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会被微信打败支付打败吗吗

通联支付被罚1000多万,接下来会是支付宝微信吗?__理财频道 - 融360
通联支付被罚1000多万,接下来会是支付宝微信吗?
通联支付被罚1000多万,接下来会是支付宝微信吗?
微信支付遭举报,支付宝出现短期瘫痪,通联支付、银联商务被罚。第三方支付圈中事件频出,与你我的生活密切相关。
  最近一段时间,支付宝、微信支付所在的第三方支付圈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似乎特别多。
  7月22号中午,支付宝出现大面积瘫痪,网络连接异常,不能付款、转账,引起一大波不祥的遐想。虽然系统很快恢复正常,这一&瘫&还是炸出了用户们对第三方支付的担忧。
  7月初刚为实名认证和20万限额的事折腾了一番,直到现在支付牌照续展的事还悬而未决,7月中微信支付又遭实名举报,网络第三方支付整来改去,会不会整改到最后说没就没?账户里的钱谁来保障?
  为支付宝、微信悬着的心还没落下,7月25号下午,又出事了: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联支付和银联商务存在严重违规现象,决定对之进行处罚。共计4680.64万元的巨额罚单创下第三方支付监管以来处罚金额的最高记录。
  首批27家支付机构的牌照续发还没着落,央行转而对两家行业龙头公司施以重拳,有意无意之间杀一儆百,更间接公示了第三方支付绝不能碰的底线。几大处罚原因中,&为无证机构提供交易接口&这条让融360小编想到另一个热词:二清。
  所谓二清,是指没有获得央行支付业务许可的单位或个人,在持牌收单机构的支持下实际从事支付业务的一种模式。二清是相对于一清而言的,一清的结算次数为一次,由银联或支付公司操作,二清的结算次数是两次或以上,由个人或非支付公司操作。
  简而言之,二清多出了一道无资质的中转手序,也因而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二清的从业人员非专业、不稳定,存在法律和经济风险,在极端情况下,如果二清机构拿到钱后跑路,商户及第三方支付都要遭殃。
  在央行处罚通联支付和银联商务这一事件中,第三方支付公司为无证机构提供交易接口,无异于&支持&二清,触及监管底线,难免受到重罚。早在2014年,支付宝的二维码二清业务就经历过一次大规模整顿;近期,微信也因其提供接口的服务商大多未获得支付牌照或收单资质而遭到质疑。
  在此次处罚中,支付宝和微信未受波及。但监管方面对于第三方支付的大力整顿显然才刚刚开始,下一个被央行调查的会是哪家?结果是整改还是重罚?监管的坚决态度反映出行业中确实存在问题,即便是支付宝和微信,现在毕竟也是在无证经营。没出事,不意味着没隐患,而可能存在的隐患,则牵连到支付市场内的绝大多数用户。
& & &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二清只是监管方对第三方支付进行整顿的诸多项目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未按规定落实实名制、通过非客户备付金账户存放并划转客户备付金、外包服务管理不规范等多种违规情况。在各项整顿没有收到切实效果之前,支付牌照的续展或许暂时不会提到日程上来。虽然这意味着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将不得不延续&裸奔&的尴尬现状,但有助于确保续发的支付牌照的含金量。
  总而言之,第三方支付的规范化任重道远,但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与每个人的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值得我们关注和配合。融360小编和大家一起期待支付牌照早日下发,第三方支付行业全面步入正轨。
  想了解最新银行理财及宝宝行情,可以到微信号:融360财秘(rong360licai)回复【银行理财】获取【银行理财周报】,回复【宝宝】可获取【宝类产品日报】。
文中产品信息
小编推荐: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来源之作品,任何媒体和个人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融360 www.rong360.
com)。文章中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用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暂无评论,需要你第一个站出来表达观点!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
融360 - 银行 版权所有(C)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Apple Pay能打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吗?
日,北京,苹果Apple Pay服务正式上线,顾客可通过Apple Pay购物消费。本文头图由视觉中国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我们要取代你们的钱包。——苹果公司CEO 库克支付宝的对手不是VISA,不是Master,也不是银联,支付宝的对手和VISA、Master、银联一样,是现金,我们应该争取消灭现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马云昨天,Apple Pay正式在中国推出。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之后,全球第五个推出Apple Pay的国家。都是互联网支付Apple Pay、支付宝、微信支付,都是互联网支付。从客户(付款方)的角度,互联网支付有两个分类: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软件支付和硬件支付。通过这两个分类,就有四个象限。支付宝、财付通、快钱、微信支付等,都是属于第一象限,客户在线上、通过软件进行支付。例如,淘宝购物用支付宝结算、滴滴打车用微信支付,就是这种形式。移动端的支付宝(9.0版本前叫做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等,都是属于第二象限,客户在线下、通过APP软件进行支付。例如,到肯德基买汉堡用支付宝付款,就是这种形式。Apple Pay(苹果支付),则是属于第三象限,客户在线下、通过硬件(苹果手机)进行支付。第四象限的模式从逻辑上,是不存在的。是不同的互联网支付从表面上看,第二象限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跟第三象限的Apple Pay相似,都是拿着手机支付。但是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用的是软件,只是目前软件的载体是手机(任何智能手机),未来完全可以衍生到任何硬件上,比如智能手表、手环、身份证、钥匙、工牌、车牌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目前的技术是码(二维码、条形码)技术,未来可以是各种生物特征(人脸、指纹、掌纹、声纹)。嗯,真的会有一天,开通了支付宝,只要带着脸(谁没脸呢?),就可以通过刷脸支付。Apple Pay用的是硬件,也就是手机(而且只能是苹果手机),简单来说,可以把苹果手机看做一张银行卡。当然,除了手机,目前Apple Pay还可以通过Apple Watch(苹果手表)支付,未来可能还可以通过各种苹果硬件来支付。Apple Pay使用的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Apple Pay能打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吗?支付(包括互联网支付)的成败,取决于三个方面:安全、便捷、费用。安全从技术安全来说,Apple Pay背靠苹果,客户显然信任。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分别背靠阿里巴巴和腾讯,客户也信任。从信息安全来说,Apple Pay采用了加密的token机制,不仅商家和收单方不知道客户帐号信息,苹果也不存储这些信息。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则是将这些信息暴露给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所以,在信息安全上,Apple Pay优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但是,中国的用户又有多少会在意这个呢?便捷便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支付速度,支付工具,支付场景。我们先来看支付速度。支付宝和微信支付、Apple Pay的支付流程如下: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打开APP——选付款——被扫码——输密码(大额)——完成。Apple Pay:靠近POS机——按指纹——完成。支付宝和微信整个支付流程大概需要10秒钟,而Apple Pay只需要2到3秒钟。但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中,“打开APP”和“选付款”这两个步骤,是可以在点单的时候同步进行的,比如你在报要买的咖啡名、以及收银员在收银机上输入单子的同时,你可以完成上述两步。所以,从支付速度而言,Apple Pay的优势并没有那么明显。再来看支付工具。Apple Pay有个硬门槛,必须是苹果的产品,目前是苹果手机(还不能是老机型)和Apple Watch(iPad支持的Apple内支付,事实是第一象限的支付形式,我们这里不涉及)。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则可以是任何智能手机,如我们前面所说,未来可以衍生到任何载体。一个是封闭的,一个是开放的,后者应该更有生命力。三来看支付场景。Apple Pay通过具有非接触受理功能的POS进行支付。目前,国内的POS总数约2000万台左右,其中约700万台完成了非接触受理改造,预计到2017年5月所有POS将完成非接触受理改造。支付宝基于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的优势,微信支付基于腾讯在社交领域的优势,形成了从入口到场景再到支付的生态圈,已经基本覆盖支付的高频场景。从未来发展来看,根据目前国内银联和银行发展银行卡的动力来看,该布设POS的都已经布设了,没布设的多数也是基于成本收益考虑,目前并不合算。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收款工具可以是扫描枪,这个跟POS一样存在较高成本,但是能够抢占现有POS商户,是新增领域。关键的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还可以采取反向扫码形式,即由客户手机扫商户的二维码(这种模式,之前曾被监管机构叫停,但现在很多地方仍然可用)。这个几乎就没有成本。你觉得一个街头卖烤红薯的,会安装POS吗?但是打印一张二维码还是完全可能的。费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绕开银联系统(即银行卡结算系统),通过央行网银结算系统。Apple Pay仍然通过银联系统,再说一遍,你可以把苹果手机看成一张银行卡。Apple Pay不向消费者(付款人)直接收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同样不向消费者(付款人)直接收费。区别在于商户(收款人)的费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推广,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对商户(收款人)采取低费率。低费率源于低成本。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与银行达成了打包收费协议,调用快捷支付接口,银行收取的费用不与笔数和金额同步提升,业务量越大,单笔成本越低。而Apple Pay因为仍然通过银联系统,并没有改变现有的银行卡POS收单的总费用收入,但是结构改变了。除了原来的银联、收单行、发卡行之外,多了一个新参与方苹果。而苹果的费用收入,恰恰来源于银联和银行(收单行、发卡行)费用收入的减少。如果Apple Pay要抢占市场份额,就要通过补贴策略降低商户费用。但是,无论是苹果、银联还是银行,补贴策略都不是其擅长的领域。而且,银联和银行在已经给苹果切分了一块收益的前提下,是否有分担补贴的动力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有效的补贴策略,Apple Pay的新市场拓展就难以占优,无非就是帮助现有的银行卡体系在安全和便捷上,进行一次技术改造,让消费者(付款人)在覆盖了POS的地方,多一项比银行卡更好的支付选择。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139497.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问这个问题等于再问,苹果手机能打败安卓手机么?
:讽刺的对,可能最后谁都不能打败谁,大家都过的挺好,不过市场规律很难有三足鼎立的情况,到了,老三基本没发言权,作者无知的是,微信,支付宝都有线下硬件,技术无边界,苹果能玩的技术,微信一样能玩。
:讽刺的对,可能最后谁都不能打败谁,大家都过的挺好,不过市场规律很难有三足鼎立的情况,到了,老三基本没发言权,作者无知的是,微信,支付宝都有线下硬件,技术无边界,苹果能玩的技术,微信一样能玩。
作者写文章至少先把基本概念搞清楚把,不要求你深入钻研,最起码把新闻通稿看全了吧,随便搜搜Apple pay就知道,它不仅仅是线下支付,也可以用于手机APP的线上支付,比如:“线上端,苹果官网列出了大众点评网、当当网、携程、去哪儿、神州租车、国航官网等众多机构,京东商城摆在即将加入的行列里。”不负责任的作者,不负责任的编辑,差评!
:我已经在文章里说了,这篇文章不谈“Apple内支付”,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不展开。事实上,非得用一句话来说,银联支付做成这样,“Apple内支付”也难超越。
:我已经在文章里说了,这篇文章不谈“Apple内支付”,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不展开。事实上,非得用一句话来说,银联支付做成这样,“Apple内支付”也难超越。
三者中任何一方很难撼动其他成员在各自领域内的地位,不过多一个鲶鱼搅局者对用户来说终究是好事,因为这将促使既得利益者不断前进
单恋一枝花
:银联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打得几无还手之力,只能通过政策手段干预
单恋一枝花
:银联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打得几无还手之力,只能通过政策手段干预
我觉得第四象限是存在的,至少曾经存在过。在快捷支付大行其道之前,在网上买东西要在银行开通网银,并领取一个叫做『网银盾』的东西。。。
:网银还是用的软件,U盾作为硬件只是安全的辅助,不是支付的必须。正如第一象限可以通过电脑也可以通过手机,但本质还是软件。
:网银还是用的软件,U盾作为硬件只是安全的辅助,不是支付的必须。正如第一象限可以通过电脑也可以通过手机,但本质还是软件。
不错的文章!至少理性分析了很多东西!
Apple Pay的用户局限性很大!仅限部分苹果手机(最近一两年出的,IPAD支付??没有那么2B的人),而苹果手机用户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安卓相比更是少得可怜,也就是说具备支付条件的设备,可能只占智能手机的10%,甚至还达不到!很多人更是买了苹果装逼用的!
对于实体商户来说,支付宝和微信的费用较低!!Apple Pay支付走的是银联通道,银联的收费远高于支付宝和微信,对于实体商户来说,和刷卡消费的费用一样,没啥必要!
现有的POS带非接功能的还是相对少数,毕竟在Apple Pay出来前,很少用到!虽然有银联的支持,但是想让POS机都具备非接功能,还是很艰巨的!什么改造下就OK,那是外行****说的话!后续银联、银行在采购POS机会要求POS机具备非接功能,但是要全部普及开来,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其实Apple Pay受益最大的应该是POS机的生产企业!
这文章也太搞笑了点儿。。。
&但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中,“打开APP”和“选付款”这两个步骤,是可以在点单的时候同步进行的,比如你在报要买的咖啡名、以及收银员在收银机上输入单子的同时,你可以完成上述两步。所以,从支付速度而言,Apple Pay的优势并没有那么明显。&看到这里时,我忍不住返回网页顶端看了下作者信息。瞬间感觉世界观被颠覆,北大副教授?哪个村的北大?
中国毕竟是玩社会主义的地方,再特色,也是社会主义,比如A股,比如微信和支付宝。支付宝和微信虽然坊间传言安全性没有apple pay高,但中国数亿级的用户群,也没听坊间传言说支付宝和微信丢钱什么的。安全这东西纯属于相对而言的,像笔者这种银行卡里没什么存款的无产阶级,说安全性,还相对有些遥远。再说便捷性,再便捷,也需要掏出手机,打开apple pay,也不能空付,个别已被玩坏的深度siri中毒者请无视我这个场景描述。即便付款成功,也还是需要签字,也还是摆脱不了签字笔没水的尴尬境地。线下支付这个坑,在中国基本已经被填满了,你以为当年快的和滴滴今天扔十亿明天扔二十亿,跟钱有仇似得砸钱玩就仅仅是为了跟那帮出租车司机较劲吗?别说apple pay支持多少东西,至少你打车时候,该微信支付宝还是得微信支付宝。虽然不想提,但是这里真没百度钱包什么事儿。趣味性就更不用提了,apple pay最多就支付场景下使用,怎堪比支付宝,虽然是敬业福之殇,但是作为一个支付APP,让全国人兴趣盎然的把一个枯燥的“点点点”行为重复四个多小时的APP也是没谁了。人家肯花两亿让你“点点点”,就肯花二十亿让你忘了apple pay这件小事,但是就目前来看,还远远没到花钱的份上。理财方面是连竞品就都不算了,apple pay根本就不提供理财功能,这点来说,安全性是高啊,因为你要是前一阵不小心买了跟中国A股有染的理财产品,保守估计得损失一半财产。举手之劳,许多苹果的忠实用户是乐意绑定银行卡的,至少没什么损失,因为苹果公司肯定没打算用apple pay搞社交和发红包。但有时候简单,反而是它最大的杀手锏。
银行不缺补贴,缺的是能搞个大新闻出来的补贴;银行也不缺灭火队一类的公关,缺的是具有进攻性的公关。所以即使下狠心拿出来同样的钱来补贴,效果也没有互联网企业好,因为公关费没跟上。
apple pay目前只是工具,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第三方支付平台。钱放在哪,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有补贴吗(-ι_- )
银联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打得几无还手之力,只能通过政策手段干预,银联想做线上支付工具而不得,而apple pay则送来了枕头,协助银联对抗支付宝,所以银联是有动力推广apple pay的,银行也是,要不然就不会有第一天19家银行支持并进行使用补贴了。iPhone的确是封闭,但他占据的是最有消费能力的一群人,这群人的消费力是大于安卓的。
北京大学副教授
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打败支付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