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买车票时我选择我不需要保险险然后它建议我买个5元安心出行套餐,但

动车追尾了,你出行是否买保险?
作者:孙琪
  龚滔 绘  主持人说  动车追尾事故,让大家知道了每张车票里包含2%的保险费,但保额上限仅2万元!今后,你出行会额外给自己买一份保险、买几份保险吗?  有位朋友频繁出差但从来都对保险不屑一顾,重大事故频发后“脑筋急转弯”,到处打听如何保险。他的想法很简单:万一自己玩完了可以给家人一个交代、万一自己玩残了可以减少家人的负担。而保险专家的说法更简单:“保险是创可贴,放着备用。”唉,创可贴好像只能对付对付小伤口?买,还是不买?真的是个问题。
  郭廷炜  生得计划 死得随机 保险真不是浮云  “这段日子没法过了。”尚在病中的表弟突然发来一条短信,第一句话吓我一跳。  表弟上个月被检查出得病,起初以为是恶性肿瘤,全家上下集体担心,怕他会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表弟倒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冷静,表示会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恢复健康,重回工作岗位。  我向表弟的坚强表示了敬意,表弟苦笑。房贷尚有三十万需还,女儿才三岁,妻子仅有一份月薪千元的工作,父母体弱多病,退休工资不足三千。为了这个家,他死不起,只能活。幸好最后确诊没有预期那么严重,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表弟的医保可报销大部分医疗费用,表弟的单位也承诺了病假工资,加之众多亲友日常相助,日子倒也能维持。但他怎么突然给我发了这么条短信?“乘地铁吧,电梯跨了。坐动车吧,车追尾了。坐客车吧,起火烧了。喝点水吧,农夫山泉长蛆了。吃点肉吧,八戒比唐僧贵了……”接着把短信读下去,我缓了过来,原来是条针对近期热点事件编的小段子,想来是表弟在病床上闲来无事,当笑话转发过来的。  这个段子话糙理不糙,在这个生得计划,活得奇迹,死得随机的年代,月光族的我还真禁不起太严重的意外伤害,保险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还真不是浮云。  现代社会无常事件的发生概率尽管很低,但如果遭遇了,伤害就是百分之百。通过科学的规划购买一些保险,即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亲人负责。对于购买保险,其实大可不必太避讳,就像预备日常备用药和创可贴一样,宁可放着不用,但不可急需时没有。  翻出了我所购买的那几份商业保险,里面有投资连接险,有意外事故医疗保险,把可能赔付金额相加起来,总额还不少,得意之下立刻给老家的妈妈打了个电话:“如果哪天我在火车上死了,你除了得到的赔偿,另外还有我自己购买几份商业保险赔付金,哇噻,算一算,您老也够当个百万富翁的了。”话音还未落就迎来了一阵臭骂:“说什么呢!如果你人都没了,我拿着这些钱有什么用?你这死丫头只能活着回来!”  记者 孙琪  经常乘火车,每次都被“打闷包”了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拔出萝卜带出泥,让我第一次了解到每次掏钱买票坐火车时,车票价格中还包括2%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该项保险的最高保额只有区区2万元!  在此之前,我经常乘火车,从“绿皮车”到动车,再到高铁,已经不知多少次了。但是,买票时,从没有听售票人员提醒买保险的事情;拿着火车票翻来覆去看,也从没有看到“保险”字样。直至“7?23”事故发生,从媒体报道中,我才第一次长了“见识”,第一次知道每次买火车票时,票面价格中还包含着2%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初一看上去,我觉得铁路部门很负责,把乘客没有考虑到的意外因素也考虑进去了。然而,细细看完媒体的报道,我无语了。因为最高保额只有2万元,这可能还不足某些人物某些场合一顿饭的费用!“7?23”事故后,我在网上随意百度一下,保额比这大的比比皆是。有一家保险公司甚至提出:旅行7天68元保额682万元。另一家公司推出的意外险中,20元的保额也达100万元。  我不能说每一家商业保险公司的意外险都比铁路部门的好,但至少,他们在用户购买前都会进行告知,而且,不少都是买一次保一年。而铁路部门的,每次都是“打闷包”,每次都是“一次性消费”。这样的“打闷包”式“一次性消费”,出问题后还不能由你开价索赔,如果赔偿额很低很低,你还不得不“被接受”。  我想,乘坐火车次数多的乘客,如果把每次“被打闷包”的保险费用加起来向某家商业保险公司投保,保额肯定比铁路部门的多;即使不是长期乘坐火车,随意向商业保险公司买份意外险,也比铁路部门的“一次性消费”要强。  记者 罗水元  顺手买一份保险,是我的好习惯  曾经自己一个人坐长途大巴去横店,在买车票的同时,售票人员提醒我“要不要买一份保险?”“多少钱?”“5元钱。”于是我欣然买了一份。  在坐飞机出去玩时,我也会在机场额外买一份十几元的保险。  现在回忆起来,似乎每次出行不论路程是远是近,由于危机感的作祟,我都会给自己买保险。但其实我对于保险的概念非常模糊,买保险并非刻意想到,只是纯粹在旁人的提醒下觉得花几元钱买个保障,会安心很多。不过事实证明,出行至现在,都一路平安,那是否表示保险就成多余的了?非也。相反,现在我忽然意识到“在购票的同时顺手买一份保险”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不是旅游达人,也不是商务人士,一年中很少出行,即使出行也不会太远,区区几个小时的行程时间能出什么事?保险就免了吧。”相信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从那个主要以绿皮火车为出远门的交通工具的年代,到如今动车、高铁、飞机等多项选择的时代,人们的风险意识似乎并没有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而提高。  新事物的推出,必定会有一个磨合的过程,而在磨合的过程中有些什么问题,我们普通百姓无从知晓,但我认为,我们可以予以自保的就是提升自己的风险意识。无论是坐动车还是其他交通工具都顺手买一份保险,这将是我决定长久维持的好习惯。  见习记者 沈梦雪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综合意外险  如果不是同事的提醒,我还真没留意到,此次动车事故中,很多遇难者都是青年人、中年人。这些人,大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支柱,他们的倒下,往往就意味着一个家庭从此陷入困顿。  以前和一个保险公司的“老法师”聊天时,他告诉我,保险并不能保证投保人不出事,这是谁也没办法做到的事。所谓保险,保的其实是一个家庭的财务平衡,就是在投保人万一出事的情况下,还能够帮助这个家庭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财务平衡。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投保的目的也各有不同。比如,有的家庭希望主要经济来源遭遇意外时,房子不至于被银行收走,或者老幼不至于无所依存,或者其他家庭成员在一段时间内的生活水准不会下降太多等等。根据不同的保障需求,投保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想清楚自己希望达到的保障程度,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我认为这才是保险的意义所在。从这个点出发,才能够在选择时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保多少。  保险专家说,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份综合意外险,就像创可贴一样,没用时放在抽屉里,有用了就拿出来用。这个说法我是支持的,所谓有备无患。  当然,和创可贴不太一样的是,这份保险虽然备在那里,但是谁都会希望,它永远不要有用。  记者 吴华  我不会为乘火车而单独买保险  提到保险,我一般只买意外险。以前,我上飞机之前,总会买上100元航空意外险。后来,有朋友硬来向我推销保险产品。拗不过她,结果我改成了一年购买一次意外险,不再单独为上飞机而购买保险。“7?23”动车追尾事故,让我重新思考要不要为单次飞行而购买保险的问题。  但鉴于我认为“7?23”动车追尾事故是极为偶然的小概率事件,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我不会为上火车而单独购买保险产品。相对于飞机而言,火车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在我看来,保险产品最基本的功能应该是防意外,而现在的保险公司大多不务正业,去搞什么寿险和投连险,纯粹是在忽悠投保人。正如一名基金经理说的那样,因为保险公司要给业务员高额的提成,因此保险公司做,业绩永远也跑不赢基金管理公司。我要是有钱,宁可买基金产品,也不会傻到要买保险公司的寿险和投连险,完了等着分红的地步。  记者 薄继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07/29 15:5707/29 11:4007/29 10:0507/29 08:4907/29 07:5707/29 07:3807/29 04:2307/29 02:53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携程说是供应商的错 可为啥会买到假机票
作者: 雷锋网来源: 雷锋网 11:31:02
前几日,微信公众号“李淼”公开发帖称,自己在携程花费1.2万预定了两张国际机票并显示成功出票,结果到达机场后被告知票号无效系伪造。该消息被传播后,一大波受害用户闻讯赶来,曝光了自己在携程遭遇的各种骗局,包括买的比官网还贵、退票乱扣钱、到机场无法登机等等。随后,携程公开声明称,原因已查明,是供应商违规操作或供应商员工操作失误造成的。回顾携程的历次事故你会发现,永远都是供应商在犯错。事实是这样吗?OTA背后的三足鼎立如果你试图在携程上预定一张机票,在显示价格的下拉窗,会看到这样的选项。这代表携程的机票合作商有两个:航空公司官方或者代理商。行程单2013年,携程发布了自己的开放平台,至此它变得跟去哪儿一样,接受代理商入驻。入驻的政策是每一张在携程上出售的机票,携程分走票面价的0.5%。2015年第一季度,携程的财报表明,有超过60%的机票交易量来源于第三方合作伙伴,即代理商。携程财报截图毋庸置疑,所有的机票都来自航空公司,代理商自然也是。2008年,国家取消了机票代理费统一收费标准后,机票代理的主要收入来源为3%(每张票)的代理费和完成一定的售票量后航空公司给予的返点,就是通常所说的“3+X”制度。一家代理商的负责人蕾蕾告诉雷锋网记者,X随季节变动,业绩好的时候最多能给到12%,而3则是保底的稳定收入来源,卖出一张票就赚一张票的钱。好景不长,去年5月,南航率先发文取消代理佣金,随后国航夏航等众多航空公司跟随,国内进入了机票代理商“0佣金”的时代。这意味着,机票代理不再是稳赚钱的生意,如果没有达到航空公司定下的销售额,可能辛辛苦苦干一年最后什么也赚不到。金钱是万恶之源,事故就从这里开始。机票代理的猫腻多在携程上买机票,为什么会遇上代理商的价格和航空公司官网不一致呢?我们来挨个分析可能出现的状况。价格比官网高。很多用户因为航空公司官网操作麻烦,习惯了去携程等OTA网站购票。但是你知道,你在携程买的机票可能价格比官网还高吗?正常情况下,代理商价格高于官网,可能是因为航空公司为了提高直销比例,不愿意给散客折扣,只将部分低价票放在官网出售。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利用信息不透明,代理商擅自提高了票面的价格,只为了赚其中的差价,这是最直接的“吃相”。价格比官网低。更多的用户使用携程,是因为在上面总是可以找到价格比航空官网低不少的特价机票。2012年,国内的旅游咨询公司劲旅咨询对国内在线机票预订市场进行调研,从在线旅游搜索引擎网站随机抽取了142条航线中低于公布运价10%以上的500个航班,结果显示其中九成属违规销售。违规销售主要有几个来源,其中包括虚假低价无法预订、组合产品违规拆分销售、散拼团、擅改航班日期、冒用青老年特价等。雷锋网记者注意到,时隔4年后,依旧有用户在源源不断的投诉这些问题。在这一次的事件中,有Y女士投诉,在携程上订购了一张价格比南航官网低不少的特价票,代理发来短信称已经出票,但是到机场发现票号无效无法登机。蕾蕾介绍,这种极有可能就是代理先放出虚假票价,寄希望于机票可能降价,结果直到起飞当天也没有拿到低价票,不如直接退票来的划算。还有到了机场发现机票被改签的,也极有可能是代理发现临近航班有低价票,擅自拿着用户身份信息进行的改签。(代理商工作人员给“李淼”的爆料)组合产品违规拆分销售则更是离奇。对代理商来说,通常国际航班的国内转机航段价格低到几乎是赠送,于是就有代理将国内航班拆分卖出,随后取消后半段的国际航班行程,前半段的机票价也就几乎相当于是白赚,但购票者是完全不知情的。不过也有用户X投诉,在办理从北京飞往上海的登机时,工作人员要求其出示护照和签证,一头雾水的X只能不断的联系代理商,结果错过航班。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代理商可以向航空公司申请团体票,折扣几乎可以低到票面价的4折,拿到团体票后,代理会把这些机票加价分拆卖给散客。当然这样也会有潜在问题,团体票是无法单独退改签的,想要换票,只能陷入和代理无限的拉锯战。这一次的事件中,随着“李淼”曝光出的影响最大的事件还是“积分购票”。事件中,从福州飞往北京的林先生在提出升舱申请时,被告知自己购买的全价票是“积分兑换”的。随后还有傅先生爆出,从东京回国时,工作人员告知他在携程上购买的机票是用日本一位乘客的积分兑换的,要求出示亲属关系证明。随后有律师指出,用户通过携程网订票,与携程网形成了合同关系。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利用他人的积分兑换机票并销售,涉嫌欺诈。蕾蕾介绍,代理用积分购票在业内并不罕见。有一小部分的可能是携程内部的工作人员和代理商勾结,倒卖网站积分;还有可能是代理商从普通用户手中低价购买里程。如果没有发生意外,几乎很难发现。退改签也成盈利模式如果代理不愿意给你寄行程单,那可能就意味着,你买到的票价格出了问题。有M女士在投诉中称,自己购买的从北京飞往上海的机票,票面价为650元,结果拿到手的行程单显示票价为480元,这就是代理从中间私自加价。另一位代理商的负责人Jack向雷锋网记者介绍,更有代理会以“低碳套餐”为名,拒绝向用户出示行程单,或者干脆出示一份手写的行程单糊弄过关。那退改签呢?我们都知道,在携程上通过代理商购买的大部分机票,退票都是只能退燃油机建,而在航空公司官网上,却明确表示不同折扣的机票在起飞前后不同时段,退票都是按百分比算。事实上,退改签也成了代理盈利的重灾区。(一张331元的机票退票收取324元,不得改签,捆绑30元接机券)这跟制度有很大的关系。目前特价票的退改签政策并不是由航空公司制定,而是由代理商自己制定,航空公司把这一部分的权利也交给了代理商。那全价票呢?全价票总可以正常退改吧?No!我们可以留意到,目前不管还是在携程还是去哪儿,购票时总会捆绑保险、接机券、酒店券等形成机票套餐。2014年央视曾曝光携程退改签收费过高时,携程公开解释:“旅行套餐产品不同于普通单独购买的机票产品,而是一种优惠套餐。套餐中的机票退改签需遵循套餐产品整体的退订和更改规则。”好一个偷梁换柱。曾经在携程的机票平台工作过的小K告诉雷锋网记者,这些伴随着机票捆绑的各种套餐券,实际消费的占比很小,而用户为这一部分支付的费用,都被平台赚取。携程:永远在道歉,从来不改正《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二、三款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总结起来,近年来携程爆出任何问题都会先将责任指向代理商,随后提出赔钱政策,简单粗暴的解决问题。在李淼的文章中指出,李淼并没有接受赔款政策,携程就先发微博表示事件已经解决。携程微博截图现在,雷锋网记者注意到,在携程购买机票时,全程只有支付页面的右上角显示了供应商的名称和代码,并没有任何资质说明,也没有任何星际评定(去哪儿有)或用户评价(去啊有)。在黑代理遍地的今天,用户如何能够安心购票?退票费截图防不胜防。目前航空公司为了提高直销率,将大幅降价的机票只在官网出售,比如东航自己的“全网最低价”。雷锋网记者建议,价格相差不多时,尽量去航空公司官网订票;另外,不要购买比官网价低太多的机票,以免耽误出行。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电商服务推荐去哪儿网APP买火车票 买完发现含20元保险(组图)_网易新闻
去哪儿网APP买火车票 买完发现含20元保险(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通过手机软件APP解决衣食住行已经是现代人的“移动生活”,但带来便利的同时,仍免不了出现各种各样的“被消费”。4月9日晚,赵先生用去哪儿网APP购买两张从西安到北京的高铁票,票价共1031元。10日早晨支付后,他才发现被默认“绑定”40元的保险。
  像赵先生这样的情况,你遇到过没?如果您没有购买保险的需求,一定要看清楚保险数量选择是否为0,再核对支付金额进行支付。
  记者购买含保险车票后,被告知保险不可单独退款截屏图片
  市民遭遇
  “误操作”
  买40元保险
  想退掉
  扣52元手续费
  4月9日晚,赵先生第一次使用去哪儿网APP购买两张4月19日从西安北站到北京西站的G88高速动车票,票价共1031元。在当晚支付时,赵先生发现每张票附加默认的保险费,每张20元,就点击了0份保险,去掉保险。但因为当时没找到信用卡,赵先生就没有完成支付。
  “早上到单位网上支付时,一打开APP,就出现了我昨晚的订票信息,我以为仍是昨晚取消过保险的订单,就直接支付了,没发现付款金额有变化。”付完后,赵先生收到了阳光保险承保的短信,这时他仔细一看,刚刚支付的订单金额为1071元,才发现还是扣除了两张车票的阳光保险费,多扣了40元。
  让赵先生觉得蹊跷的是,“我昨晚明明勾选了0份保险,输入了我的个人信息,但今晨付款时,个人信息还在,不需要输入,但仍然变成了系统默认的20元保险,对于绑定的保险费,并没有任何提示,导致我误操作付款。”
  在去哪儿网APP中,记者在赵先生所购买的那一车次的保险说明中看到,该保险为“阳光火车意外险高端款保险”,保险金额为火车意外伤害80万元,保险费20元,保险生效时间为当次火车(仅限当日当次),投保时间必须早于保险责任生效时间2个小时,但在退保规则中明确提道,“在保险责任正式开始之前可全额退保”。
  随后,赵先生给阳光保险客服打电话,对方询问保单号后,一听说他在去哪儿网买的,就表示退保事宜应由去哪儿网处理。赵先生又给去哪儿网打电话,“去哪儿网说这是捆绑销售,如果要去掉保险费就要退票,退票要扣除52元手续费。”赵先生无奈之下只好放弃退票。
  记者体验
  西安到阎良
  票价6.5元
  同样被捆绑
  20元保险
  此前,各大网站代卖火车票时搭售保险一直投诉不断,经过2013年保监会整治后,目前各大代购网站在机票和火车票的订购页面,已取消强制搭售保险行为。但记者登录去哪儿网、携程网等车票代购网站注意到,在确定列车信息之后,若无需购买20元/份的交通意外险,“填写乘客信息”一栏中的保险购买数量可以选择“0”,但常常默认为选择1份,需要消费者自行取消。
  记者在去哪儿网APP的火车票销售平台输入“西安”到“宝鸡”,硬座车票为25.5元,但在乘客信息一栏默认保险“20元×1份”,支付金额为45.5元,但可以点击该信息,将保险数量更改为0份,则只需支付车票金额。如果点击购票后直接支付,则支付了包含20元保险费的金额。而选择“西安”到“阎良”,仅6.5元的票价,在支付时也自动默认选择了20元的保险费,支付总价为26.5元。
  记者购买西安到阎良6.5元车票后,手机软件默认购买1份20元的保险,虽然保险说明中明确在保单未生效前可全额退款,但当记者在去哪儿网咨询退款时,一位客服说保单不可以单独退款,只能和火车票一同退款,并表示这是“规定”。当记者问客服:“保险不单独退订单”的规定是去哪儿网的规定还是售票网站的规定?这位客服表示不清楚。
  默选搭售保险已成购票软件“潜规则”?记者又打开携程网APP,在火车票一栏输入西安北站至北京西站的高速G654次车,二等座票价为515.5元,在填入个人信息后,在订单界面显示套餐类型为“30元交通意外险”,在该险的说明中,可以看到保险名称为《出行关爱交通工具意外伤害保险》携程2015铁意险D款,当次列车有效,被保险人以乘客身份乘坐从事合法客运的列车期间。用户如果在火车站退票后,可以拨打电话申请退保。
  记者拨打为携程保险承保的新华保险,一位客服介绍:“交通意外险是由客户自愿购买的险种,如果客户需要退保,可以直接拨打携程客服电话,由携程来办理退保事宜,而退保并不影响车票。”
  在调查退票环节时,几家代购网站对于购买保险的消费者,车票的退票方式与退款费用均与铁路部门规定基本一致,不同的是,针对未取票订单,只接受处理开车前3小时的。几家代购平台都表示,对选择购买保险的消费者,可以享受优先处理订单、支持人工退改签的待遇。而对不选择保险的消费者,则要延迟订单处理2小时或2小时以上,才能确定代购是否成功,并且不提供人工退票、改签服务。
  专家观点
  网站侵害消费者
  自主选择权
  和公平交易权
  记者查询《保险法》,发现其中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保险外,保险合同自愿订立,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而根据《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规定,意外险产品不得捆绑在非保险类商品或服务上向不特定公众销售或变相销售。
  “网站在销售火车票时强制搭售保险的行为,属于损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的违法行为。”法治评论员谭敏涛分析,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谭敏涛说:“消费者在网站购买火车票,网站首先应当明确车票的价格,并不得含有隐形消费,如果有额外消费,应当予以明确提醒,现在,网站默认消费者购买保险,这便属于强制搭售行为,侵害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谭敏涛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还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网站通过默认的方式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即是侵害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再者,在销售火车票时强制搭售保险的行为,还涉嫌不正当竞争。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消费者购买的是火车票,是否购买保险,由消费者选择,而不应强制,网站的默认购买保险明显涉嫌不正当竞争,应当由工商部门进行查处。
  面对此种问题该如何处理?谭敏涛建议,消费者可以先和网站经营者协商全额退还保险费,协商不成,可以向消协投诉,还可以要求工商部门进行查处,或是向法院起诉,要求网站赔偿退还保险费用。
  省消协
  经营者存捆绑搭售
  不合法
  理应退保险费
  “首先,这起消费纠纷中,去哪儿网等电商平台在代售车票交易中,没有采用引人注目的、特别明显的提示保险的可选择性,没有尽到告知义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导销售行为;在消费者发现并按相关规定提出退险时,又无理拒绝,存在不合法捆绑搭售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陕西省消费者协会投诉监督部主任郭琳分析,“当然,消费者没有看清楚便下单支付,也有一定责任,但不负主要责任。经营者理应退还保险费用。”
  “还应指出的是,个别消费者涉诉金额虽不大,但成千上万消费者累积金额巨大,经营者存在不当得利嫌疑。”郭琳说,如果不及时改正,引发众多消费者不满,消费者协会可依据新消法提起公益诉讼,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亦可立案调查,并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处罚。
  华商晨报 掌中沈阳客户端记者 任娇
本文来源:华商网-华商晨报 。更多精彩内容
请登录华商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在第三方购票平台买保险就能“优先”出票,合理吗?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新媒体专电 2016年春运将于24日正式拉开帷幕,但依然还有很多漂泊在外的人没有买到返乡的火车票,许多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携程、去哪儿等第三方购票平台。第三方购票平台因为可以“离线自动抢票”,已逐渐代替抢票软件成为买不到票的人们心中的“救命稻草”。
  但近日有不少网友在网上留言,称自己在第三方购票平台购买火车票时被捆绑销售了一份额外的“保险”,价格从20元到50元不等。并且,选购的“保险”价格越高,抢到火车票的概率就越大。事实真的如此吗?
  记者体验:购买套餐享受优先出票
  记者打开“携程”客户端,选择了购买除夕前一天从北京去往天津的G4907次列车,软件显示已无票,但可以“抢票”。记者点击“抢票”,页面跳转到了抢票页面。
  页面上除了有车次信息、旅客信息以外,还有“云抢票成功率”,经过“计算”,显示“云抢票成功率”约为37.4%。在“套餐类型”一栏,默认选择了25元的“抢票险+交通意外险”,稍不留神用户就容易直接购买。
  记者点开“套餐类型”,页面提示:“当前排队人数过多,建议您选择套餐,享受优先出票。”并有20元、25元、50元三种价位的“保险套餐”可供选择,标注了“急速出票”。唯独“不购买套餐”一栏却显示“出票较慢,有时排队”。携程虽未硬性捆绑销售“保险”,但通过“提示”的方式引导消费者选购“保险”。
  当勾选“不购买套餐”后,记者发现此时页面显示“云抢票成功率”约为36.3%。随后,记者又尝试勾选“50元至尊套餐”,“云抢票成功率”约为38.3%。成功率虽然随着价格有所波动,但差别较小。
  携程回应:始终优先帮购买保险的客户免费代购
  记者发现,在12306官方网站购买火车票时,可自主选择是否购买保险,成人价格为3元、儿童为1元。携程客户端销售的保险却有20、25、50元三种,是12306网站的数倍。
  记者就此问题联系了携程工作人员,对方只提到:“保险是火车票出行比较重要的增值产品,从旅客出行安全的角度,我们推荐客户选择保险,客户也可以不选择保险,如果客户购买保险后觉得不需要,只要未出行,随时可以退保。”
  当被问及为何优先为购买保险的用户抢票时,工作人员说:“携程推出火车票代购是为携程客户提供免费的代购业务,无论是否春运,我们都优先帮购买保险的客户免费代购。”
  携程工作人员表示,携程作为一家旅游服务公司,其行为不存在问题。
  专家观点:“优先”抢票变相影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第三方购票平台抢票中搭售保险是否存在问题?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铁路总公司没有授权过任何第三方出售车票,除12306网站,以及官方渠道电话售票、自动售票机、代售点以外,所有的第三方售票均不合规定,更不用说搭售保险。”
  北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朱巍表示:“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来说,自主选择权是消费者最重要的权利。携程为消费者抢票的同时推荐保险,如果不买,就有可能影响到订票成功率,实际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它实际是在变相要求消费者选择套餐。表面上看,消费者能自由选择,但实际上却是‘必须’选择套餐,才能痛快地订上票。”
  朱巍认为,购买套餐就能享受优先购票权,对于那些不愿意购买保险的人来说,这其实是一个不公平的条款。这从合同法的格式来看,应该是无效的。因为这实际上是在强行推广其套餐业务,使消费者承担了更多的代价。
  另外,朱巍还表示,第三方购票平台卖的实际是商业保险,是把商业目的加在了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公共平台之上。所以从互联网平台的法律治理角度来看,也是有问题的。
  朱巍认为第三方购票平台存在的问题是互联网的通病,“现在我国对于订票类的网站以及涉及到消费者的其他格式条款几乎没有相关规定,让网站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决定,这样一来,携程等第三方购票平台出现搭售保险的情况就成为了必然。”(采写记者:饶力文 陶虹 叶心可 王蔚 樊曦)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携程火车票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