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09年底,地方政府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达到多少万亿元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扩张中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01 中国论文网 /3/view-1380791.htm     摘 要 2008年末中央政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外,这4万亿投资项目中,剩余近2万亿元资金缺口主要靠银行贷款,导致近两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激增。文章对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现状进行分析,风险进行讨论。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融资平台 财政风险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释义及运行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广泛地讲,包括地方政府组建的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不同类型的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划拨土地等资产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大致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承诺,重点将融入的资金投入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之中。   总体看来,在地方政府缺乏规范的融资渠道,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把银行资金优势、政府信用优势和市场力量结合起来,支持薄弱环节发展,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2008年四季度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融资平台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融资规模增长过快。6月1日央行发布《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报告指出,从2008年以来,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较2008年年末增长25%以上,其中,县级(含县级市)平台约占70%;同时,截至2010年年末,各地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不超过30%,因此,按照央行公布的201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万亿人民币计算,可得出地方政府融资规模上限在14万亿左右。2010年我国GDP达到39.8万亿,从债务余额占GDP比GDP重这个指标看,2010年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占GDP比重上限达到35%左右。相比之下,此前银监会统计数据为,截至2010年末,全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余额约9.09万亿元,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19.16%。尽管由于统计口径不同,各方数据不统一,但无论是14万亿还是9万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规模已相当之大。地方政府债务财力之比越来越高,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二)地方政府使用“土地财政”,违规操作。在融资平台组建中,主要方式是用土地抵押融资贷款,而其中违规操作很多。例如,将未取得合法土地使用权的土地进行抵押贷款。此外,有的地方政府违规将集体土地抵押贷款,另外,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虚估土地价格进行抵押贷款现象,还有地方政府将公共基础设施用地进行抵押贷款。   (三)地方政府提供变相担保,偿债风险加大。中国现行《预算法》中规定“任何政府不得为企业发行债券提供担保”,而现实中,地方政府通过提供慰问函等方式变相为平台融资提供信用担保。据2010年6月国家审计署调查数据,截至2009年底,接受审计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合计2.79万亿元。其中,政府负有直接偿债责任、担保责任及兜底责任的债务,分别占债务总额的64.52%、11.83%和23.65%,而有7个省、10个市和14个县本级债务余额与当年可用财力之比超过100%,最高的达364.77%。   (四)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意识薄弱,对融资平台公司信贷管理缺失。由于银行很难获取地方政府负债的全面信息,了解有关地方政府财政收支运转重要信息,无法客观评价其偿债能力,识别其贷款风险,使得银行在与地方政府的互动中相对处于弱势,银行通行的风险管理手段难以落实。此外,各家银行间无序竞争,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贷款营销的主要对象,重复授信,降低门槛,下调利率,也加剧了风险。   (五)系统风险加大。地方政府主要依靠土地收入来偿还融资负债,在客观上有推高土地价格的动机,从而推动房地产泡沫形成。此外,如果土地价格出现波动,连续下降,那么投融资杠杆率很高的省份就可能出现严重问题,反过来带动整个金融体系陷入危机。   三、防范风险和规范管理的对策   鉴于以上问题,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融资潜在风险是当务之急。   (一)首先清理核实并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区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清理核实,做到底数清楚,及时公开披露,改变不透明状况。   (二)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严禁地方政府违反《担保法》等相关规定为各种融资行为提供直接或变相担保。   (三)加强监管。让金融办、审计部门、监察部门参与进来,使得融资平台的资金流向、链条及使用效率得到有效监管。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的放贷管理。   (四)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机制。从宏观上,经过测算,确定地区的举债规模,安排在本级政府预算之中。   (五)借鉴国际经验,从法律层面赋予省级地方政府有限的公债权,规范地方政府的负债行为。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评估.西南金融.2009.9.   [2] 周丽丽.我国地方政府的融资实践及未来发展趋势.经济研究参考.2009(38)..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管理]“十二五”中国经济展望及热点问题分析 80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管理]“十二五”中国经济展望及热点问题分析 80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