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顺丰快递转寄的快递他说给我转寄天天,但是之后没有转寄的单号,而且顺丰快递转寄的物流信息显示往回走

为什么说顺丰错过成为更伟大企业的机会
双十一期间,顺丰快递员在送货,图片来自视觉中国,未经授权,请勿使用一、漂亮的财报难掩核心业务增长缓慢的事实3月顺丰发布了首份年报。去年顺丰控股营收574亿,同比增长21.51%,净利41.8亿,相比2015年的11亿元,同比增长279.55%,扣除12.3亿元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只增加了10.2亿元,利润增幅变为62.85%。&& &&2016年顺丰年报披露经营情况但顺丰主营业务速运物流的收入增速仅21.75%,毛利水平甚至略有下滑。那这高利润增长幅度是怎么来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顺丰主营业务速运物流的增速与毛利 & & &&&年报中可发现,2015年顺丰商业和电商亏损达到8.66亿元。2016年通过剥离这部分业务,直接节省了7.57亿的销售费用(暂不考虑其他成本节省),从而贡献了70%的利润增长。换言之核心速运业务(持续经营业务)通过正常运营的利润仅增加2.7亿元。如果比较15年,主营业务利润增速仅有13.8% (2.7/19.6),大幅低于62.85%。也低于其核心的时效产品收入增长(15%)。顺丰在2016年剥离了顺丰商业和顺丰电商剥离商业节省了近7.57亿的销售费用,贡献70%的利润增长主营业务利润增长13.5%,整体营业收入增加了19.5%,可见也侧面说明其高速增加的国际快递业务(小包)、冷运、重货等,仍然处于战略亏损状态。速运业务增长平缓,其他业务高速增长但没有提升利润&可见繁花似锦背后,核心业务增速有限,其他业务仍然亏损。财务调整和业务剥离都是一次性的,未来的增长要回归其基本面。支撑高估值需要高速增长,而顺丰首份年报似乎没有给出答案。二、 短期有可能保不住快递老大地位顺丰收入是几家通达系之和。快递老大当仁不让。但长期来快递业有两个收入口径,一个是快递公司营业收入,一个是快递全网收入。全网收入又称收件收入,即单一快递网络下的整体收入。对于顺丰来说二者没差别,对于加盟模式的通达,还包括了所有旗下加盟网点的收入。顺丰单票收入高达24元,而圆通申通只有3-4元,这是因为顺丰的票均收入包含全部寄件运费,而圆通申通只包括面单费+中转费+派送费(中通只把面单费+中转费确认为收入),不含收件网点的截留部分。(希望更多人以后比较不同公司收入时,注意口径差异)。鉴于两种不同模式的收入口径差异,简单得出顺丰是圆通的体量的几倍,创收能力是圆通的几倍,这并不妥当。一个淘宝店寄个包裹支付10元,可能有6块钱给了加盟网点,圆通只拿到4元。其中1元作为品牌的使用费(面单费),1.5元作为中转车和分拣中心的收费,另外1.5是委托目的地网点的派件费(有些地方这笔费用不给)。各家上市公告披露数据对比(来源于网络新闻)此前行业内主要用全网收入做比较,包括所有有关公开报道。,提出2020年前打造2个年收入超千亿的快递航母。这里指的都是全网收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是重要的财务指标,全网收入绝非无用。财务上比较营业收入,行业地位要看全网收入。全网收入越大,市场体量越大,服务消费者越多,影响力越大,整合调动资源越大(加盟网点被总部管理),行业地位越高。圆通虽然营业收入只有顺丰的1/4, 但是业界没人真把圆通当做一个顺丰1/4体量的小公司。顺丰全网收入份额一度达20%。但随着增速落后逐年下滑,很可能要失去老大地位。圆通申通单票运费是顺丰的1/2,只要件量是顺丰的2倍。就有可能超过顺丰。2016年2月圆通老板娘,全网营收350亿元(实际可能为300亿元)。根据圆通发布的业绩预告,2016年件量和收入都大于40%的增长。全网收入可能超420亿元。假若保持这种趋势下去,圆通甚至中通、申通等都可能在接下来三五年内在全网收入上超越顺丰, 甚至比顺丰提早突破千亿大关。顺丰可能掉至三四名甚至更后。圆通的业务增速情况(参考券商报告)三、顺丰增速落后行业,电商件趋边缘化&顺丰在2016年的国内快递业务(时效产品,不包括其重货、冷运、仓配业务,这些也未计入邮政局快递统计)收入增速只有15%左右。整体收入增速19.5%也远远落后于行业同期的44.6%。回看近年数据,其增速早与行业脱节,且差距拉大。在2016年低于行业25个点,低于申通圆通一半,不足中通1/3。顺丰与行业整体收入增速对比顺丰与竞争对手收入增速对比&&许多报告在分析顺丰时,都有两个论据:过往快递行业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未来电商物流的快速增长预期。确实,快递行业连续6年保持50%以上增速,这绝大部分来自于电商物流的增长。电商件占比已超过80%,增速贡献更加在80-90%。且在2016年网购增速只有24%的情况下,快递件量受益于四五线城市+农村电商,增速依然高达50%。根据预见快递在三五年内仍然保持30%-40%的高速增长。但这两个判断对顺丰都有点勉强。顺丰在总体份额不断下滑,在电商市场早就边缘化、小众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顺丰件量与收入份额变化注: 因为顺丰在最新年报中没有给出详细的国内快递业务(时效产品)的件量数量。只给了一个总体25.8亿票和31%的增速,前后口径应不同,所以2016年份额反增加。但不影响结论。若按2015年占比为8.22%,若16年件量增速31% ,份额实际已降至1.31/1.5*8.22%=7.1%左右。&顺丰去年电话会议中谈到双11电商件只占自身件量10%,平常更低。据此推测顺丰电商产品在电商件的份额仅1.2%(8.23%*10%/70%)。即使考虑各种其他因素,如许多电商客户使用顺丰标快,通达系刷单,顺丰在电商件的份额应不会高于4%。且未来还会更少。若快递业继续30%-40%左右增长。顺丰(仅指国内快递,不含国际和特运产品)仍未找到新的增长点,则2020年件量份额将跌破5%,收入份额也可能跌破10%,电商份额则更加微乎其微。届时尽管在商务件(B2B件)仍有绝对优势。但是商务件大盘子只剩10%,已不是快递业的主流。&四、市场份额决定了网络效应与规模效应,将损害顺丰长期发展& & & &&顺丰在最新业绩会上明确表示不关注市场份额。毕竟盈利才是衡量投资价值的关键,像苹果一样,份额不高,却占据行业90%的利润。这对于制造业也许有用,但在具有网络效益和规模效益的快递市场,市场份额至关重要。顺丰的表态多少有自我安慰的意味。1) 件量大有助于网络建设和优化,能提升效能降低成本。& & &&&假若某四五线城市每天到件100票中有5票是顺丰的,20票是圆通的。那么最先在这建成网点和配套中转,并最早运营的一定是圆通而非顺丰。另一方面圆通一个网点一天派20票,顺丰只派5票。分摊下来票均成本通达是顺丰的1/4。中转场和车辆也得以有更高的装载率和使用率。价格优势又反馈到整个网络中,继续抢食份额,实现正向循环。2) 件量大可以实现薄利多销完成积累。蚊子肉吃多了也能养出巨龙!& & & &份额越大,粮草越足。让出市场,就是壮大对手。通达系从不规范的加盟作坊起步,得以成长为几百亿市值的巨头,正是电商市场给了巨大的盈利积累和不断成长的时间。2012年圆通仅9亿件量,是16年的30%。当时无资本青睐、管理混乱、时效缓慢,丢件频发、地方豪强造反,系统化自动化无从谈起,精英人才缺乏。而仅五年,无论是服务水平、资本关系、总部控制力,管理水平、系统技术、航空团队都有了快速发展,山鸡变凤凰。& & & &&通达系服务质量也大幅提升。数据显示2016年已经有75%以上时效在三天内,满意度不断上调,暴力分拣偷件等日益减少,通达与顺丰的差异缩短到了6小时内。即使在双十一期间,根据菜鸟根据1亿个包裹时效统计发现,2013年平均用时9天,2014年6天,2015年4天,2016年只有3.5天。3) 电商件靠近新业态,孕育更多跨界机会,而商务件已渐瓶颈。& & & &&电商件更贴近商流和资金流、贴近更年轻的产业、更活跃的需求,更加多样客户群,更大的创新空间,更加信息化网络化的场景。更容易萌发新技术和新模式。比如说智能仓储、大数据、机器人,AI。靠得越近机会越大。&&相反商务件业务更碎片化,数据含金量低(不含商流信息),场景和客户更传统。增长瓶颈越来越明显。国际数据表明商务件最终增速与经济增速趋于一致,而随着各种电子办公、政务电子化、电子发票、电子签章等应用,增速将越来越缓。& &顺丰继续专注商务件,固然能够形成垄断,但是逐步加拉帕戈斯化。外面对手们通过竞争搏杀和各种跨界合作而不断演进,一旦他们长成了大鳄,谁又能忍住诱惑,放过票均单价高出1倍的商务件市场呢?&五、电商件的核心在于低成本& & & & &&为什么顺丰不能做好电商件呢?许多人理解是顺丰不为也,而没有看到顺丰从2012年起的一系列内部努力和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顺丰对电商的痴念长期存在,顺丰不做电商,实在是不能也。主要因为电商件和商务件本质差别:生产工具与生活工具。两者需求完全不一致。顺丰的优质服务显得性能过剩,性价比太差,因而不被电商客户接受。&1) 电商件多为批量发件,对价格极为敏感。& & & &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的使用频次有天差地别。商务件(个人件),寄件频次极低。一票省10元,一年也省不了多少。顺丰曾给员工每年10票的7折优惠件,但大多数员工用不完。但若一个淘宝店每月发件1万票。每票少1元,年利润就增加12万。通达系往往在三毛五毛之间厮杀,价格高出5元甚至10元以上的顺丰如何切的进来?& & & &&2014年小米曾公开数据,二季度使用顺丰614万单。假如小米拿到顺丰7折,即16元均价,如果切换至10元均价的通达,则全年节省成本达1.5亿元。因此不难理解顺丰对现有VIP电商客户,也要担心被服务进步很快的通达所抢走,毕竟相差的是几亿元的利润。2) 电商件有更大的容错空间,服务质量要求低& & & &&网购买家同时购买商品和快递服务,商品是核心,而非快递。商品是可复制的,因此快递异常(丢失/延误)的后果可控,大不了退款或补寄,容错空间大。坏处是通达被人诟病的是时效不稳和差评服务。通达一直想推保价服务,总做不起来,原因在于按上面例子,每票只加5毛保价费,每年要多花6万。而商务件多是难复制的票据、文件、个人物品,丢失或者延误的影响远远超出快递托寄物本身,哪怕丢一票损失可能非常巨大,因此对服务质量有着更高要求。&3) 电商件的决策方对服务质量直接感知度不强。& & & &&付钱者才是企业的上帝。快递企业本就只需在乎寄件人感受,收件的买家几乎不直接付钱,却常想要上帝的待遇。此时就要看收件人的意见能否影响寄件人决策。淘宝店家寄包裹,卖家和买家关系较弱,卖家不直接关注时效和服务,反正全网都差不多,只要客户不投诉,不差评就无所谓。真正会因物流快慢而影响购物决策的买家早跑到京东那了。但是商务件收件人和寄件人关系密切,且直接沟通。寄件人甚至比收件人更关注时效和安全,对服务感知更强。& & &&&客户群完全不同。顺丰和通达在各自领域互有优势,本是市场演进的正常结果。但掌握话语权的白领、媒体、普通消费者,只偶尔寄几票商务件/个人件,电商收件倒是很多,但多不直接付款。他们深感通达与顺丰服务差距,却从不用care两者之间的悬殊成本。使得整个社会对二者口碑出现一片倒。但不管消费者多么不喜欢通达,多么喜爱顺丰,一旦淘宝包邮的时候让消费者加价改顺丰,多数就不干了。此时他们就和店铺老板一样,必须权衡顺丰在电商件必要性和性价比。& & & &&锱铢必较的价格战,让贵了一倍的顺丰只能寻找狭小的细分空间,如高客单价、高端品牌、高时效要求的细分市场,可惜这些品类电商电商渗透率本来就低,主要线上市场,还都被京东等自营B2C自家包圆了。 顺丰在电商里的边缘化就不难理解了。& & & &六、顺丰不是没有电商物流的机会,但遗憾的错失了&王卫在2013年统一内部思想后,立刻从三大方向着手:1)建设电商快递产品和仓配网络;2)切入生鲜、冷运、汽配等垂直市场,3)自己干电商。如今电商特惠导致利润率跳水,被迫放弃。仓配业务2016年增长25%仅为同行一半,也算失败。生鲜、冷运没有迎来市场大爆发,难以盈利。顺丰优选不冷不热,嘿客成为一时笑谈。& & & & &顺丰切入电商件失败原因在于:忽视电商件的本质,高估了服务和品牌的作用,想在B2B(商务件)同一张网络上嫁接电商物流,以致从未将电商件成本降至通达系的水平。为支持商务件的快速、安全、稳定、响应及时、售后等优势而大量配置的资源,对电商件是巨大浪费。结果就如顺丰所经历的,不借助大网推动不了,一旦混网经营,电商件成本无竞争力,商务件质量和盈利被拉低,品牌和价格体系出现混乱。这是基因的问题,也是抉择问题。顺丰没彻底转型的必要,也未必打得过通达,且存在大量风险,穿鞋害怕光脚的,如何下得了破釜沉舟的决定,失败是必然的。& & & &&回首望顺丰不是真的没有机会,都在犹豫中错失了机遇:1) 错失的B2C物流& & & &如果2010年左右在网商“苦通达久矣”之际,顺丰把握住B2C的大势和自营电商的痛点,果断投入战略资源进军B2C物流,此时的刘强东未必有足够强的理由,力排众议冒险自建物流?或许能形成B2C+顺丰 vs C2C+通达的格局呢?可惜此时顺丰上下对电商还是不屑。待到2013年B2C已然占据半壁江山时,顺丰再转身,发现连苏宁易迅都开始建物流的时候,最有可能的B2C盟友都成了对手。2)被菜鸟抢走的仓配机会& & &&&2013年已经意识到电商巨大价值的顺丰,选择在仓配解决方案上打个翻身仗。仓配对资本投入和服务深度要求更高,批量发件也可大幅降低成本。凭借在资金、技术、团队、品牌的优势,面对通达,顺丰有大概率获胜。可惜2013年冒出局外人菜鸟,携阿里在人、钱、名的支持,打破物流界的封闭圈,纵横捭阖。生生抢走了这摊生意。&互联网巨头介入后,物流界早就不是物流人内部的天下,顺丰在物流界的优势,被另一种玩法挑战。& & & &&菜鸟整合资源,统一标准、推动实现电子化,加强大数据应用、协调多种运力分工,全国大肆建仓,收购各种干线/仓储/设备/落地配、推广各种创新技术。几年间就打通任督二脉,将淘宝物流提升一大截,带飞通达,还认了圆通作为干儿子。顺丰全国建了近百个电商仓,组成巨大的一张仓网,但架不住菜鸟一手拿淘宝流量威胁,一手拿极致成本绞杀,且没有任何电商经验,几场仗后一败涂地。 &3)错过的双网络运营的战略& & & &&早在2013年顺丰也曾讨论另起炉切入电商,解决两种模式打架的痼疾,收购是选项之一。当时快递业未被资本青睐,上市都遥远无期。如果顺丰真收购通达中的一家,然后导入管理与技术。那么今天双品牌在手,独立运营,两头通杀未必不可能。& & &&12年8月。,利润才1亿多。通过换股甚至都不要付出真金白银。可惜顺丰最终没有狠下心来,一是过度自信,二是未预判到菜鸟的横空出世,更重要的是所谓的优越感(当时顺丰招聘都不要通达出来的,同行业只有国际四大才入眼)。然而今天的通达早就一一上市成为了资本宠儿,。顺丰再想谈收购,即使有可能,也要付出巨大代价。而像速尔、优速、跨越等中小快递都在奔着IPO,收购成本要支付很高PE,就算收购也无法改变整体格局。4)混乱变革浪费宝贵的三年时间& & & &&在最关键的时候顺丰陷入了几年的试错与空耗。从2013年的产品泛滥,2014年事业部全面出击,再到15/16年的反反复复的战略调整和组织架构调整。后果就如一位离职老员工所说的:“钱只是小事,第一对整个士气有非常大影响,高层威信和员工锐气大幅受挫。在此之前,顺丰人自视无所不能,无论是电商还是金融,敢想敢冲,面对京东阿里,绝不胆怯。此后内部员工变得保守谨慎,对上对下缺乏信任,慢慢认命只能做物流,再加上创新失败后对人员的冷血切割,使得大批人才要么离职,要么龟缩速运BG甚至地区以求苟安。人才与战略决断力的流失,比钱的流失更致命。 第二是时间,顺丰折腾的这两三年,本是快递业群雄争霸最重要的一段时间,然而组织架构的空耗,业务多元化的失败,使其错过了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的最好时间。三年时间足够菜鸟和通达,大幅度追赶了。” & && &王卫在2015年还在劝大家拥抱变革,但到了:“原因主要在于我自己比较激进,高估了我们的能力,把摊子、规模铺得太大,导致各种成本居高不下,进而对员工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有些员工甚至因此离开了公司。进入2016年,顺丰肯定不会像2015年那样“大动干戈”,要夺回2015年失去的一些机遇。”& &5) 最可惜的放弃了提前上市借力发展(和试错)的机会&& &&&最早关于顺丰上市的传闻在2012年,拒掉投行几十万的饭局更是内部乐道的传奇。但今天看来,当初的执拗有些讽刺。,顺丰的发展一直处于缺钱状态。顺丰商业的失败不算什么,因为资源缺乏不敢试错才让人惋惜。去年有人指出:顺丰在当时最该“冒进”的却在“稳步推进”,2014年到2016年4月底,仅购进16架飞机,达到30架自有全货机。可发力仅半年的圆通航空,一口气订购了20架飞机。市场竞争就这么残酷而讽刺,此消彼长中,竞争对手平白多估值了上百亿,而顺丰不但将来至少会被吞噬1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本次上市估值也至少被低估了三分之一。& & & &2012年的顺丰,领先其他快递不止一个身位,又带着绝对的主角光芒,王卫更差点入选当年年度经济人物。即使嘿客和优选犯错,但在O2O与生鲜电商的大泡沫下,反而是极好的故事,彼时本应迅速上市,融资扩张,却画地为牢,自我设限。不去借助资本的力量,拉开与对手的差距。竟学龟兔赛跑,在终点线上白白等了5年,直到2016年末和三通一达“携手上市”。& & & &&相反圆通先拉来阿里投资,然后果断A股上市,跑赢顺丰成为快递第一股,接着各种渠道圈钱,大举并购扩张。继续以飞机为例,顺丰9年发展至今,飞机总数51架,而圆通2020年也要有50架飞机。这就是顺丰所鄙视的资本的力量。2016年下半年开始四五家挤在一个时间上市,设想几家老板在最后几天,互相打探,一日未计争先恐后,想必那时候顺丰高层一定是五味杂陈。&七、错过电商之后,未来拿什么去补救?1)&丰巢是把双刃剑,福祸未可知& & & &快递柜的兴起,其实削弱了顺丰在时效和服务感知的优势,&双十一顺丰时效仅领先6个小时。现在都等到晚上从快递箱取件。将所有快递的时效和服务拉到了一个水平,不利于消费者对于顺丰优势的感知,顺丰的溢价基础就会动摇。长远来看对顺丰未必有利。不过这场仗是由快递柜企业发起的,顺丰只属被动应战。就算是割肉,好歹刀子最终变成自己的。盈利模式不清晰,且由于件量占比很少,为通达做了嫁衣。&2)国际化将十分艰难,收购是最可能路径& & &&中国市场是美国的几倍,确有可能把顺丰推得更高。但是国际化之路仍将非常艰难。因为现有的巨头是伴随着全球化下国际商业快递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很难说清是先有国际快递市场还是有国际快递企业,二者共同成长。但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已经没有了。顺丰的国际化门槛没有任何折扣。而这些年激烈的竞争,效率优化到了极致,价格战的空间不大。现在顺丰杀入这片红海,很难将成本减至更低,也难在服务上做的更好。后期顺丰国际化应是想借道跨境电商,但小包业务并不能帮助顺丰迅速建立真正的目的国网络。所以顺丰国际化的道路很可能未来只剩下靠钱并购。&3) 冷运本质仍是电商物流,价格战难以避免& & & &&除了少数医药、特食外,无论是小龙虾还是大宅蟹、查干鱼,冷运都是服务于商品销售的。本质上还是电商件。和电商件一样,价格战后期不可能避免。要想在庞大的冷链市场有所建树,正确的方向是通过管理和技术,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腾出更大的盈利空间。& & & &&如果顺丰继续走精品路线,很容易重蹈电商物流覆辙的,起得最早却可能沦为小众化高端化的边缘玩家。2016年9月圆通正式进军冷链,开始抢顺丰的大闸蟹生意。 对手不只有快递。传统冷链企业,菜鸟联合航空公司与落地配合作,自营B2C的冷链仓网,都在成本上有很强竞争力。&4) 外部技术力量的涌入,搅动物流业洗牌和变革& & & &京东智能仓储、申通分拣机器人。圆通的无人机,菜鸟投资快仓,各种派送机器人、以及可能的货车无人驾驶。新科技一夜涌进快递业。大量黑科技自己找上门来谈合作。快递企业变成了验证物联网和AI商业化的理想平台,只要开放大胆,就能迅速应用一堆黑科技。许多快递企业无需此前科研的积累,立刻就可借助外部伙伴实现跨越发展,由于零基础,没有迁移成本,甚至弯道超车。这对于顺丰是一件“郁闷”的事情。被新技术拉至同一起跑线。最大的革命还是可能发生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仓配上的应用。所以京东、唯品会、菜鸟是最积极的推动者。通达系更容易受益。不过也许有可能技术进步可逆转顺丰与通达的性价比差异。最新的技术发展帮助通达弯道超车:申通的分拣机器人结语: 顺丰错过成为更伟大企业的机会&没人会质疑顺丰是一家伟大的企业,Dick是令人敬佩的创业英雄,熟悉他的人都为其个人魅力折服。无论自营还是发展航空,都先人一步,战略眼光卓越,打败了EMS成为商务件当仁不让的霸主。可惜在电商件上出现疏忽。初期低估了电商的战略价值,关键时刻因迟疑不定致机遇流失,为了弥补又进退失据反加剧了困境。最终便错失了原本可成为更伟大企业的机会。& & & &今天的顺丰尽管高享两千多亿的估值。光鲜亮丽的财报难掩隐忧:B2B商务件收入和利润增长滞后;在最热闹的电商市场被边缘化。这影响顺丰长远增长,也将决定顺丰行业地位。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希望顺丰高层能带顺丰走出困境吧。& & & &注:本文不涉任何商业机密信息和数据,全部来源于公开资料,仅为个人观点。如有谬误,欢迎批评作者:单新宁 & 连续创业者,长期观察物流和电商,近期在关注工业4.0和智能制造创投领域,欢迎创业者和行业人士交流! wx:shanxinning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190084.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apple 也不是智能手机里面份额最高。看份额是企业经营之道吗?看竞争优势,看壁垒。顺丰要抢四通一达的份额,不是分分钟钟的事情?随便收购一家即可,还不影响自己的高端快递业务。反过来,四通一达能侵占顺丰的业务吗?小编看起来一堆数据,有理有据。实则瞎扯淡。
:这么激动干嘛,我可以投诉,知道怎么投诉吗?投诉的结果是如何吗?不要用你的谬论来说我解决不了问题
:反过来说,收快递的人不爽还是会影响到寄快递的人。但是你的说法没毛病,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
wanghaisan
:顺丰不会收购通达系!顺丰也抢不走通达系的份额,反过来,通达系也难以抢走顺丰的份额。市场定位不一样,客户群体不一样。
wanghaisan
:快递行业混迹3年,时间短了。很多东西都还浮在面上,并没有看到本质。再认真去思考下吧。搞清楚推动快递行业发展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加盟模式与直营模式的优劣是什么?电子商务与实体商业之间的矛盾及发展是什么?然后再来写这个文章可能更加靠谱一些。
:你这就像在说苹果收购微软一样,无知无畏啊。
xinning370
:我已在文章说了。不要强调收快递的痛点!~圆通的服务本来就不服务给你的。你只是收件人。寄件人才是快递公司的上帝!懂么!圆通是尽可能满足淘宝店铺老板的利益,人家根本不需要直接考虑你的感受!你有本事去说服淘宝店铺老板给你用顺丰么?你这么喜欢用顺丰,每次都可以让店铺老板给加20块钱转寄就行了!!
:有道理的,这个主要在于,电商在本质上,或者说优势上面,还停留在性价比阶段,顺丰面向新中产的产物,折戟是一定的。不过在生鲜领域,顺丰还是有机会的,像是天生的业务,关键在于如何解决线下布局问题
xinning370
:我收的还真不少,在快递行业也混迹了3年不止。用我原文的一段话,表达我的观点吧。“客户群完全不同。顺丰和通达在各自领域互有优势,本是市场演进的正常结果。但掌握话语权的白领、媒体、普通消费者,只偶尔寄几票商务件/个人件,电商收件倒是很多,但多不直接付款。他们深感通达与顺丰服务差距,却从不用care两者之间的悬殊成本。使得整个社会对二者口碑出现一片倒。但不管消费者多么不喜欢通达,多么喜爱顺丰,一旦淘宝包邮的时候让消费者加价改顺丰,多数就不干了。此时他们就和店铺老板一样,必须权衡顺丰在电商件必要性和性价比。”
xinning370
:多谢评论。苹果属于制造业。而快递是有特别强的规模优势和网络效益的。顺丰抢四通一达的份额,非常之难。也试过很多。今天收购的成本至少是三年前的十倍二十倍吧。
我就是个小号别看了
:水果跟快递是一码事?一个玩的是薄利多销,一个是高端智能手机,你这对比就出错了
:圆通的服务有多差你是不知道吗?楼主明显不是经常收快递的!
通篇看完,只能说贴主真的不了解顺丰,也不了解快递行业的发展趋势。首先,顺丰对时效和质量的坚持,是其保持快递第一票均收入地位的根本所在,这也是顺丰文化的核心之一。其次,整个行业都应该感谢顺丰。正因为顺丰对快递价格的坚持,使得通达系在未来有了通过改善服务质量和时效管理来提高快件价格的机会。第三,就现在的电商件来说,单票价值超过百元的都会考虑使用顺丰,几乎所有的3C产品都选择了顺丰。在这里,“顺丰包邮”是电商商家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的最有效保障。第四,如果贴主真的想谈顺丰与电商件的关系,建议对电商件所寄递商品的客单价进行分析,然后再来谈顺丰是否错过了电商件。你买一件几十元的衣服,你会用20元的顺丰快递?还是商家愿意使用20元的顺丰快递?洋洋洒洒一大篇,无非就是说顺丰太贵,要降价。好好弄清楚快递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各大快递公司在快递业里面的地位及作用到底是什么?然后再来谈把。
xinning370
:你想问题还是基于顺丰自身,内部数据我不敢用,也无需使用,不影响我的结论。你逻辑比较乱,关心则乱吧,可以理解。多从行业角度,多考虑一下竞争对手,多想想几年之后的事情。你说的重点是,电商件的比例很小,对顺丰没什么影响。做不做都无所谓。犯不着去降价牺牲商务件,做四票电商件还不如做好一票商务件。。第一,顺丰即使做电商,也是开发电商类产品,抢的是增量市场。不存在说现在的商务件降价去抢电商。第二,我谈到是是快递之间的竞争以及未来变化,而非顺丰内部件量结构的分析。数据上无法否认顺丰市场份额下滑的趋势,在具有网络效应的行业,市场下滑到一定比例会有危险。第三,我说明了以顺丰现有的模式,简单降价去做电商件,确实是一个错误,但并不意味着顺丰应该放弃电商件的市场,事实上顺丰也确实有几次这样的机会通过别的战略实现。第四,各种数据都表明了顺丰在电商件上放弃市场,其实也养大了竞争对手。通达质量的改善是明显的。两者只是短期在各自平行的市场,但蛋糕抢完就会有交集的。
:哥们你应该在认认真真看一遍这篇文章,了解作者想表达的内容。你说的这些和作者说的这些没有却别,只是你认为顺丰不做电商件是正确的决定,而作者认为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当电商件达到一定瓶颈的时候,通达系会来抢顺丰的商务件份额而且会用价格战抢份额。而顺丰则无法抢通达系的电商件。当然市场最终是否如作者预料就不知道了,所以你的言论是现在发生的而不是未来将会发生的。
wanghaisan
:给你分享一个数据吧。顺丰在5年前的快件结构:1公斤以下快件占比70%左右,3公斤以下快件占比85%左右。电商件在顺丰快件结构中的占比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15%。而这几年来,顺丰的业务增长是什么样的,你应该也有数据了。你还觉得电商件真的会成为顺丰业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吗?很多年以前,顺丰内部已经就是否介入淘宝电商件的竞争做过讨论,最后的结果就是顺丰并没有自降身价去做淘宝电商件。这个决策,彻底拉开了顺丰与通达系的差距。再说得深刻点,通达系按照现在实际收件价格收取4票电商件销售收入才等于顺丰收一票快件。你可以去折算下电商件的业务量对应顺丰的业务量应该是多少。
xinning370
:你太乐观了,单票超过百元就使用顺丰是不可能的。中国网购的客单件早就不止100元了。顺丰的电商份额明摆在那。顺丰包邮的市场分额也早就下滑了。
又再琢磨一下,感觉贴主整篇文字想说的核心是,顺丰别自己折腾,随了行业大流吧。一是价格降下来,跟通达系竞争电商件。二是跟大家一起,与菜鸟玩耍就好了,没必要费心费力的自建。电商件的背后是什么?电商件的背后是阿里的淘宝和天猫,快件订单已经被阿里握在手里,说个不好听的,有一天阿里强制要求电商商家使用百世快递,通达系直接就玩完了。而菜鸟是什么呢?菜鸟是终端派送网络,说白了是最后一公里的网络。菜鸟成立到现在,其依托淘宝和天猫建立的标准电子运单已经成为电商件的标准规范,也就意味着,阿里从订单到终端派送,已经通过系统完全掌控了。持续发展下去,阿里从电商走向物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以百世物流为核心,收购通达系即可。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明白了,顺丰对价格的坚持,对服务质量和时效管理的苛求,为的就是差别化竞争。自建丰巢,还是为了差别化竞争。顺丰所有的坚持,是为了保证快递行业具有充分有益的竞争始终存在,更加具有历史价值,顺丰为因此更加伟大!
wanghaisan
:市场格局的发展?要谈这个问题,需要说明两个核心问题:一是电商与实体商业之间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二是当前加盟制快递网点生态是什么样的。首先,电商与实体商业最终的格局必然是二分天下,之前的十年是电商逼退实体商业,但是现在的电商已经显出瓶颈,发展乏力,不然刷单现象不会普遍存在。其次,年初爆出的某通网点跑路的新闻的背后,实际上是加盟模式最大的痛点凸现——总部赚钱,网点微利或者亏损。说直白点,现在的加盟模式,已经有点点庞氏骗局的模样。顺丰的日子不好过,个人认为还是顺丰自身战略转型的必然,鄂州的航空枢纽投入使用后,顺丰将一飞冲天,国内快递企业起码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才有可能追上顺丰。你的文章有些东西确实讲得很透,但是从整个快递行业的层面来说,仅仅用电商件的占比来评论顺丰,有失偏颇了。
:二马如果能把所有的蛋糕都吃下,这片大地就改姓了,那根本不可能。阿里巴巴不会吞掉通达的,也不会抛弃,通达是自由的。大公司会越来越有道德的,不然,那还得了?!百度是衰弱了,不然也会走上自律道路。菜鸟驿站与圆通等等,背后的种种博弈,那种波诡云谲,你们并没有亲见,而我......,当然也没看见!
xinning370
:没有这个意思。顺丰的差别化竞争,固然可以强化自己在商务件的优势。但是可惜的是市场的格局在朝顺丰不利的角度在变化。我并没有说要做成通达,通达确实变成了菜鸟的从属,但是顺丰的日子也不好过。
顺丰还是稳扎稳打。对于其他快递,比如中通业务增长快估计也是暂时的,一线也仅仅追逐短暂利益,现在送快递直接发短信,连电话都不打,找不到都是经常的
:是的,我们就是做电商的。除了生鲜产品,其他产品肯定不会用顺丰的。普通产品顺丰的性价比实在太低了。而且顺丰服务并非像传说中那么好。我们老家县城周边文件快递,通达系一律都派送,顺丰竟然不派送让客户去他们网点自己拿。
xinning370
:建议多去站在寄件人决策点去考虑。付钱者才是企业的上帝。快递企业本就只需在乎寄件人感受,收件的买家几乎不直接付钱,却常想要上帝的待遇。此时就要看收件人的意见能否影响寄件人决策。淘宝店家寄包裹,卖家和买家关系较弱,卖家不直接关注时效和服务,反正全网都差不多,只要客户不投诉,不差评就无所谓。真正会因物流快慢而影响购物决策的买家早跑到京东那了。但是商务件收件人和寄件人关系密切,且直接沟通。寄件人甚至比收件人更关注时效和安全,对服务感知更强。客户群完全不同。顺丰和通达在各自领域互有优势,本是市场演进的正常结果。但掌握话语权的白领、媒体、普通消费者,只偶尔寄几票商务件/个人件,电商收件倒是很多,但多不直接付款。他们深感通达与顺丰服务差距,却从不用care两者之间的悬殊成本。使得整个社会对二者口碑出现一片倒。但不管消费者多么不喜欢通达,多么喜爱顺丰,一旦淘宝包邮的时候让消费者加价改顺丰,多数就不干了。此时他们就和店铺老板一样,必须权衡顺丰在电商件必要性和性价比。
每个伟大的公司都会居安思危,顺丰在高速增长的年代,去布局未来,我认为挺合理的,所谓的增长下滑也许只是一个表象,要看的更远,未来5年 10年 20年市场如何,伟大企业首先应该活下去
不能单说丰巢对顺丰时效性感受有影响。丰巢的事情顺丰不做各通达也能做。单纯说是顺丰拖累不合理。
:不是谁做的问题,作者说的很清楚了,是被动做的,但是做了这个,对顺丰的影响显然是最大的,用这个柜子最多的不是顺丰自己,而是通达,有效降低了通达系的投递成本。。。。
:不是谁做的问题,作者说的很清楚了,是被动做的,但是做了这个,对顺丰的影响显然是最大的,用这个柜子最多的不是顺丰自己,而是通达,有效降低了通达系的投递成本。。。。
顺丰应该扩展国际业务,国内顺丰的价格还是高,国际也许要从邮政手里争夺一下啊
xinning370
:顺丰的国际件是无法从邮政手头上抢的,邮政包括EMS通过万国邮联,可以享受全球网络服务。但是商业快递必须要自建网络。顺丰自己也说了,国际业务仅仅是开展了而已,而已!!!
xinning370
:顺丰的国际件是无法从邮政手头上抢的,邮政包括EMS通过万国邮联,可以享受全球网络服务。但是商业快递必须要自建网络。顺丰自己也说了,国际业务仅仅是开展了而已,而已!!!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顺丰反而会越来越好,毕竟四通的服务水平完全落后顺丰一大步,而价格并没有太多的差异或者说用户对价格差异并不能太明显感知。
xinning370
:祝福顺丰。但愿通达的追赶脚步更慢点。至少目前各种数据上应该比较难。
xinning370
:祝福顺丰。但愿通达的追赶脚步更慢点。至少目前各种数据上应该比较难。
千秋功罪,何人曾与评说。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但对于收件人不是付费者,所以不用考虑收件人感受这个论点,无法同意。另外,在速度上,还是差很多,比如广东到上海,24元的顺丰和10元的通达系,选谁呢?
顺丰真是这样的吗?
为什么非要死盯在快递这一个物流领域里,根据自己的技术和管理积累,再加上现在的资本优势,完全可以进军其他领域,现在看来收入不高的仓配、重货、冷链还有增值服务,以后未必不是收入增长点。此外,虽然电商快件的份额已经错失占领市场的机会,但是网上平台的零售额占全部零售额的比例依然有限,未来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关键是要降低这个网络的成本,也许真的要收购一家公司建立第二个品牌了。
腾讯、移动等巨头们,正一窝蜂地搭建政府云,完全免费,倒贴!无纸化实在是大势所趋,又要大爆发了。一秒钟能解决的事情,为何要花半天?只要技术好,电子邮件只会更安全,我们当然相信巨头与政府。顺丰商业快递的巨大灾厄,实则就在眼前。作者明显看得十分清晰,但真是厚道稳重,说话留一大半。留给顺丰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真是令我痛心疾首,最烦国内这些没有条件也要硬顶上的一切商家,把服务搞得一塌糊涂。但正如作者所言,我这样有些许道德洁癖,对他人质素要求还算严格之人,遇到商家抛出的低价诱饵,却总是伸长了脖子。这就是,很多破商家,越高越好的原因啊。顺丰,起步之际,似乎也好不了太多?
你看到了现在,他看到了未来
作为消费者个人认为:顺丰很尴尬 速度有京东 便宜别的也不慢。顺丰图个怕物损而已!
作者写的非常好。的确这几年顺丰如果不去折腾电商,集中精力做快递,着重抢占电商市场的份额,那顺丰市场地位会非常的稳固。玩电商每年是巨额亏损,如果把这巨额亏损,补贴到寄件客户上,压低的寄件价格,顺丰在电商市场份额不会现在这么可怜了。
贩毒,中国,藏独,台湾,毛主席
顺丰做大做强绝对不是偶然的。
可能伟大两个字太过扎眼了。
只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事实。之前在顺丰的微信公众号上买过一次蒲江猕猴桃,后来还帮朋友买了几次,产品品质极佳。后来,有一次发现中通上买了奉节脐橙,品质实在太次。就凭这一购物体验差异,就可以发现顺丰比其他快递公司伟大太多。虽然商品不是快递公司说提供,但是商家和产品的优劣,快递公司至少应该有把关机制。
不评价数据分析了,看起来挺有道理的。只谈消费者感官,或者叫品牌价值,虽然顺丰明显贵一些,但更值得大家信赖,我这边政府部门,以前只选EMS,现在也加入顺丰了。大家都认为,顺丰完全抛离通达。当然,品牌这东西,如果顺丰真的如作者所言,危机重重,将来就得不到大家青睐了。
点击加载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顺丰快递可以转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