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的注册资本注册停止的原因有哪些

全国暂停私募基金备案注册引发行业一片恐慌
发布时间: 16:34
近日,全国市工商局注册分局下发文件,要求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暂停办理投资类以及其他从事类似业务市场主体的工商登记。在2016年初,将暂停所有私募基金备案的办理申请,并对辖区内的上述企业所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排查,清理整顿。
各登记注册科并处内各组:
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按照本市打击非法集资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市处于2015年先后发布了19号、21号和40号通知,通过在经营范围标注限制性用语的方式加强对投资类企业的准入管理。为进一步加强对投资类企业的登记管理工作,加强源头防范和风险控制,自即日起,在全市范围暂停投资类企业登记注册,现就有关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暂停核准包含“投资”、“资产”、“资本”、“控股”、“基金”、“财富管理”、“融资租赁”、“非融资性担保”等字样的企业和个体户名称。
二、暂停登记“项目投资”、“股权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投资顾问”、“资本管理”、“资产管理”、“融资租赁”、“非融资性担保”等投资类经营项目。
三、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包含上述表述的企业申请迁入本市的,暂停办理登记。
四、经市政府或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投资类企业,报请市处同意后再予登记。
五、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通知下发前已核准名称的此类投资类企业,仍可按2015年19号、24号和40号通知要求办理登记注册。
继续暂停办理私募基金备案等金融机构的登记,金融主管部门批复同意融资性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相关事项变更的,凭批文办理变更登记。暂停办理投资类相关市场主体登记,凡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含“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资本管理、财务管理、财富管理、股权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投资咨询、财务咨询、财税咨询、投资管理咨询、融资咨询、金融咨询、金融服务咨询、理财咨询、贷款咨询、资产管理咨询”等字样,或其他类似字样的一律不予登记。而国有独资或参股出资设立上述机构,以及申请变更登记的,也需上报市工商局同意后再行办理。
去年以来,汇通担保以及本地部分理财类公司出现风险事件。因此,涉及金融类公司今后一律实行“先证后照”,即需要获得金融监管部门的批文后,才能在工商行政主管机关获得工商登记。
根据市金融办的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非法金融活动的案件数量同比上升了5倍。此前进行的为期3个月的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行动中,新立案件125起,涉案金额超10亿。行动重点打击投融资咨询类机构非法经营活动,首期已注销34家此类企业。
1.打击非法集资是件好事,我家附近那些非法集资的发传单、银行门口摆摊设点、甚至与银行一样还开设门面,简直目无王法。姑且暂不论“王法”的正当性,即便法律就是“主权者的命令”,也必须严格执行,否则主权者的威严何在?
2.《关于再次重申暂停办理投资类相关市场主体登记的紧急通知》是否确有其文,官网上并未公布。想必市工商局也觉得此类文件有违反上位法之嫌,故仅作内部发文,此番作法已然中国特色。作为法律人,在支持的同时难免较真,提出以下疑问,仅供大家思考:
(1)公司设立时,公司名称及经营范围中含有“投资、投资管理”等并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违法行为在于其设立后的经营活动,而不是其设立私募基金备案本身。私募基金备案利用自有资金进行股权投资,或为他人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并不违法。诚然,组织人员去执法查实有没有非法集资,需要管理成本,但如此一刀切地暂停审批,管理方式是否过于简单粗暴?是否会造成对市场经济活动的抑制效应,这里面肯定有就是想办一家正儿八经的私募基金备案而连营业执照拿不到的创业者,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国为什么诞生不了乔布斯?因为他在中国的话连营业执照都办不下来!只要公司名称和营业范围中具有“投资“二字,则必须由金融监管部门先行审批,是否有上位法依据?如果没有,请完善,毕竟说了自己要依法治国,领导者当有表率。
(2)凭什么国有的就可以开绿灯?国有的就不会非法集资吗,或者可能性比民营低?如此不同待遇,是否有违市场公平竞争之公义?
(3)其实执法部门只要在大街上走一圈,那些发传单的、打广告、开门店的、摆摊的,按照现行法律规定都应该个个抓起来去判刑。反正我家附近是有不少,欢迎来抓,大张旗鼓,无需带路。为什么一定要等东窗事发时才被动执法?在房价涨不动,老百姓缺乏投资渠道的情况下,主动性的执法会有什么不良社会效果?是否已认可所谓“非法集资”系“恶法非法”,所以睁只眼闭只眼?
(4)打击非法集资,是工商局管的事吗?我一直认为,一个真正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登记机构,不一定非要是政府部门,甚至可以是NGO或民营组织。公司设立条件明确,符合就办理,不符合就不办理,所有人规则面前一律平等。至于利用公司从事非法活动者,自然有严刑峻法伺候,而不是市场主体登记机构所要操心的。而我们正是由于“有法可不依”、“违法可不究”、“执法可不严”,才逼得工商部门含辛茹苦的来试图把关当市场清道夫,殊不知,这又使得我们在迈向自由市场经济的跑步前进中倒退了一步。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本网不对以上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清盘危机叠加注册暂停 私募基金陷四面楚歌?|私募基金|清盘线|暂停注册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9日讯(记者 张桔 康博)2016年开年头两周,沪深股市出现罕见暴挫,前10个交易日大盘跌幅就达到了18%,公私募基金为此均受伤很深。
  来自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截至上周五,仅仅信托和自主发行两个渠道的普通股票策略私募基金中,已经有1072只基金单位跌破了0.8元,而且其中有363只基金单位跌破了0.7元,按照阳光私募通常0.7元的清盘线来看,这千只基金目前已命悬一线。
  所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近日私募基金的登记注册被暂停,北京市可能将全面暂停含私募在内的投资类企业注册,同时主席肖刚也明确表示要加强对私募挂牌新三板的监督。
  一时之间,私募基金行业风声鹤唳,它们将如何化解这场危机呢?
  清盘潮渐行渐近?
  来自好买的数据显示,在这一千多只面临清盘压力的私募基金中,大约有170只的单位净值处于0.5元及以下,低者甚至不到0.1元。
  如是背景下,面临危机的私募基金们是如何“危机公关”的呢? 一位私募人士对某媒体表示,去年10月他们发行了一只阳光私募产品,本来运行得不错,但近期市场出现快速重挫,导致该产品击穿了清盘线。而该私募认为极端行情下清盘并不理智,很有可能割在底部,与客户沟通后,决定将清盘线下调至0.7元,并且把仓位控制在半仓之下。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大批私募基金面临窘境呢?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 清盘压力陡增源于私募年初的高仓位运作。数据显示,入选华润信托中国对冲基金指数的163只开放式证券投资私募产品,12月份的平均股票仓位为60.68%。持仓超过八成的产品占比为57.05%,有86.54%的私募将股票仓位维持在四成以上。
  而对于一些已经跌破了清盘线的私募基金产品,如果他们不想被清盘的话,摆在他们面前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路是与持有人沟通,降低或者去除清盘条款来保存产品;另一条路则是用自有资金来补上窟窿。
  不过,也有面对危机选择以静制动者。有私募基金人士表示,旗下产品大多是封闭运作,最短的也要一月打开一次,而且私募基金的客户相对忠诚度较高,目前大盘筑底阶段是公司降仓位调换筹码的好机会,待市场启稳后会迎来净值修复的机会。
  此外,或许投资者以为这批面临危机的基金或许都是名气不大的泛泛之辈,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根据记者了解,名单中明星基金经理掌舵的不在少数。
  截至1月15日,投资张小川旗下有33只产品净值在0.557元~0.7527元,大多跌幅超过30%;鸿道投资孙建冬旗下有35只产品净值在0.6708元~0.7538元;一向以谨慎著称的星石投资江晖旗下,也有17只产品净值在0.7158元~0.7383元,跌幅均超过25%;前明星公募基金经理比如鼎萨投资的彭旭,旗下有11只产品净值在0.5825元~0.797元;新华汇嘉投资王卫东旗下有6只产品净值在0.7511元~0.797元;连拿两届私募冠军的创势翔黄平,旗下也有一只产品净值在0.711元。
  新私募注册被叫停?
  相比私募净值的新年不堪,新私募很可能被监管叫停也是行业的另一问题所在。
  近日,北京某律师撰文表示,相关的监管部门暂停了私募基金的登记注册。而根据某媒体报道,一则由北京市工商局下发的《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暂停投资类企业登记的通知》在私募圈中不胫而走。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消息,通知中明确规定将暂停核准包括“基金”字样的企业和个体户名称。
  如果传闻属实,这意味着北京市将全面暂停私募管理人和私募基金的登记注册。对于这则消息的真实性,截至记者发稿时止,中国经济网记者未能进一步证实。
  回溯前两年的发展,在协会实行私募基金注册实行登记备案制以来,阳光私募行业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各式各样的私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截至去年的11月底,协会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3705家,实缴规模3.82万亿元,其注册增量呈现井喷之势。
  但或许也是行业扩容迅速导致问题丛生,记者注意到,1月15日,证监会发布了《证监会2015年私募基金检查执法情况通报》,通报显示当前私募基金领域存在着登记备案信息失真、资金募集行为违规等五类的违法违规问题,甚至涉嫌了非法集资犯罪。对此,证监会区分不同情况而采取了五项的不同措施,对30家私募机构和8个相关责任人采取了行政监管措施,对9家私募管理人立案侦查,对21家私募管理人则移交给了公安机关或地方政府。
  值得深思的是,在去年下半年的股市下跌中,实际上缺乏监管的私募们因不规范行为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彼时,不少私募基金大量使用杠杆,向银行客户发行优先产品,但最终因银行担心兑付风险而不得不提前清仓,令不少私募多年积累的收益全部化为乌有。
  而实际上私募行业中的不规范操作还不仅于此,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低而导致从业者的素质不高,进而在证券私募中容易滋生内幕交易,而在股权私募中容易滋生非法集资。
  本次,若注册被暂停的传闻属实,这也意味着相关监管部门将对私募基金施以重拳,虽然短期的阵痛难免,但正本清源后留下的私募将会更加有序健康地发展下去。
  综上所述,无论直面清盘危机也好还是可能的注册暂停也好,私募基金行业或许正迎来一场危机,但新的机会也将孕育而生!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如何看待北京市暂停私募基金公司注册? - 知乎70被浏览5060分享邀请回答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en.wikipedia.org/wiki/A_Random_Walk_Down_Wall_Street (有中文 部分是偶翻译的wiki)资金规模越大越难如果有个基金经理坐你面前 80%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会输给市场 人生毫无价值另外10年前已经有人证明a股在96年后已经是弱有效市场 意味着只要时间足够长所有的技术图形派全部会输给市场 这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嘿嘿巴菲特一共推荐过8次etf 他的老搭檔孟格説得更直率:“那些專業投資者從這個系統中獲得類似于賭場莊家似的暴利。他們根本不會給你買入指數型基金(ETF)的建議,因為這樣做他們根本賺不到錢。專業投資者投資成功的秘訣是不要分散投資,但如果你是一個對投資一無所知的業餘投資者,那麼投資成功的秘訣是分散投資。”64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常见问题解答(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常见问题解答(十)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私募基金注册资本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