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提供服务好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平台

区块链+ 金融:未来更多向智能合约领域发展_中国发展网
区块链+ 金融:未来更多向智能合约领域发展
摘要:目前大家都很关注区块链,已经有多家银行组成了区块链的联盟,在现有的业务基础上寻求发展契机,加强同业之间的交流,并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及其他相关企业进行紧密合作,共同探讨合作的机会和区块链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国经济导报网、中国发展网 记者顾彦报道 区块链技术正在以空前的速度被探索和采纳,这个曾经被比特币的光环遮盖住的技术,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已经迅速发展出可以为众多行业带来变革的应用,引发全世界范围的关注和探讨。
尤其是在金融领域,普华永道相关报告指出,区块链可能会为金融服务业带来完全不同的竞争格局,金融机构已开始意识到该技术作为新一代业务流程改良软件的潜力,它可以从结构上改变金融机构与客户、竞争对手和供应商之间的共享方式。区块链目前已经成为金融科技领域最炙手可热的技术。
 近三年区块链领域投资翻了三倍
&区块链到底有多热,跟大家分享几个数字:目前有超过20个国家投资区块链的技术领域;80%的银行从2017年开始会实施一些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有关的项目;在过去3年,投资在区块链领域的资金已经超过14亿美元,特别是今年,据我们统计在上半年已经有接近10亿美元的投资投入在区块链领域。&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张立钧介绍道。
波士顿咨询相关报告也指出,2015年金融科技领域的融资总额达到350亿美元,其中区块链技术的相关初创企业累计融资总额超过10亿美元。自2013年以来,该领域的投资额翻了3倍,目前全球有750多家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创新公司,其中约200家获得了风投注资。
张立钧还指出,其实在今年,对金融科技的投资是整体下降的,但是针对区块链技术的投资仍然保持上升,足见其发展势头之火热。
不仅资本市场如此,监管部门也对区块链的发展十分关注。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1月就曾宣布,要加快数字货币的研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提出,货币改革的方向就是数字货币。今年6月,包括中国在内的来自90个国家的央行及监管层代表齐聚华盛顿,在世界范围内探讨是否应该推出数字货币等区块链相关问题。毫无疑问,在政策和资本的共同推动下,未来区块链技术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将对金融业产生巨大影响。
  不可逆性保证了交易安全
不过虽然众多金融机构已经认识到了区块链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但实际上对技术本身并不是十分了解。张立钧坦言,全球众多公司还不确定如何去回应这项改革。&根据普华永道最近的调研报告,83%的领导人并不是很熟悉区块链这个技术,56%的反馈者承认很重要,但是57%的人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吴思进向记者介绍,他认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密码学技术保障了交易的安全性。
区块链需要全网广播,为了安全,每个参与者都有一个自己独有的电子指纹&&私钥,用于电子签名。参与者的私钥经加密算法生成对应的公钥,但通过公钥是不能逆推出私钥的,只能验证公钥和私钥是否匹配。而且在区块链中,公钥和私钥都是字符,具有很强的隐私保护性,这两种特性就保证了交易的安全性。
吴思进比喻,私钥类似于密码,签名类似于U盾,公钥地址类似于银行帐户,与传统的汇款相比较,用户提交给分布式服务器校验的,是数字签名,而不是账户密码,且每一笔交易使用的签名都是不同的。传统的密码提交方式有两种风险,一是密码在提交过程中可能会被劫持,二是传统金融系统中心服务器也可能会被黑客攻击,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密码泄露。但在区块链中,用户提交的签名,并不是密码本身,而是经过转换的一系列字符,分布式记账服务器也只需校验签名即可,所以用户密码安全性更高。
吴思进介绍,其实区块链技术原理是成熟技术的组合,需要的设备也很普通,只是之前没人想过把它应用到金融领域来。小公司没有能力在区块链的研究和开发上加大投入,大公司和银行等本身安全级别就比较高,所以没有太大动力进行这方面的改变。而现在,资本市场的青睐和政府政策的支持,让各界都开始重视起区块链技术。
真正做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吴思进还介绍,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另一重大应用是可以构建智能合约机制,即以程序代替合同,约定的条件一旦达成,网络自动执行合约,金融活动由交换数据变为交换代码。
&比如我们在使用淘宝下单时,付款后钱是先放在支付宝,卖家发货、买家确认收到后,支付宝再把钱给卖家。如果是区块链的话,就不需要这样做。钱已经放在区块链上,你所要买的东西的提货单也是写在区块链上,区块链就相当于一个仓库,钱和提货单交易时在链上就自动兑付了,真正实现一手交钱、一手交提货单。当然前提是钱和资产都要上链。&吴思进说。
责任编辑:刘丹阳为什么要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智能合约? - 知乎172被浏览14656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民信:区块链之后的“智能合约”,又是什么?_凤凰资讯
民信:区块链之后的“智能合约”,又是什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区块链技术近来十分火爆,受到了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等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凭借更为广泛和积极的区块链技术使用也已经成为了区块链技术的全球领导者。随着对区块链认识和研究的深入,不断出现新的技术代表,其中“智能合约”就是一个典型。
原标题:民信:区块链之后的“智能合约”,又是什么?区块链技术近来十分火爆,受到了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等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凭借更为广泛和积极的区块链技术使用也已经成为了区块链技术的全球领导者。随着对区块链认识和研究的深入,不断出现新的技术代表,其中“智能合约”就是一个典型。
何为“智能合约”?和区块链又有什么关系?
民信专家表示,所谓“智能合约”就是一个预先编辑好的“数字语言记录的条款”,当一旦被触发时,“智能合约”就执行相应的条款或记录条款是否被执行。简单来说,“智能合约”是将具体条款以计算机语言而非法律语言记录的智能化合同。“智能合约”属于区块链技术的进化,但其概念要早于区块链,可以说区块链技术为“智能合约”提供了一个可能。
“智能合约”如何与真实世界交互?有何优势?
据民信专家介绍,智能合约的理念可以追溯到1995年,几乎与互联网同时出现。因为比特币打下基础而受到广泛赞誉的密码学家尼克&萨博(Nick Szabo)首次提出了“智能合约”这一术语。尼克&萨博当时说:“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 ,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从本质上讲,智能合约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其它计算机程序的程序语句通过程序的执行与真实世界的资产进行交互。”民信专家表示,基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以及智能合约在条件触发时自动执行,极大地保证了智能合约的可信度、降低了执行成本和合规成本。
“智能合约”的构建及执行?
智能合约系统根据事件描述信息中是否包含触发条件来决定是否执行。当满足触发条件时,智能合约便会自动发出预设的数据资源,以及包括触发条件的事件。智能合约的存在只是为了让一组复杂的、带有触发条件的数字化承诺能够按照参与者的意志,正确执行。所以民信专家认为:构建和执行“智能合约”,至少要制定一份智能合约,随后将合约通过网络扩散并存入区块链,然后通过区块链构建的智能合约才能被允许自动执行。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整改深入进行,民信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首批会员单位,把合规经营作为首要任务。在完成江西银行存管、取得ICP经营许可证及其他合规调整后,民信又将目光聚焦到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民信专家表示,民信希望借助率先完成合规的优势,拉大技术层面的优势,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信息中介服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4497
播放数:2008
播放数:133138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合约 区块链 java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