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农村可以用财政补贴泸州医学院一卡通登录做贷款吗?我需要养殖资金周转,实在想

22 家银行抢滩泸州存贷款余额 5 年翻番(组图)_网易新闻
22 家银行抢滩泸州存贷款余额 5 年翻番(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22 家银行抢滩泸州存贷款余额 5 年翻番(组图))
中国泸州金融中心在佳乐世纪城揭牌 李华刚 摄手机银行催生了手机网店的出现 刘传福 摄市民在江阳农商银行柜台办理业务 资料图
  数读金融泸州
  银行存款余额从802亿元,到1752亿元,贷款余额从405亿元,到1065亿元,泸州辖区内的银行用五年的时间让这两个数字都翻了一倍多。数据的背后,是泸州在加快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目前,泸州的全辖银行已达到20家,单是为泸州四大支柱产业发放的贷款总额,截至2014年底就达到了171.65亿元。
  对照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泸州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银行业务增加了、办理银行业务更加便捷,下海经商的创业资金筹集也变得更加容易。泸州已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村镇银行等完善的金融体系。截至目前,泸州全市的存款余额达1752 亿元,贷款余额超过了1065亿元,居川南第一。
  市民体验之变手机转账告别取号排队
  谈起几年前到银行办业务的经历,泸州市民陈小兰便皱起了眉头;“无论是到柜台转账还是办理个人现金业务,都要先取号再排队,运气不好的时候要花大半天时间。”陈小兰说,最近几年,在泸州城区,随处可见兼具存取款和转账业务的ATM机,小额的现金业务再也不用去柜台办理了。
  让陈小兰感触更深的,还是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带来的便利。“工作之余,我喜欢网购,前两年是在电脑上逛网店,现在直接通过手机的客户端或者微信平台就可以下单了。”陈小兰告诉记者,有了智能手机后,她专门下载了手机支付宝,“支付宝转账神速,做账、查账也非常方便快捷。”
  “以前上门收款,现金比较多时,多数时候都要靠人工数钱,还怕收到假币。”泸州市民龚庆磊一直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财务,“现在不同了,给员工发工资都通过银行转账,直接将工资打到员工的银行卡里,省时省力。”龚庆磊说,这不但省去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麻烦,还避免了提着大量现金而担心资金安全的问题。
  与此同时,手机银行也为泸州市民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刚刚过去的双十二,我就用开通了手机银行的银行账号,在京东商城买了一块手表。”泸州市民曾先生说,像在微信抢红包中抢到的零钱也可以提现,直接汇入绑定的银行账户,这为手机银行支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创业机遇之变贷款政策带来下海大潮
  26岁的杨宇朦,是一家颇具规模的汽车服务公司总经理。刚获得的10万元创业贷款,让他的创业之路走得特别顺畅。2012年,杨宇朦就打算创办汽车服务公司,却一直为资金发愁。今年初,他通过创业贷款解决了这个问题,联合其他股东成立了一家汽车服务公司。如今,该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中型汽车服务企业。
  农家女欧显梅变身泸州“好食在”特产食品连锁店老板;大学生韩平入驻特兴镇果蔬花卉园区成为葡萄园主;返乡农民胡贵兰已发展为颇有实力的养殖大户……随着一系列鼓励创业的贷款政策出台,一个个成功创业的鲜活故事,正在龙马潭区乃至更大范围内上演——创业的机遇因贷款政策出台变得更多,催生了泸州市民下海经商的创富大潮。
  “为激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目前,龙马潭区正在着力开展完善小额担保贷款体系、拓宽融资渠道等创业帮扶服务。”龙马潭区就业局副局长叶伟毅介绍,据官方统计,2014年至2015年8月,龙马潭区共有1221名创业人员(含高校毕业生)享受个人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发放贷款金额共9867.9万元,财政共拨付贴息资金655.17万元。
  发展模式之变外来银行入驻带活经济
  日,中国泸州金融中心在佳乐世纪城揭牌。此之前的日,乐山市商业银行泸州分行挂牌成立,率先成为入驻中国泸州金融中心的第一家金融机构。该银行成立后的短短1年多时间里,就创造了业内的奇迹: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的存贷款余额达22.6亿元,正在洽谈落地的重要授信项目超过10亿元。
  “乐山市商业银行虽然是外来的银行,但我们的泸州分行在成立之前,就为泸州授信5亿多元。”乐山市商业银行泸州分行行长郭贻全介绍,银行成立以来已为泸州授信13亿多元。今年以来,该银行对泸州市政府融资方面,在多个领域为泸州的省级、市级、县级重大项目提供了授信支持。同时,对泸州的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古蔺县金融商贸综合体是泸州市政府的重大项目之一,乐山市商业银行泸州分行为该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下一步还将加大对该项目的信用贷款额度。目前,该银行已专门为该项目的业主量身定制了信用贷款的相关政策,接下来还将在该项目开设专门的服务窗口,便于前来置业的业主办理购房贷款等信贷业务。
  截至2015年11月末,泸州全辖银行20家,较2010年11月末增加2家。另外,天津银行泸州分行、成都银行泸州分行等也在积极地筹备中,预计2016年上半年就将开业。截至2014年12月末,泸州全辖20家金融机构共向四大支柱产业(酒类、化工类、能源类、机械类)贷款171.65亿元,其中酒类贷款75.59亿元,化工类贷款 55.47 亿元,能源类贷款32.27亿元,机械类贷款8.33亿元。
  机构体制之变村镇银行网点助农致富
  在储蓄、贷款等方面,截至2015年 11 月末,泸州全辖存款余额1752.56亿元,较2010年11月末增加 949.91 亿元。其中储蓄存款1119.64亿元,泸州全辖贷款余额1065.50亿元,较2010年11月末增加660.08亿元。泸州银行业对泸州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这与泸州金融机构先进的体制和经营模式分不开,村镇银行的迅猛发展便能说明这个问题。
  四川古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古蔺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经历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2013年11月,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改制组建四川古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县级法人综合性商业银行。短短2年多时间,该银行的网点已达到31个,其中营业部1个、支行15个、分理处15个。
  “截至2015年6月末,我行各项存款余额29756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05743万元。”古蔺农村商业银行的行长汪荣介绍,该银行始终致力于“助农致富”,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经过改制组建后,该银行发展迅猛,目前已在古蔺县境内实现了镇镇有金融服务网点、村村有EPOS机,“农民要贷款或者在创业项目上需要资金支持,到镇上便可办理业务。”
  金融环境之变良性互动优化“金融生态”
  经济要发展,金融是关键,也是核心和支撑点所在。泸州市金融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在谈到金融是一种服务性产业时表示,泸州作为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节点城市,要建成川滇黔渝鄂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对金融的需求比较大。“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需求,提供金融支持。”该负责人说,泸州的不良贷款率在全省都是最低的,贷款余额及新增贷款等指标在全省排名都比较靠前,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科学配置市场资源,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实现银政企良性互动,是推动泸州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泸州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政策,以鼓励金融系统主动与政府、企业实现“三方联动”。
  为更好地发挥金融部门、金融机构对泸州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核心作用,泸州市委、市政府要求金融部门、金融机构主动与市级各部门沟通协调,主动提前预警金融风险,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同时,在银政企三方联动方面,泸州不但支持发展较好的企业做大做强,还鼓励金融机构对有困难的企业,通过“过桥”、“贴息”和“托底”等方式帮助其渡过难关。
  目前,泸州已将全市实施多年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并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同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全市扶贫攻坚行动,对向泸州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按当年实际发放贷款总额的1%给予补贴。此外,还对在农村地区布放ATM机具(含CRS机)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的金融机构,泸州财政奖给予一次性补助资金,同时对提供持续服务机具和服务点的给予费用补贴。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曾业 李华刚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砥砺奋进的五年】陕西渭南:"一卡通"破解农村补贴资金发放和融资难题
  陕西渭南市大荔县许庄镇义井村村民蒋双平在村口开了一家杂货店。店里除了琳琅满目的各类日用商品,还有一台刷卡用的“pos”机。这台“pos”机是当地信用社专门设立的,以方便村民领取“财政惠民补贴卡”内的资金。“乡亲们拿着发放补贴的银行卡到我这里来刷卡,就能拿到补贴的钱,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到镇上的信用社去取了,大家都夸这个办法好。”蒋双平说。
  近年来,随着国家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民补贴项目不断增多,但补贴资金多部门管理、多渠道发放,也给群众带来诸多不便,“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2013年9月起,渭南市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改革,按照“指标统一下、补贴一户管、资金一卡发、服务一站办”模式,将分散于各部门的补贴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发放。群众只需一张卡,就能领到属于自己的各项惠民补贴。
  为方便群众支取自己的补贴资金,渭南市还实现了金融机构助农取款设备在所有乡镇的全覆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领到钱。
  “老乡贷款,愁眉不展。”流传在当地民间的一句顺口溜,生动地反映出农民贷款的不易。作为陕西农业大市,渭南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大粮仓”,但资金短板一直是困扰当地农村和农业发展的瓶颈。
  为破解这一难题,2014年初,渭南市在实施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支付的基础上,开展了“一卡通”担保贷款。在这张“惠民卡”上,原先分散于各部门各自发放的41项生产和生活性补贴被全部纳入,农民可以“惠民卡”内的补贴资金为担保,向信用合作社或邮储银行申请5万元以内的小额贷款,用于开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流通等生产经营活动。 
  “一卡通”担保贷款实施过程中,取得了“金融机构放心、农民方便”的双赢效果。
  “以前涉农贷款门槛高,即使有联保,如果客户跑了也会出现坏账。现在用‘一卡通’作担保,风险大大降低了。”渭南市大荔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汉村信用社主任郭强说,“我们收到‘一卡通’贷款申请后,首先会确认申请者是不是辖区内的村民,之后会根据之前建立的家庭档案及入户了解到的情况综合起来进行核查,随后确定可以贷款的额度。一般申请后3日内就会给申请者回复,审核通过后5日内就会放款。”
  渭南市大荔县许庄镇西渠头村村民杨小刚父母年事已高,自己腿部有疾,儿子正在读大学,一家人靠4亩柿子地勉强维持生活。今年5月初,杨小刚通过“一卡通”担保贷款5万元。“今年村里要办一个新型砖厂,鼓励贫困户投资,投资赚了是我们的,赔了由砖厂两位主要投资人负责。我也想着投一点,就用‘一卡通’贷了款,整个流程下来一点都不麻烦。由于我家庭困难,政府还给了贴息补助。”杨小刚说。
  截至2017年5月,渭南市共制发补贴卡147万张,累计通过“一卡通”发放补贴86亿元,投放“一卡通”担保贷款25.7亿元。在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镇见庄村,先后有140户群众用“一卡通”担保贷款300多万元用于发展葡萄产业。目前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达1780亩,亩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记者 石志勇 刘潇)
维护单位:泸州市人民检察院
&&&蜀ICP备号-1
电话:&&&传真:
技术支持网址:&&&你是第 2004229 位游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招行一卡通贷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