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寿保验公司和邮政储蓄银行存款利率合伙诈骗存款户若干年,说是保住利息再年年分红,存款五年,不分红还只给一半

免费找律师:400-888-8340
吉安法律咨询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您当前位置: &>&&>&&>&
今日律师风向标:
我12年在邮政储蓄银行存10万!是买了富德生命人寿分红型的,请问利息是多少!到期能对现吗?
我12年在邮政储蓄银行存10万!是买了富德生命人寿分红型的,请问利息是多少!到期能对现吗?
问题类型:
(注:此客服QQ不进行法律咨询!)
找回我的问题
问题编号手机号码
一对一咨询
一对一咨询
上一条下一条
我的咨询提醒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人寿和邮政储蓄推出的分红型保险骗人?人寿和邮政储蓄推出的分红型保险,他们承诺既得利息又分红,每年还可以分到红利不等。我于2008年存10000元,到今年仅仅给了1260多元分红,一分利息都没有。同时,有很多市民都碰到了这种情况。
sxusb_9780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这是银保业务中常见的欺诈现象。所谓银保,是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合作的一种形式,即保险公司利用银行网点和上门的储户来营销。这种合作方式本身没什么不对,但现实中,保险公司利用储户对银行固有的信任进行欺诈营销...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该投诉在处理中
中国银行与联手诈骗,欺诈老人养老钱
& 我的老父亲和母亲在日到中国邮政储蓄去存款,当时办理的客户很多,就站在后面排队。这时候来了一位邮政储蓄的大厅客服人员,对我父母特别的热情,询问办什么业务等等,又将2位老人领到旁边的休息区,让2位老人坐着休息。在得知2位老人是需要存款的时候,就跟2位老人说,你们这样存款是不划算的,我们邮政储蓄现在推出一款很合算的理财产品,不仅比你们到普通柜台存款利息高,而且每年还有分红。
& 她给2位老人介绍的是:存1万元,存期6年,每年利息720元,利息比普通存款多的多,并且性质和存款是一样的,存款随用随取,利息还是照样可以领取的。自始至终只字未提这是保险,也没有说明当中存在的风险。就这样,在客服人员的误导下,加之2位老人对中国邮政储蓄的信任,老父亲在她说的所谓的&存款单&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直到日,家里需要用钱,我的老父亲和母亲2位老人到中国邮政储蓄柜台去取钱,才知道,这根本就是一份保险单,并不是存款,并且现在如果要取钱的话,就属于退保,是有损失的。这个消息对于2位老人来说,真是晴天霹雳打到了头上,母亲身体不好,回家后高血压就犯了,现在还在打针吃药。
我是在6月25日老父亲给我打电话后,我才知道这个情况,我当天就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渭南市西五路支行去了解情况,接待我的人员告诉我,这是他们邮政储蓄与中国人寿保险合作的理财产品,也就是说这是一份保险单。并且让我稍等,有专门的人员来给我解释。大约等了20多分钟,在我的催促下,来了一位女士,把我带到里面的办公室,然后告诉我,这确实是一份保险单,并且我的父亲已经在上面签字了,现在取款就是属于退保,是有损失的。这位女士说,或许是当时的业务员没有给老父亲说清楚,导致2位老人误会了,并且当时承诺的1年720元的利息,也是2位老人听错了,应该是6年720元的利息。(此处我有录音为证。)
&这个真的很荒唐呀,2位老人因为年龄大了,眼睛不是很好,但是脑子还没有糊涂呀,老人把1和6都分不清楚了。按照银行2011年普通存款的利息来算,年利率为5.5%,存5年是2750元,现在放到保险公司6年是720元的利息,老人难道都分不清楚2750元和720元那个多?那个少吗??
随即我又到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我到大厅询问的时候,接待人员一直在讲自己的私人电话,对我是爱理不理,我多次询问后,她很不情愿的挂掉电话,看了我手里的报单后,告诉我这个不属于他们大厅管,让我上3楼去找,然后又把我搁置一旁,开始讲电话了。我无比郁闷的在保险公司跑了一圈后,终于找到了负责的李经理。
我把父亲当时存款的大致情况讲了一遍,然后把业务员当时给父亲介绍的情况也说了一下,但是李经理对此予以否认,并且说老父亲没有证据说明当时业务员说了此话。我多次要求李经理把当时的业务员找出来,可以当面对质,但是都被他拒绝了,请问,一位老人到银行去存款,难道都要带上录音笔,带上摄像机吗?你让2位年迈的老人,怎么提供当时的证据呢?
另外我对报单提出了几个疑点:
1:投保单上,被保险人,要约内容,告知事项等内容,该填的地方没有填,这是为什么?李经理回答:&被保险人&是我父亲,可以不填,&要约内容&处大概填金额就行了,其他的可以不填,&告知事项&因为这不是大病保险,只是分红保险,身体健康状况这一栏也是可以不填的。
2:投保单上的签字,为什么上面的字是业务员代签的,不是我父亲写的。李经理的回复是:只要投保人签名是本人签名,其他地方是可以代签的。我对此表示怀疑,请问李经理这样说是否正确呢?(在此需说明,业务员让我父亲签字的时候,告诉我父亲这是存款单,我父亲才签的字。)
3:投保单背面,写明了保险合同构件组成,但是我父亲的单子,构件根本就不完整。缺少:报单费用扣除及权益表和保险条款2项,在我询问李经理时,他的回复是:这2项只要当时介绍时讲清楚就可以了,可以不给客户的,并且就是给了,我父亲也看不懂。请问你们保险公司有规定,如果是老人看不懂的情况下,报单费用扣除及权益表和保险条款是可以不给客户的,对吗??
4:在老父亲交了款项后,是不是应该有犹豫期,并且保险公司应该进行回访?但是根据老父亲回忆,当时业务员并没有告知有犹豫期,也不记得有保险公司的回访电话。
我的父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好不容易攒了一点血汗钱,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被邮政储蓄和中国人寿无情的骗去了,存款变成了保险,这让老人情何以堪。
现我要求撤销这份无效的保险合同,给予老人全额退保,并且承担相应的同期银行定期利息,严厉处罚违规办理业务,欺诈客户骗保的业务员。
以上情况,请帮助年迈老人讨回一个公道,我在此向你们鞠躬致谢了。
&& 险种名称:国寿鸿盈两全保险(分红型)
保险合同号:-437-
特别声明:
本平台承诺不公布投诉者真实姓名和身份,来稿一经刊登,即视为将专有出版权和网络传播权授予本网,稿件不予撤销及修改。也欢迎被投诉公司积极主动解决投诉。
1334119XXXX
全民声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及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首先我自我介绍一下:地道农民出身,五十年代生人,小学文化。
2011年来邮政储蓄银行存钱,营业员极力推荐买保险的好处:绝对比存款利息高。结果今年到期利息比五年存款利息几乎低一倍。我再告诉大家一下怎样计算利息,好多人尤其是老年人不会计算利息,邮政储蓄银行及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也就是利用老年人思想单纯老实、相信邮政储蓄银行、不会计算利息这点欺骗咱们,本金*利率*年数,2011年的五年定期利率分别为1月份为4.55% 二月份5.0% 七月份5.5%
%*5=4550元
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这点从众多典故、俗语中就能看出来:能失千金不失诺言、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这些都是千古流传的诚信格言。还包括烽火戏诸侯等等,无不向我们阐述了诚信的重要。这种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潜移默化于我们的民族精神里了。
《狼来了》的故事,流传了一代又一代,当年那个说“狼来了”的孩子已经被狼吃掉,然而今天,“诚信”这两个字越来越被某些人某些企业遗忘,甚至有人和企业为了利益放弃诚信、放弃做人的尊严,披着国企合法的外衣干着坑骗老年人血汗钱的勾当。当初你们说的天花乱坠,老百姓把你们当做贴心人,转眼钱到你行披着羊皮的狼都漏出了真面目,还恬不知耻的说:全国都这样!请问你们还有没有正义感?什么环境造就什么人才,作为骗子行业你们都是合格的人才!
作为五六十年代的中老年人从小就受着相信祖国、相信党的教育,然而现在我们还能相信谁?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都属于国家大型金融企业,都在明目张胆的坑害老百姓,欺骗老年人。原来看新闻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现在都感到自卑了,生长在一个没有诚信的国家,一个没有诚信的环境里,处处提防着尔虞我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企业让老百姓失望!请你们记住反腐烈火迟早会烧到蠡县、会烧到邮政储蓄和保险公司的。老百姓的血汗钱不会白白送给你们!
  对一个国家和政府来说,“诚实守信”是“国格”的体现;对一个企业和团体来说,它是一种“形象”、一种品牌、一种信誉,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对于一个家族也一辈辈的传承者诚信,对一个人来说,它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是做人的基本品格。我想在座的各位父老兄弟没有哪位愿意和一家不讲诚信的企业和个人交往吧?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提防小人的经历,可我们正大光明的来存钱也招来了小人的谋害!
你们比资本家还黑:上小学时课本上就有地主资本家欺诈穷苦人民,敲诈老百姓,天下乌鸦一般黑!现在再看看你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中国人寿,比资本家还黑!比黄世仁穆仁智还狠,穆仁智抢杨白劳抢喜儿,你们不也在抢老年人的血汗钱吗 ?反过来说杨白劳欠黄世仁的钱还不起才抢的喜儿,我们又欠你们什么?
你们比黑社会还黑:黑社会不敢明目张胆的欺诈老百姓,因为有法律的制裁,黑社会也不可能骗取老年人的血汗钱,因为他们也讲一个仁义。黑社会不干的事你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中国人寿都干,因为你们有合法的外衣,你们是国家大型金融企业,地方执法机关对你们也无奈何。别忘了老百姓心里有杆秤!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你们比土匪还土匪:看电视我们也能看到好多都是杀富济贫的土匪,你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中国人寿专吃老年人的血汗钱!可以说你们吃人不带吐骨头!宰人没商量!
你们比老赖还老赖:私企老赖欠钱不还政府会出面,你们是国企大型老赖,地方政府可能对你们无可奈何,你们别忘了还有北京,还有中纪委,还有国家信访局!因为我们是正义的!
别总以为你们是强者,你们说了算,全县上当受骗的老百姓要联合起来,打一场讨回血汗钱的人民战争!我相信正义必胜!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地方政府、一个国家都要讲诚信,“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各位父老乡亲,让我们高举“诚信”的大旗,和我们站在一起讨伐不诚信的企业吧!!
觉得这篇文章不错?分享到:
世纪保网 欢迎你来"搞"
网站联系QQ:
Copyright &
张家港市世纪保鼎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城市大秀场
热门推荐:
查看: 99770|回复: 44
大家千万不要买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骗死人了。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本帖最后由
16:05 编辑
此文章是转载,内容较长,特声明,本贴不代表楼主观点,对于自动套进去的就呵呵过吧!
大家千万不要买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骗死人了。
其本质就是:“用你的钱,去为保险公司和保险推销者理财”。
我2007年4月的时候是在是被一个熟人缠的没办法了买了太平人寿5000块的“太平智胜”投连险。因为是熟人,再加上合同条款里面的东西非常的繁琐,所以根本没有细看。只知道是一款理财产品,我想既然是理财产品那就和基金之类的差不多吧,有亏有赚都很正常。第2年的时候又续交了5000。然后今年的时候我有空了,想起来了,看看那些合同条款,仔细一看,吓一大跳:第一年交的5000块,70%被保险公司扣作“手续费”了。今天去把这个保险给退了,到现在差不多3年时间,他们那个理财产品净值比我购买的时候涨了大约有30%,如果是基金,这样的收益率我感觉也还可以,在经历了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但是,实际上我最后退得的钱只有5000多。现在我才搞明白他们的收费是怎样的: 1:第1年交70%的“手续费”。(日他妈的,我不知道70%怎么跟“手续费”这个名词联系起来) 2:以后每月交0.49%的管理费。 3:买卖价差5%。 4:由于我现在退的时候未满3年,再扣6%的退保费。他妈妈的,是在是黑到家了,后来才听说很多卖这种保险的,提成甚至拿到30-40%。然后我才知道我爸也买了1w块这种所谓的“理财产品”。我让我爸打电话问了一下保险公司,如果现在取出的话,只能取4000多,操他妈的,现在越来越感觉这种事情跟传销差不多了,都是骗熟人,我估计买一万块,推销的人提成至少可以拿1500以上。现在这种状况很令人忧心,这种事情开始往农村蔓延,很多都是熟人,介绍你买什么理财产品,说是跟存银行一样,但是比银行利息高。农村的老人们判断力更差,很多上当的。我大概算了一笔账,一般的基金或者证券公司的集合理财产品,一般都是每年收取2%的管理费。像他这种一下子收70%的,意思就是说一下子就把你后面35年的“手续费”全收了。不论你后面再继续不继续,钱我先是收了的,至于受益,也都是非固定非保本的,亏了,那是经济危机导致的,投资有风险!很多人在买这种东西的时候,第一,没有考虑到流动性的重要性,保险公司卖的这种都是5年10年内这些钱是不能取出来的。一方面如果在这中间有什么事情急需用钱你这钱根本取不出来,再就是5年10年后的通货膨胀,所导致自己拿出来的本金实际上贬值了很多。另外就是很多人在买的时候,都被保险推销的告知“以后买不买都行”,是啊,是买不买都行的,手续费在第一次已经把后面的都扣了的。这些条款里面我真的感觉是很多不合理不公平甚至欺诈的因素在里面的,不知道保奸会是怎么审批的。 大家跟自己老爹老妈提前提个醒,碰到这种事情千万别买,买了,就是上了贼船了。
最恶心的是银行里的一些人骗老年人。给老年人存户说比存款合算,还有保意外啥的。
  据说推销这东西超级赚钱,但就是太缺德了。
  很多老年人那些钱就是所有的积蓄,都是养老的钱,5年内取不出来到时候人家要买米买面,到时候看怎么办,这比例要高的话,怕会有很多老人围攻银行。
  我有朋友在银行上班,据说是银行职员可以拿1%,保险代理人拿10%,保险公司赚多少(直接扣多少),就不知道了。
  太平人寿的,各个银行都有,银行柜台前的广告牌:
  每年存。
  存10次返15年。
  到期返本金,十倍分红。
  妈的,这就是严重的误导性语言,等同于诈骗。
  每年都存5000,每年得到500。相当于总共累计存50000块,存10年,之后再存5年,得到7500的利息。
  10倍分红,妈的,分红是不保证的。还有亏的呢,或者是0的10倍式多少呀?妈的。
  查了一下网上很多的投诉都是说太平人寿的,我说的那个案例也是。
  我发这个帖子主要是指“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不是一棍子把保险公司打死。
  那种意外险,寿险之类的,我自己觉得也有相当大程度的忽悠人的成分,但是自己没多了解,不做评论。
  单就是这种“理财产品”,绝对有欺诈嫌疑。
  首选,他在银行柜台窗口放置的那种广告言语上就有严重的误导人的行为,利用储户对于银行的信任,甚至很多人认为银行里面卖保险的就是银行职员。
  其实他这种让你一下子存5年存10年的,总的算下来得到的收益根本没有定期存款的高,还要少好多。就是靠着言语上忽悠。
  另外就是“分红”的忽悠,10倍,100倍也可以说啊,到时候分红是0,10000倍都敢说呢。
  另外就是我们一般对“流动性”不够重视,忽略了其重要性。如果是定期存款,如果中间你急需用钱钱是可以取出来的,以活期计息的。但是保险公司这种,你是绝对取不出来的,如果遇上一个不错的生意想投资,如果遇上大病什么的.......
  另外我所了解到的一个内幕是:保监会其实是不允许保险公司发销售提成给银行职员的。那么怎么操作呢,每个银行网点都有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蹲点。保险公司每个月发几万块的工资给保险业务员,业务员再把这些钱发给银行职员做提成。到时候一旦查起来,保险公司就说是业务员的个人行为。
  其实大家仔细想想就明白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不是有着巨额的收益,保险业务员会那么卖命的去卖那些东西吗?肯定是冲着你包里的钱的。
  只是,太气愤于这些人对于老年人的恶劣行径了。
  一直听说保险公司是骗钱的,可不知道真假,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操作的,为了这个专门找了几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详细了解了各种理财产品,最后终于明白,保险公司确实通过各种经济和数字游戏,通过书面数字吸引客户掏钱,实际上却并不能给予客户真正的利益,这种通过虚假利益吸引顾客的行为,事实上就是骗钱。不光是保险公司,包括银行的理财产品,都在骗人。以太平公司的理财产品福寿连连为例,我们做一下比较。之所以选太平公司,并不是因为他的产品最差,而是因为他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是有优势的,作为一家刚刚回国复业的公司,想在短期内占领市场,当然要推出几款相对其他保险公司优惠的产品。选择福寿连连,是因为它是目前太平签单量最高的产品。福寿连连是种理财险,合同期满为88岁,之前取现都叫违约,要扣违约金,请问有几个人能活到88岁,有的请举手。现在交通、疾病、污染、意外这么严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60岁,那88岁之前取钱,只有吃亏的份了。
   以0岁投保10万元5年交清为例,每年交52180元,每两年取10000万,交满5年为26万。 1、如果你第二年要取现,你己经交了10.4万元,却只能出5.5万元,赔了4.85万元;如果放在银行,不仅不赔,可以得1174元利息;
   2、如果你第四年要取现,你己经交了20.87万元,只能取出12万元,赔了8.79万元如果放在银行,可以得9299元利息。也就是说,从你交保的那一天,你就被套住了,如果你退保,就会赔一大笔钱,如果不退,继续保就要交一大笔钱,以后的五年都是如此。
  五年后不再交费,在接下来的五十年中,在保险公司里能取出来的钱都比银行少,随着年数的增加,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差距在减少,以此类推......
   *20岁时从保险公司取现,只能提出34.6万,可从银行能提出46.4万。
   *50岁时,如果从保险公司提现,只能提出121.1万元,如果存在银行,却能提出125.4万元,这还是在你没有取走每两年返给你的1万元的情况下,如果你一直领一万元,就不是这个数字了,只能得114.3万。记住,现在己经过去了50年,现在是2010年,50年前是1960年,那时冰棍才1分钱一根,现在要5角钱,差了50倍,那时买间房子才需要50元人民币,现在要50万,差了1万倍,那要是到了88年后呢,88年就是九十年,相当于一个世纪,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上个世纪经历的,从封建王朝、军阀混战、两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谁能保证这个世纪要发生的事。到88岁,从保险公司可以取出483万,这是在中间不能取任何钱的情况下,在银行可以取439.2万,确实比银行利息多了43万元,可是别忘了,在银行是随时取现的,可在保险公司却要满88年,否则就算毁约,而且这43万里还包括了假设的中档分红。这期间如果房价大降,股市冲高,或者有其他需要资金的情况怎么办?银行可以取钱,保险公司说让我贷款,而且我只能贷己交款的80%,26万的80%是20.8,每年按4.7%还息是9776元,可保险公司每年才给我5000元,这就等于拿我的钱再贷给我,白挣我的钱一样。而且他们会年年都以4.7%的利息贷给我么,贷款利息会不会涨?那我更还不起了,这不叫骗钱叫什么!88年我才多得43万元利息,这还是假设银行不加息的情况下,可十年后发生什么都不好说,谁又能预料100年后发生的事。88年前,每人每月才挣几元钱,如果我当时告诉大家88年后每人每月能挣几千元,人们一定会说我疯了;现在每人每月挣几千元,如果我跟大家说88年后每人每月能挣几百万,人们会说我什么呢?按冰棍的比率,等于88年我才比银行多得了8600元利息,06年的房子08年翻了两翻,如果按房价的比率,谁能保证这些钱不变土?别说钱,我都变土了,88年,别说我儿子,我孙子能用上就不错,可如果我现在买房子呢,保险公司的人说如果把房子留给孩子要交遗产税,可税再高也高不过房价,如果我买了这份保险,保险公司就会拿我的钱去炒地产,等于是我帮他把房价炒高又卖给我,我是不是有点太乐于助人了!如果我自己买房呢,88年能翻多少倍?而且虽然60年后保险公司的利息最终比银行高些,可别忘了,连续存88年,利率可不能这么低的,比如,保险公司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是利差,就是挣客户和银行之间的利息差,他们与银行之间的协议存款利息一般是平常的2~3倍,也就是说我们存在银行88年得439万元,保险公司却能得,5149万元至4亿2601万元,这是他们从一个客户身上得到的到,那么别说隔年返1万,就是隔年返10万也赚得多得多。最后吃亏的只的客户。可是哪里都有好人,我就听说有位业务员,这么多年来从来不卖理财险和养老险,就算是客户要买他也不卖,他会告诉客户不合算,他认为在他这里买保险的人都是因为相信他才买的,他不能辜负了这些相信他的人,结果他只卖病险和意外险,这个人真的值得敬佩,是个真正正直善良的人,值得我学习,心放得正,不会因为那60~70%的提成(35%+12%+5%+2%*7)而见利忘义。那些买保险的人一天想不明白两天想不明白还能一直不明白吗!保险业务员初期大都做的是自己家的亲人,保险公司为什么给代理人那么高的提成,就是给他们挨骂、名誉损失和与亲人关系疏远的补尝。
   这还是目前收益最高的公司给出的价格,要是换成信泰人寿那种占领市场早规模却很小的公司,所给收益更是少得可怜。总的来说,理财险就是压钱,现在要靠什么说话?是现金!在现金为王的时代,把现金交给别人,能保证将来他还你时现金一样好用吗?而且才给那么一点点利息,如果给客户2千万以上的利息还可以考虑。平安的万能险更不用说了,说是什么都能保其实什么都不能保证,说是有收益,业务员说的都是好的一面,等打平安客服咨询,说的又是另一样,根本什么都不能保证。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大家都爱炒停售,一听说某个险种要停售了,就疯狂买,其实这是不对的,停售和断货不一样,断货是因为货好卖得快,店家库里没有了可厂家还在生产,可停售如同手机下线,家用电器停产,是因为跟不上时代导致的,不是因为好,下线的手机你会买么?你不会,因为知道会出更好的;停产的家电你会买么?你不会,因为会有新型号。可停售的保险你为什么要买呢?新出的险种只会比以前的优化。而且一个险种的停售也证明了其他理财市场有更高收益的方式出现,这险种的优势不再明显,所以不得不停售。平安的富贵人生炒停售炒了几年了,一直没停,为什么?因为银行一直喊加息一直没加,如果银行减息,像富贵人生、福寿连连这样的产品一定会更好卖,能吸钱的产品为什么要停售呢?只有银行加息才会不得不停,现在富贵人生和福寿连连都己经确定在二月份停售,这就预示着,银行将在三、四月份要真的加息了。那么,如果按照银行新的利率,88年后那43万的优势还在么?失去了这仅有的一点点优势,还缺乏灵活性,他不停还等什么!理财险业务员老说,马上要进入无利率时代,就像外国银行一样存款不仅没利息还得收费,可中国不会,起码五年内不会,十年内也不会,现在银行连利息税都取消了,还会收什么钱!十年以后的事,谁也不知道,十年后再说,而且这种理财险年年都会出,谁能保证以后的产品不会比现在的优惠,等到银行真的零利率的那一年买也不晚。当我和保险经理算这笔帐的时候,她跟我说:买保险哪有算帐的,要这么算谁还买保险?买保险是长远打算,想想你88岁时能得到的钱。可我想我大概活不到88岁。现在是我在花钱买他们的产品,为什么不让我算帐!保险公司是集合全世界最聪明的一群脑袋,组成一个群体叫精算师,成年累月的在算计如何从全国人民手中掏出钱来为保险公司盈利,他们天天在算,而买保险的人有的只听了保险业务员讲了一两次就觉得合适就买了,自己也不算算,就好像别人在动脑筋算计你,算出来后骗你说这样合适,而你却不算计,吃亏的当然是你。这就是动脑筋和不动脑筋的差别,也是不动脑筋的代价。有的业务员说我不懂,赵本山都花150万买了保险,他都重视保险,他那么精明的人还不如你?说实话我没看出赵本山对保险业的重视,对,赵本山是买了150万,虽然我没看见但我相信,但请想他买个飞机就花了2亿,买保险才花150万,一架飞机加一次油就要几万元,150万也就是他给飞加几次油的费用,他花150万就如同你花150块一样,这叫重视么,这么看他只不过是在打发险保业务员罢了。如果说理财险不好,那保险公司还有疾病险和意外险呢,这总是好的吧?保险公司也总是以有疾病险和意外险来以慈善行业自居。还是以太平为例,现在冬季天冷路滑,太平就决定停售意外险,没听说哪家慈善机构,在发现某个地区事故频繁,多灾多难的时候就离开那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太平无事的时候又回来圈钱,这叫什么慈善事业。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平安、中国人寿也能干出这事来。
   保险公司宣扬的是保险可以避债避税,什么叫“避债”?就是耍无赖,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既然借了钱为什么不还?你想逃避,那借你钱的人呢?是什么感受?当初因为相信你同情你才借你钱,可结果呢?如果当初就报着不想还的态度借钱,那么就叫诈骗了!什么叫“避税”,就是偷税,国家需要税金来支持国家建设,作为一个中国人,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还想着要逃避责任,这太可耻了。还有保险代理部门的结构就是传销式的。这么一个集无赖、违法、传销为一身的公司形式,能不为众人所唾弃。
   保险的初衷是好的,可是为什么自从有了保险那一天,保险业的名声就那么差?不是没道理的!
  摘抄----
哦,不是楼主写的?那你闲着没事转发什么,这是不负责任的唯恐天下不乱的行为&
你懂个屁,说了这么多,一句没在点上&
参加活动:1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1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1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1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1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1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1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参加活动:1 次组织活动:0 次
此帖仅作者可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邮政储蓄存款利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