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2016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购买股票 货币供给M1增加 M2不变

  M1与M2是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实践中,各国对M0、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
我国的三层次货币供应量我国现阶段也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 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广义货币(Broad
money)是一个经济学概念。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国际大致划分
 货币(M0)=流通中的现金,即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
另外还有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经济学所说的货币通常是指M2,M2包括准货币。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M0=流通中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广义货币(M2)是一个金融学概念,和狭义货币相对应,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以M2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交易货币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日,据央行透露,考虑到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和住房公积金存款规模已较大,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较大,从2011年10月起,央行将上述两类存款纳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统计范围。央行称,货币供应量是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某一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总和。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工具创新,各国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会进行修订和完善。
当日,央行就M2扩大口径一事,对M2+的概念只字未提。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鄂永健认为,新增加了两个指标,应该还不是此前央行公布正在研究的所谓M2+。但盛宏清则表示,将上述两类存款纳入M2之后,或许就是所谓的M2+。
盛宏清表示,从银行的角度看,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即是同业存款。既然央行已将此类同业存款纳入货币供应量的统计范围,那银行计算存贷比时,这部分存款理应加入分母之中。如果这部分同业存款算入存贷比的分母之中,那将极大地释放银行信贷的投放能力。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根据金融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央行会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相应调整,以便更能反映真实情况。此前,央行也曾对M2的统计范围进行过调整。
事实上,早在2011年9月,央行新闻发言人曾表示,我国金融创新不断增多,公众资产结构日益多元化,特别是近年来商业银行表外理财等产品迅速发展,加快了存款分流,这些替代性的金融资产没有计入货币供应量,使得M2的统计比实际状况有所低估。针对上述情况,央行正在研究覆盖范围更广的货币统计口径M2+。
 5月金融条件较上月偏紧
M2增速下降抑制总需求
5月金融条件较上月偏紧
M2增速下降抑制总需求。金高杨2016年5月,金融条件指数(FCI)为-0。015,环比下降84。6个基点,表明金融条件较上月偏紧,对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
从FCI各成份指标的变化情况看,实际有效汇率下降、国房景气指数上升有利于FCI改善;实际利率上升、M2增速下降、上证综指下降对FCI产生抑制作用。5月,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M2增速、国房景气指数和上证综指对FCI变动的贡献分别为-18。6个、36。3个、-79。0个、3。3个和-26。6个基点。
一般情况下,利率上升意味着货币条件收紧,容易抑制总需求;反之,利率下降意味着货币条件放松,有利于刺激总需求。5月,银行间市场7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42%,比上月下降10。68个基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2。0%,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据此计算,实际利率从上月的0。23%上升至0。42%。
我国是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国家,汇率水平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从理论上讲,汇率升值鼓励进口、抑制出口,对总需求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反之,汇率贬值鼓励出口、抑制进口,对总需求有拉动作用。5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为124。97,比上月下降1。17。
一般地,广义货币(M2)增速提高,意味着货币投放速度加快,具有促进总需求扩张的作用;反之,M2增速降低,意味着货币投放速度减慢,抑制总需求。5月末,M2同比上升11。8%,增速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投资逐渐成为我国居民投资的主要渠道之一。对相当一部分居民而言,房地产不仅用于自住,还被视为投资品。一般地,资产价格上升有利于总需求扩张;反之,资产价格下降对经济中的总需求产生抑制作用。5月,国房景气指数为94。48,比上月提高0。07。
股票价格上升,有利于刺激总需求,股票价格下降,对总需求有抑制作用。5月,上证综指平均收盘点位为2859。86点,比上月下降145。2点。
                         
资料出处:百度
-- 合作媒体 --金融理论与政策7.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经济/市场
金融理论与政策7.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第7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第二节 货币需求量的测算?第三节 货币供给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 一、货币需求的概念 (一)什么是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 位、政府)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求,或社会各阶层 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二)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从货币需求主体的角度来划分?1.微观货币需求:是指企业、家庭、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在既定 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把自己财富(或收入) 中的多大比例以货币形式持有。 2.宏观货币需求:是指一国经济合理协调运转或者要达到当局制定 的某些经济目标在总体上需要多少货币供应量。? (三) 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从货币需求与物价的关系的角度来划分?1.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部门不考虑物价变动情 况下的货币需求,一般用Md表示。 2.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剔除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需求,也就是 以某一不变价格为基础计算的商品和劳务量对货币的需求。通常 用Md/p表示。? 二、传统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是货币数量的变化决定物价水平变化的理论。传 统货币数量论的代表有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和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及庇古(A.E.Pigou),他们分别提 出了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 (一)现金交易说―交易方程式?1.理论观点:费雪十分重视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认为人们需要货 币并不是货币本身,而是因为货币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和劳务,满足 人们的欲望。即最终都将用于购买。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社会 的货币支出总量与商品、劳务的交易量的总值一定相等。 ?2.现金交易方程式:根据上述观点,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 ? PT式中,M代表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 P代表物价水平,T代表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费雪认为,M是由银行准备金情况、准备金比例、货币政策和借 贷情况等条件决定的外生变量。 费雪的三点分析:? ? ?(1)V由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是稳定的,可视为不变的常数。 (2)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T变动极小,也可视为常数。 (3)一般物价水平P完全是被动的,完全由其他因素决定,是一 个因变量。由于V、T是常数,而M是自变量,因此,只有P与M 的关系最重要。P的值主要取决M数量的变化。 交易方程式虽然说明主要由M决定P,但当把P视为给定价格水平时,这个 方程式就成为货币需求的函数:1 M ? ? PT V这一公式表明,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下,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 1 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就是V 。换言之,要使价 格保持给定水平,就必须使货币量与交易量保持一定比例关系。 (二)现金余额说―剑桥方程式1.理论观点: 剑桥学派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认为影响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额的 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个人的财富总额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和货币持有者对未来收入、支出和物价等的预期。虽然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已经考虑到了影响货币的多种因素,但遗 憾的是,他们在作出结论的时候,只是简单地断定人们的货币需 求同财富的名义价值成比例,财富又同国民收入成比例,所以货 币需求就同名义国民收入成比例。 2.剑桥方程式:K? 1 VM d ? K ? PY式中, 为人们意愿以货币这种形式持有的财富占总 财富的比例;Md表示名义货币需求;Y为名义国民收入;P 为价格水平。这就是著名的剑桥方程式。1 如果把k看成一个常数,该方程式和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就只有 K? 1 V 符号的不同,只需令 K ? V,它们便完全一样了。从中也可以 得出名义国民收入决定于货币供应量,以及物价水平与货币 供应量成比例的货币数量论观点。 (三)现金交易说与现金余额说的区别?1.现金交易说看重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强调货币的支出,而现金余额说则强调货币的资产功能,强调货币的持有。 2.现金交易则注重货币的流通速度以及经济社会等制度因素,现 金余额说重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 3.现金交易说所指的货币数量是某一时期的货币流通量,而现金 余额说所指的货币数量是某一时点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存量。?? 三、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一)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主要内容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 (Liquidity Preference)。而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或人 们的货币需求又是由三个动机所决定的: 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相应地,货币需求也被分为三部分: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 机性需求。 1.交易性需求?交易性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交易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 的愿望。基于交易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就构成货币的交易性需 求。?它主要是取决于收入的大小,并与收入的大小成正比。 2.预防性需求?预防动机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意外、临时的或紧急需要的支 出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它也是同收入成正比的。? 3.投机性需求?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 满足从中获利的动机。 投机性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并与利率负相关。 原因何在?(以货币与债券为例说明)?? ?原因何在? 利率偏高,预期利率会下降,债券价格会上涨,增加债券持有, 减少货币持有。 反之则相反。???或者说,利率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上升,增加债券持有,减 少货币持有。 (二)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式 由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是收 入的增函数,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利率,是利率的减 函数。若以L1表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Y 表示收入, L2表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r表示利率,则基于三种动机的总 货币需求为L ? L1 ? y ? ? L2 ? r ??这就是凯恩斯根据他对人们持有货币动机的分析所提 出的货币需求函数。 如图15-1所示在图15-1中,L1与利率无关,故为一条垂直线,L2为利率的减函 数,故从左至右向下方倾斜。利 率L1L20 (三)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货币流通速度并不是常量。而是随 着利率的波动而变动。这可从货币流通速度公式的推导中看出来:?由上式可知.由于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当i上升时,f(i,Y) 就下降,从而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当利率下降时,人们就增加对 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从而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货币需求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说明利率的波动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 的不稳定。这样.凯恩斯的投机性货币需求模型解释了货币流通 速度的大幅波动的原因。凯恩斯反对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常量的 另一原因在于,人们对未来利率水平的不确定预期也会使得货币 流通速度发生变动。? (四)政策含义与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建立是为其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提供 了理论基础: 增加货币供给 -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就业增加-经济增长 但是,要注意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也指出,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而控制利率的做法在产业周 期的特殊阶段也是无效的,有可能陷入 “流动性陷阱”。 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 升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 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 ? 四、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50年代以后,一批受凯恩斯影响的经济学家对他提出的三种不同 动机的货币需求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修正了其理论中某 些与现实明显不符的结论,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凯恩斯的货 币需求理论。 (一)平方根定律?它是指由鲍莫尔(Baumol)及托宾(TObin)等人对于 凯恩斯交易性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有关 交易性货币需求理论模型。这一模型表明,即使用于 交易目的的货币余额对利率水平的变动也很敏感。 鲍莫尔是通过运用管理科学中最适度存货控制理沦而 建立起关于交易性货币余额需求理论模型的。??鲍莫尔认为,理性的经济人都是以最大化其收益为目 标,由于持有现金不会给货币持有者带来收益.且在 货币收人的取得与支出之间有时间间隔.所以应将现 金转化为生息资产,以赚取超过变现成本的利息收益。 ? ? ? ? ?在具体分析时,鲍莫尔作了以下假定; (1)在每一期的开始时。个体收到的收入为Y0; (2)个体均匀地花费这些收人,到本期期末,所有收 到的Y0全部被花完; (3)只有两种资产,现金和债券,现金的名义回报率 为零,债券的收益率为i; (4)个体每次购买或变现债券时.需支付固定的手续 费b,且每次购买或变现金额为k,则在一个支出期间 内,交易的次数总共为y0/k,总的交易费用即y0b/k。 ?除了交易费用以外,还存在一种持有现金而没 有持有债券的机会成本,因为在一个支出期间 内,平均持有的现金余额为k/2,所以其机会 成本为ik/2。如果以 C表示待有现金存货的总 成本,则有 ? ?为使成本最小,就需要对上式求一阶导数并使其 等于零,即?求解上式可得最优的现金存货水平:?因为货币需求等于意愿持有现金余额的一半,所 以有 ?如果令1 a? 2b 2?则:M d ? aT i0.5 ?0.5??这就是著名的平方根法则(T和Y0含义相同)。这一模型表明:第一,货币的交易需求与利率之间是负相关的。对利率的变化弹性为 一0.5,意味着利率上升1个百分点,对货币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将下降 0.5个百分点。 第二,货币的交易需求与收人正相关,其弹性为0.5,即收入上升1个百 分点,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就上升0.5个百分点。 第三,由于技术进步导致交易费用的减少将会降低货币需求。?? 质疑与肯定?鲍莫尔-托宾模型也有缺陷,其最大的缺陷就是 将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固定为0.5的推论。这一 结论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的质疑。 而其关于交易性需求也受利率影响的论证却得 到了广泛的接受。? (二)立方根定律?立方根定律是由米勒与奥尔在考虑了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的不确 定性后,分析了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不仅是收入的函数而且也是 利率的函数所得出的法则。?? ? ? ?他们认为;影响预防性贷币需求的因素有三个: 第一,非流动性成本。是指因低估在某一时期现金支付的需要而 产生的严重后果; 第二,持有预防性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 第三.收入和支出的平均变化情况。惠伦指出,人们持有多少顶防性的现金余额取决于他们对于预期 的非流动性成本与持有现金余额而放弃利息收入的权衡。 ?最优的对预防性现金余额的需求为?M即为最优的对预防性现金余额的需求。结果证明了 对预防性现金余额的需求与利率是有关的。在模型中, 由于σ2表示收入与支出差额的波动性,因此最优的预 防性现金余额的需求与收入也是有关的。b为变现资产 的费用。 (三)托宾的资产组合理论?在凯恩斯的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分析中,人们对货币或债券这两种资产 的选择是相斥的(或者选择货币,或者选择债券,两者不能兼得), 原因是人们对未来利率变化的预期是可确定的。而现实中的情况与凯 恩斯的假定并不完全吻合,通常的情况是投资者自己做出的对未来利 率的变化的估计并不完全自信,因而在资产选择上一般采取既持有货 币也持有债券的组合形式。 基于对这种情况的考虑,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对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作了重要的修正和拓展,他以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的不确定性为前提, 研究如何选择资产持有问题,形成了对投机活动和金融管理产生深远 影响的资产组合理论。 托宾假定,人们的资产保有形式有货币和债券两种。(1)货币是一种 安全性资产,持有货币虽然没有收益,但是也没有风险;(2)债券是 一种风险性资产,持有债券可以获得收益,但也要承担债券价格下降 而受损失的风险。 人们可以选择债券和货币不同的组合来持有资产,不同风险好恶的人 (风险厌恶者、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会有不同的资产组合选择。??? (四)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的发展?新剑桥学派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仅这三种动机不能说明全部现实状况, 应予以扩展。他们提出了货币需求七动机说。 1.产出流量动机。当企业决定增加产量或扩大经营规模时,无疑需要有更 多的货币。它相当于凯恩斯提出的交易需求,这部分的行为由企业的行为所 决定。 2.货币―工资动机。这种货币需求是由货币―工资增长的连带效应造成的。 在现代经济中,通货膨胀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当货币量增加以后,往往连带 着工资的增长。 3.金融流量动机。这是指人们为了购买高档消费品需要储存货币的动机。 高档商品在实际购买之前一般要有一个积累货币的时间。 4.预防和投机动机。在手中保留超出交易需要的货币,一方面以备不测之 需,另一方面等待时机以进行投机。???? ?5.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这是由于随着信用的发展债权债务关系十 分普通,大部分个人或企业都负有一定的债务。同时,现代社会里,融 资具有资本化的特点,即各种融资形式都以取得报酬为前提,因此,为 了保证自己的信誉,保证再生产顺利进行,必须按规定的条件偿还债务、 支付利息等,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货币量。6.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这是通货膨胀造成的后果,因为在物价 上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即使维持原有的生活或生产水平,也需要更 多的货币量。??7.政府需求扩张的动机。除了个人或企业外,政府也有需求扩张的动 机。现实中,赤字往往是货币需求大大增加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当政府 有意识地采取这种政策以支持战争或反危机措施时,情况更是如此。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七动机说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三动机说具有密切 的关系。货币需求七动机说,沿袭了凯恩斯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方法, 对于人们为什么需要持有货币的不同动机进行了区别讨论。其实, 新 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七动机说中的第一、二、三、四、五、六动机是对 凯恩斯提出的三大动机的细分,基本上没有超出凯恩斯提出的范围。只 是政府的货币需求动机是新剑桥学派的独创。? 五、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一)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式? M 1 dp ? ? f ? y, rm , rb , ? ; u ? p p dt ? ? ? M 1 dp ? ? f ? y, rm , rb , ? ; u ? p p dt ? ?M――财富持有者个人持有的货币量; p――一般物价水平; M/P― ―实际货币需求;即人们持有货币所能支配的实物量; Y――实际恒久性收入;W――非人力财富占人力财富的比率; rm――货币的预期名义收益率;rb――债券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包 括债券价格的变动;re――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包括股票价 1 dp ? ――预期物价变动率,亦即实物资产的预期名义收 格的变动; P dt 益率;u――为持币者的主观偏好 (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1.收入或财富的变化,即Y和W。 2.货币及其他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即rm、rb、re等。它们被 1 dp ? 统称为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关系。 P dt 3.财富所有者的偏好。它们在短期内可以被视为是不变的。?? (三)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弗里德曼根据货币需求分析认为,恒久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最重要。 由于恒久收入是稳定的,主要由恒久收入决定的货币需求量也是稳定 的、可以预测的。因此造成西方各国通货膨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货币 供应量的变动。 应把货币政策目标放在控制货币供应量上。要医治通货膨胀,并实现 经济的稳定增长,唯一有效的措施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使它 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这种单一地控制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始终 不变地以一种固定的比率增加,并大致与经济增长率相适应的政策, 被称为 “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第二节 货币需求量的测算?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1:8”经验公式 所谓“1:8的经验公式”是指:如果现金流通量与社 会商品零售总额保持1:8的比例,那么货币流通是正常 的。反之,如果这个比例达到1:9或1:10,则认为是货 币偏少;如果这个比例大于1:8,如1:7或1:6,则认为 是货币偏多,并把1:6视为“警戒线”。 实际上反映当时货币流通速度大致为8次? ?改革开放后不 适用,原因: 货币流通由现金流通扩大到现金加存款货币流 通??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化,呈下降趋势。 二、增长率计算法? ? ? ? ?用公式可表示为: M=Y+P 其中, Y表示经济增长率; P表示物价的预期或计划上涨率; M表示名义的货币需求增长率。?? ?相对于“1:8的经验数据”,增长率计算法的思路要宽阔的多,主要 体现在考虑P的变化。 但这个方程式的问题也主要在于P。具体表现在: (1)在计划价格为主时,选用计划价格上涨率可能是适当的。但在 开放价格条件下,求证物价上涨率是一个复杂而不易解决的问题。 (2)不仅P的预期值难以论证,而且决定货币需求量还有除Y和P外 的其他很多因素,这些因素的叠加和消长,往往会使货币需求增长 率距Y和P的算术相加值很远。所以运用这种过分简单的方法来测算 货币需要量,很难得出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结论。 三、微分法? ? ? ?我们把马克思(或者费雪)的货币流通规律变形为: MV=PQ ln(M)+ln(V)=ln(P)+ln(Q) 然后微分得: dM ? dp ? dQ ? dVM p Q V其经济含义是,货币需求量变动率等于商品价格变动率 加上商品数量变动率,减去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其中, 商品数量变动率可用社会总产值或经济增长率来代替,商 品价格变动率可用物价变动率代替。上式可简化为:M 'd ? n '? p '? v '? ?式中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则取正值;反之,如果货币 流通速度呈减慢趋势,则为负。这种货币需要量计算方法 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与实际经济不符。因这种模式计算 的是流通手段的需要量,是狭义的货币需要量,没有考虑 贮藏货币需要量。 四、货币需求量的计量模型? ?(一)西方货币需求量计量模型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PT)问世后,剑桥学派认为这是一个机 械的恒等式,没有明确的货币需求概念。而且T的概念不仅包括 最终产品,而且包括中间产品和旧产品的转移,这在统计上不易 做到,因而没有实用性。 庇古提出的剑桥方程式(M=KPY)明确指出:人们的货币需求同 国民收入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K)。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 相比,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前进了一大步。但由于K是由 许多先行因素(便利与安全、资产收益率、消费倾向等)决定的, 实践中很难测定,因此无法直接操作。? ?只有当弗理德曼提出了自己的货币需求函数式,才使货币需求理论向操 作实践迈进了一大步。 自从弗理德曼提出货币需求函数式,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货币需求量同 国民收入和利率间的相关数据之后,西方学者掀起了一股实证研究的热 潮。其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格尔德菲尔德提出的货币需求量计量模 型最受推崇。在此基础上,美国中央银行根据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 个更为成熟的货币需求计量模型:?? ??? ? ???Log(Md/p)=a0+a1log(Ms/p)+a2log(GNP/p)+a3log(R)+a4log(r) 式中:Md/p:实际货币需求量; Ms/p:上期已知的货币供给量(M1、M2、M3) GNP/p: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R:联邦基金等短期利率的综合 r:定期存款和长期债券等利率的综合 a0、a1、a2、a3、a4:常数系数。 从美国公布的结果来看,这项预测技术已经收到了实效,并引起了世界 各国的普遍关注。 ?(二) 我国货币需求的计量研究 将一般形式的货币需求函数中国化,并考察有 关制度因素。以下结合一篇论文来说明:? 专题案例 王元: 中国货币需求研究?一、中国货币数量的主要特征 (一)货币增长率 近30年我国广义货币量(M2)和狭义货币量(M1)增 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大(见下图)。1979年以来,M1增长 率最高和最低值之间跨度达31.6%,M2增长率最高和 最低值之间相差也有25%。特别是1998年以前,波动 十分剧烈,1999年以来波幅缩小。另外,多年来,M1 和M2增长速度较快。年间M1年均增速19.1 %,M2年均增速22.4%,两者年度增长率最高时接近 40%。从国际比较看(见表1),我国货币增长率偏高。 货币增速较快还反映在超额货币增长方面。1985 年之后的23年,有19年存在货币的超额增长 (指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M2大于GDP与通 货膨胀率之和的现象) ?(二)货币流动性 M1与M2的比率是衡量货币流动性强弱的基本指标。从总体上看,我国货 币流动性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0.82下降到1995年以来的不到0.4。 货币流动性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之前持续下降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增长的活力得以释放,居民收入快速增加, 促使货币需求快速上升。 其次,从1990年两大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到1995年,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 起步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证券市场很不发达的状态下,居民可投 资的金融资产数量很少,因此增加的收入中很大部分只能以定期存款的形式 持有,造成M2增长速度快于M1(见下图)。? ???近年来我国货币流动性(M1/M2)变化情况与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见表2)显示, 我国是在货币流动性偏高的国家行列中。对此的一种解释是金融服务的不完 善导致货币与准货币之间兑换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居民倾向于持有较多货 币。? ?(三)货币化指标M2与GDP的比率也被称为经济的货币化率,它在我国呈现不断 提高的趋势。在麦金农提出以M2/GDP这一指标衡量一国尤其是后发 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实际货币增长水平时指出,这一比率在经济发展过 程中是逐步提高的,但在一个健康的经济体中,货币化程度不会持续 提高,而是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某个区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他认为这 个区间的上限在1~1.2之间。 我国的经济货币化率在1998年超过1.2,其后继续上升,到2003年后 才基本稳定在1.6左右的水平。这种现象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中货币 量变化的特殊性。??对此的理论研究较多,比较普遍接受的解释是制度因素。在原有的计 划经济体制下,大量投资品通过政府调拨方式进行,消费品也更多表 现为实物补贴,使用货币的交易行为较少。随着体制转轨,市场化使 交易和支付的方式发生转变,货币交易的范围越来越大。此外,转轨 过程中还存在由计划控制造成的抑制性投机需求逐步释放、由计划体 制软约束造成的过度资金需求出现膨胀等情况,这些问题共同促使货 币需求超经济增长,形成货币化指标快速上升的状况。 二、中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一)财富与收入因素 人们所拥有的财富和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收入, 是约束货币持有量的上限,同时也是影响货币需求的 主要因素之一。弗里德曼强调包括人力财富和非人力 财富在内的总财富与财富构成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但 现实中,总财富规模和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相对 比例,在度量方面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以国民收 入作为货币需求函数中体现财富与收入因素的变量成 为货币需求研究特别是相关实证研究的普遍做法。 (二)影响持币成本的因素? ?1、利率。 在我国目前的利率体系中,尽管存在市场化的债券市场利率,但由于债 券市场的相对规模小,利率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都还不够合理,难以 体现持有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状况。因此,不宜作为衡量持币机会成本 的变量。 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是目前在我国广泛影响经济主体决策的变量,但尚 未市场化,与金融资产预期收益的联系不紧密,明显不同于西方货币需 求理论中使用的利率概念。 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实际上是居民持有货币的一种预期收益,但存款利率 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细化,如利率期限结构变化、利息税的影响、通胀率 上升形成负利率等,都应视为存款利率对货币需求实际作用的调整因素。?? ? ?2、预期通货膨胀率。 由于持有物质财富也是持有货币的一种替代方式,通货膨胀发生时,货 币的购买力下降,而实物资产的实际价值保持不变。因此,预期通货膨 胀率可视为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和持有货币的一种机会成本。 一些学者认为,只要不发生超级通货膨胀,名义利率的调整就能够反映 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因此,在货币需求函数中,仅以名义利率作为 机会成本变量就足够了。但这种观点同样是建立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 金融市场发达,利率完全市场化,因而名义利率对市场反应灵敏、调整 速度快。对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未完全市场化、不能完全依据市场 状况调整的现状来说,预期通货膨胀率还是可能作为实物资产的预期收 益率而对货币需求产生独立的影响。? 3、风险资产价格与风险偏好? ?弗里德曼(1988)关于股票市场价格对货币需求影响机制的经典研究指出了四种不同途径和机制: 一是替代效应。股票市场价格上涨表明持有股票的收益增加,从而吸引人们将持有的货币转 换为股票,降低货币需求,这种效应主要影响包括储蓄存款在内的广义货币需求。 二是财富效应。股票价格上涨意味着名义财富增加,这将导致消费需求上升,货币的交易需 求随之上升。??三是资产组合效应。股票价格上涨使资产组合中风险资产的比例增大,在风险偏好不变的情 况下,人们将调整资产组合以恢复原有的风险水平,调整方式就是增加短期债券、货币等无 风险资产的持有,因此引起货币需求上升。四是交易效应。股票价格上涨往往伴随着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增加,这将产生相应的货币需求 来满足或完成这些交易。?? ?关于我国货币需求中代表风险资产价格的变量选择,要考虑不同风险资产市场的发展状况与 代表性。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债券市场利率对风险资产收益具有良好的代表性不同,我国债 券市场发展程度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也落后于股票市场。公众在债券二级市场的参与程度 低,债券市场更多地担当了货币政策操作(央行的回购和现券交易)平台,而没有成为经济主体 进行货币与风险资产转换的主要场所。随着近年来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已日益成为经济主 体持币的重要替代资产之一,股票指数的变化体现了持有货币的一种机会成本。 ?(三)制度因素 对“迷失货币”现象的研究,导出了我国货币需求受制度 因素影响显著的观点。一系列制度因素来源于我国经济体制转 轨过程中的各项改革措施,带来了经济的快速货币化。易纲(1996)认为,经济体制改革至少通过以下五个渠道导致货 币化,进而形成“迷失货币”:通过增加居民和企业的交易需 求;通过在农村引入生产责任制,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进入了市 场;通过改革中出现的大量乡镇企业;通过迅速发展的个体经 济和私营经济;通过迅速增长的自由市场。??对制度因素影响中国货币需求的研究很多,由于经济体制改革 的影响与多个变量相联系,引入多个变量的做法可能更精确, 但在实证分析中,从保障自由度的角度考虑,适当简化也是可 以接受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用公式表示:B=R+C 2.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基础货币的增减变化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国外净资产。主要是外汇占款 (2)对政府债权净额。政府债券 (3)对商业银行债权。再贴现、再贷款 (4)其他项目净值。??? 3.基础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 额大小对货币供应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基础货币取决于中央银行 ,可见央行对货币供给影响巨大。? (三)货币乘数 1.货币乘数的概念?货币乘数m是货币供应量Ms同基础货币B的比率(m=Ms/B)。 亦即每一元基础货币的增减所带来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所以, 凡是影响基础货币B的因素,都是影响货币乘数m的因素。因而 我们可以利用基础货币公式,推导出货币乘数m。m1=(1+c)/(r+t.rt+e+c) ? m2=(1+c+t)/(r+t.rt+e+c)??其中C为现金,r为活期存款准备金率,rt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 e为超额准备金率,t为通货存款比,c为定期活期存款比 2.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1)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活期存款准备率与货币乘数呈负 向相关。 (2)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定期存款准备率与货币乘数也是 负相关关系。 (3)超额准备率。货币数与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也是成反方向变 化。 (4)通货存款比。货币乘数与通货存款比率负向相关。 (5)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 货币(M1)的乘数与定期存 款同支票存款的比率成反比。货币(M2)的乘数与定期存款同支 票存款的比率成正比。????? 3.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由于Ms=m×B,所以,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 增加超额准备金持有时,就会引起货币乘数变小,结果货币供给 倍数收缩;反之,货币乘数变大,货币供给倍数扩张。?可见,中央银行对 货币供给的影响巨大。 二、社会经济主体的行为与货币供给(一)居民持币行为与货币供给 1.作用原理 居民对现金需求量的变化――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变化――影响货币 供给量的变化 2.影响持币行为的因素 ●财富效应 ●预期报酬率的变动效应 ●金融危机 ●非法经济活动 (二)企业行为与货币供给1.作用原理 企业对贷款需求的变化――银行信贷规模的变化――货币供给的变化2.影响企业贷款需求的因素 ●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收缩 ●经营效益的高低 (三)商业银行的行为与货币供给1.作用原理 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与向央行贷款规模的变化――影响信贷规 模的变化――导致货币供给的变化 2.影响商业银行行为的因素 成本和收益动机 风险规避动机 制度因素 (四)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不同的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可能造成不同的影响 1.增税与货币供给 (1)短期看 不会直接缩减货币供给,因为增加货币收入后无论是直接购 买还是转移性支出,货币会相应流入企业和个人,货币供给 量不变 (2)长期看 一般会影响货币供给量,因为它会降低新投资的积极性,降 低对贷款的需求,从而不利于货币供给的增长。 2.发行债券与货币供给取决于承购主体及其资金来源的性质。 (1)不同承购主体的影响 ●由商业银行、企业、个人自愿认购,通常不会影响货币供应总量。 ●由中央银行认购就会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扩大货币供应量。(2)不同资金来源的影响 ●商业银行用超额准备金或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购买政府债券,货币供应 量将增加;用自己收回的贷款或投资购买,货币供应量将不增加。 ●企业或个人用现金或活期存款购买,则M1不变;用储蓄或定期存款购买, 则M2不变,但M1增加 3.向中央银行透支和借款与货币供应量结果:必然会使货币供应量数倍增加原因:当财政把借得的款项下拨给基建单位和经费单位后, 一方面引起企事业单位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另一方面会 使商业银行持有的基础货币量(超额准备金)增加。 这种行为现在在一般国家已经极为少见 三、货币供给外生论与内生论 (一)货币供给外生性与内生性的含义??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是由实体经济的变量因素和微 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而不是由实体经济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 的,而非由消费、投资、储蓄等经济因素来决定。争论的政策含义 ●如认定为内生,说明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控制,货币政策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如认定为外生,则说明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给,影响 经济进程。? (二)货币供给外生论的理论依据凯恩斯和弗里德曼是倡导货币供给外生变量的典型代表。其 观点的理论依据主要有:?1.货币的生产(货币供应的来源)对私人企业来说是可望而不 可及的。 2.经济体系中的全部货币都是从银行流出来的,从本源上说, 都是由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决定的,只要控制住每年新增贷款 的数量,货币供给的总闸门就可以把牢。? (三)货币供给内生论的主要观点 新剑桥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是货币供给内生论的 主要倡导者。内生论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观点进行了 分析。 ? 1.从实质上看货币供给并不完全由中央银行自主决定, 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央银行被动地适应公众货币需求的 结果。?2.货币供应量主要是一个受经济体系内诸多因素影响 而自行变化的内生变量,它主要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 所决定而不是由中央银行所决定。 (四)我国的两种观点问题转化为货币供给是否可控 1.可控的观点 货币由银行流出,由银行负债决定。控制住货款数量,就能 控制货币供给量。 2.不可控的观点 (1)决策地位论。有执行权但无完全的决策权。 (2)倒逼机制论。往往被动地适应货币需求。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沧州储蓄存款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