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 5分钟成交距离收盘k线为红多少根k线

&p&交易是交易逻辑,一致性是指进场逻辑和出场逻辑需要一致,止损是可证伪,可以证明交易逻辑错误了,止损同时是逻辑不存在了。&/p&&p&逻辑一方面是基本面逻辑,另外一方面是技术逻辑。&/p&&br&交易系统分四部走:&p&&u&第一部是判断趋势&/u&&/p&&p&
1趋势是波动率在一个大致范围内运行,也可以说一个通道。&/p&&p&
2.1描述趋势最基础的工具是均线。均线使得趋势更加直观。&/p&&p&
2.2另外一个描述趋势的工具是主观的通道,重点在于回调都限制在某个范围内,也就是价格反响运动被限制在一个单位内。&/p&&p&&u&第二部是确认有效回调&/u&&/p&&p&
无论是做突破,还是做回调。都必须确认有效回调。这是非常重要的。不确认有效回调的行为都是在抄顶抄底,或者追涨杀跌。这是趋势的结构造就的。&/p&&p&
趋势不一定需要回调。回调也不是什么必然的结构。也不要去追求科学化的对价格运动的完全解释。不要追求完美。&/p&&p&只是有回调能看出迹象,能看出趋势的健康程度。&/p&&p&
回调是趋势过程中的反向运动。&/p&&p&
回调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回调表明了价格朝着趋势的相反反向运动,但是这个时候市场阻止了这种行为。由此看出了迹象,看出了趋势的确认。对交易者更有信心。&/p&&p&&u&第三部是确认入场点和设置初始止损&/u&&/p&&p&
止损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资金,发挥未来持续交易发挥概率的优势。&/p&&h2&
另外止损的目的是可证伪性,如果没有可以量化的止损,就无法说明你的交易是错误的。那你死抗成盈利,摊薄成本变盈利这些都不知道是不是错。止损可以证明你的交易是错的。而止盈是无法证明你是对的。这个是根本的科学观念。你发现一百万个自然现象表明你的物理理论是对的也没用,只要有一个不一样的现象就表明这个理论是错的。所以多少次盈利都无法证明你是对的,因为你没有可以量化的止损的话,你根本不知道错误是什么,错在哪里。没有可证伪性。&/h2&&p&
入场点分为突破入场和回调入场。&/p&&p&
价格反向运动在k线组合上会形成k线的分形结构。具体可参考混沌操作法,短线交易秘籍,日内交易四部曲等书。&/p&&p&
初始止损设置在阻力点或者支撑点。这是水平反向的。&/p&&p&
另外可以设置在均线或者布林带什么的之类的指标上。这是斜向的。&/p&&p&
还有就是设置固定比例的止损。比例设置必须按照某个品种的波动率来进行计算&/p&&p&
单单按照自己的资金百分比来设置止损,是刻舟求剑。&/p&&p&&u&第四部是跟踪止损及确认出场点。&/u&&/p&&p&
跟踪止损一个是支撑阻挡来跟踪,另外一个是均线类的跟踪,还有就是百分比跟踪。&/p&&p&出场一个是被动出场,就是跟踪止损。&/p&&p&一个是主动出场,是根据盈亏比进行出场。这个一样要根据波动率来计算。复合交易标的的性格。这个比较适合在外汇高波动的市场。&/p&&br&&h2&&u&轻仓&/u&&/h2&&p&比如你有十万块,全部入金到账户,百分之二十仓位交易。没有止损,一样一次可能亏光。&/p&&p&你有十万块,入金2万满仓做,你可以坐五次。当然做不到止损的人靠账户分散也没用,也会入金继续死抗。&/p&&p&重点在于轻仓的目的是保证可以使概率发挥优势。&/p&&br&&p&以晚上的美元兑日元为例简单示范一个日内交易系统&/p&&p&绿色线是成本线入场点。&/p&&p&第一部用长均线排列判断趋势,用长均线过滤掉大部分不可以做多的走势。&/p&&p&第二部,确认有效回调。&u&短均线本身就是最好的震荡指标&/u&。&/p&&p&第三部 找到支撑点,做突破入场,设置好初始止损&/p&&p&第四部 跟踪止损,被动出场
根据百分比蓝色水平线进行盈亏比主动止盈。&/p&&br&&img src=&/v2-35dcbce7ad_b.png& data-rawwidth=&890& data-rawheight=&6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0& data-original=&/v2-35dcbce7ad_r.png&&
交易是交易逻辑,一致性是指进场逻辑和出场逻辑需要一致,止损是可证伪,可以证明交易逻辑错误了,止损同时是逻辑不存在了。逻辑一方面是基本面逻辑,另外一方面是技术逻辑。 交易系统分四部走:第一部是判断趋势 1趋势是波动率在一个大致范围内运行,也可…
错叟 &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I3NDI4OTE3M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3e9d95d002b8ae3e18a0b%26chksm%3Deb8ce1bffb249e071d16817edfd0a7ae58eeac126c32acc%23%23&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错叟&i class=&icon-external&&&/i&&/a&&br&&/h2&&br&&blockquote&&p&这篇文章遭遇了一次难产,原因是如果把所有点都覆盖了,就会失去美感。想来想去还是采用问答形式比较好。这样有助于美化,透化。&br&&/p&&/blockquote&&p&&strong&缠论16&/strong&&strong&课原文摘要:&/strong&&/p&&p&对股票的选择就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出现第一类买点且之前走势是“下跌+盘整+下跌”类型。因此这里就得到了用“下跌+上涨“买卖方法方法选择买入品种的标准程序:&/p&&p&一、首先只选择出现“下跌+盘整+下跌”走势的。&/p&&p&二、在该走势的第二段下跌出现第一类买点时介入。(要有明显的新低)&/p&&p&三、介入后,一旦出现盘整走势,坚决退出。(不参与任何盘整)&/p&&p&注意,这个退出肯定不会亏钱的,因为可以利用低一级别的第一类卖点退出,是肯定要赢利的。&/p&&p&一定要记住,操作一定要按标准来,这样才是最有效率的。如果买入后不出现盘整,那就要彻底恭喜你了,因为这股票将至少回升到“下跌+盘整+下跌”的盘整区域(理论保证的利润区间与卖出参考),如果在日线或周线上出现这种走势,进而发展成为大黑马的可能是相当大的。&/p&&p&&strong&令狐晓生蓝筹低吸摘要:&/strong&&/p&&p&从闽发时期一直到现在,小资金快速成长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打板技术做小票(快剑,紫薇软剑),之前也说了,这种方法靠天赋和盘感,成功者万里挑一,且杀伐之气太重,果报通常难好。资金上到千万甚至五千万,这条路子基本就得切换(快剑必换重剑)(不要提那几位造假选手),一是小票的资金容量不允许,再就是财务自由后控制风险开始变得重要(分母大了,稳定复利大于博取极值)。这个阶段,大资金通常以低吸潜伏价值投资方法做200亿盘子以上的蓝筹股(200只左右标的),不再打板,不再追涨杀跌,资金增长速度自然急速下降。如果还想快速增长,还得靠超短。怎么做?可以选择&/p&&p&1.
日线形态处在平台整理然后阶梯放量突破平台后再阶梯缩量回调的蓝筹股&/p&&p&日线上至少要强于指数是最基本的,平台说明在日内5或者30有一个可以参考的中枢,放量突破平台本身可以具有欺骗性,但是200亿的前提条件减少了骗线的可能,缠师自己也只做大盘股。缩量回调排除了拉抬过程及之后出货的可能。&/p&&p&蓝筹股具有最佳的稳定性,这同时符合了缠师说的选股要盯着“月季中枢上移”“可以做到世界超一流的企业,同时包含行业潜力的参考”&/p&&p&2.
以5分钟线找精确回调买点(看三拨下杀即可)日线顶分与小级别买卖点结合。&/p&&p&(在这里可能是一个5f上的三笔,也可能是三段,还有可能是9笔左右的组合。)&/p&&p&老夫二级市场2000万后也是靠这种方法向上一路过九位数(几无杠杆杠杆是毒药)。&/p&&p&补充一句:为什么是弱市做大蓝筹的超短技术,因为弱市选股首重质,意在规避风险,其次才是这种爆发力的买点技术(先解决涨不涨再解决涨多少)。价值选股是内功,技术操作是轻功,这样理解参差可以。记住,风控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技术型选手容易忽略的。同样,价投对技术往往不屑。你要两者都会才好。&/p&&br&&br&&p&下面就是自问自答了。:)&/p&&p&Q这个下盘下是什么形态的?&/p&&p&原文驰宏锌诸和海尔权证的例子是最好的例子,里面涵盖了背驰,终完美,一买,级别和走势类型的所有应用。&/p&&p&大概形态是这样的,一个明显的下上下,但是其中细微之处必须仔细体会,要多看图才行,在这个基础上有很多变种,比如不创新低的,比如中间走势明显小于前后级别的,比如中间是横盘的等等不一而足。&br&&/p&&p&Q此法的优劣?&/p&&p&按照这个方法介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p&&p&级别是否足够容纳自己的资金,通道是否支持,是否有T+1的干扰。&/p&&p&个人建议使用三个5f走势段的买点介入,也就是至少9组1f走势类型。&/p&&p&买入后最大的风险是,&/p&&p&a.背驰判断错误,实际没有背驰,多在新手操作时发生。&/p&&p&b.买入后的形态不熟悉。面对最弱的反弹abc形态c段未必新高,这种情况必须善于在a段高点走掉一部分。另外还有最弱盘整等情况需要提防。&/p&&p&c.买入后被套牢&/p&&p&这种情况一般是把中继误判为转折,对背驰还不熟悉导致的,或者操作级别太小,理论保证的反弹比你理解的级别小,从而出现误差。&/p&&p&Q为什么这个方法如此殊胜?&/p&&p&理无碍,在理论层面缠论把走势类型从观察中做了提纯,也就是总结出最关键的两句话。从而让缠论成为乾坤大挪移而在起点上远胜于其他。&/p&&p&①走势类型分为盘整,上涨,下跌。而且还给出了具体的精确描述。&/p&&p&②所有走势完成后都要转换为其余两种走势。所有走势都要在相应级别完成。&/p&&p&事无碍,理解决了也就是知道地球是圆的,地球之外还有行星,当速度达到脱离地心引力就可以向这些行星驶进。那么剩下来的就是制造航天飞机了,因为最大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而相对于缠论的最快资金增长法,剩下的就是解决什么时候下盘下结束的问题了。&/p&&p&理事无碍,因为在理论层面把走势穷举了,那么也就是说相当于一个围棋的棋眼面对三种可能的状态,落子,不落子,落子后被吃掉。一个下盘下之后只有两种可能,那就是上和盘,而无论是哪一种都要先有次级别上,这就是理论保证的最坚实的港湾,也就是所有赢率的基础。&/p&&p&而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发现另一个有用的形态,那就是上盘,这之后可以接的有三种类型,也就是盘整延续,上和下,比起下盘下多了一重下的风险,实际操作中充斥着不少平台,和三角塌方的案例。多看图应该不难发现。也就是说不管技术多么精纯,在理论上第二种方法就比第一种在立足点上差了不少。这就是见地上的事情了。而孙子兵法中,所有战争在开始前就已经胜负已决说的正是此处。&/p&&p&理事无碍才有大圆满。&/p&&p&Q这个方法是否是完全有效的,边界是什么?&/p&&p&可以反证,此法要不成立需要几个条件?&/p&&ol&&li&&p&走势类型不能被三种情况穷举,也就是有特例或者在分类上不究竟&/p&&/li&&li&&p&背驰的次数和有效性不可把握。想来更多的疑问会在这里,真正的背驰只有一个,所有转折都是某级别的买卖点引起的,所有背驰都会在走势上反应出来,但是背驰并不保证调整的幅度和时间。与所谓缠论背驰后回到中枢区间的说法并不矛盾,因为正如背驰发生前必须进入背驰段一样,一旦背驰段的力度大于前一比较段,这个背驰就不大可能发生在本级别了(小转大例外)。而回中枢区间最大的作用是用来规划参考卖出点的,并不是一定要发生,当然原文也对反弹力度做了三种分类,不赘述了。原文也说过高低手之间的差别就在背驰的判断上。当然这也和资金量有关系,一个5%的流通盘砸下来,背驰就没有了,而所谓大资金也只能影响到周线级别,就算战争也不能影响周线级别的原趋势。所以如果你能忍,那么提高操作级别,减小操作频率就可以提高准确率。忍和能之间就是你的生存空间。&/p&&/li&&/ol&&p&Q和轮动与节奏的关系是什么?&/p&&p&提供一个观察的视角和一组数据来说明。冬天梅花开的比较多,当下很多下盘下是发生在一个超跌的日底分一买起来后10天内的5或者15上的。某一时期相似的级别买点会同时出现并不奇怪。知道当下最该干什么,该赏什么花非常重要,当然你技术过关可以搞独立走势的个股,没必要局限于同步大盘的。一个日线下盘下有三个日线走势类型组成,按照理论有至少5个日线中枢,可想而知需要多久,几年一个也不奇怪,而一个5f上的下盘下,每天都可以有(我的池子数量为250只左右)。&/p&&p&Q买入如果正确,卖出应如何参考?&/p&&p&买入假如是正确的(当下并不能确认,任何保证转折的都是耍流氓,任何新的分力加入进来都可以对最终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说延迟,比如说拉起来再下来不新低,比如说直接砸废了),那么按照理论在abc的a高点和c背驰的高点就可以走了,这是按照同级分解来的。而实际中超强势的情况也会遇到,那种持股就好了,一旦加速放量就考虑各级别的背驰关系走人。实际操作中有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节奏,也就是走其实是后发生的,先发生的是买,为什么?因为如果池子里有一个标的即将出现买点,而手上的票已经处于abc背驰预备段了,那就可以早一点走换入新的标的。不明白的多看令狐的实盘,几乎是无缝切换的,大资金必须这样才能保证效率。&/p&&p&Q为什么有的介入后收益远远大于另外的相同形态?&/p&&p&两种情况造成结果的不同,因地不真果必迂曲。&/p&&ol&&li&&p&背驰判断错误,当然也就是买点错,卖点也会错,因为介入的位置失算导致了博取相同利润的同时要被迫承担更多不合比例的风险和震荡。结果当然就不妙了。&/p&&/li&&li&&p&级别判断错误,实际中这是最难的点之一,也就是说一个三笔5f的abc你判为5f三组下盘下,当然区别巨大。三组5f下盘下是一个30f盘,保证一个1f三段abc的反弹,而一个三笔5f的abc,只有一个1f以下级别的反弹保证,很多情况下在1f都不能观察到内背驰结构从而导致把一个做T的机会当成了超短,当然果子也不会好。&/p&&/li&&/ol&&p&一个最简单的因果关系是所有做票的基础。&/p&&p&还是迷糊的再看看原文驰宏锌锗与海尔权证的例子,当下读者传媒未来的反弹为什么比乐视要低就是因为级别上的差别一个是日下演化,一个是日级别三个下盘下结束。&/p&&p&这里面实战时还有些细微的东西,讲了也是不会马上明白的,比如c与中枢的距离如果比较短,说明理论保证的利润空间就少。&/p&&p&Q一招就好用还用不用学其他107课的内容?&/p&&p&思过崖上,每次令狐冲学了新的招式都可以短时间胜过田伯光,关键就是一个快字。16课乃是天下第一快刀之一,比起打板,短期看利润率低,实际长期看其实要高。因为从理论和实际角度,16课是建立在无数图表的基础上的,被验证无数次的,追求的是一种稳定的准确率,而非打板的豁然率。&/p&&p&而16课(天下快刀式)解决了涨不涨的问题后,剩下106课(106式)解决的都是涨多少的问题,剩下一课终完美是心法。&/p&&p&也就是说为何别人的下盘下(1f,5f)可以买入后连板你却只有1个点,为何别人的下盘下今天卖了之后马上又一个新的下盘下而你却不行。&/p&&p&还有之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综合格斗竞技场上,一招能不能取得长远的胜利?&/p&&p&长期盈利的基础是各派共法,录入如下&/p&&p&①首要之务是保障资本,②其次再追求一致性的回报,③然后以一部分获利进行较有风险的交易。结果,大捞一票的机会还是会出现,但并不需要承担过度的风险——这一切并不是巧合。&/p&&p&让我们从经营事业的角度考虑,我的哲学基于三个原则,按重要性排列如下:保障资本、一致性的获利能力以及追求卓越的回报。这三者是我的基本原则,因为它们是所有市场决策的最高指导原则。在我的投机策略中,每一个原则都有不同的分量,而且彼此之间有衔接的关系。换言之,资本保障将造就一致性的获利能力,后者又使我可以追求卓越的回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p&&p&一致性的获利能力是保障资本的辅助原则。何谓辅助原则?辅助原则是一种概念,它直接来自于一个更根本的原则。就目前讨论的情况来看,一致性的获利能力是保障资本的辅助原则,因为资本不是一种静态的数量——它会增加(获利)或减少(损失)。如果资本要稳定增加,你必须要有一致性的获利能力;如果你要有一致性的获利能力,必须要保障你的获利,并尽可能降低损失。因此,你必须衡量每一项决策的风险与回报的关系,根据已经累积的获利或亏损评估风险,这样才能增加一致性的胜算。&/p&&p&Q这和三买(20课)是什么关系?互补还是独立?&/p&&p&有绝对性的关系!高手的某级别下盘下就是某级别上的三买(不是前一个某级别的级别)。具体的下次有机会再展开。&/p&&p&给个例子,今天读者传媒1f上的一个下盘下就是更高级别的三买从而引发上涨。这些细微的东西,一下子说不清楚,说了也没用。&/p&&p&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各位大可不必拾他人牙慧。&/p&&p&Q这个方法在什么级别最好用?&/p&&p&超短就是隔日,至少一个3组5f走势组成的下盘下,或者一个abc 5f上的尾盘介入,次日10点前走人。&/p&&p&Q这个方法年收益预期应该是多少?&/p&&p&大盘不是单向市则每天至少应有2个点左右收益。(全仓隔日)&/p&&p&如果是15年的行情,在固定范围内轮炒,并且能拿到龙头,收益应和大级别买点介入小级别不断短差不相上下(组合拳)。也就是说凭快刀就与组合拳实力持平。&/p&&p&Q划分是否影响这种方法?&/p&&p&会,上下级别会相差一级。也就是说在最小操作级别上把做T机会误判为隔日。&/p&&p&Q有没有快速缩小标的范围的方法?&/p&&p&有,要快先建股池,然后登陆问财搜下盘下专有的指标形态。&/p&&p&根据实践250左右的标的,每天都有一批10个以上小级别隔日下盘下的面首待宠。&/p&&p&用象来取巧,捕风捉影,如影随形。&/p&&p&Q什么方法可以增加这种方法的成功率?&/p&&p&在心法理解到位的前提下,剩余106式都是解决涨多少的问题。&/p&&p&比如一个月季中枢上升的票比一个周底日底的就强,一个日一买起来的和周上日上的小级别下盘下做起来就差别很大。&/p&&p&缠论是解决天地人关系的理论,天就是时机,可遇不可求,地就是走势在干什么,人就是你想干什么,该干什么,能干什么?&/p&&p&如果资金小,就不要期待日一买,一路强势股上小级别下盘下叠加大级别三买最快。&/p&&p&如果资金大,潜伏大蓝筹小级别下盘下,日线就是刚刚顶分后回调的缩量平台。(令狐买法)&/p&&p&这些细微处多说也无益,越说越害人。&/p&&p&Q原文说的三个系统,只用形态是否真的就可以长期战胜市场?&/p&&p&可以,如果可以严格执行16课内容。&/p&&p&随着收益提高,心态会提升,其他自然会挂到身上来,和站桩一个道理。&/p&&p&Q级别怎么界定?&/p&&p&定死最小级别,然后按理论来。&/p&&p&Q如果很多人都用这个方法,会不会失效?&/p&&p&我大A股几千个标的,多少个级别的表里关系,自己算下。4^8.&/p&&p&提示:八个级别,每个级别4种状态,顶分,底分,一笔下,一笔上。&/p&&p&Q两个方法如何融合互补?&/p&&p&要稳就把16课标的换做令狐的200亿以上大蓝筹(200只),大盘弱效果更好。&/p&&p&要快就叠加龙头活跃股的大级别三买。也就是说这个三买实际上是次级别离开结束后的次级别返回的下盘下。也就是原文所说的,最强形态趋势+盘整构造的三买。&/p&&p&Q如何判断这个下盘下的背驰?&/p&&p&看内背结构和市场情绪。参考量,和时间窗口。&/p&&p&Q我已经实践一段时间了,如何提高胜率?&/p&&p&用106式解决涨多少。&/p&&p&Q如何复盘?&/p&&p&每天起来的是什么板块什么买点的票,再详细看自己的股池。&/p&&p&Q是不是可以不管指数?&/p&&p&参考周日表里关系。&/p&&p&独立行情比非独立行情关联小&/p&&p&Q持股时间多长?是不是短线?&/p&&p&隔日或一月一动皆可。&/p&&p&搞清楚你是谁?来自哪里,去哪里?自然冰消日皎。&/p&&p&Q为什么不配实际的图?&/p&&p&法执害人。&/p&&p&Q一句话描述缠论&/p&&p&因果律,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买点错即是因地错,果必错。因果不爽。忍和能之间就是你的生存空间。&/p&&p&Q你的胜率如何?&/p&&p&尚未出现理论外的情况而导致失手。&/p&&br&&br&&br&&br&&p&微信扫一扫&br&关注该公众号&/p&
这篇文章遭遇了一次难产,原因是如果把所有点都覆盖了,就会失去美感。想来想去还是采用问答形式比较好。这样有助于美化,透化。 缠论16课原文摘要:对股票的选择就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出现第一类买点且之前走势是“下跌+盘整+…
随便写几种,当年刚开始研究均线的时候的研究思路,这些都是均线不滞后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对你以后启发&p&不是我狂,这些方法大多在网上也都有人说过,如果你连这些方法都没听过,就会用均线看个趋势,均线体系里的研究你就是这个学前班的&/p&&br&&h2&&b&&u&本文只给你开拓思路,具体系统建立请自己努力!&/u&&/b&&/h2&&br&&p&1 跌破均线后的这个均线周期可能存在重要转折点&/p&&br&&img src=&/v2-beddfb529d4afac_b.jpg& data-rawwidth=&1118&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8& data-original=&/v2-beddfb529d4afac_r.jpg&&&p&2 均线拐点后的均线周期的重要分数(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或者倍数关系容易有重大拐点&br&&br&&/p&&img src=&/v2-9f0fa04e75d1e23d542b5cbe0d407f21_b.jpg& data-rawwidth=&1116& data-rawheight=&3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6& data-original=&/v2-9f0fa04e75d1e23d542b5cbe0d407f21_r.jpg&&&br&&p&3 两均线交叉后的两个均线周期相加容易有重大转折&/p&&img src=&/v2-58cddabee1e_b.jpg& data-rawwidth=&1118& data-rawheight=&3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8& data-original=&/v2-58cddabee1e_r.jpg&&&p&4 趋势线与这个趋势线的建立周期的均线交叉产生转折点&/p&&p&&img src=&/v2-dfbad4f8bc61d196918e_b.jpg& data-rawwidth=&1116&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6& data-original=&/v2-dfbad4f8bc61d196918e_r.jpg&&&br&5 高点到均线交叉点的周期之后的分数倍数关系也会容易产生转折点&/p&&img src=&/v2-f0d69dda20690_b.jpg& data-rawwidth=&1114& data-rawheight=&3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4& data-original=&/v2-f0d69dda20690_r.jpg&&&br&&p&写5个吧,多了我也懒得说,又没人给钱&/p&
随便写几种,当年刚开始研究均线的时候的研究思路,这些都是均线不滞后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对你以后启发不是我狂,这些方法大多在网上也都有人说过,如果你连这些方法都没听过,就会用均线看个趋势,均线体系里的研究你就是这个学前班的 本文只给你开拓思路,具体系…
&img src=&/91432bcac4f1f_b.png& data-rawwidth=&1239& data-rawheight=&6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9& data-original=&/91432bcac4f1f_r.png&&&ul&&li&&a href=&/zhousijia/& class=&internal&&专栏目录&/a&&br&&/li&&li&&a href=&/zhousijia/& class=&internal&&专用名词目录&/a&&/li&&li&&a href=&/zhousijia/& class=&internal&&专栏重要文章汇总&/a&&/li&&li&&a href=&/zhousijia/& class=&internal&&交易书籍资料帖&/a&&/li&&/ul&&br&&br&&p&N字在交易市场中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形态,样子如下图所示:&br&&/p&&img src=&/9aff2dbd05d_b.pn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9aff2dbd05d_r.png&&&br&&img src=&/1c47c668dbe_b.pn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1c47c668dbe_r.png&&&p&N字被誉为市场中最普遍的造型(其实就是道氏理论波峰波谷的另外一种说法),任何市场的价格走势本质上都是N字前行,震荡或者下降的,如下图所示:&/p&&img src=&/d84d9664fba50f3c909c4_b.jpg& data-rawwidth=&1843& data-rawheight=&13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3& data-original=&/d84d9664fba50f3c909c4_r.jpg&&&img src=&/0dbdcdc770b8_b.jpg& data-rawwidth=&1858& data-rawheight=&13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58& data-original=&/0dbdcdc770b8_r.jpg&&&br&&p&由此我们引出了N字的第一个用法:&u&判别目前的市场趋势&/u&,关于N字判断市场趋势的用法,我专门写过两篇文章,可以参考:&/p&&p&&a href=&/zhousijia/& class=&internal&&波峰波谷的趋势判断方法 - 以交易为生 - 知乎专栏&/a&&br&&/p&&p&&a href=&/zhousijia/& class=&internal&&波峰波谷趋势判断方法实例 - 以交易为生 - 知乎专栏&/a&&/p&&br&&br&&p&除了判断趋势,N字还可以用做提供具体交易点位的形态——N字形态。&/p&&br&&p&N字形态分为N字底部形态和N字顶部形态:&/p&&img src=&/80972cbbbe0e79e21aac5_b.pn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1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80972cbbbe0e79e21aac5_r.png&&&br&&p&N字底部形态在形成之前,价格有一段&b&明显的下降趋势&/b&,然后逐渐形成N字状的上升形态,如下图所示:&/p&&img src=&/d82d7eefddfcaa_b.pn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d82d7eefddfcaa_r.png&&&p&N字顶部形态在形成之前,价格有一段&b&明显的上升趋势&/b&,然后逐渐形成N字状的下降形态,如下图所示:&/p&&img src=&/fe61b8ff99dbe_b.pn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fe61b8ff99dbe_r.png&&&p&明眼人可能已经看明白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兜顶抓底形态,我们从N字形态背后的群体行为来解释一下,以N字底部形态为例。&/p&&br&&br&&p&N字底部形态之前,有一段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段下降趋势延续时间越长越好,下降幅度越大越好,这说明潜在的空头都已经进场并且有浮动盈利,正在等待平仓机会,如下图所示:&/p&&img src=&/40a23e1ddfdc_b.pn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40a23e1ddfdc_r.png&&&p&空头们会在什么时候平仓呢?&/p&&p&1. 在市场进入震荡区间的时候,也就是盘整状态的时候,会平仓获利&/p&&p&2. 价格有反向趋势的时候&/p&&br&&br&&p&那么什么形态会给空头们释放有反向趋势的信号呢?答案就是N字底部形态,如下图所示,价格在A点止跌转升到达B点然后继续下降,如果下降趋势一切正常的话,接下来的价格应该低于A点,然而事与愿违,价格在C点止跌转升到D点(突破B点),这就给了空头们一个预警:价格跌下去的动力已经耗尽。警觉的空头们在D点开始平仓获利,激进的多头们在D点开始建立第一笔多仓,导致价格进一步上升。&br&&/p&&br&&img src=&/75a181a0717abebe00badd652af6e091_b.pn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75a181a0717abebe00badd652af6e091_r.png&&&p&N字底部形态之所以是一个明星形态,因为这个形态不仅仅提供了一个精确的交易点位,即突破B点那根k线的收盘价,并且给资金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止损位,所谓的资金管理,不就是如何在具体形态上规划进出场的学问吗?相反,如果一个形态不能提供良好的止损位规划,那么就算不上一个很好的形态。如下图所示,N字底部的止损位,应该在C点下方,也就是C点代表k线的最低价,这是一个强支撑位。&/p&&br&&br&&p&写到这里,聪明的人已经能够定义出两条规则了。&/p&&br&&br&&p&做多:长期下跌后,出现N字底部形态,在N字底部形态形成的第一根k线收盘价开仓做多。&/p&&p&做空:长期上涨后,出现N字顶部形态,在N字顶部形态形成的第一根k线收盘价开仓做空。&/p&&br&&br&&p&做多止损:在N字底部形态波谷最低价挂单止损&/p&&p&做空止损:在N字顶部形态波峰最高价挂单止损&/p&&br&&br&&p&那么,如何定义长期下跌或者长期上涨呢?&/p&&br&&br&&p&以长期下跌为例,之前也说过,N字底部形态之前,有一段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段下降趋势延续时间越长越好,下降幅度越大越好,这说明潜在的空头都已经进场并且有浮动盈利,正在等待平仓机会。——长期下跌有两个维度可以定义:下降幅度和延续时间(下降的宽度)。&/p&&br&&br&&p&『长期下跌』这个定义,如果定义的过于宽松,那么真正的底部可能还没有出现,我们就搭车上路了,结果造成无意义的止损,交易胜率会过于低。如果定义的过于紧致,那么我们可能在N字底部出现后,却没有进场,丢失进场机会。所以我们的定义应该尝试着平衡『胜率低』和『丢失进场机会』两个弊端,为什么说是尝试着呢?因为这种平衡关系的定义是非常难的,有的时候,我们可能要丢炮保帅。下面有几种具体的衡量尺度(这里只是举例,需要我们花很多时间去测试,去缩小范围或者扩大范围,这也是历史检测最复杂和困难且枯燥的部分):&/p&&br&&p&1. 时间,我们以H4周期为例,比如下降的时间要大于120根k线,也就是480小时,也就是28天&/p&&p&2. 下降幅度,我们以XAU/USD为例,比如下降的幅度要大于10000点,比如1200涨到1300&/p&&br&&br&&p&写到这里,系统的五个定义已经到手:&/p&&br&&br&&p&交易标的物:XAU/USD&/p&&br&&br&&p&交易周期:H4&/p&&br&&br&&p&长期上涨或者下跌:&/p&&ul&&li&下降的时间要大于120根k线&/li&&li&下降的幅度要大于10000点&/li&&/ul&&br&&br&&p&做多:长期下跌后,出现N字底部形态,在N字底部形态形成的第一根k线收盘价开仓做多。&/p&&p&做空:长期上涨后,出现N字顶部形态,在N字顶部形态形成的第一根k线收盘价开仓做空。&/p&&br&&br&&p&做多止损:在N字底部形态波谷最低价挂单止损&/p&&p&做空止损:在N字顶部形态波峰最高价挂单止损&/p&&br&&br&&p&现在我们来定义一下平仓规则,这个系统的平仓规则很简单,因为反向的开仓规则,其实就是一个平仓点。&/p&&br&&br&&p&So,Here it is~&/p&&br&&br&&p&做空平仓:长期下跌后,出现N字底部形态,在N字底部形态形成的第一根k线收盘价开仓做多&/p&&p&做多平仓:长期上涨后,出现N字顶部形态,在N字顶部形态形成的第一根k线收盘价开仓做空&/p&&br&&br&&p&是不是很简单?写完之后可以交易了呢?不,不是的,你漏了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N字的具体化。&/p&&br&&br&&p&我们之前介绍的N字是简笔画的N字,在可以使用之前,我们需要把N字涉及的波峰波谷具体化,如下图所示圈圈中,怎么样才算是一个有效的波峰波谷:&/p&&img src=&/357ce7eb967e8e7f99daba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357ce7eb967e8e7f99daba_r.png&&&img src=&/739defd4c286cf9bc32461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739defd4c286cf9bc32461_r.png&&&p&因为这是一个兜顶抓底系统,对有效波峰波谷的要求要比判断趋势时候的有效波峰波谷严格的多,因为如果定义过于宽松,你就会多很多无意义的止损。&/p&&br&&br&&p&一个有效的波峰波谷,同样需要长度和宽度的限定,如下图(这里只是举例,需要我们花很多时间去测试,去缩小范围或者扩大范围,这也是历史检测最复杂和困难且枯燥的部分):&/p&&br&&img src=&/ff381fe48edd0ce3e5dde695acc20b1c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ff381fe48edd0ce3e5dde695acc20b1c_r.png&&&p&1. 宽度:我们定义需要大于等于10根k线&/p&&p&2. 高度:我定义在高度上需要至少一根长实体&/p&&br&&br&&p&最后一个重要定义,头寸量,我们使用最简单的:每100美元开仓0.002手&/p&&br&&br&&p&写到这里,系统最重要的几个个定义已经全部到手:&/p&&br&&br&&p&交易标的物:XAU/USD&/p&&br&&br&&p&交易周期:H4&/p&&br&&br&&p&初始资金:10000美元&/p&&br&&br&&p&长期上涨或者下跌:&/p&&ul&&li&下降的时间要大于120根k线&br&&/li&&li&下降的幅度要大于10000点&br&&/li&&/ul&&br&&br&&br&&p&有效波峰波谷:&/p&&p&- 宽度:我们定义需要大于等于10根k线&/p&&p&- 高度:我定义在高度上需要至少一根长实体&/p&&br&&br&&p&做多:长期下跌后,出现N字底部形态,在N字底部形态形成的第一根k线收盘价开仓做多。&/p&&p&做空:长期上涨后,出现N字顶部形态,在N字顶部形态形成的第一根k线收盘价开仓做空。&/p&&br&&br&&p&做多止损:在N字底部形态波谷最低价挂单止损&/p&&p&做空止损:在N字顶部形态波峰最高价挂单止损&/p&&br&&br&&p&做空平仓:长期下跌后,出现N字底部形态,在N字底部形态形成的第一根k线收盘价开仓做多&/p&&p&做多平仓:长期上涨后,出现N字顶部形态,在N字顶部形态形成的第一根k线收盘价开仓做空&/p&&br&&br&&p&头寸量:每100美元开仓0.002手&/p&&br&&br&&h2&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h2&&br&&p&&img src=&/9a2e26bbaa06cbfbaca011_b.jpg& data-rawwidth=&1837& data-rawheight=&13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37& data-original=&/9a2e26bbaa06cbfbaca011_r.jpg&&上图满足长期下跌的定义,我们等待后市走出一个N字底部。&br&&/p&&img src=&/b29d2cffeacf629c2827b35_b.jpg& data-rawwidth=&1850& data-rawheight=&1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50& data-original=&/b29d2cffeacf629c2827b35_r.jpg&&&p&此图为上图的后市,画出的N字满足有效波谷,宽度大于10根k线,高度有长实体k线,在圈圈处进行开多进场,开仓0.2手(1080.30),止损445.4美元,即4.45%资金。&/p&&br&&br&&p&后市为下图所示:&br&&/p&&img src=&/9b4fd02c8c808460fdd54f_b.jpg& data-rawwidth=&1880& data-rawheight=&1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80& data-original=&/9b4fd02c8c808460fdd54f_r.jpg&&&p&上图满足长期上涨的定义,画出的N字满足有效波谷,宽度大于10根k线,高度有长实体k线,在圈圈处平仓0.2手(1254.42),获利3482.4美元。&/p&&br&&br&&p&同时开空进场,开仓0.3手,止损705.6美元,即5%资金。&/p&&br&&br&&p&可惜被止损,如下图圈圈处突破止损位:&/p&&img src=&/87ff91af84adb3cb86ea4b2_b.png& data-rawwidth=&1848& data-rawheight=&13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8& data-original=&/87ff91af84adb3cb86ea4b2_r.png&&&br&&h2&总结&/h2&&br&&p&在写这篇文章的几个小时中,我们简单的创造了一个根据N字造型进场出场的系统,并配备了良好的资金管理方式,意味着这是一个可以进场操作的具体系统。当然,这个系统还有一些改进的余地,比如有效回调的定义和长期下跌上涨的定义,都需要大家花很多时间去调节,而且比较难。&/p&
N字在交易市场中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形态,样子如下图所示: N字被誉为市场中最普遍的造型(其实就是道氏理论波峰波谷的另外一种说法),任何市场的价格走势本质上都是N字前行,震荡或者下降的,如下图所…
&img src=&/v2-aadd266ede8be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aadd266ede8be_r.jpg&&有盆友对去年写的缠论notes感兴趣,这是当时聊以自娱自乐的武侠版本,这里也一并放到知乎上吧~&br&&br&昨夜被周天王去世的消息刷屏了,今天整理之前缠论总结的时候突然想到禅师也是四十出头由于癌症英年早逝,不禁心生感慨似乎真有天妒英才。缠论算是让初接触交易的我第一次意识到有周期这样一个概念,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他们不约而同都将周期或者级别的概念延伸至四季的命运,似乎周期研究至极致都会变成哲学和生命意义的思考。人生如交易,交易即人生。&br&&br&翻了一下他们人生巅峰同时也是生命最后阶段的文章,他们具体的内心活动我无从得知,但文字背后的情绪是骗不了人的,我想从字里行间中感受他们此刻都在想些什么,发现即使面对如此巨大的不幸和不甘,他们都没有流露出因命运不公而产生任何的自暴自弃了,仅仅这种坚强的态度就是万中无一的,并且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依然还在努力把自己行之有效的整套体系无私推广给众人。&br&&br&引用周天王两个月前新财富的一段话,我猜那时他可能对此已经有一丝感觉,与其说是拉票的宣传,不如说是他对人生意义的重新思考甚至总结,“周期与人生一样,轮回才是永恒,轮回中的每一次邂逅,都值得珍惜。”&br&&br&在新年到来之际,希望大家都注意身体~&br&&br&&br&&br&开始之前先声明一下禅师并没有写完就已经去世,但我觉得一点也不影响,甚至其实以下处理细节的方式一点都不重要,当时对我影响最大也受益至今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突破。这可能也是他们构建的体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br&&br&好了,进入正题~&br&#####################################&br&缠论作为谜一样的一个传说级技术分析策略,横空出世,作者禅师身份不详,精通数理古文诗赋音律,并在完成缠论后随即英年早逝,更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可能由于它的小众化,散乱随性的章节和其自身的理解难度,似乎知道和能使用的人并不多。但这并不影响其江湖地位。&br&&br&在这一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么多年来为什么没有一位中原有志之士很完整系统地归纳缠论的整个知识体系,就如拿到一本散乱的武功秘籍但是却不得其修炼法门,只能硬着头皮翻来覆去地参透,苦心等待着豁然开朗打通任督二脉的那一刻。当然,还有一些人,不幸在这个过程当中走火入魔。跟禅师同样作为基础物理专业的PhD,只能尽我所能条理清晰的重新整理其留下的这门神秘武功,并以此纪念我在股市中这生存下来的第一年。
&br&&br&缠论身为中国本土技术分析的精髓,假以武功修炼方式叙述自然最为有趣不过。
&br&&br&我们可以把交易市场当做金庸笔下的中原武林,各门各派层出不穷,各路英雄一争高下,而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武林中生存下来并且成为绝顶高手。
&br&&br&这篇文章仅仅只是介绍了缠论最基本的一些概念,怕把读者全绕晕,故还有很多更进一步的细节和推论的证明没有涉及到,save for later,此篇仅作入门用。
&br&&br&我认为技术分析最本质的理论基础是,各种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心理面等最终都得反映在图上。任何技术指标、系统,本质上都是一个评价系统,也就是告诉你在这个系统的标准下,评价对象的强弱。而缠论就是其中的较为有效的一种,优势在于完全分类,并且易于以此为基础系统融合其他门派武功一并修行。
&br&&br&好了,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br&&br&&br&&br&&br&&br&&br&&b&本文的目录是:&br&&/b&&h2&&b&1. 武功篇—形态学&/b&&br&&br&&/h2&&h2&&b&2. 级别&/b&&br&&br&&/h2&&h2&&b&3. 内功篇—动力学&/b&&br&&br&&/h2&&h2&&b&4. 两卷合一&/b&&br&&b&
a. 第一二三类买卖点&/b&&br&&b&
b. 区间套原理&/b&&br&&b&
c. 指标工具的结合使用&/b&&br&&br&&/h2&&h2&&b&5. 缠论缺陷和我的补丁&/b&&br&&br&&/h2&&h2&&b&6. 读完缠论的一点感想&/b&&br&&b&
a. 市场是生长出来的 &/b&&br&&b&
b. 交易与物理乱弹&/b&&br&&b&
c. 我们的贪嗔痴疑慢&/b&&/h2&&br&&br&&br&&p&缠论本质上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是武功篇--&b&形态学&/b&,下卷是内功篇--&b&动力学&/b&。&br&&/p&&br&形态学,就是中枢、走势类型、笔、线段之类的东西。动力学,任何涉及背驰概念的都属于动力学的范围。&br&&br&两卷合一,威力无穷。
&br&&br&禅师给出的缠论学历标准,大家看完本文之后可以自行对号入座:
&br&精通找出各级别中枢的,是幼儿圆毕业&br&精通分别中枢的新生、延伸、扩展的,是学前班毕业&br&精通分辨盘整背驰与背驰,躲过盘整背驰转化为第三类买卖点的是小学毕业 &br&&br&&br&&br&&br&&h2&&b&武功篇--形态学:&/b&&/h2&&br&&blockquote&“&b&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b&” (PS,听起来有点像大爆炸理论呢,sigh)&/blockquote&任何上乘武功,首先都需要有一套完整自洽的完备体系,然后从最基础的一招一式开始递归生长,所有的复杂变化都是从这最简单的一招一式演化而来。
&br&&br&大家首先热身熟悉一下缠论形态学部分由最简单K线开始生长的整个递归构造体系: &br&&br&&img src=&/v2-5cf83ff49f72b3e8e16b88821faa170f_b.png& data-rawwidth=&824& data-rawheight=&6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4& data-original=&/v2-5cf83ff49f72b3e8e16b88821faa170f_r.png&&&br&&br&&br&接下来我们分别介绍各个过程。
&br&&br&&br&&h2&普通K线:&/h2&这个就是最基本的K线蜡烛图,就是指将各种股票每日、每周、每月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等涨跌变化状况,用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 K线最上方的一条细线称为&a href=&/?target=http%3A///wiki/%25E4%25B8%258A%25E5%25BD%25B1%25E7%25BA%25B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上影线&i class=&icon-external&&&/i&&/a&,中间的一条粗线为实体。下面的一条细线为下影线。当收盘价高于开盘价,也就是股价走势呈上升趋势时,我们称这种情况下的 K线为阳线,中部的实体以空白或红色表示。这时,&a href=&/?target=http%3A///wiki/%25E4%25B8%258A%25E5%25BD%25B1%25E7%25BA%25B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上影线&i class=&icon-external&&&/i&&/a&的长度表示最高价和收盘价之间的价差,实体的长短代表收盘价与开盘价之间的价差,下影线的长度则代表开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差距。
&br&&br&&img src=&/v2-fc6e82445e9_b.png& data-rawwidth=&569&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9& data-original=&/v2-fc6e82445e9_r.png&&&br&&br&&h2&K线顶分型和底分型:&/h2&三根K线只存在如下四种情况的完全分类,K线依次都higher highs && higher lows是&b&上升K线&/b&,依次lower lows && lower highs 是&b&下降K线&/b&。剩下的两种情况就为顶分型和底分型。
&br&根据缠论的对分型的定义,
&br&&blockquote&&b&三根相邻 K 线,其中第二 K 线高点是相邻三 K 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 三 K 线低点中最高的,将其定义为顶分型。&/b&&br&&b&三根相邻 K 线,其中第二 K 线低点是相邻三 K 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 三 K 线高点中最低的,将其定义为底分型。&/b&顶分型的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底分型的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当我们以后说顶和底时,就分别是指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blockquote&&br&图中的小线段代表的是K线,这里不分阳线阴线,只看K线高低点。这四种结构是构成缠论最基本的四种元素。 &br&&img src=&/v2-f75dfdbc492faed65ae0e39_b.png& data-rawwidth=&340& data-rawheight=&2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0&&&br&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划分如上四种结构之前,K线得先有一个&b&包含处理&/b&的步骤。即一根K线的高低点圈在相邻一根K线的范围里,我们可以按照如下的方式进行: &br&&img src=&/v2-bfaf83737bcd7bff4770c61_b.png& data-rawwidth=&820& data-rawheight=&2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0& data-original=&/v2-bfaf83737bcd7bff4770c61_r.png&&&br&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包含关系不符合传递律,也就是说如果第1、2根K线是包含关系,第2、3根也是包含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第1、3根就有包含关系。因此在K线包含关系的分析中,要遵守顺序原则,就是先用第1、2根K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的K线,然后用新的K线去和第3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线去处理。
&br&&br&&br&从心理因素角度来分析包含关系。一个完全没有包含关系的分型结构,意味着市场双方都是直截了当,没有太多犹豫。包含关系(只要不是直接把阳线以长阴线吃掉)意味着一种犹豫,一种不确定的观望等,一般在小级别上,都会有中枢延伸、扩展之类的东西。&br&从心理因素角度来分析顶底分型。以顶分型为例,一个顶分型之所以成立,是卖的分力最终战胜了买的分力,而其中,买的分力有三次的努力,而卖的分力,有三次的阻击。用最标准的已经过包含处理的三K线模型:第一根K线的高点,被卖分力阻击后,出现回落,这个回落,出现在第一根K线的上影部分或者第二根K线的下影部分,而在第二根K线,出现一个更高的高点,但这个高点,显然与第一根K线的高点中出现的买的分力,一定在小级别上出现力度背驰,从而至少制造了第二根K线的上影部分。最后,第三根K线,会再次继续一次买的分力的攻击,但这个攻击,完全被卖的分力击败,从而不能成为一个新高点,在小级别上,大致出现一种第二类卖点的走势。由上可见,一个分型结构的出现,如同中枢,都是经过一个三次的反复心理较量过程,只是中枢用的是三个次级别。所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所以一个顶分型就这样出现了,而底分型的情况,反过来就是。(如下图所示) &br&&img src=&/v2-ca46a13b6_b.png& data-rawwidth=&774& data-rawheight=&5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4& data-original=&/v2-ca46a13b6_r.png&&&br&(包含关系分类的演变推论还有各类顶底分型的强弱分析,操作依据等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考&u&&i&缠论第82课:&/i&&/u&&u&&i&分型结构的心理因素&/i&&/u&)&br&&br&&h2&笔:&/h2&&br&笔的定义是,连接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且顶和底之间至少有一根K线相隔。 &b&向下的&/b&&b&笔&/b&,就是顶分型+下降K线(至少一根)+底分型;&b&向上的&/b&&b&笔&/b&,是底分型+上升K线(至少一根)+顶分型。 如下如所示: &br&&img src=&/v2-332b05bd5e9e_b.pn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1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v2-332b05bd5e9e_r.png&&&br&划分笔的步骤是:
&br&1. 确定所有符合标准的顶分型和底分型
&br&2. 如果前后分型是同一性质,对于顶,前面的低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对于底,前面的高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
&br&3. 经过步骤2的处理后,余下的分型,如果相邻的是顶和底,那么就可以划为一笔。 &br&&img src=&/v2-7e6fe4d900feb15bf5f0c1_b.png& data-rawwidth=&718& data-rawheight=&2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8& data-original=&/v2-7e6fe4d900feb15bf5f0c1_r.png&&&br&而所有的图形,都可以唯一地分解为上下交替的笔的连接。这样,我们就从K线级别上升到了笔的级别。&br&(关于笔的划分还有数学语言的定义可以参照&u&&i&缠论62课:&/i&&/u&&u&&i&分型、笔与线段&/i&&/u&
还有 &i&&u&65课:&/u&&u&&i&再说说分型、笔、线段&/i&&/u&)&/i&&br&&br&&br&&h2&线段与笔破坏:&/h2&&br&首先,介绍一下&b&线段&/b&的定义:&b&至少由三笔组成,并且前三笔一定得有重叠的部分。&/b&&br&&br&线段最基本的形态为下图所示: &br&&img src=&/v2-3dbda82abfb56858e8dac1db_b.png& data-rawwidth=&407& data-rawheight=&1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7&&&br&缠论中对于&b&线段被笔破坏&/b&的数学定义是:
&br&&blockquote&&b&线段无非有两种,从向上一笔开始的,和从向下一笔开始的。&/b&&br&&b&对于从向上一笔开始的,其中的顶底分型构成这样的序列:d1g1d2g2d3g3…dngn(其中di代表第i个底,gi代表第i个顶)。如果找到i和j,j&=i+2,使得dj&=gi,那么称向上线段被笔破坏。&/b&&br&&b&对于从向下一笔开始的,其中的顶底分型构成这样的序列:g1d1g2d2…gndn(其中di代表第i个底,gi代表第i个顶)。如果找到i和j,j&=i+2,使得gj&=di,那么称向下线段被笔破坏。&/b&&/blockquote&&p&
如下图为向上线段依次被两只红色的笔破坏(此处第一根 i=1&&j=3与第二根 i=3&&j=6):&br&&/p&&p&&img src=&/v2-8fce5abb88bb5d_b.png& data-rawwidth=&328& data-rawheight=&31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8&&
下图为向下线段被一只红色的笔破坏(此处i=2&&j=4):&br&&/p&&img src=&/v2-260b751e09d55e8e34767_b.png& data-rawwidth=&264& data-rawheight=&25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4&&&br&对于&b&线段被破坏&/b&的定义是:
&br&&blockquote&&b&线段被破坏,当且仅当至少被有重叠部分的连续三笔的其中一笔破坏。而只要构成有重叠部分的前三笔,那么必然会形成一线段,换言之,线段破坏的充要条件,就是被另一个线段破坏。&/b&&/blockquote&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线段被笔破坏,不一定就代表这整根线段被破坏,只能说被笔破坏是整根线段被破坏的首要条件,充要条件是这根线段被这只笔后面相反方向延伸出来的新线段破坏。线段的具体的划分方式在后面线段的特征序列中会介绍。 &br&&br&&br&&h2&线段的特征序列与其顶底分型:&/h2&&br&笔的划分标准在前面已经严格给出,因此,下一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划分线段。在介绍线段的划分方法之前,我们需要知道线段的特征序列定义:&br&&br&用S代表向上的笔,X代表向下的笔。那么所有的线段,无非两种:一、从向上笔开始;二、从向下笔开始。简单起见,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为例子说划分的标准。&br&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可以用笔的序列表示:S1X1S2X2S3X3…SnXn。容易证明,任何Si与Si+1之间,一定有重合区间。而考察序列X1X2…Xn,该序列中, Xi与Xi+1之间并不一定有重合区间。因此,此序列更能代表线段的性质,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通过特征序列来构造线段的原因。&br&&blockquote&定义:&b&序列X1X2…Xn成为以向上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序列S1S2…Sn成为以向下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b&&b&&i&&b&即线段中所有与线段方向相反的笔构成此线段的特征序列&/b&&/i&&b&&i&。&/i&特征序列两相邻元素间没有重合区间,称为该序列的一个缺口。&/b&&/b&&/blockquote&(这里关于缺口的讨论可以参考&u&&i&缠论77课:一些概念的再分辨&/i&&/u&) &br&&br&&br&
如下面两图即为向上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和向下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br&&img src=&/v2-aeda778a70bbaabe16b29a99_b.png& data-rawwidth=&370& data-rawheight=&21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0&&&img src=&/v2-c56e4855dcab336bcbc3bacbcba9e6f5_b.png& data-rawwidth=&371& data-rawheight=&23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1&&&br&关于特征序列,把每一元素看成是一K线,那么,如同前面K线图中找顶底分型的方法,也存在所谓的包含关系,也需要对特征序列进行包含处理。经过包含处理的特征序列,成为标准特征序列。以后没有特别说明,特征序列都是指标准特征序列。
&br&&br&接下来需要了解的是线段特征序列的顶底分型的划分标准,因为特征序列的顶底分型勾勒出线段被破坏的心理结构变化。
&br&类似前面K线图关于顶分型与底分型的划分,可以确定特征序列的顶和底。注意,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的特征序列,只考察顶分型;以向下笔开始的线段,只考察底分型。&br&但是线段特征序列的顶底分型划分有一定的不同,我们需要对特征序列的顶底分型中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间是否存在缺口的情况进行分类。
&br&&br&在标准特征序列里,构成分型的三个相邻元素,只有两种可能:&br&&br&第一种情况(特征序列的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缺口):
&br&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br&&img src=&/v2-0fdea4ec09a9faec5d268e_b.png& data-rawwidth=&515&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5& data-original=&/v2-0fdea4ec09a9faec5d268e_r.png&&&br&第二种情况(特征序列的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缺口):
&br&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高点开始的向下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底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低点开始的向上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顶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br&强调,在第二种情况下,后一特征序列不一定封闭前一特征序列相应的缺口,而且,第二个序列中的分型,不分第一二种情况,只要有分型就可以。 &br&&img src=&/v2-fcc61bb96c557ff1da4e022d0529fdde_b.png& data-rawwidth=&610& data-rawheight=&5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0& data-original=&/v2-fcc61bb96c557ff1da4e022d0529fdde_r.png&&&br&上面两种情况,就给出所有线段划分的标准。显然,出现特征序列的分型,是线段结束的前提条件,就把前面“线段破坏的充要条件就是被另一个线段破坏”精确化了。
&br&&br&这样,按照这个划分,正如一切同一级别图上的走势都可以唯一地划分为笔的连接,我们就从笔的级别上升到了唯一划分的线段级别。&br&&br&如果觉得麻烦,我自己想出来的一个比较粗略的线段划分方法,就是包含处理后,向上的线段看其向下的特征序列是否higher high和higher low(也可以直接只看有没有higher high),如果一直没有打破,就一直是一条向上生长的线段,而向下的线段看其向上特征序列是否lower low和lower high(也可以直接只看有没有lower low),如果一直没有打破,那就一直是一条向下生长的线段。
&br&&br&(关于更多线段的讨论可以参考&u&&i&缠论67课: &i&线段的划分标准&/i&&/i&&/u&) &br&&br&&br&&br&&h2&最小级别的5F中枢:&/h2&&br&在我们学习完笔和线段之后,接下来是另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缠论的精华,就是&b&中枢&/b&。线段级别才开始进入缠论核心的分析方法。
&br&&br&在学习中枢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的就是级别的概念,这里先大概介绍一下,后面会详细单独拿出来解释。缠论级别依次递增是1分钟缠论级别(1F),5分钟缠论级别(5F),30分钟缠论级别(30F),etc。可以类比K线图上的周期大小,但是这里缠论级别是根据缠论体系下定义的周期大小,两者有很大区别。这里缠论的最低级别1F就是指的线段。
&br&&br&缠论中对中枢的定义是:
&br&&blockquote&&b&而三个连续的最低级别走势类型之间,如果发生重叠关系,也就是三个最低级别走势类型所分别经过的价格区间有交集,那么就形成了高一级别的中枢。&/b&&/blockquote&&br&以5F级别中枢为例,在这里次级别走势指的就是比5F中枢低一级的1F级别的线段,然后三个连续的线段之间重叠的部分叫做中枢,并且级别升为5F。
&br&如下图: &br&&img src=&/v2-f46e66a60bf82dbb5112aae163a407fd_b.png& data-rawwidth=&649& data-rawheight=&1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9& data-original=&/v2-f46e66a60bf82dbb5112aae163a407fd_r.png&&&br&左边的是上涨过程中下上下三个线段形成的5F中枢,右边为下跌过程中上下上形成的5F中枢。三个线段的蓝色重合部分叫做中枢,即长方形区域。这里三个线段的交集部分构成中枢本体的区间,三个线段的并集部分构成中枢的波动区间。因为线段的缠论级别是1F,故构成的中枢级别为高一级的5F级别。
&br&&br&对于中枢,我们有三种生长方式:新生,延伸,拓展。
&br&&br&中枢新生:前后两个中枢的中枢波动区间无重合。 &br&&img src=&/v2-dec3a3718236cceafa91254_b.png& data-rawwidth=&983& data-rawheight=&4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3& data-original=&/v2-dec3a3718236cceafa91254_r.png&&
中枢延伸:前后两个中枢的中枢本体区间有重合。绿色实线方框为原中枢本体区间,虚线方框为延伸后的新中枢本体区间。&br&&img src=&/v2-abdbeca5d2ae3bdbca159b37_b.png& data-rawwidth=&984& data-rawheight=&4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4& data-original=&/v2-abdbeca5d2ae3bdbca159b37_r.png&&
中枢拓展:前后两个中枢的中枢波动区间有重合,但是中枢本体区间无重合。因为两个绿色中枢的波动区间有重合部分,故合起来成为更高一级的中枢,即图中的黄色虚线方框。&br&&img src=&/v2-185ea0f182d98f26b464b6_b.png& data-rawwidth=&984&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4& data-original=&/v2-185ea0f182d98f26b464b6_r.png&&&br&&br&&br&&br&&h2&5F走势类型:&/h2&&br&缠论根据中枢的相对位置关系还有数目把走势类型分为两类:&b&盘整&/b&和&b&趋势&/b&。
&br&&br&盘整: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中枢,被称为该级别的盘整。盘整可以包括中枢延伸和中枢拓展。
&br&&br&趋势:任何级别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及以上一次同向的中枢,被称为该级别的趋势。并且两个同级别的中枢与中枢之间只能由次级别走势相连。中枢依次向上且中枢波动区间无重合,为上涨趋势;中枢依次向下且中枢波动区间无重合,为下跌趋势。趋势包括的是中枢的新生。
&br&&br&如下图,如果基本元素为线段,则左侧包含有两个5F中枢,即为5F缠论级别的上涨趋势走势类型;右侧仅仅包涵一个5F中枢,则为5F缠论级别的盘整走势类型(当然后面可能会发生中枢延伸或者拓展的情况)。
&br&这里可能有人会疑惑第二个中枢和第三个中枢的本身区间互相有重复,为什么不算中枢的延伸。那是因为他们之间不是由一个次级别的走势相连,而是隔了两个1F次级别走势的线段。 &br&&img src=&/v2-01a51fe2cd6124f55cda_b.png& data-rawwidth=&709& data-rawheight=&2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9& data-original=&/v2-01a51fe2cd6124f55cda_r.png&&&br&&h2&不断同构处理得到更高级别的走势类型:&/h2&&br&这样,如上,我们通过1F缠论级别的线段得到了5F级别的中枢,然后我们又通过5F级别的中枢数目和位置关系,得到了5F级别的趋势走势类型,接着类比1F级别的线段构成5F中枢,按照中枢的定义通过5F级别的趋势走势类型构成30F级别的中枢,继而再得到30F缠论级别的趋势走势类型,不断进行下去,缠论的级别依次递增。
&br&&br&以上即缠论整个形态学的递归构造体系。 &br&&br&&br&&br&&br&&br&&h2&&b&级别:&/b&&/h2&&br&在进入内功篇动力学部分之前,我们需要对缠论的级别这个概念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级别是进入内功篇修炼的法门,缺少了级别这个概念,对背驰的学习将会无从下手。
&br&&br&级别本质上与时间无关,与空间也不是必然相关,只是自生长出来的分类方法。级别的意义,其实只有一个,基本只和买卖量有关。&br&&br&K线级别是1分钟K线级别(1f),5分钟K线级别(5f),30分钟K线级别(30f),etc
&br&缠论级别是1分钟缠论级别(1F),5分钟缠论级别(5F),30分钟缠论级别(30F),etc
&br&&br&&br&这两者很容易混淆,虽然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事实上两者是有很大不同的。我们可以把缠论的级别看作是在确定自己想要观察的K线图周期之后进行的分类与级别的递归,无论你选哪种K线级别,这个K线级别上的单个K线就是构成缠论级别的最小组成单元。譬如现在我们如下选1分钟K线级别的周期图,故1分钟的K线是最小的组成单元,即首先我们需要通过1分钟的K线来找到其顶底分型,然后再根据顶底分型构成笔的定义构造成笔( 线段(1F走势)以下是没有结构的,笔是1F走势以下更低级别的走势,三根以上有重合部分的笔还可以组成笔中枢(图中蓝色圆圈的位置),我觉得也可以称作1F中枢),接着利用笔组成线段的定义再构造出线段(线段是最低级别的1F走势,如图中的两个1F趋势),然后线段再组成5F的中枢(图中两个蓝色方框),最终我们得到了高一级别的整个5F走势(包括两个以上5F中枢的为5F趋势,仅包括一个5F中枢的为盘整。下面整张图是由两个5F中枢构成,故为5F的上涨趋势)。更高缠论级别的走势依次类推。 &br&&img src=&/v2-8afa7d4a6038b53afd47_b.png& data-rawwidth=&646&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6& data-original=&/v2-8afa7d4a6038b53afd47_r.png&&&br&我在网上看到关于缠论级别的一个说法,觉得挺有意思,在此分享给大家。文章的最后我会谈谈我自己的一点想法。&br&K线级别和缠论级别这两类走势级别,使用上会产生下面3类人:&br&1:最懒的人,直接用1分钟K线级别,5分钟K线级别,30分钟K线级别......当作自己的级别,所有上一级别都不做递归得出,直接用上一级K线图近似得出,虽然非常方便,但要承受上述的失误。
&br&2:第二懒的人:交叉使用上面的级别:比如:1分钟K线1F走势级别,1分钟K线5F走势级别,30分钟K线级别......。或者5分钟K线5F走势级别,5分钟K线30F走势级别......&br&3:最勤快的人:只使用1分钟K线1F走势级别,1分钟K线5F走势级别,1分钟K线30F走势级别......全部是从最低K线逐级递归上来,保证了操作的高精确性。&br&注意上面的K线级别之所以可以联合起来用,是因为在经验上,K线图的级别和走势级别有一定的关联,甚至大部分情况下还能画等号,所以可以方便一下。对于一般散户投资者足够用了。但本质上级别和时间和空间是没有任何必然联系的,就像连续涨停从1块涨到10000块,再从10000块连续跌停到0.01元,在缠论体系中,因为没有依次形成更高级别的结构,它也永远是最低级别的;或者在一个很狭小的价格区间,很短时间内反复震荡,它也会形成很大级别的中枢。&br&&br&&br&禅师对于级别的比喻较为准确,摘抄如下,可以帮助理解:
&br&&blockquote&“对于级别的概念有了不同级别显微镜的比喻。而实际上,一般能得到的图,最多也就是1分钟级别的,因此,可以从这个图入手。当然,也可以从5分钟,甚至更高入手,但这就等于把显微镜倍数弄小了,看到的东西自然没有1分钟的多且清楚。再次强调,什么级别的图和什么级别的中枢没有任何必然关系,走势类型以及中枢就如同显微镜下的观察物,是客观存在的,其存在性由上面所说最原始的递归定义保证,而级别的图,就如同显微镜,不同倍数的看这客观的图就看到不同的精细程度,如此而已。所以,不能把显微镜和显微镜观察的东西混在一起了。
如果我们首先确立了显微镜的倍数,也就是说,例如我们把1分钟图作为最基本的图,那么就可以开始定义上一课程说的分型、笔、线段等等。有了线段,就可以定义1分钟的中枢,然后就是1分钟的走势类型,然后按照递归的方法,可以逐步定义5分钟、30分钟、日、周、月、季度、年的中枢和走势类型。而有的人总是不明白,例如总是在问,5分钟图怎么看,30分钟怎么看,其实,如果你选择5分钟或30分钟为最基本的图,那么和1分钟的看法一样,只不过你的显微镜倍数比较小,看起来比较粗糙而已。而如果你已经选择1分钟作为最基本的图,也就是选定了1分钟这个倍数的显微镜,那么看1分钟图就可以,所以,本ID也就不断在1分钟图上进行线段的记号来示范。&br&
那么,有人可能要问,如果用1分钟图这显微镜,5、30分钟等图还有用吗?当然也是有用的,例如走出一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已经完成了,就可以在5分钟图上相应记号上,这样的一个好处就是帮助记忆,否则当1分钟图上的线段成千上万时,肯定要抓狂的。而有了5、30、日等图,就把相应已经完成的走势类型记号上,实际上,在1分钟图上需要记住的,只是最近一个未完成的1分钟走势类型。当然,由于分解的多样性,实际上需要知道的要多点,这里只是站在一种分解的角度说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看MACD辅助判断时,不用对太多的柱子面积进行相加,可以看大级别的MACD图,这样一目了然。日线的背驰,其实在1分钟图上也可以看出来,只不过是需要把所有相应对比段的MACD都加起来进行处理,这样当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就可以看日线图的MACD,在理论上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只是为了方便,如果用1分钟的MACD把参数调到足够大,效果其实是一样的,而实际上不可能,一般软件上,MACD的参数有上限限制,所以实际上也限制了日线的背驰不能用1分钟的图解决。
有人可能又要问,为什么5分钟图上不记号5分钟的走势类型?因为,在大级别图上记号次级别的走势类型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你清晰地看到该级别的中枢和走势类型是如何形成的,这样会更直观。当然,如果在5分钟图上,你愿意记号30分钟甚至年线的走势类型也没什么,这是个人爱好问题。如果你有超强的记忆和分析力,甚至就在1分钟上记号就可以,如果你更牛一点,对图形过目不忘,像计算机一样自动就可以分类合并,那你在1分钟图上连记号都不用了。&br&
说点更实际的问题,一般人面对一只股票,不可能就先看1分钟图,大概都是先从日线,甚至周、月、季、年入手,这样等于先用倍数小的显微镜,甚至是肉眼先看一下,然后在转用倍数大的,进行精细的观察。因此,对于大级别的图,上一课中的分型、笔、线段等同样有用,不过,一般这个观察都是快速不精细的,所以大概精确就可以,而且,一般看图看多了,根本就不需要一步步按定义来,例如,打开日线图,1秒钟如果还看不明白一只股票大的走势,那就是慢的了。基本上说,如果图看多了,成了机械反应了,一看到可搞的图,就如同看到可搞的面首一样。一见钟情,科学研究说大概不需要1秒,股票如同面首,如果不能1秒之内一见钟情,估计这股票也和你没什么缘分,最多就是有缘无分空折腾了。” &/blockquote&&br&&br&&br&&h2&&b&内功篇--动力学:&/b&&/h2&&br&学习完了武功篇,所有可能招式都被完全分类,我们对所面对的形势则了然于胸。此时,便可以进入内功阶段的修炼。
&br&内功篇的修行侧重不断加深我们对能量的聚集和扩张的体会,最终可以敏锐感受能量的流动。
&br&&br&关于动力学,第一个需要了解的就是背驰的概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r&在缠论的体系下,背驰分为两种:趋势背驰(缠论原文中仅记为背驰,在此略作修改)和盘整背驰。
&br&&br&&h2&趋势背驰:&/h2&&br&关于趋势背驰我们首先得记住,&b&没有趋势,没有背驰&/b&。
&br&&b&趋势背驰&/b&是指&b&:围绕同一中枢的前后两个次级别波动,后边的力度弱于前面。&/b&&br&&br&但是力度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可以是盘感,也可以是某类指标。背驰的观察对象包括价格,成交量,RSI,MACD等。缠论里面用的是MACD。在MACD视角下,针对不同的级别有不同的要求:若为1F及以下级别(线段和笔),仅仅需要对比红绿柱子的面积;若为1F级别以上,不仅需要对比红绿柱子的面积,还需要对比黄白线(DIFF和DEA)的高度还有回抽0轴的情况。
&br&&br&&br&由字面上可以看出,趋势背驰的前提是必须在当前的一段趋势中,意味着当下一定至少存在有两个或以上的同等级别,并且波动区间没有重复的中枢。针对最后一个中枢的前后两个次级别走势的力度比较,当后者弱于前者的时候,我们叫这种情况为趋势背驰。并且趋势背驰可以保证一定可以回到背驰前的最后一个中枢中。
&br&&br&这里我们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数目中枢的原因,是因为第二个中枢后就产生趋势背驰的情况,一般占了绝大多数的情况,特别在日线以上的级别,这种就几乎达到90%以上,因此,如果一个日线以上级别的第二个中枢,就要密切注意趋势背驰的出现。&br&&br&&br&下面我们举个栗子: &br&&img src=&/v2-a9cf565aa37e74d2943f_b.png& data-rawwidth=&519& data-rawheight=&1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9& data-original=&/v2-a9cf565aa37e74d2943f_r.png&&&br&上图中a,b,c是三个线段,即三个次级别向上趋势,A和B是本级别的中枢。因为这整张图有两个本级别中枢,故此图为本级别的向上趋势。然后我们选中这最后一个本级别中枢B,看到B中枢将MACD黄白线回拉到0轴附近再次上升不创新高,并且比较其前后两个次级别走势b和c的力度,c段对应的MACD柱子面积比b段对应的面积要小,并且c段的价格一定得创新高,三个条件合起来构成标准的趋势背驰。
&br&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得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本级别中枢才能构成本级别的趋势,趋势背驰不可能发生在第一个中枢。
&br&&br&趋势背驰后面有三种演化可能,即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下面我们分别分析这三种可能性,他们都与接下来将要写到的第一类买卖点后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有关。
&br&&br&1.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 &br&&img src=&/v2-02b4b06a64c43c71f43e8d097645ceb4_b.png& data-rawwidth=&448& data-rawheight=&2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8& data-original=&/v2-02b4b06a64c43c71f43e8d097645ceb4_r.png&&&br&上图是一个1F趋势(即线段)的背驰,最后一个1F中枢(笔中枢)前后两段次级别走势(笔)发生趋势背驰,再之后的一次次级别反抽回到了中枢上方,形成了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
&br&&br&缠论原文对情况1是这样解释(图文无关):
&br&对于5分钟级别趋势发生背驰的情况,那这个5分钟级别的趋势里所具有的中枢都是5分钟级别的,假设共有N个,显然,这个N&=2。考虑最后一个中枢的情况,最后的背驰段,跌破该中枢后,该背驰段显然是一个1分钟以下级别的走势,否则就和该中枢是5分钟级别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的前提矛盾了。该背驰段出现第一类买点发生反弹,显然,该反弹一定触及最后一个中枢的DD=min(dn),也就是围绕该中枢震荡的最低点,否则,如果反弹连这都触及不了,就等于在下面又至少形成一个新的5分钟中枢,这与上中枢是最后一个矛盾。这种只触及最后一个中枢的DD=min(dn)的反弹,就是背弛后最弱的反弹,这种反弹,将把最后一个中枢变成一个级别上的扩展,例如,把5分钟的中枢扩展成30分钟甚至更大的中枢。
&br&&br&&br&2. 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 &br&&p&&img src=&/v2-fa7c7cab02fb68_b.png& data-rawwidth=&448& data-rawheight=&2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8& data-original=&/v2-fa7c7cab02fb68_r.png&&
3. 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br&&/p&&img src=&/v2-a48e759f75ea587ed3ec9a_b.png& data-rawwidth=&679& data-rawheight=&4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9& data-original=&/v2-a48e759f75ea587ed3ec9a_r.png&&&br&缠论原文对情况2,3的解释(图文无关):
&br&&blockquote&后面这二种情况就是发生转折的两种情况,原理是一样的,只是相应的力度有区别。当反弹至少要重新触及最后一个中枢,这样,将发生转折,也就是出现盘整与上涨两种情况,对于上面5分钟下跌的例子,就意味着,将出现5分钟级别更大的盘整或5分钟级别以上的上涨,两段走势类型的连接,就有两种情况出现:下跌+盘整,或者下跌+上涨。注意,这里的盘整的中枢级别一定大于下跌中的中枢级别,否则就和下跌的延伸或第一种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搞混了。而上涨的中枢,不一定大于上跌中的中枢,例如,一个5分钟级别的下跌后反过来是一个5分钟级别的上涨,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是盘整,那就至少是30分钟级别的。
&/blockquote&&br&以上三种情况,就完全分类了某级别背驰后的级别与力度,也就是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后将发生怎么样的情况,而第一类卖点的情况是一样的,只是方向相反。注意,这里说的是最精确的情况,由于第一种情况很少发生且和第二种情况有所类似,所以粗糙地说,也可以说背驰以后就意味着盘整和反趋势。那么,怎么分别这几种情况,关键就是看反弹中第1个前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级别的次级别走势(例如前面的下跌是5分钟级别,就看1分钟级别的第1次反弹),是否重新回抽最后一个中枢里,如果不能,那第一种情况的可能就很大了,而且也证明反弹的力度值得怀疑,当然这种判别不是绝对的,但有效性很大。
&br&&br&(三类情况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考&u&&i&缠论29课:转折的力度与级别&/i&&/u&) &br&&br&&h2&盘整背驰:&/h2&&br&在第一个中枢就出现的背驰,只能算是&b&盘整背驰&/b&,其技术含义是一个企图脱离中枢的运动,由于力度有限,被阻止而出现回到中枢内。判断盘整背驰的关键在于选取可以比较的两段走势。 &br&&img src=&/v2-71224bdabf9_b.png& data-rawwidth=&688& data-rawheight=&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8& data-original=&/v2-71224bdabf9_r.png&&&br&如上图,c段的MACD柱子面积比b小,且B中出现了MACD黄白线回拉0轴的过程,这就是一个盘整背驰。通常比较的是同向的相邻两段,并且不需要考虑是否创新高或者新低。
&br&&br&&br&下面分析一个现实中盘整背驰的例子: &br&&img src=&/v2-aed7148fab1b59_b.png& data-rawwidth=&595& data-rawheight=&4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5& data-original=&/v2-aed7148fab1b59_r.png&&&br&12日14点35到16日9点45构成A段,16日9点45到16日13点30构成B段,16日13点30到17日13点05构成C段。其中B段制造了MACD黄白线对0轴的回拉,C段与A段构成背驰。对C段进行更仔细的分析,9点35的第一个红柱,由于并没创新高,所以不构成背驰,10点40的第二个红柱子,由于这时候的C段还没有形成一个中枢,根据走势必完美,这C段肯定没完,所以继续。13点05分,第三个红柱子,这时候,把三个红柱子的面积加起来,也没有A段两个红柱子面积和大,显然背驰了,所以要走人了。而随后的回跌,马上跌回大的中枢之内,所以不可能有什么第三类买点,不过站在超短线的立场,如果出现次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又可以重新介入了。
&br&&br&盘整中往上的情况为例子,往下的情况反之亦然。如果C段不破中枢,一旦出现MACD柱子的C段面积小于A段面积,其后必定有回跌。比较复杂的是如果C段上破中枢,但MACD柱子的面积小于A段的,这时候的原则是先出来,其后有两种情况,如果回跌不重新跌回,就在次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回补,刚好这反而构成了该级别的第三类买点,反之就继续该盘整。
&br&&br&其实,站在中枢的角度,盘整背驰与趋势背驰,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力度、级别以及发生的中枢位置不同而已。
&br&&br&(关于背驰的内容还可以参考&u&&i&缠论24课:&/i&&/u&&u&&i&MACD对背弛的辅助判断&/i&&/u&)&br&&br&&br&&br&&h2&&b&两卷合一:&/b&&/h2&&br&&br&学完了武功篇和内功篇两部分,并不会立即摇身一变成为了绝顶高手叱咤风云。高手过招,我们还需要精准掌握出手的时机,最终的水平高低不过在于恰好二字,才能一击克敌。
&br&&br&交易也一样,归根结底,就是买卖点的把握。
&br&&br&这部分主要介绍&b&第一二三类买卖点&/b&,&b&区间套原理&/b&,还附加一些指标工具在缠论中的运用tips。 &br&&br&&h2&第一二三类买卖点:&/h2&背驰-买卖点定理:&b&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b&&br&&br&首先我们看一张粗略的图可以对一二三买卖点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br&&img src=&/v2-80aaa6e3584c_b.png& data-rawwidth=&675& data-rawheight=&2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5& data-original=&/v2-80aaa6e3584c_r.png&&&br&这里我们只介绍第一二三类买点,卖点把买点的图倒过来看即可(当然,有练过的把自己倒过来也可以)。
&br&&br&&b&第一类买点(趋势背驰点):&/b&&br&第一类买点由向下的趋势背驰产生,即发生在至少两个同级别中枢之后,并且围绕最后一个中枢的前后两段次级别走势的力度减弱(这里因为“最后一个”中枢并不能提前的判断,文章后面会提到相应的补救措施)。第一类买点的出现意味着原向下走势的终结,是市场第一有利位置。
&br&一般来说第一买点都是在MACD在0轴下的趋势背驰形成。
&br&&br&&b&第二类买点:&/b&&br&第二类买点出现在第一买点之后,无论接下来是趋势还是盘整都要在图形中完成,所以在第一类买点之后出现的第一次次级别回调制造的低点,并且要求不创新低或者即使新低之后盘整背驰,则此点是市场的第二有利位置,构成了第二买点。
&br&一般来说第二买点都是在MACD第一次上0周然后回抽确认形成的。
&br&&br&第二类买点,不必然出现在中枢的上或下,可以在任何位置出现,中枢下出现的,其后的力度就值得怀疑了,出现扩张性中枢的可能性极大,在中枢中出现的,出现中枢扩张与新生的机会对半,在中枢上出现,中枢新生的机会就很大了。但无论哪种情况,赢利是必然的。&br&&br&第二类买点有如下三种不同强弱的可能情况: &br&&img src=&/v2-27deb3d7b1a709f41df6fb_b.png& data-rawwidth=&441& data-rawheight=&2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1& data-original=&/v2-27deb3d7b1a709f41df6fb_r.png&&&br&
(第一) 最强的情况
第二类买点刚好构成原来下跌的最后一个中枢开始的震荡走势的第三类买点,也就是第二、三类买点合一了,这是最强的走势,这情况,一般都对应V型反转的快速回升,是最有力度的。&br&&br&
(第二) 最弱的情况
第二类买点跌破第一类买点,也就是第二类买点比第一类买点低,这是完全可以的,这里一般都构成盘整背驰,后面对应这从顺势平台到扩张平台等不同的走势,这在后面的课程里会说到。&br&&br&
(第三) 一般性走势
也就是前面两者之间的走势。这种情况下,第一、二、三买点,是依次向上,一个比一个高。
&br&&br&在第二个买点的时候,如果接下来是继续次级别向上,则可以对比前后两端次级别走势的强度来比较背驰,来确定第二个中枢是否会出现第三类买点。然后第三类买点之后,再对比前后连续三段的次级别走势的强度,观察是否会背驰出现第一类卖点,如果没有则一直持有,如果有的话就在一卖处出掉。 &br&&br&&br&&b&第三类买点(中枢破坏点):&/b&&br&第三类买点出现在第二买点之后,以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最近的一个中枢,如果接下来回抽回不到最近的一个同级别中枢本身区间中(最强的情况是低点不进入中枢波动区间的高点),即通过次级别走势的离开破坏了前一个中枢,则构成第三类买卖点。第三类买点出现意味着中枢的新生或者中枢级别的扩展。
&br&&br&总体围绕中枢的第三类买点的操作原则很简单,每次向下离开中枢只要出现底背驰,那就可以介入了,然后看相应回拉出现顶背驰的位置是否能超越前面一个向上离开的顶背驰高点,不行一定要走,行也可以走,但次级别回抽一旦不重新回到中枢里,就意味着第三类买点出现了,就一定要买回来。而如果从底背驰开始的次级别回拉不能重新回到中枢里,那就意味着第三类卖点出现,必须走,然后等待下面去形成新的中枢来重复类似过程。&br&&br&“对于散户,根本没必须长期持有一只股票,那是大资金没办法的办法。对于散户,如果通道畅通的,最快的方法就是用第三类买点去操作,杀完一只继续一只,不断干下去,不参与任何的中枢震荡,只搞最强势的这才是散户该干的事情。持有到背驰卖点,然后坚决走人,等待新的买点。”
&br&&br&&br&&br&&br&以上所有的三类买卖点,本质上是一套利用均线缠绕构成的买卖系统。&br&&br&&br&&br&&h2&&b&区间套原理:&/b&&/h2&&br&好了,三类买卖点都介绍完了。但是我们上面所有的都是在提前选定的某一个K图级别(比如说日线级别)上的操作,如果想要登峰造极,把缠论的威力发挥到最大,我们还需要借助一个强有力的区间套思维来帮助我们完成最极致的操作。 &br&这里摘抄于Wiki对于数学上区间套原理的描述:
&br&&blockquote&&p&&i&如果知道一个实数x位於&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2597%25AD%25E5%258C%25BA%25E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闭区间&i class=&icon-external&&&/i&&/a&[0, 10]内(也就是说,这个实数大於或等於0,而小於或等於10),我们就可以想像把这个区间分成十个部分,只在终点处相重叠:[0, 1]、[1, 2]、[2, 3],依此类推,直到[9, 10]。实数x一定是属於这十个区间的一个;如果它属於[2, 3],我们就把数字“2”记录下来,并把这个区间再细分成十个子区间:[2, 2.1]、[2.1, 2.2]、…、[2.8, 2.9]、[2.9, 3]。把这个过程一直继续下去,我们便得到了一个无穷的&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5%258C%25BA%25E9%%25E5%25A5%2597%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区间套&i class=&icon-external&&&/i&&/a&序列,由无穷个数字b0、b1、b2、b3、…来标示,并记&/i&&/p&&i&x = b0.b1b2b3…&/i&&br&&i&在这种形式中,1 = 1.000…而且1 = 0.999…的事实,反映了1既位於[0, 1],又位於[1, 2],所以我们在寻找它的数字时,可以选择任意一个子区间。为了保证这种记法没有滥用“=”号,我们需要一种办法来为每一个小数重新构造一个唯一的实数。这可以用极限来实现,但是还有其它的方法。&/i&&br&&br&&br&&i&一个简单的选择,是&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5%258C%25BA%25E9%%25E5%25A5%%25AE%259A%25E7%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区间套定理&i class=&icon-external&&&/i&&/a&,它保证只要给出了一个长度趋近於零的闭区间套序列,那么这些区间套的&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A%25A4%25E9%259B%258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交集&i class=&icon-external&&&/i&&/a&就正好是一个实数。这样,b0.b1b2b3…便定义为包含在所有的区间[b0, b0 + 1]、[b0.b1, b0.b1 + 0.1],依此类推的唯一的实数。而0.999…就是位於所有的区间[0, 1]、[0.9, 1]、[0.99, 1]、[0.99…9, 1](对於任意有限个9)的唯一的实数。由於1是所有这些区间的公共元素,因此0.999… = 1&/i&&/blockquote&&br&&br&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断缩小K线图上的时间周期级别,然后在每个时间周期的图上都套用一遍缠论的构造体系,譬如年线一买-&月线一买-&日线一买-&30分一买-&5分一买-&1分一买这样依次寻找,等待绝对的第一类买卖点出现(因为第二三类买卖点本质上都是不同缠论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所以同样可以按照区间套定理找到),正如Wiki中所说的找到那个唯一的实数1。
&br&&br&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b&买点买,卖点卖&/b&。当然,如果天生反骨,也可以尝试反向操作。
&br&&br&获利的本质就是低买高卖,但这是一种很笼统的看法,没什么操作和指导意义。在缠论体系下,&b&任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k线与成交量技术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