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基金专家推荐信,三个专家中一个建议不予以资质,为什么会中标

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热门搜索:
&&查看话题
提出不予资助复审请求有成功的前辈么?
本人申报青年基金前两个专家都是明确建议资助,第三个专家给出暂不资助的意见。不过,第三个专家给出的不予资助意见有很大问题,明显没有仔细看并看懂本子就下结论的人,本子里面明显大篇幅提到的,竟然说没有,此外对我实验机理的评论也很外行,第一时间看到他的意见,感觉既荒唐又可笑,不知道有没有渠道投诉这些不负责任的败类。此外,请问各位前辈,提出不予资助复审请求有成功的么?问身边的大专家,说可能没用。
第一次申请,就遇到这种人,不知道有没有渠道提出诉讼,把这种败类提出专家库
难道专家的意见存在明显误判也不能申诉么?
好吧,看来运气真的很重要,以前听前辈们说运气很重要还疑惑
好像中超裁判,就是黑了你,结果也无法改变:(
如果是中肯的意见肯定尊重,明显不负责任的意见,实在做不到,第一眼看到意见:mad:的心都有了
嗯,谢谢啦,看到意见让我生了一天的气,现在平复了,继续攒成果吧
问题不知道这专家是谁啊?请问如何提出回避该专家啊?
一个建议优先资助,一个建议给予资助,一个暂不资助,前两个都说的正面的,没有提出任何问题,第三个终于提出了问题,不过我跟导师都无法认可和接受
可以给评审专家打低分,并且写明意见。但是应该不属于申诉范畴。
是的,因为基金委将这种情况定义为不同的学术观点。
你也可以试试,基本不会有结果
看过足球比赛吗?
明明对方越位了,明明对方手球了,但裁判还是判定那个进球有效。比赛结束了,输球了。比赛结果能改吗?:D:D:D
我的也是,四个专家都资助,一个专家说我的屁都不是,说看不明白我在写什么,无语
关键是明年咋办?要换学部吗
没必要,如果按你说的情况,这个评审人应该是大同行,大同行的话每年不一定非得他一个人啊,明年就可能换了,如果是小同行不可能给出这种意见,所以如果觉得不错没必要换学部,太冒险,除非你觉得更适合
基金委不会质疑专家,只能说计算机分配不合理,能当专家的都不是混的。只可能是方向差异较大,没办法的事情,我连着两年都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攒人品吧
谢谢鼓励:hand:,已决定放弃复审,继续完善申请书,希望来年能有好运。
受教了,谢谢:hand:
感同身受,只能放一段时间回头再拿起来慢慢体会了
比我还惨,继续战斗吧:hand:
谢谢了,我也想试,导师建议不要尝试了,让我把精力放到本子上,明年再来。
比喻非常恰当:hand:
共勉吧,继续加油:hand:
有道理,继续加油:hand:
谢谢,受教了,继续战斗:hand: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热门搜索:
&&查看话题
(转)2016国自然“上会”即将开始,会评内幕早知道
/article/6684563.html
国自然标书已经上交了有段时间了,申请的童鞋们应该是等得很心焦了吧?马上一个关键节点就要来临了,会评即将开始。
按照往年惯例,国自然会评一般在6月底7月初。比如日至7月20日会评,7月21日至8月20日,最终确认公布结果。2015年就是7月3日至7月10日会评。
那么会评结果是怎么出来的,你造吗?首先来看国自然评审流程,如下图
网评与上会资格
是否上会完全取决于网评(一审)的好坏,一般情况下,不上会的项目评审意见绝大多数是三个不予资助,如果一个项目有三位专家判为不予资助,基本上问题都较多。个别项目,网络评审意见为C类,但是如果有两名知名学者独立提出复议的意见,也可以进入会评,这种项目称为非共识项目。
基金委的网络评审(一审)是分成领域进行评审的,同一领域的基金申请书分成若干组,每个组送给相同的一批专家进行。在最后上会评审阶段,也是在同领域内部竞争,不同领域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竞争。这对于非常热闹的领域来说,竞争就非常激烈,对于某些不大热闹的领域来说,竞争就没有那么激烈。
最后可能会出现,有些申请人条件并不是太强,但是由于同领域内具有相对好的竞争力而得到资助,有些尽管条件很好,但是可能强中更有强中手,最终得不到资助。所以说,选题和相应的领域非常重要,如果要提高命中率,还是不要选热门领域的好。
所有的项目根据网络评审意见自动分级,根据每一个项目的评审意见,给予相应分值。比如,优先资助4分,资助3分,不予资助-3分,最后按照公式自动计算每一个项目的得分。
申请书网评意见至少为三份,最多四份。排名前12%(大体如此,分成两种情况)的为A类项目,12%到35%的为B类项目,其他为C类项目。原则上,A类项目为必须资助,除非有特殊情况,后面介绍。B类项目大约有一半多项目可以资助,C类项目不参与会评,自动不予资助。项目分级和是否上会讨论,由计算机自动给出,并没有人为干预。会评的重点就是决定哪些A类项目有没有异常,哪些B类项目应该得到资助。
会评按照青年、面上、地区项目顺序进行,每一个类别都会按照领域,指定每一位专家负责一个领域,称为主审专家。主审专家拿到项目申请书和网络评审意见,先进行申请书和网评意见的阅读和思考。
根据网评结果,项目意见已经有了自然的一个顺序,主审专家一般不轻易改变网评的顺序,如果调整顺序,需要做非常详细的说明,并且要说服其他专家认可这种调整。每个与会专家将其他主审专家的推荐意见记录下来,作为最后全体投票的参考。根据整体网评结果来看,网评结果具有很好的指标意义,基本上,网评结果好的申请书总体比网评较差的申请书质量好,B类中排名靠后的申请书命中率比较低。
国家自然基金总分数计算公式如下:
会评的几种特殊情况
会评能够改变顺序的机会并不是很大,除非排在前面的申请书出现了下面几种情况被拿下(参考彭思龙教授网文):
1、个别创新点重复,如果有意见明确指出了可能与申请书创新点重复的文献,这个本子在会评中不会通过;
2、申请人在某些可疑的杂志上刊登论文,被网评意见指出,基本不会通过。有些杂志审稿不严,甚至没有像样的审稿,这样的申请书可能会有专家提出疑问。因为没时间去看申请人的论文,很可能因发表杂志不严肃而怀疑论文内容的可信度。也曾有个别A类项目因此得不到资助。在此建议朋友们投稿时候尽量选择有共识的杂志,不要投机取巧,发表在一些看似容易,其实是毒药的杂志上。
3、有些创新点被指出不可行,并给出明确意见,不会通过。我们能够看到一些非常专业而具体的意见,有的明确指出了技术路线的不可行,只要出现这样的很硬的负面意见,该项目即便打分较高,也可能不予资助。
4、争议比较大,多数网评中的负面意见具体详细,一般不会通过。有些项目虽然网评分数较高,有上会资格,但如果出现集中具体的负面意见,也可能得不到资助。
5、部分内容缺失,如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等缺失情况严重。很多基金申请人的基础较好,课题也是比较热门的课题,但是申请书撰写的不够严谨,缺少必要部分,特别是技术路线不详细,可行性论证不扎实,这些都算是申请书的硬伤,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得不到资助的概率就偏大。
据相关专家认为,基金委资助的项目既不是最差的,也不会是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因为过于独特的思路,一般不大容易获得共识性的支持。很差的项目也瞒不过4-5位专家的眼睛,处于中偏高的项目容易命中,太差的和太有新意的都不大可能。怎么处理大家都懂的,最后祝愿童鞋们都能顺利上会,通过会评,成功获得资助!
屌丝们的扫盲常识,非常值得阅读!!!感谢楼主
楼主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排名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热门搜索:
&&查看话题
青年基金,三个专家中一个建议不予以资质,为什么会中标?
青年基金项目,三个专家意见,一个是优先资质,一个意见后面没有结论,但评价比较好。第三个专家写了很多意见,最后结论是建议不予以资助。
结果是中了。请问各位牛人,这是怎么回事?
结果是AAC,还是ABC?
帮忙分析一下。
今年有这么一说?只是想弄明白,这基金是则么一个过程?虽然给了不建议资助,但专家意见评价还是相对较好,选题、研究内容、创新点,都不错,就是说有idea不会表述,最后给了不建议资助。
今年不中,明年就只能申请面上了。六次!!!没有牛老板也没有人。
真搞不清楚怎么回事,但结果是好的。努力。。。
那说明本子经过5年变成了很不错的。恭喜。
您好,我想向你咨询一下地区基金申请的事项,可以么?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年基金几个评审专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