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什么进行公共资源的配置和财政转移支付法

> 问题详情
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A.优化财政支出结构B.政府直接投资C.转移支付D.公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A.优化财政支出结构B.政府直接投资C.转移支付D.公共支出E.体制、机制改革此题为多项选择题。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量指标,通常用财政收入占(
)的比重来表示。A.财政支出B.社会商品零售额C.国内生产总值D.进出V1贸易额2我国现行预算法关于政府举借债务的规定是,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
)。A.各级政府不得发行政府债券B.中央政府不得发行政府债券C.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D.县级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将财政收人分为政府公共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收入,这是按( )进行的分类。A.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B.财政收入的管理权限C.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D.取得财政收入的稳定程度4如果政府发行公债的规模过大,超过~定限度,将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A.产生财政“挤出效应”B.减轻财政负担C.增加纳税人负担D.减轻纳税人负担E.引发通货膨胀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报告称京津冀公共资源配置落差制约协同发展-中新网
报告称京津冀公共资源配置落差制约协同发展
&&&&16日在北京发布《京津冀蓝皮书》指出,京津冀公共资源配置存在不均等化严重的问题,这制约了三地的功能疏解和协同发展。(资料图)中新社发 宋榕榕 摄&&
  北京4月16日电 (陈伊昕)16日在北京发布《京津冀蓝皮书》指出,京津冀公共资源配置存在不均等化严重的问题,这制约了三地的功能疏解和协同发展。而公共资源配置与现有的“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直接相关,与地方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尚不完善亦相关。
  京津冀公共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这份蓝皮书全称为《京津冀发展报告(2015)――协同创新研究》,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已进入顶层设计、制度创新和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但是面对显而易见的发展落差,三地如何整合协同,这是这份报告的关注重点之一。
  报告指出,京津冀集聚了全国最优质的教育、文化、医疗、科技等资源,近年来区域整体公共服务水平逐渐提升。但从总体来看,京津冀在义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公共服务存在不均等化严重、供求总量和结构失衡、各省市之间流转衔接程度低等问题。而三地公共服务的落差更影响了要素流动、功能疏解和协同发展。
  报告举例称,从京津冀三地的财政状况来看,2012年三地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为16022元、12456元、2860元,其中北京、天津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是河北的5.6倍、4.4倍。
  从京津冀三地拥有的医疗机构数量看,北京有51所三级医院,约占华北地区三级医院总数的24%,2013年三地每百万人口拥有三级医院数分别为3.2家、2.9家、0.9家,北京是河北的3.56倍;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研究报告,北京外来就医人员中来自河北省的数量最多,约占23%。和京津相比,河北医疗资源非常紧张,特别是基层农村医疗资源尤为薄弱。
  从教育资源来看,北京、天津的教育资源丰富,高校密集,名校多。相比之下,河北省现阶段的公共教育事业与京津差距较大,且河北省内部各区之间差距较大。三地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不平衡的现象突出。2012年三地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分别为3038元、2680元、1188元,北京是河北的2.56倍。
  “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困境
  报告认为,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口、产业及功能在区域内的合理布局,也是导致超大城市人口过于膨胀、中小城市吸纳力不足、难以形成多中心城镇格局的重要原因。
  从更深层次来看,报告称,京津冀公共资源配置不均等,是由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差距过大造成的。公共资源配置与现有的“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直接相关,与地方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尚不完善有关。
  对于“‘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导致区域协同发展缺乏利益纽带”这一观点,报告进一步给出了三点原因:
  一是现行财政体制导致地区间竞争加剧、合作不足,从根本上激励各地区追求本区域发展而忽视相互间合作。产业企业转移到其他地区,对于转出地政府而言就意味着税源的流失,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为了获取更多的税源和财政收入,税收优惠是各地吸引企业投资的普遍做法,因此税收优惠形成税收洼地是地区间竞争的重要形式。
  二是现行财政体制是产生“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的制度源泉。这种制度导致了地方政府为保证城市或地区的正常运转,必然要考虑自身的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居民就业和财政收入等。单体城市或行政区经济各求发展的模式,是地方政府产生“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的制度基础,是导致行政区之间经济落差大,甚至在大都市周边形成“贫困带”,始终未能形成区域合理分工、共赢发展的制度性原因。
  三是现行财政体制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畸形。地方政府热衷于建制造业产业园区,资源环境不堪重负。原因在于,一些大型知识型服务行业,虽然大量占用着地方资源,而产生的税收却由中央统一收缴,在当前“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影响了地方政府发展大型知识型服务组织的积极性;与制造、加工有关的企业税收都是地方税,导致每个区县都搞开发区,到处冒烟,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针对三地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这一问题,报告也开出“药方”:公共服务领域的协同创新,应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完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根据区域功能、区域人口和面积等客观标准,建立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构建京津冀跨省市公共服务分担与统筹体系。(完)
>国内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报告称京津冀公共资源配置不均严重(1)
扫描到手机
12:50:00 &中国新闻网 &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如何构建财政横向转移支付_网易财经
如何构建财政横向转移支付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悬殊,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依靠财政制度,缩小各地财政能力的差距。我国采用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即上级政府将本级财政收入以及富裕地区上缴的财政收入无偿拨付给贫困地区。我国基本不存在所谓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即同级政府之间的无偿拨付。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存在一些弊病:富裕地区千方百计“藏富于民”,把财政资金挪出预算,避免上缴中央。贫困地区则发动广大干部,到首都或省会活动,形成种种怪象,比如“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装穷才能拿到钱,最好是戴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转移支付资金越多越好,反正是白送的钱,不拿白不拿;跑“部”才能“钱”进——中央各部委均有专项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这几年竟然出现了乡镇干部赴京拉财政转移支付拨款,可谓一大奇观。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则是按照市场原则的有偿式互通有无的支付,有不少优点:
其一,较强的市场化特征,财政资金转移建立在自愿基础之上;横向转移支付是地区之间的资金与资源交换,而资金一般来源于财力富裕地区,贫困地区则输出农产品、原材料和能源。由于横向转移支付是建立在市场配置基础上的,所以可以部分纠正以行政配置为手段的纵向转移支付固有的低效,以实现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例如有些贫困地区的地理环境恶劣,根本不适合居住,这些年一直依靠上级转移支付支撑,当地政府没有迁移的动力。在横向转移支付体制下,当地政府就不再以“贫”为荣,而将积极争取有利资源,与富裕地区互惠互利。
其二,明确的利益特征。可以较公平合理地处理地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所产生的外部性问题,以有效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打个比方,皖南地区是浙江省的主要水源地,如果皖南地区发展工业,对浙江省而言不亚于一场灾难。因此,皖南地区保护环境,牺牲了本地的发展机会,换来了浙江省良好的水质和环境。从这一角度来看,安徽省和浙江省就可以形成横向转移支付关系,富裕的浙江省为相对落后的安徽省提供生态补偿。
其三,透明的资金流向。由于横向转移支付的数量、来源、去向以及授受主体关系都非常清楚明了,自然体现出极高的透明度,财政资金不再是任人哄抢的“唐僧肉”,不仅有利于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而且有助于降低相关监管成本。
因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作的说明中指出的:“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政府间公共品的配置路径也应当考虑市场机制的作用,需要通过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提高政府治理效率,有利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虽然我国并不存在规范意义上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但在实践中却长期存在地方之间的财政资金转移的现象,即以行政方式安排所谓“对口支援政策”。从上世纪50年代中央提出“支边”号召到现在,出台过众多对口援助模式。其实质都是以上级政府的行政命令方式实施的,这是一种典型的“拉郎配”行为,必然会产生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
那么,如何构建我国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呢?
首先要明确思路,即立足国情、准确定位、清晰目标。在定位上,横向转移支付应作为纵向转移支付的有效补充;在目标上,通过资源互补,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其次要做好制度设计,即实施“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通过市场规则,建立规范性的“共赢”机制,鼓励并支持地方政府之间的自愿性的财政性支付;二是通过中央统筹地位,建立“均等化基金”机制。由于自愿性横向转移支付往往具有内在的利益动机,因此,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还需“均等化基金”进行弥补。这种基金主要是较富裕地方向该基金贡献一定比例的财政收入,较为落后的地方从该基金中获得拨款,形成“削峰填谷”机制。只有通过灵活的市场机制和规范的行政模式相结合,才可以合理有效地构造符合我国实际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当然,欲充分发挥横向转移支付的作用,除了制度设计外,还需进行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改革。一是在法律上明确横向转移支付的目标、方法等内容,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有法可依;二是设立横向转移支付管理的专门机构,包括资金的管理、拨付以及效果的评估等职能;三是构建横向转移支付的标准体系,包括“削”多少、“填”多少;四是配合纵向转移支付资金,各有侧重,统筹安排,实现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刘小川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3秒后自动跳转至网站首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转移支付包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