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打工想在打工的城市买农村新农合报销比例能办理吗?

外来务工者就医报销一站搞定|农合|账户_凤凰资讯
外来务工者就医报销一站搞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报讯 (记者 魏桂莲 通讯员 姚煜娟) 这几日,来自重庆垫江县的打工者方军辉特别兴奋,他告诉记者,他老婆就要生孩子了,这是大喜,而且在医院产生的费用在晋江就可以直接享受新农合报销,不用跋山涉水回老家结算。
原标题:外来务工者就医报销一站搞定本报讯 (记者 魏桂莲 通讯员 姚煜娟) 这几日,来自重庆垫江县的打工者方军辉特别兴奋,他告诉记者,他老婆就要生孩子了,这是大喜,而且在医院产生的费用在晋江就可以直接享受新农合报销,不用跋山涉水回老家结算。12日,晋江市与重庆市垫江县、丰都县和漳州市漳浦县举行新晋江人新农合异地结报服务协议签约仪式。今后,这些地方来晋江务工的新晋江人,不用千里迢迢跑回老家报销医疗费用,只需带着费用凭证,在晋江市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就可以进行新农合异地结报。按照协议要求,晋江在保持新晋江人户籍所在地新农合政策补偿标准、管理审核权限、基金运转方式等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异地结报服务,同时在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一个结报服务延伸平台,负责新晋江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结报材料的收集、分类、初审、汇总和保存工作,并将结报材料送达家乡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家乡相关部门会将报销的医疗费用打入新晋江人的账户。15个工作日以内,就可全部完成新农合异地结报服务。“这个政策太贴心了,再也不用来回折腾了。可以与当地人一样,直接报销医疗费。”重庆丰都县人张仕斌知道这一政策后,笑逐颜开。住在晋江青阳的张仕斌来晋务工21年,一家人都在老家参保新农合。“以前太不方便了,来回一趟要四五天。”张仕斌说,“两年前妻子生病在晋江住院,为了报销费用,他带着材料搭车回家乡,最后报销了1000多元,可路费、误工费比报销费用还高。”像张仕斌一样,来自重庆垫江县、丰都县近4万名务工人员今后都能享受到在晋江就医、在晋江交件初审、在家乡快速审核补偿的便捷新农合异地结报服务。据晋江市人社局相关人士介绍,这是晋江市首次开通新农合异地结报服务。今后,晋江将与更多地区合作,让更多新晋江人享受到新农合异地结报服务,同时推动综合医疗改革,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011945
播放数:254482
播放数:876471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农民工注意:买了新农合,2017看病可报多少钱?
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工都在老家买了新农合,可以极大的帮助农民工解决看病难,看病致贫等情况,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实实在在的农村政策。很多工友都在关心2017新农合报销比例是多少呢,下面小吉将为各位工友详细介绍今年新农合报销情况。
2017年新农合的报销比例是多少呢?
一、看门诊新农合报销比例
1、农村卫生门室、卫生所报销比例为60%;
2、镇卫生院报销比例为40%
3、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为30%
4、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20%
5、镇级合作医疗门诊报销限额5000元/年。
二、住院新农合报销比例
1、镇卫生院报销比例为60%;
2、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为40%;
3、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30%。
三、新农合大病报销比例
1. 门诊统筹乡、村补助比例分别提高到了65%、75%。
2. 一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在400元以下的,不设起付线
3. 二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提高到了75%~80%
4. 三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提高到了55%~60%。
5. 省三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提高到了55%。
6. 儿童先心病等8种大病新农合补助病种定额的70%,肺癌等12种大病,新农合补助病种定额力争达到70%。
去报销费用时,需要哪些手续和条件呢?要提供的资料有这些:
1.医院开具的正式发票原件
2.在医院的住院费清单原件
3.医院出具的出院小结或者出院记录原件
4.患者本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复印件
5.新农合医保卡及复印件
6.户主或本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存折及复印件
7.外伤或意外事故住院报销需要拿意外事故核定表进行盖章核实,意外事故住院费达到2万元以上要在事故发生地居委会进行盖章核实。
新农合是参保农民工的“保命钱”,工友在报销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哪些可以报、哪些不能报,及时准备好相关材料,不要耽误了报销。
2017年很多地方的新农合政策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很多工友反应新农合只涨价,不涨服务,从最早的10元涨到现在的150、180元。针对老百姓没有实惠,交了钱没看病最后卡里钱没了,真要得个大病要急死人!工友,你那里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对新农合你有什么想吐槽的?留言一起来讨论。
关注农民工生存问题,关注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2017农民工兄弟找建筑活儿就上“吉 工 家 A P P”,工头、班组长实名制招工每天发布,看好了直接电话联系,靠谱、不花钱!还能在上面记工天、记账,方便结算工钱,1000万工友都在用它!上网搜一下“吉工家”就能找到使用!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城镇职工医保和农村新农合有什么区别? - 知乎237被浏览90745分享邀请回答83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更多3 个回答被折叠()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农民工看病还很难:异地务工报销难 几乎从不做体检(图)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农民工看病还很难:异地务工报销难 几乎从不做体检2015年9月,在贵阳一家医院,医务人员正在为高危职业农民工提供免费体检。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60%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真正的城镇化。如何让这1亿人真正融入城市?他们在医疗、教育、住房以及享有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哪些实际困难需要解决?还有多少无形的坡坎要跨越?我们的记者走进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苦乐与期盼。  即日起本版将连续刊登记者的深度调查报道,敬请关注。  ――编者  长年从事最累、最脏乃至最危险的工作,却是从不做体检的人群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城镇居民都有体检的意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也将体检列为职工福利,有的甚至一年体检两次。此外,中小学、大学生也会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检。而长年从事最累、最脏甚至最危险工作的农民工群体,却是从不做体检的人群之一。”河南信阳居民曹先生感慨,他的一些亲戚在外务工时得了大病,或耗尽家财,或重症不治,“如果之前体检过,早发现早治疗,结果或许不一样。”  农民工为啥不体检?  有人确实心里没这根弦。  年末岁初,记者在河南郑州市航空港区、郑东新区、金水区多个工地走访,大多数工人都认为,体检,是他们要考虑的事情中最不重要的一项。很多人说“只有得病了,才需要去医院做检查”。  48岁的张春亮来自河南郸城,进城打工已近30年。“除了港澳台,哪个省我都去过。就做过一次体检,还是10多年前招工方统一安排的。能有啥好查的?别花那冤枉钱。能干动活的,身体都不错。”  有人是不愿意花、花不起这个钱。  韩得旺今年53岁,是一名泥瓦工。进城打工30多年也从未做过体检。说起这回事他直言心里没底:“体检一次少说几百元,多说上千元,舍不得。而且说实话,我是不敢查。我们干体力活一半靠身体,一半靠精神头撑着。不检查还好好的,最怕一查都是病,又治不起。”  金水区某工程的承包商李先生说,建筑业流动性太强,有活了临时招募队伍,活干完就散了。“上面又没这个要求,谁愿意多花钱负担工人体检?”  郑州东新区某医院体检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有不少机关单位、大企业组织员工前来体检,但从未有企业组织农民工来体检。  吃五谷杂粮,干脏活累活,哪能不得病?农民工当然需要体检。被媒体称为“农民工代表”的全国人大代表、新野鼎泰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馨长期关注这一问题,她呼吁:农民工尤其是那些在劳动强度高的行业工作的人,肩周、心肺、肠胃等职业病多发,不早发现会拖成大病。有机构统计,目前农民工的常见病有胆囊炎、呼吸道感染、慢性腹痛、慢性胃炎、颈肩腿慢性疼痛等,都需要早防早治。  近年来,部分地区的社保机构与用工企业开始以各种方式关注高危行业务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健康体检服务。比如,四川泸州市叙永县2015年起将免费体检“惠民项目”范围扩大到了辖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逾万名外来农民工受益。2015年11月,三局北京公司在通州10片安置房项目启动了“我要去北京――万名农民工免费体检”大型公益活动,该活动将覆盖1万多名农民工。  王馨指出,改变农民工体检难的现状,应鼓励各组织机构开展免费体检的爱心活动;社保部门可以从医保基金中划出部分资金作为补贴鼓励参保人员体检,同时起到通过健康管理降低医药费用开支的目的;部分行业企业在“用工荒”的背景下,也可以把免费体检作为员工福利来招募工人。“多方合力,为农民工撑起这把健康防护伞。”  异地务工报销难,有病舍不得看;大医院看病贵且难,“黑诊所”悲剧屡发  弘思远今年25岁,江苏泰州人,16岁起就跟随父母到郑州打工。8年前,弘思远得了强直性脊椎炎,发病时疼痛难忍,无法行走只能卧床。“这是大病,我们考虑返回户籍所在地治病,这样按新农合政策能报销大部分医药费用,可泰州的医生说他们治不了,让我们去北京、南京或郑州的大医院治疗。为了治病,我们只好回郑州。”弘思远说,这样一来,新农合只给报销30%费用,全家已经欠了7万多元外债。  采访中,许多农民工表示,他们较少在城里看病,主要是因为费用报销渠道不畅。按照新农合政策,参合农民就诊实行分级报销制,农民工在异地住院就诊,不仅花销更大,而且报销比例逐级降低。以新农合重特大疾病报销为例,在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看病的报销比例分别是65%、70%、80%。而分级转诊制度则明确,基层可以诊治的病种,上转不予报销或大幅降低报销比例,逐步形成转诊按规定报销、下转优惠报销、未经转诊不予报销的支付政策。  小病拖,大病扛,扛不住了返乡啃爹娘――农民工这样自嘲。还有人说,劳动强度本身就是一种筛选,有病的都干不了活儿,干不了自己就回农村去了呗。“将来我和孩儿他娘年纪大了也会得病,如果新农合异地报销比例太低,留城里这个家一定会被拖垮,还不如回农村去。”弘思远父亲说。  “平常小病小灾,就去药店买点药,顶多就近找个民营小诊所看看。市郊农民工扎堆的地方,这类诊所很多。”来自山东的农民工张云涛说,去大医院看病心里反倒不踏实。“医疗技术好是好,可看个头疼脑热就开一大堆检查单子,花钱跟流水似的,我老担心他们是"唬我"。”一旁来自新乡的王山根补充说,大医院人多也受不了,他有次去医院治牙疼,从早上排到晚上,牙不疼了队也没排完。  事实上,张云涛所说的“小诊所”,不少是“黑诊所”。近年来,无证无照的“黑诊所”导致的悲剧屡屡发生:有人拔牙感染了败血症,有人输液引发心脏功能衰竭……2014年河南省曾在百日专项整治活动中取缔非法诊所2473户次。但整治活动过后,这些“黑诊所”又卷土重来。  1月7日,记者跟随一位农民工大哥去他工地附近的小诊所一探究竟。十几平方米的小屋挤着桌子、药柜和两个旧沙发。一位40多岁的女“大夫”正在给病人看病,她身上的白大褂已经发黄。四五名农民工挤在沙发上输液,同去的大哥反复叮嘱:“记者同志您千万别曝光,连这个也取缔了,我们真没地方去看病了。”  统一补偿标准,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统筹层次,把好政策落实好  让农民工安心在城市工作生活,必须有效解决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后顾之忧。国家拿出真金白银连年提高新农合报销标准,应确保这一民生红包不折不扣地落到农民手中。  政府管理部门也想了很多办法。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仅外出打工人口就有2000余万,省内、省外各1000余万。据公开数字,全省新农合参合比例已超过98%。目前,针对省内务工的参合农民工,河南全省范围内推进省、市级定点医院和部分县级医院跨区域即时结报。参合农民在省内其它县(市)区住院报销,不用回本地结算,可当天出院当天报销。针对赴省外务工的农民工,河南相继在北京、江苏、陕西、山东、福建等省市落实近百家农民工定点医疗机构,让农民工就地就诊、就地报销,享受与原籍地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同样的报销补偿政策。此外,郑州市2012年起在全国率先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首批共有10万名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医保范围,医保个人无需缴费,由用人单位全部承担,重点解决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  从数据和政策看,农民工参合比例很高,医药费用的报销渠道也很畅通,为什么记者采访的那些农民工没有享受到这些惠民政策?  “就河南省而言,目前农民工看病难,很大程度上是农民工对这些政策知晓度不高造成的。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农民工都不知道在郑州县区医院和省内其他农民工定点医院看病,可以和在老家一样同比例报销医药费,仍然感觉看病贵。一旦得了大病,他们还是愿意去市级以上大医院就诊,患者多、挂号难,就会感觉看病难。”河南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全国范围看,将跨省参合、就诊、报销等政策推广开来,确实有难度。  首先是各省新农合补偿范围不统一、信息平台未联通,省外就医往往难以享受到省内一样的补偿标准;其次,优质医疗资源有限,省内大医院本就人满为患。当然,还有一些体制机制的问题有待解决,比如新农合的统筹层次比较低,大部分是在县一级,还没有到达市一级,居民医保、新农合分属不同部门来管理,协调和沟通有待加强。还有监管问题、费用控制问题等等。  “农民工定点医院的建设也应提速。河南信阳有超过200万的外出农民工,他们首创了在农民工集中城市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的做法。但定点医院数量有限、科室不全,参合农民工看病要横穿整个城市,弄得"医院找不到农民工,农民工也不来医院"。”王馨认为,如何让好政策落地,还有诸多课题待解。  本文采访过程中,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就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出明确要求。  根据《意见》,未来城乡居民医保将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机构、基金管理“六统一”,城乡居民将参加统一的医保,按照统一的政策参保缴费和享受待遇,能够更加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权益。  希望在不远的未来,“看病难”不再成为挡在“新市民”面前的一道坎。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新农合2017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