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校园贷款有哪些?

中行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校园贷 中银E贷·校园贷
据银桥网不完全统计,截至日,有10家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公布了2016年财务信息。其中捷信消费金融2016年成绩最亮眼,各项指标均位居榜首。
从这9家披露净利润的数据来看,2016年各大消费金融公司发展迅猛,有7家实现了盈利,这7家2016年总净利润高达20亿元。其中有4家公司净利润达亿元,捷信消费金融2016年净利润最高,高达9.31亿元。中行推校园贷产品 最高可贷8000元、无手续费中行方面相关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近日,中行推出“中银E贷·校园贷”产品,通过为高校学生量身打造小额信用循环贷款。在业务模式上,中行则采用高校深度合作模式,由高校和银行共同审核学生借贷需求,有助于校方及时掌握和引导学生借贷行为,较好地避免了P2P平台、分期平台等机构绕开学校直接影响学生的弊端。网贷黑名单被曝有内幕!大公国际开互金平台前高管还大爆料,称在其任职期间,大公国际在2015年1月将陆金所、积木盒子等&拉黑&的同时,在4月与某网贷平台展开了合作,而这家平台则从未出现在那份覆盖了大多数主流平台的黑名单或预警名单之列。福建首家网络小贷公司获批开业 奇虎360控股福州三六零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是继阿里小贷、京东小贷之后又一个由网络巨头控股的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注册地址为福州市保税港区加工贸易区监管大楼附属楼2层。不同银行相差3倍!网贷资金存管报价天差地远完成这一合规动作,各家银行给出的报价不同,且差距不小。广州一家网贷平台负责人昨天对南都记者表示,去年该平台接入的某股份制银行资金存管费用为20万元,近期要求涨价到100万元。与此同时,最近洽谈的另一家银行给出打包封顶120万元的优惠价。2016年发行规模增长6倍 消费金融ABS诱惑2014年以前,我国消费金融领域没有发行过相关ABS产品,2014年平安银行发行首只产品开始,2015年全国共计发行了7只,总额度为138.44亿元;2016年,产品发行数量已攀升至51支,总额度达到936.32亿元,是2015年的6.76倍。河南出台网络小贷监管指引:禁止为P2P平台推荐借款客户5月17日,河南省金融办在官网发布了《河南省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指引(试行)》。记者注意到,《指引》对一系列禁止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如禁止利用网络平台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推荐借款客户、合作开展贷款业务或相互开展资产(或债权)转让业务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江西赣州、广州、上海、黑龙江等地都专门出台了关于网络小贷的相关规定。人工智能互联网消费金融“伪应用”调查人工智能在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伪应用”日益增多,比如一家人脸识别机构宣称可以为消费金融平台开展远程面签,人脸识别成功率超过90%,但不少平台测试后发现,借款人所处场景的灯光角度对人脸识别准确性产生不小冲击,导致平台只能重新采取线下面签方式评估借款人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经验或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和观点。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 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文章来源:)
P2P平台数据政策金融理财融资利率曝光
服务工具箱
扫描关注 银桥网微信
400-900-2466
周一至周日9:00-18:00
关注官方公众号
尊享一对一服务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900-2466  5月4日,一则通知出现在教育部官网上。它由教育部办公厅和银监会办公厅联合下发,旨在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此前,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学生,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数十万元,无力偿还跳楼自杀,引发舆论关注。  本报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上述通知下发后,济南多所高校都已着手清理曾遍布校园的网络借贷广告,一些借贷方已暂停业务或转入地下,逐渐变得“稀缺”的借贷平台还大幅提高了交易手续费,在他们看来,“总是有学生需要钱的。”文/图 商报记者&在教育部和银监会发文整治后,校园贷的身影在济南多所高校内仍可寻见&  花钱的诱惑&  “别让梦想等太久”、“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成功是留给已行动的人”、“分期生活,天天过节”……满是年轻人的大学校园里,这类贴在宣传栏或电线上“励志”的宣传语随处可见。  “第一次见的时候,还以为是公益广告呢!”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告诉记者。仔细辨别后,他才注意到,这些醒目的宣传语下,大都有一行专业学生贷款的字样。  最为吸引人的是,在商家宣传中,想取得这类主动送上门的借款极为简单。一家借贷平台在广告中极力述说其门槛之低和手续简便。“只要你是大专以上学历,在职学生,学信网能查到,带身份证即可轻松借款”、“无任何抵押,3分钟快速审核,最快两小时放款,当天到账”。  而借款的额度,也足以令人动心。在这些平台的宣传中,主要是在校学生,均可获得;50000元不等的专业贷款。  这些自称“全心全意服务学生”借贷平台的宣传中,还称针对学生特意降低了借款利息,多数月利率在0.58%至0.99%之间。  除了这些直接借钱给学生的商家,本报记者在济南多所高校采访时发现,一些网购和实体商家,也在极力发掘学生群体的购买力。  济南西部一所高校的宿舍楼外墙上,有网购平台打出了分期付款,全场免息的口号,与之相邻的另一张海报中,就有网购平台立马“叫板”,“免息算什么,0元带走,不玩猫腻”。  而在这所高校校园内的宣传栏中,驾校学车和外出旅游的广告也不少,为说服学生们,他们大都喊出了“莫误青春,分期付款”的宣传。  “一方面有人主动借钱给学生,又有商家诱惑着分期付款消费,好多学生的确动心了。再说了,万一遇到急用钱又不想告诉家长的事,肯定就去找他们了。”上述资源与环境学院大二学生说。&  天价手续费&  在十多家不同的、号称专业为学生服务提供贷款的平台中,本报记者以大三学生的身份,随机选择了一家进行咨询。  在微信中对方介绍说,他们的业务遍布全省,“只需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就行,然后把你的实名银行储蓄卡号告诉我,当天就可以收到钱。”  得知记者是第一次办理业务,且仅需要5000元借款时,这家借贷平台的工作人员有些意外,“同学你知道吗,你这个情况最高能借7万元。月利息8厘,借5000元的话每个月利息只需40元。也可以分期还,想一年还清的话,每个月只需还456元多点。”  这名男性工作人员还向记者证明这宗生意的合法性。“学生贷款怎么会违法?我们不是高利贷,利息很低,主要就是帮助学生应急所用。”他还力证自己不是“黑店”,“我们公司在济南有自己的办公室,不信的话你可以来看看。再说,虽然你能贷7万元的额度,但我们也不强求,从来不做黑活,需要多少就给你贷多少。不像有些公司,按顶额给你办理,到时候钱给你,用也得拿着,不用也得拿着。”  在随后的电话沟通中,他又向记者询问这笔5000元借款的真实用途。“因为这笔贷款是上海总部审批,你可以对他们不说实情,但必须对大哥我说实话。”  二十多分钟的电话劝说后,见记者已动心,这名工作人员才表示:“还有个最最重要的事情没有谈”。“就是手续费的事,我这边也有公司,也要养家糊口,所以我们帮你办理贷款,得收取一点费用。”  “手续费额度是你要贷款总额的15%,这已经是最低了。”如此一来,计划借款的5000元到手就只剩下4250元。  在手续费问题上,这名工作人员始终不肯再让步。据他所述,其公司在高校内招聘有校园代理,“校园代理带来的学生,我们按照20%的手续费收取,然后返给代理5%。”&  视频留证&  在表示接受15%的天价手续费后,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要取得急用的贷款,还剩下最后视频留证的环节。他再三嘱咐,“跟总部视频的时候,需要介绍自己是哪里的学生,身份证号是多少,需要借款的额度,但千万不要说借款的实际用途,可以说想买点学习用品,置办个笔记本电脑什么的。”  因为顾虑视频的隐私问题,笑言“同学你心理素质不行”的他又向记者介绍了两种不需要视频的贷款方式,一种为定额8000元,需签订14页的合同,而且审批麻烦,当天无法到账。  另一种则更为麻烦,“也是8000元额度,但由4000元现金和4000元购物额度组成,扣掉手续费15%,你只能拿到2800元现金。不过你可以到指定购物平台上去买东西,手机、手表、数码产品随意,然后你再把东西自己卖出去,卖给我也行——不过我回收的价格要低一些,你可能还得赔百十块钱。”  本报记者随后以在校大学生身份,微信或电话咨询了其余三家网贷平台,均被告知可以轻松取得额度两万至六万元不等的“定向学生贷款”,申请所用的资料和环节也大同小异,还款时限最高可达三年。唯一不同的是,有的平台可以进校园办理,有的则需要前往其指定地点录制视频和签订合同。  总共四家网贷平台中,所需收取的服务费或手续费,最低的为15%,最高的可达25%。手续费最高的一家工作人员表示,如今有些网贷商家已经消失,“越来越不好找,以后可能会更高。”  为此,他建议如果急用5000元的话,最好按照一万元的额度申请,“这样你宽裕点,还能用剩下的钱自己买点想要的东西,哪怕哄女朋友开心也好啊。”  至于学生们的还款能力,上述工作人员直言“不担心”。“我们也相信你不会恶意欠款,更不至于跑路,如果逾期未能还款,我们会电话或者短信提醒。实在没钱的话,我们还可以再借给你,这个都会有商有量的进行。”&  有平台收敛暂停业务  也有人在最后疯狂&  在多名受访在校学生的印象中,这种火爆各高校的校园借贷,大约始于两年前。曾经火爆的校园信用卡业务因坏账被叫停后,多家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P2P网贷平台乃至小额贷款公司先后进入校园贷款市场。  经历了新鲜、尝试后,终于有人掉入这种看似门槛极低的陷阱。今年3月份,河南某高校21岁的大学生郑德幸从八楼跳下自杀,留下六十多万元的校园贷款。自杀前俩月,他曾在社交网络中发了一个个长长的帖文,讲述赌球、借贷过程,“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曾经遍布校园的借贷广告有所收敛。今年5月4日,教育部官网上出现一则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联合下发的通知,要求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  上述通知中要求,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队伍要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发现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以电话、短信、网络、橱窗、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  同时通知还要求教育部门加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力度,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普及金融、网络安全知识,帮助学生了解金融行业发展前沿动态,掌握逾期滞纳金、违约金、单利与复利等基本金融常识。  在舆论和来自主管部门的联手整治下,高校内的校园借贷已明显减少。一所高校内,所有的电线杆和宣传栏内的借贷广告均被人工清理,少数无法去除的广告,则被铲平了相关联系方式。  本报记者采访期间,至少有三家借贷平台宣传广告中的联系电话已关机或停机。不过,仍有一些转入地下的借贷平台在最后疯狂。  5月9日,一家办公地点位于堤口路的借贷平台负责人的微信中,新晒出三本不同学校的学生证,更有来自青岛、枣庄等地的学生前来办理贷款。用他的话说,自己有能力办理全省各地的学生贷款,“总是有学生需要钱的。”&&现身说法:我是如何陷入“校园贷”?_网易新闻
现身说法:我是如何陷入“校园贷”?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现身说法:我是如何陷入“校园贷”?)
<img alt="现身说法:我是如何陷入“校园贷”?" src=http://cms-bucket.nosdn.127.net/catchpic/d/d8/d80fdef9cbb9e8d4904fe.jp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经历“裸贷”事件的受害事主现身说法,希望让更多学生远离“校园贷”。
<img alt="现身说法:我是如何陷入“校园贷”?" src=http://cms-bucket.nosdn.127.net/catchpic/3/34/34fc06cab79526daffe45a2eeb1f3d78.jp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请扫描二维码观看记者拍视频揭露“校园贷”套路
“打击非法校园贷&守护青春不变味” 南方网红南方名记洪奕宜工作室出品一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被“高薪职位”所诱惑,没想到卷入了“培训贷”,为了获得“就业资格”,被诱导花费近万元购买了12节培训课程,为此背负每月700多元的债务。还有另一名刚刚走进校园的女大学生,因为钱不够花,就想通过贷款做兼职生意,却稚嫩地相信了拍“裸照”担保贷款的方式,结果成了一场“噩梦贷”。今天,我们辗转联络到两名受害的当事人,通过现身说法,讲述她们的受骗经历,让深刻的教训有如猛击一锤,警醒广大学生。文/图:南方日报记者&吴珂&洪奕宜(鸣谢“南粤警视”对本文的支持)讲述1应聘“高薪”职位被引诱买培训课程23岁的小邓(化名)是在国外念书的大学生,去年8月,她回国找工作,开始在网上投简历,偶然间看到求职网站上有一个高薪职位推介——“某中心对外汉语教师,时薪300元”。小邓为之心动,就照着上面的邮箱地址投了简历。面试时公司推销“培生证”没过几天,小邓就接到了这家教育机构的电话,一名阮姓女士约她在广州市天河区某大厦内面试。放下电话后,小邓欣喜不已。面试当天,小邓接受了一名女面试官的提问,“大致是问我在哪里念书、英语水平如何、是否有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等。”小邓如实回答自己并没有教师资格证,“那名面试官听了我这话,脸色马上就变了,说没有资格证,以后无论在哪里都找不到对外汉语教师的工作。”小邓说。小邓正准备放弃,面试官又告诉小邓,可以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课程,培训完,公司会组织考试,通过的就可以取得“培生证”,“她说这张证很有用,无论是在广州还是全国,都可以畅行无阻。”小邓说。面试结束后,公司工作人员又推荐小邓去听一下隔壁马上就要开始的讲座,“我想着反正都来了,就顺便去听听吧。”小邓这么想着,就走进了隔壁房间,谁知一进去,就被各种推销信息裹挟住了。“在作演讲的那个人,一直在大力地宣传汉语,说汉语是国际化的语言;同时,又在推销取得 培生证 很重要,好像没有这个证就寸步难行一样。”小邓说。虽然当天小邓并没有和这家公司签订合同,但她回家之后,隔三岔五还是会收到这家机构发给她的信息,希望她好好考虑一下。去年10月,小邓的工作已经落实,想到接下来正好有空闲时间,去参加培训、考个证也不错,于是就和阮女士联系。对方告诉她,培训一共有12次课程,价格为10860元,有理论、也有实操。“考虑到你是 熟人 ,可以给你最低折扣,只要8680元。”阮女士告诉小邓,培训课程可以选择一次性付款,如果钱不够,也可以分期付款,只需要绑定百度钱包,就可以享受12个月“免息还款”。因为一次性付款没有那么多钱,小邓就选择了分期付款,并按照要求绑定了百度钱包。“每个月要还700多元,其实压力也不小”。考试时身份证都不用查办好手续之后,小邓正式参加培训课程。“培训是小班教学,强度也很大。”小邓告诉记者,课程安排很满,一周三次,每天从早上10时一直上到17时30分,内容以理论课为主,“基本都是照本宣科”。根据小邓和该机构签订的合同,培训除了授课,还有“实践课”的形式,每个人都有一两次单独给外国人上课的机会。令小邓困惑的是,机构并不允许小邓和其他学生告诉外国人自己是培训生,说是“要以正式老师的身份讲课”。去年12月培训结束,小邓参加了“培生”汉语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考试过程让她大为吃惊:“从来没见过这么随便的考试。”小邓说,考点设置在大学城某高校的教室内,考生进场既不用检查身份证,也不用上交手机、书包等随身物品,“90分钟的考试只有60道选择题,非常容易,监考老师对考试秩序也好像不怎么管”。其实在参加考试前,有学生曾质疑,认为“培生”考试不是国家汉办组织的考试,提出希望参加后者,但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学生:“两者在认可度上并没有很大区别,汉办不仅更难,而且要加收1000元手续费。”小邓回忆,90%的学生都选择参加了机构推荐的“培生”考试。推销国外工作收费2.5万“我们拿到自己的证书时,都觉得自己被骗了。”小邓气愤地说:“证书上连编号都没有,只写着
公司的培训,右上角有一个Peaeson(培生)公司的标志。”多名学生表示,从知道考试成绩到拿到证书“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今年2月,小邓和同学们收到了培训机构导师发来的微信,告诉他们通过了考试,称有“内部消息”。学生们反复催促机构发证,却被以“还在走程序”为由迟迟拖延。“既没有分数,也没有成绩单,我们都感到有些疑虑。”直到5月下旬,才拿到了所谓的“证书”。期间,小邓被反复推销出国工作的项目,“他们告诉我已经通过了考试,只要拿到证书就有资格出国工作,我只要交2.5万元中介费,就准保我一定能出国。”在老师的劝说和朋友圈里“高大上”国外生活的引诱下,小邓交了5000元的定金,但手续的办理却磨磨蹭蹭,“很难联系到客服”。当学生们拿着证书要求公司退款时,公司却以“你们是与第三方分期付款平台签订的合同”为由拒绝,同时还以“不还款将影响未来买房买车的信誉”进行威胁,小邓和不少同学由于担心自己信誉受损,只好选择了“不去计较”。“还有4个月分期就能还完款了。”小邓说,想到以后再也不用“负债”,她也终于能松一口气了。讲述2后悔当初被金钱蒙蔽了双眼17岁的美美(化名)本在韶关读大学,但今年4月,她却向父母提出了休学的要求。因为“裸贷”,让她背负了沉重的“青春债”。面对民警和记者,美美犹豫了许久,带着满脸倦容,缓缓地讲述了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南方日报:是什么促使你决定报警?美美:今年4月中旬,我刚走进宿舍,就发现另外几个同学背着我在说悄悄话,过了一会儿,一个好朋友问我,是不是经济上出了些问题,我就知道事情藏不住了。后来,妈妈给我打电话让我赶紧回家,她也知道了。我感觉事情越来越严重,妈妈说服我去报警。南方日报:你为什么需要贷款?借钱用来做什么呢?美美:去年12月快放寒假了,我决定留在学校做兼职,一方面是家里给的钱有限。另一方面,我和几个网友一起做类似于炒股的微交易,老是赔钱,所以就想借些钱赚回来。我就在QQ兴趣部落里搜索和“贷款”有关的群组,发布要贷款的帖子。南方日报:借了多少钱呢?怎么个还法?美美:第一次我借了3000元,按要求分6次还,每次还750元。对方让我提供身份证、学生证,还有父母、同学的联系方式,说我是学生,没有还款能力,需要拍“裸照”作为担保,如果能按时还款,就把照片删掉,不按时还款,就要“后果自负”。南方日报:对方要你拍“裸照”担保,你怎么想的?美美:我当时没有想那么多,觉得有借有还,而且自己肯定能够还上,于是就按他的要求拍了。前三期我还能按时还,到了第四期,我快还不上了,收到他的催款短信又很着急,只能找其他人借钱。南方日报:总共贷了多少次、多少钱?美美:一共贷款了8次,本金是13000元,本息合计是15750元,每次都是差不多的程序,都要照片。
南方日报:有收到过威胁吗?美美:今年4月5日,我就收到一个放款人的信息,让我给他1000元,如果不给他,他就把我的照片发给我父母和学校。我之前找他借过3000元,但他后来并没有借钱给我。我说我要报警了,他却威胁说要想清楚后果。南方日报:你后悔吗?美美:我恨他,也恨自己,当时被钱蒙蔽了双眼。我打算转学,到一个谁也不认识我的地方重新开始。
(原标题:现身说法:我是如何陷入“校园贷”?)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校园贷为什么能逼死人?看这些狗血内幕-中青在线
校园贷为什么能逼死人?看这些狗血内幕发布时间: 15:02 来源:中青在线   小编有话说:
  本应享受美好大学生活的学生,为何一个个负债累累?近期有不少学生陷入这样的困境——校园贷。有人退学,甚至有学生因此自杀。
  21岁的河南大学生郑德幸,生前因赌球以28名同学之名欠下58.95万元贷款。最终无力偿还而走上绝路!
  校园贷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有多少学生为其所困?
  深陷泥潭的学生
  案例一:廊坊师范学院杜晓晓(化名) 日,杜晓晓的室友小邓(化名)向她提出帮其在网络贷款平台名校贷上以她(杜晓晓)的名义办理贷款1万元左右。杜晓晓几乎想都没想,就带着自己的身份证和学生证跟小邓去办理了名校贷的手续,还在工商银行办理了一张银行卡,此后这张卡成为小邓贷款取款的专属卡,卡号和密码杜晓晓全都不知道。
  然而,第二天,小邓又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贷款要求,“她说让我再帮她办个优分期。”这次小邓给出的理由是“只是借100元出来,马上就能还上”,杜晓晓也就没有在意。
  但是,让杜晓晓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她的手机收到了一条银行短信,短信显示以其名义办理的那张工行卡上有两笔进账,一笔是来自名校贷的1.44万元,另一笔是来自优分期的2900元。此后,杜晓晓又陆续发现了更多的贷款,有的是自己根本不知道的。
  3月16日,小邓的家人知道了女儿贷款的事情,从老家广西赶到学校。第二天,小邓当着其家人,以及杜晓晓家人的面,给杜晓晓写了保证书、欠条,并还了名校贷的第二期、第一期。尽管小邓和家人承诺会按时还上,但那些催款单上的数字还是像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让她觉得疲惫不堪。直到现在,以她名义贷的款还有近3万元没还上,这对一个月只有500元生活费的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失望透顶的家长
  案例二:湖南邵阳的吴玉容女士从去年3月,在湖南广播电视大学读大二的儿子王征(化名)开始在各个网络贷款平台上贷款,用于购买网游装备及其他购物,直到10月,有催款电话打来之前,她还不知道儿子在外面到底惹下了什么事。
  名校贷、嗨钱网、心仪贷……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此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多这样的平台,也不理解为什么他们在不跟家长核实情况、也不考虑学生还款能力的情况之下,仅凭一张身份证和一张学生证就把钱给了孩子。在她看来,叛逆贪玩的儿子固然有错,但那些贷款平台更是不负责任。
  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吴玉容和丈夫揽下了其所有的债务,开始定期为儿子还款,“每个月还1400多元。”可是让她心痛的是,在还清优分期平台上的钱并得到对方保证不再借钱给儿子没多久,她发现儿子又在该平台上借了钱。
  利息越来越多,需要还的钱似乎总也还不清。吴玉容和丈夫对儿子失望了,甚至动过“跟他断绝关系”这样的念头,儿子急的时候也说过“不要管我,不行我就去卖肾”这样的话,但血缘关系终究切割不断,吴玉容无法完全放弃儿子。
  无可奈何的警方
  青少年维权在线网友:“我们去事发地的公安局报案,然而警察说这个不能立案。我们学校这边的派出所只是告诉我们要取证。”杜晓晓也曾经试过报警,但是派出所因为没有确凿证据,未予立案。
  不知所措的学校
  目前,学校方面除了能够提醒学生做好预防,面对学生的这些种种困境,并没有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青少年维权在线网友:我去找了老师。老师很尽责,她在男朋友陪同下去找贷款公司,才要回了我们当时签的贷款单,交涉了好多次,追回来2500元。而实际情况是我们贷了6000元,最终连本带利需还1.5万元左右。
  丧心病狂的放贷者
  案例三:青少年维权在线网友我正在上大学,本来我想贷款2万元做点事情,在QQ群里看到的信息说:他们可以贷款。于是我就联系他们去到新捷数码,他们给我办理了4个手机分期,分期的金额一共是2.25万元,但是他们只给了我1.9万元的现金。我感觉被坑了,第二天就去找他们,但是他们说是那个意思。我说我要报警,但是他们说他们就是干这个的,既然敢做也不怕我去报警。
  伸出援手的团组织
  青少年维权在线是一个由共青团中央主管的公益服务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青少年提供各种法律咨询与援助。负责维护青少年在线平台的 北京致诚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胜利告诉记者,他们除向有关部门呈送问题专报、在网上广泛发布“校园贷风险警示”外,正在越来越多地搜集全国各地的个案,从一个一个的个案入手,积极帮助这些大学生维权。在王胜利看来,帮助这些已经深陷校园贷款泥潭的大学生维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在这些大学生手上并没有什么证据证明那些贷款是非法的。“就像杜晓晓这个案例,她手上只有一份来自小邓的保证书,以及一些还款记录和查询记录。”他说。
  但是为了让那些大学生摆脱校园贷的阴影,青少年维权在线的法律专家还是尝试介入杜晓晓的案例,希望为此类被校园贷影响的大学生寻一个出口。目前,王胜利已经与杜晓晓面谈过两次,详细询问了其用自己的名义帮助小邓贷款的全过程,除了相关的资料证据收集,他和专家团队还拟好了对贷款平台的诉状,准备为她打一场维权的仗。而对于四川、湖南等地的个案,王胜利表示,也已经指派地方的专家团队进行接触跟踪,并随时准备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
  校园贷的狗血内幕
  低利息高费用相关调查显示,目前网贷平台多数产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20%以上,所谓的“低利息”并不可信。越便捷,越便“劫”有的同学碍于人情关系等原因,用自己的身份证件替别人办理贷款。这种行为风险很高,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剩余的债务就由“被”办理人独自承担。担保零要求催款全方位在有些案例中,一旦学生贷款还不上,一些网贷平台并不会通过正当途径追款,而是采用给父母、亲友、老师群发短信、在校园里贴大字报,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的手段向学生催款逼债。分期购物质量难保有些网贷平台针对大学生推出了分期购物功能,本质上是以消费之名、行借贷之实,借贷成本高且所经营商品的质量也难有保证。
  来源:中国青年报共青视点
编辑:陈凤莉 杜沂蒙
  点击获得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邓江秀】
今天是人民海军成立67周年。现在,海军官兵已集结完毕,快来一睹人民海军的威容吧!
最近中石化居然曲风突变!不信你听~这首中英混杂的魔性饶舌rap有木有突破你的想象力?
4月22日是第47个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我们一起环保力max!
新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园贷是怎么利滚利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