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去世了工伤医药费全额报销吗怎么报销

小区大火致居民人财两空 父去世药费无法报销
编者按:9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新源里发生纵火案,财新记者宫靖一家也在受害者之列。此案的善后,反映了类似事件中,社保、社会救助缺位给受害者造成的困扰。由于这远非个案,记者对此进行了详细采访,以期相关问题能够获得机制上的改进。记者:周淇隽 北京新源里社区的居民李一鸣那天晚上没有回家和姐姐、父母同住。等她再见到亲人,彼此已经隔着ICU病房冰冷的门。父亲因为脏器衰竭,昏迷无意识;姐姐和十岁的外甥烧伤严重、面目全非,接受了气管切开和植皮手术;母亲烧伤较轻,较早从ICU病房中转出来。苦捱了10天之后,61岁的父亲终于辞世。李一鸣医院、丧事两头忙,悲痛、奔波,更焦心的是深不见底的医药费“黑洞”。10天前,9月22日凌晨4点半,朝阳区新源里西小区甲5号楼一单元2层起火,殃及全楼十余户居民。119指挥中心调集了五部消防车、35名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将火势控制住。热浪浓烟来势汹汹,不少居民在逃生过程中呛入了烟气,并不同程度受伤。事件的起因是,租住在2楼的犯罪嫌疑人叶某因做生意赔了钱,一直酗酒。事发当天,醉酒的叶某回家发现女朋友不在,打电话对女友发脾气之后,竟将睡衣点燃。发现火势失控后,叶某给女友打电话说:“完了,完了,火着起来了”。目前叶某因涉嫌放火罪已经被朝阳警方拘留。李一鸣家住这栋楼的6层。两位老人发现着火后,和女儿、外孙沿着楼梯往楼下跑,跑至四层后发现楼道无法逃生,遂回到6层屋内。四人在数分钟过程中吸入高温浓烟,呼吸道和外部皮肤不同程度受伤。随后,四人住进医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治疗中,家人得知,他们必须先垫支医药费,两位老人的归属地社保部门也告知医保不能报销。截至10月15日,李一鸣已经垫付了100余万元的治疗费用。医生告诉她,后续费用更大,可能还得百万元之巨。这是普通家庭无法承担的。财新记者、《财新周刊》主编助理宫靖也居住在此次起火楼房的6层。楼房起火过程时,他判断起火层为4层,而楼道无火,遂与其妻子、7岁儿子试图从楼道逃生,但高温和浓烟让三人在跑出七、八级台阶后,决定返回屋内。尽管在浓烟中仅呆了一分钟左右时间,宫靖却因呼吸道损伤,随后紧急住进医院重症监护室,因存在窒息危险,进行了气管切开手术。宫靖儿子和妻子也不同程度受伤,三人迄今产生医疗等费用近5万元。同样原因,医保暂不报销,费用由个人垫付。治疗费用的问题不止困扰着602室和宫靖一家。目前,被纵火的楼房单元有18户居民因火灾有家难回。尽管基层政府作了诸如接通水电气等基础工作,但许许多多的后续问题,尚属无解。政府在救助无辜受害方面,存在截然不同的两面,在此次事件中显露无遗。近期的天津危险品仓库大爆炸,近年前的南京、杭州酒驾伤人,以及多起公交车纵火案、幼儿园伤害案,皆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其中的无辜受害者“循例”被政府先行安抚——死者家属得到百万元上下的赔偿款,伤者得到及时医疗费和赔偿。另一方面,在更多与上述事件性质相同但社会影响不够重大的事件中,无辜受害者却是另一重待遇。本次新源里放火案即是如此。无解的“第三方责任人”事故发生后,李一鸣在互联网平台发起了众筹。她写道:“这种有第三方责任人的事故,保险全部不给报销,纵火者没有赔付能力,作为受害者的我们现在只能自己承担医疗费用。”“第三方责任人”——这大概是李一鸣在求助索赔过程中听到的高频词。存在明确的责任人,是不是别人就可以不管了?受伤居民首先想到的是基本医保。事发后,李一鸣向父母所属的齐齐哈尔社保局咨询医药费如何报销,得到的答复是,有第三方责任人的事故,社保不给报销。李一鸣姐姐的社保交在北京。当接诊大夫问及火灾原因时,李一鸣的姐夫回答是有人放火,医生随即告诉他们这要自费。本刊记者宫靖一家的经历也颇为曲折。起初,他们还是按照医保办理入院;24号前后,医院的医保办告诉伤者家属,他们看到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节目,知道已经有了明确的事故责任人,这就不能再走医保。财新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称,接诊大夫有责任鉴别病人的医保种类。如果医保不能报销而给病人走了医保,接诊大夫可能要承担责任,填补医保报销缺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保办主任胡牧告诉财新记者:“目前判断一个情况是否属于医保范围,没有明确细则规定,也没有规定怎么鉴别,全都推给了经办单位。我们这里也经常有人在闹。”社会医疗保险是不是真的不能报销?日开始实施的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的规定:“以下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四)在境外就医的。”该项条文紧接着称:“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上述是社会保险法关于非工伤“第三方责任人”的仅有规定。法律界普遍认为,这条规定操作性不强,责任不明确。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经办部门一般遵循着交通肇事、医疗事故、违法犯罪、酗酒、斗殴等发生的医疗费用,排除在医疗保险的范围之外的“默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医改领域专家王震认为:社保是参保人的互助基金,是参保人交的钱,没有社会救济的兜底功能。纵火案之类意外伤害不属于社会保险的范围,应该由肇事方承担。如果第三方没有能力赔偿,应该求助于社会救济系统,这是财政拨款的钱,属于民政部门的管理范围,不能混在一起。社会医疗保险如此,商业保险对人为因素引发的索赔同样非常慎重。李一鸣的姐姐和外甥都购买了商业保险,包括寿险,还有大病医疗相关的附加险。李一鸣咨询保险公司能否赔付,答案是否定的——“去找责任人赔偿”。后来,经李一鸣和家人要求,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被保险人的受伤情况,才表示可以按合同中烧伤的规定全额赔付,“具体要等国庆节假期后公司上班了才能确定具体怎么赔偿。”财新记者向国内几家大型保险公司咨询,在存在“第三方责任人”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拿到商业保险赔付,多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存在明确责任人应当先去找责任人赔偿,“这主要是担心道德风险”。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保险理赔纠纷专业律师李玉芝告诉财新记者,保险公司是否承担保险责任,以保险条款的约定和保险法律的规定为准,同时要看免责条款约定的免责事由,综合判断保险公司是否应当承担保险责任。根据家属提供的信息,本案中被保险人投保了重大疾病保险,因第三人责任导致被保险人在火灾被重度烧伤,符合保险合同包含的重大疾病“严重Ⅲ度烧伤—至少达体表面积的20%”约定的情形,保险公司应当承担保险责任。“有的时候保险公司觉得顾客不懂也不会打官司,也会把责任推出去。”她说。如果理赔顺利,李一鸣家可获得共计20多万的全额疾病险赔付。李玉芝律师认为,“购买家庭财产损失险、重大疾病险等商业保险还是有必要的。”在李玉芝看来,这正可体现商业保险作为基本社会保险补充、为未来的风险未雨绸缪的作用。“先行支付”形同虚设按照社保规定,李一鸣原本可以申请社保先行支付。可是,事实上,社保制度中的先行支付规定,在具体执行中形同虚设。日开始实施的《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或者居民(以下简称个人)由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造成伤病的,其医疗费用应当由第三人按照确定的责任大小依法承担;超过第三人责任部分的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照国家规定支付;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在医疗费用结算时,个人可以向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书面申请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财新记者就“先行支付”的规定咨询了社保服务电话12333,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听过相关规定”。当记者问及《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工作人员查询表示:“是有这样的一条规定,但是没有具体实施细则,我们不了解经办程序,请咨询区社保经办部门。”财新记者致电朝阳区社保管理中心咨询电话,得到的答复是,“暂时没有细则和经办程序,原则上办不了。怎么证明责任人不支付?如果有法院的判决,可以请示领导按特殊情况处理。”财新记者又致电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法规司,工作人员表示:关于“先行支付”制度,能提供的也只有第15号令(即《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具体怎么实施要问经办部门。财新网曾经报道过一个相关案件。日,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被医保局拒绝的王栋梁,将重庆当地医保局告上法庭。据报道,被告医保局担心如果基金先行支付将无法追偿,必然造成基金缺口, “今后此类案件甚多,将会导致基金无法承担,甚至崩盘,最终社会保险制度将会瓦解”。这种担忧是普遍的,故此地方人社部门多对先行支付制度不支持。一边是法规在宏观上作出了人道主义的设计,一边是执行机构不愿执行。在财新记者的咨询过程中,多位社保研究学者、医生皆表示,“这只能问社保中心经办人员”。就现有咨询结果看,社保先行支付尚取决于经办部门的特事特办。但如果当事人愿意走上法庭,结果可能也会有不同。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告诉财新记者:“据我们了解,北京已经出现了一些成功获得先行支付的个案,主要是工伤问题。成功案例总数是个位数。途径是通过行政诉讼起诉社保局。从全国来看,不通过行政诉讼直接拿到社保先行支付的案例基本没有。”胡牧从医院从业经验的角度认为:“紧急治疗还是应该医保支付,后续的治疗再由肇事者赔偿或者寻求社会救助。我们在制度设计的时候都没有考虑这些,更多地是考虑社保的钱够不够花。”另一重伤害除了高额医疗费,新源里纵火案受害居民的生活难题,是他们面对的又一困境。据财新记者了解,左家庄街道办事处向18户居民得供的7天的紧急救助,包括每户居民每天350元住宿费(人口较多按两间房700元计)。办事处法律顾问曾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办事处承诺对楼道内受损公共面积进行维修出新,承诺维修火灾造成的楼房外立面受损部位,还承诺出资请有资质单位对楼房安全进行鉴定。办事处方面认为,依照现行法律,办事处能做的只有这些。至于伤者医药费垫付问题,办事处无能为力。从理的角度看,办事处目前的作为,似乎也无可指责。但是,从情的角度,受害者的痛苦谁来抚慰?在现实中,中国对无辜受害者的救济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如果案件的社会影响力巨大,政府可能大包大揽予以安抚。比如,广西贵港市刑警胡某醉酒后在米粉店内枪杀孕妇吴英后,当地政府曾计划赔偿73万元的案例。广西贵港市副市长、平南县委书记黄星荣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虽说“谁杀人谁赔偿”,但“考虑到诉讼时间较长,为了尽快让受害者得到补偿,计划由政府出面先行支付,事后再由犯罪嫌疑人偿还政府”。本文开头也列举了不少政府赔偿的案例。另一方面,如果案件社会影响不大,受害者可能索赔投诉无门、只能苦苦等待,例如本案中的受伤居民。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王殿学律师认为,作为一个民事侵权案,不能说政府在其中有责任,但是这件事反映出中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缺失。“刑事犯罪人赔不起、服刑了找不到人赔偿是很普遍的。如果有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就好一点。我国有些地方建立了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但是能赔偿的金额也不多。” 世界各国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模式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救助模式,对刑事被害人中的少数生活苦难人员解困救急,中国即如此;一种是补偿模式,对遭受严重损失又得不到责任人的赔偿的刑事被害人给予国家补偿,这是世界主流模式;三是保护模式,对刑事被害人进行包括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的综合救治。有受访专家指出,在许多西方国家,刑事被害人自案发之日起即可申请救助的程序。但中国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启动、办理等环节存在衔接短板,救助程序需要在漫长的侦查、起诉、审判过程完成后,确认民事赔偿请求难以实现,才会提供救助。这种模式容易导致的问题是,政府救助不是依法进行,往往被害人闹得越大,得到的救助就越多。相比之下,国际发达国家的很多社会救济功能是通过非政府组织来实现的。据报道,英国“被害人援助组织全国联盟”,到1986年已有近300个成员组织,每年受援助的被害人数量约20万人。全美现有2000多个私立被害援助组织。中国承担刑事被害人救济功能的非政府组织则明显缺位。■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andyxqzh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高龄老人医补报销难:未等到钱 人已去世_网易新闻
高龄老人医补报销难:未等到钱 人已去世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开栏语: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市民享受公共服务,本是一种天然的社会契约。然而一个城市的公共服务质量究竟如何?能否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却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课题。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公共服务中还差的那一点,正是一个致力于打造服务型而非官本位的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政府提出服务创新、精细化管理的背景下,本报推出了“服务还差这一点儿”专栏,通过读者的发现、记者的跟踪,反映公共服务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寄希望于公共服务的点滴改进或微调,让市民的生活更舒适、更便捷。市民如果在接受公共服务中遇到问题或困扰,或者有意见和建议,可将线索发送至。“从去年五一时我们第一次交了400多块钱的报销单后,直到现在也没有收到补助款,今年1月份,我们又交了五六千元的单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消息。”96岁的老人孟香波等了快一年,还没拿到政府给报销的医疗费。2011年起,北京开始对95岁以上老人实施高龄医补,报销医保之外的医药费。但由于种种原因,高龄医补报销的时间却极漫长,社区的工作人员说,有些老人过世了,还没等来报销款。实例报销单据交了近一年没拿到钱“去年五一前后交到社区的报销单,到现在也没拿到报销的钱,一直没有消息,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家住金鱼池中街社区的孟香波老人刚刚过完自己的96岁生日,虽然年龄近百,老人身体仍十分硬朗,精神矍铄。近日,因为自己的百岁老人医疗补助报销款项迟迟没有消息,孟老及家人心中有了一些“烦恼”。“老人2012年满95周岁,可以享受百岁老人补助医疗政策了,老人很高兴,这就相当于看病过了起付线之后,医保报销以外需要自费的部分也都能得到报销。”在孟香波老人家里,老人的儿子告诉记者,“从去年五一时我们第一次交了400多块钱的报销单后,直到现在也没有收到补助款,今年1月份,我们又交了五六千元的单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消息。老人也经常会问我们,虽然钱不多,但对老人也是个安慰。”记者走访了解到,孟香波老人家里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东城区某街道负责医疗报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街道目前是每个季度统一收集一次95岁以上老人的医疗报销单,审核后报往区老龄办及以上单位逐级审核,“报销的钱回到老人手中可就遥遥无期了,两个季度能回款都算短的,一年半载没消息也是常事,高龄老人身体变故大,有时甚至审批过程中老人突然过世,临终都还没见到这笔钱。”调查个别老人每季度需报销上万元记者了解到,2010年起,根据《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细则,其中百岁老人补助医疗这项制度规定,各区县老龄办将向本市户籍的百岁(含)以上老人发放《北京市百岁老人津贴、医疗补助领取证》。凡享受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征地超转人员医疗报销待遇的百岁老人,符合医疗报销规定的医疗费用中的个人按比例负担部分,可到户籍所在区县老龄办报销。2011年,北京市民政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卫生局、老龄办联合下发通知,又将享受这一政策的人群范围扩大至北京户籍9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办理程序上,高龄老人或家属只需要携带医药费分割单(结算单)、医疗补助领取证、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等证件,到户籍所在地社区(村)提出申请,填写审批表即可。“依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每个季度差不多全区上报二三十万的医疗补助款,根据老人身体情况的不同,报销的款项也不同,多的话有时一个老人需要报销上万块钱,也有的老人就是一些小病,只来报销几块钱,但不管钱多钱少,老人们对这项政策都很重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报销要经多个部门9道程序审批老人及家属将审批表交到社区之后,又需要经过怎样的审批过程呢?东城区老龄办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北京市各区县医疗补助报销程序统一,从街道到区里,都是按照每季度一次来收集核算医疗报销单。具体审批过程为:老人及家属将审批表填好后交到社区,社区收集后交到街道,再由街道进行初步审批后交至区老龄办,区老龄办再次审批后交到市老龄办,之后由市老龄办将结果报告给市财政局,市财政局审批无误后将这笔款项拨到区财政局,再由区财政局返回区老龄办,区老龄办分发给各街道、社区。也就是说这笔医疗补助款项从老人手中填好申请表后,要经过9道程序,才能到老人手中。报销慢引来老人及家属不满
“我们在工作中接到过无数个老人及家属打来的电话,催问报销进度及审批流程,特别是遇到有的老人已经过世都还没有收到补助款的情况,儿女等家属意见和情绪都很大,这让我们确实苦不堪言。”在采访中,东城区老龄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每季度启动报销程序后,从社区到街道再到区老龄办的审批过程,每步大约需要三四天的时间,也就是从社区将报销单上报,到区老龄办审批好上报到市老龄办,大致只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再加上财政部门的审批等手续,想要收到这笔补助报销,少说也得一两个季度以后了。”建议高龄老人医补能否并入医保“既然都有医保,不知道能不能将这笔钱直接并入大病医保,在医保办直接办理,或是和高龄补贴合在一起整体拨款,省掉中间的一些步骤,由区财政局或老龄办直接拨款给老人,区里符合95岁以上条件的老人并不多,这样节省了人力、缩短了过程,也能让老人在在世的时候真正享受到这笔补助带来的实惠。”街道及老龄办工作人员在采访中向记者提出建议。 制图/潘璠
本文来源:新民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微信扫一扫关注
您当前位置:
&&&&&&&&&&&&&&&正文
老人去世后注销户口后还能不能报销生前医疗保险费
老人去世后注销户口后还能不能报销生前医疗保险费
辽宁 阜新 阜新县发表时间: 13:46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后解答该咨询。
找法网认证系统
温馨提示:只有认证通过的律师才能回复咨询。
你好,建议咨询医保部门
律所:河南焕廷律师事务所 回复时间: 14:33
回答者将收到好评 好评数已记录
保险费注销
1610 个回答
律师回答共 1 条
可以报销医疗费。
律所:辽宁弘扬律师事务所
回复时间: 15:52
回答者将收到好评 好评数已记录
保险费:医疗
婚姻家庭相关词条:
遇到医疗保险问题您可以尝试:
根据您遇到的问题找一个专业律师
根据您遇到的问题看相关法律知识
不用注册,快速回复,马上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您的问题描述越详细,律师回答越及时越准确~
绑定手机号
律师回复后我们将第一时间发送短信通知您!
请输入以下的验证码继续提交
找法推荐律师
吉安优秀律师
婚姻家庭律师
专长:婚姻家庭
相关法律帮助
热门找律师:
热门问题:
热点推荐:
Copyright@ 版权所有 找法网()- 中国大型法律服务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药费报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