流程也更为规范,后台和市场人员支持较为充分,但由于近年公募人才对私募团队的充实,公募和私募投研能力的差别也在逐渐缩小。
晏斌称,“公募的优势在于,大部分公募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比较平稳的投研团队,这是绝大部分私募没有的。以此而言公募的业绩应该更能持久。”
主题基金正值风口
高峰表示,在操作策略上,公募的交易相对偏少、持有时间较长,这在单边的牛市行情下将获利颇丰。
某大型私募投资总监也认为,公募的小规模产品主要是主题类基金,比如、国企改革等,当风口在这些行业上时自然表现很好,但一旦风不在了也很危险;而公募的大规模产品多是一些指数型、主动管理型产品,今年大部分指数基金随着指数上涨自然上涨。
该投资总监分析,“公募只有不到100家,非常集中,业绩也差不了多少,而私募基金太多,导致业绩分散且两极分化,就把平均收益拉下来了。”
相关内容阅读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5 邮箱:
热门资讯榜
大家都爱看
活动时间:日-6月18日
中南大学机电学院研三学生姜东身跳楼身亡现场。
日,上海,从去年8月起,沪漂剩女苏晶晶每个周......
浴火新生版本一次看完
抵制天价彩礼
5月24日,甘肃庆阳抵制天价彩礼。据爆......
浴火新生版本一次看完
2015年5月份第二批20只新股中签率中签号已经陆续出炉了,小......
中商情报网讯,5月份第二批20只新股中签率已经全部出炉......
虎妈猫爸第39集剧情介绍
毕胜男与杜峰经营农场
虎妈猫爸第42集剧情介绍
唐琳来到罗素公司想要做最后的努力......责任编辑:hyx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
收益宝·活期
7日年化收益率
理财宝·短期
7日年化收益率公募大幅跑赢私募 牛市中私募没价值了吗?
中国基金报
[摘要]针对公募基金大幅跑赢私募的现象,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相对收益考核、牛市敢于重仓、公募的平台资源和投研力量、投资风格和操作策略是其业绩腾飞的主要原因。公募业绩为何大幅跑赢私募?截至5月22日,Wind统计数据显示,可比的779只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净值涨幅为64.44%;格上统计数据显示,阳光私募行业1638只股票类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35.02%。公募基金业绩大幅超越私募,原因何在?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公募比私募仓位更重,但相关数据并不充分支持这个观点。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收盘,股票型基金的仓位为80.57%;而华润信托报告显示,该平台私募基金4月份平均仓位为84.83%。那么,公募、私募行业的巨大业绩差距来自哪里呢?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长期投资还是短期炒作?稳定增长还是短期爆发?博取排名还是控制回撤?满仓操作还是回调踏空?提成扣除还是业绩缓慢?业内人士对此现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见习记者 赵婷针对公募基金大幅跑赢私募的现象,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相对收益考核、牛市敢于重仓、公募的平台资源和投研力量、投资风格和操作策略是其业绩腾飞的主要原因。相对收益考核多位公募基金经理在采访中认为,相对业绩的目标和考核标准是公募大幅战胜私募的重要原因。北信瑞丰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高峰表示,“对于本轮牛市而言,公募业绩跑赢私募是很正常的。目标决定策略,公募基金的目标是相对收益,注重考核排名,持有仓位相比私募也比较高,在单边牛市中自然占据不少优势。”金元顺安基金投资副总监晏斌认为,公募主要追求相对收益,对于市场的变化更为敏感,在今年的大牛市中,紧随市场风格在收益上更具竞争力。国泰基金投资负责人黄焱也称,公募基金是以相对收益为主导的,在牛市的时候能够紧跟指数甚至超越指数,而且基本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满仓操作,所以其收益率在市场好的时候也相对比较高。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基金经理称,“受公募基金相对收益考核和排名影响,可能会导致新生的基金经理操作上呈现相对激进的风格,这也是其业绩飙升的重要原因。”牛市敢重仓牛市敢于重仓是公募脱颖而出的另一主因。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基金有仓位的限制,今年很多公募基金股票仓位几乎接近满仓,这在牛市中自然收益颇丰。黄焱表示,今年公募比私募业绩整体上较好,主要原因还是大牛市,和成长股表现良好,公募基金能够抓住成长性较好的个股,全仓操作,重点持股,业绩就会比较突出。北京上述中型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对于公募而言,一般仓位都在80%以上,这在单边牛市中具备较大的优势。而晏斌认为,今年公募收益率较高的原因和仓位限制关系可能不大,许多私募产品都加了杠杆,私募产品的平均仓位估计不会低于公募基金。优质投研资源公募平台的优质资源也对其业绩有所贡献。除了大型私募外,私募在平台、资源、研究员、体制支持等因素上均不如公募。黄焱表示,“一个公募基金的业绩核心是靠投研团队。一个比较成熟的投研团队及其长期的沟通磨合是私募比不了的,公募投研团队的定位和架构设置更加长期化。”高峰也认为,短期内,市场风格对基金的收益影响比较大,但长期看投研能力对收益的影响将更加凸显,优秀的投研团队将为公募基金带来超额收益。晏斌表示,公募基金的优势在于平均投研能力较强、风控相对严格、流程也更为规范,后台和市场人员支持较为充分,但由于近年公募人才对私募团队的充实,公募和私募投研能力的差别也在逐渐缩小。晏斌称,“公募的优势在于,大部分公募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比较平稳的投研团队,这是绝大部分私募没有的。以此而言公募的业绩应该更能持久。”主题基金正值风口高峰表示,在操作策略上,公募的交易相对偏少、持有时间较长,这在单边的牛市行情下将获利颇丰。上海某大型私募投资总监也认为,公募的小规模产品主要是主题类基金,比如互联网、等,当风口在这些行业上时自然表现很好,但一旦风不在了也很危险;而公募的大规模产品多是一些指数型、主动管理型产品,今年大部分指数基金随着指数上涨自然上涨。该投资总监分析,“公募只有不到100家,非常集中,业绩也差不了多少,而私募基金太多,导致业绩分散且两极分化,就把平均收益拉下来了。”四大成因致私募业绩落后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实习记者 吴君针对私募基金落后公募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追求绝对收益、控制回撤、调仓踏空、投研力量薄弱是其业绩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追求绝对收益打压业绩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的考核主要追求绝对收益,加之每月扣除到期提成,将直接打压收益水平。北京某中型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大部分私募基金没有与指数业绩比较的基准,主要追求绝对收益,使得他们在市场火热时比较冷静,更关注公司基本面信息,对市场风格和节奏的跟踪相对偏弱。淮北倚天投资董事长叶飞认为,公募只要跑赢即可,但私募要求有绝对收益,因此操作思路根本不同,公募总在思考如何跑赢大盘,而私募在思考不论大盘涨跌都要赚钱。与绝对收益考核相关,私募会在平均收益中扣除到期提成,这或许也是收益偏低的重要原因。上海某大型私募投资总监向记者透露,“私募的业绩是要扣除每月20%的到期提成的,这将直接导致收益被打下来。”上海聚益投资总经理汤小生也表示,“私募对盈利部分计提业绩回报,会拉低净值涨幅,如果今年以来平均涨幅为35%的话,计提前的收益率应该是43.75%。”上述北京私募基金经理称,“大家对私募基金期望值比较高,所以业绩看来不算突出,但这种考核机制和投资策略长远来看,私募将更占优势。”控制回撤需要如果投资人能在私募产品中稳定盈利,形成投资信任和依赖,将有益于私募基金的长远发展。因此,私募基金需要控制回撤,稳健发展。上海倍霖山投资公司总经理高杉认为,今年公募基金业绩普遍跑赢私募属于正常现象,因为私募会考虑到风险补偿、控制回撤,仓位也会有所保留。一家资产人士也对记者分析,从产品层面来看,私募基金需要直接面对持有人的压力,必须控制回撤,在投资的时候对仓位、风格的控制也会均衡一些。北京上述中型私募基金经理称,“由于多数私募基金缺乏品牌和影响力,在操作上比较注重稳定增长,时刻控制回撤,避免客户较差的收益体验,所以在操作策略上会相对保守,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业绩表现。”可能会调仓踏空对于仓位因素,多位私募人士称,私募调仓确实比公募较多,而且会因调仓踏空,这些失去的机会成本也将带来收益的滞涨。汤小生表示,“私募基金追求绝对收益,在心态和操作上会相对谨慎,如果看空市场、认为风险大,会大幅降低仓位,甚至直接空仓,造成仓位不足、追逐热点不够,导致牛市难以跟上指数的平均涨幅。”上述上海某中型私募总经理也称,私募仓位自主可控,出于客户利益考虑会多次调动仓位,在持仓结构上也比较谨慎;而且,私募更倾向于落袋为安,这样就很难获得全程的收益。高杉向记者透露,“在指数和个股涨幅太快,或者预计有回调风险时,我们便会提前降低仓位。”这种持仓特点,可能会使私募在震荡市或熊市中表现更好,而在单边牛市中,任何卖出都是错误的。投研力量薄弱投研团队相对不稳定和短期化是私募机构的整体特征,与公募完善的投研结构、长期的磨合积累不可同日而语,这对长期业绩表现也形成不良影响。上海某中型私募总经理表示,“有些私募可能就是某一年表现很好脱颖而出,但实际上个人、团队能力不如人意,还有大量私募本质就是个体户,连研究员都没有,就是两三个人管一点钱。”叶飞也透露,其所在团队共有七八个研究员,并建立微信群与券商研究员加强联系,交流研报等公开信息。汤小生认为,从投研方面来看,公募整体比私募强,但是私募的基金经理个人比较厉害,私募整体灵魂人物的作用会比较大,整个团队也会延续灵魂人物的风格。上述保险资产人士分析,“公募基金能充分获取来自卖方的信息和研报,而私募的信息平台相对较弱,况且一家公募基金共用一个投研平台,基金之间的抱团作用明显,对净值也会有所贡献。”牛市中私募没价值了吗?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曾令华过去的5个月,市场精彩纷呈,涨得最少的上证综指也有44%的涨幅,更不消说与创业板双双翻倍的涨幅。身边询问买什么基金的人越来越多,最近又听到一种观点,认为牛市中私募没有价值,不如买公募。的确,在市场上涨中,仅以私募中的普通股票型产品与股票型公募基金来对比,私募基金收益跑不过公募基金。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截至4月底,今年以来私募基金平均收益为31.84%,而公募基金为52.06%。此外,私募的业绩分化大于公募,最高收益大于公募,最差收益小于公募。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三点:其一,公募基金的仓位普遍较高。修改后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及其实施规定,将于8月8日起施行。其中规定,股票型基金最低仓位从原来的60%提高到80%。即使在旧办法下(股票基金股票投资比例高于60%即可),大多数股票基金经理也保持着较高的股票投资比例,从2006年以来,股票型基金的仓位仅有4个季度低于80%。而私募股票型基金的仓位变动灵活,理论上是0~100%,中位数是50%。牛市中仓位为王,在这方面,私募基金就输了一筹。其二,公募基金费用低于私募基金。公募股票型基金的费用一般是管理费1.5%,无业绩提成,而私募基金的管理费一般是1%~3%之间,一般净值创出新高的部分提取20%的业绩提成。在上涨市场中,私募提取业绩提成的概率大,对净值影响也大。其三,公募追求相对收益,讲究排名,私募崇尚绝对收益。理念看似比较虚,一旦落在操作上,结果可能千差万别。今年以来,创业板强者恒强,一些公募基金经理甚至喊出了“无脑买入”的最强音,因为不买就会落后,跟上大部队很重要,所以公募看起来胆子就特别大;而私募每一笔下去总会考虑会不会亏,就显得相对胆小。在牛市中“胆大者”总胜过“胆小者”。那么,目前阶段,是不是只买公募即可,私募已经没有多大价值了呢?这种想法无疑是错误的。首先,判断牛熊非常难,我们能够感知的只是方向和概率,这离指导投资还很远。假如真有人能准确判断牛熊,那么只要加杠杆就可以完美横扫一切投资方式。所以,任何时候把判断放在市场的前面,正如说“神仙很美好”,可惜他不存在。其次,私募由于利益机制的原因,更能适应熊市,在国内牛短熊长的环境下,具有相对优势。同样是公私募收益的对比图,如果切换成近5年收益,私募就完爆公募了。其最大收益高达13倍,平均值是91%,而公募的平均值是87%,最高值是292%。换句话说,在国内市场上运作,在牛市中能赚多少钱不是最重要的,在熊市中不亏钱,少亏钱,甚至赚到钱,才至关重要。如果说年轻基金经理更擅于在在牛市中运作,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无疑在熊市、震荡市中更具优势。如今,私募基金经理中不少是公转私而来,“公而优则私”。私募中的大佬,不少曾是公募基金的总经理、投资总监。第三,私募有品牌效应,业绩持续性相对要好。私募基金分化较大,更要择人,但一旦选对了人,其业绩延续性也会相对比较好。如私募过去这几年逐步冒出的一些优秀公司如泽熙、、淡水泉、景林等等,业绩持续性都不错。私募公司也比较稳定,因为其公司实际控制人往往就是投资负责人。这一方面,公募就比不上私募,人员变动频繁,更遑论业绩持续性。最后,投资者要适当降低预期,着眼长远。不管是私募还是公募,只要每年业绩都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长期收益就非常可观。连续3年业绩位于前1/3的基金,其3年业绩排名中可在前1/10。如果能实现每年30%的净值增长,那就是10年10倍的收益。
3个月赚32.12% 聚焦互联网+ 6个月赚202.23% 3个月翻倍 6个月收益超 200%年化收益率 29.1%预期年化收益 6%抱紧新兴产业股基不放松 9年赚10倍,百亿基金掌舵者 固定收益产品,买的就是安全!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amysun]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6月以来市场的震荡,吞噬诸多私募此前拼杀的利润,单以6月数据,2015年6月,阳光私募行业平均收益-4.07%,大跌行情中仅有相对价值策略产品实现平均收益3.56%。
不过,由于上半年的&疯牛&,私募上半年的总体业绩仍然可观,今年上半年私募平均业绩达到47.36%,大幅跑赢大盘的26.58%,超过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
6月对冲基金收益为正
据统计,6月阳光私募行业共发行阳光私募基金1069只,同比增加280.42%,环比减少19.75%。其中有明确投资顾问的共176只(含26只子基金),自主发行的占36.36%。主基金的投资策略中,股票型仍占大多数为96只,占比54.54%;复合策略29只,占比16.48%;相对价值策略产品14只,占比7.95%。其中,6月终止的产品共60只,其中有明确投资顾问的共11只,除1只为债券型外其余均为股票型,所有产品的终止净值均大于1。其中1/3为到期终止,约2/3为提前终止。
2015年6月,阳光私募行业平均收益-4.07%,股票类基金平均收益-5.40%,债券类基金平均收益-0.50%,相对价值策略基金平均收益3.56%,宏观对冲基金平均收益-4.99%,组合基金平均收益-2.22%。其中,股票类基金行业前1/4平均收益7.1%,行业后1/4平均收益-17.79%。
6月份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为-5.40%,其中,排行前十的基金收益率均超过20%。值得一提的是,旗下景渤财富基金以127.22%的收益夺冠,其重仓股在6月中上旬大比例复牌,迅速斩获超过100%收益,而在大跌前夕,其灵活减仓至2成,及时规避风险、锁定了收益。此外,近年来,对冲手段的使用使相对价值策略越来越普及,包括策略和套利策略。在6月大跌行情中,相对价值策略稳定盈利的优势愈发凸显,据格上理财统计,6月份相对价值策略平均收益3.56%。
上半年业绩仍可观
尽管6月底遭遇市场的暴跌,但私募上半年的总体业绩仍然可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底,成立满半年的1363只股票策略产年以来平均上涨47.36%,大幅跑赢大盘的26.58%,1322只产品获得正收益,占比96.99%,1008只产品跑赢大盘,占比达73.95%。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满半年业绩记录的信托、公募专户、自主发行、有限合伙、券商资管等产品分别有2、28和99只,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分别为45.93%、62.86%、53.16%、62.77%和44.45%品。从平均收益看,投资范围更广的公募专户、有限合伙和自主发行产品整体表现更加优秀。
其中8只股票策略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率已经超过200%,81只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翻倍,552只产品涨幅超50%,占比40.50%,917只产品收益超30%,占比67.28%。但股票策略私募产品业绩分化严重,17只产品跌幅超过10%,8只跌幅超20%,首尾相差高达382.81%。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30日,成立满6个月的59只事件驱动策略产品上半年整体上涨54.05%,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26.58%的涨幅,并且所有事件驱动策略产品上半年均实现正收益。数据显示,纳入半年度统计排名的59只事件驱动策略私募产品中,券商资管产品高达46只,所占比例为77.97,上半年平均收益为49.77%;策略方面,定向增发产品高达56只,所占比例为94.92%,上半年平均收益为52.93%。其中,定增产品仓位高,投资集中等特点使得个别定增私募在上半年的火爆行情中斩获高收益。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好买财富”微信
预约投资顾问 400-700-966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股票/基金&
海通证券:风格切换股票私募跑赢公募
作者:罗震
  股票策略领先 债券策略公募最优。股票策略方面,、公募、券商三类产品4月平均收益均为负,且均跑输沪深300指数,在大盘股相对走强背景下,跑赢指数难度明显加大,总体来看,券商表现最佳,私募居中,公募最弱。债券策略方面,在4月债市继续强劲反弹的背景下,私募、券商、公募产品平均收益均为正,但只有公募平均收益跑赢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总体看,公募最优,私募居中,券商表现最弱。
  私募股票策略新价值否极泰来 私募债券策略元康投资继续领跑。 4月私募股票策略产品业绩差异度保持较高水平,收益分布整体与公募接近,但正收益产品占比高于公募。据我们不完全统计,4月份私募股票策略产品业绩表现居前的10只产品,分别是新价值成长一期、新价值12号、锐集1号、新价值19期、新价值15期、明渝霄阳2号、新价值1期、新价值8号、新价值4号、新价值10期,收益率均在10%以上。前十名中多达8只产品同属同一家私募,这一现象在群英荟萃的私募行业较为罕见,这可能反映了4月的股票市场操作难度较大。4月在债市继续大幅反弹背景下,私募债券策略绝大部分产品获得正收益,据我们不完全统计,4月表现最优的依然是元康投资旗下的稳健19号,青骓投资旗下的青骓稳健固定收益1期与鹏扬投资旗下的鹏扬5期业绩也排名前列。从近1年业绩来看,乐瑞强债1号近1年取得9.78%的收益,排名第1,中短期业绩均较好。
  股混型产品高集中度带来业绩弹性 债券型产品高仓位仍是获利法宝。 券商股混型产品业绩分布继续呈现特点,但“奇异点”的存在使业绩差异再度拉大,不过正收益占比远高于公募。据我们不完全统计,4月份券商股混型产品业绩前10名分别是华融定增1号、中金定增1号、长江超越理财宝6号、长江超越理财宝4号、价值1号、稳盈1号、海通海富7号、安信安悦、兴业金麒麟领先优势、国联金如意2号,均取得2%以上收益。前十名中,共有6只产品呈现高持股集中度特点,但高集中度投资是双刃剑,4月排名垫底的2只产品也均为此类产品。4月份券商债券型产品的业绩前10名分别是安信理财1号、齐鲁蓝石固益1号、创业创金安享收益、光大阳光稳健添利、西藏同信如意稳健1号、中信稳健收益、恒泰稳健回报、中信债券优化、创业创金季享收益、恒泰稳健增利,业绩均高于等于1.5%。在债市反弹行情中,高仓位依然是获取收益的重要手段,前十名中,有6只产品债券仓位高于100%。前十名中,安信理财1号、恒泰稳健回报、光大阳光稳健添利近二年业绩排名同期产品前30%,长短期业绩俱佳。
  1、整体市场先扬后抑 大小盘风格出现切换
  2014年4月份A股市场先扬后抑,上证综指下跌0.34%,深证综指下跌1.18%。行业板块方面,4月份半数以上行业板块出现下跌,非银金融、汽车、食品饮料等行业涨幅居前,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纺织服装等行业跌幅居前。大小盘风格终于发生切换,从3月中旬开始,大盘股走势强于中小盘。4月上证50指数上涨1.98%,深圳中小板综合指数下跌1.18%,而综合指数下跌1.67%。个股方面,4月份多数个股下跌,共858只个股上涨,1536只个股下跌,个股最大涨幅为100%,最大跌幅为-55%。
  2、股票策略券商领先 债券策略公募最优
  股票策略产品方面,私募、公募、券商三类产品4月平均收益均为负,且均跑输沪深300指数,在大盘股相对走强背景下,跑赢指数难度明显加大。从各类产品平均收益率排序来看,从高到底分别是券商股混型产品、私募股票策略产品、公募股票混合型基金、私募TOT产品、券商FOF型产品。总体来看,4月份股票策略领域,券商表现最佳,私募居中,公募最弱。
  4月私募股票策略产品的平均收益约为-0.92%,跑输券商股混型产品的-0.39%,却优于公募股混型基金的-1.30%。4月中小盘股票在反弹过后再度大幅调整,对各类权益类产品业绩均形成冲击,券商由于最为保守,因此受冲击最少,最为激进的公募则受伤最深,私募则位于中间。值得注意的是,两类组合基金TOT与FOF业绩排名垫底。私募TOT产品去年业绩持续领先,今年则下滑明显,反映了TOT对于私募产品的投资具有一定偏向性,且并未积极进行仓位调整。券商FOF产品业绩持续不佳,表明券商在基金投资能力上并未改善。
  债券策略产品方面,在4月债市继续强劲反弹的背景下,私募、券商、公募产品平均收益均为正,但只有公募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跑赢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从各类产品的比较来看,4月公募最优,私募居中,券商表现最弱。
  3、股票策略新价值否极泰来 债券策略元康投资继续领跑
  3.1 弱市中私募正收益占比高于公募
  从私募股票策略产品的收益分布来看,4月份在-4%到2%区间内的产品最为集中,占比达到74%左右。4月份仅有31%左右私募产品取得正收益,超越沪深300指数的产品占比只有25%左右。
  从与公募的收益分布比较来看,第一,私募业绩差异度保持较高水平,4月私募股票策略产品收益率的第1名与最后1名的差距为42个百分点左右,远高于公募偏股型基金的14个百分点。第二,私募收益分布整体与公募接近,私募与公募的收益率最集中区域均为-4%至2%,但呈现峰度更高的特点。第三,私募正收益产品占比尽管只有31%,但高于公募的28%,这是私募平均收益跑赢公募的主要原因,这反映了在弱市中私募挖掘投资机会的能力更强。
  3.2 股票策略新价值业绩“否极泰来”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4月份私募股票策略产品业绩表现居前的10只产品,分别是新价值成长一期、新价值12号、锐集1号、新价值19期、新价值15期、明渝霄阳2号、新价值1期、新价值8号、新价值4号、新价值10期,收益率均在10%以上。
  前十名中,新价值投资惹人注目,旗下8只产品进入前十。新价值在年净值大幅下跌,2013年也表现平淡,但2014年业绩排名出现大幅回升,4月新价值旗下大部分产品收益率均达到10%以上。当然,仅凭1个月的业绩还不能说明什么,业绩是否真正改善还需继续观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前十名中多达8只产品同属同一家私募,这一现象在群英荟萃的私募行业较为罕见,这可能反映了4月的股票市场操作难度较大,要获得优异业绩实属不易。4月中小盘股票再度回落,大盘股也缺乏趋势性机会,个股活跃度也明显降低,无论是成长风格私募还是价值风格私募,获利难度都较大。唯有持股契合市场热点的私募才能业绩居前。
  3.3 债券策略元康投资继续领跑
  私募债券策略产品数量较少,纳入我们统计的产品仅有16只。4月在债市继续大幅反弹背景下,绝大部分产品获得正收益,仅有1只产品收益为负。不过只有31%产品跑赢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从业绩差异来看,16只产品首尾业绩差异为3.06个百分点左右,不仅低于公募债券型基金的4.15个百分点,也低于券商债券型产品的3.20个百分点。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4月表现最优的依然是元康投资旗下的稳健19号,继1季度取得8.31%收益后,4月再度获得2.39%收益。该产品净值波动较大,在今年债券牛市中,业绩持续领跑,但在去年债券熊市中,净值下滑幅度也较大。青骓投资旗下的青骓稳健固定收益1期与鹏扬投资旗下的鹏扬5期业绩也排名前列,业绩均在1.5%以上。
  从近1年业绩来看,4月排名居前的产品中,乐瑞强债1号近1年取得9.78%的收益,排名第1,中短期业绩均较好。私募债券策略产品成立时间均不是很长,因此这些产品均没有2年历史业绩。
  4、股混型产品高集中度带来业绩弹性 债券型产品高仓位仍是获利法宝
  4.1 股混型产品收益分布再度拉大
  从券商股混型产品的收益率分布来看,4月份在-4%到2%区间内最为集中,占比达到93%左右。此外,券商股混型产品获取正收益的比例为46%左右,跑赢沪深300指数的产品占比仅为33%左右。
  从与公募的比较来看,券商股混型产品业绩分布继续呈现高峰特点,但“奇异点”的存在使业绩差异再度拉大。第一,券商产品首尾业绩差异为33个百分点左右,远高于公募的14个百分点。不过这主要是由于少数高集中持股产品业绩波动过大所致,如果剔除全仓持有1只股票的产品,券商股混型产品首位业绩差异缩小到12个百分点,小于公募。第二,4月券商业绩集中区域较公募基本一致。券商与公募的收益率聚集区间均为-4%至2%,但券商产品正收益占比达到46%,远高于公募的28%。
  4.2 股混型产品高持股集中度带来业绩弹性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4月份券商股混型产品业绩前10名分别是华融定增1号、中金定增1号、长江超越理财宝6号、长江超越理财宝4号、联讯证券价值1号、日信证券稳盈1号、海通海富7号、安信安悦、兴业金麒麟领先优势、国联金如意2号,均取得2%以上收益。
  前十名中,共有6只产品呈现高持股集中度特点。前4名产品均为满仓持有1只股票的产品,其中华融定增1号与中金定增1号均为所有资金参与(,)定增项目,4月收益率高达22%左右。此外,海通海富7号与安信安悦的最票的持仓比例也超过50%。当然高集中度投资是双刃剑,其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4月排名垫底的2只产品也均为此类产品。
  4.3 债券型产品高仓位仍是获利法宝
  4月份券商债券型产品的业绩前10名分别是安信理财1号、齐鲁蓝石固益1号、创业创金安享收益、光大阳光稳健添利、西藏同信如意稳健1号、中信稳健收益、恒泰稳健回报、中信债券优化、创业创金季享收益、恒泰稳健增利,业绩均高于等于1.5%。
  前十名中,(,)、、旗下均有2只产品入围,显示不俗实力。此外,在债市反弹行情中,高仓位依然是获取收益的重要手段。前十名中,有6只产品债券仓位高于100%,充分享受债市反弹收益。而业绩垫底的产品中,多数债券仓位较低。
  从中长期业绩看,前十名,创业创金安享收益、创业创金季享收益、西藏同信如意稳健1号近一年收益率分别为6.39%、6.17%、4.69%,排名同期产品前30%,安信理财1号、恒泰稳健回报、光大阳光稳健添利近二年业绩分别为16.8%、13.37%、11.57%,排名同期产品前30%,长短期业绩俱佳。
  点击查看完整版《》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基金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