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是什么顺丰快递老板王卫服务的?

摘要:你天天见到马云,但是见不到他的员工。你天天见到顺丰的员工 ,但是绝对见不到他的老板。王卫被称为中国最神秘的富豪,我们今天想聊聊王卫的另一面:顺丰的高工资。
文/金错刀(微信公众号:金错刀)
来源/爱奇艺《金错刀钱规则》视频
本期客座主编:物流故事(wuliustory)
你天天见到马云,但是见不到他的员工。
你天天见到顺丰的员工,但是绝对见不到他的老板。
王卫被称为中国最神秘的富豪,但是,我们今天想聊聊王卫的另一面:顺丰的高工资。
2010年曾经有一个很火的帖子,爆料顺丰:刚才顺丰的快递员在我公司发飙了。“我一个月工资1.5万,会为了你这2000块钱的礼品丢这个饭碗吗!”整个公司,一片寂静。
很多人把它当段子看,但这是真的。顺丰的高工资是业界出名的,一般递送人员月薪都在三四千,但在顺丰五六千很平常,有经验的八千一万也不算高,月薪1.5万也不算特别。
我们先爆一爆这个1.5万的料。
顺丰的快递员也真是很拼,有人在路上出了车祸,爬起来一看没事,还是要继续送快递。网上有个段子说顺丰,一位男士对自己的喜欢网购的老婆说,老婆,看见没有,人家快递员多不容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你可能很好奇,一个跑腿送快递的,怎么一个月可以挣到这么多钱。顺丰的模式,我简单总结为:给一个高中生发硕士的工资,干小学生的事。
这还是要回到王卫的身上。大家都知道顺丰是个民营快递公司,最早发家在珠三角,靠在香港和广东之间帮人夹带包裹、商务信函合同等送快件起家。那时候,电商还没有这么发达,所以,顺丰的全名叫顺丰速运,记住,而不是顺丰快递啊,如果你碰到顺丰快递,那一定是假的。
顺丰所做的生意,其实是在瓜分中国邮政也就是EMS的蛋糕,所以,从一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就不是很喜欢顺丰这样的民营公司。经常抽查一下,收个罚款之类,即使这样,顺丰还是越做越大,直到今天,顺丰集团下的正式员工,据说已经超过了20万。
顺丰的快递业务,也早已走出了珠三角,遍布全国主要的一二线城市。2013年,顺丰引入了三家投资机构,按照外面的估值,这家民营快递一哥,现在的估值应该超过300亿了。
王卫个人,按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算法,身家有257亿,排名26位。
这样想想,快递员一个月挣一万五,也不算多吧。
其实,一个月一万五是一个含糊的说法,因为顺丰的快递员是绩效提成工资,上不封顶,真正挣的多的,据说四五万的都有。听了是不是你都想去送快递了。王卫的物流帝国,所到底就是这些快递员拼了老命一个包裹一个包裹送出来的,那么,王卫究竟有什么法子,让这些快递员如此忘我的工作,而且,服务口碑还不错呢?
金错刀钱规则有两把刀,也是我们的口号,叫“人性,破坏性”,我们用这两把刀解读下王卫。
其实,在顺丰发展的早期,很多人对顺丰模式是有质疑的,甚至不屑一顾,说不屑一顾都是好听的。十多年前甚至还有一种声音说,顺丰是快递公司吗,这不就是一个老鼠会吗?
为什么王卫会遭到同行的如此排斥呢?因为他做了一件在当时看来石破天惊的事情。就是把通行的加盟制快递公司变为直营。
在快递业除了顺丰,比较出名的还有总部位于华东的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这五家快递公司的老板和员工,大多来自浙江桐庐,又被称为桐庐帮。
在快递业的早期,大家都是采取加盟模式发展,其实顺丰也一样。什么是加盟模式,快递公司每进入一个陌生的地区,会找到一个当地的公司作为加盟商,由这家公司来跑业务,但是公司的资产是归地方老板个人所有,总部提供的是统一的品牌、物流、管理,然后收取加盟费。
加盟制的好处在于,在快递业开疆拓土的时候,扩张非常迅速。因为人多力量大吗?用时髦的话说,这也是一种轻资产模式,因为总部其实不需要很多人,主要是承担管理和战略职能。
王卫最早也这么搞,但是他很快发现,这样的快递公司不是我想要的,为什么呢,服务不行。
因为在加盟模式下,快递员的直接老板是地方公司老板,说白了就是强诸侯、弱中央的模式,这种情况下,管理很难规范起来。地方做大了以后,难免会觉得,你总部都是我在养着,我凭什么听你的?
于是王卫大刀阔斧搞了一场削藩运动,在2000年初,就把顺丰彻底改造成了一家直营快递公司,这个模式在当时的中国,除了国家队EMS,是独一份。
改成直营以后,意味着公司不可能向加盟制公司那样广铺网点,大肆扩张。快递员也是由总部公司发工资,运营成本一下重了不少。但是,王卫在如果提高快递员积极性上下足了功夫。他发明了两个方法:
第一,就是承包。就是快递员像当年的包产到户一样,每个快递员在城市里有自己的片区,别人不会来抢你的,但是,如果你的片区业务量增长缓慢,一定时间内没有起色,就换人。
第二,就是计件工资。快递业有句行话叫收一派二,就是一个快递员收一个快件的同时,应该派两个快件。我们所说的送快递,实际上更多是指派件。真正挣钱的也是在这个部分。在顺丰,你送的越多,挣的越多。而且上不封顶。
换句话说,这样一来,实际每个快递员在顺丰里都是给自己打工,每个人都是大公司里的个体户,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像出租车司机的活法?其实还不一样,出租车司机犯懒的时候可以不拉活,但是如果一个快递员的片区来件了快递员不动,只要一打投诉电话,这个快递员就完了。而且在承包制下,每个快递员都会非常积极的去拓展客户,去服务好客户,这个片区越肥,他自己挣的越多。所以,早年也有人攻击王卫说,说这是搞传销。当然,这也是一阵歪风而已,客户的眼睛是雪亮的。
所以我听过一个真实的笑话。是有个客户投诉快递员,顺丰客服问怎么了?客户说,我叫了个快递,说今天上午到,结果早上6点就敲门把我吵醒了,困死了。
其实这个笑话一点不好笑,对于这位快递哥而言,您赶快把这个件收了,我还要去下一家呢?所以大家都觉得顺丰的快递时效有保证,服务好,不是没原因。
我们就来说说王卫的钱规则,其实就一个关键词: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第一,速度快
这些年特别是电商发达以后,快递业的价格战也是很厉害的。但是,顺丰又搞了一个破坏性的,价格战是吧,你们玩吧,我不玩。顺丰就是傲娇。
如果您用过顺丰的快递您知道,北京到上海,第二天早上到,也就是通常的次日达,是20元。这个价格几乎是同行的一倍。甚至于,当同行都琢磨如何降价的时候,顺丰还涨价。
为什么顺丰敢把价格太高,因为用户认它。这就是口碑。
为什么认他,一个字,快。王卫是真正的把快递做成了快递。你可能觉得这是个废话,但事实上,中国的很快快递公司都是慢递。
这就是直营制的优点。
第二,布局快
王卫虽然不爱公开说话,但顺丰的一举一动,同行都睁大眼睛看着,为什么?因为王卫今天做的事,很可能是你明天要做的事。
比如2009年,经济危机非常严重,很多小快递公司都死了,王卫的顺丰也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亏损,但是,王卫却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申请成立航空公司,花钱,买飞机。
等其他快递公司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再想追赶顺丰时,有自有货机的顺丰早就遥遥领先了。其他公司只能望尘莫及。
第三创新快
所以王卫非常知道,谁是顺丰的核心资产,就是一个一个的快递员,在网络上可以找到一张图片,在某年的顺丰公司年度大会上,王卫给优秀的快递员颁奖,并且鞠了一个90度的大躬,对台下说,谁是顺丰最可爱的人,就是快递员。
有这样的老板,精神上重视你,物质上不亏待你,你能不好好干吗?
但是王卫现在也遇到了挑战,因为王卫起家时候,快递员的年龄主要是60后、70后,现在90后都出来混了,老快递员年龄越来越大,但是90后愿意当快递员吗,愿意低声下去的去服务好客户吗,这是一个大问题。
但是,顺丰虽然发展很快,却从来不希望他的老员工掉队,做电商、做嘿客便利店。都是转型寻找出路的举动。很多人一看嘿客,这什么呀,四不像。但是,论创新精神,王卫和他的团队又走在了前面。
无论是自己还是团队,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总能先人一步,这就是王卫最厉害的钱规则。
靠这种快,王卫也建立了一道道的防火墙。让马云的菜鸟网络也有点望洋兴叹。
全文视频版《金错刀钱规则》,可以到爱奇艺财经频道收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马云、刘强东、王卫,这些大佬为什么都要抢着干快递这个辛苦活?
快递服务对于电商公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几乎每次物流大战,都能引起神仙级别的人物亲自下场互喷。
为什么大佬们都这么在意物流这件事儿?
从近年来看,零售、物流、电子商务,这三个行业的界限日渐模糊,并已经开始跨界融合。快递逐渐成了零售、电子商务的瓶颈,反而快递的瓶颈则超脱在电商之外。如果说云服务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煤水电,那快递就是线下商业的煤水电。
作者:王飞,来源:PingWest品玩(ID:wepingwest)
快递服务到底有多重要呢?
对于个人来说,我一直期待一个这样的场景,一个完全正规、标准化的快递网络,一个随叫随到的“闪送”服务,再压缩一下快递的成本价,那就再好不过了。
想象一下——在餐桌上一叫,饭就到了;厕所一叫,卫生纸到了;在床上一叫,那啥到了。
关于闪送的问题,我的同事就问过投资人一个问题——闪送究竟有多重要?
他说,“你想吃什么、买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能搬运的,在app上下一个单都能在闪送上解决。它是一个巨大的购物入口,不需要挨家挨户的下不同的app,只要告诉快递员去哪取去哪买,你就能买到一切,这是终极目标。”
所以,快递服务对于电商公司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
说起这事儿来,其实是为了引出京东和苏宁又掀起了口水战。这次是因为苏宁的儿子——天天快递。
几乎每次物流大战,都是神仙级别的人物亲自下场互喷——这次是苏宁控股集团副总裁、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你看孙为民和京东一来一往的互怼过程中,更容易让在意的人看到事情的本质。
前有菜鸟物流怒怼顺丰,今有京东手撕苏宁天天,眼看是一场电商行业的针锋相对,实则是背后爸爸们在物流行业的实力较量。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大佬们都这么在意物流这件事儿?
京东自建了京东物流、阿里也搞了一个菜鸟联盟、就连苏宁这样级别的选手,在今年初也收购了天天快递;要说电商不做物流,那基本上是不太能存活的。
而之所以爆发这么一场因物流而起的口水战,本质上来看,还是因为物流本身是为电商服务的,制约物流本身就是制约电商。
如今电商平台这么多,物流成了更重要的一环。
你可以回想下几年前,你第一次用京东时的场景。京东刘强东排除万难不顾投资人劝阻非要自建物流,就是为了钻“淘宝物流弱”这个空子。
刘强东提出过一个“十节甘蔗”理论,也印证了物流对于电商的重要性——即零售、消费品行业的价值链分为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等十个环节,其中前5个归品牌商,后面5大环节则归零售商。
不要看刘强东说的这么玄乎,其实当时消费者体验到的就是网购前所未有的快和准时。京东在早期,靠这个占据了用户的心智。
你看淘宝最早的时候,物流就一直是制约它发展的硬伤——马云还曾经说过“淘宝绝对不自己做物流,因为那样会因为员工数量过于庞大把自己压死”。
但是在京东的强势打压下,最后虽然没有自己招快递员,但还是弄了个菜鸟网络把自建物流和仓储搞了起来。
在网购逐渐成为一个趋势,各大平台商品零售的毛利润率有限的前提下;要不就是补贴打一下价格战,要不就是迅速抢占更多的环节,压缩成本,提高体验。所以,后五节甘蔗是京东利用自己的供应链优势争取的。
你看……如果那时候大佬们都早已预判到如今的各个供货商渠道的价格都接近一致的话,那么物流体验就成了最关键的一个购买前提——我能买京东就买京东,买不了京东再去买天猫,至于发某通快递的淘宝小商铺,那一定是排到最后去的。
近年来看,零售、物流、电子商务,这三个行业的界限日渐模糊,并已经开始跨界融合。快递逐渐成了零售、电子商务的瓶颈 ,反而快递的瓶颈则超脱在电商之外。
实力雄厚的资本家可以快速堆出一个电商平台,但不能快速复制的是一个体验完好、覆盖面广的物流体系。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们评价京东最大的财产,强东的宝藏——是京东物流;而顺丰王卫则和马云撕破了脸,搞起了优选店。
顺丰前两年仗着自己在物流上的优势开始搞逆向的电商和新零售,虽然因为其他原因这事儿没太搞成。但看看当时淘宝的反应也还是挺慌的。顺丰掌握着全中国各地区的消费习惯,精确到户的用户信息,每天每个快递员几十次与用户面谈的机会,像拦截电商平台的客流卖点啥东西不火。
物流和购物从来就是天生一对,自建物流更是让购物更加浑然天成。那些没有自建物流体系的电商平台,其实根本没想通一旦自建了物流业务,物流就不再是电商的成本而是电商的利润。
快递服务,现在来看,是一场事关个人体验、逆向电商,维系了用户智能、核心数据的事儿。
上面说到,快递服务,已经是限制如今的电商发展的一大元素。
但要说到把物流从成本变成利润,还是有些难。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自建快递的优势。其实看看几个坚持自建物流的大佬们都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快递服务本身的品质——这件事儿其实就是京东和顺丰早期做得,顺丰能有这么快的配送速度、京东能这么完善准确的配送体系,都是自建物流;
阿里巴巴通过建立菜鸟网络,更精确的掌握货品流动信息——这一部分内容升华一下,事关仓储、预测、大数据流通,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平台来说,正是巨大的宝藏;
上文也提到过,物流的瓶颈超过电商之外,比如顺丰可以逆向拓展电商、外卖、O2O等一切需要送货的业务,顺丰又可以送百度外卖,又可以送麦当劳,总之需要高品质服务的O2O配送项目,顺丰就可以承接,送一切。
掌控用户的核心信息——二十二世纪,估计最重要的就是数据石油了;
通过掌握的物流数据,可以与智能结合进一步提升送货体验——天猫在双11预测备货、预约配送:给每个淘宝用户建一个可信模型,即“这个人有多大概率把购物车里这些东西下单”,按照这个概率,提前把这些用户放进购物车里的货压到用户附近的仓库,提升整体的购物体验。
比如商家在上海,提前告诉商家“北京可能有1000个人要在这天买你的商品,你是否提前把1000个货品放到北京菜鸟仓去”。
最后,自建的物流体系也可以让其他行业分担成本,转化利润——比如让顺丰接盘百度外卖。
不过,说起顺丰的物流战争,也是有一种更小角度的打法——顺丰丰巢。
顺丰丰巢就是丰巢自提柜,面向所有快递公司、物流公司开放。
简单来说,你在淘宝、京东买的东西,在家里没人的情况下,可以快递到自提柜;正是通过顺丰丰巢,它相当于拦截了其它快递公司快递员直接与用户接触的机会,切断了其他快递服务商关于上面说的逆向拓展电商、用户的核心信息、与智能结合的可能性。
无论是丰巢还是自建物流,快递行业的竞争,早就变成了一场关乎数据、体验、智能以及成本的战争。
淘宝刚出现的时候,大家基本只用EMS,全国只有一家。后来EMS因为效率底下,被民营企业瓜分市场,出现了四通一达+顺丰。
实际上,最能让马云开心的,其实让淘宝和顺丰绑在一起合作。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顺丰王卫自己起了“歹心”,推出了顺丰优选和嘿店,杀了马云一个措手不及,所以才有了马云开始了最庞大的物流体系布局和建设。
知乎用户提到一个观点——物流体系的建设,本质是非常靠后的。作为消费者,几乎是完全看不到的,就像你在夜晚睡觉,而全城市的高架都在进行紧张的维护一样,你根本感觉不到。本质上是很To B的。
所以对于自建物流的标准化体验,其实可以理解成为类似BAT企业云服务平台,未来电商企业的最大化价值可能就是提供的标准化运输服务,自身服务高标准化的同时,也会与其他业务捆绑的更紧密。
而你唯一能感受的都在前台,京东的配送等同于顺丰&某通。
我们也大胆预言一下,“电商企业自建物流”模式可能最后都会走向合并,诞生几家“BAT级别的电商云服务平台”——比如京东/顺丰物流送外卖、京东/顺丰物流送生鲜、京东/顺丰物流送一切,他们可能代表的是最高标准的物流服务等等。
这并不完全是空想,盒马鲜生为什么能比传统的本地超市在海鲜等极短保质期的品类上做的更好?也是依托与传统小连锁超市无法相提并论的菜鸟物流体系。
因此,物流绝不是快递,而是关于将某一物品从A地运到B地的一切生意。
巨头们在快递领域的厮杀,就像是一场“云服务平台式”的厮杀——这种服务最终可能只有1家或2家寡头,而不是永远只有十几家在竞争。
如果说云服务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煤水电,那快递就是线下商业的煤水电。
这样,你就理解为什么这些大佬要为这个辛苦活儿打的你死我活了。
延伸阅读:数据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石油
来源:伯凡时间(ID:bofanstime)
本文选自天津电视台世界经济论坛特别节目《浪潮》第一季第二期《数据是石油》,有编辑删改。
我们知道,过去工业时代我们要有石油,要有煤,要有电力,不然我们整个生产和生活就无法运行;而在今天,如果没有数据的话,就好像你虽然有了一辆汽车,但没有油,只能摆在那儿,今天如果没有数据的话,那我们整个的生活和工作都很可能要停摆。
数据就是生产力。有了这样的数据,你生产出来的产品,你跟客户的互动、关联就会更加紧密。假如你没有数据的话,你基本上就是闭着眼睛在做产品。
过去一个服装公司发布一款产品,基本上是老板拍脑袋说,这个肯定好卖,然后就生产。当卖出去以后,从一层层的批发开始下沉,差不多要两个季度甚至是三个季度这个销售的数量以及整个数据才能够反馈回来。
其实,在这个时候反馈回来的数据已经没有太大的用处了,因为周期太久了,数据的时滞就导致无法再用于做决策了。
问题是,过去大家都不用数据的时候,你不用数据,也不觉得有多大劣势;而今天如果别人都在充分挖掘数据,从原始数据开始,不断像开采石油一样把它开采上来,然后进行加工、炼制以及工艺的分解等等复杂的程序,再形成不同品质的数据,然后作为一种能源注入到生产流程当中去——如果你没有的话,那你绝对会被淘汰。你等于是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甚至完全是在一抹黑的状态下去生产产品,去面对你的受众,你面对的是一个完全不对称的竞争。
过去我们做的穿衣戴帽,那只是日常的一个消费品而已,但今天生产穿衣戴帽的企业它们今天正在成为另外一种角色——“终端”,一件物品本身就成了终端。
就一件衣服来说,它既是一件衣服,同时它也可能是一个终端,而只要这是一个终端且跟你随身伴随的话,那么你只要穿戴上它,那么你就在免费的、无意识的、7×24小时的生产数据,而且基本上是没有成本的。
而没有这些数据的企业,或者说不掌握这些终端数据的企业,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必须得购买,跟花钱买石油是一样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它连卖都不卖给你,最后你也就没有了机会。
所以,站在今天看历史,其实过去100年的竞争,在国际政治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石油。围绕着石油而打的仗,围绕着石油所产生的合作与纷争几乎占了整个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当中一半以上的话题,但今天,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石油,围绕它的纷争与合作也会越来越多,这就是数据。
(一)我们应该怎么保护我们的数据?
我们说数据是新石油,但是它跟石油又很不一样。对于石油来说,我们运输石油有几种办法:第一种,是用油罐车运;第二种,用输油管道。
我们是很容易控制输油管道,比如俄罗斯卖石油,其实很简单,你交了多少钱,我就放多少石油给你,在你的国家的站点,我一开阀门就行了,跟加油站加油类似,掌控很容易。
而网络跟这个输油管道是很不一样的,网络可以说是自由流动的,比如说我现在要访问一个美国的网站,我只要输入网址,我就到那边去了,再或者我要跟美国朋友发一个邮件,也很容易,也就是说,它不是唯一通道,而输油管道它是一个唯一通道并且是可以掌控的。
对于网状通道来说,数据流动变得非常自由,那这又意味着什么呢?中国的石油中国人开采,别人如果想要只能花钱买。但是在数据领域里,就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比如说耐克公司,整个中国市场上关于消费者的这些数据到底是属于我们中国的,还是属于耐克公司的?
很多数据,其实是很难界定的,比如说中国城市交通状况的这些数据,每一辆汽车上面搭载的数据,实际上是可以搜集的,比如说Uber ,那么你说Uber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从它的股权结构来看,我们觉得它是一家中国公司,而如果再仔细一看,其实不是,那现在就遇到了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国家是有海关的,而数据呢?
对于海关来说,什么东西进出它都是知道的,是能够控制的,但是在网络世界里,你很难找到一个唯一的通道,也就是海关那样的东西,而且大数据的安全甚至涉及到国家安全,该怎么来保护?可以说,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模糊的国界线了,这就引出了在一个没有“海关”的领域里面,我们如何来界定数据的所有权,如何来管理和控制数据自由流动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做生意——国际贸易,那数据肯定是要不断流动的,但它既然是一种很宝贵的资源,这个资源到底归谁所有,在今天看来是一个非常新的话题。老实说,各国政府包括互联网治理研究的专家们,今天还在争论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大家比较认同的结论。
但是,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当我们说数据是新石油的时候,我们只是做了一个很简单的描述,这种新石油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机会、挑战和麻烦,我们其实是刚刚接触到,很多东西我们甚至还没来得及仔细思考。
(二)“技术造成的麻烦用技术来解决”
作为技术的拥趸,我对于新技术的出现是持开放态度的,我觉得技术造成的麻烦都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
比如当年马车特别多的时候,纽约市有25万辆马车,那时候整个纽约市就变成了一个臭气熏天的城市,马车越多,马就越多,于是满大街到处都是马粪,该怎么办呢?整个纽约市从政府到民间的各种机构都在想怎么解决马粪的问题,很纠结,而汽车一出现,马粪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后来汽车造成的困扰不是更大吗?比如说雾霾,所以然后又出现了电动车。所以,我觉得问题永远是有的,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总归是有的,因为办法总比问题多,归根结底只是时间的问题。
最近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到2035年的时候,仅仅就中国而言,数字经济将会创造出非常多就业岗位。对于这条信息,我的看法是:至于是多少就业机会现在还很难说,但是有一点我可以确定,将来所有经济都会披上数字的色彩,无论现在你是做服装的,还是做餐饮的,你能脱离数字经济的笼罩吗?
数字正成为一种笼罩所有领域、所有产业的新力量。你说我就是不参与,我把饭做好了自然就有顾客来吃,不是这样的,你入驻不入驻到一个交易平台,比如像美团或者大众点评那样的交易平台,你有没有自己特定的社区?你有没有一个跟你的客户之间非常通畅的沟通渠道等等,决定了你这个生意能做大,还是做小,甚至是做死。
(三)数据将会提供各方面的就业岗位
第一,所有的就业都可能跟数字有关;
第二,它会产生一些过去我们根本没有的一些产业。
比如说安全产业,过去数字经济不发达的时候或者没有的时候,你怎么会想到数字安全呢?可是今天在每个企业里都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知道,现在很多企业用的是云计算,也就是说你的数据不是在你的公司里的服务器上,而是在一个“云”上。
这次我在拉斯维加斯看到了一个很壮观的场面,就是在亚马逊的云大会上,演讲台上突然来了一辆大卡车,是那种很大的卡车,原来他们是为了展示亚马逊今天所取得的数据技术的成就。
对于数据而言,有的公司是用传输的方式,但是当数据量足够大的时候,你如果还用传输的话,那就太慢了,怎么办呢?亚马逊他们就用了一个大卡车拉来了比集装箱还要大的那样一种移动硬盘,然后到你们公司,接通了以后直接拷贝,然后再拉走。
声明:电商分析网公众号每篇文章,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进行联系。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顺丰王卫:快递之“王”是怎样炼成的 | 完美人物志_第一财经
顺丰王卫:快递之“王”是怎样炼成的 | 完美人物志
第一财经陈姗姗 实习记者邸宁 20:59
&上市后,顺丰就成为一个公众公司,有些话不能乱讲,有些地方不能去,有什么问题你们也不要随便问了。&
2月2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八楼仪式大厅,王卫用带有明显香港口音的开场白,进行了顺丰控股更名上市前的演讲,身着顺丰工服和牛仔裤,脚蹬运动鞋,与台上其他西装革履的嘉宾相比显得休闲异常。
可这就是国内最赚钱的快递公司的掌门人平时一贯的着装风格,与顺丰的快递小哥、飞行员、客服代表一起敲响上市的钟声后,顺丰控股在一小时内涨停,27日上午又再度封到涨停板。
1993年,当22岁的王卫在广东顺德创立顺丰速运,背着装满合同、信函、样品和报关资料的大包往返于顺德到香港的陆路通道时,他自己可能都没想到,这家公司可以成为深圳市场第一大市值公司,自己的身家也猛增至1639亿元,与中国首富的差距越来越小。
而在几年之前,王卫还坚持认为,顺丰短期内不会选择上市的道路,因为不想把企业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
投资者和消费者更想了解的是,此前一直低调神秘,甚至连一张照片都不愿被拍的顺丰控股董事长兼总经理,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顺丰崛起的秘密又是什么。
做&水客&引来第一桶金
1970年出生的王卫,7岁随家人搬到香港居住。高中毕业之后,王卫没有继续升学,十几岁的时候,曾经在香港叔叔的手下做过小工。
后来,王卫曾受人之托,在广东和香港之间夹带点儿货,再后来,当东西越来越多,用拉杆箱也装不下的时候,王卫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
他跟父亲借了10万元人民币,于1993年在广东顺德注册了顺丰速运,并在香港租了几十平方米的店面,当时的公司只有6个人。除了顺德到香港的陆路口岸,番禺到香港和澳门的快船也是王卫当时主要的业务路线。
通过低价抢滩的策略,王卫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到1997年时,顺丰已经局部垄断了深港货运,在顺德到香港的陆路通道上,70%的货由顺丰一家承运。
其实,顺丰的发家史,与远在中国另一个经济发达区域的一批民营快递相似。同样是1993年,桐庐县钟山乡夏塘村村民聂腾飞和淳安人詹际盛,开办了一家私人快递公司盛彤公司,这就是申通的前身。
当时,申通的主要业务是为杭州的客户把报关急件送到上海报关。收件派件从几辆自行车开始,拿到报关件后就用人工坐上火车送到上海。后来,申通开始鼓励员工以承包的方式到苏浙两省的其他地区拉业务,随后又推出了在当时还比较新鲜的加盟制&&招募有意在一些地区开办民营快递的老乡加盟申通,诸多企业共用一个品牌,盟内送递费用互免。
创立初期,顺丰为了快速占领市场,也采用了流行于中小企业中的分公司加盟商制度,分公司所有权归顺丰所有,但分公司经理人有很大的经营管理权,甚至在行政、人事、财政方面都是独立自主的。
这种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分公司开拓市场的积极性,但也留下了客户资源全部掌握在地方诸侯手里,管理协调不力,服务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的弊端。
进入21世纪,顺丰的发展模式走向了与申通等完全不同的道路,王卫开始在各地展开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在深圳设立企业总部,将地方的经营权收归自己手中。
这样的收权行为并不容易,申通等被称为&四通一达&的民营快递,直到今天还在谨慎地做着同样的事情,王卫当时自然也遭到过拼命抵抗,甚至有传言称有人雇用杀手谋害王卫,所以之后他在任何地方出现,身边都会有几个保镖。
&改为总部集权的直营模式后,意味着公司不可能向加盟制公司那样广铺网点,快递员也是由总部公司发工资,并进行统一招聘和管理,运营成本一下重了不少。&顺丰一位老员工对记者介绍,不过王卫在提高快递员积极性上还是下足了功夫,每个快递员在各自城市里有自己的片区,实行计件工资,你送得越多,挣得越多。
王卫和此前打人事件中被打的快递小哥
为员工出头
在快递行业内,顺丰快递员的工资高、待遇好,已经是公开的秘密。王卫认为,公司努力提高员工的待遇,不断改善员工的作业环境,员工才会真诚地对待客户,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样我们的销售价格才有说服力,客户才会更放心地使用我们的产品,按照这样的良性循环,我坚信,利润肯定会回来的。&
这样的逻辑,王卫一直坚信,多年来也一直在&人&上进行投资。比如,顺丰的客服人员有自己的发泄室,再比如,公司在多年前就耗资上亿元从国外买来自动化分拣设备,以减少人工分拣的压力。
王卫是真的爱自己的员工,尤其是一线的快递员。他经常跟同事说:&快递员才是顺丰最可爱的人,我不要用&投递员&去称呼他们,而是用&孩子&。&
2016年4月,一名顺丰的快递员在北京骑电动三轮车派送过程中,与一辆黑色京B牌照小轿车发生轻微碰撞,驾驶小轿车的中年男子连抽快递员耳光并使用侮辱性语言。当天晚上,一向低调的王卫震怒,破天荒地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出狠话:&我王卫向着所有的朋友声明!如果我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
2016年,王卫一共发布了两个主题的朋友圈,这就是其中的一条。
&在顺丰的日子,虽然很累,但也很快乐。&顺丰的多位员工这样对记者说,有这样的老板,精神上重视你,物质上不亏待你,你能不好好干吗?
这也正是王卫希望看到的:如何通过顺丰平台的努力,让员工更有尊严地工作。为此,他每年还会挑一周时间亲自体验一线员工的工作,骑着电瓶车边随收派员派送,边了解巴枪、背包等物料使用和员工劳动强度及待遇情况,这也成为整个顺丰管理层每年要做的固定功课。
王卫曾说:我们很多管理层都说在研究市场,我经常跟他们说,不要研究这个,你应该研究的是如何帮助一线、二线员工做好收派工作,了解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什么需求和困难。他们都处在市场竞争的最前沿,对于市场最有发言权。如果你把一线、二线的问题都解决了,客户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发展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半。&这个行业是要用心来经营的行业,绝对不是仅仅有钱就可以搞定的。&
2月24日当天,被打的快递小哥也被邀请到了上市现场,与王卫一起敲钟,敲钟前的讲话中,王卫也承诺&对员工的关爱永远不会变&。
看重健康利润
能够多年&微服体验&一线而不被认出,也可以看出王卫之前是有多么的低调。这些年来,除了一家行业内杂志,王卫几乎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就连顺丰的企业内刊《沟通》也从未出现过自家掌门人的面孔。倒是有那么几次,这本月刊上刊登了王卫的照片,不过都是背影或者极其模糊的侧面照。
而在一次内部讲话中,王卫却坦陈,自己25岁的时候也曾目空一切,一副标准的暴发户做派,所幸这个过程没有持续多久。一是太太在其得意忘形的时候不断泼冷水;二是随着事业迈上新台阶,个人的眼界和心胸不一样了;三是找到了精神依托,信了佛教。&我认为,人的成就和本事是没有关系的,成就与福报有关系,所以有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拥有本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赚到钱只是因缘际会而已。所以个人事业上的一些成绩就不值得渲染。&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王卫的办公室经常弥漫着佛香,桌上摆放着佛像,每天的作息时间也比较规律,早上8点多到公司上班,开的是并不显眼的SUV,平时穿得最多的是牛仔裤,西装难见,领带更少。
他把对佛教的体会也运用到了对顺丰的管理上。比如,2010年的时候,他对分部、区部的考核要求,是利润率高于、低于标准的都要受罚,并且还要向总部说明情况和原因。
对于如此特别的KPI考核,王卫的解释是,&我们要的利润是健康的利润,我最担心的就是分部、区部只看见今天的利润,为了赚钱忽视其他正常的支出,各方面需要投入的钱没投入,比如业务培训、员工福利、信息化建设、土地厂房的投入等等。如果这样,即使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短期利益,也不是公司想要的。因为我知道,如果你今天不投入、不建设,那么明天永远都不会有希望。所以我们会控制利润,保证不断地投资于未来。现在利润多了,其实是在消耗你未来的竞争力。&
那个时候,王卫对于上市也是排斥的。他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短期内的利润增长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而要做基业长青的企业,就要有远大的远景,要为未来进行大胆的投入、大量的投入。所以作为企业的老板,你一定要知道你为了什么而上市。否则就会陷入佛语说的&背心关法,为法所困&。
王卫所说的为未来的&投入&的确巨大。2003年初,借助非典期间航空运价大跌,顺丰与扬子江快运签下合同,开始包租全货机夜航进行快件运输,从而实现了快件的次晨送达或次日送达,比如从深圳到北京所需的时间就缩短到1天以内,快件的破损率和遗失率也大大降低。
当然,用飞机运快件的成本与用货车运输相比,显然不菲,不过,这让顺丰在服务时效性方面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客户和产品定位也与申通等同一时期发展起来的民营快递企业出现了区隔。根据此前公告披露的数据,2013年、2014年,顺丰控股快递业务平均单价分别为23.73元、22.54元,远高于同期同行业平均单价7.27元和7.49元。
2005年,仅仅通过包租航空公司的全货机已经不能满足顺丰业务的发展需求,公司开始筹建自有货运航空公司&&顺丰航空,并于2009年实现了首航。如今,顺丰航空已经成为国内自有全货机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用37架自有货机和其他航司的全货机及腹舱带货,每天运输的航空件达1400吨。
&为了上市有点信仰迷失&
在公司的内部发言中,王卫曾多次强调,具有冒险精神、敢于创新、敢于承担,这才是顺丰文化和顺丰精神所推崇的。多位顺丰管理层也告诉记者,顺丰内部这几年变化其实很快,不管是组织架构还是业务板块,&主要是有比较好的容错机制,Dick(王卫的英文名)对新业务的创新还是鼓励的,这两年在公司内部谈转型的次数也比以往多了不少。&
2012年6月,主打中高端食品的顺丰优选上线,标志着王卫开始向电商领域进军,2013年,公司又开始在全国各地布局网购服务社区店&嘿客&,而在公司内部,更是低调设立了电子商务、供应链等好几个事业部,并推出快递物流、电商物流、汽配物流、食品医药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国际电商服务等更多综合服务,希望为客户打造一站式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
在王卫看来,顺丰做上述的很多业务虽然没有什么经验,但却是现在必须做的,因为一些大的集团客户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希望把自己所有的物流服务都外包给一家物流公司,打通整个供应链。&国际四大快递巨头今天的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就可以作为顺丰未来中长期发展的参考,国内目前那种分散招商,大宗物流给一个供应商,快递给一个供应商,仓储、电商配送等又给一个供应商的操作模式,在不久的将来就可能会有所调整,因此,现在就必须投入资源去做好。&
当然,这些创新的尝试并非全都立刻得到了回报,甚至有的交了不少学费。比如当初为解决物流终端最后一公里收寄&痛点&、引流线上消费而建的O2O品牌嘿客,从去年底开始就陆续更名为顺丰优选,与线上的电子商务业务板块合并,纳入顺丰商业事业群。
2013年开始全国布局的嘿客,2015年更名为顺丰家,2016年9月再次更名,也意味着探索过程的艰辛。根据顺丰借壳上市的鼎泰新材此前披露的财报数据,顺丰已剥离出上市公司的&商业板块&,自2013年至2015年的亏损分别是1.26亿元、6.14亿元、8.66亿元,其中2014年与2013年相比变化较大,主要是&顺丰商业自2014年开始集中铺设线下门店所致&。
这或许也是此前一直称短期内不急于上市的王卫,如今却选择了借壳这种最快速的上市方式的原因之一。日,此前投行根本不容易见到的王卫,首次接受了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的注资,后者获得了不超过顺丰25%的股份,之后,顺丰原本是希望通过A股IPO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
在2017年顺丰内部的年会现场,王卫坦率吐露,&顺丰这几年为了业务压力,为了上市,有点信仰迷失掉了。我不接受、不认可我们这几年所谓的辉煌,因为我真正要给大家看的不是多少架飞机、多少市场占有率、多少收入、行业里面是不是排第一,甚至我今天的财富是多少,我觉得这件事我根本没有兴趣去看。&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公司还是要成长,12万员工需要更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从目前国内快递的竞争格局来看,受益于淘宝等电商市场的爆发性增长,申通、中通、圆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并在通过同样的&削藩&行动提高服务质量。而此前称成本和定位并不适合电商递送的顺丰,也开始尝试介入这一市场。
上市后的顺丰,无法再如以前一样神秘,低调的王卫,也无法再享受令自己最舒服的平淡的存在感,也许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改变。
编辑:彭海斌
在几年之前,王卫还坚持认为,顺丰短期内不会选择上市的道路,因为不想把企业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顺丰快递员被打 王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