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湖南省邮电管理局局杨文新退休了吗?

所属类别:
详细地址:
联系电话:
简单介绍:
同类信息:
公交站点:
公交线路:
热门品牌:
热门微信公众号我父亲是建国前的老革命,在原来的邮电局(现移动公司)工作,不是干部,他应该算离休,还是退休?
我父亲是建国前的老革命,在原来的邮电局(现移动公司)工作,不是干部,他应该算离休,还是退休?
09-12-14 &
从1990年我国工资制度改革后,丧葬费、抚恤金和遗属补贴分为机关事业和企业两条线。&br&       (1)机关事业丧葬费和抚恤金。&br&        按照国家民优[1986]6号文件规定“离休退休的机关工作人员因工牺牲或病故的一次性抚恤金为生前十个月标准工资,但不得超过3000元,丧葬费为250元。”丧葬费主要用于死者的服装、被褥、骨灰盒、火化等费用。黑人联字[1988]23号规定“丧葬费由原来的250元增加到500元,此款由残者工作单位和家属共同掌握使用,结余部分归家属,超过部门由家属负担”。黑民优[号文件规定“病故按本人生前10个月工资计发,取消不得超过分3000元的规定”。黑人联字[1994]39号规定“今后凡国家规定增加的离退休费,均计入一次性抚恤金”。黑人联字[1995]13号规定“丧葬费由500元增加到800元”,黑人联字[1998]10号文件规定“丧葬费提高到1200元”。&br&       (2)企业丧葬费和抚恤金。&br&        1990年前企业离休干部丧葬费、抚恤金和遗属补贴与机关事业是统一标准,于日省劳动厅、财政厅、省总工会联合下发了黑劳险字[1993]34号文件,规定企业干部职工死亡“丧葬费为500元,抚恤金因工死亡为2000元,因病死亡的为1000元”。黑劳险字[1994]90号文件对企业遗属补贴做了调整,但丧葬费和抚恤金仍保持原来水平,前面谈到拉于企业事业差距问题,在2000年离休干部企业与机关事业在离休费上基本拉平,丧葬费、抚恤金方面至今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此谈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有如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近几年来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是老干部病故的高峰期,每位老干部病故后按政策规定处理他们的丧葬费、抚恤金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二是全省企业与机关事业拉平差距后,很多老干部造成误解,认为他们从此执行机关事业标准,因此在处理他们的后事时一方面是必须按政策规定办事,另一方面必然需要做一些解释工作。三是伴随着事业单位改革,一部分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单位,但这些单位的老干部是在原来事业单位性质时离退休。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破产、转制、拍卖、租赁企业离休干部的管理和服务精神,省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等六部委下发了黑老干联字[1998]4号文件。其中第9条规定&由机关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性质单位的离休干部,其离休费仍按原标准执行,原来享受的待遇不变,“对这一问题厅字[1999]33号《关于提高企业离休人员离休费水平的通知》通知中第五条已明确规定”,2000年以后,企业离休人员参照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增加离休费标准调整离休费,不再执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办法”。因此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后,老干部保留原事业单位离休费标准,以后再调整工资,仍继续执行机关事业工资标准,由劳动部门审批,在他们病故后仍执行机关事业丧葬费和抚恤金标准。&br&       (3)遗属补贴&br&        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遗属按照黑人联字[1995]3号文件规定,遗属居住地在乡镇的,每人每月65元,居住在县城的每人每月70元,居住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市的每人每月80元,居住其他地市的每人每月75元。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遗属加发10元,红军遗属加发15元,孤身一人的再加发10元。黑人联字[1998]10号文件规定“遗属困难补助标准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凡享受遗属补助的今后随着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对红军和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副厅级离休干部遗属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5%,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遗属增加10%”。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各地市、各地区标准不是统一的,哈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40元。&br&        企业老干部遗属按照黑劳险字[1993] 34 号文件规定一般遗属居住在乡镇每人每月50元,居住在县城每人每月55元,居住在牡丹江、佳木斯、鸡西、双鸭山、鹤岗、伊春、七台河、大庆市每人每月60元,居住在哈市、齐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孙吴县、嘉荫县每人每月65元,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遗属加发10元,红军遗属加发10元。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日总局转发了黑劳社发[2000]24号文件《关于调整企业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标准的通知》,通知规定原65元标准的增加到105元,原50元的增加到90元。红军遗属加发20元,抗战以后参加工作的遗属加发10元,鳏寡孤独遗属救济费低于所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br&&br&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中国邮政报
把握机遇 以“五个一”迎接挑战
――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杨文新
本报记者 胡诗云 通讯员 蔡春
  1月18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分行正式成立。上海分行成立后,如何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迅速成长为上海零售金融市场的重要有生力量,在提升城乡零售金融服务水平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如何围绕城乡居民基础金融需求,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对上海分行行长杨文新进行了专访。
  杨文新认为,上海金融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邮储银行要想在当前银行产品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发展和壮大,就要继续依托邮政大网,发挥比较优势,实行差异化经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在银行成立的开局之年,上海分行将牢牢把握机遇,积极迎接挑战,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一个特色,转变一个理念,突出一个重点,实现一个目标,促进邮政金融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尽快向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靠拢。
  杨文新分析说,“围绕一个中心”就是要将上海分行的整体发展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今后几年,将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五年打基础,十年建框架,二十年基本建成”的重要机遇期。邮储银行上海分行在这关键时期成立,既充满了挑战,又存在很好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上海分行必须加快步伐融入到中国金融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大环境中,依靠实力不断巩固和提高自身的地位,在强手如云的上海金融市场上,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坚持一个特色”,即坚持便民、亲民特色,全方位打造“用心服务”。上海邮政储蓄近年来在基础金融服务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上海邮政储蓄发挥遍布全市的网点优势,开办了代发养老金业务;在邮政网点和街道社区布放自助终端,方便了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和市民缴纳公用事业费。成立银行后,我们在继续坚持传统服务方式的同时,根据自身特点,在客户、产品、服务等方面,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转变一个理念”,即由邮政储汇专业管理向一流商业银行转变。仅仅依靠传统手段来扩大储蓄余额规模,取得经济收益的历史已经过去,邮政金融业务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战略调整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以全新的思想理念,积极探索邮政金融业务发展的生存之路、应对之策、发展之道、竞争之法、增长之点,这是我们当前首要的任务和唯一的选择。
  “突出一个重点”,即以自主创新为手段,要在服务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经营服务方式创新上下功夫。要整合代理保险、代理基金、理财类业务,进一步丰富邮政金融产品,加快开发受高端客户欢迎的理财产品,培育邮政金融的高端客户群,并保证我们现有中低端邮政储蓄客户群不流失。
  “实现一个目标”,即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随着上海邮储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转变收入增长方式,调整业务结构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战略调整的工作重点。我们将选择在稳定发展现有居民存款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对公业务,实现负债业务的完整性;尽快向全功能银行转变。我们要继续利用上海金融市场活跃的有利因素,积极协助总行开发大额协议存款、银团贷款、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票据贴现等批发性资产业务,全面开辟储汇业务新的收入增长点;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持续发展以个人支付结算为主体的绿卡业务,积极拓展代理保险、代理基金等理财业务,继续抓好国内汇兑和国际金融业务全面发展,切实有效地提高经济收益,这将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杨文新强调,上海分行要想不断发展壮大,既要在分行内部大力倡导学习氛围,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养,打造一支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团队;也要适当引进一批专业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储备是邮政金融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突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复合型金融人才,为邮政金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杨文新最后强调,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我们要在原有基础上,尽快建立起规范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健全完善内部机制,实行审慎经营,不断提高全行业风险管理水平。要积极探索银行自营网点和邮政代理网点的管理模式,找到较好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模式,确保资金的安全。
  杨文新相信,在集团公司、总行的正确领导下,上海分行将继续依托邮政大网,不断探索,积极进取,一定会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发展成一流的商业银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省邮电管理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