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吗

开学了,预防接种证准备好了吗?
来源:无相关信息
&日期: 15:09:51
又是一年开学季,新入托、入学和转学儿童的家长都需要携带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到托幼机构、学校报到。作为家长,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准备了吗?
预防接种是保护儿童身体健康,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是儿童聚集场所,孩子之间接触密切且频繁,容易引起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按要求及时接种疫苗不仅可以保证受种儿童不发病,也可以在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内形成稳定的免疫屏障降低相关传染病发病率,从而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横店镇的流动儿童居多,家长应查看孩子的《预防接种证》,有无预约的漏种疫苗。如有漏种,请带上《预防接种证》及时到我院防接种门诊补种疫苗。
托幼机构、学校也会专人负责收集接种证,交到我院接种门诊进行查验,如有漏种会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接到通知后,应尽快带孩子到我院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补证、补种。
家长一定要长期妥善保管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以备将来入托、入学、入伍或出国(境)时查验。目前我们接种的疫苗分二类,第一类疫苗的补种一律免费,第二类疫苗补种遵循自愿自费的原则。
新入学儿童容易漏种的第一类疫苗:
◆&幼儿园新生(2岁):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简称&麻腮风疫苗&)
◆&幼儿园新生(3岁):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一剂(简称&流脑A+C1&)
◆&幼儿园中班儿童(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疫苗&)
◆&小学新生(6岁):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简称&白破疫苗&)和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二剂(简称&流脑A+C2&)
水痘、流感等传染病容易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中流行,尽管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属于第二类疫苗,如经济条件许可,无接种禁忌,建议适龄儿童按推荐程序在入学前完成接种。
本地儿童还是外地儿童都可以在我院接种门诊进行补种,如果接种证丢了,家长需要到孩子曾经接种过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补办接种证,补好后到我院接种门诊按程序进行补种疫苗。健康素养66条测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健康素养66条测试题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就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有关问题的讨论
作者:王芝纯 岳庆华
【关键词】& 传染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经过15年的实施执行,特别是总结应对“非典”和禽流感疫情的经验和教训,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常委会修订,使其更加注重科学防治、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国家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传染病这一对社会危害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法律形式规范和制约一定的社会行为。其解决的策略:首先是预防,采取一系列措施,尽可能不发生传染病,这是包括立法、完善制度、增加投入等等一切工作的最高目标,但在人类社会中不发生传染病是非常不现实的;其次是控制,一旦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尽可能减少其带来的危害;其三是治疗,即对传染病病人的治疗,包括消除传染源和疫源地卫生处理的含义。这也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总的工作方针,作为卫生防疫工作者,对全面落实和执行传染病防治规定的各项预防措施应尤为关心,在实际工作中,并结合基层现状,就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
  1 提高思想认识&&&&   宏观整个社会,虽经历了“非典”事例,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人们预防传染病以及其它疾病的主观意识,但当财力、物力、人力政策等真正倾斜于这一方面的时候,又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从学生分配选择、领导干部调配、大型社会活动等等均能充分显示和证明卫生工作在当今社会所占的位置。就我县而言,2003年全县医疗卫生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占全县地方财政预算总支出的4.97%;微观上讲,卫生系统内部同样存在医疗和预防认识的差别,医疗和预防在人、财、物方面的悬殊非常明显。平定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所辖10个乡镇318个行政村,总面积1394平方公里,总人口316830人,作为传染病预防控制常设专业机构之一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编在职人员2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8/10万,占同级人民医院的7.6%。以上数字说明提高全社会预防传染病的认识仍是各级政府以及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者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
  2 落实专业队伍保障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传染病预防的各种措施及制度,最终需要有专业队伍的落实才能实现,如第十五条“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这一制度的落实,必须有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保证,省、市、县、乡、村有稳定充足的机构、人员、设施、费用,在严格的管理下才能完成。如最基层的村级防保人员,以往每村有一所集体举办的卫生所,在医疗服务收入支撑下,村委给予一定的专项补助或“义务工”减免,所以落实计划免疫各项具体工作,有一定的组织和经济保证。近年来,随着农村不同形式医疗机构的出现,加之村委无集体经济支配,原来集体举办的卫生所大多已名存实亡,和同村的其它医疗机构一样,仅靠医疗服务收入还必须承担诸如预防接种、传染病监测,人口资料及慢病相关因素信息的收集等公共卫生工作,在劳务价值充分体现的商品经济时代,使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心态很不平衡,长时间下去谋生的要求迫使其只能放弃公共服务,全身心投入到有利益的医疗服务中去,导致计划免疫等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萎缩、下滑,使针对性传染病得不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一现状必须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3 加强传染病监测网络建设,加大监督和社会制约机制&&&&&   (1)平定县指定开展传染病监测网络直报的13所医疗机构,至目前仅有3所县级医疗机构实现了网络直报,其余10所乡级医疗机构仍是将疫情信息集中在县疾控中心,县疾控中心直报、审核同时进行,没有真正发挥网络直报的实际效能。&&&   (2)县、乡医疗机构门诊登记不全,县级门诊登记占门诊量的80%,乡级仅为10%,使传染病监测覆盖人群明显减少,增大了漏报的可能,影响传染病预测结果。&&&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执行15个年头,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没有因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有关疫情监测报告的规定而受到任何形式的行政处罚。一方面说明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方面具体工作做得非常完备,但另一方面反映了执法主体的监督深度、广度和力度。&&&   (4)《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接种证”的有无以及内容是否真实完整,没有作为儿童入托、入学等硬性制度进行落实,未完成儿童基础免疫的个别现象没有受到社会制约,对一些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造成隐患。&&&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的颁布和实施必将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制度虽好,关键在落实,我们必须看到《传染病防治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尚有很多具体问题需下大力气才能解决。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们的公共卫生事业才能健全、发展、壮大,真正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和作用。
  (编辑:若 木)
  作者单位:045200山西平定,平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染病预防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