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湖商务网助力粤西电商扶贫案例项目?

新闻热线5广告热线5
您当前的位置 :
电商助力 脱贫致富如何圆梦?
08:03&&来源:
【字体:&&】&【】&
&&&&核心提示:
&&&&网购对城里人来说再平常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农村却并不普及。一些农村人不了解,原来林间竹笋、野生蜂蜜和日常糕点,都能借着电子商务的快车翻越深山,畅销全国各地……
&&&&当个“店小二”帮村民收购土特产,网购消费品;从大城市辞职回乡,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冬笋大王”。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让扶贫工作随时随地得以开展,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在电子商务发展中尝到甜头,有了巨大的获得感。本期《江报直播室》,我们走进乡村,走近贫困户,去看看他们如何借力电子商务东风,在家门口实现脱贫致富梦。
万安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
& & 嘉 宾:
&&&&尹小健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潘茂栋 江西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副处长
&&&&张 敏 横峰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主任
&&&&许苏建 万安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副主任
&&&&郭修晖 万安县电子商务产业办公室主任
&&&&主 持:
& &&本报记者 黄 晗
&&&&土特产触网&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画外音)万安县五丰镇西元村39号,这个距离县城半小时车程的地方,自从挂上了“农村淘宝服务站”的牌子,一下子成了人气聚集地,袁红英是这个服务站的“当家掌柜”。2009年,22岁的袁红英嫁到西元村,她家是村内70多户贫困户之一;2015年底,阿里巴巴农村电商江西工作组来到万安招募合伙人,经由层层筛选,袁红英成了40多位合伙人之一。借力农村淘宝和互联网,贫困户成了在脱贫致富路上拼搏的“店小二”。
&&&&袁红英(万安县五丰镇西元村农村淘宝合伙人):婆婆去世、公公瘫痪、孩子又小,平时我丈夫做小工赚的钱养家都难,那几年根本没有任何积蓄。
&&&&我是会计专业毕业,以前又做过微商,通过报名、筛选和培训,我成了“村淘”合伙人。有了服务站,村民把冬笋、蜂蜜和银杏果等土特产带过来,我帮他们收。比如冬笋,市面收购价每公斤4元,我多加1块钱;我们这里竹林多、耕地少,他们尝到卖土特产的甜头,都愿意把山里挖的、田里种的和家里做的拿到这儿来卖,我通过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我还帮助村民从网上代购家电、服装和日用品等,从前不进村的快递车现在每天都来,把土特产送出去,也把村民网购的商品送进来。
&&&&2016年,我每个月的代购业绩在万安县(“村淘”合伙人中)都排前五名,每月能有5000多块钱的奖金。2016年“双11”“双12”和“年货节”时,我每天忙到凌晨,最多的一个月拿了8000多块钱。我们家属于成功脱贫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前不久我贷款买了辆小轿车,今年春节我让丈夫开车带我们回娘家。
&&&&(画外音)“独有葫芦溪上笋,一冬风味舌头甘。”万安县的冬笋远近闻名,每年10月至来年1月,上山挖笋的农户络绎不绝。这几年,镇上各村农户不等外地笋贩来收,他们都盯上了路口村的小伙子刘浩,这个30出头的山里娃,如今被乡亲们叫作“冬笋大王”。
&&&&刘浩(万安县五丰镇路口村村民):我家以前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04年我高中毕业,去了广东打工,一直在车间当工人,起早贪黑,活又累又重,拿过最高的一次工资是1900块钱。2011年我第一次网购,我琢磨着:家乡出产冬笋,要不我辞职回乡,开个网店卖笋吧!2011年10月,采挖冬笋时节一到,我的网店正式上线了,那时还在摸索,熟悉的笋农也不多,两个月挣了三四千块钱,钱虽然不多,但我还是很有成就感。
&&&&挖笋很辛苦,挖笋卖钱的绝大多数是贫困户。现在我固定去60多户乡亲家里收笋,每公斤我比外来笋贩多给1块钱左右,五丰镇各村的挖笋户每月共可多收2万多元。日小半天时间,我在西元村就收了1800公斤冬笋。我雇了村里几个贫困乡亲剥笋、清洗、打包,每人每天有110元工资。除了冬笋,一年四季有很多土特产可以销售,2016年我的网店收入超过20万元。
&&&&尹小健:分布广泛的农村电商平台解决了农产品收购、农产品走出乡村和工业品下乡的问题,农户将农产品送到收购站,成本低、风险小;经营有特色又具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是农村电商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农产品走出农村提供了新的思路;合伙人是否称职能干是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作用的关键,有一定教育水平、经营管理经历又能吃苦耐劳的电商合伙人才能不辜负农民期望。
&&&&众筹?预订?扶贫路也有时尚范
&&&&(画外音)2016年夏天,横峰县港边村第一书记翁贤杰用网络众筹的方式帮助7户贫困户卖出300多公斤白莲产品。这种把销售前置于生产的模式,让十几户贫困户足不出户就挣到钞票。
&&&&翁贤杰(江西省外国专家局驻横峰县港边乡港边村定点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去年夏天,我在众筹网上发起了“莲甜心苦――贫困农民需要您的关心和帮助”的爱心众筹项目。20元、50元、100元、1000元……15天时间,我们获得来自全国各地共246笔支持,总额超2万元,众筹完成率103%。直至2016年11月,还有网友留言表示希望购买莲子。有了经验,今年我还想继续用众筹的方式帮贫困乡亲们销售土特产。
&&&&张敏:港边村2016年发展精准扶贫白莲产业200亩,其中37户贫困户种植面积为71.32亩,亩均盈利3500多元。白莲基地由村内合作社统一打造,贫困户种植部分的白莲投资由县干部代付,无须任何投资,只参加田间管理,管理区域内产出的白莲收益归贫困户所有。港边村新屋底组的57岁贫困户徐承海因年纪大、劳力差、缺技术致贫,2016年分到了村里免费提供的白莲田1.8亩,经过合作社统一培训帮扶,勤劳的徐承海从莲田上收获了6600元,加上基地务工1万多元,一举脱贫。为促进白莲销售,帮助贫困户增收,省外国专家局驻村工作队还联系广昌县白莲交易市场,并重点打造村内电商扶贫平台(农村e邮),打通省、市电商渠道助销白莲产品。
&&&&(画外音)扶贫不能故步自封,要跳出产业链看全局,更要瞄准市场精准发力。如今,消费者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农产品日益受到追捧,高端农产品定制正成为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力量。
&&&&罗春晖(江西云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我们与万安县十多户贫困户合作,共养殖5000多只生态稻鸭,放养在山林、水塘和田间。这些鸭子已被上海、杭州、苏州和南京等地客户预订,贫困户不用出一分钱,我们按照每只鸭每月补助25元的标准进行扶持,并提供养殖技术培训指导,确保每只生态稻鸭保持在1.5公斤左右。每只稻鸭的生长周期是5个月,利用这种订购模式与贫困户合作养殖,这些贫困户每月共能获得12万多元。
&&&&(画外音)2016年,万安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开园,“农村淘宝”“农天下”“云耕实业”“一江秋”等62家电商企业入驻该园。有了敞亮的办公室,业内交流培训变得方便,无需出园即可获得政策咨询和金融服务;与此同时,电商们仍在山间地头奔走,为农民销售土特产,为贫困户打通脱贫致富路,为买家挑选优质山野良品,电商的发展正在让越来越多人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郭修晖:万安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可容纳100多家企业,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目前已有62家企业和商户入驻;万安有138个e邮点,其中25个为电商脱贫站点,涧田乡上陈村贫困户毛会生借由脱贫站销售红糖、辣椒干和小鱼干等农产品,去年,卖了1.5万公斤红糖、250万公斤脐橙。
&&&&目前,孵化园45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建成营业。日,孵化园开业当天交易量316万元,为江西省第一;“春耕节”中我县取得江西第一;在刚刚过去的“年货节”上,万安县列“合伙人收入排行榜”第一位。
&&&&截至目前,万安共有电商企业320多家,在本县电商从业人员3000多人,其中贫困人员500多人。依托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农村电商、邮政农村e邮和全省首家新华网互联网小镇,我们希望通过推动电子商务跨越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尹小健:政府在资金、技术、销售渠道、合作社建设、电子商务孵化园建设等方面开展的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民营企业在农户脱贫领域寻找商机能够找到双赢的途径和项目,农户和公司有各自的优势,双方要发现并集聚这些优势;助力农村贫困户脱贫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户自身积极参与和努力。
&&&&知难更克难 电商扶贫需看成效
&&&&(画外音)万安县和横峰县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任务重,更需要统筹考虑、精准发力,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则为打好攻扶贫坚战注入了强大的新动能,在奔小康的路上不使一人掉队。
&&&&许苏建:万安县电子商务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缺乏精通电子商务的人才。发展农村淘宝是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效尝试,农村淘宝项目打造了一支精英队伍,并扩散到县域层面,为电商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根本目标是服务农村群众。农村淘宝为农村百姓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刺激了农村购物需求,活跃了农村经济。万安县村淘线上开业第一天,在无任何政府采购的情况下,交易量达316万元,其中本地招商的农资农具56万元,本地汽车商家线上交易量达57万元;春耕节农资化肥、尿素等交易量达到1388吨,金额突破300万元。一系列数据证明,包括农村淘宝在内的电子商务村逐步改变农村百姓的购物观念和购物方式,对活跃农村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普及村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和理解,突破信息和物流的瓶颈,解决商品难买、难卖的问题,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便捷流通。
&&&&张敏:横峰县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场、办)设立扶贫工作站,配备至少2名扶贫专干,在32个贫困村建立了扶贫工作室;通过开展2016年贫困户动态调整工作,我们剔除贫困对象817人,增加827人,将摸底核准后的贫困户信息录入省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我们实施电商服务站建设,完善港边村、灵西村等12个村电商网络平台体系,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
&&&&2015年以来,我们开设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创业及职业技能培训班51 期,培训贫困人员518名;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12343人,其中贫困人口1600余人;2016年,我们争取到省级“一村一品”项目5个,获得85万元资金,带动192户476名农民脱贫。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进光伏电站、电商平台和乡村旅游建设,实现“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的产业格局。
&&&&(画外音)电商正成为我省扶贫攻坚最活跃的新领域,是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动力、新主力。在推进电商发展和精准扶贫工作中不断提高贫困户的获得感和成就感,需要稳中求质,走特色路,打特色牌。
&&&&潘茂栋:截至2016年底,全省累计培育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9个,省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10个,所有设区市和70%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了农村电子商务相关工作机制,特别是国家级、省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均成立了农村电商工作领导小组或新设了农村电商办公室。
&&&&全省启动电商精准脱贫工程以来,已建成各类电商脱贫服务中心(站点)3000余个,带动1.2万余名贫困对象创业脱贫,间接带动全省40余万贫困对象就业增收,涌现出“宁都模式”“安远模式”“廖奶奶”和“老l情”等扶贫典型和品牌,在全国率先打造了电商扶贫的江西样本。我省分3批推动29个县(市)列入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试点后,共争取中央财政5.3亿余元支持农村电商发展,赣南老区率先实现全覆盖,有力带动了省内农村电商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电商+创业孵化+贫困户”“电商+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和“电商+就业+贫困户”等电商扶贫模式不断涌现,我省将继续深入实施电商精准脱贫工程,争取每年培训农村贫困地区电商应用人才1万人次以上;未来3年,在重点建设电商脱贫站点、培育电商脱贫示范村和电商脱贫带头人的基础上,带动贫困地区10万人进行电商创业,脱贫致富。
&&&&尹小健:广覆盖、高强度的脱贫组织和专职扶贫工作人员能使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得到贯彻执行,同时我们还要采取因村制宜、因户制宜的工作方法,做到精准扶贫,保证工作效率;此外,我们要从技能培训、产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开展工作,保障脱贫效果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整理、摄像、摄影:本报记者万仁辉、黄晗
&&&&《江报直播室》是江西日报和中国江西网(http://.cn)、江西手机报(http://.cn/zt/system//.shtml)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一个报网互动视频直播栏目,登录中国江西网或下载江西手机报,即可在网上收看本期《江报直播室》的视频。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font color="#、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font color="#、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font color="#、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font color="#、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2
江南都市报
今日家庭报
&&大江专题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备案号: 药品信息服务证
文网文[2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新网
江西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狠抓农村电商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狠抓农村电商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本报5月26日讯 (记者 蒋杨)今天,全市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议在蒙阴县召开,调度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并对深入实施电商扶贫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市委副书记张宏伟出席并讲话。与会人员先后到蒙阴县桃墟镇金鑫社区电商服务中心、米云电商公司、沂蒙萃农业电商公司、旧寨乡电商运营中心及云蒙湖库区东汶村社区幸福院等处观摩,详细了解该县电商扶贫、社区养老扶贫工作推进情况。张宏伟指出,今年全市第二次脱贫攻坚现场会议以来,各县区、各部门单位全力推进贫困村提升、扶贫产业项目实施、D级危房改造、医疗健康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实现了今年脱贫攻坚的良好开局。张宏伟强调,电商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是促进农产品上行增值、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和推动贫困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各级各部门要狠抓电商人才培育,分类指导、梯次培养,扶强“领军式”带头人、激活“成长型”创业者、拉起“草根式”生力军,形成千家万户竞相崛起的电商发展局面;搭建载体、优化服务,打造三级实体服务平台、引建一批电商服务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实现全链条、全节点服务;完善政策、强化激励,壮大电商扶贫主体。要狠抓网货产品供应,列出网货产品清单,筛选拳头产品、开发潜力产品、引进热销产品,推动“土货变网货”、“产品变商品”;认证优质供货企业,抓好网货源头组织、推进网货转换改造,实现网货供应商向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严格质量检测、加快产品认证、重视商标注册,筑牢电商扶贫基础。要狠抓物流仓储配套,合理规划物流网络,优化节点布局、完善站点功能、健全仓储设施,为农村电商提供完备的仓储服务;科学配置物流资源,整合现有资源、发展冷链物流、实现数据联通,实现物流资源效益最大化;有效打通末端物流,推动村级物流全域覆盖、创建新型物流运营组织、培育物流示范企业,补齐电商扶贫短板。要狠抓行业县区联动,抓好统筹协调、强化协会自律、严格考核奖惩,压实电商扶贫责任。就加快推进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张宏伟强调,产业项目要快实施,D级危房改造要下真功,贫困村提升工程要再提速,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要早实现,审计问题整改要见实效。会上,蒙阴县、郯城县、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邮政局作了交流发言。副市长张玉兰主持会议并通报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督查情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广交百家朋友
作者最新文章电商精准扶贫创新路 助力扶贫脱贫显成效
电商精准扶贫创新路 助力扶贫脱贫显成效
来源:新浪四川城市日16:35字号:|
  四川省商务厅紧紧围绕落实省委《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研究制定了《2016年四川省电商精准扶贫工作要点》,以全省88个贫困县和10个示范试点县为重点区域,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对象,确定了“做实培训、搞好对接、建好支撑、强化考核、巩固提升、拓展覆盖、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八项重点扶持内容,全力推进电商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强化电商创业实训,组建精准扶贫人才队伍。重点加强对县域电商专业管理人才、企业电商领军人才、农村运营网店实用人才的培训,在四季度底前分片区全面完成对88个贫困县(市、区)政府部门进行专题培训,精准学习领会国家和省有关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措施;在二三季度选择相对集中区域分别对本土企业进行思维突破、模式创新、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培训并进行分类指导。对贫困农村群众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邀请种植养殖专家、手工艺者、技术能手进行授课和技术辅导,指导生产绿色环保产品;启动四川电商创新创业暨扶贫大赛,重点为大学毕业生、农村返乡创业青年和大学生村官提供电商企业实习锻炼的场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培训人数超过2万人次,努力实现电商扶贫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夯实了精准扶贫的人才基础。
  二是加强示范典型宣传,提升精准扶贫引领层次。商务厅组织召开全省电商精准扶贫推进培训会,与四川日报、新浪等媒体合作,设立专版,大力宣传电子商务企业“蜀品天下”、“一品一家”精准扶贫模式和渠县“物流集配”先进工作经验,努力发挥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特色和优势,引领精准扶贫“把贫困户变网商、把贫困村变货仓”的路子。与农业厅、省扶贫移民局、省供销社等单位联合联动,在全省88个贫困县,遴选5个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示范县,打造20个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企业品牌,树立50户电商脱贫致富标兵,培育一大批农村新返乡创业青年以及新型涉农群体,帮助贫困群众增收,实现精准扶贫目标的“酵母”。
  三是整合资源合作共享,创新精准扶贫方式方法。强化资源集聚向“三个”倾斜,商务厅积极争取“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项目资金投向上向电商扶贫倾斜,项目实施向重点贫困村民精准扶贫脱贫倾斜。目前,已落实中央和省级资金2.35亿元支持贫困地区推广电子商务,对全省88个贫困县(市、区)全面安排资金实施电商产业扶贫工作,促进和带动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从2015年国家级电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评审开始,规定贫困县的名额不得低于总名额的60%,目前我省综合示县中有16个是贫困县。设立“小微电商创业扶贫专项基金”和“四川省电子商务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基金重点支持贫困县,贫困县重点投向为电子商务扶贫。同时,开展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泸州等5个示范城市综合评价工作的重要指标为电商扶贫,评选出电子商务扶贫攻坚、助农增收效果明显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0个、示范企业50个。积极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引进外援竞争机制,与京东集团、苏宁云商合作建立“互联网+产业扶贫”示范区,在苍溪、青川、石棉、丹棱等地的“产业扶贫、创业扶贫、用工扶贫”等模式加速落地生根。目前,京东集团与苍溪县,苏宁云商与理塘县、汶川县、广元市朝天区、青川县,开元集团与古蔺县、南江县,成都大凉山特色农产品销售体验中心与布拖县;北京国联股份与平昌县、丹巴县、越西县,四川万企共赢公司与屏山县、高县,成都久广科技公司与美姑县,四川麦味公司与阿坝州、渠县达成电商扶贫合作协议,10个企业携手贫困县探索电商精准扶贫之路。
  四是重视模式创新探索,培育电商扶贫典型示范。各市(州)按照电商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农村电商发展的新模式。比如:凉山州在成都建立了3000平方米的“大凉山”特色农产品体验中心,线下体验线上销售,月销售额超过300万元;渠县实施“柑橘电商精准扶贫行动”,去年在线销售柑橘超50万斤;九寨沟县打造九寨记忆特色电子商务集聚区平台,使高原大山特色产品便捷外销。本土企业一品一家、阳光绿原、库购、蜀品天下等电商企业纷纷进驻贫困地区,帮助贫困县建设线上特色馆、销售特色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培训贫困人员、帮助贫困人员就地就业等,拓出“电商+扶贫”发展新天地,对推动电商精准扶贫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五是加快电商体系建设,提高精准扶贫质量水平。我省在创建电商扶贫示范县经验基础上,着力推进30个电商扶贫体验店、结对帮扶、产地直供等服务体系,建立县域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和共同配送中心,帮助乡村网店解决物流难题,打造电商扶贫公共运营服务中心,为贫困地区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IT外包、美工、客服、代运营等专业服务。邮政、供销社、电信、移动等传统企业纷纷整合资源转型升级拓展电商扶贫业务,服务三农;万村千乡实体店、连锁超市等传商贸企业线上线下加快融合,使贫困地区商品流通更加便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赶场小站、易网科技、易田电商等一批本土电商企业在电商扶贫过程逐步做大;赵海伶、王慧绢、张辉、温馨等一批通过电子商务创业的励志典型和游克珍、戴翠英等一批电商扶贫达人生意红火,在全省形成了农村电商扶贫创业新风,全省已累计帮助支持2万多人开设网店实现创业;农村电商产业链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3.9万个。今年一季度,全省农村地区网络购销额达120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3.74亿元;全省88个贫困县网络零售额24.08亿元,占四川农村网络零售额中比重为20.23%。
大事、小事、一切尽在四川身边事。任何猛料、八卦、趣闻,各位童鞋皆可@四川身边事 或→(四川身边事微信公众号ID:sinasc)403 Forbidden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info/.htm
on this server.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5月18日消息(南海网记者高鹏)5月18日上午,首场中国建设银行善融商务海南万宁精准扶贫生鲜电商对接会在万宁兴隆举行,共吸引全国各地50多家采购商和万宁和乐粽子、兴隆咖啡、绿壳鸡蛋、和乐蟹、东山羊、后安海鸭等30多家本地优质农业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达成20多项合作协议,涉及金额约6000万元。活动举行期间,万宁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通过建行善融商务平台,亲身体验网上购物和网上销售农产品,引导他们学习电商、运用电商。
  万宁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纪一豪在致辞中指出,电商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是精准脱贫的“新利器”。在扶贫攻坚中,我们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兴隆咖啡、和乐蟹、东山羊、万宁槟榔等精品特色扶贫产业,但面对常态性市场波动,难卖、贱卖等问题时有发生,生产容易增收难。电商扶贫一头紧连贫困户,一头对接大市场,有效弥补了传统产业扶贫模式的不足,使贫困户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够通过电商卖得出去、卖个好价,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活动中,万宁市人民政府和建设银行海南分行签订了善融商务农村电商金融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依托建行“善融商务”大平台、大流量的支持,快速打造万宁特色农产品品牌,实现万宁农产品更好地走得出去、卖得起好价,推动万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精准扶贫。
  在对接会自由洽谈环节现场,来自万宁和乐的“粽子西施”赵应琼摆放出来的五月香和乐粽子吸引了不少电商企业负责人前来咨询。蛋黄肉馅、和乐蟹馅、椰子肉馅、排骨馅……香喷喷的和乐粽子更是引得与会人员争相品尝、赞不绝口。“端午佳节即将临近,希望能借助这个平台让值得我们骄傲的和乐粽子走进更多的家庭,同时也希望政府能够多组织开展类似的“线上线下”双向交易平台,让越来越多人知晓并参与进来。”赵应琼告诉记者,为了保证粽子原汁原味,同时帮助贫困户脱贫,五月香和乐粽子的食材基本从村民处购置,优先选购贫困户食材。
  万宁本地的30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都带来自己的特色产品进行展示,脂膏肥美的和乐蟹、香厚浓郁的兴隆咖啡、娇艳欲滴的莲雾、黄灿灿的金椰子、营养滋补的绿壳鸡蛋、鲜香美味的和乐粽子等农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吸引了电商企业纷纷跟进洽谈,短短2小时就达成20多项合作协议,涉及金额约6000万元,其中万宁新岁丰农业休闲观光有限公司与浙江江山健康蜂业有限公司签下了长期合作协议。
  仪式结束后,与会电商企业还应邀参观了长丰牛漏农场荔枝园、长丰文昌园莲雾基地、和乐蟹生态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基地。此外顺丰、天天果园、未来生活网等多个电商企业负责人被本地农业专业合作社邀请到自家基地进行合作洽谈,希望能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或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延伸产业链。
  据了解,万宁今年制定出台了《万宁市2017年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启动了“电商扶贫”项目,还将陆续举办12期电商对接会,建设1个市级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50个农村电商服务点,覆盖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加就业和拓宽增收渠道,使“电商扶贫”真正成为万宁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商精准扶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