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巴菲特出书

钮文新: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巴菲特
作者:钮文新
所以,不是中国出不了巴菲特,而是中国市场环境根本不允许巴菲特生存;不是中国投资者体量达不到巴菲特的量级,而是中国股市流动性根本不允许那样的量级。
  本文作者为CCTV证券频道执行总编辑兼首席评论员
  第一次知道沃伦?这个名字是1993年。当时,摩根斯坦利在中国开设代表处,当时它的首席代表是汪潮涌,他早已离开大摩,创办信中利投资公司,专门从事创业投资了。就是那段时期,我的许多采访报道中都有汪潮涌,我认为,这个人很儒雅,很渊博,说话也很有耐心,而且能够在他那获得许多不一样的认知和诠释。不错,巴菲特的名字就是汪潮涌告诉我的,他说他非常钦佩这位家,而自己的许多思想也受到这个人深深地影响,他推荐我去看看介绍巴菲特书。
  很遗憾,那时中国内地没有出版过有关沃伦?巴菲特的书籍,结果我还是托朋友从香港买来一本有关巴菲特投资秘籍的书,说实话,这本书也让我受益匪浅。许多警句和方法到今天已经变成了我自觉的行为。比如巴菲特认为,如果一家因为非经营性原因而出现股价大跌,那很可能会给你带来绝佳的买入机会。这一点对投资者是不是显得特别重要?我看是。一些质地非常好的股票,因为太看好了,所以一些大投资者加杠杆买入这只股票,但它现在遇到了问题,金融监管强化,金融去杠杆正在进行时,一些机构投资者不得不出售这些好筹码,而减低杠杆率,同时也因为这样的抛售,股价出现大幅下跌,那这样的好股票是不是拥有现金投资者的机会?当然是。金融危机发生后,巴菲特在拒绝大量金融机构求援请求之后,毫不犹豫地大笔买入高盛优先股而大获其利,这个案例就是极好的投资榜样。
  其实,巴菲特诸如此类的秘籍更多。再比如,巴菲特喜欢不分红的上市公司,因为在他看来,我之所以购买你的股票,就是认为你的管理者比我会赚钱。所以,股票红利是可以继续变成上市公司经营资金,让我享受复利收益。巴菲特认为,上市公司分红说明它已经失去了继续赚大钱的能力,失去了良好的成长性,所以那是应该卖出的股票。再比如,投资负债为零的股票。巴菲特认为,已经给了上市公司最好的融资通道,如果它是真正良性成长的上市公司,那股票市场会非常追捧这个企业,发行融资也是最便宜的方式,而绝不是债务融资,因为债务融资再便宜,财务成本也会比发行新股高。
  中国有没有巴菲特?说不清楚,但长线投资者肯定是存在的。比如万科有位股东叫刘元生,万元投资,到2012年变成12.5亿元。很成功呀。可惜,他不是机构投资者,现在有些在学习巴菲特,言必称巴菲特,但从投资业绩看,都不是非常成功,而不时也有媒体评论说,中国出不了巴菲特。也有人总结说,中国私募基金出不了巴菲特是因为它们背后没有提供的现金流。等等。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巴菲特?巴菲特在今年的年会上很客气也很明确地指出:中国股市太投机了。为什么中国股市如此投机?许多人会把板子打到投资者身上,认为他们素质很差,所以中国要做。真是投资者素质问题?我不这样看。中国股市投机盛行恰恰是中国投资者应对中国金融环境的“正确选择”。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中国股市历来就是一个向融资者倾斜的市场,股市各色机制本身就倾斜于融资者,而不利于投资者。这样一个融资者、投资者地位不公平的市场上,你让投资者安安静静等候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这不是痴人说梦吗?比如,我们一直抨击的制度,就一个交易点上出了问题,搞得整个股市畸形发展(详见4月26日博文《》)。开盘当日已经失去价值的股票,你让二级市场投资者无论机构还是个人如何安静?如果学习巴菲特?
  所以,不是中国出不了巴菲特,而是中国市场环境根本不允许巴菲特生存;不是中国投资者体量达不到巴菲特的量级,而是中国股市流动性根本不允许那样的量级。所以,中国不是该如何教育投资者的问题,而且该如何教育管理者的问题,但很遗憾,没人有权利教育管理者,而管理者却永远可以把市场失败的责任推给别人。
&& (本文作者授权网站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果您有干货观点或文章,愿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您是权威专家、财经评论家还是智库机构,我们都欢迎您积极踊跃投稿,入驻金融界网站,邮箱地址:,咨询电话:010-7。期待您的加入!)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徐秀&RF12298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常清:为什么中国投资市场很难出巴菲特--2010年全国两会--人民网
滚动快讯:&?
常清:为什么中国投资市场很难出巴菲特
【完整视频】  【嘉宾简介】  常清,经济学教授、管理学博士、中国期货市场创始人之一、经济学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兼任财政部财科所研究生部、北京工商大学、吉林大学等学校的教授。  1957年8月生于山东临沂市。  1978年进入吉林大学经济系攻读经济学。  1985你那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年攻读博士学位,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工作,曾任福研究员、研究员。  1988年开始期货市场研究,是我国期货市场理论的奠基人。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期货市场研究工作组秘书长,负责中国期货市场的早期试点工作是早期期货交易所的设计者。  1993年11月,创办金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上海金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1999年12月经中国证监会推荐,当选为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  2005年受聘于中国农业大学人经济学教授,担任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嘉宾观点】  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始接受股指期货的开户申请,我们就有一个问题要问常教授,为什么我国要推出这个股指期货,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股指期货是我们国家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一件大事。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是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最主要的是什么?就是说推出股指期货之后,我们国家的股票市场真正成为真正的股票市场,一个真正的股票市场标准是什么?不但有现货交易,还有期货交易。&&  现货和期货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过去我像一个人走路一样,一个人正常走路时,两条腿要走路,假如把一腿走路,这个人只可以蹦,显得很怪异,我们过去光有现货,没有期货。   推出股指期货,对未来股票市场的影响,可能现在大家都是在想很多问题。现在唯一好处就是国外比较成熟市场,我们可以来借鉴、可以来研究。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推出股指期货首先有一个问题。&  就是说我们证券市场的定价功能增强了,因为一个价格只有眼前的价格,没有中远期的价格,而且这些价格不能充分反映人们的预期,不能互相影响的话,这个价格定价作用就比较差。&&  第二,使得我们的投资者既做现货又做期货,可以对冲风险,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大综商品一样,企业利用它锁定价格,锁定成本,锁定利润,来套息保值,为什么中国市场很难出巴维特,就是我们老百姓想通过炒股来进行投资。&  长期投资者在这个环境里很难生存,有股指期货我们可以进行长期投资,有变动时,可以通过股指期货进行反向操作,来对冲风险。而且能够培养机构投资者,培养中长期投资。&&  第三,给了人们更多的一些投资选择。比如说我研究宏观经济,但是你研究个股我可能还不如别人研究得透,大家宏观经济大盘的走势,和宏观经济走势是密不可分的,我可以不投资个股,可以投资股指期货,就是说黄金时间到来了,我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做大盘,这样多了投资选择,给了各种各样的人,根据自己的所长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推出股指期货之后,使得我们这个市场健全了,使我们的市场有了内在的稳定期,使我们的市场更有弹性。经得住一些各种事件的冲击。所以金融市场具有弹性是金融市场一个成功、发达的标志。所以推出股指期货的意义可能比我们现在想象的还要有更多的意义。  现货,有什么影响呢?肯定有影响,股指期货推出之后,现货市场要发生很大的变化。首先一个变化就是说,投资者结构要发生变化。机构投资者会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来进行投资,可能会改变这种结构。  第二,改变行为。很多长期的投资行为会出来,因为它能够在周期性波动时可以通过股指来规避风险。&  第三,会使得很多的股票本身也会发生变化。比如说,现在大盘蓝筹股,可能价值目前来讲不被充分挖掘。等到有了沪深三百以后,进入成份股和不进入成份股,有一个溢价。这就会改变市场的股票的结构。所以说,会造成了很多方面的市场的变化,但是这个变化都是往市场更加健全、投资更加理性,行为更加合理化这个方向转化,所以推出股指期货的意义非常深远。
(责任编辑:樊英武)
更多关于&&&&的新闻? ? ? ? ? 【】? ? ? 【】相关专题?
匿名发表&&&&
赶快在这里跟帖留言吧,也许您的留言就会被总理看到!对话秦朔: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巴菲特?
中国会有巴菲特出现么?秦朔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制度能否改善,是中国能否出现“巴菲特”的关键所在。
  中国会有巴菲特出现么?秦朔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制度能否改善,是中国能否出现“巴菲特”的关键所在。
  《财经大V频道》独家播出《喻见?巴菲特股东大会系列节目》,特邀著名财经媒体人秦朔在奥马哈直播,巴菲特思想真正精髓是什么?为什么世间再难出巴菲特?
  世界上为什么中国对巴菲特最狂热?
  到奥马哈现场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的四万人中,近四千人来自中国。对巴菲特感兴趣的投资人和财经媒体人越来越多,但实际上巴菲特只在2008年投资了比亚迪这一家中国公司。形成不对称的巴菲特现象。巴菲特在中国引起的异动远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显著,而且越来越旺。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关注巴菲特?
  秦朔认为巴菲特赚钱的模式被有财富梦想的中国人当成致富样板。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特别是1990年开始资本市场以后,人们对发财特别冲动。在中国,一个人如果没有特权,又没有做实体经济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又想用一个相对简便的方法赚到钱,那么巴菲特正好给了这类人一个挣钱的样板。全世界的富豪真正靠投资发家的是比较少的,所以巴菲特成为富豪的路径就被认为文明,和平又轻松,这让巴菲特在中国特别受欢迎。
  中国对巴菲特有巨大误解
  人们常常觉得巴菲特是轻松赚快钱。但其实除了专业投资人、对做价值投资研究已久的人,普通大众对巴菲特是有误解的。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以一个恰当的价格,选择一个恰当的公司。恰当的价格就是比较低的价格,这样才有安全的边界。但中国的投资者普遍是追涨杀跌,比如2015年这一波牛市然后转折进入低谷,在7月份最低谷的时候恰恰是股票型基金认购最少的时候,少得可怜。其实这个时候它的安全边界最大了,但是大家不去买,反而在最火的时候就蜂拥而至,这和巴菲特是完全不同的。另外巴菲特认为交易越频繁就越糟糕,但是中国散户的换手率是全世界最高的。而且巴菲特说,买一个公司的股票,如果不准备持有十年就不要持有十分钟。中国人羡慕他挣的钱,但没有遵循他挣钱的门道。
  大家一般习惯认为巴菲特是一个炒股高手,都看到他买的股票都涨得很好。但巴菲特不只是买低价股,尤其是他和芒格合作以后,受到芒格老师费雪的影响,注重安全边际,也注重成长价值。另一方面,巴菲特对中国投资者的启发在于,他是全面投资,并不只是到二级市场简单地建仓投资。比如在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所介绍的,他在第一季度挣的40亿美金中,铁路、能源为他挣了13亿,第二才是制造、服务和消费,第三是保险,最后他还做了一些衍生品的投资。巴菲特在某个方向上看到价值,看到长期回报,他便进入。巴菲特在投资方面注重循序渐进,特别是近几年他思路微调,紧紧跟随市场和产业领域的变化。
  巴菲特的好口碑,得益于不投机、为中小投资者考虑以及慈善公益
  巴菲特在专业领域取得巅峰成就,在华尔街也拥有比较高的口碑,他如何赢得普遍的好口碑呢?秦朔认为,巴菲特在美国得人心,第一是因为他不做投机性的投资,第二是他往往站在中小投资者的立场,第三个是巴菲特做慈善做得很多。
  巴菲特在中国很受欢迎,也与此有关,他非常爱护普通投资者的利益。中国媒体到巴菲特的家中或者办公室参观,会发现他如此朴素,和很多中国大鳄不同,巴菲特给人的印象更容易接近。他以后的财富不留给家人,要拿来做慈善,此举在贫富差距巨大的中国更容易引发共鸣。另外他尊重管理团队,巴菲特作为投资人与管理人磨合得甚好,为投资者做出了表率。
  中国的资本市场能不能出现一个巴菲特?
  中国的投资家江湖气息浓厚。中国资本市场制度能否改善,是中国能否出现巴菲特的关键所在。中国投资人不缺智慧和耐心,但市场本身不能对他们形成有效的激励。巴菲特之所以能够坚持自己的理念,是因为他的资金都是长期资金,没有中国这么大的赎回压力。在中国,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都有巨大的压力,难以做长期打算。中国市场的制度环境和投资文化都需要很大的改善。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最终才能出现卓越的公司和优秀的投资人。
  中小投资者需要从巴菲特身上借鉴恒心。很多人都说中国市场不适合做价值投资,但中国并非没有价值投资标的,只是投资者缺乏恒心。这是一个系统的问题,涉及到体制、文化、投资者恒心以及上市公司自身素质。比如过去几年,中国出现了(美股BABA)、腾讯、(美股BIDU),但这些公司不在A股上市,中国投资者没有机会分享,就会倾向于去赚快钱。
  既然巴菲特难以复制,还要借鉴他什么?
  巴菲特从小在买糖果这件事情上就懂得观察什么样的公司更受欢迎,反观中国的投研机构,很少真正地走进市场一线。巴菲特既有理论基础,又非常接地气,他把握市场的洞察力值得中国投资者借鉴。
  另外他在多篇文章中提到“幸运”一词。如今的巴菲特已经富甲天下了,他仍然内心谦卑,经常讲自己犯过什么错误。巴菲特是一个谦卑、感恩、不断学习又不断检讨的人,这种气质在中国富豪身上是比较欠缺的。
  巴菲特在公司里非常注重分权,对他投资的公司基本不干预。他的观念是,分权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和教训,管理者一定会吸取。但如果集权,则会带来更大的问题,即官僚主义,那会造成决策非常慢,而决策慢带来的损害是最大的损害。
  某种程度上,巴菲特是美国投资领域黄金时期的一个象征。他身上有些特质,比如勤于工作、非常节俭、生活简单,抱定一些最基本的原则,永远不动摇。比如,买一个公司的股票,如果不准备持有十年就不要持有十分钟;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别人恐惧,你要贪婪,别人贪婪,你要恐惧;海水退潮的时候你就知道谁在裸泳……
  很多投资者把自己心态的问题过多地归结于制度因素,但其实在自我反省时,会发现更多投资机会。秦朔最后建议中国的投资者,要回归正常的、平衡的、稳健的、理性的心态。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史文瑞&RF13549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13人在赚钱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5.3410.10%68517.1437.442.02%45719.2154.707.19%39440.89491.001.26%39009.60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25.5232.00买入8.0511.80买入54.1461.00买入21.1024.40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金岩石: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巴菲特
  中国股市在这个初夏继续升温,进入了一个非理性繁荣的阶段,面对中国股市历史上最大的牛市,各种预测如同雾里看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市场在绝望中落地,在欢乐中升腾,在疯狂中毁灭。  “全民炒股”时代的开启,让新股民不仅带来了丰厚的增量资金,还带来了一股追涨杀跌的“血雨腥风”。我们必须脑子里得清楚。外面还有多少只狼,场内有多少只羊。现在,不翻番绝对不走的狼群和懂了风险随时撤的羊群是市场博弈的参与者。根据最新调查显示,场内2007年新开户的投资额占总量的40%,这些新入的狼群正主宰天下。  到底有多少狼和羊呢?当我们研究这个群体的时候会发现,大概3亿人左右,而整个中国城镇人口接近6亿人。我们用行为金融学来分析一下这3亿人的行为心理就会发现,1980年前生的这一代人,因为经历过痛苦,经历过贫穷,所以这个群体的共性是消费偏好低,投资倾向高。由于之前他们主要的投资方式是股市和房产,所以他们正是懂了市场、懂了风险,反而转变成羊群了。  而新近入市的“狼群”们,当他们把投资行为作为改变自己社会行为方式的时候,由于财富饥渴,再加上整个社会缺乏对投资行为和投资知识的教育,导致中国的投资群体本身必然是极度冲动。正是这个群体决定了目前这个大牛市。  目前各路分析人士纷纷担忧市场泡沫问题,泡沫的产生是正常的,股市总是有泡沫的。  股市和泡沫就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有没有女人害男人的事情?红颜祸水的事情自然发生过,但更多是女人跟着男人走,并且,每个好男人的背后都站着好几个美好的女人。国资委和发改委都在讲结构性泡沫,那么什么叫结构性泡沫呢?其实就是银行股泡沫。现在银行股的价格已经很高了,但是如果把中国股市比成一张饼的话,半张饼是银行股,另外的半张饼还正在“吹”当中。到明年年底市场有望达到6000点,那时银行股的比例不会超过30%,而且银行股的价格不会下跌,整个市场自然水涨船高。  做股票是一只眼睛看市场,一只眼睛看行业。庄家是倒着看,看行业之后再看股票;散户则是正着看,先看股票再看行业,再看大市。这三个都得看,大市讲明白了就看行业。看什么样的行业呢?一定要看在你身边发生的暴利行业。身边的这种暴利行业,你不需要进场就能够尝试。聪明人的毛病是总想问别人怎么赚钱,以为人家1元钱买的,我5元钱买就是傻瓜。这次牛市人们发现,恰恰是很多对股票一窍不通的傻瓜挣到了钱,为什么?如果突然间有人排长队了,聪明人一般会先到前面问你们干什么,傻瓜则先占上号,然后再去前面问;聪明人会觉得前面已经这么多人了,他就走了,傻瓜则不是看前面而是看后面,发现还有比他更傻的,他就放心了。  证券市场交易的不是价值,而是预期。预期是这个市场上大多数人形成的某种共识,这与这个东西的价值完全不一样。当人们预期整个宏观经济长期看涨,人民币升值,然后整个市场的人气、交易量没有下降的时候,这个预期价值就始终存在。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群体从本性上讲跟欧美投资者不一样,欧美是相信股票的这种预期价值,而中国人不相信股票。一旦有了钱一定买房子,成天抱着砖头觉得是真的――其实那也是假的,房子也是银行的,但是他抱着那东西他觉得踏实。所以欧美能够产生巴菲特,而中国还产生不了巴菲特。(金岩石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0102030405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年中国股市为什么不会产生巴菲特?
& 中国股市为什么不会产生巴菲特?
&&&&&& 本文首发于《上海证券报》日,B1理财版金岩石专栏。&&
&&&&&&& 从沪指三千到六千,股民唱响了一首歌:死了都不卖!从沪指六千到三千,人们也在默默唱着:不卖就得死!许多人把巴菲特的价值投资解读为买了就不卖,以为长期持有股票赚了钱就是巴菲特的信徒,这样的巴菲特解读值得商榷。
&&&&&&& 在解读巴菲特的投资模式之前,请每个人先设想一个金融家的形象: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开什么车?住在哪里?办公桌上有什么?出门必带什么?和什么样的人在哪里吃饭?等等。这时我再来描述巴菲特的生活细节:他住的地方相当于中国贵阳的郊区小镇,房子还是1958年花了5.8万美元买的,常常穿牛仔裤在肯德基请客,办公桌上没有电脑,几乎不携带手机,肯定不会发短信。每年一次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慈善拍卖,去年以62万美金中标的是中国人段永平,吃过饭后让段永平震撼的是:他上了豪华奔驰,巴菲特上了一辆卡车!现在请对比一下,这个巴菲特和你设想的金融家是一类人吗?其实,巴菲特早就来过中国,是和比尔。盖茨一起来的,当时人们都像追星族一样围着盖茨,只有一个人陪着寡言的巴菲特,他就是后来创建&E--龙网&的唐越。
&&&&&&& 巴菲特13岁在高球场当球童,投资致富是他年轻时的梦想,求婚时他对未婚妻只讲了一句话:&相信我,我会成为富人&。做投资的钱从哪里来?于是他发现了一个商业模式,保险公司收的保费解决了长期资金的来源,而且不用付利息,还有保费收益,这是比银行还便宜的融资工具。收购了伯克夏。哈撒韦公司后,巴菲特如鱼得水,可以有充足的长期资金进行投资了。伯克夏是一个再保险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巴菲特用公司帐面上的保险浮存金派生出两项投资业务,一是股票投资,二是股权投资,所以人们可以用三个数字来评价伯克夏的成长业绩,一是伯克夏的市值增长,二是股票投资的收益,三是股权投资的回报。遗憾的是,把这三个数字比较一下,股票投资的年均回报却是最低的。
&&&&&&& 在年间,伯克夏股票的表现是年平均21.40%,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表现只有10.40%。伯克夏股东的分红在65年是每股4美元,75年还是4美元,85年跳到52美元,95年达175美元,2006年高达每股3,625美元。可见伯克夏大部分投资收益是在年间实现的,而在这一段时间,伯克夏的主营业务从保险扩大到多个领域,股权投资相继进入收割季节。熟悉伯克夏公司业务的人都知道,巴菲特在这10年的主要决策是股权投资,收购兼并,整合出售,甚至国人熟知的巴菲特投资中石油也是用股权投资的理念决策的,巴菲特说过,我不懂中国,也不懂中石油,但是我懂石油。所以,巴菲特投资中石油只是投资石油的一种方式,一种更具流动性的方式。我们再用巴菲特2006年给股东的信来做个旁证,伯克夏的投资收益在年的年均增长率是17.9%,其中年是31.7%,由此推算,年间,投资收益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2.8%,而在这个时期,伯克夏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股票投资,股权和买卖股权的投资收益多半发生在1995年以后。
&&&&&&& 比较了这些数字后,说巴菲特是一个成功的股权投资家更为贴切。伯克夏的主营业务是保险,主营风险是投资,用保险浮存金支持股票和股权两类投资是伯克夏公司的商业模式,所以更准确地说,巴菲特是在经营一个投资型企业。巴菲特的企业经营模式在中国是违规,用伯克夏商业模式的标准来比较,中国的巴菲特应该是在中国人寿或中国平安,但是保监会现在还没有核准保险公司投资于非上市的私募股权,也不允许保费收入全额用于投资股票,那么中国的股市中怎么可能有巴菲特的伯克夏模式呢?当然,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伯克夏的经营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依我所见,在中国股市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选股,用索罗斯的投资模式操作(因为索罗斯是宏观股市投资人)。这就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什么?&&&&&&&&
&&&&&&& 用股票投资获得暴利的故事来证明自己是&巴菲特&其实很滑稽,因为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并不追求暴利;用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资产重估来支持死了都不卖的&价值投资&更是无稽之谈,因为巴菲特&不会有一毛钱的投资是基于宏观经济预期的&。他一再告戒人们,要从最微观的角度发现投资价值,用最简单的方法感悟市场理性,用最平和的心态扑捉盈利机会,这三个&最&字就是巴菲特的投资秘诀。所以,要想成为巴菲特的信徒,第一要把电脑扔出窗外,第二永远不要看K线图,第三绝不追随华尔街的分析师。K线图就是心电图,巴菲特开始分批买进中石油的时候,正是几大投行降级中石油的时候,所以当时有个著名分析师说巴菲特&犯傻了&。巴菲特是一个经常站在股市之外的股权投资家,股权投资产业追求的是企业的经营价值,而企业的经营价值=管理团队+商业模式。所以,股权投资的成功秘诀是:第一投人,第二投人,第三还是投人!
&&&&&&& 其实,不仅中国股市不会有巴菲特,美国股市也没有巴菲特,因为巴菲特总是以局外人的平和心态,用旁观者的常识和知识,看着场内人的贪婪和恐惧。所以他&一再声称,投资人应当在别人贪婪时自已谨慎,在别人谨慎时变得贪婪&。这里说的&别人&就是股票投资人,所以中国股市中的&巴菲特们&一开始就站错了位置。
(日于广州)
&&最后修改于
作者已禁止网友对该文进行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中国没有巴菲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