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同,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录吗

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减值后,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吗?_中华会计网校论坛
今日新帖:407 在线学员:13359
3199主题帖
6462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学术级别: 资深会计师
回帖:53701
经验:170535
鲜花:<span id='flower9
金币:<span id='medal906
单选: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25%,能对乙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拟长期持有该投资,2011年初此投资账面价值为2 500万元。2011年乙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发生净亏损1 6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当年无内部交易,当年末此长期股权投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2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900万元,直接处置费用为40万元。则2011年年末因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 )。A、0 B、25万元 C、102.5万元 D、60万元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拟长期持有,即使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由于该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不会转回,因此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所以递延所得税资产为0。 这句话怎么理解?是说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减值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什么说该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不会转回?在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这个差异不就可以转回了吗?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是否计算所得税影响分两种情况:1、打算长期持有2、拟对外出售。第一种情况一般不确认相关所得税影响,第二种要确认相关所得税影响。因本题明确:拟长期持有,所以不确认所得税影响。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因为该情况是在打算长期持有的前提下,既然长期持有,不处置,何来差异影响。
天道酬勤!付出总有回报!
楼主其他文章
最美女会计
论坛等级: ★学员
学术级别: 实习生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0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是否计算所得税影响分两种情况:1、打算长期持有2、拟对外出售。第一种情况一般不确认相关所得税影响,第二种要确认相关所得税影响。因本题明确:拟长期持有,所以不确认所得税影响。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因为该情况是在打算长期持有的前提下,既然长期持有,不处置,何来差异影响。
冬77&于&Sun Dec 07 20:14:54 CST 2014&回复:
这个会在所得税那章讲吧,中级没讲过。谢谢啊!
1028问答数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中级会计师
回帖:5143
经验:18409
鲜花:<span id='flower2
金币:<span id='medal6458
楼上解释的很棒
少壮派大叔……
1787问答数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高级会计师
回帖:6675
经验:20861
鲜花:<span id='flower1
金币:<span id='medal455
没有任何借口能让你自暴自弃,一切全部取决于你,而不是别人。
1787问答数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高级会计师
回帖:6675
经验:20861
鲜花:<span id='flower1
金币:<span id='medal455
没有任何借口能让你自暴自弃,一切全部取决于你,而不是别人。
1787问答数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高级会计师
回帖:6675
经验:20861
鲜花:<span id='flower1
金币:<span id='medal455
没有任何借口能让你自暴自弃,一切全部取决于你,而不是别人。
2303问答数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高级会计师
回帖:11009
经验:30693
鲜花:<span id='flower4
金币:<span id='medal47
坚持着,总有一天,你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
3385主题帖
3850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学术级别: 高级会计师
回帖:29244
经验:107181
鲜花:<span id='flower0
金币:<span id='medal138
多听多看多记
论坛等级: 白金会员
学术级别: 会计员
回帖:1614
经验:5153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80
学习了,学晚了,应该学了再做今天的习题的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助理会计师
回帖:4751
经验:18529
鲜花:<span id='flower2
金币:<span id='medal80
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1530问答数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高级会计师
回帖:4091
经验:19627
鲜花:<span id='flower2
金币:<span id='medal355
1530问答数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高级会计师
回帖:4091
经验:19627
鲜花:<span id='flower2
金币:<span id='medal355
1530问答数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高级会计师
回帖:4091
经验:19627
鲜花:<span id='flower2
金币:<span id='medal355
1530问答数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高级会计师
回帖:4091
经验:19627
鲜花:<span id='flower2
金币:<span id='medal355
1530问答数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高级会计师
回帖:4091
经验:19627
鲜花:<span id='flower2
金币:<span id='medal355
1530问答数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高级会计师
回帖:4091
经验:19627
鲜花:<span id='flower2
金币:<span id='medal355
1530问答数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高级会计师
回帖:4091
经验:19627
鲜花:<span id='flower2
金币:<span id='medal355
1530问答数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高级会计师
回帖:4091
经验:19627
鲜花:<span id='flower2
金币:<span id='medal355
1530问答数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高级会计师
回帖:4091
经验:19627
鲜花:<span id='flower2
金币:<span id='medal355
1530问答数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高级会计师
回帖:4091
经验:19627
鲜花:<span id='flower2
金币:<span id='medal355
1530问答数
论坛等级: 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 高级会计师
回帖:4091
经验:19627
鲜花:<span id='flower2
金币:<span id='medal355
正保培训项目
我的新动态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备考《中级会计实务》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查看: 6452|回复: 5
会计准则学习笔记--所得税准则之二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不限账套,不限用户,还完全免费?!
用手机APP也能随时记账看报表!
传统财务即将面临转型或淘汰
2000万财务人未来何去何从
港中大-上国会强强联手
全球23强,免联考
本帖最后由 xmqdp 于
19:43 编辑
所得税会计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在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时,应严格遵循税收法规中对于资产的税务处理以及可税前扣除的费用等的规定进行。
(负债的计税基础往往和税收法规中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有关,比如企业在确认了一项费用的同时确认了一项负债,该负债的计税基础就和税法中规定的该费用是否可以扣除,何时可以扣除,是否可以全额扣除等有关)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其计税基础一般为取得成本,即企业为取得某项资产支付的成本在未来期间准予税前扣除。(一般情况下,资产的初始成本等于其计税基础,但一定有例外,这要分析所得税法中对资产可以扣除的具体规定)
在资产持续持有的过程中,其计税基础是指资产的取得成本减去以前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已经税前扣除的金额后的余额。(资产的计税基础的一贯性和可比性原则的体现)
该余额代表的是按照税法规定,就涉及的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仍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在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是指其成本扣除按照税法规定已在以前期间税前扣除的累计折旧额或累计摊销额后的金额。(如果该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税法维持原来的计税基础不变,也就是说不跟着进行相应的调整)
资产负债表中部分资产项目计税基础的确定介绍如下:
(一)固定资产
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的,即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会计准则规定按照“成本-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计量,税收是按照“成本-按照税法规定已在以前期间税前扣除的折旧额”进行计量。由于会计与税收处理规定的不同,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主要产生于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1.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差异。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如可以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也可以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计提折旧,前提是有关的方法能够反映固定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消耗情况。税法一般会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除某些按照规定可以加速折旧的情况外,基本上可以税前扣除的是按照直线法计提的折旧。
另外,税法还就每一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出了规定,而会计处理时按照准则规定折旧年限是由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的。如企业进行会计处理时确定的折旧年限与税法规定不同,也会产生固定资产持有期间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根据所得税法的补充规定,遵循“实际发生”的原则,会计提取折旧大于税前扣除折旧,应作纳税调增处理,会计提取折旧小于税前扣除折旧,不能做纳税调减处理。会计折旧小于税法允许计提的折旧,按照会计折旧作为所得税扣除,因此不存在差异)
2.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持有固定资产的期间内,在对固定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以后,因税法规定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也会造成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A企业于20×6年年末以600万元购入一项生产用固定资产,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情况,A企业估计其使用寿命为20年,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降残值为0。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20×8年12月31日,A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500万元。
该项固定资产在20×7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600-600÷20×2-40& &=500(万元)
该项固定资产在20×7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600-600÷20×2=540(万元)
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5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540万元之间产生的40万元差额,在未来期间会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假设不存在其他差异,但就某一个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而言一般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利润小了,所得税费用也小了,应交所得税不变,因此为了会计分录平衡,要借记一笔资产即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无形资产
除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成本之间一般不存在差异。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1.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规定有关内部研究开发活动区分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费用化计人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对于研究开发费用的税前扣除,税法中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
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如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合并交易、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确认有关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永久性差异不确认所得税影响,其实就是说永久不存在递延的问题了,否则叫什么永久呢)
2.无形资产在后续计量时,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对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会计准则规定,应根据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情况区分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要求摊销,但持有期间每年应进行减值测试。
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成本应在一定期限内摊销。
即税法中没有界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除外购商誉外所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均应在一定期间内摊销。
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时不予摊销,但计税时其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摊销额允许税前扣除,造成该类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在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因税法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形成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即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不会随减值准备的提取发生变化,但其账面价值会因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而下降,从而造成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 &&&A企业当期为开发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计2 0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4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4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1 200万元。税法规定,研究开发支出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假定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当期期末已达到预定用途(尚未开始摊销)。
& && & A企业当期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中,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予费用化的金额为80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的成本为1 200万元,即期末所形成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 200万元。
& && & A企业当期发生的2 000万元研究开发支出,按照税法规定可在当期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 200万元。所形成无形资产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 8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1 800万元,形成暂时性差异600万元。(50%加计扣除的结果)
该内部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的600万元暂时性差异系资产初始确认产生的,确认资产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准则规定,不确认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一般来说,初始确认的差异属于永久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无形资产会计成本是1200万元,税法允许扣除是1800万元,假设在形成资产时候,就确认这个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那么就要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150万元,那贷记什么科目呢?如果贷记无形资产科目就减少了无形资产之初始确认成本,显然不符合无形资产形成时的代价,因此不影响当期利润或者应纳税所得的,就没有必要增加或者减少所得税费用项目了)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其于某一会计期末的账面价值为该时点的公允价值。
税法规定,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按照该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市价的波动在计税时不予考虑,有关金融资产在某一会计期末的计税基础为其取得成本,从而造成在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下,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类似,可比照处理。
20×7年10月20日,A公司自公开市场取得一项权益性投资,支付价款1600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7年12月31日,该项权益性投资的市价为1760万元。
假定税法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市价为1760万元,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进行核算在20×6年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价值为1760万元。
因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其在20×6年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应维持原取得成本不变,即为1600万元。
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l76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1600万元之间产生了160万元的暂时性差异,该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导致企业应交所得税的增加。
(可以这样理解,为什么增加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计税基础加上一笔负债才能等于账面价值)
(四)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区别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及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否可靠取得等分别采用成本法及权益法进行核算。
税法中对于投资资产的处理,要求按规定确定其成本后,在转让或处置投资资产时,其成本准予扣除。
因此,税法中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并没有权益法的概念。
长期股权投资取得后,如果按照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则一般情况下在持有过程中随着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的变化,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会产生差异,该差异主要源于以下三种情况:
1.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应比较其初始投资成本与按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在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按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情况下,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为当期收益。因该种情况下在确定了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以后,按照税法规定并不要求对其成本进行调整,计税基础维持原取得成本不变,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会产生差异。
2.投资损益的确认。
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投资期间在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损失时,投资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为各期损益。
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因确认投资损益变化的同时,其计税基础不会随之发生变化。
按照税法规定,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免税,即作为投资企业,其在未来期间自被投资单位分得有关现金股利或利润时,该部分现金股利或利润免税,在持续持有的情况下,该部分差额对未来期间不会产生计税影响。(永久性差异没有递延一说,否则还叫什么永久)
3.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的变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外,对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其他权益变化,也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但其计税基础不会发生变化。
A公司于20×7年1月2日以6 000万元取得B公司30%的有表决权股份,拟长期持有并能够对B公司施加重大影响,该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投资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8 000万元(假定取得投资时B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B公司20×7年实现净利润2 300万元,未发生影响权益变动的其他交易或事项。
A公司及B公司均为居民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相同。税法规定,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免税。
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6 000
  贷:银行存款  &&6 000
因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6 000万元)大于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5 400万元),其初始投资成本无须调整。
确认投资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 &690
贷:投资收益& &         &&690
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如下:
(1)取得时成本为6 000万元;
(2)期末因税法中没有权益法的概念,对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不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其于20×7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仍为6 00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20×7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6690万元,大于计税基础仍为6 000万元,按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递延所得税负债才能平衡的公式,会计上要确认一项负债)
(五)其他资产
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同,企业持有的其他资产可能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存在差异的,如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
A公司20×7年购入原材料成本为4000万元,因部分生产线停工,当年未领用任何该原材料,20×6年资产负债表日考虑到该原材料的市价及用其生产产成品的市价情况,估计其可变现净值为3200万元。假定该原材料在20×6年的期初余额为0。该项原材料因期末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金额==800万元,计提该存货跌价准备后,该项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3200万元。
因计算交纳所得税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该项原材料的计税基础不会因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而发生变化,其计税基础应维持原取得成本4000万元不变。该存货的账面价值32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4000万元之间产生了800万元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会减少企业在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存货账面价值+递延所得税资产=存货计税基础,因此要确认一笔资产,但是这里的分析只是为了便于了解资产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的差异的原理,而不是真的按照这个公式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确认这个金额,要考虑未来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税率,假设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税,所得税率为25%,仅就该笔的影响而言,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0万元,以便和所得税费用匹配。)
A公司20×7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6 000万元,该公司期末对应收账款计提了600万元的坏账准备。税法规定,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假定该公司期初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的余额均为0。
该项应收账款在20×6年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价值为5 400(6 000-600)万元,因有关的坏账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6 000万元,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产生600万元暂时性差异,在应收账款发生实质性损失时,会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是由于当期减少了资产账面价值增加了费用所致,因此致使当期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额,因此所得税费用要小于应交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这是资产负债观的原因,形成资产和负债时候,很可能是同时减少一笔费用或者增加一笔费用,当然对所得税准则来说,这里说的费用就是所得税费用这个项目)
该贴已经同步到
<p id="rate_5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金币 + 10
" class="mtn mbn">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主题: 50, 订阅: 21
学习学习!
转发微博\n\n
真心的说:好东西,谢谢!
学习心得!谢谢分享!
讲的很清楚,谢谢分享!
站长推荐 /1
实际利率,我们在课本上读的多,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范围不是很广,其实在持有至到期投资、融资租赁、债券、融资性质的收付款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在学习、考证、工作之中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各类书籍对此的描述不够直观,本次理解非常通俗易懂,掌握原理。本期邀请分享的嘉宾余大川,自媒体“川哥讲会计”作者,中国会计视野会说专栏作者,《中国会计报》供稿作者,“会计浪漫文学”和“网络动态演绎教学法”的首倡者、开拓者。。本活动由元年云快报支持举办。
Powered by以下试题来自:
多项选择题关于递延所得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合并中确认的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B.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确认的商誉,在后续计量过程中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不同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C.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中,如果该项交易或事项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所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D.在准备长期持有的情况下,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投资企业一般不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E.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无论是否长期持有,企业均不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企业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一般应当计入所得税费用
B.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得税费用
C.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D.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导致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同时调整所得税费用,但特殊情况的除外
E.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符合递延所得税确认条件的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该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影响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A.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可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B.某些情况下,如果企业发生的某项交易或事项不属于企业合并,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在该项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C.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估计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采用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
D.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E.适用税率变动的情况下,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不需要进行调整
A.预提的产品质量保修费用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的公允价值大于其初始投资成本C.由于违反环保法的相关规定而应支付的罚款
D.计提建造合同预计损失准备
E.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A.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B.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C.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某一项负债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D.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E.应付账款的确认与偿还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企业的损益,也不会影响其应纳税所得额
A.因确认保修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
B.因确认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而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
C.因购入商品形成的应付账款
D.因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确认的预计负债
E.为职工计提的应付养老保险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