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80后90后的区别,90后拿什么创业

看看一位80后创业者如何管理90后
看看一位80后创业者如何管理90后
西安娱至尚成立于2011年1月,从刚开始到西安的0,到2013年全年销售额已经突破1000万的高速发展。娱至尚由一个非常年轻的团队组成,公司基本上都是90后的年轻人。娱至尚专注于汽车电子行业,现在已经是一家集车载DVD导航,便携式导航,电子狗,行车记录仪等汽车电子产品分销的汽车用品公司。2014年公司将迎来飞速发展的一年。公司员工数量将会由2013年年底的20人增加到2014年年底计划的45人!
据小编了解,公司员工现在三十余人,除了4位是80后的,其余员工都是90后,老板更是只有87年。
这样一个年轻的团队,如何使用eteams呢?
先看看一个简单的数据:
从6月18日到24日,6天时间,全公司已经协同完成了142个任务了,相当于一天完成23个多的任务。
据娱至尚的蔡总介绍,看到eteams觉得比较喜欢,因此立刻开始研究eteams,特意用思维导图做了一个功能简介并在公司会议上介绍给大家,如下图:
为了推进系统的顺利实施,蔡总自己为项目定了4大推进阶段:
第一阶段:备忘录,随身小秘书
第二阶段:任务协同
第三阶段:考核跟踪
第四阶段:改善员工的拖延症
当然蔡总也有很多功能觉得不满意,尤其提了2点:
1 现在一个任务做出来之后,被人标注完成了,然后都不知道是谁标注的
2 例如我制定一个任务,下午5点我要出门,那么订5点钟,时间到了,会提醒我这样
第一点我们目前无法解决,蔡总自己想了一个方法并立即执行了,效果不错,我特意要来截图和大家分享:
天才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不得不承认,eteams并不是完美的,但是很多时候,只要我们稍微琢磨一下,很多问题便不是问题。
第二点我们正在开发日程模块,随后就可以解决了,请有类似需求的伙伴稍等片刻。
刚刚推行一项新的制度或者系统的时候,员工都是抵触的,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一定要有方法,一定要持续,看看蔡总的做法:
一 将责任下派,让部门经理分担
二 不好的苗头及时制止,歪风邪气不能助长
再来看看蔡总对于eteams的总结:
最后,我用蔡总在内部给员工培训时,说的最后一句话作为总结:
使用了eteams,我马上就要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攀上人生巅峰了麽。
编 辑:王洪艳
王建宙:折叠屏幕是未来4G手机发展方向[图],今日,原中国移动..
CCTIME推荐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没听过的郑Yue)
(一颗大大大橙子?)
(建筑工程承包商)
第三方登录:90后创业“新贵” PK 80后创业“老将”|创业记|戴志康_凤凰科技
90后创业“新贵” PK 80后创业“老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80后创业者,说他们老也不算老,最大不过34岁,除了两位知名的欧帅、想帅把公司做上了纳兹达克,大多数创业者也都还在企业&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阶段;但说老也有点年岁了,有些人是在职
80后创业者,说他们老也不算老,最大不过34岁,除了两位知名的欧帅、想帅把公司做上了纳兹达克,大多数创业者也都还在企业&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阶段;但说不老也有点年岁了,有些人是在职场累积了多年经验再下海创业,有些人是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十来年都转型做投资人了,尽管依旧&无知&但却&有畏&。 &无知者有畏&这句话是戴志康形容自己的。他是80后创业者代表,开发的discuz!是中国最早最有影响力的社区自动生成软件。而&无知者无畏&是他眼中的90后创业者。 他敢这么说有自己的道理。 《鲁豫有约》是06年时红极一时的戴志康和之家创始人李想一起上过的一档电视节目,同台的另外两位&80后创业新贵&还有茅侃侃和高燃。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两位了,他们一位在清华读书,一位在搞医疗,早已离开了创业者的行列。
(那个感觉很爽,你从一个无名小卒摇身一变成了大红人。然而这里面最大的陷阱就是,当你自我膨胀的时候,自己是没有醒觉的。&戴志康很坦然地说。) 说起高燃,90后创业者孙宇晨很有感触。锐波科技创始人兼CEO孙宇晨在高中时可没有现在这么气派的称谓,他曾经是一个沉溺于文学的&落后分子&,看到高燃用一年时间从工厂打工仔到考入清华的经历很受鼓舞。便&闭关锁国&,复制高燃的道路,&用一年时间考上了北大&。 你如果现在去网上搜索&一道论证题&,还能看到他大一时写的一篇文章。他说&高中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弥补任何遗憾,只要你下定决心。&
(孙宇晨说&高中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弥补任何遗憾,只要你下定决心。&) 毫无疑问,创业者在&下决心&这事儿上也是蛮拼的。 猎聘网创始人戴科彬就曾面临过很艰难的抉择。 他曾是宝洁公司的高管且手握高额的市场推广预算,&十年前在外企工作还是很光鲜的,出差都住五星级饭店,到哪里都有人接待&戴科彬回忆说,当他08年离职创业时一切都是从底层做起,&没有人会多看你一眼,痛苦迷茫到怀疑自己怀疑人生。然而之后当迷茫是一种常态时就不迷茫了。&他自嘲地说到。
(&很纠结。但我想,如果我自己过不去这个坎,可能这一辈子就过不去了。&猎聘网创始人戴科彬面对迷茫的解药。) 在90后眼中,戴科彬这样的情况不能算&创业&,而是叫&下海&。92年出生的尹桑是一起唱的创始人兼CEO,他曾在某次公开演讲中提出这样的论调:所谓的创业,就是你越年轻越是创业,你如果在阿里腾讯华为做了10年才出来做生意,那别人就说你这是&下海&了,不是创业。但如果高中的时候,开了一个店、搞了一个网站、做了一个游戏,卖了几个亿,那你是创业。 尹桑确实是很年轻就在折腾了。 他今年22岁,却已在O2O领域深耕几年了。曾就读于美国商学院的他,上了两年学就忽悠着女朋友一块儿辍学创业。而今他管理着两百号人,公司估值过亿,住在上海最好的,早已实现财务自由。 尹桑曾问我他来录制节目穿什么合适,我说&穿你喜欢的衣服就行&。 果不其然,他穿着大裤衩和拖鞋大摇大摆地到了演播室。 &All&in&or&nothing,不怕输就不会输。&是尹桑的座右铭。这也代表了很多90后的心态&大不了我就不屌你了,而他形容80后是&顺势而为&。
(&All&in&or&nothing,不怕输就不会输。&是尹桑的座右铭。这也代表了很多90后的心态&大不了我就不屌你了,而他形容80后是&顺势而为&。) 这四位截然不同的8090后在现场还有哪些精彩言论,先给你透露一点点:
戴科彬:以谈恋爱的心态创业 我从和女人的相处中学到的创业经戴志康:曾经自我膨胀 我是社会舆论的牺牲者孙宇晨:创业者要像&小太阳&&自己发光发热尹桑:92年出生获得福布斯创业者奖 我的第一桶金来自哪& 更多精彩内容请移步专题页面/internet/special/8090ceo& (作者:格欣《8090创业者对谈》主持人兼制片)& 凤凰科技特别策划80后创业者戴志康、戴科彬对话90后创业者孙宇晨、尹桑& 扫描二维码,关注&创业记&栏目微信和主持人微博@凤凰格欣。
[责任编辑:李儒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2397175
播放数:593865
播放数:1839468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80后90后如何少走创业弯路
现在到处讲万众创业,60和70后们年龄大了,事业相对比较稳定,即使从来没有创过业的人,其资源和人脉也足够强大了,创业成了顺势而为的最后一步,现在的万众创业,其实大多数都是80后和90后发起来的。
去年风起云涌的无数创业项目,尤其是跟互联网沾边的,今年已经基本死光了,只有少量的还在苟延残喘,创业本来就是创业者在机会和资源都准备好的前提下,再顺势而为的结果。
现在创业大跃进,跟当年大炼钢铁没什么区别,还没有准备好的创业者凭借异想天开的想法,盲目的跳入创业大潮里,跟拿着木棍和大刀上战场的义和团一样,只有白白送死的份儿,虽然一拨拨狂热无知的创业者不断跳到坑里去,不影响后来者依然前赴后继的瞎搞。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能改变世界的乔布斯,每个人都满脑子“跨界融合”、“颠覆式创新”
“产品免费”。。。浮躁的创业热潮里,没有几个人想踏实的一步步去创业,创业者都想着先融资、做高估值,然后实现爆炸式的扩张,我们现在看一看:这波不断跳坑的80和90后正在面对什么样的创业环境,他们又为什么跟疯了一样,老是干不靠谱的事儿。
前辈们抢了大蛋糕,8090们只能在互联网领域找机会。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将各个领域的知名创始人都挖出来,看看他们的创业有没有规律。
& & 选择的行业都是影响国计民生的,根据财富、行业知名度和社会贡献等,评出120个卓越的创业者,他们从40后,一直到90后。
120个创业代表中,有48位互联网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其他传统行业一共72位,虽然只能说是以点带面的分析,不过看整体数据我还是有一种感觉:创业其实就是挖宝的游戏,前辈们把表层的宝不断的挖出来,后辈就不能在表层挖了,没有宝了,只能往深里挖,挖的难度越来越大,必须动用高科技的技术设备,还有挖宝人更强的专业能力。
根据120个创业者的所在行业和年龄进行分析,有以下三个结论。
1:80后和90后没有任何机会在传统产业突围了,前辈们已经占满了所有的坑
在72个传统行业的创业代表中,只有1个80后,还是出生于80年,他就是名创优品的叶国富,他通过低价家居爆款的连锁化,几年内实现了成功逆袭,非常不容易。
& & 很多年轻创业者想通过互联网思维去颠覆传统产业,甚至把豆腐脑、油条都互联网化,结果都是一地鸡毛,黄太吉和雕爷牛腩,都想用互联网思维去颠覆餐饮产业,现在不仅没有达到理想的口碑,还一直处于非议之中。
产业越传统,技术迭代速度越低,后辈想颠覆的难度越大,像房产和餐饮这种古老的领域,70后都熬不出来,控制这些领域的,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还有他们的儿女,比如王健林、宗庆后、鲁冠球。
& & 几乎可以断言,再过十年,这些传统领域的领导者跟现在相比,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变化。
2:8090后的知名创业项目,几乎全部分布在互联网,可惜6070前辈们抢走了大蛋糕
48个互联网创业代表里,40后有两个,柳传志和任正非,两个IT时代崛起的超级大佬,他们都抓住了时代的风口,4个50后,15个60后,包括马云和李彦宏,18个70后,马化腾、王兴、刘强东,80后只有9个,代表人物有大疆无人机的王韬,滴滴的程维,今日头条的张一鸣。90后是0。
互联网创业代表的平均年龄也40多岁了,比餐饮业和个人消费品牌创业者代表的年龄至少年轻了10岁,比房地产业代表年轻了15岁,跟物流业的代表差不多,因为物流是随着电商发展起来的。
20年前掌控互联网产业的是20多岁的青少年,10年前掌控者变成了30多岁的青年,现在变成了40多岁的中年人了,互联网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并没有让年轻人拥有更多的机会,新出来的蛋糕,大部分还是被那群中年人抢走了,都说要创新,但是哪怕在细微处的创新,只要是有了起色,中年前辈们都会利用强大的平台整合能力,要么把你吸收进去,要么干掉你。
再过10年,已经成了老年人的马化腾、马云和李彦宏们会不会还在掌控互联网的世界呢?
哪怕是需要持续创新的互联网领域,年轻人创业的环境都远比10年前更恶劣、更残酷,哪怕已经成了行业独角兽,也未必能独善其身,今年有几个融资几千万美金的独角兽都要死掉了,创业成了捞偏门的游戏,不断寻找巨头们不想干的细分领域。
3:第三波互联网创业浪潮的风口已经过去了,加上国内经济的走弱,最艰难的创业时代来了
90年代是第一波互联网创业浪潮,崛起了网易、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00年代是第二波互联网创业浪潮,进入了互联时代,网民开始爆炸式的增长,各种网络应用开始成为主流,BAT成了互联网霸主;10年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又来了,实现了从域名到app的应用切换,本来是80和90后占领世界的机会,可惜最后发现,第二波浪潮里崛起的那帮中年人,又主导了我们第三次浪潮。
现在智能手机红利消失了,意味着第三波互联网创业浪潮已经结束了,所有细分互联网创业领域都有无数的创业者还在继续厮杀,可以预测的是:即使已经拿到C轮甚至D轮的项目也不安全,现在创业者首先考虑的不是还有什么机会,而是自己还能不能活下来。
第四次科技浪潮或许在VR和CR里诞生,像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VR正式进入老百姓的日常应用,还需要至少5~10年的努力,这些领域的创业门槛也更高,不是普通草根能实现的。
正是时代的因素,让80后创业者成了被牺牲掉的一代,90后的未来也看不清楚。90后创业者小余,搞手机课程表的,在央视做节目,明明项目还在亏损,他非要说当年要给团队分一个亿利润,后来说是为了炒作故意这样说的,这样坑队友,不知道他的团队会怎么想。
在美国,80后里已经有扎克伯格、Chesky等新锐创业者,他们继续引领着硅谷文化继续向前演化,在中国,马云这些老家伙们为什么还能压制年轻人的创新呢?国内的8090后在创业精神上存在一些短板,现在看看8090创业者身上有哪些不正常的现象:
一:跟风式创业,抄袭文化替代了创新文化
一个创意往往有成百上千个团队抄来炒去,往往最后只有几家成功,绝大多数都成了炮灰,盲目跟风是国内创业浪潮里最大的问题,让以创新为主导的创业文化,转向了抄袭文化。当年团购竞争,5000多个创业团队搞千团大战,只活下来几家,99.9%的死亡率;当年视频网站开始发展,最多的时候上千家视频平台同时在烧钱,最后也是99%的死亡率。
不知道创业者是普遍没脑子,还是从小喜欢抄作业,都喜欢跟风创业,没有自己的创业思想,奉行拿来主义,无数缺乏创新的同质化项目同时竞争,导致一波波的创业者不断跳进创业死海。
二:鸡血式创业,创业者好高骛远,就是不落地
为什么几千家到家O2O才不到一年就玩完了?创业天天就跟打鸡血一样,盲目追求项目的速度,不惜走钢丝,通过刷单、忽悠、吹牛等各种手段来骗投资人,最后实在骗不动了,就开始灭绝式的消亡了。
程维刚开始创立滴滴的时候,跟一个小出租车公司签了约,为了刺激第一波司机使用滴滴,程维找了一帮人天天用滴滴找这群司机打车,让这群司机成了滴滴的种子用户,无论你的梦想有多大,你必须有落地生存的能力,学会一点一点的突破。
创业者必须要知道:事业成败的关键不在于你跑的多快,而是你能撑多久,现金流和自我造血能力是创业公司生存的命脉,任何伟大的梦想都必须踏踏实实的迈出第一步,
& & 三:臆想式创业,伪需求成风
很多创业者心态浮躁,毫无商业方面的经验和认知,脑子里面空想出来的商业模式,都是伪需求,还拿着当宝贝,最后只能充当炮灰。
拿去年最火的到家服务来说,有到家洗狗、洗车、理发、按摩、大厨做饭。。。。。全是伪需求,因为到家的成本远比到店高太多了,用户体验也不好,去年创业成了填空题,假如有什么在店里享受的服务还没有互联网化,一定会有创业者去实现它。
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创业永远都不会晚,对于行业厚度不充分的创业者来说,当了炮灰不可怕,毁掉本来可以很美好的未来,才是最可怕的,千万不要相信所谓失败了可以重来,创业失败的人,没有几个可以重新再来。
中国是盛产鸡血创业导师最多的国度,都在给创业者打鸡血,但是没有准备的瞎创业、穷折腾是年轻创业者的通病。
互联网创业,不要选择已经有独角兽或大巨头运作的项目,小池塘里也能养大鱼。比如已经有打车工具了,滴滴和uber激战正酣,每年都是上百亿的烧钱,那么不管你是定位于顺风车,还是代驾的,都不要尝试了,对巨头来说,延伸个功能是分分钟钟的事儿,要知道在美团杀出团购的重围之后,几年内其他的团购几乎都倒闭了。
互联网平台的特点就是一股独大,每个细分领域都会出现一个绝对垄断者,前几名控制了95%以上的市场,其他的无论开始几千几百个参与竞争,绝大多数都会死掉。
创业者要想成功,应该选择更细分的领域,不被巨头关注的机会,往往是真正的机会,现在我们看见的滴滴、58、airbnb都是从巨头看不见的市场发展起来的。
傍大款,远比封闭式创业容易的多。做电商,不要轻易做独立app,先开个淘宝店试试;搞网游,先不要搞出一套独立的app、社区和销售系统,可以先从腾讯游戏平台上积累用户;很多创业者不屑于在平台上创业,老是感觉太low了,感觉只有做商业闭环的创业项目,才是真创业。对于草根创业者而言,建议还是先傍大款,独立app是千里挑一的成功率,因为用户手机上只能放一两个同样属性的app,这个能够杀出来的团队,一定在技术、体验和运营各方面都具有超强能力,国内的app数量超过300万,日常更新的都有90万,超过10万个团队在竞争,但是真正有长期商业价值的只有大概3%左右。
创业不在大小,在于是否靠谱。无论创业的规模大小,只要是商业模式是靠谱的,运营是稳定的,每一个阶段都提升一点,都有做大的可能,即使没有办法做的很大,也会让创业者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让家庭实现财务自由,这种创业就值了。
创业者最大的问题是梦想家太多,这个世界上一定不会有太多的乔布斯和马云,每个人都去改变世界了,这个世界就疯了。
& & 现在的创业环境不是很好,最后一句劝告就是:远离鸡血大师,重回商业本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0后90后婚恋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