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装配式家装”一站式服务的家装产品都是厂家直销的吗?

任何时候都要抓风口期,万事俱备,就借东风。" 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这句话就不要随意否定。--- 汪邦顶汪邦顶,一千零一艺(ART1001)董事长,60 年代末人,设计师出身,典型的连续创业者,1994 年任职中国建筑北方装饰艺术公司设计所所长,1997 年担任中国建筑装饰工程公司(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院长,设计师当时是一个非常吃香的行业,1995 年前没有电脑,全靠手绘,手绘很赚钱,当时画一晚上图就能挣
元,而那时候大多数人的工资才几百元。1997 年,汪邦顶在做设计院院长的同时,在渤海湾菩提岛和朋友合作搞了一个旅游项目开发,开始在岛上做产权式酒店,汪邦顶谈到,当时中国还没有人能听得懂这个词。因为在菩提岛搞开发,汪邦顶每天开车往返在京城与菩提岛两点一线之间,一年下来跑了十几万公里。运营几年之后,将菩提岛转让,净赚 2000 多万。#汪邦顶 --- 人生的三个大潮#1995 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才刚刚开始,汪邦顶回忆,当时不能按揭,买房时都是扛着几大袋 10 元的现金去买房,财务数钱数到手抽筋。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汪邦顶说,"95 年年底如果我没去海边,像潘石屹、冯仑他们去搞房地产,可能路径就不一样。"今天再回头看过去 20 年的事情,汪邦顶总结了人生的三次大潮,前两个都丢弃了:第一,房地产开发的时代大潮造就了大批红利,没有参与;第二,股票市场带来的金融理念,深度改变企业思维,汪邦顶投了点小钱打水漂了,也没深入下去;第三,收藏大潮,汪邦顶认为自己抓住了大潮,并且很有投资意识,先从古代书画开始,后又进入当代艺术,在签约艺术家板块也从未失过手,十几年前投资了二十多个不知名草根书画家,现在每个书画家的身价都很高。因为当年的投资,汪邦顶现在手上留存了大量的名家艺术品,除此之外,汪邦顶也经常在拍卖会上拍到心仪的藏品。这次艺术品收藏大潮他没有丧失机会。#" 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这句话就不要随意否定#汪邦顶还有另外几份创业,都谈不上太成功,2004 年左右,创办《中学生》杂志,做了两年半亏损 200 多万元,最终选择放弃;后来又做了《xx 日报艺术增刊》,做了一年多,亏了几十万也迅速收手。还曾参与新农村建设、贸易、科技研发等一系列工作。相继做了几个项目收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汪邦顶都沉浸于自己的收藏爱好,每天游走于各大美术馆、各大拍卖会,鉴艺斗茶,不亦乐乎,提前进入 " 养老阶段 "。所以,回想到这一切,汪邦顶总结了一点:第一,干自己喜欢的事;第二,干主流的事;第三,干自己专业的事;任何时候都要抓风口期,万事俱备,就借东风," 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这句话就真的不要随意否定。#2015 年 8 月,再出发#汪邦顶自述,从 2011 就想做 BIM 系统,但是感觉风口期没到。为此次创业前后走访了全国装饰行业百强、设计 50 强等很多企业,无论家装还是公装企业,无论是设计师、设计院还是供应链体系,尤其工厂,无论是渠道体系还是营销体系,无论是 B 端还是 C 端,以及众多的互联网企业。做了大量深度调研后,内心十分欣喜,看到了机会。汪邦顶总结了一句:" 普天之下,莫非网土。" 在 O2O 的起飞时期,B2C 已经泛滥,依托互联网 +BIM 平台,B2B 模式,在 2015 年年初,分析风口期到了,正式启动了一千零一艺的创业。汪邦顶分析行业大体呈现出三个形态:技术开始得到重视,传统商业形态不行了,装饰行业的发展节奏处于停滞界面,从这三个形态中,汪邦顶看到了改造甚至颠覆行业的机会。2015 年 8 月,汪邦顶再出发,创办一千零一艺(ART1001),主要以设计生产力为核心理念,聚焦于建筑装饰行业,是国内最先打通了互联网 +BIM 系统 + 装配式全屋定制的互联网平台,致力于通过 BIM 技术将公装家装一体化,软装硬装一体化。创办之初,一千零一艺(ART1001)获得了小米陈彤及独立投资人关宇的 1200 万元天使轮融资,2016 年 7 月 9 日,宣布获得中俊伟业、北京瀛杉 1 亿元 A 轮融资,10 个月估值 10 个亿,成为国内成长较快的建筑装饰行业的互联网公司,当时,产品并未上线。融资之后,资金主要用于 BIM 系统的研发建设,供应链磨合以及团队打造。2016 年 11 月 26 日,一千零一艺(ART1001)发布了最新产品 " 阿拉丁 DIM 云平台 ",汪邦顶介绍,目前已经进行了第一期设计师培训,还陆续在各个城市以 50 人为单位开展培训,家装版本将于 2017 年 1 月 1 日正式上线,同年 5 月,上线 BIM 公装版本,8 月上线 BIM 建筑板本,年底上线 BIM 基础设施建设版本。# 越是落后的行业,‘山头主义’小老板思维越严重,越爱各自为政 #汪邦顶通过长期对行业考察之后发现,越是落后的行业," 山头主义 " 小老板思维就越严重,越爱各自为政,而互联网的核心在于互联互通,在于共享!在汪邦顶看来,共享经济的理念不是两方合作价值,而是多维共享叠加,简单的说就是无效资源价值化,有效资源价值更大化。建筑装饰行业,一定要用一根线把整个产业链连接起来,形成一站式、一体化,形成共享架构,从而形成壁垒,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一千零一艺(ART1001)的商业逻辑是如何通过平台化思维来连接 7 个 B 端(包括:设计师、设计院、装饰公司、建筑公司、供应链、大项目、培训教育)。打通建筑装饰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做到设计流程一键式,整体服务一站式。# 我在做这个的时候,经常半夜惊醒,这个东西根本没有预判 #" 我们的优势在于打通了全生命周期 BIM 体系,是国内首家打通的精装级的 BIM 的平台。" 汪邦顶谈到。但是这一切并非都很顺利,找了很多技术大咖 IT 讲 DIM,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其实自己内心对结果也没有预判,所以在做这个的时候,经常半夜惊醒。一千零一艺(ART1001)想要通过 " 阿拉丁 DIM 云平台 ",将设计师、装饰公司、供应商等连接在一起构建建筑装饰行业生命共同体,通过 " 模型工业化、设计智能化、服务协同化 " 萃取出创新驱动生产力,从而真正提升整个行业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阿拉丁 DIM 云平台还将让每个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做到可视化、可量化、可控化。除了让设计成为一种生产力之外,阿拉丁 DIM 云平台还将装配式全屋定制实现所见即所得,同时,也会在智慧城市,打造智慧山河、海绵城市以及底下管廊都被打通。所以,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讲,对于一千零一艺(ART1001)来讲,家装只是起点,DIM 云平台作为核心技术还将成为推动建筑装饰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目前与 " 阿拉丁 DIM 云平台 " 已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软 / 硬装产品供应商合作 2000 家,软 / 硬装产品已经超过 2000 套,装饰公司达到 2160 家,平台注册众创设计师超过 3 万人,覆盖全国 127 个城市,153 家落地体验店。# 大力推广 BIM 已经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自从 2014 年 7 月 1 日,住建部释放 " 推进建筑信息模型 ( BIM ) 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应用 " 信号之后,发布《关于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各个省市都纷纷开始重视 BIM,上海、广东、福建、深圳、湖南、北京、山东、辽宁、广西等多省市纷纷发布关于推广 BIM 应用的各项指导意见与实施办法,不难看出,大力推广 BIM 已经是行业大势所趋。"5 年左右,设计院就没了,相关资质已经取消了,以后会是设计师存在制,你只能养创意,创意设计师不能饱和只能自动解散;10 年装饰公司也不存在了,按照现在的服务流程,实际是另一种形态存在,装配式和新型材料的普及,施工流程会减少,更加速度和便捷;20 年后建筑公司也不存在了。而对于现有的互联网家装行业,大都停留在项目思维,而且低价消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全品牌个性化消费时代已经到来。" 汪邦顶谈了自己对于未来的看法。对于一千零一艺(ART1001)的盈利模式,汪邦顶表示,目前主要是以 SaaS 系统为主,材料为辅的盈利模式,同时,也有自己的媒体服务中心,通过打造爆款频道以及现有城市运营商的显示屏和广告位盈利。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多年下来,BIM 系统一直都应用于建筑领域居多,在家装领域几乎无应用,但是一千零一艺(ART1001)阿拉丁 DIM 云平台上线之后,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整个家装产业在技术应用层面升级,客观来讲,中国的家装产业是时候需要变革创新了。好在已经有企业在摸索,无论是装配式技术还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再或者是智能化生产等更多新技术、新理念在家装产业上下游的深度应用,长远来看,这是紧跟产业互联网时代风口新筹码,最终,大家都在同样的赛道奔跑,判断一家企业的未来是否到达终点,无论渠道创新还是技术创新等集成创新模式可能是甩掉对手的有力武器。借用《智能时代》一书中的话来结尾:未来只有 2% 的人和企业会立于浪潮之巅。祝福各位。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动点科技26分钟前
36氪3小时前
电商报2小时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3小时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4小时前
36氪5小时前
36氪13小时前
36氪6小时前
36氪5小时前
DoNews昨天
36氪23小时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8小时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昨天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10小时前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当前位置: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一、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中的应用价值
&&&&& 1.1、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效率&&&&&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由于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各类预埋和预留的设计,因此更加需要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密切配合。利用BIM技术所构建的设计平台,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各专业设计人员能够快速地传递各自专业的设计信息,对设计方案进行“同步”修改。借助BIM技术与“云端”技术,各专业设计人员可以将包含有各自专业的设计信息的BIM模型统一上传至BIM设计平台,通过碰撞与自动纠错功能,自动筛选出各专业之间的设计冲突,帮助各专业设计人员及时找出专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的种类和样式繁多,出图量大,通过BIM技术的“协同”设计功能,某一专业设计人员修改的设计参数能够同步、无误地被其他专业设计人员调用,这方便了配套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方案的调整,节省各专业设计人员由于设计方案调整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通过授予装配式建筑专业设计人员、构件拆分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不同的管理和修改权限,可以使更多的技术和管理专业人士参与到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根据自己所处的专业提出意见和建议,减少预制构件生产和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设计变更,提高业主对装配式建筑设计单位的满意度,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效率,减少或避免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项目成本增加和资源浪费(如图所示基于BIM技术的协同设计流程)。&&&&& 1.2、实现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 BIM技术可以实现设计信息的开放与共享。设计人员可以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案上传到项目的“云端”服务器上,在云端中进行尺寸、样式等信息的整合,并构建装配式建筑各类预制构件(例如门、窗等)的“族”库。随着云端服务器中“族”的不断积累与丰富,设计人员可以将同类型“族”进行对比优化,以形成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标准形状和模数尺寸。预制构件“族”库的建立有助于装配式建筑通用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的设立。利用各类标准化的“族”库,设计人员还可以积累和丰富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户型,节约户型设计和调整的时间,有利于丰富装配式建筑户型规格,更好地满足居住者多样化的需求。&&&&& 1.3降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误差&&&&& 设计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结构和预制构件进行精细化设计,减小装配式建筑在施工阶段容易出现的装配偏差问题。借助BIM技术,对预制构件的几何尺寸及内部钢筋直径、间距、钢筋保护层厚度等重要参数进行精准设计、定位。在BIM模型的三维视图中,设计人员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待拼装预制构件之间的契合度,并可以利用BIM技术的碰撞检测功能,细致分析预制构件结构连接节点的可靠性,排除预制构件之间的装配冲突,从而避免由于设计粗糙而影响到预制构件的安装定位,减少由于设计误差带来的工期延误和材料资源的浪费。
&&&&& 二、BIM技术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的应用价值
&&&&& 2.1、优化整合预制构件生产流程&&&&& 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生产阶段是装配式建筑生产周期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连接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预制构件生产中所需加工信息的准确性,预制构件生产厂家可以从装配式建筑BIM模型中直接调取预制构件的几何尺寸信息,制定相应的构件生产计划,并在预制构件生产的同时,向施工单位传递构件生产的进度信息。&&&&& 为了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和建立装配式建筑质量可追溯机制,生产厂家可以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为各类预制构件植入含有构件几何尺寸、材料种类、安装位置等信息的RFID芯片,通过RFID技术对预制构件进行物流管理,提高预制构件仓储和运输的效率(如图所示基于BIM和RFID技术的预制构件生产与物流流程优化)。&&&&& 2.2、加快装配式建筑模型试制过程&&&&& 为了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完成后,设计人员将BIM模型中所包含的各种构配件信息与预制构件生产厂商共享,生产厂商可以直接获取产品的尺寸、材料、预制构件内钢筋的等级等参数信息,所有的设计数据及参数可以通过条形码的形式直接转换为加工参数,实现装配式建筑BIM模型中的预制构件设计信息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系统直接对接,提高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还可以通过3D打印的方式,直接将装配式建筑BIM模型打印出来,从而极大地加快装配式建筑的试制过程,并可根据打印出的装配式建筑模型校验原有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 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应用价值
&&&&& 3.1、改善预制构件库存和现场管理&&&&&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对预制构件进行分类生产、储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容易出现差错。利用BIM技术结合RFID技术,通过在预制构件生产的过程中嵌入含有安装部位及用途信息等构件信息的RFID芯片,存储验收人员及物流配送人员可以直接读取预制构件的相关信息,实现电子信息的自动对照,减少在传统的人工验收和物流模式下出现的验收数量偏差、构件堆放位置偏差、出库记录不准确等问题的发生,可以明显地节约时间和成本。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利用RFID技术直接调出预制构件的相关信息,对此预制构件的安装位置等必要项目进行检验,提高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水平和安装效率。&&&&& 3.2、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效率&&&&& 装配式建筑吊装工艺复杂、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安全保证措施要求高,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模拟和仿真,模拟现场预制构件吊装及施工过程,对施工流程进行优化;也可以模拟施工现场安全突发事件,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预案,排除安全隐患,从而避免和减少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对施工现场的场地布置和车辆开行路线进行优化,减少预制构件、材料场地内二次搬运,提高垂直运输机械的吊装效率,加快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进度。&&&&& 3.3、5D施工模拟优化施工、成本计划&&&&& 利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BIM模型中引入时间和资源维度,将“3D-BIM”模型转化为“5D-BIM”模型,施工单位可以通过“5D-BIM”模型来模拟装配式建筑整个施工过程和各种资源投入情况,建立装配式建筑的“动态施工规划”,直观地了解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进度计划安排和分阶段资金、资源投入情况;还可以在模拟的过程中发现原有施工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避免由于考虑不周引起的施工成本增加和进度拖延。利用“5D-BIM”进行施工模拟使施工单位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对整个项目的施工流程安排、成本资源的投入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管理人员可在模拟过程中优化施工方案和顺序、合理安排资源供应、优化现金流,实现施工进度计划及成本的动态管理(如图所示运用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生产流程管理)。
&&&&& 四、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运维阶段的应用价值
&&&&& 4.1、提高运维阶段的设备维护管理水平&&&&& 借助BIM和RFID技术搭建的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建立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及设备的运营维护系统。以BIM技术的资料管理与应急管理功能为例,在发生突发性火灾时,消防人员利用BIM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建筑和设备信息可以直接对火灾发生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并掌握火灾发生部位所使用的材料,有针对性地实施灭火工作。此外,运维管理人员在进行装配式建筑和附属设备的维修时,可以直接从BIM模型中调取预制构件、附属设备的型号、参数和生产厂家等信息,提高维修工作效率。&&&&& 4.2、加强运维阶段的质量和能耗管理&&&&& BIM技术可实现装配式建筑的全寿命信息化,运维管理人员利用预制构件中的RFID芯片,获取保存在芯片中预制构件生产厂商、安装人员、运输人员等的重要信息。一旦发生后期的质量问题,可以将问题从运维阶段追溯至生产阶段,明确责任的归属。BIM技术还可以实现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绿色运维管理,借助预埋在预制构件中的RFID芯片,BIM软件可以对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进行监测和分析,运维管理人员可以根据BIM软件的处理数据在BIM模型中准确定位高耗能所在的位置并设法解决。此外,预制建筑在拆除时可以利用BIM模型筛选出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回收利用,节约资源,避免浪费。(来源:中国钢结构资讯网)
精功集团官方微信
精功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Jinggong Group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友情链接 --
精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
精功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精功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浙江精功新兴材料有限公司
绍兴紫薇化纤有限公司
浙江汇金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传真:8 &&邮箱: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金柯桥大道112号精功大厦18楼
&&邮编:312030
微博关注:
分&&享&到:BIM,装配式
,内容来自筑龙网相关的培训课程、论坛帖子、行业资讯等。筑龙网为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建筑工程学习。交流平台,超过1000万设计师、工程师和造价师在筑龙网交流、学习更多相关资料请访问日更新500篇的!(发布于:日)
此时有人在和您一起浏览筑龙优搜库
大家都在学
论坛热贴排行
筑龙网已“成就有梦想的建筑人”为企业使命,为建筑行业从业者提供基于、直播课程、专家答疑、论坛交流的专业学习服务;同时搭建基于建筑+互联网的创业项目孵化平台,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
BIM,装配式相关专题推荐客服精灵 竞价推广必备软件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编辑热线:6-2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装配式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