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定向增发后送股成本价 营业部打印对账单为什么显示成本为负的

定向增发的股票会涨还是会跌
我的图书馆
定向增发的股票会涨还是会跌
&&& 定向增对上市公司有明显优势:有可能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整合上下游企业等方式给上市公司带来立竿见影的业绩增长效果;也有可能引进战略者,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由于“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均价的百分之九十”,定向增发基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因此,对于流通股股东而言,定向增发应该是利好。
&&& 同时定向增发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每股盈利。因此,定向增发对相关公司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好者可能;不好者,可能跌停。判断好与不好的判断标准是增发实施后能否真正增加上市公司每股的盈利能力,以及增发过程中是否侵害了中小股东利益。
&&& 如果上市公司为一些情景看好的项目定向增发,就能受到投资者的欢迎,这势必会带来股价的上涨。反之,如果项目前景不明朗或项目时间过长,则会受到投资者质疑,股价有可能下跌。
&&& 如果大股东注入的是优质资产,其折股后的每股盈利能力明显优于公司的现有资产,增发能够带来公司每股价值大幅增值。反之,若通过定向增发,上市公司注入或置换进入了劣质资产,其成为个别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或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的主要形式,则为重大利空。
&&& 如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有股价操纵行为,则会形成短期“利好”或“利空”。比如相关公司很可能通过打压股价的方式,以便大幅度降低增发对象的持股成本,达到以低价格向关联股东定向发行股份的目的,由此构成利空。反之,如果拟定向增发公司的股价跌破增发底价,则可能出现大股东存在拉升股价的操纵,使定向增发成为利好。
&&& 因此判断定向增发是否利好,要结合公司增发用途与未来的运行状况加以。一般而言,对中小投资者来说,投资具有以下定向增发特点的公司会比较:&一.是增发对象为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有望使公司的估值水平提高,进而带动二级市场股价上涨;二.是增发对象是集团公司,有望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消除关联交易;三.是增发对象是大股东,其以现金认购,表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发展的信心;四.是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较好且建设期较短的公司;五.是当前市价已经跌破增发价或是在增发价附近等,且由重仓持有。(南方财富网)
(责任编辑:张晓轩)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定向增发亏损账单首次大曝光!基金全线被套
  2008年以来,随着沪深两市出现大幅度回落,近一年来实施过定向增发的公司频频出现"破发"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报记者选取了从去年7月2日到今年4月8日作为统计周期(在这期间上证指数从3800.23点回到3612.54点,恰好经历了冲高6000点回落的一个轮回),对定向"破发"情况进行了大面积的数据统计,并独家对参与定向增发的亏损账单进行了大面积曝光。  浩鸿明凯公司的天狼50软件提供的统计显示,在此期间的公司中,总共有58家公司实施了定向增发,其中有32家公司的定向增发锁定股将于今年年内解禁流通,这部分资金合计约为86亿元,而2009年定向增发解禁资金为5.4亿元,而2010年由于中国船舶(600150)定向增发解禁股,解禁资金将高达540.88亿元,2011年的定向增发解禁金额将为175.22亿元。  相比来势汹汹的大小非解禁潮,定向增发解禁的资金量相对较小,不会对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有不少在定向增发股上被套幅度很大。  重返发行价并非易事  从日到日期间,在总共58家定向增发的公司中,破发公司就达到了12家之多,根据测算,所有定向增发"破发"股票下跌的幅度约为25%。  天狼50软件的统计显示,截至4月8日收盘,新湖中宝(600208)收于8.44元,相比去年9月4日的定向增发价16.06元下跌了47.44%,成为两市被套最深的定向增发股;而同属于板块中的蓝筹股亚泰集团(600881)和金地集团(600383),则分别较定向增发价格18元和26元下跌了28.28%和27.92%,排在了第二、三位,而中"破发"下跌幅度超过20%的还包括了华胜天成(600410)、海泰发展(600082)、风帆(600482)、吉恩镍业(600432)和众和(600888)等五家。与之相反,安泰集团(600408)、中国远洋(601919)、华业地产(600240)则"破发"下跌幅度微乎其微,分别较其各自的增发价格11.18元、30元、13元下跌了0.81%、2.7%、3.23%,排在最后三位。  而定向增发股票的"破发"下跌情况似乎更为明显,其中天音控股(000829)"破发"下跌的幅度最大,4月8日该股收于15.85元,较29.9元的定向增发价格下跌了46.99%。中航地产(000043)、宗申动力(001696)则分别下跌了38%和36%。  当前,在解禁日期日益临近且持续低迷之时,想要股价重返发行价并非易事。以前述两市中被套幅度最深的新湖中宝为例,该股的解禁股时间为9月4日,在剩余的接近5个月的时间内,要想重返16.06元的定向增发价,该股的上涨幅度要达到90.28%,几近翻倍;同理,中"破发"下跌幅度最深的天音控股则要在四个月的时间内上涨超过128%,才能追平其29.9元的发行价。  当然,也有公司在定向增发后其股价开始了逆市上扬的凌厉攻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扬农(600486)收于35.73元,较其15.11元的定向增发价格,涨幅达到惊人的136.47%,而同一统计周期内,金晶科技(月8日收于26.42元,与其18.1元的定向增发价格相比也上涨了46%。  亏损账单浮出水面  在二级机构已成为最大推手的今天,参与定向增发被套,这笔账正逐渐曝光。  在这份两市"破发"的翔实名单中,新湖中宝和金地集团是参与最多的两家公司。统计显示,海富通、华夏、上投摩根、建信、富国五家公司参与了新湖中宝的定向增发,广发、华夏、鹏华、华安、南方、兴业等六家公司参与了金地集团的定向增发。  就新湖中宝定向增发为例,海富通、华夏、上投摩根、建信、富国五家公司分别认购了2000万股、1950万股、1500万股、1312万股、1000万股,按照4月8日的收盘价格8.44元计算,对比16.06元的定向增发价,上述五家公司这笔的账面损失大约分别为1.52亿元、1.49亿元、1.14亿元、0.99亿元、0.76亿元。  金地集团的情况亦殊途同归。数据显示,广发、华夏、鹏华、华安、南方、兴业六家公司分别认购了该公司定向增发股2500万股、2099万股、1923万股、1807万股、1769万股、1538万股,按照4月8日的收盘价格18.74元计算,对比其26元的定向增发价,上述六家这笔的账面损失大约分别为1.81亿元、1.52亿元、1.40亿元、1.31亿元、1.28亿元、1.12亿元。  去年下半年,监管部门对包括定向增发在内的流通受限证券曾下发过文件,表示要建立种种风控手段,从而明确责任、锁定风险,而这里的风险就是指由于定向增发股票有一年的锁定期,这对于的流动性难免造成一定的困境。  任瞳介绍,由于一年的锁定期时间太长,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一些原来采用过定向增发的公司已开始转用公开增发,其中首推万科,这样可以避免股票过长时间被锁定而丧失流动性,公司可以自行灵活操作。
上一篇:下一篇: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瞄股网™-专注于股票行业的门户网站_股票黑马推荐专家
Copyright & 2006 -
客服电话:010-
特此声明:广告商的言论与行为与瞄股网无关!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闲置频现定增缘何不减?金马股份、雪榕生物呈现两类账单 _ 东方财富网
闲置频现定增缘何不减?金马股份、雪榕生物呈现两类账单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闲置频现定增缘何不减?金马股份、雪榕生物呈现两类账单】据记者调查显示,野蛮生长的再融资市场如今乱象丛生。部分上市公司募投项目设置随意,过度融资明显,存在使用大量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现象,个别案例可能已经脱离了以资本支持实业发展的出发点。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6年A股上市公司定增融资规模为史上第一的1.49万亿元,而同期新股融资规模仅为1424亿元,是IPO融资规模的10倍多。(21世纪经济报道)
  据经济报道记者调查显示,野蛮生长的再融资市场如今乱象丛生。部分上市公司募投项目设置随意,过度融资明显,存在使用大量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现象,个别案例可能已经脱离了以资本支持实业发展的出发点。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6年A股上市公司定增融资规模为史上第一的1.49万亿元,而同期新股融资规模仅为1424亿元,是IPO融资规模的10倍多。  按照业内人士介绍,上市公司再融资包括非公开募资(俗称定增)、及发行三种方式。因发行条件宽松,审批效率高,定增目前占据再融资市场90%以上的份额。  但是这种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或许一些前期涉及超额募资和频繁募资的上市公司最先受到影响。  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要求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拟发行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此外,上市公司再融资事项的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最后,要求非金融类企业申请再融资时原则上最近一期末不得持有大额交易性金融资产等。  据了解,本次修订采取新老划断的做法,已受理的再融资申请不受影响。  :募投项目“消失”后  7.4亿元定增资金,在金马股份(000980.SZ)的募集资金专户上躺了3年之久,至今仍然前途不明。  早在2013年12月,金马股份以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向8名特资者发行2.1亿股股票,扣除各类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7.4亿元。  根据彼时定增方案,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杭州宝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下称“杭州宝网”)乘用车变速器项目。项目规划显示,杭州宝网将先使用自筹资金购买面积为31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募集资金将用于新建联合厂房、公用动力设施及生产线。项目达产后将年产5万台6MT(6速手动变速器)及8万台DCT(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项目12个月建成,达产后,预计当年新增销售收入11亿元,利润总额2.7亿元。”这是彼时的计划。如今看来,丰厚的业绩预测成了一纸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事实上,在7.4亿元资金到账后,金马股份一直未将其投资于具体项目,而是频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购买保本理财产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资料,2014年2月份,金马股份使用闲置募集资金3.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14年6月份,使用不高于3亿元投资银行理财产品。2016年4月,金马股份通过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将募集资金账户中的4.66亿元(其中募集资金4.42亿元,利息及投资收益0.24亿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对于募集资金一直闲置的原因,2月17日,金马股份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称,“原募投项目拟生产6MT变速器,6MT相较于5MT有较好动力性及经济性,但价格也高出不少,因此终止相关产品生产。此外,自动变速器技术研发尚未最终完成,项目产品存在一定障碍。而拟购买用于乘用车变速器建设的土地过户手续也未办理完成。”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日,募集资金专户中余额为3.09亿元(其中募集资金余额3亿元,利益收入0.09亿元).  这意味着,三年来,除了补流及购买理财产品外,7.4亿元的募集资金并未产生任何实际效益,严重偏离了当初预案中的设定。  北京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认为,上述理由过于随意,显然在募资之时并未充分做可行性论证。事实上,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2014年12月,因迟迟未交付土地使用权,杭州宝网收回了其此前支付给土地出让方的3600万款项,并表示将视土地过户手续办理情况,再支付土地转让款。此后,再无下文。  对于募集资金中剩余的3.09亿元如何安排,前述金马股份人士并未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上市公司设置募投项目往往未经严格论证,很多定增方案都是先确定募资数额,再由券商对应去编项目。募集资金后,后续更改募投项目只需通过股东大会即可,约束较小。”2月17日,有专门从事定增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着急”再融资  公司雪榕生物(300511.SZ),在首发上市半年之后,即启动再融资。值得注意的是,启动再融资之时,雪榕生物首发募资金额的一半左右被规划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2016年5月份,雪融生物首发上市,并募集资金5.7亿元。根据招股说明书,这5.7亿元资金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日产40吨食用菌生产车间项目、食用菌良种繁育生产基地项目、日产90吨双孢蘑菇生产基地项目等4个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分别为1.8亿元、1.7亿元、1.2亿元、0.9亿元。  5月20日,雪融生物董事会决定使用不超过2.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保本理财产品,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2.5亿元占到首发募资总额的44%。  “理财资金都是募投的钱暂时未投放出去的,因为放在账户上有机会成本。比如下半年需要用的钱,上半年用不到,就会用来购买理财产品。”雪融生物证代顾永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其坦言,“2.5亿元是额度,目前公司实际购买理财产品6000万。”  显示,整个2016年,共有828家上市公司累计购买理财产品8902.57亿元。其中来自募集闲置资金和自有资金的比例分别为58%、42%。  这引出的另一问题是关于过度融资。前述北京投行人士认为,不管是首发还是再融资,普遍存在过度融资现象。其症结在于市场不够成熟,投融资不够市场化,投资标的较为稀缺,导致上公司无论再多融资计划总可以从市场拿到钱。而募集到资金后,项目未能完全消化,便往往大量购买各类理财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11月,首发上市仅半年后,雪榕生物发布13亿再融资方案,目前正处于监管反馈阶段。而在新规之后,两次募资间隔原则上将不得少于18个月,类似雪榕生物频繁融资的案例将受到规范。
(原标题:闲置频现定增缘何不减?金马股份、雪榕生物呈现两类账单)
(责任编辑:DF319)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个性化推荐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向增发股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