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私募基金安全垫产品产品安全吗

阳光私募这一年:风控是硬伤 监管渐从严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只剩4个交易日,2015年即将收官。过去这一年,市场大起大落之后回归&平淡&,各类投资者经历过&躺着赚钱&的喜上眉梢,也感受了&千股跌停&的痛彻心扉。  自去年3月私募基金备案实施以来,得到&正名&的阳光私募行业,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经历了管理规模随指数的扶摇直上,也接受了严酷清盘潮的洗礼考验;见证过量化投资的风光无限,也目睹了对冲基金的乱世谋变;记载了业绩黑马的收益翻倍,也目送了&一哥&徐翔锒铛入狱。  盘点阳光私募这一年,哪些焦点值得铭记?  规模疯狂扩张 风控仍是硬伤  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最新数据便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底,已备案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23705家,已备案私募基金22217只,认缴规模4.79万亿元,实缴规模3.82万亿元。相较起1月底的 2.63 万亿元和 2.11 万亿元,规模分别增加了82%和81%。  在所有业务类型中,证券类私募的扩张速度尤为惊人。据记者梳理统计,截至11月底,投资二级市场的私募证券管理人总共10563家,备案基金13355只,和1月底的数据相比分别增加了318%和205%。从规模数据来看,证券类私募认缴规模1.70万亿,较年初的0.85万亿整整翻了一番。  正当行业规模伴随着指数飙升而倍数级增长之时,一场股市调整却使阳光私募脆弱的一面暴露无余。三季度一次又一次泥沙俱下的市场行情中,私募基金净值普遍遭遇较大回撤,前五月动辄倍数级收益率的&股神&也黯然收场。此外,私募爆仓事件不断出现,就连知名私募机构和传奇大佬也难以幸免。  6月第一轮暴跌中,老牌私募深圳清水源、去年的私募亚军福建滚雪球、连续五年获得金牛阳光私募的展博投资等多家知名机构旗下均有产品跌破清盘线,并采取不同的措施挽救产品。第二轮暴跌中,&公募一姐&王茹远旗下的&鹏华资产天堂硅谷大浪潮&也曾逼近止损线,而期货大佬葛卫东则在公司官网发布《致投资者书》为旗下产品巨大回撤致歉,并自掏1.5亿元腰包加仓旗下两只产品。  &伴随股灾而来的是严酷的清盘潮。这给私募行业的一个沉痛教训就是,要学会敬畏市场、尊重市场。&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榆向记者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截至第三季度,2015年清盘产品高达1522只。其中,提前清算为496只,占比32.59%,相比往年大幅提高。&今年发行的新产品中已经有199只产品清算,其中提前清算的产品高达174只,占比高达89.20%。&李春榆说。  中国绝对收益投资管理协会理事长聂军曾向记者分析称,与公募相比,私募的突出特点是约束较少,但不看重基本建设和整套风控系统,却是私募行业的最大硬伤。&很多新成立的私募尚未组建完整的团队便已经发行产品,他们所谓的投研团队和风控体系更是处于筹建状态。&聂军表示,私募基金需从投资、运营、动态风险管理等方面完善基金公司基本建设,修复风控缺失这一行业硬伤。  对冲基金命运沉浮 多策略捍卫&绝对收益&  不同于公募基金多追求战胜指数,比拼相对收益;私募基金以追求绝对收益,在大资管行业中占有重要一席。2015年4月,继沪深300股指期货之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了上证50和中证500两大股指期货。随着交易品种的丰富,业内一度认为对冲基金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私募基金追求绝对收益将如虎添翼。  一切确实有一个美好的开始。记者便了解到,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开始发行市场中性型产品,申请股指期货套保编码,对冲现货市场风险;一些私募基金进行套利交易,博取现货和期货市场之间的差价;除此之外,专注于量化对冲的私募机构数量增多,基金管理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对冲基金管理人预想中的黄金时代,却因为一场股灾生变。期指交易受限、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出台,量化对冲命运几经沉浮,行业在乱世中谋变。  2015年,对冲基金行业可谓&精彩纷呈&:以股指期货为主要交易标的的市场中性和套利策略&成于调整又毁于调整&;主打分散投资的组合对冲基金(FoHF)冷清半年之后,再度接棒成为资金新宠;期指成交萎缩之后,与股票市场相关性较低的CTA(商品期货策略)基金年底演绎火爆行情。  面对政策收紧、游戏规则改变的现实,对冲基金管理人的&挣扎&不难想象,但这背后显露出来的一个积极现象是:对冲基金同质化现象有了较大改善,多策略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分散配置、稳健投资的理念更为深入人心。据记者了解,不少对冲基金公司都在积极转型,经历此次考验之后,行业也有望迎来&涅重生&。  &之前国内对冲基金同质化现象严重,去年四季度对冲黑天鹅就是最好的说明。&上海某知名私募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向记者介绍称,2014年底,对冲基金行业内,大量产品均采用市场中性策略,且都进行了错位对冲。市场风格突然切换时,行业整体就遭遇了黑天鹅。&经历这次之后,多策略是明显的趋势。只要策略足够丰富成熟,策略组合相关性够低,那么量化对冲仍大有可为。&该总经理称。  而上海泓信投资的投资总监尹克也告诉记者,多策略组合中,如果策略之间的相关性足够低,整个产品的预期收益风险比就会大幅提高,另外多策略还可以有效规避监管政策的风险。&我们现在就缩减了股票量化对冲的头寸,增加了债券量化对冲的头寸。另外也在关注衍生品期权,如上证50ETF期权的量化套利机会,和商品期货的量化套利机会。&尹克如是向记者介绍泓信投资的多策略转型之路。  行业乱象丛生 私募监管日渐从严  2015年,金融反腐轰轰烈烈,从证监会处长、副主席,到、国泰君安的高管,监管层打击证券市场违法乱纪行为的铁腕强硬。而&阳光化&不久,从基金投资到募集销售都存在不少乱象的私募行业,也成为重点监察的对象,私募监管日渐从严。  继青岛东海恒信被罚没7.3亿元,私募明星叶飞因操纵股票价格被罚没超过2600万元之后,11月1日晚间,昔日的&一哥&徐翔因涉嫌内幕交易和操纵股票交易价格被捕,业界为之震动。  &中国私募基金界,数万基金,数万亿市值,其实一直生活在灰色之中。大量行业恶习、行规,却被行业人士视为寻常,这亟需被整顿、被摒弃。&资深金融人士吴小平撰文指出,徐翔事件后,如何更加合理、合规、合法的融入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和宏观经济转型中来,是每个私募基金经理人每日盘后需要深思的事情。  无独有偶,华南地区一位私募董事长也向记者表示,内幕交易与操纵股票交易价格,是长时间以来市场上很不好的风气。&和上市公司勾兑,做庄操纵价格,这的确是一部分私募的操作模式。这种生态其实是行业的悲哀。&在该董事长看来,徐翔的倒下,或意味着私募基金靠内幕交易获利的时代的终结,行业也将在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日益走向规范化。  除却在基金投资过程中严打内幕交易、铁腕净化市场,监管层日前也针对私募基金募集运作不规范、行业信用风险不断加大的问题,出台了《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并发出征求意见通知。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办法》最大的亮点之一在于明确了明确募集/销售主体。&这意味着私募基金拆分销售被明确禁止,私募销售机构今后的销售行为将会更为健康、规范。&格上理财分析师雷蕾称,按此规定,行业内能够从事基金销售的机构数量可能会大幅减少,不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合规性较差的募集机构将被淘汰出局。  此外,私募基金在宣传推广方面的范围、内容和形式均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公开宣传、虚假宣传、承诺收益等违规现象将会被全面禁止,在未经过特定对象调查的微信朋友圈开展推介活动也被明文规定属于违规行为。  作者:赵星巍来源一财网)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投资人服务邮箱:
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苑路科兴科学园A2栋-1401一文教你看懂阳光私募基金合同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随时[继续看!]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扫描左侧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还能分享到微信或微博。
09:22来源:金融界
众所周知,阳光私募合同内容复杂、条款繁多,但是承载了阳光私募产品所有的信息,因此,投资者必须要重视和看懂阳光私募合同,下面教你快速看懂阳光私募合同。
1、投资门槛
大多数私募产品的认购起点,即最低认购额为100万,部分大牌私募的认购起点为200-2000万元不等。对投资人来说,由于私募单只产品金额较大,手中如果没有200、300万的金融资产,并不适合购买私募。另外,在选择产品时,如果有300万准备投入私募,如果不是对某家私募有特别的偏好,相对于购买一个300万门槛的基金,不如拆开来投两三家私募会比较好,这样相对来说可以分散风险。
2、投资期限
信托产品一般都有固定的运营期限,但是阳光私募基金和一般的信托产品不同,通常不设定固定的存续期限,只要不触及终止条款,产品是会长期运行的。
3、受益人规定
和其他类型的信托产品相比,阳光私募基金在受益人的规定上有特殊之处:分为&一般受益人&和&特定受益人&。其中一般受益人是指投资者自己,特定收益人是指作为投资顾问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此条款的设计是为了实现阳光私募基金的超额业绩分成。在信托产品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的前提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可以和投资者共享一定比例的收益,这也是私募基金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
4、单位净值计算
和公募基金一样,阳光私募基金也有一个单位净值,投资者按照该单位净值来购买和赎回私募基金。阳光私募基金净值的计算公式=(信托计划资产总值-固定信托报酬-保管费-投资顾问管理费-浮动信托报酬-特定信托计划利益)/信托单位总份数。
需要注意的是,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在同一时间公布的同一个产品的净值,是可能存在差别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将相关的费用扣除。信托公司公布的净值一定是已经扣除了相关费用的、可供投资者交易的净值。
5、认购费用
按照合同规定,投资者在认购阳光私募基金产品时,需要交纳一定比例的认购费用。认购费主要用于市场推广、销售、注册、登记等基金募集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认购费通常为投资者承诺出资金额的1%-3%,如私募基金的认购最低限额是100万元,认购费率是1%,则投资者认购的实际起点金额是101万元。
和公募基金不同,通常大多数阳光私募基金均设有一个封闭期,在封闭期过后每月会设定一个产品开放日。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封闭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公募基金首次发行、正式成立后的封闭期,而是指投资者自己购买私募基金后,有一个最短的持有期限制,这和该私募基金成立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
私募基金封闭期的长短会在合同内写明,通常是3个月、6个月或者1年。在封闭期内,无论私募基金的业绩是上涨还是下跌,投资者都不能申购或赎回。
除了&封闭期&的约定之外,有些阳光私募基金还会设定一个准封闭期,它是指在过了封闭期之后的又一段期间。过了封闭期,投资者是可以每月卖出一次产品了。但如果还有一个准封闭期,投资者在此期间卖出产品,还会涉及赎回费用,一般费率为3%。
7、巨额赎回
巨额赎回条款是指在私募基金的单个开放日,若私募基金的净赎回份额超过了上一个开放日基金总份额的10%,则会触发巨额赎回条款。
出现巨额赎回时,基金管理人可以根据私募基金当时的资产状况决定采取全额赎回或者延期划付。
(1)全额赎回
当基金管理人认为有能力支付超过10%份额的赎回申请时,则按正常赎回程序执行。
(2)延期划付
当基金管理人认为支付超过10%份额的赎回申请有困难,或认为支付赎回申请而进行的财产变现可能会对基金资产净值造成较大波动时,基金管理人可在当日接受赎回比例不低于上一日基金总份额的10%的前提下,对其余的赎回申请延期办理。
8、投资运用的规定
投资运用条款主要是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建议可重点关注&投资于1家上市公司股票的金额不得超过信托资产规模的比例&的条款。该比例一般为10%、20%和30%。投资的股票越集中,该基金的风险收益水平就越高。这视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能力而定。如果投资者愿意承担投资集中的高风险,也希望获取集中投资的高收益,则选择30%会更适合。但是如果投资者不愿意冒太大的投资风险,那么10%会更合适一些。
费用条款涉及3个收取费用方,分别是信托公司、保管银行和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信托公司收取2部分费用:一是固定信托报酬,无论基金运行业绩如何都会收取。二是浮动信托报酬,只有在基金业绩很好,基金净值创出新高的前提下,对新增加的部分收取一定比例的收益。两种费用都是按月收取。
保管银行是无论基金运作的业绩如何,都会依据私募基金每个月开放日的资产规模收取一定比例的保管费用。
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收取的费用和信托公司类似,也分为2个部分。一是固定收取的投资顾问管理费,二是为可能会收取的超额业绩报酬。
10、风险共担规定
为了约束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要拿出自有或关联资金购买自己作为投资顾问的信托产品,从而形成利益捆绑,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特征。
11、基金分红
阳光私募基金分红与否是由信托公司和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共同商定的,投资者并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利。此外,与公募基金不同,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可以自由选择现金分红或份额再投资,而大部分的阳光私募基金会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分红的方式只有份额再投资一种。
12、风险揭示
阳光私募基金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类型。在合同中,一般会将投资的风险进行列示,提醒投资者注意。
一般来说,投资者应主要关注2个方面的风险:一是管理风险,即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在投资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不能给投资者带来理想的投资回报的风险。二是委托人风险,即由于投资者自己本身没有考虑好资金的整体安排而导致的风险。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门槛以100万元为认购起点,投资者一定要慎重选择。
优秀的阳光私募基金,确实能够为投资者赚取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但由于目前市场上阳光私募基金产品良莠不齐,优选出好的产品确实是个难题。建议投资者在购买前应多花工夫鉴别和挑选优秀的私募基金产品。
我们是好买财富旗下针对高净值投资者创设的微信服务平台
一秒快速查私募净值全产品线高端理财定制独家内参全面披露
立即绑定微信,更多VIP权益等着你!公众号:好买臻财VIP微信号:howbuyvip
预约投资顾问 400-700-966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阳光私募基金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