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种公司经营方式怎么填想与国家合作找哪些部门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1
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 姓名:刘建民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毛义华
浙江大学顾I+学位论文我陶建议丁程项目管理模jI=的选择研究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刘建民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 0027)摘要:通过工程项目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描述,了解国内外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演化过 程,鉴于目前国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之间的差距,随着改 革开放的深入开展,WTO的加入,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科学的管理模式、项目组织的设计设置及各种项目控制方法的介入,势必对中国的建筑业带来冲击和影响,国内外工程的竞争也会日趋激烈,从而提出研究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对发达国 家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综述基础上,指出我国现有的管理模式下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提出本文的理论意义。/根据对目前国内外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的研究,结合企业和工程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式,在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总承包管理模式作为现阶段的倡导模 式。这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改建为企业问题的批复》精神和建 设部7月1日起施行的新《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要求相一致,建设部从今年7月起,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根据新的资质管理规定,对全国的施工企业进行资质重新就位,以逐步形成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分)包、劳务分包三个序列的行业组织结 构,扶植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其产业集中度和国内外两个市 场的竞争力,并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 通过国内外企业特点、结构的对比,国内建筑行业环境,行业壁垒等的描述,新 模式的推广必须要大力推广项目法人制,完善和健全招投标制,拥有层次不同的承包 商,分包商。劳务队伍,加强总分包之间的管理,加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等等支撑条 件和配套改革。 在项目控制方面,通过对项目的质量、进度、造价等各方面的整合控制,加强合同的管理,建立风险约束机制,使之有序合理。通过对青岛建设集团项目管理和集团内企业改制的具体实施方案等论述,论证了 前面提出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国企改革方案、项目控制的一些观点是现实可行的和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大批项目管理公司和专业的项目管理人才出现,中国亦会建立起自己的“PMP”认证体系。,…关键词:项目管岔,管理模王r现状,剥‘策。研究选择.发展趋势。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EngineeringProject ManagementPattern in China:Investigations and Options(Thesis for Master’S Degree)LiujianminHangzhou 3 10027)of domestic the foreign(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Zhejiang UniversityAbstract:This engineering countries by thesis aimstoanalyzetheanevolution process wellasproject managementapatternthatofdescription of the concept,content,history and developmentregarding project,project management,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Duetothe development gap between the domestic archi tectural project managementand the international ones,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door policy, China’SentrancetoWTO,theinvolvementoftheadvancediInternationalmanagementpractices,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design and domestic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will beaproject controlmoremeasures,ourthanever onaffected:Chinese enterprises will be faced withstrongercompetitionthe bidding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rojects.Taking advantage of the enterprise reform,capital reorganization and theprojectmanagement pattern of the foreigncountries,practicing“ProjectExploration&Designing Converted to Enterprises”issued by the State Counsel quickeningcompetencethe ofreformonsystemof exploration&Design,improving team。promoting the domesticthe andthe domestic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market,designing the pattern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basedonthe“Management RulesonEngineering Enterprise qualification”issuedonby the Construction Departmentto theJuly 1.Thisnewmanagement rules sets orderengineering market and market occupancy,by which the constructionscale iS better controlled and the structure updated.Since July of thiS year, the Construction Departmentnewwiiirelocatetheengineeringenterprisesaccording to thisqualification management rules,develop the industry subordinateorganization structure composed of comprehensive contracting,contracting and labor contracting,assist the big enterprise and corporation in becomingmorecompetentinthe domestic6andinternationalmarket and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raising the industry centralization,and assisting the small enterprises in becoming Basedmore onspecialized.the sturdy of project management pattern,the industry characterand the project,the appropriate the largemanagementpattern should be chosen.As toprojects.theinternationalengineeringcompanyandthecomprehensive contracting enterprises,the vertical project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pattern isawise choice.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pattern wants the social environments,thesupport of enterprises,and the reasonable industry structure.Basedonthecomparison betwee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structure,the domestic engineering industry environment,the marketentranceand exitsystem,the legal representative system,the bidding system and the project contracting party,the subordinate party and the labor teams Intermsareset up.ofproject control,the training and hiring ofof contracts,the risk controlcompetentprofessionals,the managementshould beadjusted basedonthe adjustment of project qual i ty,speed and cost.The comprehensive contracring pattern proves to be reasonable with thesurvey and study of theprojectmanagement pattern the practice ofQingdaoConstruction Group Compan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project management,the upgrading of corporate structure,more andmoreprojectfurthermanagementapplicationcompanies ofandprofessionalnetworkawillarise.Withthecompanytechnology,theengineeringprojectmanagement will be developed at upmuch faster rate and China will also setits own“PMP”system.KeyWords:ProjectManagement,CountermeasureandPresentsituation. andEngineeringProject ManagementPatternInvestigations0ptions Development Tendency7 塑垩查兰堡主堂竺笙奎塑里蕉坚篓堡旦篁望堡壅堕垄堡!!!L第一章绪论随着我国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 疗式和组织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深刻的变化。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生产 经营管理体制也已基本形成,同时,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使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 由单纯的生产型企业转向经营型企业,因此,实行项目管理是建筑业的必然趋势。 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大规模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活动并没有系统地总结,上升为工 程项目管理理论和科学。恰恰相反,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许多做法却违背经济规 律和科学道理:如违背工程项目建设程序,盲目抢工,而忽视质量和节约,不按合 同进行管理和施工,协调的主观随意性等,所以,长期以来,我国在工程项目管理 科学理论上基本是~片空白和盲区,更谈不上按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来组织建设。再 有传统的施工管理体制造成大批国有和集体建筑旌工企业经营粗放、机构臃肿、管 理层次繁多、效率低下,已不能适应现在国内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的需要,更甭说在国际工程承包中的竞争。在新世纪,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处于一种围型时期,竞争更趋激烈。作为我国 国际贸易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工程承包也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后会给我国的工程承包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目前特殊情况下,科 学地对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作一客观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1.1工程项目管理的产生及其发展一,工程项目管理在中国的发展过程Ⅲ 项目管理理论首先从原西德和日本传入我国,其后,由于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 组织贷款和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的大量增多,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迸一步发展,工程 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我国进。-步得到推广应用,尤其是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 设的项目。按其贷款规定,必须按国际惯例实行项目管理,这进一步加速了项目管 理理论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也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等方面的进一步改革。项目管理引进的时候,正是改革开放已经起步,开始向纵深发展的时候,改 革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集中体现在198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其 中包括建筑施工企业的体制改革、基本建设投资包干、成立综合开发公司、供料体 制改革、招标投标的开展等等。探求工程项目管理与改革相结合来解决改革问题,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在改革中发展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科学。 提起项目管理就不能不说起鲁布革工程,鲁布革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是我国 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并按世界银行规定进行国际竞争性招标和项目管理的工 程。它于1982年进行国际招标,1984年11月正式开工,1998年7月竣工。在四 年多的时间内,创造了著名的“鲁布革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依次为契机,我国首 先在旌工企业中推行项目管理,并于1987年提出了在全国推行项目法旅工,目的 是建立以旖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经营体制。建设部于1992年印发了“施工企 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试行办法”,决定对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进行培训,实行持证 上岗制度。 在国际上通行的管理和模式中,工程项目管理中主要当事人为三方:业主、 咨询工程师、承包商,其中的咨询工程师为业主进行工程项目设计,并可代理业主 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是以咨询工程师为中心的专家管理。 我国在推行施工企业(承包商)的项目管理之后,建设部于1988年7月25日,以 (88)建字第142号文件发出了“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建设监理制度 开始确立,而我国推行的建设监理,就是国际上通行的由项目管理公司或咨询公司 代理业主进行的项目管理。 1989年7月28日,建设部(89)建字367号颁布了“建设监理试行规定”, 使建设建理制度在我国的推行有了法规可依。建设部先后在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 大专院校举办监理工程师培训班,系统讲述项目管理的有关知识,培训了一大批监 理工程师,为监理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建设建理制度的进一 步完善和发展,建设部、国家计委于1995年12月以建监[1995]737号文件颁布了新的“建设监理规定”。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从90年代又陆续开始了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 注册结构师和注册估价师的考试。凡考试通过的,可获得执业资格。 随着工程项目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项目更是技术复杂且 大型化,其管理科学的理论、手段与方法更加完备,各国项目管理经验的不断交流 与融合,项目管理越来越成为--(7新兴的行业,而项目管理的人才越来越职业化和规范化。二、我国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的演化Ⅲ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有许多闻名于世的土木建筑工程的9 塑望奎塑主堂堡篓奎塞里蕉堡王墨堡旦篁墨堡茎塑垄篓!!!L营造,诸如宫廷、坛庙、苑囿、官署、府邸等。到了12世纪初,即北宋后期,由 主管工程的将作监少监李诫编修了《营造法式》,成为人类工程建设中的一份珍贵 遗产。当时公房的经营方式是由官府主持征工征料建造的,民房则是自己营建,这 种营造方式至今仍有着很大影响。 到了16世纪初,即明朝中叶,由于社会的发展,出项了营造商,进行工程承 包,这要比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约早一个世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屡遭帝国主义的侵略,连年战祸,建筑业也日趋凋敝,营造厂商不振,但承发包方式仍存在,没有大的发展。建国50年来,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形式不断发展,大体上有 以下几种: l、第一阶段解放初期,经营方式为自行设计建设 这种方式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比较多,那时项目建设主要是为恢复原有企业 的生产,建设与生产结合,同时各部门还没有建立专门的设计旅工机构。因此,当 时采用的办法是各企业抽调人员自行设计、组织旖工。小部分工程量较大且有旧中 国留下私人营造商的地方,则采用部分发包,委托旋工。 2、第二阶段“一五”计划期间,经营方式为独立筹建处 进入“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采用自营的办法己不能 适应需要。投资项目的组织机构开始与企业生产指挥系统相脱离,独立成立筹建处。 那时,凡列入计划建设的新项目一般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设立一个单独的筹 建处,作为项目的建设单位。改、扩建项目的筹建处,也同企业指挥生产的机构分 开,这种组织形式,对保证大规模建设任务的完成起了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宏观调 控,中央各部都设立专门的投资项目管理机构(基建司、局)。 3、第三阶段50-60年代,经营方式为工程建设指挥部 1958年大跃进时,投资规模急剧膨胀,设计、施工、设备材料供应全面紧张, 建设单位、旖工单位、设计单位问互相扯皮现象日益增多。筹建处难以协调上述三 方矛盾,开始由上级临时派人到重点建设施工现场协调三方关系。后来为保证重点 建设进度,上级领导机关指派负责人至4现场坐镇指挥,成立建设指挥部。这种组织 形式,后来还应用到区域建设上去,如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就采取这种形式。经营方式如图1.1所示:1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图1.1工程建设指挥部经营模式 4、第四阶段70-80年代,建设单位自行组织项目建设 这是很多单位进行项目建设较为普遍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它是由业主自己 筹集资金,选择建设地点,编制计划任务书,组织项目的设计、施工、材料和设备 的供应,并进行工程建设的监督与管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单位设立常设基建管理 部门的原因。如图1.2所示委托设图1.2建设单位自行建设模式 5、第五阶段80年代后期,建设项目业主责任制 我国从80年代后期开始试行项目业主责任制,项目业主从建设项目的筹划、 筹资、设计、建设实施直至生产经营、归还贷款本息以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 行全过程负责,并承担风险。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国家计委于1992年颁布 了《关于建设项目实行业主责任制的暂行规定》,规范了业主责任制六个方面十九条规定。6、第六阶段,法人投资责任制 随着改革深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在总结前几年实行项 目业主责任制经验并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于1993年11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 塑翌查兰塑主堂垒堡奎!塑堕堡三矍墨旦篁矍蔓壅塑垄鲎!!!L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推行法人投资责任制,即项 目法人责任制。 企业法人投资责任制与投资项目的传统管理体制在管理上最大的不同之处在 于:传统体制下独立建设的项目是先有项目,后有法人,即只有项目建成后,投产 之时才到工商局登记, 取得法人资格;而法人投资责任制是指建设项目由法人筹建和管理,因而对任何项目都先有法人,后有建设项目。 法人投资责任制投资责任主体明确,先有法人,再有项目,由法人对投资项 目的筹划、筹资、人事任免、招标定标、建设实施,直至生产经营管理、债务偿还 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避免了对投资活动的割裂管理。 项目管理制度在我国已推行了一段时间,它的应用为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发 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了很多问题,尤其是WT0的&9将加入,国际间工程承 包的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问题摆在面前。这些问题将在本章第二个问题中叙述。 1.2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上文所述这些建设项目管理方式,在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曾经是项目 实施的有效方法。但同时又由于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因此从现在的眼光看不可避免 存在着不少弊端。 在新世纪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处于一种围型时期,竞争更趋激烈。作为我国国 际贸易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工程承包也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后会给我国的工程承包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目前特殊情况下,科学 地对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作一客观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现状f1弘l口嗣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的工程承包业基本上已形成了门类较齐全、具有一定的实力,我国工程承包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劳动力价格和质量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长期以来,大规模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活动并 没有系统地总结,上升为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科学。恰恰相反,在计划经济的影响 下,许多做法却违背经济规律和科学道理。如违背工程项目建设程序,盲目抢工, 而忽视质量和节约,不按合同进行管理和施工,协调的主观随意性等,如以产值为 基本目标,同时客观上否定科学的价格体系和核算体系,从根本上违背了经济活动 的规律;行政约束的关系和手段为各运行主体的主要联系方式,施工企业各运行主体相互之间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缺乏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非竞争的,封闭的经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营环境阻碍了施工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建筑业和施工企业的双重依附性与 割裂的建筑生产要素,不利于生产力诸要素的有效配置,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施 工生产人员属于施工企业,而施工所需要的资金物质却随投资分配给建设单位,施 工企业无法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缺乏测度标准和评价制度 以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使施工企业的职工缺少工作动力和压力,为企业吃国家大 锅饭创造了条件,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再有传统的施工管理体制造成大批国 有和集体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粗放、机构臃肿、管理层次繁多、效率低下,己不能适 应现在的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的需要等等。 国际承包市场规模巨大,有资料表明1998年世界150个主要国家建筑业投资 规模为3.22万亿美元,1998年进入ENR(《工程新闻记录》)225家国际最大承包 商排名的中国企业共有30家,其承包工程总额为50.29亿美元,占全球最大225 家承包商营业额的4.3%,与自己比进步是明显的,但美国、日本等国家国际承包 商的营业额分别为24.1%、13.6%,而排名列前的三家承包商(美国的贝克特尔集 团、福陆丹尼尔集团、法国的布依格公司)的单家金额均超过中国30家企业营业 额的总和。从业务领域看,我国承包商一般局限于某一传统项目和施工阶段承包。 而发达国家的承包商不仅涉及到多专业和多领域的工程项目,而且能够覆盖到工程 建设可行性计划、组织、设计、施工、管理等多个阶段,其资金能力、技术开发能 力和综合承包能力远远超过我国的企业。从劳动生产率看,我国大型企业最高只有 十几万元(约折合L昏一2万美元),而发达国家则在20万美元以上,个别企业(如 日本的SHIMIZU公司)达到百万美元。巨大差距除了与资金、技术实力有关,还由 于发达国家的大承包商一般采取纵向联合的总分包管理体制,减少了资源占用和管 理成本。而我国的大型企业仍采取由若干个多级独立法人的子公司横向联合,管理 层次多、业务互补性不强,规模集约效应得不到发挥。 在劳动力成本及资源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劳动力价格低廉且资 源丰富是主要优势。在美、英等国建筑业技术工种每小时工资达到10美元,普通工为6―7美元,而我国只有其二十到三十分之一。从建筑劳动力资源看,我国人口众多,建筑从业人员达到3400多万人,是美国和日本的5倍多。而且每年新增 人口愈千万人,加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为建筑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从业者。 但也应看到,我国建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等还相对较低,高中以上文化 程度的占不足15%,经过正规职业技能培训的持证人员不足30%,与发达国家相比, 堑坠兰堡竺焦塑差距还较大。 二、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塑整坚墅旦篁堡墼些塑生由以上叙述可见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与国外相比有相当的差距,我国的工 程承包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还很低,不仅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与韩国、巴 西等发展中国家也有一定差距。 总之目前,我国的承包项目的档次和层次还普遍偏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还存 在明显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在我国,建设管理模式上基本上沿袭的是前苏联的模式, 设计、施工各自为政,分别把口,而不是按照建设工程上的客观规律办事。通常是先成立一个 领导小组和设计指挥部,筹建一个规模庞大的班子,由指挥部搞采购,实际上有的 人根本不懂项目,结果很多程序上非常乱。而国外建设项目情况不同,实行的是非 常规范的管理方式。如在建筑业最发达的美国,无论是政府投资还是私人项目,业 主首先都要确定自己的设计标准和预算标准,然后聘请建筑师,建筑师将根据业主 的需要设计主体结构并准备招标文件,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承包商。在美国的建筑工 程的管理中,业主、建筑师和承包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互制约,确保工程按质如期完成。 2、国内的建筑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未按照国际惯例建立以工程咨询为 核心的建筑业管理体制。国内外市场长期隔离,无法直接体会国际竞争规则和压力, 三方相互协作、相缺乏与国际承包商的竞争经验。由于不熟悉国际工程承包惯例,在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往往蒙受不该承受的损失或丧失竞争机会。由于缺乏象发达国家盼协调机制,导 致国内企业经常在同一竞标项目上相互撞车,甚至相互拆台,使得中国企业的整体 利润大大降低,同时在国内项目的竞标上由于过分盲目的恶性竞争,使整体利润下 降,偷工减料、恶性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工业项目上,没有引进更多的总 承包方式,但是这样的项目很多是中国的工程公司根本做不了的, 因为在设计与施工长期分离的体制下,国内公司根本不具备工程总承包商的能力,连资格都没有, 如大型的石化项目,总承包商都是来自国外的跨国公司。国内的公司只能与外国公 司合作或是作为分包商,或者是设计分包、或者是施工分包。 3、企业内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诸多的国有大型建筑企业都具有光辉的发展 历程,但也要看到,一方面在今天国有建筑企业的所有权制度、分配制度、人事制 度及运用程序等基本制度方面不太适合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不管在国内市场还是1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在国际市场,由于很多关系没有理顺,国有建筑企业普遍缺乏活力,难以适应市场 经济的要求。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低下,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比较粗放,特别是对于 分包的控制形同虚设。应加强工程信息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合同控制管理,在项目控制的全过程搜集信息,依据合同提出索赔和补偿,降低和卸载自身承担的隐藏或潜在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 4、企业人才十分缺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外经领域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人 才,也掌握了一定量的旌工技术。但是从整个国陌÷市场看我国的外经人才依然显得 不足,技术与先进国家如美国、德国等,相比也处于劣势。在人才上,我国缺少的 是复合型的高档国际工程承包AA-。应该看到,我国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最缺乏的 并不是单纯的工程技术人员,而是缺乏熟悉国际金融、经济,具有国际战略眼光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实行“项目法”施工,关键在项目经理的培养、选拔、任用和管理。正因如此,使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工程投标或工程纠纷索赔及诉讼官司等方 面均遭到不小的损失。我国工程承包企业只有拥有了这类人才,才能使我国的工程承包业在国际获得较高层次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工程分包和劳务输出的层 次,只有拥有更多的结构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师、营造师等等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有了人的基础才能谈工程项目管理,只有人的素质提高,才有工程项目 管理的提高,才有经济、社会效益,才能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才能参与国内国际竞争。5、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能力十分薄弱。虽然众所周知,企业经济效益 提高,要有两个途径“开源”与“节流”,开源指经营开拓,而节流更直接一点, 就是企业挖潜,向管理要效益,加强管理依靠的是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技 术,在技术上我们缺乏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特别在新技术、新材料开发和应用, 施工机械化水平方面,我们都属于相对较低的层次。国内企业在承包国际工程上应 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材料的力度又普遍远远低于国内水平。这样就形成了 一个反差,使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关键环节的竞争能力大为下降。 6、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还欠缺完善的支持政策。国有企业改革不是只有―句口 号,一纸文件,它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的改变是要有代价的和物质基础的,企业 的破产和富裕人员分流不是简单的推向社会,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任务不是单纯企 业能解决的,需要政策支持和政府的援助,面对国内过度竞争的行业环境,建立刚 性的合理的企业结构、为合理的进入退出而设置的行业壁垒等等方面需要政府的支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持和援助。I.3irl'o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所带来的挑战、对策与思考 一、WTO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所带来的挑战[31 入世将给中国建筑业带来什么,在乌拉圭回合的服务贸易谈判中,中国政府贸易谈判代表根据中国建筑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没有向其他成员国承诺开放我国的 建筑市场。因而,目前在我国除了外资项目向国际承包商招标以外,由中国政府和 国内私人投资的基础上外国承包商不能建设,只能由国内的建筑公司承建,除非在 技术上中国公司确实不能单独承担的,可由外国公司与中国公司合作完成。从这一 点上说,中国政府对国内的建筑市场和建筑企业实行的是保护政策,也正是由于同 样的原因,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进程中,许多国家要求中国政府开放国内建筑 市场,特别是来自日本、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的呼声甚高。虽然目前我国政府未有 明确的表示,但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速,在新~轮的服务贸易 谈判中,中国建筑业市场开放必将纳入国际服务贸易谈判的议事日程,市场开放只 是早晚之事,这对中国的建筑业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加入1rl'O,中国的建 筑业将面临一次重大的挑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建筑业直接的影响就是我国与_rI'0其它成员国之间 的市场开放(或者说是市场互换),如减少关税壁垒、扩大国外的经营领域及享受 最惠国待遇及市场开放由此派生。其中要求中国的建筑市场对国外同行开放,这是 对国内建筑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和挑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间接影响则来自中国加 入VrI'O之后对我国政治、经济、建筑相关产业都会产生的影响,这些影响会综合作 用于建筑产业并产生一定的联动效应。 建筑业市场开放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业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健全。wTO~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法制建设和执行法律的透明度。加入世贸组织,我国需要承担的义 务首先就是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按照国际建筑业的行业规 范来管理我国的建筑业市场和建筑企业,同时给来自国外的工程公司以国民待遇。 更多的外国工程设计和承包商进入中国市场,对于国内企业来说,竞争将更 加激烈。如果从允许外国建筑公司建立分去机构、承揽国内外资项目的角度看,我 国的建筑业是开放比较早的服务行业, 也是开放范围比较广泛,外资进入较多领域。目前,外国公司可以在中国境内承揽由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 外国政府贷款以及外商投资的工程,并可与中国公司建立合资或合作建筑企业共同1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殳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承担部分国内项目。据建设部统计,目前在中国注册的外国承包商有287家,另外 有1000多家中外合资、合作建筑企业,从事土木工程建设、线路管道及设备安装 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这些公司中,主要是来自香港地区、美国和日本的公司, 欧洲公司相对较少。实际上根据美国《工程记者录》统计,1998年全球最大225 家国际工程承包公司中有9l家在中国有业务,而全球最大200家国际设计公司中 有140家在中国有业务,可以说无论是工程设计还是工程施工,中国都是外国承包 商激烈的市场。 国内建筑市场开放以后,必然将有更多的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从事的建筑业务更加广泛。而由于外国公司凭借强大的资金、技术和网络优势,国 内企业处在不利的地位,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二、与国际接轨的对策与思考 所谓建筑业与国际接轨就是与国际惯例即国际惯用的,较成熟的做法接轨,或 者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管理按国际惯例运作与实施。自改革开放之日起,到党的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中国就已经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了。在工程建设领域,无论是我国的承包商参与世界竞争,承包国际 工程,还是我国政府和企业利用外资,增加建设资金来源,实施外资项目管理,均不能离开“按照国际惯例办事”。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发生了深刻变化,推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 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岗位从业人员注册制和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等。与 此相适应,建筑业的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这些举措为我国建筑业与国际接轨奠定了 基础,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基本框架。同时,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必须按建 设过程的客观规律办事,必须采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来管理工程,防止“长官意 志”和主观臆断,必须尽快提高我国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使劳动生产率、建设质 量与速度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早日跨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建筑业整体技术水平比世 界先进水平落后lO一30年。技术经经济为先导,我国国情决定了我国建筑业与国际 接轨轨迹不能全面对接,也不能简单对接。应以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为切入点,逐 步改革不适应科学项目管理的习惯做法,改革在建筑业管理方面不适应国际惯例要 求的习惯做法,从管理的观念、方法、组织和手段方面积极创造条件,逐步缩小与 国际惯例的差距。结合我国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 的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带动和促进我国建筑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1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舞研究根据我国项目管理现状和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问题以及加入WTO对我国建筑业 的影响,国家应利用政策优势进行适当调整和引导,充分考虑建筑业的实际水平, 则必须对以下三个问题予以研究。 1、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选择研究依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条款灵活地对国内建筑业采取适当保护模式,制定有效的市场准入策略,以赢取调整和热身时间。根据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和建筑 业与国际接轨的思考,现实要求我们必须以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为切入点,研究建 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从中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模式。要从众多模式中提出主 导模式,指出必须要有一种适合国际化竞争的项目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提升 企业的竞争力,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 2、项目管理模式的支撑条件及配套改革 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合理调整与优化行业结构。改变过去国际市场单一、 国内市场过度竞争的局面。通过比较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的差距和不足,以及建筑 企业在结构和体制上所应作的配套改革等政策建议。 (J)、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要真正做到政企分开,进行规范性的公司性改革。 从企业的实际出发选择改制形式,一方面,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股份制企业,按 产权关系逐级建立企业经营决策失误追究机制,推行国有资本金效绩考核评价制 度。另一方面,将企业改革与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从制度上和机制上真正结合起 来,切实实现适应国际化竞争的企业内部运作机制。 (2)、加快实施建筑企业的专业化改组与改造,营造不同层次的经营竞争实体。 应尽快把许多层次较低的企业改组成按建筑设计或施工要求而形成的专业化企业。 在有条件的大企业中选择和支持成立少数龙头总承包型企业作为抵御国外竞争的建 筑业航空母舰。同时分层分阶段地优化社会生产要素,以专业化协作促进生产方式 和生产观念的变革,增强国内建筑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3)、落实和完善项目法人负责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项目业主一般是有关各级政府部门,投资主体是国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建筑业的发展,国家决定实行项目法人负责 制。项目法人负责制是实行招标投标制、建设项目监理制等法规的关键。因此,必 须使项目法人单位负责人懂得推行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锚和合同管理制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学会不用行政手段而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学会不是由甲方面是聘用和依 浙江大学硬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日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靠咨询公司和监理公司来管理项目;学会不是按领导者意志而是按工程合同来管理项目。“)、人才培养 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未来的竞争取胜的 关键并非企业规模大小,而是^、才素质的高低。科技兴建,以人为本,是企业任何 时候都不能忽视的头等大事,要不断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与组合,实行竞聘上岗, 坚持优存劣汰,对内因企制宣,加强培养与启用,确保各管理层次上岗人员的持证 率。对外加大投入力度,高薪引聘,为我所用,尽快解决各类专业高级管理人才的 馈乏问题,把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企业专家作主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 以人材更新迅速改变企业面貌。国际建筑市场日趋激的竞争,说到底是AJI-的竞争。 在人才培养方面,除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的素质外,要培养一批与国际 接轨相适应的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这种),Jt-不但应具备工程项目技术理论基础,掌 握现代管理手段,还应掌握与国际惯例有关的法律,金融等方厦的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因此,要突破以往技术加管理的简单人才培养模式,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加强国际惯例方面的案例教学,培养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和跨科学的应 变能力。在人力资源上为与国际接轨创造条件。 3、基于新模式的项目管理方法研究 项目管理的根本就是工程进度、质量、费用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抛开任一 目标和阶段去追求达到预定目标,是片面的不合理的,因此全方面全方位全过程 管理控制,而不是阶段性、片面性。则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应用科技含量。国内企业 应认真研究国际大承包商的特点,汲取他人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在项目整合控制方面采用赢得值原理进行进度费用综合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档次。(2)、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合同管理近年来,国际上业主对建筑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建设项目成本降低,质量提高,建设项目和其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不断降低。同时,业主希望简化建筑业的组织管理,并希望建筑业提供范围更宽的服务。由此产生了多种新的项目建设模 式,我国建筑业必须关注和适应业主方对承包模式需求变化的方向,引入新的建设模式同时,应尽快制定我国自己的不同计价方式和合同文本,并加强项目管理过程 中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依据合同条件,加强索赔和补偿,以降低风险,提高企业利1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润,促进与国际惯例接轨。 1.4本文所做的主要创新工作和研究框架 本文从工程项目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及国内外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演化过程出 发,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之间的差 距,提出对我国现有的管理模式分析与研究的必要性。在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工程项 目管理模式的研究基础上,对与国际接轨必须从上述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研究。依 据关贸总协定的有关条款力图通过研究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从中找出一种适 合国际化竞争并符合当前国情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要有必要行业环境和与之相配 套的企业基础,并有科学的控制和管理方法加以实旌。通过青岛建设集团的项目管 理、配套改革等方面的实证研究,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对目前的施工现状有着一定的了解, 通过分析与研究,并经过毛义华博士的指导,并经大量的文献进行阅读、网上最新 资料的查询,提出参与国内国际间竞争,必须要倡导一种符合国情的项目管理模式 一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创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工程公司)。竞争是企业与企业 之间,经营管理者之间的竞争,是体制、企业经营环境之间的竞争。竞争要有法可 依、要在平等基础上的竞争,在适合的模式的基础上还要必须加强进度费用等综合 控制,只有全方位全过程对项目实旋控制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本文的创新点: (1)、从理论与实证的观点对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政策建议:(2)、提出总承包管理模式。 本文通过发达国家先进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和常用的管理模式描述,在探讨他 们的经验、发展趋势基础上,结合我国工程管理现状、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问题 必须从以下三点考虑,这就是本文三、四、五章重点研究讨论的问题。通过对青岛 建设集团项目组织管理模式,企业改制、工程项目控制管理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 各章的主要内容为;第…章:绪论。通过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产生和发展的描述,了解我国建设 工程管理模式的演化过程,鉴于目前国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国际工程项目 管理之间的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WTO的加入,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 科学的管理模式、项目组织的设计设置及各种项目控制方法的介入,势必对中国的 建筑业带来冲击和影响,企业参与国内外工程的竞争也会日趋激烈。指出要与国际 浙扛太学顼士学位论文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9§选择研究接轨必须从以下三个问题入手: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行业环境、企业结构与特点,工程项目整和控制等方面。提出研究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解决 这些问题的思路,列出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发达国家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借鉴与启示.本章通过对英国工程 项目管理模式的演化及对美国、德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综述。结合目前国际上工 程管理模式的形式和特点,进一步指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不足和须解决的阿题。 第三章: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研究与选择.本章首先从项目组织机构设 计的内容和影响因素、设计原则阐明组织模式的重要性。其次,根据目前国内外工 程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的阐述和分析,得出要根据不同的企业、工程项目特点选择运用不同的组织模式,进而提出总承包管理模式是目前倡导的主导模式.第四章:项目管理模式的支撑条件及配套改革。通过国内外企业结构的对比, 国内建筑行业环境,行业壁垒等现状的描述,完善该模式则要建立健全项目法人制,完善和健全招投标制,拥有层次不同的承包商,分包商,劳务队伍,加强总分包之间的管理,加强项目经理的选拔和任用。这与贯彻和执行‘国务院关于工程勘察设 计单位改建为企业问题的批复'糟神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新规定)想结合,建立有序高效的行业环境,合理的企业结构,构筑管理模式的支撑条件。 第五章: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本章首先从工程项目管理控制的职责、内容和过程中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要从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进度费用整合控制一主要介绍运用赢得值原理进行控制,项目管理中要加强合同管理和风险索赔意识。第六章: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实证研究.通过对青岛建设集团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企业改制改革和工程项目管理整合控制的实证论述,说明以上问题 的提出是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指导意义。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通过分析、选择、研究指出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型、项目 特点采用矩阵势组织管理或事业部式组织管理模式,选用总承包模式加强企业在国 内外的竞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各国项目管理经验的交流和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会有更新更快的发展,中国也会建立起自己的“肿”,同样也会有更多的人获得“PMP”认证.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3所示: 浙江大学琢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筷式口啭择研究图1.3论文研究框架 1.5本章小结 通过对项目、项目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内容、产生和发展描述, 了解国内外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演化过程,鉴于目前国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之间的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1fro的加入,国外 的先进管理经验、科学的管理模式、项目组织的设计设鬓及各种项耳控制方法的介 入,势必对中国的建筑业带来冲击和影响,国内外的竞争也会日趋激烈,根据国内 建筑行业的特点和国内企业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结和目前企业改革、资质就位的契 机,借鉴国外常见的工程管理模式,选择和建立符合国情的管理模式就必须对以下 三个方面予以研究; ~、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选择研究 对当前国内外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的研究,结合企业和工程项目的特点选择合 适的组织模式,对于较大的工程项目、国际型工程公司和施工总承包企业选择矩阵式项目组织模式设置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提出总承包管理模式。二、项目管理模式的支撑条件及配套改革推广应用总承包模式企业应具备的条件,通过比较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实施这种模式的差距和不足。以及建筑企业在结构和体制上所应作的配套改革等政策建 议,总承包模式的应用必须有与之配套的社会环境、企业支持、合理行业结构建 立健全项目法人制,完善和健全招投标制,拥有层次不同的承包商,分包商,劳务 浙江大学埂士学位论文糟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k伍并加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三、基于新模式的项目管理方法研究进度费用等综合控制管理,如赢得值原理等,指出要全方面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控制,而不是阶段性、片面性,通过对项目的质量、进度、造价等各方面的羹合控制,加强合同的管理,提高风险约束机制,使之有序合理. 浙江大学磺士学位论文捆建设工程埂目管理曩式盹琏掸研究第二章发达国家的工程项目管理借鉴与启示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和一种特定的管理方法最早出现于美国,它是伴随着实搪和管理大型项目的需要而产生的.项目管理通常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 物(如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直至8 0年代,项目管理仍仅应用于国防建设 部门.而今天,项目管理的应用已扩展到各行各业。 在西方发达国家,项目管理的应用已十分普及.因为它的理论与应用方法从 根本上改善了管理人员的运作效率,所以项目管理已从最初的国防和航天领域(如 “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迅速发展到目前的电子、通讯,计算机、软 件开发、建筑业、制药业、金融业等行业甚至政府机关。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体系,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以及它自身的不同发展阶段,无论在结构上、内容上,还是在技术上、手段上者隋_定的区别。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应用项目管理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和实施 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 由于项目的一次性特点,工程项目管理既要承担风险又要必须发挥刨造性, 既要继承更要创新.创新则要继承前人的知识、经验和成果,在此基础上向前发展, 因此研究国外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演化、发展则是可取和必须的,以下通过对英、 美等国家工程管理的描述,得以借鉴和启发。 2.1英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fI】 在国外,建筑工程经营管理方式发展演化最典型的国家是英国,其管理方式 发展演化已经历了多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业主直接雇用并组织工匠进行工程的营造,在14世纪以前都 是这种方式. 二、第二阶段,由于建筑工程形体、结构、功能已变得比较复杂,加上社会 分工及技术的进―步发展,14-15世纪期间,社会中出现了营造师,他从事工程的 设计工作,并作为业主的代理人管理工匠的建造工作.三、第三阶段。15―17世纪期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本身日益复杂,社会的进一步分工使得建筑师出现,他主要是担任设计工作,而营造 师主要是管理业主雇佣的工匠,组织旅工. 浙江大学硬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以上三个阶段,都是以业主自营方式进行工程建设活动的。 四、第四阶段,在17―18世纪期间出现承包企业,形成了业主即发包者;顾 问,即建筑师、工程师,负责规划调查、设计和旄工监督;承包者,即施工者。 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协作,用经济合同联系起来。设计者除提供施工监督以外, 往往还承担业主与施工者之间纠纷的调解人。承发包方式出现后,自营方式在国 外就几乎不存在了。因为自营方式需要兼管一支较大的旌工技术队伍及大量的建 筑机械,这与雇佣拥有丰富经验和专门技术的承包企业完成建筑任务相比,有很 多弊端. 五、第五阶段,进入19世纪以后,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日益发展,科学技 术韵进步,建筑安装工程日益复杂且规模越来越大,建筑业也进一步分工。从事 工程设计和管理的除了建筑师、结构工程师以外,还有从事水、暖电等设计的设 备工程师以及从事工程量测定、合同管理的工料测量师。而且,从事旆工的承包 商往往也难以单凭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项复杂的工程,所以出现了总包企业下有 分包企业的模式。进入20世纪以后,工程的承发包模式进一步完善,已形成了 多种经营方式。 英国经营方式的发展如下页表2.1所示: 2.2美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美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代表了现代西方工程项目管理的主流,是讲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01)和设计――建造模式的发源地,也是成功运用这些模式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投资目的的典范。因其建筑工程承包业以高速度、低成本地建造 高层建筑和大型工业项目而著称于世。 美国模式实现的关键是依赖称职的专业分包商及标准化的过程控制与程序的 广泛采用。这是其实现简洁高效的设计、制造与旅工的基础。 美国模式的重要特点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仅业主将工程首先视为 投资项目,而且建筑师、承包商都从这一优先次序出发。在指定专业分包商时, 通常只规定基本要求,以使建筑师、承包商共同寻求最经济的方法。为了有效地 参与竞争,一般都将整个项目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包。由不『可的专业分包 商负责各个工作包的设计、制造或提供材料与构件并负责旌工与安装。分包商的 设计工作由建筑师负责协调,工程构件、设备制造或供货、施工由总承包商协调,而在大型项目中,通常由例经理负责协调。虽然这种协调对施工程序进行了详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世纪 以前)英国经营方式图形经营方式j业主fl工匠一I l工匠 l I±匠 I第二阶段(14_一15世纪)f工匠 f f工匠 f f工畦 }第三阶段 (15世 纪)曼l业主业主自营方始建筑设计师。―/≮ ./7一◆\‘营造师fl工匠 l l工匠 f }工匠 lI业主I第四阶段(17―一18世|纪)f弗!f圈师|.一建筑师L一结构工程师l {承包商I j工匠j j工匠j l主匠ll业主 l J结构工程师 l承发包模式第五阶段 世纪)I工程秘书|.I建筑师纠鼢上程帅l (1嘲0 + ¥工料测量师I1分包 H总包企业【。再分包 直接雇佣工人。总承包、分 包方式Y分包1 浙江大学硬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细规定,但仍然有许多一时难以确定或未预料到的问题留给专业分包商在项目进行 过程中逐步解决。专业承包商必须保证其分包部分的工程施工与其他分包商的工程 在设计和管理上的准确衔接。这种双重的协调反馈、依靠项目相关各方均能遵循公 认的控制程序和规范、技术标准,此类规范或标准是全国或各州通用的。在各州此 类标准已形成了具体、实用且紧密相关的完整系统。 美国模式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依靠广泛使用成熟的通用技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不会为解决同样问题发生重复劳动。专业分包商使用他们所熟悉的通用方法,并在 很大程度上依赖能够在短期内及时供货的材料、半成品与构件。 美国模式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咨询工程师提供各专业完整的设计,但设计阶段只 到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深度,不出详细设计即施工图,而后者是由承包商完 成的。特别是一些较独立的分包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有时亦称二次设计,是由专业 分包商独立完成的,但需由建筑师批准。如钢结构工程、装饰工程。分包商的分包 工程施工报价中自然已含有设计费用,不再单独提出。有时设计人员也会选定重要 或用量大的标准化材料、构件或设备,但必须明确说明,以便使专业分包商容易确 认所选定的构件。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选定构件或设备,专业分包商都必须利用其在 本领域熟悉掌握的市场信息和专有技术选用或提出选用某种构件、材料或设备的决 策或建议,从而可寻求设计要求的性能价格比最优的物料。同时,两种方法之下, 皆由专业分包商出面采购,他对供应商的熟悉和批量规模可大大降低物料成本。 其另一重要特点是,美国建筑师熟知市场状况,他们不仅将其设计看作建筑 作品,亦了解其设计是影响业主投资回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奠定了例模式或设计――建造模式中承包商早期介入项目的基础,承包商对设计提出的便于施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建议不会受到建筑师的轻视甚至因影响建筑效果引起其 反感。没有这二基础存在,承包商对设计的充分介入是很难实现的。 2.3德国的工程项目管理f捌 一、德国工程建设管理的特点 德国的工程建设管理与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一样,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业 主、咨询工程师、承包商三方制约的工程建设管理机制。适应市场的需要,德国的 咨询工程师在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中,不仅为业主提供专门的咨询服务,也为设计单 位、承包单位,供货单位提供咨询服务。并且各方的项目管理活动相互制约、相互 影响,围绕着工程项目的投资、质量、进度目标的实施而进行。 浙珏大学硬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相互影响,围绕着工程项目的投资、质量、进度日标的实施而进行。图2.1工程项目管理图 二、德国项目管理的服务内容和范围 l、德国的咨询工程师提供项目管理服务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全过程:在项目 决策阶段,提供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实施阶段,进行项目管理、工程设计、专业 技术咨询等多方面的服务。 同欧州许多国家一样,联邦德国自60年代起便开始了许多大型工程项目的 建设。由于工程规模巨大,技术条件复杂,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产生了专门从 事项旨组织管理的咨询公司,项目管理服务被称为P埘(Project Management),在 当时只涉及到项目实旎阶段。到了70年代,由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提供的项目管 理咨询服务的范围扩展到了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也发展成为一 项专门的职业。 德国提供项目管理服务的工程咨询组织机构有多种形式:建筑师事务所,结 构设计及咨询事务所,机、电、设备等专业设计及咨询事务所,工程项目管理公 司或事务所,各种工程咨询公司。项目管理公司是由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队伍中 分出的咨询工程师成立的专门提供项目管理服务的公司。由于德国教育体制的原 因,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不仅懂工程设计,而且熟悉现场旃工管理和组织,更熟 悉合同管理。 联邦德国的国民经济支柱是依靠发展中、小型企业,因此德国的项目管理单 位、工程咨询单位规模一般较小,有的只有几名咨询工程师,中等规模的30人 左右,较大规模的也只有70~80人。 2、项目管理的咨询服务范围和内容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咨询工程师为业主提供服务的具体工作任务主要包括: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选址;可行性研究;与中间商(土地)协商;处理有关法律程序;拟定合同;确定 目标:确定费用、进度计划;编制招标文件;准备书面资料;了解生态环境;落 实资金;办理建设许可证;签定合同;实施过程中跟踪管理;建成后出租转让。 三、德国项目管理的企业资质与从业人员资格 德国政府对项目管理公司没有资质管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靠自我管理、 市场竞争。德国政府对从事项目管理的咨询工程师的执业资格也不管。专业人员 的资格由各相关学会和协会管理。在德国强调大学教育,只要大学毕业,有一定 工作实践即可加入相关专业学会或协会,成为会员,就有资格从事工程咨询。 德国实行联邦制,立法权主要在州(市)。在德国只有“质监工程师”的资格 由州(市)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审批,并且每个州(市)在数量上进行总量控制。取得 “质监工程师”资格的人员才能成立“质监公司”。质监公司受政府委托,对工 程项目的设计、结构施工进行审查和现场监督。 四、德国项耳管理管理经验 德国的项目管理非常重视强调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以及项目管理 过程的动态性。 1、德国在项目管理中重视合同管理,他们强调签好合同是节省投资的源泉。 工程涉及许多合同,合同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应避免合同交叉和空缺。在德 国,工程项目建设是否委托项目管理公司予以管理,完全由业主自愿决定,政府 不予干涉。委托的方式是陈述与谈判,谈判成功后,由业主与选中的项目管理公 司双方商订一个合同价即可。 2、强调信息管理的重要性,项目管理就是依据合同实施目标控制,在这个 过程中,就是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和反馈的不断循环的过程,其中尤其注意两点:(1)、项目管理者受业主委托对项目实施管理,管理的对象是“设计者、旌工 承包商”。为了管理好项目,所有来自业主的信息必须通过项目管理者传达到“设 计者、旌工承包商”;反之亦然。业主与设计者和承包商之间决不能直接互通信 息。为此,项目管理者必须了解掌握与项目有关的所有信息,并且处理好这些信 息,才能管理好项目。德方强调,既然业主委托了咨询工程师管理项目,必须让 咨询工程师了解所有信息,见图2.2所示。(z)、项目信息必须让所有项目参与者了解。德国强调,判断一个项目管理者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的水平高低,就是看他是否能善于收集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处理信息,消除可 能的干扰,把闯题解决在发生之前。II业主信息ProjectorI设计者、承包商圈2.2项目管理信息传递图 (3)、项目管理是动态的系统工程,信息贯穿整个系统。从项目管理论出发, 项目管理包括:确定项目目标、项目策划、项目实施、实施过程中检查,对比分 析调整优化,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如图2.3所示:项目管理图2.3项目管理的功隧图 (4)、德国工程项目管理强调人员素质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专业人员受教育的 程度和工作时间经验。他们认为在市场竞争中,项目管理任务的取得是依靠企业 的市场信誉、业绩、人员素质。专业人员的素质是关键。有了好的素质才能有好的业绩,才能有良好的市场信誉。他们认为选择咨询工程师的重要条件是专业人士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技能、工作经验,而不是以支付给咨询工程师的报 酬来确定。以C.J.Diederichs教授创建的Du Dlederichs项目管理公司为例,该如 浙江大学硬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避撵研究公司拥有50多名员工。其中40名具有工程硕士或是经济学硕士学位。他们从事 不同的专业。如建筑工程、建筑学、企业经济、经济信息、工程地质、安全技术等等。公司认为项目管理公司的企业经营目标在于按用户的委托,采取措旋.并 加以组织协调,给用户提供决策方案,并控制实旋以保证项目能按质按时不超支 地完成。因此,人员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5)、普遍应用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在现场项目管理部,计算机的应用是基 本手段,每人一台。计算机绘制的项目总控制进度与实际进度对比图贴在办公室 的墙壁上。依据合同确定的控制目标,即时收集与项目有关的信息输入计算机,继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与业主和承包商及时沟通,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作到这一点,靠的就是人员的素质,包括所受的教育、经验和工作能力。2.4国际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嘲 由于大多数国际工程都具有规模大、工期长、结构复杂等特点,在施工过程 中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包括水文气象、地质条件的变化、规划以及设计 的变更、所在国家或地方法律的变化及其他人为因素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工程项 目的工期造成影响。由于在工程项目的工期和费用方面都存在着不稳定、变化的因素,超出合同条件规定的事项可能层出不穷,因此绝大部分国际工程的计划工期不能如期实现,工程项目只能是在实际条件下通过对进度计划的更新并根据新 的进度计划进行运作。目前,人们利用各种项目管理软件,力图从实用的角度分 析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从进度计划的编制、进度、费用控制、实际进度分析 等方面完善项目管理。但是,任何项目管理都有一定的思想和方法,而采用国家 通用的、最切合业主实际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管理软件才是有生命力的。以下是 在国际上传统的和近年来发展应用较多的一些项目管理模式。 一、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 这种项目管理模式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和采用国际咨询 工程师联合会(FIDIC)的合同条件的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各方关系 如图2.4所示。 这种方式由业主委托建筑师和咨询工程师进行前期的各项有关工作,待项目 评估立项后再进行设计,在设计阶段进行施工招标文件准备,随后通过招标选择 承包商。业主和承包商订立工程施工合同,有关工程部位的分包和设备、材料的 浙江大学硬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自q选择研究有合同关系,但承担业主委托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实线代表合同关系,虚线代表管理协调关系图2.4国际上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鲫 通用模式的优点是:由于长期地、广泛地在世界各地采用,因而管理方法较 成熟,各方都对有关程序熟悉;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人员,对设计要求可进行控制; 可自由选择监理人员监理工程。 通用模式的缺点是:项目周期长,业主管理费较高,前期投入较高;变更时 容易引起较多的索赔。 二、建筑工程管理方式建筑工程管理方式(傩方式:ConstructionManagementApproach)模式又称阶段发包方式或快速轨道方式,这是近年在国外广泛流行的一种合同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与过去那种设计图纸全都完成之后才进行招标的连续建设生产模式不同, 一般的招标发包方式与阶段发包方式的比较见图2.5。第一种形式为代理型建筑工程管理(…Agency’例)方式。在此种方式下,例 经理是业主的咨询和代理,业主和例经理的服务合同规定费用是固定酬金加管理费。业主在各施工阶段和承包商签订工程施工合同。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雇佣设计工作人员固日臣亟今招标、签定合同蓬续鳇建显摸直雇佣设计工作人员和cM工作人员不同行业施工合同睑爨筮壑虚五图2.5连续建设模式和阶段发包模式对比图HJ 例模式可以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有两种。协谭◆单向形式一:代理型建筑工程管理形式二:风险型建筑工程管理图2.6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两种实现形艟|第二种形式称为风险型建筑工程管理(*At_Risk’馍)方式。采用这种形式,例经理同时也担任旌工总承包商的角色,一般业主要求例经理提出保证最大工程费用(G盱:Guaranteed I/aximumPrice),以保证业主的投资控制,如最后结算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茸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超过G押,则由饿公司赔偿;如低于C-MP,则节约的投资归业主所有,但例公司由于额外承担了保证施工成本风险,因而能够得到额外的收入。 三、设计―建造与交钥匙(Turn key)工程方式 设计一建造方式(Design 图2.7所示。Bui ld)是一种简练的项目管理方式,组织形式如图2.7设计一建造模式的组织形式州 在项目原则确定之后,业主选定一家公司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旖工。这种方式在投标和订合同时是以总价合同为基础的。设计建造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负 责,他首先选择一家咨询设计公司进行设计,然后采用竞争性招标方式选择分包商, 当然也可以利用本公司的设计和旌工力量完成一部分工程。 设计一建造模式是一种项目组织方式。业主和设计一建造承包商密切合作,完 成项目的规划、设计、成本控制、进度安排等工作,甚至负责土地购买和项目融资。 使用~个承包商对整个项目负责,避免了设计和施工的矛盾,可显著降低项目的成 本和缩短工期。同时,在选定承包商时,把设计方案的优劣做为主要的评标因素, 可保证业主得到高质量的工程项目。 四、设计一管理模式 设计―管理模式(Design--Manage)是指同一实体向业主提供设计和施工管理 服务的工程管理方式。采用设计一管理合同时,业主只签订一份既包括设计也包括类似例服务在内的合同。设计~管理模式的实现可以有两种形式(如图2.8):一是业主与设计-W理公司和施工总承包商分别签订合同,由设计~管理公司负责设 计并对项目的实旌进行管理;另一种是业主只与设计一管理公司签订,由设计公司 分别与各个单独的承包商和供应商签订合同,由他们施工和供货。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攥式的选择研究图2.8设计一管理模式的两种实现形式‘t,五、BOT方式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造一运营移交模式。这种模式是80年 代在国外兴起的一种依靠国外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融资和建造的项圈2.9 BOT模式典型结构框架Ⅲ 目管理方式,或者说是基础设旅国有项目民营化。它是指东道国政府开放本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吸收国外资金,授给项目公司以特许权,由该公司负责融资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且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和组织建设,建成后负责运营及偿还贷款。在特许期满时将工程移交给东道国政府, BOT模式的典型结构框架如图2.9所示。 六、管理承包 管理承包(Management Contracting)商须与专业咨询顾闯(如建筑师、工程 师、测量师等)进行密切合作,对工程进行计划管理、协调和控制。工程的实际旅 工由分包商或各单独承包商承担。管理模式如图2.10所示。图2.10管理承包刚七、项目管理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ment)的主要任务是自始至终对一个项目负责,这可能包括项目任务书的编制、预算控制、法律与行政障碍的排除、土地资金的筹集 等,同时使设计者、工料测量师和承包商的工作正确地分阶段进行,在适当的时候引入指定分包商的合同和任何专业建造商的单独合同,以使业主委托的活动顺利进行。项目管理模式的各方关系如图2.1I。 2.5国际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由于大多数国际工程都具有规模大、工期长、结构复杂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 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包括水文气象、地质条件的变化、规划以及设计的变 更、所在国家或地方法律的变化及其他人为因素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工程项目的工 期造成影响。任何项目管理都有一定的思想和方法,丽采用国家通用的、最切合业主实际的管理恩想和方法的管理软件才是有生命力的。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藐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图2.11项目管理啪综观发达国家工程项耳管理特点有以下的共同点: 1、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层次简化简洁有效,职责分明,关系明确;充分发挥市 场机制的作用,不仅业主将工程首先视为投资项目,而且建筑师、承包商都从这一 优先次序出发。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能否取得投资的预期目的, 需要项目建设的各方一一业主、设计、承包方、供货方共同务力、协调配合,所以 选择合理的组织结构形式,科学地划分和设置组织层次、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和 岗位的职责,建立起一个适应项目特点和要求的项目管理机构,是实施项目管理的 第一步――即选择适合工程项目管理的项目组织模式。 2、依赖称职的专业分包商及标准化的过程控制与程序的广泛采用。尤其是称 职的各层次的专业承包商,构筑了一种良性的行业环境。综观无论是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还是傩方式,设计一建造与交钥匙工程方式、BOT方式等等,必须由总承包商、承包商、分包商、专业咨询公司或监理公司等组成,由他门构筑起行业结构体系。3、项目管理方法研究指出要全方面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控制,而不是阶段性、 片面性,运用赢得值原理、ABc项目控制理论等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动态控制,加 强对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加强法制管理一―合同管理 通过对发达国家项目管理特点及国际上项目管理模式的描述,通过比较发现 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必须从以下几点借鉴:pJ 浙江大学磺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表2.2美国、德国项目管理与中国的比较表\妒 国塞\\管理模式社会环境 企业结构 大中小型 企业比例 协调,为 刚性结 构:建筑 业组成结 构简单, 投资主体明确企业内部环境 项日控制 1.全过程服 务控制:2.注 重信息收 集、处理、 传递、反馈; 3.计算机辅 助管理4.赢 得值方法, ABe管理方 法等等 1.全过程服 务控制:2.注 重信息收集、处理、行业壁垒 1.充分依赖 合格和众多 的专业承包 商,分包商, 通用的技术 和成品和半 成品构件2. 招投标制度 健全,采用 多渠道管理 制度 1.没有资质 管理:2.专 业人员资格 由各相关学 会和协会管 理:3.质监工 程师由政府认可人才管理合同管理 采用多渠道 的制订和管 理办法,主 要有美国建美国建筑工 程管理 模 式 (c|I)和项目管理专 业 人 员(ProjectManagement Professiona1殳计一建造模式1,简称P肝)中、小企业为主德国传递、反馈; 3.计算机辅 助管理1_重视人员 受教育的程 度和专业经 验.项目管理 关键是人的 素质筑师学会An 合同,美国 承包商总会 AGcA合同及 AAA合同 EJCV6合同条 件 1.重视合同 管理:2.政府 不会强制采 用何种合同 形式:2.国内 采用建筑工 程招标承包条例VOB传统项 目管理 模式, 其他模 式芷在 试行中型企业 但过多的 赋予社会 职责,投 资主体不明确:.过度竞 争,企业分工不明确,2.中国包袱承重, 粗放管理,3. 进入成本较 低,退出很 难4.招投标 制度正在健 全,行业控 制正在加强1.局限于施 工管理阶 段,2.新技 术、新工艺 应用较少,3. 信息管理较 差,风险意 识较差没有专门的 项目管理研 究机构,项 目经理资质 管理初步健 全,注Jj盱监 理、造价、 营造师刚刚 开始1.国家工商 行政管理局 和建设部联合颁发GF一 99-0201合同 范本;2.财 政部建筑工 程合同范 本,经FIDIC 的董事会批 准, 依据 FIDIC合同Ⅳ 版I、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层次简化简洁有效,职责分明,关系明确,通过国内 建筑企业与国外大承包商的经营模式的比较,尽快从承包商的经营模式,从承包方 式、融资渠道、管理程序方面与国际大承包商相对接,学习和研究他们的先进经验, 熟悉竞争力,加快架构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在企业改制改组过 程中.应与现代管理模式的建立相结合,有机地构建出协调运作的建筑企业的现代管理模式。38 浙江大学硬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自啦盍择研究2、因此要加快实施建筑企业的专业化改组与改造,营造不同层次的经营竞争实体。应尽快把许多层次较低的企业改组成按建筑设计或施工要求而形成的专业化 企业。在有条件的大企业中选择和支持成立少数龙头总承包型企业作为抵御国外竞 争的建筑业航空母舰。同时分层分阶段地优化社会生产要素,以专业化协作促进生 产方式和生产观念的变革,增强国内建筑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构筑新的项目管理 模式创造必要条件。3、落实和完善项目法人负责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项目业主一般是有关各级政府部门,投资主体是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建筑业的发展, 国家决定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法人负责制是实行招标投标翻、建设项目监理 制等法规的关键。因此,必须使项目法人单位负责人懂得推行招标投标制、建设监 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不用行政手段而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学 会聘用和依靠咨询公司和监理公司来管理项目;学会不按领导者意志而是按工程合 同来管理项目。 4、发展我国的工程咨询业,以国际惯例为先导,培育建筑业技术服务体系 和市场中介机构,逐步发展若干按国际惯倒运作的工程建设咨询公司和监理公司。 只有以咨询业主龙头,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项目管理水平,拿到较多的工程总 承包项目。因此,应努力使我国的设计院,特别是大型的甲级设计院逐渐向咨询公 司的模式转变。也可以对目前国家大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班子和国家 大型建筑公司加以改组改造,使其即能承担设计任务,又能承担工程项目实施全过 程的咨询任务,既能承担技术咨询任务,又能承担项目管理咨询。在国外工程询业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行业。发展工程咨询业有利于改建筑业的经营方式,带动我国建筑业进入国际市场,从而促使我国在建立有关法律制度方面向国际瞑例、国际标准 靠拢。 5、加强工程项目全方面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控制,而不是阶段性、片面性, 运用赢得值原理、ABC项目控制理论等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动态控制,加强对项目 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加强法制管理――合同管理。 2.6本章小结 结合上一章提到的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结合国际上常见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借鉴与启示,为了迎接国际间的竞争,采取合适高效项目管理的模式是必要和可行的,也是必须的。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藐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谟式的选择研究第三章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研究与选择项目管理的母学科就是组织论,组织管理对于项目各当事人的项目管理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选定合理的组织结构形式,科学的划分和设置组织层次、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建立起一个适应项目特点和要求的项目管理机构, 是业主、监理者、承包商实施项目管理的第一步。 3.1项目组织机构设计内容、影响因素ln 项目组织机构,也就是指在整个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参与项目实拖 的各方相互联系、作用的方式或框架,它反映了各方(业主、监理者及承包商)在 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项目比较简单、规模较小时,业主只需委托一家监 理公司来代自己实旌项目管理,选定一家承包商来负责旅工;如果项目较复杂、规 模大,则可能需要委托几家监理单位,选定一个大的承包商,或施工联合体、合作 体来承担旌工任务,并且还可能需要选定一家旌工管理服务公司来提供服务。 设计组织机构并不像设计房子那样简单。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根据组织的复杂 性、规范性和集权性程度,必须根据组织的目标和任务以及组织的规律及组织内外 环境因素的变化来进行规划或再构造组织机构。只有这样,组织机构的功能和协调 才能达到最优化的程度。否则,组织内部的各级机构就无法有效运转,亦无法保证 组织任务和目标的有效完成和实现。 具体讲,组织结构设计有四个内容: (1)确定组织内部门的设置,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 (2)确定组织内各部门和人员的权利、地位,明确各部和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3)明确组织内部指令下达和信息的沟通的方式,确定协调各部门和个人活动的方式。(4)制订各种规章制度,确定工作流程。 决定和影响项目组织结构的因素: (j)项目的组成和结构 (2)监理的委托方式 业主可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和所有项目管理力量,委托监理单位充当自己的项 目管理顾问,或代自己进行项目管理,其中以第二种形式最为常见。有时还可采用 混合的形式,即业主管理者都可以向承包商下达命令,采用这种形式,容易出现命柏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鼹{殳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令重复或矛盾,易造成矛盾,但由于我国监理制度尚不完善,有些项目仍采用此形 式。另外,如果工程项目比较复杂或规模较大时,业主可能需要委托几个监理公司 来代自己进行项目管理。 (3)项目的发包方式,采用总分包、平行发包、管理服务合 同或嘣方式,项目组织结构自然不同。 3.2项目管理组织模式设置的原则 一、实现项目目标的原则 项目管理组织应以产生项目组织功能,以实现项目总日标为根本原则。根据 这一根本原则,在考虑组织模式时应因目标设事,因事设置机构,因机构定编制定 岗位。根据这一原则,就要反对简单片面地搞“上下对口”,亦不顾企业实际工作 是否需要,上级设置什么部门,企业就设立响应科室;亦要反对因人设职、因职找 事的做法。 二、效率优先原则 实行项目管理是为了提高项目的管理效能,在满足项目所要求的工作目标的 条件下,尽量简化机构、避免机构冗员,避免办事效率反而下降的情况发生。这是 因为根据大生产管理理论,多一个人就多一个发生故障的因素,人员多容易助长推 诿拖拉、相互扯皮的风气,因此要坚持精干高效,力求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 保质又保量,负荷都饱满。这既是组织结构设置原则,又是组织联系和运转的要求。 三、管理幅度适当原则 根据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者能力的大小和项目的规模来确定,适当的管理跨度 能使管理具有方便性和可操作性。管理幅度也称管理跨度,是指一个领导直接而有 效地领导与指挥下属的人数。 四、机动性和适应性的原则 由于项目一般是野外作业,受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季节、气候影响较大,有很多 因素无法预计,这就要求项目管理组织模式有一定的机动性,不能一成不变,要根 据项目的情况变化调整组织模式。 五、要与公司组织设置一体化原则 项目组织是公司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司是它的母体,项目组织机构的设置是由 公司组建的,项目管理人员都是从公司来的,该项目管理组织解体后,其人员仍在 公司。因此,工程项目的组织模式与公司的组织形式有关,不能离开公司的组织形4l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式去空谈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 六、执行和监督分设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组织中的执行机构和监督性机构应当分开设置,不应合并为一个 机构。例如:企业中的质量监督、财务监督、安全监督等部门分开设置,只有分开 设置才能使监督机构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七、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集权和分权是相对的概念,并不存在完全的集权和分权,而是两者各占多少的 问题。授权的程度取决于规模的大小;技术的复杂程度;业务量的大小;地区分散 情况;上层控制手段的健全程度以及各管理层的领导能力等。集权到什么程度,应 以不妨碍基层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限。从当今国内外组织管理的实际情况来 看,组织走向分权化是主要趋势。 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有以 下的几种组织管理模式: 3.3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研究 一、直线制组织结构【l】 直线劁组织结构,又称为“军队式组织结构”,是一个组织中上下级成直线式 权责关系的一种组织形式。组织层级中各级均有主管,上级主管人员在其所辖范围 内,具有决策权和直接指挥权,下属必须绝对服从上级主管。其组织结构系统图如 图3.1所示: 直线制组织结构原是资本主义初期阶段采用的组织管理制度,现在仍被企业 组织中的那些产品单~、生产技术简单、规模不大的小型企业组织采用。其主要优 点是:组织中权责分明,行动灵敏快捷,组织纪律容易维持。但其缺乏合理的分工 和横向的联系与协作,主管要管理各种业务,一切由个人决策,易产生独断专行的 弊病。在规模较大,管理复杂的组织结构中,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已无法适应。但在 一些劳务层队伍中仍需要这样管理,因为民工的文化水平等综合素质较低。 二、直线职能参谋制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参谋制组织结构实际上是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的补充和发展。他与 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的区别在于他在保持了直线指挥的前提下,更加充分发挥了职 能部门的作用,直线领导授予某些参谋部门一定程度的决策权、控制权和协调权,4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圈3.1直线制组织结 即职能权。虽然这种职能权不同于直线职能权,它是有限的。对于职能权的授予应 当慎重,如运用得当,可以加强组织的管理工作,反之则会消弱直线的职权。这种 组织结构的形式如图3.2所示: 如图实线表示直线指挥,虚线表示业务指导与部分决策权、控制权和协调权。 在这种管理结构中的职能参谋管理机构大致分为四类: l、顾问性的职能机构。他为企业领导人作决策时中当顾问而设置的; 2、控制性的职能机构。如计划、人事、财务、质量检查等部门; 3、服务性的职能机构。如实验、技术、采购、运输、机修、基建等部门; 4、协调性的职能机构。如生产调度、销售、信息反馈等部门。 直线职能参谋制组织结构较之直线参谋制组织结构更加完善和有效,因此,各 国企业采用这种结构比较广泛,采用时间也较长。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的也 是直线职能参谋制。但是,直线职能参谋制结构仍不能克服原直线职能制结构的某些缺点,表现在:(1邀种管理结构,由于实行高度集权,影响了管理工作的灵活性与敏感性;(2)横向联系较差,不利于协同解决问题,不利于各职能机构之间的沟通。 直线职能参谋制结构,在企业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经营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