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2016年广东专科3a的电子商务是学什么的?未来应该从事什么工作?他的前景如何?

&p&这个事情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但只说那一两句话的话纯粹是废话。所以需要先说上很长一篇“废话”,才能让最后那几句废话有价值。&/p&&p&任何一个私募基金管理人,如果打算杠杆收购某家公司,都会根据该公司的财务资料和华尔街的市场报告,预测该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并进而计算出公司的基本面估值,然后和现有市值比较,再考虑公司现有杠杆以及可能追加的杠杆与衍生成本,加上可能的运营效率改善或者资产重组效益,最后完成杠杆并购的金融模型。&/p&&p&虽然这样的理解在早期创业公司的投资中直接的应用不大,但却能提供一种理性的反思,避免在泡沫市场中失去对价值的概念,追高杀低。&/p&&p&在基本面估值的世界里,现金流来源和去处越明确,营收和毛利率波动越小,估值的误差范围就会越小,因此一家稳定的上市企业通常市场交易价格和基本面估值不会相差太多。反过来说,当一家公司现金流模型尚未稳定,营收仍然在高度成长,估值模型各个输入变数都会横跨很大的幅度,因此基本面估值的变化范围就会很大,交易价格背离基本面估值范围的中位数或者平均数是很常有的。&/p&&p&但实际情况中,一家持续在投资和成长的公司,光有自由现金流所产生的基本面估值模型是不够的。如果这家公司手上持有想象空间很大的有形或无形资产,例如即将迈入FDA第二阶段验证的专利新药,或刚探测得到初步结果、潜藏储量不明、开采成本尚难以估计的新页岩油田,或者数量庞大且忠诚度高的用户,又或者可以用轻资本迅速扩大运营的核心算法,乃至于清晰可见的、可以用运营资本推动国际扩张的商业模式,那么公司的价值除了自由现金流基本面估值以外,还多了一个实物期权(real option) :&/p&&p&公司估值=自由现金流基本面估值+实物期权价值&/p&&p&何谓实物期权呢?&/p&&p&一般人所熟悉的股票期权给予持有者在一定的期限前以一定执行价购买股票,如果股票的市价高于转换价,期权持有者就可以进行转换而立刻套利,如果市价低于转换价,期权持有者可以选择继续等到,如果到期前市价都未能高于股价,期权持有者会选择不进行转换。由于这种“市价高于转换价就获利,市价低于转换价就放弃”的不对称权利,股票期权本身的价值永远是大于零的,这样的权利投资者无法免费取得,必得付出代价。&/p&&p&实物期权和股票期权本质上并没有不同,差异在于股票期权的标的是股票,实物期权则对应的是一个实体的公司或者计划。&/p&&p&以药厂开发药品为例,由于开发一款新药需要投入大量资本、人力以及时间,开发出来的药品还得经过FDA认证,最后上市后还有用户(医生、病患或保险公司)是否买单的市场风险,因此开发一款新药“是否划算”的计划评估,多半不能如一般企业评估是否购入厂房或者生产机器那般,直接假设投入全部所需资本,然后估算未来净现金流,从而到达净现值(NPV,Net Present Value)。若以这种方式计算,多半净现值会为负值,导致无法进行投资,因此药厂多半采用实物期权理论进行评估。&/p&&p&FDA的三阶段认证是实物期权的最佳应用。比起一口气进行风险很高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每一个阶段逐步扩大临床试验范围和评估项目,是最佳的策略。新药开发者就可以在每一阶段后,决定是否继续投入资本进行下一个阶段,或者重复同一个阶段,或者放弃。这个通过投入部分资本取得新信息(是否值得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权利,可以让一个净现值本来为负值的新药开发项目转为正值,因此实物期权理论也就成为药厂、矿业能源公司广泛应用的工具。&/p&&p&同样的理论也是创业公司判断的根据。&/p&&p&事实上创业公司本身就是不折不扣的实物期权,从种子阶段开发原型,到A轮实现营收,到B轮证明营收可以持续成长,到C轮追求成长,创业公司每跨过一个阶段,风险系数就下降,生存率和成功率提高,分阶段投入资本可以让投资人通过实体期权的特色,将本来横看竖看都看不到现金流出现的可能、净现值肯定是负的创业公司,转换为值得投资的标的。&/p&&p&这个实物期权的价值,取决于一家公司核心资产的可应用范围,将该资产转换成营收所需的额外资本需求,乃至于该资产面对竞争的防御能力。当一个资产的可能价值波动性越大,表示可能的额外利润(upside)就会更大,该期权价值就会更高。以后期创业公司来说,其已经建立起来的核心资产如果具有破坏既有市场和创造新市场的可能,其期权价值往往可以高过由现金流推估的基本面估值。甚至以早期创业公司来说,因为缺乏稳定的运营现金流,其价值几乎完全来自于实物期权。&/p&&p&但实体期权到底值多少钱,即使是在FDA认证和新药上市销售金额等历史数据丰富的制药业,也是非常难评估的,换成试图创造全新市场或者颠覆既有市场的科技创业公司,计算该期权的价值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p&&p&这也是为什么创业公司的估值往往让人看得云里雾里,一方面我们看到专业金融投资机构参与Uber的巨额融资轮,给出惊人的天价估值,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华尔街日报等专业金融媒体紧咬着Uber公布的巨额会计损失不放,高喊泡沫将破。&/p&&p&实际上两者可能都是对的,也可能都是错的,其最大的关键就是在于对于实体期权的评估。&/p&&p&专业金融投资机构在评估投资过程中,取得了Uber内部相关财务资料以及策略布局,如果光靠自由现金流预估,有获利可能性的投资是无法成立的,但是如果连同策略布局(不管是自动驾驶也好,全方位物流也好)一并计入,这些策略布局可能展现的未来营收和现金流,就会让实体期权出现。而随着对这些八字还没一撇的未来现金流的估算(想象)高与低,实体期权的价值也会高高低低,专业金融投资机构投资与否,以及以什么样的估值和条件投资,就取决于其配置资本的时间压力,以及创业者的协商能力了。&/p&&p&反过来说,华尔街日报之类的专业媒体通常无法取得完整的Uber内部财务数据,而站在媒体“监督”公众人物和企业的角色上,他们对于不可见的未来新营收和新现金流的评估自然会采取悲观的立场,也许拒绝计算实体期权,也许计算出来金额很低,不论如何大多数时候他们一定是唱衰Uber的。&/p&&p&结论来说,不管正反双方歧见多大,在股票上市的那一刻都得收敛到市场价格。就像我之前回答的Blue Apron上市问题那样,当财务数字都摊在阳光下,用户数据以及所代表的未来现金流不甚美好时,不只基本面估值不会太好,市场也会连带抛弃核心资产所能产生的未来新事业所代表的实物期权——毕竟如果创始人没有能力把现有本业的现金流搞好,实在很难让人想象他能妥善运用核心资产,顺利打造出新的事业和现金流,实现实物期权所预期的超额价值。&/p&&p&从这角度来说,像Uber那样连创始人都已经被扫地出门,实物期权归零的机率很大,这点从其近来接连退出几个海外主要市场可以看出点端倪,看来现有投资人以及董事会是已经对于实物期权归零的事实认赔了,接下来的策略就是照顾好有获利空间的市场所带来的现金流的基本面估值,然后好好运用自己的优先权条款能够在退出时挤出多少获利算多少了。&/p&
这个事情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但只说那一两句话的话纯粹是废话。所以需要先说上很长一篇“废话”,才能让最后那几句废话有价值。任何一个私募基金管理人,如果打算杠杆收购某家公司,都会根据该公司的财务资料和华尔街的市场报告,预测该公司未来的现金流…
&img src=&/v2-e509b3afc6cc08fbd3b83_b.jp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v2-e509b3afc6cc08fbd3b83_r.jpg&&&p&作者:小数点咨询 - &a href=&/people/sgai/activities& class=&internal&&路人甲&/a&&/p&&p&感谢给于帮助的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4920fca107ec266a26bf578ff112a6d3& data-hash=&4920fca107ec266a26bf578ff112a6d3& data-hovercard=&p$b$4920fca107ec266a26bf578ff112a6d3&&@何明科&/a& 、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ff7d67cff9dad40c761d74& data-hash=&ff7d67cff9dad40c761d74& data-hovercard=&p$b$ff7d67cff9dad40c761d74&&@空白白白白&/a& &/p&&p&&br&&/p&&p&物流行业被业界称为“第三利润源”、被媒体称为“21世纪最大的行业”、被老百姓称为“金饭碗”,2016年全国物流总额达到229.6亿万元、社会物流总费用达到11.1亿万元、物流业总收入达到7.9亿万元。&/p&&p&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份额中,专线物流占到了市场份额的97%,而品牌物流企业只占据了市场份额不到3%,专线物流存在小、散、乱、差等问题,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专线物流信息无法收集,本文只研究目前中国市场上品牌类的物流企业。&/p&&p&&br&&/p&&p&&b&1.省份物流市场&/b&&/p&&p&目前中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中,广东省物流市场最为庞大,从广州出发的线路有30.6万条,占全国总的线路的13.69%,山东省和河南省以7.14%和6.89%的占有率分别占据第二第三位。&/p&&img src=&/v2-41d2f2e3b2ade4b1e0a91_b.png& data-rawwidth=&811&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1& data-original=&/v2-41d2f2e3b2ade4b1e0a91_r.png&&&p&&br&&/p&&p&把地区细化到市区县来看,广东的东莞、广州、惠州都是物流重镇,三者霸占线路市场的前三名,看来是:全国物流看广东,广东物流看东莞。我们还能看到在几个直辖市重庆、上海、北京、天津,物流线路都相对较多。&/p&&img src=&/v2-ec563ac8f0a2a_b.png& data-rawwidth=&970&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0& data-original=&/v2-ec563ac8f0a2a_r.png&&&p&&br&&/p&&p&&b&2.品牌市场占有率&/b&&/p&&p&目前中国市场上比较大的物流企业有15家,其中德邦在品牌物流市场中线路占有率达到30.73%,在全国有611742条线路,市场占有排名第一;线路占有率第二高的是安能物流,全国布有322279条线路,排在第三位的是天地华宇的183474条线路。&/p&&img src=&/v2-b35cbee66e344c7edea1fbf5e7013188_b.png& data-rawwidth=&970&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0& data-original=&/v2-b35cbee66e344c7edea1fbf5e7013188_r.png&&&p&&br&&/p&&p&从细分市场来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物流除了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北京、天津以外,其它地方物流市场大多被:德邦、安能、天地华宇、中铁、远成、百世物流、新邦物流承包。&/p&&img src=&/v2-3dd4a92da2f5cac85f12_b.png& data-rawwidth=&586& data-rawheight=&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6& data-original=&/v2-3dd4a92da2f5cac85f12_r.png&&&p&&br&&/p&&p&而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方一般都有一些地方性的物流线路较多。比如说上海的龙开物流公司和奇开物流公司一共占据了上海整个物流线路的80%左右;铭龙物流、传邦物流、无锡市吾亚货运有限公司占据了江苏30%的线路市场;中发物流、传邦物流、深圳市亚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占据了浙江50%的市场;在甘肃、新疆、西藏等中西部地区远成快运占据了10%的线路市场。&/p&&p&受到地区影响,有很多物流企业线路城市较为集中,比如说佳吉物流,佳吉物流15%的物流线路从山东出发;而中通快运在西部地区没有线路。&/p&&img src=&/v2-87fd3ffe08ea102ac83dbcff_b.png& data-rawwidth=&792& data-rawheight=&5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2& data-original=&/v2-87fd3ffe08ea102ac83dbcff_r.png&&&p&&br&&/p&&img src=&/v2-e97f471a34d4beba16ad5f1_b.png& data-rawwidth=&794& data-rawheight=&5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4& data-original=&/v2-e97f471a34d4beba16ad5f1_r.png&&&p&&br&&/p&&p&&b&3.品牌物流均价&/b&&/p&&p&从物流市场平均价格来看,物流的轻货均价达到每立方358.1元,重货价格达到每公斤2.162元。&/p&&p&轻货当中最贵的是中铁物流,所有线路均价达到了每立方595.5元;重货当中最贵的是远成快运,所有线路均价达到了每吨9.593远,而远成快运的轻货价格却是低于平均价格的。相反轻货中最便宜的是路易通物流,所有线路均价低至每立方180.8元,重货中最便宜的是铭龙物流的每公斤0.869元,重货价格相对集中。&/p&&p&也有品牌物流公司重货、轻货价格都比较高的,比如说COSCO-AIR,详细的数据对比可以看下面的图表。&/p&&img src=&/v2-b3396998dfc9fcd52401cb_b.png& data-rawwidth=&795& data-rawheight=&5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5& data-original=&/v2-b3396998dfc9fcd52401cb_r.png&&&p&除了均价之外,我们更加注意的是城市之间线路的均价,可能有的城市物流线路较多,竞争比较大价格较低,也有可能有的城市山路复杂、地区偏远价格比较高。&/p&&p&我们以北京为例,我们可以计算出从北京出发的所有线路最便宜线路是哪一条?价格是多少?这个价格的这条线路属于哪一家物流公司?我么会发现如果从北京寄东西出去,想要便宜的话就用安能物流,同样这条准则适合绝大多数的城市。&/p&&img src=&/v2-f096c30afd962_b.png& data-rawwidth=&967& data-rawheight=&5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7& data-original=&/v2-f096c30afd962_r.png&&&p&&br&&/p&&p&当然,不是价格便宜的物流就是最好的物流,同样也不是所有城市价格最低的都是安能物流,我们也能看到七台河市最低的线路都被德邦给承包了。&/p&&img src=&/v2-aac535ada8b54e0034c3_b.png& data-rawwidth=&996& data-rawheight=&5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6& data-original=&/v2-aac535ada8b54e0034c3_r.png&&&p&&br&&/p&&p&同样如果我们在苏州,我们把东西寄到东部地区我们会联系常州市立祥货运有限公司,如果我们把东西寄到中西部地区,我们会联系传邦物流。如果你在上海的话不管寄到哪你也不考虑质量你都会考虑用传邦物流。&/p&&img src=&/v2-6feb843caafdaa42dc448_b.png& data-rawwidth=&965& data-rawheight=&5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5& data-original=&/v2-6feb843caafdaa42dc448_r.png&&&p&&br&&/p&&p&如果你在深圳的话,你一定会因为你们有一家叫宝路达物流有限公司的物流公司而高兴的拍一拍钱包。&/p&&p&&br&&/p&&p&&b&4.城市物流均价&/b&&/p&&p&全国每个城市物流成本是不一样的,西部偏远地区、以及海南物流运输成本较高,所以无论是重货还是轻货价格都相对较高,而内地交通发达、成本相对较低。&/p&&p&如果你生活在陕西省,我就要为你日常的重货物流活动捏一把汗了,重货均价每公斤20+元是远远高于其他城市的,反而你要是寄轻货的话,价格还能接受。你如果是生活在江苏、广东、上海、河南一带的话,寄重货的价格还是特别低的。&/p&&img src=&/v2-0da7d0ad7ec25f771f2a5a42c13b94a5_b.png& data-rawwidth=&947& data-rawheight=&5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7& data-original=&/v2-0da7d0ad7ec25f771f2a5a42c13b94a5_r.png&&&p&&br&&/p&&p&西藏、青海、海南,从这几个城市出发的物流轻货均价都能达到每立方800+元了,同样其他城市的线路到达是这几个城市的轻货均价也是高于每立方800元的。港澳台的情况较为复杂,暂时不考虑进来了。&/p&&img src=&/v2-09a4d32dc7eccfa8a8a40e_b.png& data-rawwidth=&949& data-rawheight=&5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9& data-original=&/v2-09a4d32dc7eccfa8a8a40e_r.png&&&p&&br&&/p&&p&&b&5.时效与价格&/b&&/p&&p&2017年全国物流的平均到达时效为4.767天,从城市来看平均到达时效最短的是北京的3.229天,排在第二的是天津的3.540天,紧接着是上海、江苏、山东、湖北、山东都是在4天以内,时效最长的是西藏的10.734天。&/p&&img src=&/v2-81ecfeea51f3d9_b.png& data-rawwidth=&971&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1& data-original=&/v2-81ecfeea51f3d9_r.png&&&p&&br&&/p&&p&物流的价格和时效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当然价格的最终决定因素在物流企业,你想寄的是重货还是轻货?你理想的到达时间是多久?这些都是你要考虑的问题。你要是以低价寄轻货那么你选路易通,如果你要是以低价寄重货那么你选佳吉、吴昕或者铭龙。&/p&&img src=&/v2-cf17840eaece3404bbd0f_b.png& data-rawwidth=&961&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1& data-original=&/v2-cf17840eaece3404bbd0f_r.png&&&p&&br&&/p&&p&&b&6.价格与自驾时间&/b&&/p&&p&我们将要用一些物流企业即寄一些大件,我们怎样才能判断一家物流企业的价格是否合理?说起来也很简单,先用任何一个地图软件查询出你要寄件的城市到到达的城市的自驾时间,注意是自驾时间,然后根据这个公式自己计算出价格。&/p&&p&[公式1]:重货价格 = .0540325*两地自驾时间/h + 0.860129&/p&&p&[公式2]:轻货价格 = 11.4263*两地自驾时间/h + 184.072&/p&&img src=&/v2-dca81f94f93fec_b.png& data-rawwidth=&981& data-rawheight=&5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1& data-original=&/v2-dca81f94f93fec_r.png&&&p&&br&&/p&&img src=&/v2-1ac8eadd69c1_b.png& data-rawwidth=&585& data-rawheight=&2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5& data-original=&/v2-1ac8eadd69c1_r.png&&&p&我们可以看到轻货价格与自驾时间的关系、重货价格与自驾时间的关系都非常紧密。当城市之间距离过远、自驾时间过长超过35小时时物流价格会偏高。当然,这种关系不是一层不变的,比如说阿里地区。&/p&&p&&br&&/p&&p&&b&7.城市出货到货比&/b&&/p&&p&一个城市的出货与到货的比例反映着一个城市到底是以生产为主还是消费人群居多,反映在数据上,我们以出货与到货比例小于1.5定义为消费城市,大于3定义为生产城市,看以下的图表。&/p&&p&&br&&/p&&img src=&/v2-4aebcbe8dadf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4aebcbe8dadf_r.png&&&p&&br&&/p&&p&我们可以看到,以我们定义的规则来看,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城市,无论是出货还是到货的量都很大,保定、重庆、成都、石家庄等城市属于二级消费城市;而全国最大的生产城市是东莞、广州、惠州等广东省所属市区;天津、佛山、厦门、北京等地区出货到货比例集中在1.0到2.0之间。&/p&
作者:小数点咨询 - 感谢给于帮助的
物流行业被业界称为“第三利润源”、被媒体称为“21世纪最大的行业”、被老百姓称为“金饭碗”,2016年全国物流总额达到229.6亿万元、社会物流总费用达到11.1亿万元、物流业总收入达到7.9…
&img src=&/v2-c1dbf55c36e580f9b1d9ca323b622df5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c1dbf55c36e580f9b1d9ca323b622df5_r.jpg&&&p&遇到主动搭讪的美女千万要有提防心理,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情,除非,你像我一样帅。&/p&&p&毕竟,我们永远不知道对面是是男是女,是猫是狗。&/p&&p&&b&被骗的人往往都是色欲熏心的人。&/b&&/p&&p&&b&被骗的人往往都是色欲熏心的人。&/b&&/p&&p&&b&被骗的人往往都是色欲熏心的人。&/b&&/p&&p&&br&&/p&&p&经常有人找我说,我被骗了XXX元,你帮我查一下骗子,报警警察不管之类的话。中国真的是不缺脑子不灵光的,即使那么明显的骗局,依然会有很多人上当。&/p&&p&网络骗子有很多种,比如:平台骗子(让你使用某个平台软件),游戏骗子(让你陪她玩游戏,这里大多数棋牌类赌博游戏),关系骗子(关系广,可以帮你做你做不了的事情),以及仅仅想骗零用钱的骗子等。&/p&&p&我以一个常见的微信美女骗子为例(我最近没遇到过,所以没有图)来演示。&/p&&p&&br&&/p&&p&&b&1. 手机号注册社交软件&/b&&/p&&p&专业骗子会采用使用黑卡的形式,不记名。拿到手机卡去注册一个微信,如果有需求他们也会去注册邮箱开通微博。&/p&&p&&b&2. 装饰自己身份&/b&&/p&&p&如果确定目标人群是男性,那么可以定位是一个年轻的美女,围绕这个美女进行扩展,比如年龄,身高,住址,学历,工作等一系列身份。为了有说服力,照片是不可避免的,从网络上找套图好找,那么视频怎么办?万能的某宝,也给了骗子一定的支持。&/p&&p&&br&&/p&&img data-rawheight=&351& src=&/v2-5edc4dcedafc547fc9ab9_b.png& data-rawwidth=&5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5edc4dcedafc547fc9ab9_r.png&&&p&&br&&/p&&p&那么基础资料确定完成之后,就可以装饰朋友圈。&/p&&p&生活与风景穿插,合理利用定位功能,打造一个“白富美”的日常。如果时间充足,骗子可以用两三个月的时间进行装扮朋友圈。这种骗子好歹还有点敬业精神,差劲点的就会使用“仅查看最近三天”状态的理由。&/p&&p&&b&3. 引流&/b&&/p&&p&身份已经打造成功,那么接下来就是引流。&/p&&p&社交网络形式,使用手机号去注册一些社交软件以及平台,发布动态。内容可以是生活,也可是性暗示,合理的配图也会起到良好的引导,反正孤独寂寞是主旋律。结果肯定会有大批精虫上脑的人上钩,但是这部分人里又不乏有脑子的,人被骗多了怎么也长脑子了。&/p&&p&微信自带功能,附近的人,即使现在依然有人会使用充满广告的附近的人这种功能,打开之后,就可以等着无脑的人主动加你好友。漂流瓶,强烈的性暗示,我就不用过多解释了吧。&/p&&p&&b&4. 变现&/b&&/p&&p&当“白富美”有了群众基础后,可以进行变现。这个时候各位一定要瞪大眼睛,比如时不时找你聊聊天。但是又会突然的不理你,欲擒故纵,是不是会让你心里痒痒的?&/p&&p&低级一点的骗子:会经常找你温柔的聊天,哥哥长哥哥短,各种亲昵的感觉,但是聊天中他们又会不经意找你要点钱。比如跟你透露没吃午饭,微信里没钱,买点东西差点钱,怎么办?你给不给?不给你没面子,况且你还想推倒“她”,这种几十块钱,对你来说不痛不痒,说给也就给了。&/p&&p&高级一点的骗子:从不会主动找你要什么,时刻保持高冷的状态,偶尔会跟你聊聊天,却会时不时的更新下朋友圈旅游、美照,但是会夹藏暗示的状态:&/p&&blockquote&比如生日,自己一个人过,伤感,配上自拍。&br&比如某某朋友收到了XXX礼物,好羡慕,配上自拍。&br&比如某某朋友跟男朋友去哪里玩,又买了什么东西,好羡慕,配上自拍。&br&比如某某节,突然晒出收到的红包,金额不大,66.66元或者88.88元,配上自拍。&br&比如看到某某东西,好漂亮,配上物品照片。&br&等等。&/blockquote&&p&当你想跟“她”聊天,但是你又看到这种状态,我就问你好不好意思空着手找人家聊天?况且很多人还会认为这是一个博得“白富美”欢心的机会。&/p&&p&变现的套路有很多,就不一一解释了。&/p&&p&&br&&/p&&p&&b&不是敌军太狡猾,而是我军太无能啊。&/b&如果不是你们想上”她们”又怎么会被骗?所以,不要随便相信别人啊,哪有那么多“白富美”等着你去解救?&b&多对身边的人好一点。&/b&&/p&&p&&br&&/p&&p&最后,我不做黑产!我不做黑产!我不做黑产!不要再私信我让我帮忙盗号,修改成绩,入侵等等,你们就不怕我是骗子?&/p&
遇到主动搭讪的美女千万要有提防心理,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情,除非,你像我一样帅。毕竟,我们永远不知道对面是是男是女,是猫是狗。被骗的人往往都是色欲熏心的人。被骗的人往往都是色欲熏心的人。被骗的人往往都是色欲熏心的人。 经常有人找我说,我…
&img src=&/v2-f20ad764f7af10fbb1317ffe4bcaad5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20ad764f7af10fbb1317ffe4bcaad58_r.jpg&&&p&&/p&&p&&/p&&p&关注风云之声提升思维层次&/p&&p&&b&解读科学,洞察本质&/b&&/p&&p&&b&戳穿忽悠,粉碎谣言&/b&&/p&&p&导读&/p&&p&中国手机厂商从2013年开始,由小米、oppo、vivo以及联想等品牌组成的中国手机军团,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横扫了印度市场。从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从15%飙升至51%。相反,印度本土品牌则兵败如山倒,占有率从近一半跌到了14%。&/p&&p&—————————————————————————————————————————&/p&&p&&br&&/p&&p&&b&本文来自观察者网
作者:高学思&/b&&/p&&p&&br&&/p&&p&&br&&/p&&p&中印对峙之际,前些日子一段视频在中国社交网站热传,视频中可以看到,印度的一条街道上,密密麻麻全是VIVO、OPPO等中国手机的广告牌,然而,这些广告牌,似乎都被砸烂了。&/p&&p&&br&&/p&&p&这段视频很快被解读为印度抵制中国产品,不过据观察者网查证,&u&这则视频的拍摄时间是两个月前,真相也并非是印度民众在抵制中国货&/u&,而是印度政府在拆除广告牌,且不是针对中国。&/p&&p&&br&&/p&&p&&br&&/p&&p&&br&&/p&&img src=&/v2-eeb0ac21fbefcfc257b4d5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eb0ac21fbefcfc257b4d5a_r.jpg&&&p&&br&&/p&&p&&br&&/p&&p&但视频中满满一条街的中国国产手机广告牌,还是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中国手机厂商从2013年开始,由小米、oppo、vivo以及联想等品牌组成的中国手机军团,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横扫了印度市场。从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从15%飙升至51%。相反,印度本土品牌则兵败如山倒,占有率从近一半跌到了14%。可以说,除高端市场中三星、苹果等品牌的地位尚没受到明显威胁以外,中国军团俨然已经征服印度大部分消费者。&/p&&p&&br&&/p&&img src=&/v2-2ae5ece3cb5c3e2e436be5da_b.jpg& data-rawwidth=&284& data-rawheight=&3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4&&&p&&br&&/p&&p&&br&&/p&&p&&br&&/p&&p&&i&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示意图&/i&&/p&&p&&br&&/p&&p&&br&&/p&&img src=&/v2-dd61be3f8b12d942ddc6afd_b.jpg&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v2-dd61be3f8b12d942ddc6afd_r.jpg&&&p&&br&&/p&&p&&br&&/p&&p&&i&“Indian Mi Fans,Are you OK?”雷军在发布会上问候印度“米粉”们&/i&&/p&&p&&br&&/p&&p&&br&&/p&&p&&br&&/p&&img src=&/v2-ac4991fff35dddddf49ed1c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c4991fff35dddddf49ed1cd_r.jpg&&&p&&br&&/p&&p&&i&2015年4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小米发布会上,小米手机4i以极高的性价比感动全场。发布会现场掌声雷动,欢呼雀跃,成为一片橙色的海洋,印度青年“米粉”们纷纷惊呼中国产品“不可战胜”&/i&&/p&&p&&br&&/p&&p&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手机市场。对这块大肥肉,中国手机厂商其实早在2008年左右就已经下手了。在过去的十年里,多个大大小小的中国品牌轮番上线,各领风骚。虽然实际上各厂商都各自为战,但在市场规律的调控下,却似乎形成了一支“攻坚团”,对印度发动了一场有组织、有规划的战役。&/p&&p&&br&&/p&&p&经笔者观察、调研,这一场“战役”可以大致分为“潜伏期”、“登陆期”和最近两年的“总攻期”三个阶段。这支“攻坚团”起于山寨,筚路蓝缕,艰难前行,历经十年,终于大有所成。而成功的背后,有经验也有教训,更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凝结了万千中国手机人的智慧与汗水,以及多个“雷总”对印度市场的研究和洞见,可谓是商业进军的经典案例。&/p&&p&&br&&/p&&p&如今,不少其他领域的中国军团也对印度虎视眈眈,值此剑拔弩张之时,我们有必要回顾这段历史,看看是否能从中学到些战略战术呢?&/p&&p&&br&&/p&&p&&b&一、潜伏期:辉煌一瞬,潜伏多年()&/b&&/p&&p&&br&&/p&&p&2008年,张文学来到印度,他幸运地正赶上中国手机抢占印度市场的第一次热潮。张文学是深圳一家小型手机制造厂的老板。鉴于中国手机市场竞争太过激烈,他将目光移到了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这里也就成为了其自创品牌基伍(G-Five)的主要发力点。&/p&&p&&br&&/p&&p&在印度东部的一个偏僻小镇,张文学注意到一个奇特场景,当地人在一辆自行车前排起长队,车子后座上绑着一块汽车蓄电池,人们交上10卢比(约1元人民币)就可以给自己的手机充电半小时。原来,当地电力供应不足,经常停电,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p&&p&&br&&/p&&p&于是,敏锐而机智的张文学迅速找到了进军印度市场的第一个突破口:超大容量电池。他迅速推出了几款待机长达一个月的功能机,在无法充电时,甚至还能用干电池进行供电。&/p&&p&&br&&/p&&p&不出所料,这样霸道的设定,在印度市场立刻掀起抢购潮。我的一个朋友,当时正在印度做基伍销售的Mr.Ku对我说:“那真是销售的黄金时代,印度人的每笔订单都超过十万部,即使每部的绩效只有五毛或一块钱,照样是数钱数到手软。”&/p&&p&&br&&/p&&p&尝到甜头后,张文学乘胜追击,针对印度特殊国情、民情,很接地气地推出了多卡多待等“黑科技”手机。珠三角地区完整的电子产业链,再加上深圳企业强大的“山寨”能力,令基伍做到了从概念到出厂仅45天的奇妙速度,和每周推出一两款新机的可怕频率——世界杯临近,就推出内置电视应用的大屏幕机型;节日到来,就推出内置超大功率的扩音喇叭,手机瞬间变身随身HIFI;而面向穆斯林用户,则内置古兰经文,和能指向圣城麦加的APP。&/p&&p&&br&&/p&&p&&br&&/p&&img src=&/v2-1afe08cb92c2f8b60e9429c_b.jpg& data-rawwidth=&532&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v2-1afe08cb92c2f8b60e9429c_r.jpg&&&p&&br&&/p&&p&&br&&/p&&p&&i&基伍手机&/i&&/p&&p&&br&&/p&&p&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诺基亚、三星等大牌手机所不具备的“贴心”功能,同时满足几十元到几百元等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使基伍在印度获得巨大成功。2010年,它在印度市场的出货量高达3500万台,占有率高达21%,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诺基亚(13%)。基伍,这一在中国名不经传的小品牌,在印度却令诺基亚、爱立信等巨头都急红了眼。&/p&&p&&br&&/p&&p&&br&&/p&&img src=&/v2-ddb3efbbd758fa51fdbb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ddb3efbbd758fa51fdbb6_r.jpg&&&p&&br&&/p&&p&&br&&/p&&p&&i&德里的克鲁巴(karolbagh)市场是印度最大的手机批发市场。来自中国的绝大多数“山寨”手机,都通过这里的印度老板,发到全印度各地&/i&&/p&&p&&br&&/p&&p&然而,成也“山寨”,败也“山寨”。为了追求快速反应,基伍往往带有抄袭国际品牌专利之嫌,终于引火上身。来自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巨头的专利官司接踵而至,导致其产品长期无法入关。最终,张文学的印度之战败于专利权诉讼,“基伍帝国”昙花一现。而其他与基伍类似的中国山寨机在印度的境遇也大同小异。&/p&&p&&br&&/p&&p&除了来自国际品牌的专利战压力之外,中国的“山寨机”在印度还面临雨后春笋般崛起的印度本土品牌作为竞争对手,包括Micromax、Lava、Karbonn等等。这些品牌虽然大多由中国工厂代工,继承的是山寨机的血液,采用的也多是机海战术,但相较中国手机商,他们更熟悉印度法律,对印度消费者心理也吃得更透,所以很快成为了市场主流。&/p&&p&&br&&/p&&p&&img src=&/v2-ddb3efbbd758fa51fdbb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ddb3efbbd758fa51fdbb6_r.jpg&&&/p&&img src=&/v2-7d898fbd0c7ddbbee838d34bb1eef96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d898fbd0c7ddbbee838d34bb1eef96a_r.jpg&&&p&&br&&/p&&p&&br&&/p&&p&&i&印度本土手机品牌&/i&&/p&&p&&br&&/p&&p&在这些中国杂牌山寨机在印度大起大落的同时,一些较大的中国厂商,包括后来登陆印度的金立、酷派等,这段时期则在长期开展“潜伏工作”——承接印度人的订单,生产出手机后,贴上印度品牌的标签再发往南亚(俗称“OEM”代工贴牌生产)。所以,虽然这一时期中国手机品牌的身影不多见,但市面上的手机却越来越多是“中国制造”。&/p&&p&&br&&/p&&p&总而言之,从2008年到2012年,印度市场开始普及功能机的这一段时期里,中国手机呈现出了两种现象:一方面,以“基伍”为代表的山寨机在经历短暂辉煌后跌入低谷,为后来者留下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金立等厂商在长期为印度品牌代工过程中,试探和摸索印度人的喜好,同时制定着长远的登陆策略。&/p&&p&&br&&/p&&p&很快,中国厂商卷土重来,这次不再是“民兵团”,而是换“正规军”上场了。&/p&&p&&br&&/p&&p&&b&二、登陆期:集中登陆,入乡随俗()&/b&&/p&&p&&br&&/p&&p&年之间,中国手机市场趋近饱和,增速放缓,而新兴市场印度则正处在从功能机时代向智能机时代过渡的关键阶段。在商机面前,联想、金立、以及oppo、vivo等中国手机巨头纷纷抢滩印度掘金。和上一波山寨机品牌相比,这一波大厂商则更强调树立品牌意识,同时也很注重迎合当地消费者的喜好。&/p&&p&&br&&/p&&p&其中,金立、联想等品牌发力较早。从2007年开始,金立就开始给印度品牌代工,并成为Micromax的最大代工商。2012年,金立集团总裁卢伟冰决定寻找代理商合作,以独立品牌切入智能手机市场。因为发现当地人偏爱金色外观、金属材质的手机,金立多款旗舰机都换上了“土豪金”的铝合金外壳。果然,金立手机在印度的婚庆市场大受欢迎,新郎家很喜欢这种“金闪闪”的嫁妆。2014年,金立全年在印度总共销售了400万台手机。&/p&&p&&br&&/p&&p&&img src=&/v2-7d898fbd0c7ddbbee838d34bb1eef96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d898fbd0c7ddbbee838d34bb1eef96a_r.jpg&&&/p&&img src=&/v2-af43a7df83ab6e71fa2a7cb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f43a7df83ab6e71fa2a7cb_r.png&&&p&&br&&/p&&p&&br&&/p&&p&&br&&/p&&p&&i&“土豪金”款的金立手机&/i&&/p&&p&&br&&/p&&p&另一个手机巨头联想,也在几乎同一时间将智能手机业务引入印度。而到2014年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之后,更开始在印度大规模布局,双品牌战略正式上线:用Lenovo专攻中低端,Motorola主攻高端市场。作为全球知名的电脑生产商,联想过去早已在印度构建了成熟的销售网络,令其智能手机的推广销售具有独特优势。2015年二季度,联想在印度共售出了170万台智能手机,占有率达7%,成为山寨机时代后第一个进入印度市场前五的中国品牌。&/p&&p&&br&&/p&&p&而不久前在中国市场完成逆袭的“蓝绿两军”(即蓝色的vivo与绿色的oppo),也在2014年高调登陆印度。针对热衷自拍的印度消费者,蓝绿双军都推出“自拍专用”摄像头。vivo甚至还专门发明了“月光自拍”的新技术概念(Moonlight Camerafor Perfect Selfie,提高在光线暗时的自拍效果),以满足那些在夜晚仍热衷于记录自己笑容的客户的需求。&/p&&p&&br&&/p&&p&在熟悉印度人的口味后,oppo更决定将公司宣传口号改为“照相手机”(Camera Phone)。这种直接了当的标语为oppo带来了很高的关注度。看到此招奏效,很快,vivo将宣传语改成“照相和音乐手机”,金立则改成“照相和续航手机”。&/p&&p&&br&&/p&&p&&br&&/p&&p&&br&&/p&&img src=&/v2-f20ad764f7af10fbb1317ffe4bcaad5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20ad764f7af10fbb1317ffe4bcaad58_r.jpg&&&p&&br&&/p&&p&&br&&/p&&p&&i&印度明星用oppo手机自拍&/i&&/p&&p&&br&&/p&&p&在印度长期推广中国手机的Mr.Ku告诉我:“除了高端用户偏爱三星与苹果,印度消费者对手机品牌几乎没有忠诚度。所以集中登陆印度的各大中国品牌在印度进展很快。那两年,中国手机厂商对印度报关出口明显增长,量值均有一倍左右的增幅。同时,出口平均价格也有明显的提升,从2013年的44美元提升到了2015年的77美元。”&/p&&p&&br&&/p&&p&得益于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对印度消费者喜好的准确把握,中国军团一路高歌猛进。2015年,中国手机在印度市场占有率从几年前的4%迅速蹿升到15%至20%。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已呈现出印度本土品牌、韩国品牌和中国品牌三足鼎立的态势。&/p&&p&&br&&/p&&p&&b&三、总攻期:火力全开,各显神通(2015至今)&/b&&/p&&p&&br&&/p&&p&在印度市场站稳脚跟,摸清底细后,中国手机厂商终于火力全开,“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下子,可是排山倒海的力量。&/p&&p&&br&&/p&&p&2014年7月,小米进入印度市场,将线上抢购模式引入了这片热土。印度有数量庞大的年轻中产阶级,其中不少人是技术从业者,这个消费群体对于网上购物并不陌生。所以小米选择了以线上渠道作为主要销售方式,以求能低成本、高效率的切入印度市场。很快,小米就覆盖了Flipkart、Snapdeal和印度亚马逊这三家印度主要电商渠道。&/p&&p&&br&&/p&&p&超高的性价比令小米的名声迅速在印度的年轻人群体中传播开来。红米1S,售价约100美元,是最早在印度销售的小米产品之一,虽然售价和印度本土品牌Micromax相差不多,但是性能配置却全面碾压后者。这款手机在印度首发取得了在3.4秒内售罄4万部的优异成绩。当2015年,雷总来到印度发布小米4i时,印度已经有数以百万计的“米粉”翘首以待了。之后,小米又密集地推出了几款手机,在印度都掀起了抢购狂潮,巨大的访问流量曾一度造成印度亚马逊网站瘫痪。&/p&&p&&br&&/p&&p&&br&&/p&&img src=&/v2-8857cfabfa7ca3f072f0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p&&br&&/p&&p&&br&&/p&&p&&i&“有了小米,还要苹果做甚!”(Why buy Apple when we have Xiaomi.)一个印度的大学生这样对我说。(图片来自网络)&/i&&/p&&p&&br&&/p&&p&不过,雷总似乎并不满足于产品一时的热销,对于印度这个仅次于中国的大市场,他很重视做长远的规划。作为外来品牌,小米在印度的热度能否长久,关键在于能否与印度人建立起情感联系。在这一方面,雷总可谓下足了功夫。&/p&&p&&br&&/p&&p&“我们希望能成为一家印度公司。”雷军直白地对印度当地一家报纸表示。之后,套路满满的小米迅速在班加罗尔设立了印度总部,开发本地MIUI操作系统,搭建米粉官方论坛。今年5月,印度首个“小米之家”专卖店在班加罗尔开张。当天,就有超过1万名米粉光顾,累计消费超过5000万卢比,相当于500多万元人民币,可谓购买力惊人。&/p&&p&&br&&/p&&p&小米印度的公关团队也没闲着。今年初,雷军获得了印度总理莫迪的接见,并与印度信息部长和财政部长兼国防部长先后会晤。小米的业务扩展俨然已将上升到了印度国家战略的层面。今年第一季度,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小米已经以14%的占有率拿下仅次于三星的第二名。&/p&&p&&br&&/p&&p&&br&&/p&&img src=&/v2-61fa89ad7ebee1ac454d3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9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61fa89ad7ebee1ac454d31_r.jpg&&&p&&br&&/p&&p&&br&&/p&&p&&i&雷军微博&/i&&/p&&p&&br&&/p&&p&而处在第三和第五位的vivo和oppo,如今则合计占有约20%的市场份额。这两家公司采用了另一套“组合拳”,也取得了成功。为了迅速令印度消费者熟悉、亲近本品牌,oppo请了宝莱坞当红女明星Deepika Padukone来为自己代言,vivo则豪掷2亿人民币(3000万美金)抢到了2016年和2017年印度板球超级联赛的手机冠名。这几年,蓝绿两军火力全开,在报纸、广告牌上花了大价钱购买大版面做宣传,努力营造品牌的高端形象,以求在销售时获得更高的品牌溢价。&/p&&p&&br&&/p&&p&&br&&/p&&img src=&/v2-bac5ec0e9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bac5ec0e96_r.jpg&&&p&&br&&/p&&p&&br&&/p&&p&&i&宝莱坞明星为oppo代言&/i&&/p&&p&&br&&/p&&p&除了广告的“高空轰炸”,蓝绿两军在地面上的“密集拦截”也很有一套。通过复制国内的“小镇战略”,两个公司在印开设了大量实体销售点和服务中心。到今年,vivo手机已进驻印度33个邦的200余座城市,建立了一个拥有7000名员工和10000个零售商的业务体系。为了提高效率,vivo在当地市场将财务管理调整得更为灵活,允许员工带着财务签完字的空白支票去谈广告位,拿到支票的人兑票前只需要打电话给vivo公司进行确认,钱很快就会到账。蓝绿两军对零售门店广告牌的执着,甚至改变了印度街巷景观,印度的许多电子街都已经变成了一片蓝色(或者绿色)的海洋。&/p&&p&&br&&/p&&p&&br&&/p&&img src=&/v2-a31ed6fad5bcbacdfcc3579f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4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p&&br&&/p&&p&&br&&/p&&p&&i&印度街头林立的中国手机门店&/i&&/p&&p&&br&&/p&&p&结果,两年之内,在以小米、联想、oppo、vivo为代表的中国军团的冲击之下。印度品牌基本出局。印度本地手机厂商Micromax和Lava等节节败退,不少厂商已经关门。而曾经风光一时的来自台湾的HTC也受到严重冲击,目前到了退出印度市场的边缘。&/p&&p&&br&&/p&&p&Mr.Ku向我这样解释印度品牌的衰败:“印度手机企业更多是贸易企业,他们从设计到制造,全都外包给中国企业。但是,他们所找的代工企业,在技术和工艺上来讲,大多属于二流,和oppo、小米等有很大的差距。在过去的功能机时代,印度品牌尚能在本土吃得开。进入智能机时代后,它们的劣势当然暴露无遗啦。”&/p&&p&&br&&/p&&p&&b&展望&/b&&/p&&p&&br&&/p&&p&到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手机已在印度市场占有率过半,这既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同时更应该是一个新战略目标的开始。&/p&&p&&br&&/p&&p&近两年,因为看好印度市场的增长空间,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关税成本,加快供货速度,越来越多的中国厂商选择在印度本土开办工厂。比如小米,通过与富士康合作,已经从2015年开始在印度生产手机。如今,小米在印度市场售出的智能手机中,95%为当地生产。&/p&&p&&br&&/p&&p&oppo差不多与vivo同时在印度建厂。oppo选址新德里的卫星城市诺伊达,每个月生产160万台手机。接下来三年时间里,oppo打算在印度将产能扩增到5000万台,辅射伊朗、伊拉克等更西部国家。另外,联想、金立等公司也都已经在印度开厂。&/p&&p&&br&&/p&&p&&br&&/p&&img src=&/v2-defadb06a29a343a574c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defadb06a29a343a574c0_r.jpg&&&p&&br&&/p&&p&&br&&/p&&p&&i&联想在南部城市金奈的手机工厂&/i&&/p&&p&&br&&/p&&p&未来数年,正值印度手机市场升级换代的重要契机,主流产品将从500元~1000元人民币的区间提高到1000元~2000元人民币区间。中国厂商在这一“换机时代”的优势尤为明显。中国的手机工业实力和产业链都已经高度成熟,配合印度低价的劳动力成本,完全可以把性价比做到极致。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中国品牌仍会获得不错的增长率,有能力与三星、苹果抢夺高端市场。&/p&&p&&br&&/p&&p&当然,对手绝不会轻易放弃十亿级别的大市场,白热化的短兵相接不可避免。目前印度手机市场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印度本土品牌正在策划反扑,通过煽动民族情绪,鼓动政府用反倾销税来限制中国品牌的发展;而三星、苹果则有可能利用目前的技术优势来遏制中国军团。&/p&&p&&br&&/p&&p&硝烟四起,决战到来。谁,才能最终赢得印度市场十三亿消费者?&/p&&p&&br&&/p&&p&&br&&/p&&p&&br&&/p&&p&&br&&/p&&img src=&/v2-dbda7dc872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9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p&&br&&/p&&p&&br&&/p&&blockquote&&b&背景简介:&/b&本文作者为高学思,马德拉斯大学印度历史硕士、文理双学历。文章于日以“征服印度市场需要几步?让他们来告诉你”为题发表于观察者网(&a href=&/?target=http%3A///gaoxuesi/_419935.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gaoxuesi/2&/span&&span class=&invisible&&017_07_26_419935.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b&责任编辑:&/b&孙远&/blockquote&&p&&br&&/p&&p&&br&&/p&&p&欢迎关注风云之声&/p&&p&&br&&/p&&p&知乎专栏:&/p&&p&&a href=&/fengyu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feng&/span&&span class=&invisible&&yun&/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一点资讯:&/p&&p&&a href=&/?target=http%3A///home%3Fpage%3Dchannel%26id%3Dm107089&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ome?&/span&&span class=&invisible&&page=channel&id=m10708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今日头条:&/p&&p&&a href=&/?target=http%3A///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p&
关注风云之声提升思维层次解读科学,洞察本质戳穿忽悠,粉碎谣言导读中国手机厂商从2013年开始,由小米、oppo、vivo以及联想等品牌组成的中国手机军团,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横扫了印度市场。从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从15%飙…
&img src=&/v2-ccd4d4fff9f33b1f1dd861_b.jpg& data-rawwidth=&1264& data-rawheight=&8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4& data-original=&/v2-ccd4d4fff9f33b1f1dd861_r.jpg&&&p&&b&文 / 李儒超 郭晓峰 卜祥 康晓&/b&&/p&&p&2016 年春节刚过,乐视体育 CEO 雷振剑就慌不迭得坐在谈判桌前。&/p&&p&他已经失败了一百多次。在此次 B 轮资金筹措中,雷振剑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困难,20 亿的融资计划被主流投资机构悉数拒绝,启动数月,几无进展。此时距 A+ 轮融资已过去半年,版权市场疯狂扫货背后,是乐视体育高度紧张的资金链,一旦 B 轮失败,原先在 A/A+ 轮向投资人讲述的版权故事将无以为继。&/p&&p&雷振剑无奈,又去敲响了贾跃亭办公室的大门。然而,贾跃亭很快将他劝了出去,告诉他不必太担心。&/p&&p&很快,建银国际的投资 offer,出现在了雷振剑案头。依靠这份及时雨般的文件,雷振剑迅速拿下了海航、中泰证券等数家机构,融资金额也水涨船高,一路飙升至 80 亿——这是原先金额的四倍。&/p&&p&这次,乐视体育真的火了。“当时追逐他们的机构很多,雷总告诉我们要细谈就得先把钱打过来。”一家参与过询价的机构负责人告诉腾讯科技。尤具代表性的是中泽文化,这家成立不足两年的机构接触没几次,就急忙在一月内将 10 亿元资金打进乐视体育账户。&/p&&p&那是乐视体育最风光的时刻。去年 4 月 12 日,乐视体育完成 B 轮融资,由海航领投,中泽文化、体奥动力等 20 多家机构及孙红雷、刘涛、陈坤等 10 余位明星投资者跟投,共融得资金80亿元,公司估值达到 215 亿元。&/p&&p&然而,“雪中送炭”的建银国际,却从这份投资者名单中悄然消失。&/p&&p&诡异的事情才刚刚开始。由于 B 轮的疯狂追逐,令多家机构在签约时有所懈怠,本应在 4 月更新的工商系统股东名单,被乐视体育拖延到当年 11 月 24 日。这时,众多几乎未曾行使股东权益的股东们才发现,乐视体育公司账上的融资,早已不翼而飞。&/p&&p&消失的数十亿资金,只是拉开了“乐视危机”大局的帷幕一角。2016 年 11 月 6 日贾跃亭的一封公开信,让乐视资金危机见诸于世,一时间,乐视体育、乐视手机、易到、乐视网等一系列乐视系公司悉数被卷入漩涡。&/p&&p&波及的利益方名单也在不断增加。从最开始手持 150 亿救盘的融创中国,到之后的韬蕴资本、鑫根资本等,众多利益方主动或被动的加入了这场“拯救乐视大戏”。&/p&&p&7 月 21 日,孙宏斌成为上市公司乐视网的董事长,意味着这家公司未来还有企稳的机会;贾跃亭主攻的的乐视汽车也有可能真的成功;但是,贾跃亭最为津津乐道的乐视生态已经失败。&/p&&p&从声势浩大、高歌猛进、资本追捧,到危机四伏、业务瓦解,贾跃亭一手打造的乐视生态体系,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便从高峰走到落幕。&/p&&p&乐视生态的失败和瓦解,表面来看是贾跃亭扩张过快、资金链断裂危机所导致,深层次原因,则是其精心设计的一套商业模式难以维系,被迫撤退引发的连锁反应。贾跃亭手中依然握有筹码,过去一年,他已做好全身而退的准备。&/p&&p&面对未来可能会输掉一切的风险,贾跃亭是彻底放手还是& all in &孤注一掷拯救乐视?再次延期回国的他,正面临其人生最艰难的一次抉择。&/p&&h2&&b&乐视模式的风光与失灵&/b&&/h2&&p&一直以来,乐视生态的难解之处,在于其眼花缭乱的资金腾挪术。这不仅限于上市公司乐视网与非上市体系之间的关联交易,资本之间相互提携造就的交易也存乎其中。&/p&&p&最终,上市体系、非上市体系、外部融资三方,共同织就了一张大网,在前期将乐视推上了神坛。&/p&&p&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唐国正告诉腾讯科技,抛开贾跃亭“乐视生态“概念的包装部分,放言乐视全局,乐视生态模式包含三个核心组成部分:&/p&&p&1、低价甚至赔钱卖电视、手机等硬件产品,使得产品销售迅速走量,做大收入规模;&/p&&p&
2、内容收入补贴硬件亏损,基于硬件和平台的会员付费增值模式;&/p&&p&
3、新的生态业务通过资本运作孵化完毕,装入上市公司体系,把亏损通过关联交易做到非上市体系,推动乐视网业绩和股价的飙升;基于此进行定增等方式融资,循环投入到业务发展,并通过业务协同带来整体利润上升,最终实现乐视生态模式的闭环。&/p&&p&最明显的案例是花儿影视的并购案、超级电视业务的孵化成功,推动乐视网股价一度持续上涨,给予了贾跃亭极大的信心。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似乎也朝着既定的方向一步步发展。&/p&&p&从最初资本运作的手法来看,乐视影业和乐视体育便几乎如出一辙。本文开头所提“建银国际”的迷局,在乐视生态的发展历史中,有另一个更为完整的版本。&/p&&p&2011 年 12 月,乐视影业成立,发起人认购价为每股 1 元,实际出资 1500 万元。这时乐视影业尚未成为资本圈的宠儿,成立近两年间没有任何融资。到了 2014 年 11 月,乐视影业估值蹿升至 48.39 亿元,每股价值攀升至 40.37 元。此后,乐视影业股权“一转八”,风投与明星争相进入。到 2015 年 9 月,乐视影业的估值已经高达 69.75 亿元。&/p&&p&&br&&/p&&img src=&/v2-b531b41bf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1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b531b41bf_r.jpg&&&p&&i&(乐视影业融资历程)&/i&&/p&&p&这是一个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回顾这一融资历程,最关键的节点在于 2013 年 8 月的乐视影业首轮融资,风投以 27 倍市盈率进入,将乐视影业的每股价值提到了 27 元。此后,经由这笔高价拉升,乐视影业向名人群体的低价出售,也有了足够诱惑;搞定名人的背书,后续机构的追逐也顺理成章。&/p&&p&而整个融资案的“关键先生”,2013 年 8 月进行注资的那家风投,正是曾参与乐视网上市等后续多个资本运作的“亲密战友”红土创投。这与“建银国际”在乐视体育整个融资案的作用相似:巧合地出现在关键时刻,进而引发资本哄抢,做高估值。&/p&&p&当然,充足的资金支持,也客观推动了乐视在业务层面的快速扩张和布局,乐视影业、超级电视、乐视体育等在产品和业务层面都曾有不错的发展。“先上市,后做业务”,乐视网多年前曾获得类似评价,乐视体育等业务的发展轨迹与上市公司如出一辙。&/p&&p&如果接下来一切按照贾跃亭设想的发展,所谓的乐视生态帝国似乎已指日可待。&/p&&p&但一个突然出现的监管层变化使得乐视生态模式最重要的第三环被阻断。贾跃亭逐渐意识到,自己精心设计的这套商业模式正变得难以维系。&/p&&p&这个变化是,证监会前高官李量、张育军、姚刚等人相继被查,2016 年开始证监会对于乐视网等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的监管也变得格外严厉。&/p&&p&具体表现是,乐视影业注入乐视网上市公司的并购案失败,此后一再搁浅。&/p&&p&2015 年 12 月 5 日,乐视网宣布停牌,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购买乐视影业的控股权;半年后的 2016 年 6 月 2 日,乐视网复牌,称拟收购乐视影业 100% 股权,作价 98 亿元,同时拟向不超过五名特定对象定增配套募资不超过 50 亿元。&/p&&p&不过,乐视影业并购案 5 月 12 日便曾遭遇深交所问询,乐视网虽然 6 月 2 日回复了问询,但在此后的 5 个月时间里一直未进入股东大会投票阶段,这被认为是乐视网预期交易方案很难通过证监会审核,需要进一步调整。&/p&&p&在距离预案出炉半年后的 2016 年 11 月 7 日晚,乐视网最终对外宣布乐视影业注入失败。该并购案一路跳票,直至如今,仍未完成。&/p&&p&而乐视影业的命运,与此前乐视网在证监会获得的“特殊”待遇有着天壤之别。&/p&&p&时间回到2013年10月,乐视网收购花儿影视的增发案一度引发巨大争议,被质疑其配套募集资金的数额是否触及政策红线,即不超过交易总额的25%。&/p&&p&根据当时的乐视网公告,乐视网以现金和发行股份相结合的方式购买花儿影视100%的股权,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乐视新媒体 99.5% 的股权,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本次交易总金额 15.98 亿元的 25%。&/p&&p&但这笔操作却经不起推敲。事实上,这家帮助乐视网提升可募集资金上限的“乐视新媒体”,是一个月前,也就是 2013 年 9 月刚成立的空壳公司,与乐视网因花儿影视注入进行的停牌几乎同时。因为没实体业务,成立时间又如此蹊跷,有分析称乐视新媒体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被乐视网收购,从而提升乐视网的配套募集资金上限。&/p&&p&这一操作对于专业人士并不难看出,更何况是证监会。然而,2013 年 12 月,正是这个“问题议案”,获得了证监会并购重组委通过。2014 年 3 月,乐视网正式完成花儿影视的注入。&/p&&p&转折点很快到来。&/p&&p&2014 年 12 月 1 日,当时很少人留意,证监会官网公布了原投资者保护局局长李量被查的消息,而根据 2016 年 11 月央视新闻的报道,此次李量被查,是因为 2000 年至 2013 年收受包括乐视网在内的九家公司共计折合人民币 693 万元,为上述公司的上市和并购等资本操作提供帮助。&/p&&p&“现在来看,自 2014 年底李量被查后,证监会对乐视网的议案可能就有了格外照顾。”曾在乐视系公司经手财务的华欣(化名)向腾讯科技表示。&/p&&p&“乐视影业多次尝试注入上市公司失败,让我们发现,证监会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证监会了。”华欣如此感慨。&/p&&p&乐视影业的并购案失败并非个例,该时期,国内资本市场影视业并购的大环境也发生了巨变。暴风集团、唐德影视、万达院线等抛出的收购相关影视公司的交易预案都纷纷失败,高估值、明星炒作等现象被证监会频频挑战。&/p&&p&资产注入、定增等这一系列围绕乐视网的资本操作连续受阻,使得贾跃亭的“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无法成型,并导致乐视生态体系隐藏的一系列风险和危机被放大。&/p&&p&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唐国正看来,单纯从贾跃亭设计的乐视生态模式本身来看,颇为聪明,只要“三步走”战略能不断顺利进行下去,乐视体系完全可以兼顾业务增长与市值攀升。然后,贾跃亭再通过减持、质押、增发等手段,可借助乐视网这一重要的融资杠杆,获取更多资金。&/p&&p&“子业务即便亏损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对于会计出身的贾跃亭而言,依托乐视控股,通过各种财务手段在并不违法的前提下把上市公司业务做到赢利并非难事。”唐国正告诉腾讯科技。&/p&&p&乐视的真正挑战在于触碰了证监会的监管红线。而当其模式最后一环受阻,便迅速导致一系列危机的连锁反应。&/p&&p&首先,乐视生态的负债危机被迅速放大。众所周知,乐视缺乏稳定的利润现金流来源,在电视、手机、体育、汽车等领域的大投入都面临较大亏损,而如果无法兑现上市承诺,建立资本退出通道,也难以再获得持续的外部融资支持,最后,贾跃亭将面临持续扩大的亏损和资金缺口。36 氪此前曾报道,乐视生态整体的负债总额超过 300 亿,但该数据遭到乐视官方否认。&/p&&p&其次,乐视网的股价和估值遭遇严重冲击。从 2014 年到 2016 年,国内 A 股市场正好经历了从狂热到低谷的转折,尤其在乐视网从 2015 年 12 月 7 日停牌后将近 6 个月的时间里,上证综指跌幅达到 18.02%,同期创业板跌幅也达到 18.58%。乐视网 2016 年 6 月 3 日复牌时,股价最高点为 60.98 元,截至 11 月 8 日收盘时,股价报 38.99 元,跌幅超过 34%。&/p&&p&市场风云突变,乐视影业注入失败,导致乐视网在资本市场的原有的高成长预期破灭,股价不断下跌,并放大了贾跃亭股权高质押的风险,打乱了乐视网定增的计划。而一度有望为亏损创业公司提供融资通道的战略新兴板搁浅,也阻断了乐视生态业务寻求上市的另一种可能。&/p&&p&同时,伴随业务扩张,乐视在营销、广告、薪酬、运营等各领域成本的激增,也加重了贾跃亭面临的资金危机。&/p&&p&去年九月开始,乐视体育、乐视手机相继传出欠款、拖欠工资、裁员等消息;11 月 6 日,贾跃亭接受腾讯科技独家专访,首次公开承认乐视扩张过快导致资金紧张,要“停车检修”。&/p&&h2&&b&撤退征兆:贾跃亭资金大挪移&/b&&/h2&&p&作为乐视帝国掌舵者,贾跃亭在乐视影业的漫长注入过程中显然早已预见危机。&/p&&p&“此次乐视危机大爆发背后,其实是贾跃亭的战略性撤退。”唐国正向腾讯科技分析。&/p&&p&种种迹象显示,2016 年 6 月开始,贾跃亭已经开始为自己谋划退路。&/p&&p&贾跃亭最直接的动作是回笼乐视体育、乐视手机等子业务资金。&/p&&p&彼时,当 B 轮融资的资金陆续到账,乐视体育的声势依旧在最高点,内部也士气高涨,版权持续入袋,负责版权采购的副总裁于航甚至在高管会上公开宣称,“CEO 给我的任务,就是让我买,买到业内第一名”。&/p&&p&但因为不是全款现金支付,体育账上真有多少钱,似乎并没有太多人关心。直到雷振剑要求财务向乐视控股申请工资发放,一些乐视体育高层才发现,公司已经没钱了。&/p&&p&在今年 1 月的一次投资者会议中,融创中国 CEO 孙宏斌确认,“80 亿中有 30 亿被用到了其他地方,要是还回去体育就不缺钱了”。&/p&&p&但曾在乐视体育任职的某位高管汪鑫(化名)向腾讯科技声称,这笔资金挪用远不止 30 亿,否则,也不至于连基本工资都无法支付,“体育的主要支出都是大笔的整钱买版权,零碎的钱很少,但我们 B 轮融资后体育有花大笔资金购买版权吗?”&/p&&p&如果不是大额挪用,很难解释如此短的时间内,乐视体育迅速从行业公认的“土豪”,变成负债累累。袁丹也向腾讯科技确认,从去年 9 月底开始,以往花钱最大方的版权、市场部门都开始大幅缩减开支。&/p&&p&几乎与此同时,乐视手机的资金也出现了骤然亏空。腾讯科技从供应链渠道独家获悉,仅硬件材料等相关渠道,乐视手机业务的总欠款当时保守估计达到 50 亿元左右,涉及整机 ODM 厂商及指纹、摄像头等多个元器件的模组厂商。此前据《财经》报道,乐视手机整体资金缺口在 60-80 亿左右。&/p&&p&这笔欠款在腾讯科技接触的手机行业人士眼中,同样不可理解。“手机本是一个模式成熟的现金流生意,只要能把手机卖出去收回钱,就能运转下去”。&/p&&p&不仅如此,乐视手机本身也完成了 5.3 亿美元(约合 35 亿元人民币)的首轮融资,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动用卖出硬件回流的销售款,仅凭乐视手机自身的亏损规模,绝不可能欠款 50 亿元以上。&/p&&p&即便是争议不断的易到,乐视去年 11 月也从其身上收回 13 亿元借款。&/p&&p&这仍不是终点,类似的资金回流还发生在乐视网身上。&/p&&p&早在 2015 年 5 月,乐视网称贾跃亭拟计划在未来 6 个月内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约8%,减持目的是“为了缓解公司资金压力”;6 月,贾跃亭减持套现约 25 亿元。当年 10 月,贾跃亭再向鑫根基金转让乐视网 1 亿股,协议转让金额 32 亿元。&/p&&p&这两笔共计 57 亿的资金,贾跃亭承诺全部借给乐视网作为营运资金,免收利息;乐视网归还资金后在 6 个月内全部用于增持乐视网,减持与增持金额的差额将无偿赠予上市公司。而在 2015 年 6 月,贾跃亭也确实借出了第一笔款项,协议称金额不少于 25 亿元。&/p&&p&然而,根据乐视网 2016 年年报,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贾跃亭及其姐姐贾跃芳不仅没有签订与乐视网第二期借款协议,反倒在第四季度乐视最为艰难的时刻,收回了约 30 亿元借款。&/p&&p&&br&&/p&&img src=&/v2-10d6d9ca4cb9ae6d805d1f6cb751f0e3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1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10d6d9ca4cb9ae6d805d1f6cb751f0e3_r.jpg&&&p&&br&&/p&&p&此时,贾氏姐弟在乐视网的借款总额,已经从 2015 年底时的近 35 亿元,大幅缩减到 2016 年底的不到 4.5 亿元。而原先承诺的半年内增持,至今仍无声音。&/p&&p&如若再加上今年 1 月 13 日融创中国 150 亿入股乐视时落入贾跃亭个人账户的资金,这个数字将更为庞大。据了解,当时融创共计支出 150.41 亿元,其中,转让自贾跃亭个人的股份为1.71亿股,按照彼时乐视网停牌前 35.8 元的股价,这部分股份价值约 61 亿元。&/p&&p&这意味着,仅从去年四季度之后,贾氏家族从乐视网就至少撤出了 100 亿元左右真金白银。&/p&&p&此外,目前贾跃亭仍持有乐视网 5.12 亿股,这部分股权有 99% 均被质押,以行业惯例估测,假设其质押价格均价为 45 元、质押率为 45%,其通过质押获得的资金金额也极可能达到 100 亿元左右。&/p&&p&总计约 300 亿元----这是贾跃亭个人能直接掌握调动资金的保守数字。&/p&&p&过去半年,乐视汽车尤其FF的投入,是贾跃亭依然保持高投入的领域,据称累计投资超百亿元,但贾跃亭个人投资资金尚无法确认,此前,乐视汽车已完成 10.8 亿美元首轮融资,据腾讯科技此前获得的资料显示,该笔融资主要被用于 FF 的研发。&/p&&p&贾跃亭目前手中究竟还持有多少现金和资产?外界无法得到准确的数字,但种种信息显示,这个数字仍然极为可观。&/p&&p&真正的疑问在于,贾跃亭会拼下其所有身家“all in ”拯救乐视吗?&/p&&h2&&b&帝国幻梦&/b&&/h2&&p&三年前,贾跃亭曾有过一次拯救乐视的经历,那时,all in 是他唯一能做出的选择。&/p&&p&身陷政治传闻长期滞留美国、股价大幅下滑、股权质押危机爆发、品牌摇摇欲坠,若乐视崩盘,2014 年的贾跃亭将一无所有。&/p&&p&从当年十月贾跃亭接受腾讯科技专访否认自己是红顶商人、然后转道香港回国,到乐视手机、汽车、体育等乐视生态业务的迅速推进,贾跃亭在 2015 年神奇的上演了大逆转。&/p&&p&经历过如此大挫折还能再次崛起,令很多外界人士对贾跃亭的评价大为改观。贾跃亭也开始出现在国内一些高端行业会议的演讲台,风头一时无俩。&/p&&p&作为从山西小县城走出的草根出身的创业家,贾跃亭一路走来最不缺乏的就是争议。前瞻、精明、果断,游走在政商关系敏感地带,贾跃亭的成长和命运,是小人物逆袭的传奇故事,也浓缩着中国近二十年时代变化的鲜明色彩,经济转型、下海创业、产业变革、政商关系、资本腾挪术,都可以在贾跃亭的发迹史中找到参照。&/p&&p&如果说 2014 年第一次遭遇重大挫折之前,贾跃亭敏锐抓住了时代跳动的脉搏,扮演着一个不甘平庸的精明商人的角色;那么在经历挫折和人生最低谷之后,理想主义和使命感真正开始在其心中萌芽,特立独行、挑战世俗、命运的抗争,在此后乐视的扩张历程以及贾跃亭的很多公开言论中都有所流露。&/p&&p&“怎么大风越狠、我心越荡”,2015 年公司年会上贾跃亭演唱的《野子》这首歌,是他过去一年最想传达外界的宣言。&/p&&p&就在 2014 年陷入低谷的时间里,乐视反而招揽进了很多手机、汽车、体育行业人才,除了乐视生态的想像空间、利益层面的许诺,贾跃亭展现出的理想特质,也是打动这些外部高管人才加盟的重要原因。&/p&&p&乐视生态战略的清晰、理想主义的萌发、公司状况的全面好转,结果如外界所见,贾跃亭一手主导了
年上半年期间乐视近乎赌博式的扩张。&/p&&p&从去年 6 月,到去年 11 月危机公开,约略五个月的延迟,则是乐视生态帝国最后的疯狂。&/p&&p&乐视体育是乐视系公司靠资本驱动的巅峰之作。与乐视体育有过版权谈判的公司高管戴宗(化名)说,乐视体育对版权的渴望曾让他大跌眼镜,“他们敲定的很快,哪怕很大的案子,于总也能当场拍板,不用汇报,马上签约”。“于总”正是负责版权采购的副总裁于航。&/p&&p&事实上,为了让融资文件上版权储备一栏的数字变得好看,乐视体育的版权签约速度极其惊人,决策人只有于航和雷振剑两个人,“什么决策委员会,在这边就从来没有过,雷子(雷振剑)根本不看文件,到后来,就于航一个人定”,乐视体育前高管汪鑫说,和 MLB 的签约就是于航的朋友来谈,6000 万说花就花出去了,其中有多少猫腻谁也不知道。&/p&&p&这一度让众多高管十分不满,前央视知名主持人、乐视体育联席总裁刘建宏就是其中一个。&/p&&p&负责内容运营的刘建宏团队曾与某高尔夫赛事版权方接触,对方开价 10 万美元,但考虑到高尔夫过于小众,刘建宏直接拒绝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不久后,他发现于航带领的版权部门居然已经买了下来,价格是最初的 6 倍。&/p&&p&这一切全程没有知会内容部门。当刘建宏发现时,赛事已经结束;此后,版权方又以赛事未按合约播出为由,将乐视体育告上法庭,乐视体育只能赔钱了事。&/p&&p&“内部很多人都知道,刘建宏和于航因为这事闹的很僵”,袁丹告诉腾讯科技。出了这么大纰漏,公司也赔了一大笔钱,处分结果居然只是雷振剑和刘建宏各罚 5000 元,于航罚 2000 元,这一度让袁丹很不解。&/p&&p&但后来,袁丹发现,确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整个公司从上至下都陷入了对资本的疯狂崇拜之中,几百万确实不叫事。&/p&&p&“央视的朋友跟我说过好几次,这么多年他都没见过这么花钱的人,正常的公司也没见过这么花钱,但我们已经刹不住车了”,汪鑫无奈表示。&/p&&p&没有节制,没有制度,没有投决,远不止是乐视体育,这更是危机爆发前,整个乐视帝国的资本幻梦下,共同的痼疾。&/p&&p&与乐视网存在颇多关联交易的乐帕(LePar),其财务问题是乐视内部几乎公开的秘密。作为乐视线下加盟店的实际运营方,乐帕承载了乐视电视、乐视手机线下扩张的重任。&/p&&p&2016 年初时,LePar 店尚只有 3000 家上下,但按照乐视的规划,最终要达到上万家的规模。“因为战略意义重要,张总(张志伟,乐帕负责人)申请的各种开店费用,以及给加盟商提供的补贴,都可以轻易过审”,一位乐视内部人士向腾讯科技表示。&/p&&p&这一系列财务问题,随着后来孙宏斌进入乐视后被严加整顿;在今年 4 月,张志伟最终离开了公司。&/p&&p&高调扩张的手机更是无法幸免。“每台在印度卖的千元机都补贴,就是为了要数字,第一年赔得很厉害,但成绩不错”,熟悉乐视手机销售体系的一位人士向腾讯科技表示,“这相当于是送手机,送谁不会啊,但要亏出多少钱?”&/p&&p&经手这笔扩张案的是时任乐视控股亚太区总裁的莫翠天。除了印度市场的高补贴导致的亏损,香港市场也在其手中或亏了接近 10 亿。最终,乐视危机爆发后,莫翠天立刻被高峻接替,成了乐视体系最早被撤职的高管之一。&/p&&p&这是全生态的困境。前乐视财务人士华欣说,这一怪现状,令她和她的财务同事都很痛苦,“所有审批都是刷脸,就算过不了,求求情也就过了”,畸形的制度甚至让华欣开始怀疑人生;虽然在乐视体系平步青云,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离职,“我不相信这个气球能一直吹下去”。&/p&&p&在贾跃亭“三步走”战略的推进下,乐视内部早已变成了完完全全的资本驱动。浮躁,冒进,以及浮躁冒进引发的一系列财务亏空,成了乐视危机埋藏数年的一个重磅炸弹。&/p&&h2&&b&拯救者联盟&/b&&/h2&&p&正如人们半年多来所看到的一样,乐视生态业务逐渐走向瓦解,资金危机依然严重,讨债事件层出不穷,直到如今,风向仍未扭转。&/p&&p&过去三年,贾跃亭早已将规模庞大的内外部利益方都圈入进这场“大生态”的幻梦之中。即便贾跃亭自己,也无法准确预估刹车所带来的影响,以至于这场撤退究竟留下了多大的窟窿,至今依旧是一个谜。&/p&&p&对于乐视此前在资本市场的忠实支持者而言,当前最主要的挑战就是一起帮助其贾跃亭将窟窿填上。&/p&&p&“乐视的势头扭不过来,声誉继续差下去,没人能当受益者,我们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家参与乐视融资的机构负责人说。&/p&&p&在“乐视拯救者”的队伍中,后入局的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动作最大也最多。从今年 1 月,融创已经累计向乐视网注资 120 多亿元,以求扭转颓势。&/p&&p&根据腾讯财经的报道,在 7 月 17 日的乐视网临时股东大会上,孙宏斌再次强调了对乐视的看好,“我一直看好乐视网上市公司这块业务,乐视影业、乐视致新、A 股上市的乐视网,肯定是没问题,但确确实实有很多困难”。&/p&&p&尤其在贾跃亭辞任上市公司乐视网一切职务的现在,重振乐视上市部分的重担已经完全落在了他身上。孙宏斌此前已正式出任乐视网董事长。&/p&&p&融创的另一个“队友”,是近期被推向台前的韬蕴资本。&/p&&p&一位接近韬蕴资本的人士向腾讯科技独家透露,作为贾跃亭当年忠实的拥趸,韬蕴资本花在乐视身上的总资金可能高达20亿元,涉及对象包括乐视影业、乐视手机、乐视体育、乐视汽车等众多业务。&/p&&p&事实上,在 2014 年年底的那次乐视网 45 亿元定增中,韬蕴子公司蓝巨资本曾以 15 亿元出资试图参与其中,但最终定增案被否,无奈只能继续转投乐视非上市体系。&/p&&p&去年 11 月危机爆发后,韬蕴资本也迅速开启自救。之后,贾跃亭给出了拿公司股权资产抵债的方案,韬蕴资本接受了。&/p&&p&韬蕴资本一位高层向腾讯科技透露,事实上,最开始韬蕴看上的资产是酷派,“价值被严重低估,因为作为昔日的“中华酷联”一员的酷派,有手机技术、渠道的积累,还有深圳、东莞的厂房和土地”,但酷派身上大量的关联交易最终让韬蕴望而却步,“我们理不清,还是不敢接”。&/p&&p&最终,韬蕴将目标锁定在了易到身上:大平台及平台用户,大量网约车牌照,保证了易到仍是一块很有价值的资产。当乐视有意从易到退出时,韬蕴资本 CEO 温晓东一天就接到了 20 多个电话。&/p&&p&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点是,易到司机的欠款,已经涉及到社会问题,如若触动更多部门的神经,后果不堪设想。&/p&&p&“我们认为乐视的问题是阶段性的,不存在本质问题,但如果社会问题继续发酵,将是彻底击垮乐视的重击”,上述韬蕴资本高层人士强调。&/p&&p&韬蕴的救盘还在继续。腾讯科技从接近交易的人士处独家获悉,接盘易到后,韬蕴又拿下了乐视音乐作为抵债,对价折合数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韬蕴还在就乐视金融等更多乐视非上市体系股权资产的转让与乐视方接触。&/p&&p&“如果老贾暂时救不了,我们来救”。&/p&&p&与韬蕴立场相似的,还有被外界认为早已“出局”的鑫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曾强。虽然年初鑫根已经从上市公司乐视网中部分退出,但粗略估计,鑫根至少还有十几亿元资金在非上市体系之中。&/p&&p&而今,随着非上市体系问题逐渐显露,曾强也早已开始为乐视奔走。知情人士告诉腾讯科技,鑫根基金及其与乐视旗下公司成立的深圳市乐视鑫根并购基金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等合资公司,目前仍在正常运作。其中,鑫根对乐视手机的下一步动作,或将极大影响乐视控股的命运。&/p&&p&“我们仍在参与深度重组,”曾强近日向腾讯科技独家回应称。这位曾被贾跃亭挤出“朋友圈”的前亲密战友,已在危难之时归来。&/p&&p&除此之外,另一家机构中泽文化,已经在今年 5 月的 B+ 轮融资中主导了对乐视体育的接盘,并与关系密切的宁波中意产业园一到,为乐视体育在宁波寻得了新的地皮。&/p&&p&接近中泽的人士向腾讯科技透露,在中泽主导下,乐视体育业务已经进入调整期。与此同时,雷振剑也正与贾跃亭谈判,希望将贾跃亭手上通过个人持股公司百乐文化传媒持有的股份,或以 70 亿元估值的对价释放出来;并准备释放乐视体育高管持股平台鹏翼资管中心中众多高管的股权,这部分股权约 10%。&/p&&p&“雷振剑希望和贾跃亭尽可能切断关联,以站队中泽;至于中泽,依旧在想一切办法将乐体之前的窟窿填上”,该人士向腾讯科技强调。&/p&&p&由此可见,无论是为了自身利益,还是为了对自身判断的坚持,韬蕴、鑫根、中泽及诸多机构,并未丧失对乐视系公司的信心,仍在尽一切可能为乐视系公司奔走。&/p&&p&这并非某一方的执念。私募基金人士向东更是反复向腾讯科技强调,乐视不是庞氏骗局,“虽然贾跃亭有问题,乐视内部问题更大,但乐视电视、乐视手机、乐视体育、易到等一系列业务曾取得的成绩都是实打实的,即便制造这些成绩的过程有点歪门邪道,但我们只看结果”。&/p&&p&在他看来,乐视的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某些“骗局”,但乐视能拿出的实绩,将其与真正意义的“庞氏骗局”化作等号,完全不准确。&/p&&p&“如果非要定义个词,直接叫乐视骗局就好,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东西”。&/p&&p&不是庞氏骗局,决定了乐视仍有被拯救的必要,以及,只要能挺过来,乐视的众多公司,依旧拥有未来。这是“孙宏斌们”必须共同笃信的将来。&/p&&h2&&b&贾跃亭的艰难抉择:自保还是 all in?&/b&&/h2&&p&拥有未来的公司,有可能不再包括乐视手机。比起其它出路日益明朗的板块,严重的欠款现状,使得其成为当前乐视非上市体系最具变数的一块。&/p&&p&在腾讯科技所知的 50 亿欠款中,乐视偿还尚且不足一半。据不完全统计,乐视手机波及的供应商及代理商约有数十家。乐视此前已分批约谈供应商及代理商,并提出债转贷、债转股、分期付以及打包证券化共四套解决方案。但由于涉及金额较大,且供应商较为分散、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p&&p&“分期付基本没有按期还,债转股看似不错,但只针对欠款过亿元的供应商。”向乐视追债的一供应商人士向腾讯科技透露。&/p&&p&然而即便是债转股,施行也不顺利。供应商中,欠款最多的是 ODM 的仁宝,金额高达逾 17 亿元。在今年 3 月,仁宝宣布入股乐视致新,对价约 7 亿元人民币,持股 2.15%。&/p&&p&但腾讯科技却获知,仁宝的债转股前提必须是,乐视按期还款并累计完成总欠款的50%(约9亿元),但乐视第一期就逾期未还,导致债转股从法律上而言并未真正生效。&/p&&p&除了仁宝、信利等大额欠款供应商之外,较大的还有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的 3-4 亿元左右,及与大联大并称亚洲 IC 通路两大龙头之一的文晔,欠款约为 1.3 亿元;此外还有上海虹日,主供东芝存储,约 400 万美元。&/p&&p&据了解,大联大、文晔等公司希望能获得像仁宝那样的乐视致新股份,未能如愿。乐视方面想以其它公司股份抵债,未获得同意。&/p&&p&不过,乐视在今年第一季度归还了大联大约 3100 万元欠款,同样对文晔支付了小额货款。日前,大联大、文晔都表示,由于乐视归还了部分欠款,公司业绩不再受到乐视危机影响。&/p&&p&“一部分偿还的,加上还有数十家亿元级别以下的供应商欠款,乐视手机目前还有超过 30 亿元的欠款未还清。”上述知情人士透露。&/p&&p&从这些事实来看,虽然解决手机欠款困难重重,但乐视似乎并未放弃拯救的希望。&/p&&p&“其实最开始乐视手机是准备卖的,报价 50 亿,无人问津”,一位知情人士向腾讯科技表示,如果乐视无法将巨额债务抹平,就算卖,这块重资产业务也很难处理出去。&/p&&p&为此,乐视非上市体系核心公司乐视控股极有可能将集中所有精力,接管手机并处理其问题。&/p&&p&腾讯科技从乐视控股多位内部人士处了解到,此前乐视手机财务负责人魏亚军升至乐视控股担任 CFO 后,两边财务体系已经趋于融合;乐视控股也将成立公关小组,专门应对手机问题。&/p&&p&“老贾想保住手机”,一位接近贾跃亭的人士向腾讯科技表示。手机背后巨大的现金流,以及对乐视视频会员的贡献,一直被贾跃亭看重,但现在的巨额欠债和品牌危机,想解决掉并不容易。&/p&&p&不过,贾跃亭口中所言想保住乐视手机的真实性,以及是否会贯彻到底,当前依旧需要打上一个大问号。&/p&&p&在今年上半年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简称“阿木”)从前乐视移动总裁冯幸手中接手乐视手机后,为了改善手机业务当下的经营状况,首次采取了体外循环的做法。&/p&&p&“他把手机业务外包给第三方进行采购,因为乐视本身的信誉已无法向供应商下单,当时选择了海派。乐视还与海派、渠道商建立了三方共管账户,这样做目的可以让乐视手机正常销售,再用渠道回款继续下单,形成资金良性循环。”乐视内部人士对腾讯科技表示。&/p&&p&但贾跃亭接下来的行为却又一次令人费解。“在操作了一两次后,乐视并没有将回款用在下一批产品订单上,而是被贾跃亭用在了所谓更需要钱的地方,海派觉得风险很大,就暂停了合作。”海派内部人士表示。目前,海派仍存有乐视手机 Pro 3 约 10 万部库存,准备低价出售。&/p&&p&华欣也向腾讯科技确认,已经不止一个财务同事因为被强迫转账汇款,最终提出辞职。&/p&&p&这意味着,乐视手机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候,可能依旧在用其“现金流”为贾跃亭反向输血,至于资金的去向,外界不得而知。&/p&&p&唯一能确认的是,部分资金被投向海外的乐视汽车、法拉第未来及部分房产。&/p&&p&此前,贾跃亭在海外的房产投资已经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位熟悉乐视汽车项目的人士表示,“如果说工厂拿地还理所应当,但一些所谓的办公拿地、甚至招待高管的拿地就有些牵强了”。在他看来,“不是说拿这些地不重要,但租用办公室、住酒店就可以暂时解决的事,优先级肯定是需要下调的”。&/p&&p&近一年,相关部门收紧了外汇管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贾跃亭的海外投资步伐。在去年7月,乐视非上市体系公司 LeEco 曾宣布 20 亿美元收购美国电视品牌 Vizio,但约定的半年期限过去,这项交易最终破产,有外媒直指,交易破产的重要原因,可能正是外汇管制。&/p&&p&不过,乐视并未停止向海外投资的步伐。乐视体育前汪鑫还向腾讯科技透露,此前乐视体育通过深圳市平银能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向平安银行北京分行贷出的约合 10 亿多元人民币的海外款项,最终也没有用美元还上。&/p&&p&“当时的名目应该是发展乐视体育北美市场,操作上采取了内保外贷”,由于没有风险敞口,最终平安收回了境内的担保,境外资金权且算作用境内担保资产置换了。&/p&&p&值得注意的是,资金出海之后,与乐视网、乐视控股的关联便区隔开来——事实上,贾跃亭在国内的投资,也做了巧妙的、但却被外界忽视的区隔。&/p&&p&贾跃亭在国内的资本运作一般有两个主体操作公司,一个是最为人所知的乐视控股,另一家公司是百乐文化传媒。诸多从业人士常将二者共同视为贾跃亭操作非上市体系的主体,但二者所体现的利益截然不同。&/p&&p&其中,贾跃亭虽然持有乐视控股 90% 以上股份,但乐视控股的投融资贯穿乐视上市体系、非上市体系,其中牵涉的持股质押、担保贷款极为复杂。&/p&&p&百乐文化传媒却单纯得多。该公司仅有两名股东,贾跃亭持股 99%,贾跃亭的姐姐贾跃芳持股1%。无疑,这是贾家的独资公司。&/p&&p&根据工商信息,百乐文化传媒正是通过子公司北京致乐,持有汽车项目国内公司主体乐视汽车(北京)有限公司。而贾跃亭在乐视体育的权益也是由这家公司持有。&/p&&p&可以说,这家完全代表贾跃亭个人利益的公司所掌握的正向权益,几乎已与负债累累、麻烦缠身的乐视控股相隔离。&/p&&p&正如贾跃亭此前所言,乐视分为三部分,乐视网、乐视非上市体系、乐视汽车。当前的情况是,前两块正被逐渐处理,惟有第三块,贾跃亭依旧完全掌控;而不同部分业务之间的隔离,也绝非只存在乐视网与乐视控股为中心的非上市体系中,第三块也已做出了区隔。&/p&&p&“控股和手机,是现在前途最不明朗的两块,现在有可能还抱团取暖了,哪怕哪天同时破产,也不让人惊讶”,一位乐视前员工向腾讯科技感叹。而作为有限责任公司,即便公司破产,贾跃亭所承担的责任也颇为有限——这已经让越来越多依旧坚守乐视控股的员工开始担忧。&/p&&p&毕竟,即便乐视控股系公司出现最糟的情况,贾跃亭似乎也不再有太大损失。在将重心转移至汽车项目的那天起,这个结局就已经注定。&/p&&p&如此,贾跃亭还会选择 all in 拯救乐视系公司吗?&/p&&p&乐视早已与贾跃亭血脉相连,这点无人质疑,但是,如果孤注一掷拯救乐视生态,一旦失败贾跃亭可能变得一无所有,而把所有资金和资源押注在乐视汽车,显然是更为理智的选择。&/p&&p&理想、金钱、荣耀、勇气,与人性的自私、命运的无常交织,逼迫贾跃亭做出人生最艰难的一次抉择。在做出选择之前,贾跃亭可能正在观望孙宏斌拯救乐视网的进展,一旦未来乐视影业成功注入,股价回暖,贾跃亭又将看到翻盘的机会和曙光。&/p&
文 / 李儒超 郭晓峰 卜祥 康晓2016 年春节刚过,乐视体育 CEO 雷振剑就慌不迭得坐在谈判桌前。他已经失败了一百多次。在此次 B 轮资金筹措中,雷振剑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困难,20 亿的融资计划被主流投资机构悉数拒绝,启动数月,几无进展。此时距 A+ 轮融资已…
&img src=&/v2-4c0a08f73f7ceb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v2-4c0a08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商务专科学校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