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启动世界最大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了吗?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中国碳交易市场是最成功的”
虞涵棋 杨漾
大卫?金爵士
  他具有多重身份:是杰出的化学物理学家,曾长期在剑桥大学化学系任教。
  2000年起开始政治生涯,在布莱尔和布朗政府期间,出任首席科学顾问一职,并于2013年被任命为英国外交大臣气候变化特使。
  《巴黎协定》
  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该协定。
  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170多个国家领导人签署气候变化协定《巴黎协定》,承诺将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的范围之内。
  10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宣布,《巴黎协定》将于今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巴黎协定只是个起点。”近日受邀来到中国的英国外交大臣气候变化特别代表大卫?金爵士(Sir David King)接受了早报记者专访。
  他称,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开放,是解决气候问题的正确姿态。中国未来有望建设出全世界最成功的碳交易市场,并引领其他国家加入这一关键的市场化进程。
  升温控制在2℃内有挑战
  联合国5日宣布,包括中国、等在内的72个缔约方批准了《巴黎协定》,它们的碳排放量在全球碳排量中的比例超过56%,跨过了《巴黎协定》生效所规定的两个门槛。
  时钟拨回日,在延期超过24小时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最后一次全会上,大会主席、外长法比尤斯举起带有大会标志的绿色小锤并重重敲下,宣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诞生。这份覆盖近200个国家的全球减排协议,要求各国制定计划,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远低于前工业化水平之上2摄氏度”,并努力把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
  但落实《巴黎协定》之路并非坦途。金爵士表示,《巴黎协定》仅是个起点。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极具挑战性,除非世界各国加大减排力度,否则很可能出现3-4摄氏度的升温情景。“即使将升温幅度控制在3-4摄氏度,也可能给全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大卫?金爵士是英国杰出的化学物理学家,曾长期在剑桥大学化学系任教;在布莱尔和布朗政府期间,出任首席科学顾问一职,并于2013年被任命为英国外交大臣气候变化特使。
  他对气候问题的关注,始于2003年夏天。那年7月,欧洲遭遇前所未有的热浪袭击,上万人被夺取了生命。这令其认识到,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严峻威胁。
  部分国家将跟随中国脚步
  低碳经济的培育,是市场机制与非市场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过去十年,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促使成本快速下降,在一些国家,这些能源的价格甚至已经比传统化石能源更具竞争力。“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似乎不需要为碳排放定价了。然而,市场是有惯性的。人们习惯建煤电厂、开采煤矿、进口煤炭,因此我们需要额外的刺激,加速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在这个环节,碳价是重要的市场工具。”
  所谓碳交易,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商品化,从而控制碳排放的一种市场机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2017年即将启动的全国碳交易市场,将令中国取代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金爵士认为,中国建设全国性碳市场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需的。由于高碳排的企业会从有碳交易的国家和地区向没有碳交易或者碳价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以逃避碳税,因此只有当所有国家都启动碳交易机制时,上述“碳泄漏”的现象才会消失。
  他表示,在推行全国碳交易体系过程中,中国必然会遇到一些特殊问题,“但我相信中国完全能应对。甚至,我相信中国未来会建设出全世界最成功的碳交易市场。其他一些国家也会跟随中国加入这个市场化进程。”
  环境与经济增长不矛盾
  同时,金爵士则强调,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每个国家都当仁不让。发展中国家在气候问题上没有特殊待遇。
  以非洲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卢旺达为例,金爵士认为,“我穷我烧煤”的逻辑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在贫穷国家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成本很低。
  卢旺达原先的经济模式是种植咖啡和茶叶,出口收益用来买石油,通过燃油发电。但由其带领的8人团队曾为卢旺达政府制定了“绿色发展和气候适应”战略。“我当时对卢旺达总统说,我保证这个计划一点都不会降低你们的GDP增长率,甚至还有可能提升。”金爵士介绍,通过在卢旺达建造太阳能发电站,不仅增加了清洁能源、提升了当地的发电能力,还创造了大量工作机会。节约下来的原油进口资金,现在被用来建造学校、医院和道路等公共设施。“这种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比化石燃料便宜很多。”
  事实上,这种“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并非两难选择”的结论,已得到大量科研和实例的支撑。清华大学曾发布《中国与新气候经济》报告提出,中国可以在不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同时实现减排和减少大气污染。
  录入编辑: 朱嵘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中国碳交易市场是最成功的”》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您现在的位置: >>
广东省成全国最大全球第三碳交易市场
&&& 2017年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之年。1月18日举行的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传来消息T}6)RG.dW6 lw+Wx=,,截至2016年底N} !t,Mo0xe7Is,广东碳排放权配额累计成交量4735万吨、成交金额12.61亿元vk*Mu+WG62+1"@(`,分别占全国的35%、37%Bq|L`@[/m=l(1ku,成为国内首个配额现货交易额突破10亿元大关的试点碳市场K5r%FIA/]=^ z8oC,跃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三大碳交易市场。在这份来之不易的十亿级大蛋糕中2S?vHmLT7YLAt=q,石化业作为四大支柱之一}ZZGr"aE~l03YOaKj,贡献了近30%的份额。   据了解PM`=;%~^=VQ !,中国自2013年正式启动碳交易试点以来s!BImY~Ut=)m,主要集中在七个试点省市:上海、北京、深圳、广东、天津、重庆、湖北。广东碳交易启动以来O*tB&
LpJA ~0Hqsy,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市场培育、区域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M3u w 5Wh*z`ki,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了鲜活经验。   据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人士介绍W`a`U9cna" s , f,2013年底kYspD=o||yiPtK,广东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首批将电力、水泥、石化、钢铁四大行业的202家控排企业和40家新建项目企业纳入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范围。日?9 'N@H
AYL9:,广东省完成了免费碳排放权配额发放S0K!:!err$Km|d,共发放碳排放权配额3.18亿吨M2q,mzpRb*m
Uk,广碳所就此正式启动运行$2*7%mjp&^=^&f,此后纳入试点的企业不断扩增、规模迅速增长。近几年来=JAW=qkOqvY}a,碳排放权交易推动四大行业减排效果显著+M?A)9he`UA8Z5Z\=,大多数纳入试点的企业已专门成立碳资产管理部门F"5C tD|XM Jeo8@7,对碳排放实施精细化管理;70%以上的企业实现了碳强度逐年下降。   作为广东试点首批入选的四大行业~!fGj"/bYQ J@^=Ti/ ,石化业一直是参与广东碳排放权交易的主力军。记者梳理发现=Eq]$!L/0lT=:R4D-,广州石化、茂名石化、中海惠州炼化、建滔石化、湛江东兴石化、珠海宝塔石化等广东骨干炼化、化工企业已经几乎全部参与试点W
/pySz.F{`#&o,且配额权重大w2MHa(
GG[,+OO,对试点举足轻重。据茂名石化人士介绍JrA}1Y9e&/b,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刚一启动8]2fqUom"Wk^,该公司就于2014年1月初在碳排放权有偿配额竞价发放中以60元/吨的竞价底价成功购买了企业的足额有偿配额L)5c@k7 \;wpYy0i@,成为广东省242家控排企业中74家成功竞价的企业之一5f?&rxN !Opdu~j,也是广东化工业完成的首笔碳排放权交易。此后dA1hJm$_jk5
iF{,石化企业积极“入市”的捷报就纷至沓来。   据了解UU?|.Mjah4OZI*ly,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中jf$makaa|PyF^_,广东已连续创下了多项全国第一。至日r_9s-y_+HLP4P[|KZo,广东碳市场现货累计成交配额2621万吨Ig 6'.f 2{c\uS,总成交金额首次突破10亿元!Cin?@)E!WJMjt+!%,成为全国首个10亿级试点碳市场。目前=1i7d4z]  [e"j;,广东碳市场已步入第三个履约关口EaB=JG-S6BUmJYVQD,已具备多层次全国碳市场交易平台能力。   广东省发改委方面表示 gY.keUJ] ,为了应对今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运行(Rf-#ZNl @{qV/ ),广东省已遴选出首批381家企业拟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r#:gnC@-0dM[KF*Z*4],其中石化企业有9家bN2I_q)5 YaZO k o0,包括广州石化、茂名石化、中海壳牌等石化龙头企业。 &&& 凡注明“来源:中国氯碱网”的内容,版权均属于本网,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内容。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氯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氯碱网新闻热线:010-,投稿邮箱。
8-158-158-158-158-158-158-158-15
8-148-148-148-148-148-148-148-14
8.158.158.158.158.88.15
8.118.98.28.98.98.88.88.10美媒:中国将启动世界最大碳交易市场 或为全球树立典范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全文)_网易新闻
美媒:中国将启动世界最大碳交易市场 或为全球树立典范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美媒:中国将启动世界最大碳交易市场 或为全球树立典范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参考消息网8月16日报道 美媒称,随着美国逆转气候政策,中国正在建立一个全国性碳排放交易体系。据美国《科学美国人》网站8月14日报道,中国官员准备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一个排放市场,涵盖全国约四分之一的工业二氧化碳。来自欧盟、澳大利亚和加利福尼亚的官员和非营利组织一直就其计划的设计向中国人提供建议。非盈利性团体未来资源的客座研究员、一直在观察市场发展的杰里米&施赖费尔斯说:&一开始,它不会比加州或&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计划&甚至一些试点计划健全。&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计划涵盖美国东北部九个州。中国宏观经济规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说,它打算在11月启动全国市场。但目前尚不清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企业是否必须立即开始购买碳排放配额以覆盖碳排放,抑或采取一些较轻的监管形式比如要求企业报告排放情况。报道称,中国一直在与欧盟、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和挪威等国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的官员就试点计划开展合作,这些计划从2013年开始在7个省市进行,在设计上有所不同。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张忠祥2015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说,试点计划涉及2000家企业和每年12亿吨二氧化碳。这大约相当于中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八分之一。全国性的体系将是现有计划规模的四倍。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拉里&古尔德说:&就目前所覆盖的设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看,其规模将是现有计划的四倍,将是全世界最大的总量管制与交易体系。&报道称,世界上尚未有碳排放交易体系真正带来了大量减排。由于不同的因素,欧盟、美国、东北部和加利福尼亚的总量限额都明显高于实际排放量,因此企业不必付出高昂的代价,或面临遏制其排放的重大激励措施。报道称,中国的计划至少在一开始,很可能同样难以与实际的减排挂钩。施赖费尔斯说:&该计划成功与否,确实意义重大。如果中国的二氧化碳交易计划被视为一项成功的计划,我认为可以让其他国家有信心采取排放交易模式,承担气候承诺或更加严格的气候承诺。&(编译/殷欣)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资料图片:日,北京最后一座大型燃煤电厂&&华能北京热电厂燃煤机组停机备用,实现了北京电厂无煤化的目标,北京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全部实施清洁能源发电的城市。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延伸阅读】中国计划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
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19日在北京表示,预计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解振华在当天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做此表示。中国目前已有北京、上海等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据官方数据,2014年七地累计成交量约1568万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近5.7亿元人民币。解振华表示,中国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旨在借此建立统一的碳市场机制。这就要求解决许多问题,包括如何确定总量,配额如何分配,在交易之前如何核查交易量和排放量等,要有确切和科学核实的方法。此前,中国已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明确了建立全国碳市场的主要思路和管理体系。解振华透露,目前中国正在积极考虑立法,制定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这些准备动作都做完之后,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的条件就比较成熟了。”他表示,预计将于2017年开始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按照中国官方的计划,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应达到峰值。解振华表示,要“争取早一点提前达峰”,并争取2030年碳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增加45亿立方米。(完)
( 17:49:01)
【延伸阅读】中国“十二五”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明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中新社武汉6月28日电 (记者 徐金波)28日,首届中欧低碳城市会议在武汉举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过去五年碳强度累计下降20%左右,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并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为落实2015年6月发表的《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欧盟委员会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首届中欧低碳城市会议,中欧双方高级别代表及24个城市代表与会,围绕促进中欧关于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城市的政策、规划及最佳实践进行交流。解振华说,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禀赋差,能源利用效率整体偏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任务十分艰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克服资金技术不足、基础能力薄弱等各种现实困难,主动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二五”期间,中国实现碳强度累计下降20%左右,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均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占全球的四分之一,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尽最大努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6月,中国对外宣布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提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并争取尽早达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60%—65%、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到20%等目标及保障措施。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政府在强化碳强度下降目标责任考核、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形成节能低碳的产业体系、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努力增加碳汇等基础上,大力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2011年起,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等地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解振华表示,中国政府将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及制度设计,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中国即将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举措得到了欧盟的积极回应。欧盟驻华大使史伟当天称,欧盟将出资100亿欧元在中国碳交易市场进行为期三年的合作,同时将交流彼此的经验、做法、最佳实践等。(完)( 21:37:02)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拟推全国性碳交易市场 控制碳排放量参考消息网5月25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正准备在明年推出一个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帮助这个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控制其排放量。据美联社5月24日报道,一个成功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在减少中国碳排放量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有助于解决全球变暖问题。迄今为止,中国的试点市场都未能实现碳排放量的显著下降,自2013年推出以来,这些试点市场迄今总交易额为1.58亿美元,而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在其运行首年总交易额就达到80亿美元。但中国官员说,试点市场的目的并非立刻显著减少中国的碳排放量,他们从这些试点的运行中汲取了重要经验,并将在即将推出的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应用这些经验。北京环境交易所的副总裁周丞说:&中国正在走出这一步,以承担其遏制气候变化的责任。这种做法令企业可以在制定商业计划的同时兼顾碳排放量。&国际排放交易协会的国际政策主管杰夫&斯沃茨说,这项国家计划宣告了一个迄今为止一直在利用其一党制发布从关闭工厂到禁止烧烤等行政性命令的国家的战略变革,中国现在给了企业一个利用减少碳排放量赚钱的机会。对一些中国企业来说,出售过剩的碳排放额度能带来每年数以百万美元计的收入。斯沃茨说:&中国正在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包括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市场政策。碳交易将为中国减少排放量提供一个基础性解决方案。&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资料图片:排放二氧化碳( 10:26:52)
【延伸阅读】中国7个碳交易试点去年成交额近5.7亿元
中新社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7日发布消息称,2014年在北京、上海等7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目前已全部实现上线交易。七地累计成交量约1568万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近5.7亿元人民币。发改委称,将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加快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被视为利用市场机制节能降碳的新方式。此外,中国官方去年也在6个省和36个城市开展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探索在不同地区尽快达到碳排放峰值的有效路径。2014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下降4.8%。发改委称,在应对气候变化新形势时,官方将从六个方面推动低碳发展。一是强化节能减碳目标责任。把能源消耗、碳排放强度、非化石能源占比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开展节能和碳强度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现场评价考核,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快建立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及强度“双控”制度。三是深化试点示范。逐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和立法体系,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建成全国碳交易市场。四是推动达成2015年协议。中国将于今年上半年提出2020年后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积极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如期达成协议。五是广泛开展政策对话和国际合作。六是倡导绿色低碳消费。运用价格、税收、标准标识等手段,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绿色低碳产品、新能源汽车,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等行为。(完)
( 17:48:13)
凡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原标题:美媒:中国将启动世界最大碳交易市场 或为全球树立典范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韩国成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场,中国呢?
  1月12日,韩国碳排在釜山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KRX,简称“韩交所”)如期启动,成为全球第二大碳。在欧洲挽救碳市收效甚微,澳大利亚碳税法案黯然落幕的背景下,韩国碳市启动犹如一针强心剂,为低迷的全球碳场注入新活力。
引领全球减排
  “随着碳启动,韩国将引领全球减排。”韩交所董事长崔庚洙(Choi Kyung-soo)说。
  在1月12日首个交易日里,碳配额(KAU, Korean Allowance Unit)开盘价格为7860韩元(约合7.26美元),收盘上涨9.9%,达8640韩元,相当于全球最大碳排市场——欧洲的水准。首日成交量1190个配额,1个配额相当于1吨温室气体,成交额974万韩元。
  韩国是全球第8大国,该碳基于到2020年减排30%的目标,减排力度高于澳大利亚的14%和欧盟的5%。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韩国碳交易机制可覆盖全国7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到2020年,韩国将分三个阶段进行碳交易。年是第一阶段,许可排放相当于168.7万吨的温室气体,其中159.8万吨发放给企业,另外89万吨作为储备。年、年分别为二、三阶段。
  韩国碳市第一阶段共纳入525家企业,其中包括84家石化企业、40家钢铁企业、38家发电和能源公司、24家汽车公司、20家电子电器公司以及5家航空公司等。韩国电力集团、浦项钢铁集团、三星电子、首尔国立大学、仁川机场和首尔市政府悉数在列。
  韩交所表示,除企业之外,还有3家公共金融机构,分别为韩国发展银行、韩国工业银行及韩国进出口银行。
  韩国碳的成立历经数年。2010年1月,韩政府向联合国提交减排目标——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现有水平上削减30%;4月,颁布《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6月,成立温室气体清单与研究中心(GIR),负责编制碳排清单。
  2011年3月,韩国颁布了温室气体与能源目标管理体系(TMS);11月,国会审议通过了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分配与交易实施法案;2012年11月,公布了韩国排放交易体系设计草案。
  2014年是关键性一年。1月,韩国环境部公布最终的国家温室气体减排路线图,确定了到2020年减排30%;12月11日,韩交所宣布已完成碳市场交易系统的建设,制定了碳市场操作规则和相应实施细则,并确定于日启动。
  2015年预期不高
  韩交所于2014年12月宣布,年共发放碳配额共159万个,其中电力和能源企业将获得73万个。
  包括韩国工业联合会在内的28个商业团体,以及38家能源公司联合呼吁,政府应该增加配额,至少发放200万个。“如果我们从市场上买不到配额,将不得不支付罚款,未来3年,525家公司可能额外支付12.7万韩元。”
  汤森路透碳点公司(Thomson Reuters Point Carbon)高级分析师Anders Nordeng认为,韩国碳市总配额适量,但电力企业可能吃紧。韩国碳还需要一段时间预热。
  “在最初阶段的6个月里,将发放适量的碳配额。”Nordeng说,“原因之一在于韩国碳交易体系刚刚成立,原因之二是避免伤害国内工业,为韩国出口产品增加额外的成本压力。”
  另有分析师称,2015年韩国碳排市场将不受欢迎,因为今年企业被允许使用年的,所以不需要花钱再买配额。
  Eugene投资证券的研究员Park Jong-sun说:“公司可以保留或使用年配额,所以交易量将非常有限。此外,碳市场许多细节还未敲定,交易也不会太积极,2015年对行业的影响不大。”
  另有业内人士担心,配额交易可能集中在一个特定时期,甚至将推高价格,最初低于10美元,到2017年将达到30美元。
  韩国专家指出,由于企业缺乏对碳交易系统的关注,碳短期内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但未来碳制度将逐步完善,给产业带来的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提升。减排能力将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且企业间围绕碳配额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区域碳市接轨
  建立碳,韩国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目前全球约有40个国家已经或计划建立交易体系(ETS)或者碳税。
  最先实施ETS是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欧洲碳市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碳,于2005年建立并运作,经历过2008年的辉煌,又在2013年出现“滑铁卢”式衰退,碳价跌幅超过70%。随着欧盟提出的救市计划屡遭否定,整个欧洲碳市陷入低迷。
  澳大利亚是一个不成功的案例。2012年,澳开始对矿业、交通、能源等行业的500家企业开征碳税,然而两年后又将其废除,被视为全球减排的一种倒退。
  美国和日本也是两个重要的碳。2011年10月,加利福尼亚州成为美国首个通过ETS的州,并于2013年开始分两阶段实施碳交易。2008年10月,日本开始试行碳交易体系;2010年4月,东京都总量限制交易体系作为亚洲首个碳交易体系正式启动,也是全球第一个城市碳交易计划。
  另一个值得期待的碳市场是中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助力中国实现到2020年,碳排较2005年水平减少40%至50%的目标。目前,中国已经有7个省市开始实施ETS。中国碳市预计2016年正式启动,或将成为仅次于欧洲的全球第二大碳市,是韩国的最大竞争者。
  过去4年,全球碳年交易额达500亿欧元,到2020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然而每个ETS都有不同的规则和相对独立的价格体系,区域市场碳价差距较大。
  彭博新能源财经建议,韩国碳市应该与其他区域性碳接轨,不但可降低韩国减排成本,还可消化或吸纳其他碳市场的配额,形成全球统一碳。(张琪)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有用、有益、有趣
新民网茶馆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newteahouse无节操、有道理最麻辣,最有趣的时事脱口秀!你今天脑补了吗?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xinminwangshi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更多关于的新闻
数据加载中……
周杰伦昆凌英国大婚 唯美浪漫如偶像剧
长江下游沉船事故失踪1人遗体找到,...
绿巨人、蜘蛛侠、美国队长,机械战警...
“八千元的哥”臧勤15日做客新民晚...
1月14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体育...
尽管距离羊年新春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
法国首都巴黎当地时间11日下午举行...
绽放的蜡梅在阳光下更显独有的傲骨丰姿。
【看4D大片,玩科技馆!】 最近,小侬给小朋友们的福利一波接一波。报名时间:5月23日—5月27日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新民网友: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点“看微博”查看您的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交易启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