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潮水退去,光伏行业协会抢到了啥

微信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了解光伏最新资讯和精彩活动,实时信息触手可得!
北极星站群
光伏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
热搜产品:
热搜企业:
新闻排行榜
07-2706-1305-2705-2205-1504-0703-2803-2403-2003-20
0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0208-02
08-0107-3107-3107-3107-2807-2807-2807-2707-2607-25
08-0208-0107-3107-3107-3107-2707-2507-2507-2507-25
08-0208-0108-0108-0108-0108-0107-3107-3107-3107-31
十大原材料及辅料品牌
往届回顾:&
十大组件/电池品牌
往届回顾:&
十大集中式逆变器品牌
往届回顾:&
十大组串式逆变器品牌
往届回顾:&
&&&首航新能源&&
十大地面电站工程总包品牌
往届回顾:&
十大光伏支架品牌
往届回顾:&
十大光伏电站运维品牌
往届回顾:&
十大分布式电站开发/承建品牌
往届回顾:&
07-2507-1907-1703-2403-2103-0102-2712-1511-1610-24
07-1907-1007-0506-2806-2306-1306-0906-0506-0506-01
人气排行榜
姓名关注度报道
光伏在线招聘
北极星商务通会员明星榜上有名:一起围观最受欢迎的光伏企业
国际周报价
优秀供应商
光伏会展推荐
申请友情链接:QQ:6.30”潮水退去,光伏行业抢到了啥?
当前位置是:
6.30”潮水退去,光伏行业抢到了啥?
作者:董欣&发布时间: & 来源:中国能源报
  曾有人将“6·30”比喻成光伏行业的“生死劫”。称“你抢,或者不抢,“6·30”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爱或者不爱,光伏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临近6月尾声,对于光伏人来讲,可谓五味杂陈。赶上“6·30”并网的,如释重负;那些组件到场,却没来得及顺利并网的则叫苦连连,表示“亏大了”。  回想2016年“6·30”的那一波历史性抢装潮,“6·30”节点一过,整个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即出现了断崖式地下跌,呈现“上半年热、下半年冷”的强烈对比,令人唏嘘。  今年“6·30”是否会重蹈覆辙?潮水退去后,光伏行业又是谁在裸泳?  双重驱使出现特殊“抢装潮”  日,国家正式下发调整光伏、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称日之后新建的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将下调,并明确了日前完成备案、日前完成并网的光伏电站继续享受调整前的电价。  之后,从其所发的附件——《全国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表》来看,从日起,一、二、三资源区“全额上网”的光伏标杆电价将调整至每千瓦时0.65元、0.75元、0.85元。实际下调幅度,仅一类地区就高达23%以上。  从全球光伏行业发展历程来看,不难发现,无论欧美抑或日本,光伏历来是受补贴扶持发展的产业,补贴力度亦呈现逐渐下滑的轨迹。  现阶段,补贴依然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如何看待当年我国的标杆电价下调的政策?虽然,国家意欲将一、二、三类标杆电价下调的幅度更大,但最终版本中,下调幅度相对缓和,也基本符合光伏行业内预期。即使如此,光伏行业已然惊出一身“冷汗”。  “光伏补贴政策逐年大幅退坡是不可逆的趋势,光伏企业要想寻求更多利润空间,必须依靠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专家表示,“逐步下调光伏补贴政策是驱动企业加强技术创新,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实现光伏早日平价上网的有效途径。”  显而易见的是,光伏电站除了以技术进步带动成本下降寻求利润空间之外,还可以有另一条路。那就是在次年6月30日前完成并网,以享受在未来20年中更高的补贴金额,而这笔钱绝非小数目。  不考虑弃光、限电、补贴延迟等问题,当前一类资源地区的内部收益率仍可高于20%。以一类资源地区标杆电价由0.8元下调至0.65元测算,在电站初始投资额度不变的情况下,内部收益率将降至15%甚至更低。电价下调几毛钱,电站可能失去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利润。  计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赟给出的建议是:“从投资收益角度来讲,一类资源区抢‘6·30’的必要性最大,二类地区次之,甚至二类地区资源较好区域收益将高于一类区。”  光伏电站设计师王淑娟认为,如果“6·30”后电价下调0.13元或0.15元,以项目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8%为基准,要想获8%的收益率,“6·30”后项目投资就要下降1000元—2200元/千瓦之间,即1元—2.2元/瓦。  由此,在政策和收益的双轮驱动下,光伏行业出现特殊的“6·30”抢装潮,并不难理解。  从平静到突然爆发  与2016年3月就异常火热的“6·30”相比,今年直至4月,整个光伏行业相对平静。据集邦科技预测,2017年“6·30”抢装潮未能如期涌现,与各省去年增补指标是否通过相关,同时也与其用地受限有关。  4月末,“6·30”抢装潮呈现卷土重来的迹象,到5月全面爆发,火热程度不减往年。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预测,2017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到27GW到31GW之间,其中超过20GW的量需要赶在上半年进行。但由于行业对预期准备不足,“6·30”抢装潮的突然爆发,再现组件“有价无市”的局面。  补贴下降是主因,而规模下发时间延迟同样加剧了“6·30”抢装潮的强度。“今年组件和设备采购形势更加严峻,组件采购难上加难。”某龙头光伏制造商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各省份指标下达时间不统一,最早的在6月份,最晚的内蒙古和东三省则到11月、12月才下发,下达之后立即做项目可研、跑各种手续,给企业留出的时间太少了。”  不少企业也诉苦说,加上期间的元旦、春节两个假期,项目最快开工也要在4月初。等供需双方完成采购合同后,基本就到4月中旬,供应商5、6月份开始集中供货,让一线厂商甚至二线厂商的产能全部处于满产状态。即使如此,一些动工晚的项目仍面临买不到产品的局面。
&&&&&&关键词: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电话:010-
电话:010-
电话:010-——电建核电公司五个光伏项目胜利投产发电
来源:电建核电公司
作者:董卫强 钟洪明
曾有人将“6·30”比喻成光伏行业的“生死劫”。称“你抢,或者不抢,6·30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爱或者不爱,光伏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受国家光伏标杆上网电价影响,日之后新建的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将下调,但明确了日前完成备案、日前完成并网的光伏电站继续享受调整前的电价。简单来说,电价下调几毛钱,6·30之前与之后,电站即可能失去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利润,这正是国内各大发电公司掀起“抢装潮”的内在驱动。今天,即是那个看似遥远而又转瞬即至的日子,远观神秘而又恍然顿悟的时刻。上岸者,悲喜交加,如释重负;裸泳者,拊膺顿足,望洋兴叹。一悲一喜之间,道出了光伏行业6·30“抢装潮”的发展必然和特殊意义。潮水退去,一片深蓝色的光伏海洋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让我们共同见证中电建核电公司6·30光伏抢滩的历史性一幕。【华能沾化清风湖光伏】6月30日,华能沾化清风湖10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受电一次成功,标志着华能集团2017年度33个6·30光伏项目中容量最大的工程完美收官。同时创造了“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产发电”的100兆瓦光伏工程建设新纪录。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中电建核电公司领导班子曾先后8次率领总部相关部室前往沾化项目,协调推进项目建设难题。新能源分公司党政更是吃住在项目,奋战在一线,曾先后召开协调会18次,解决建设问题100余项,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从3月17日升压站桩基沉桩,到4月26日综合楼主体完工,再到6月27日通过省调验收,61279根桩基、15064套光伏组件、780公里电缆敷设,短短106天,在一个个巨量数据划上完美句号时,我们无以言表,只能用“艰苦卓绝,生死时速”给与定义。【华能如意贺兰光伏】&华能如意贺兰工业园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该工程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区。本工程新建14个1.25兆瓦光伏发电单元,实际装机规模为19.2282兆瓦。本项目利用屋顶面积约14万平方米,光伏组件采用300瓦单晶硅组件,共计64094块,组串式逆变器374套,汇流箱94面,箱式变压器14台,光伏管理系统1套,电缆敷设249.6公里。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确保6月30日顺利投产,项目部全体干部职工挥汗如雨,不舍昼夜,在盛夏50多度的彩板房屋顶上演着踔厉风发的激情与速度,最终在6月24日提前完成了并网发电任务,成为华能山东分公司投产最快的一个。【华能威海海埠光伏】“今天开工的华能威海海埠19.75兆瓦光伏电站工程是华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又一硕果,该项目科技含量高、技术水平领先,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对华能集团新能源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还将对区域经济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希望项目建设单位抢抓有利时机,加快工作节奏,精心组织施工,确保该项目如期投产发电。”在4月11日工程开工典礼上,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洪禹即对工程寄予厚望。6月30日,华能威海海埠光伏工程倒送电一次成功,中电建核电公司用默默坚守与实际行动兑现了当初的庄严承诺。【华润金蟾药业光伏】华润金蟾药业6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EPC工程,是华润集团华东大区第一个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也是第一个顺利投产的光伏项目,具有里程碑意义。该项目于本年度3月1日开工,3月11日正式动工,4月8日光伏支架基础全部浇筑完成,6月23日成功并网发电,历时3个月零12天。工程难点:地基下方预埋重多雨水管道,且原管道分布图纸与现场实际不符,严重影响着整个基础开挖进度。解决办法:项目部多次与设计院交流沟通,不断更改现有设计图纸,通过调节基础间距来避开下方管道,将原本只有一种基础分布型式改成三种,用最优的解决方案解决了开挖问题。【华能连云港灌云光伏】&华能连云港灌云县中小产业园屋顶光伏发电工程PC总承包项目,位于连云港灌云县燕尾港镇中小产业园区内。该项目为15兆瓦并网光伏电站及送出工程,是由华能江苏风电分公司投资建设的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光伏组件安装在彩钢瓦屋面,采用顺延平铺方式。6月27日晚9时20分,该工程倒送电一次成功。对于华能集团江苏分公司首个屋顶PC总承包项目,成功登陆6·30。6月29日,华能集团江苏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富民亲往项目,在对工程表示祝贺的同时,更对电建核电公司的不凡实力给予充分肯定。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从第一颗螺丝钉的安装到现代化光伏场的崛起,到一砖一瓦的搭砌到宽敞明亮的综合楼、电气楼,再到一线一缆的敷设到220千伏升压站的正常运行,这群驭光而行的建设者们,用心、用力、用品格,舞出了动人、美妙的光之乐章。阳光,黝黑了你健康的皮肤,却光亮了你坚毅的眼神;风雨,泥泞了你前进的步伐,却高大了你挺拔伟岸的背影。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致,最可爱的光伏人。&
浏览次数:“6.30”潮水退去 光伏行业抢到了啥?
查看: 601|
评论: 0|来自: 中国能源报
摘要: 曾有人将“6˙30”比喻成光伏行业的“生死劫”。称“你抢,或者不抢,“6˙30”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爱或者不爱,光伏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临近6月尾声,对于光伏人来讲,可谓五味杂陈。赶上“6˙30”并网的, ...
& & & 曾有人将“6˙30”比喻成光伏行业的“生死劫”。称“你抢,或者不抢,“6˙30”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爱或者不爱,光伏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 &&临近6月尾声,对于光伏人来讲,可谓五味杂陈。赶上“6˙30”并网的,如释重负;那些组件到场,却没来得及顺利并网的则叫苦连连,表示“亏大了”。& & &&回想2016年“6˙30”的那一波历史性抢装潮,“6˙30”节点一过,整个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即出现了断崖式地下跌,呈现“上半年热、下半年冷”的强烈对比,令人唏嘘。& & &&今年“6˙30”是否会重蹈覆辙?潮水退去后,光伏行业又是谁在裸泳?& & &&双重驱使出现特殊“抢装潮”日,国家正式下发调整光伏、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称日之后新建的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将下调,并明确了日前完成备案、日前完成并网的光伏电站继续享受调整前的电价。& & &&之后,从其所发的附件——《全国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表》来看,从日起,一、二、三资源区“全额上网”的光伏标杆电价将调整至每千瓦时0.65元、0.75元、0.85元。实际下调幅度,仅一类地区就高达23%以上。& & &&从全球光伏行业发展历程来看,不难发现,无论欧美抑或日本,光伏历来是受补贴扶持发展的产业,补贴力度亦呈现逐渐下滑的轨迹。& & &&现阶段,补贴依然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如何看待当年我国的标杆电价下调的政策?虽然,国家意欲将一、二、三类标杆电价下调的幅度更大,但最终版本中,下调幅度相对缓和,也基本符合光伏行业内预期。即使如此,光伏行业已然惊出一身“冷汗”。& & &&“光伏补贴政策逐年大幅退坡是不可逆的趋势,光伏企业要想寻求更多利润空间,必须依靠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专家表示,“逐步下调光伏补贴政策是驱动企业加强技术创新,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实现光伏早日平价上网的有效途径。”& & &&显而易见的是,光伏电站除了以技术进步带动成本下降寻求利润空间之外,还可以有另一条路。那就是在次年6月30日前完成并网,以享受在未来20年中更高的补贴金额,而这笔钱绝非小数目。& & &&不考虑弃光、限电、补贴延迟等问题,当前一类资源地区的内部收益率仍可高于20%。以一类资源地区标杆电价由0.8元下调至0.65元测算,在电站初始投资额度不变的情况下,内部收益率将降至15%甚至更低。电价下调几毛钱,电站可能失去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利润。& & &&计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赟给出的建议是:“从投资收益角度来讲,一类资源区抢‘6˙30’的必要性最大,二类地区次之,甚至二类地区资源较好区域收益将高于一类区。”& & &&光伏电站设计师王淑娟认为,如果“6˙30”后电价下调0.13元或0.15元,以项目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8%为基准,要想获8%的收益率,“6˙30”后项目投资就要下降1000元—2200元/千瓦之间,即1元—2.2元/瓦。& & &&由此,在政策和收益的双轮驱动下,光伏行业出现特殊的“6˙30”抢装潮,并不难理解。
免责申明:感谢您对TestPV的关注。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转载或本站原创,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版权冲突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热爱光伏的人士进行投稿,投稿邮箱:。
论坛热贴今日新贴以下是热门股票
销售毛利率
太阳能产品制造
太阳能发电
平均折/溢价
成交量(万)
总余额(万)
公司名称: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300710万元
上市日期:
发行价:1.00元
更名历史:重庆中药,桐君阁,S桐君阁
注册地: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1号望江公寓5楼
法人代表:曹华斌
总经理:张会学
董秘:张蓉蓉
公司网址:
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010-
“6.30”潮水退去,光伏行业抢到了啥?
曾有人将“6&30”比喻成光伏行业的“生死劫”。称“你抢,或者不抢,“6&30”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爱或者不爱,光伏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临近6月尾声,对于光伏人来讲,可谓五味杂陈。赶上“6&30”并网的,如释重负;那些组件到场,却没来得及顺利并网的则叫苦连连,表示“亏大了”。
回想2016年“6&30”的那一波历史性抢装潮,“6&30”节点一过,整个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即出现了断崖式地下跌,呈现“上半年热、下半年冷”的强烈对比,令人唏嘘。
今年“6&30”是否会重蹈覆辙?潮水退去后,光伏行业又是谁在裸泳?
中国能源报记者
全文约4300字 建议阅读 8分钟
  双重驱使出现特殊“抢装潮”
日,国家正式下发调整光伏、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称日之后新建的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将下调,并明确了日前完成备案、日前完成并网的光伏电站继续享受调整前的电价。
之后,从其所发的附件——《全国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表》来看,从日起,一、二、三资源区“全额上网”的光伏标杆电价将调整至每千瓦时0.65元、0.75元、0.85元。实际下调幅度,仅一类地区就高达23%以上。
从全球光伏行业发展历程来看,不难发现,无论欧美抑或日本,光伏历来是受补贴扶持发展的产业,补贴力度亦呈现逐渐下滑的轨迹。
现阶段,补贴依然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如何看待当年我国的标杆电价下调的政策?虽然,国家意欲将一、二、三类标杆电价下调的幅度更大,但最终版本中,下调幅度相对缓和,也基本符合光伏行业内预期。即使如此,光伏行业已然惊出一身“冷汗”。
“ 光伏补贴政策逐年大幅退坡是不可逆的趋势,光伏企业要想寻求更多利润空间,必须依靠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专家表示,“逐步下调光伏补贴政策是驱动企业加强技术创新,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实现光伏早日平价上网的有效途径。”
显而易见的是,光伏电站除了以技术进步带动成本下降寻求利润空间之外,还可以有另一条路。那就是在次年6月30日前完成并网,以享受在未来20年中更高的补贴金额,而这笔钱绝非小数目。
不考虑弃光、限电、补贴延迟等问题,当前一类资源地区的内部收益率仍可高于20%。以一类资源地区标杆电价由0.8元下调至0.65元测算,在电站初始投资额度不变的情况下,内部收益率将降至15%甚至更低。电价下调几毛钱,电站可能失去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利润。
计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赟给出的建议是:“从投资收益角度来讲,一类资源区抢‘6&30’的必要性最大,二类地区次之,甚至二类地区资源较好区域收益将高于一类区。”
光伏电站设计师王淑娟认为,如果“6&30”后电价下调0.13元或0.15元,以项目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8%为基准,要想获8%的收益率,“6&30”后项目投资就要下降1000元—2200元/千瓦之间,即1元—2.2元/瓦。
由此,在政策和收益的双轮驱动下,光伏行业出现特殊的“6&30”抢装潮,并不难理解。
  从平静到突然爆发
与2016年3月就异常火热的“6&30”相比,今年直至4月,整个光伏行业相对平静。据集邦科技预测,2017年“6&30”抢装潮未能如期涌现,与各省去年增补指标是否通过相关,同时也与其用地受限有关。
4月末,“6&30”抢装潮呈现卷土重来的迹象,到5月全面爆发,火热程度不减往年。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预测,2017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到27GW到31GW之间,其中超过20GW的量需要赶在上半年进行。但由于行业对预期准备不足,“6&30”抢装潮的突然爆发,再现组件“有价无市”的局面。
补贴下降是主因,而规模下发时间延迟同样加剧了“6&30”抢装潮的强度。“今年组件和设备采购形势更加严峻,组件采购难上加难。”某龙头光伏制造商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各省份指标下达时间不统一,最早的在6月份,最晚的内蒙古和东三省则到11月、12月才下发,下达之后立即做项目可研、跑各种手续,给企业留出的时间太少了。”
不少企业也诉苦说,加上期间的元旦、春节两个假期,项目最快开工也要在4月初。等供需双方完成采购合同后,基本就到4月中旬,供应商5、6月份开始集中供货,让一线厂商甚至二线厂商的产能全部处于满产状态。即使如此,一些动工晚的项目仍面临买不到产品的局面。
“一定要把控好组件的采购时间,为了保证既有项目如期并网,4月以后我们不再接新项目。‘6&30’后组件价格会大幅下降,如果真如外界预测组件成本加上BOS成本可以降低1—1.2元,三类地区标杆电价下降0.15元,收益反而会高于‘6&30’前。”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副总监李强告诉记者他的“账本”。
不少光伏企业在算清经济账后,也放弃了部分项目要抢“6&30”的计划。
东送电力总裁张治森对记者介绍了今年市场的另一个显著变化。他说:“由于电站开发商普遍备货不足,今年很多投资人持观望态度。相对来讲,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并网压力小于大型地面电站。”受政策利好影响,分布式补贴不降迎来发展机遇,加上光伏扶贫电站规模增加,有分析师认为,第二季度光伏出货量及装机量将超过100%的增长。
除了水涨船高的组件价格以外,土地问题同样制约着各电站投资商的抢装进度。某龙头光伏企业区域总经理告诉记者:“在项目前期备案阶段或者收购路条阶段,务必得到当地国土部门和林业部门的确认,避免因为土地问题影响工程进度。”据了解,该企业在某市的地块90%用不上,由于土地性质界定不明确,导致协调难度很大。而期间加上升压站变更,增加了本不该有的成本,加之竞价中标时,给出的价格已使得利润空间有限,虽然没有并网压力,但也因此感到压力重重,导致满发困难。
今年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光伏建设指标,要求年内计划安排新开工建设规模20GW,其中光伏扶贫规模8GW。
为避免光伏指标的浪费,国家能源局5月再次下发文件,明确规定各省在当年的光伏建设实施中,除分布式电站之外,其他类型一旦确定年度新增指标,将不得超规模安排,否则由地方政府自行承担解决补贴资金。这也导致各地方政府力促光伏企业务必在“6&30”之前完成并网。如河北地区就进行了相关公示,要求做出了承诺,但无法在“6&30”前并网的企业,未来两年内不能进入当地区域。
“越临近‘6&30’,就越紧张,现在计算工作时间的单位不是天,而是小时。”中国能建山西院工程承包分公司工程管理部副主任翟彦寿说。据了解,该公司需要在“6&30”前并网的光伏总承包项目有7个,由于采购周期长,一开始就将计划做得很细,以便能及时调整资源,保证工程如期并网。
  阶段性波动下的期盼
从政策制定角度来看,“6&30”的初衷是以激励性措施促进光伏行业更加稳健有序的发展,但在客观上造成了2016年、2017年整个光伏行业的阶段性波动。
不可否认的是,“6&30”抢装很容易造成光伏工程质量问题高发。一方面是由于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保证光伏电站安全运行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安装、调试、验收等环节缺少完整规范的标准体系支撑。据中电联相关数据库显示,目前归口其管理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有效标准约为2000项,存在标准尚未涉及的部分以及不再适应行业现状的标准。
另一方面,则是“抢出安全问题来”,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光伏从业者表示,在“6&30”的紧迫性下,有时候组件到场后,根本来不及做检测,而其中,存在低端产能死灰复燃和以次充好的情况,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新能源副总裁、总工徐永邦表示曾为了探讨“6&30”节点的合理性,进行了多地调研并奔走于相关部门。他告诉记者:“6月30日是一个值得商榷的时间。光伏市场受政策引导,指标下发节点成为是否能形成均衡市场的关键。光伏电站建设属于劳动密集型,北方冬季不适合施工,致使其反应时间过短,而南方有些地区可以全年施工。南北方一刀切定在9月30日,或者按照区域区分,北方定在10月30日,南方定在5月30日、12月30日,这样既可以照顾到南北差异,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又可以保证光伏电站安全运行25年,确保投资收益效率和多方受益。”
“能否根据项目特殊对待,比如地形复杂、条件艰苦,但是又对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当地环境、给当地贫困户增收的项目,时间上能否放宽一些,毕竟是一件利在百姓的大事。”翟彦寿对记者表达心中所愿。
“6&30”即将结束,光伏市场已渐趋稳定,并带动多家光伏企业半年报向好。
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已经披露的半年报业绩预告的18家光伏上市公司中,预期盈利公司达13家,占比约7成。但光伏下半年市场尚存很多不确定因素。一方面海外市场受到“201”案件的冲击;另一方面是国内市场去年“6&30”后断崖式的下跌;同时,第二批8个“领跑者”基地将迎“9&30”重要节点、第三批“领跑者”基地也呼之欲出。
兼隆基乐叶董事长钟宝申表示:“过了‘6&30’后,光伏产品供应将稍有缓解,但是总体来讲单晶硅片整体供应仍旧紧张。三四季度整体态势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高效产品仍将供不应求,整体紧张程度不会比现在好,主要来自国内领跑者项目和海外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常规产品会得到明显缓解,出现阶段性过剩。而‘201’案件可能造成贸易壁垒,企业会希望尽快完成海外供货,形成海外产能紧张的新形势。”
光伏产业是中国在整个产业链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之一,随着平价上网进程的推进,“6&30”的影响正在逐渐趋弱,但取消则无疑更有利于市场节奏趋于平稳。
据彭博新财经分析,当前光伏发电的平准化成本仅为2009年的1/4,而光伏走向平价上网的过程也伴随着阵痛。“十三五”期间,行业将从量变向质变转换,光伏补贴将持续退坡,一系列光伏先进技术正在孵化释放,加上“领跑者”项目的牵引,光伏行业正在完成自我升级,而这次升级,亟待政策制定部门、行业、企业的更顺畅磨合与协力。
  记者有话说:
  光伏行业发展是政策导向性市场。抢装“6&30”,是国内光伏出台标杆上网电价后的一个常态。抢在“6&30”之前的,就意味着20年的补贴要多拿一些、项目收益要高一些。以2016年“6&30”电价调整为例,调整幅度高达23%,足以引起投资者的惊慌。
利益驱动下造就了“一二季度忙、三四季度闲”的中国光伏特殊的生产节奏周期。但在此背景下,生产制造企业长期处于生产节奏不稳定的状态,不仅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无疑也损害了中国光伏市场的发展活力。究其原因,依然归咎为当年电价下调的幅度过大、光伏电站指标的延迟下发,留给行业反应的时间也极为有限。
不稳定的生产对制造企业带来极大风险,也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业内认为,解决“6&30”抢装最有效的途径,一个是指标要尽早下发,给企业留足时间去测算市场、稳定生产;
同时,“多频次、小幅度”对电价进行调整,也可以有效避免一、二季度满产连轴转,三、四季度骤然停滞的现象。光伏产业发展依然需要政策的支持,只有主管部门对光伏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地解决,才能让光伏企业跳出每逢“6&30”欲哭无泪的尴尬处境。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责编 | 卢奇秀
  近期热门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潮水退去之后离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