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是哪个部门负责行政法规的制定部门是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职业教育新挑战.doc 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职业教育新挑战.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挑战(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陈维忠)在世界经济环境下,无论是国家间的竞争,还是企业间的竞争,都要依赖于人力资源的丰富和整体水平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重任。面对我省产业结构现状、调整及其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我省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生产和管理一线所需的人才,是我省高等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银领人才”。这一定位的关键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就使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和专业类型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必须使其专业设置和输出专业人才的数量与国民经济结构和人才需求数量相吻合,尤其是与产业结构相适应。“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就得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更为直接。原省长栗战书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全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年我省把调整结构最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调结构是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时期,我省要加快发展,赶超进位,必须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省情实际,以调整促加快发展,以调整促发展方式转变,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开发资源型产业,不断延长各类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如何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我省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生产和管理一线所需的人才,是我省高等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当前我省产业结构的总体评析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三大产业看,第一产业大而不强,占GDP的比重为13%,虽然高于一般省份,但资源初加工、粗加工多,产业链条没有延长,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产品发展不够;第二产业全而不优,占GDP的比重为53%,行业门类虽然比较齐全,但采掘业占大头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高达64%,是制造业的2.3倍,原字号产品居多,高精尖产品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占GDP的比重仅为34%,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占全省经济主体地位的工业结构看,资源型产业逐渐衰减,林业已基本无木可采,石油由年产5000多万吨的高峰跌落到现在的稳产4000万吨,煤炭到“十二五”期末,也将由净调出省变为净调入省。传统支柱产业始终没有做大做强,号称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但装备制造业只排在全国二十几位;作为全国著名的大粮仓,去年粮食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粮食商品量多年位于全国第一位,但粮食加工量仅为粮食总产的50%,深加工只能占到20%。而比邻的吉林省,去年粮食产量是我省的56%,但原粮基本不出省,其第一产业增加值却是我省的85%;守着全国最大的油田,但石化产业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能源产业从2006年开始,已呈逐年下降之势。新兴产业发展未能及时跟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信息、现代装备制造以及现代服务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目前还没形成“气候”。这样的产业结构,致使全省经济增长缺乏亮点,缺乏强有力的支撑,速度缓慢、质量不高。因此,必须沿着现代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二、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趋势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大势,根据市场需求和我省实际,科学确定发展定位,努力做大做强资源型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使产业结构由资源支撑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彻底转变“重实业、轻服务”的观念,提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短期内在第三产业中形成一批支柱产业。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使我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一)调整农业结构。巩固第一产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一是加强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3%以上,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二是继续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加快建设三江平原14个大型灌区和西部引讷、阁山、花园三大水源工程等水利化工程,积极推进农机作业合作社建设和四大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切实抓好水稻育秧大棚、科技支撑、田间管理等工程建设,加大粮食仓储、物流和林业生态等三大保障工程建设力度。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继续实施“千万吨奶”和“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工程,推动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进一步完善养殖业预警体系和保护机制,稳定肉类和奶业生产。大力发展劳务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520万人,促进农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广东地市:
任何理由的遮掩都无法开脱自己的罪行,再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法律面前也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有自己坚定,对糖衣炮弹“无动于衷”,才能守身如玉,才能避免碍于面子的尴尬,更不会出现“无奈受贿”的闹剧。 []
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浏览字号:
 |  | 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
东府〔2009〕5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一月十三日
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2008——2017)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东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核心任务。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期限2008年—2012年,展望到2017年。
  一、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一)发展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顺应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和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政策、区位和人文等优势,有效承接了港台地区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外源型经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产业转型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3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总收入539.5亿元,其中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6亿元;进出口总额1050亿美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1、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4:57.1:42.5。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22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33.4%。金融保险业、会展物流、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展会总数位居全省第三,培育了名家具展、服交会、毛织展等知名本土展览品牌项目,引进多个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和零售企业,商贸市场活跃。
  2、工业支柱产业凸现。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以信息产业为主体,配套的深度和广度有较大的提高,形成了电子信息、服装、家具、毛织、五金模具等产业集群,发展了一批特色产业和专业镇,集群效应增强。
  3、内外源型经济稳步提升。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1千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持续稳定增长,增资扩产成为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外商投资项目规模增大,服务业成为吸收外资的新亮点。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全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超过40万家,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1%,缴税总额占全市总税收的40%。
  4、发展环境日趋完善。扎实推进城市建设,大力开展“四清理”、“五整治”和基础设施工程,实施“碧水、蓝天、绿地、宜居、绿色GDP”等五大工程,城市功能得到完善,城市面貌大大改善,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
  (二)存在问题
  东莞市的产业发展同时也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方式粗放,三产发展相对缓慢, 服务支撑能力不强。二是研发投入低,技术人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三是资源制约明显,土地资源匮乏,电力缺口较大,水资源紧缺。四是对外依存度高,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竞争力不强。五是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数量大,人均产出不强。六是镇街发展不平衡,模式同源,产业同构,资源利用效益较低。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区域竞争的加剧,各类资源日益紧缺,我市原有的比较优势明显减弱,不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就会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丧失优势。
  (三)调整的机遇
  1、国际产业发展机遇。国际产业调整转移日益向高新科技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制造业链条中的部分服务环节加速分离,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产业内部结构也出现不断细分化趋势,产业集群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新业态、新产业不断出现。同时,国家、地区和企业间的交往与合作日趋紧密,企业并购及资产重组活动频繁,生产要素全球化流动加快,产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2、国内产业政策导向机遇。国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鼓励发展高端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和《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为东莞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指明方向,提供良好的机遇。
  3、自身具备推动升级的条件。我市的产业基础比较扎实,产业链条比较完整,配套能力比较强,这有利于吸引优质项目来莞投资,促进产业升级。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实力加强、城市功能完善,有利于聚集知识、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承接发展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条件、有能力把握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为中心环节,以资源集约利用为手段,以强化政策导向、科学规划和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为保障,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优化调整第二产业,精细发展第一产业,努力打造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以现代农业为重要补充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质量效益,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使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单位产出明显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减少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经济总量稳定增长。
  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12年生产总值超5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到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7%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30%;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5%以上。
  3、产品技术结构明显优化。
  加快建设自主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传统特色产业得到改造提升,风险投资体系比较完善,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竞争能力和影响力的自有品牌。到2012年,企业R&D经费支出达到企业主营收入的2%,专利申请量达到15000件,授权量达到10000件,商标注册量达到40000件,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拥有量达到60个。
  4、企业组织结构明显优化。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推进企业专业化、规模化、集成化,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具有较强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打造5个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50个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发展一大批“专、优、特、精”的中小企业。
  5、人口结构明显优化。
  到2012年,有效控制人口规模,形成与产业结构相协调的人口结构。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650万人左右,人才总量增加到142万人以上,户籍人口比重增加,人口结构明显优化,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6、空间布局结构明显优化。
  以主体功能区、产业基地和服务业集聚区为重点,促进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鼓励要素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通讯、光电、创意产业等一批新集群,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集聚力明显增强。
  7、资源配置结构明显优化。
  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形成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和生态环保型的产业产品结构,资源能源消耗明显降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到2012年,新投产工业项目用地单位面积投资强度达标率为95%,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率20%;全市单位GDP能耗降低1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下降1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50%。
  到2020年,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高,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产业布局更加协调,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人口结构明显优化,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产业整体竞争力领先珠三角,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基本原则。
  进退有序,调稳结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东莞结构调整的目标要求,积极发展符合东莞发展功能定位的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推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的有序退出;坚持淘汰落后产业与扶持优势产业相结合,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引导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结构调整优化的政策体系,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分类指导,点面结合。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现状和特点,运用有区别的政策,采取有区别的措施,充分发挥各地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和区域特色经济,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分类、分区域、分行业推进试点工作,形成经验,有序推进全市范围及重点领域产业结构调整。
  自主创新,内外结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技术改造作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技术装备水平的重要手段,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作为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多的产业优势,努力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先导产业,推动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以外源经济为动力,加快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挖掘和激发内源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发展“两自企业”,实现内外源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统筹协调,政企结合。坚持规划先行,加强统筹协调,实现土地规划、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的合理衔接,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城乡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加强综合协调,积极完善产业政策,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综合运用规划、政策、项目、价格等手段,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各类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体系。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总体思路是:以提升产业水平和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以稳定现有优质企业为前提,以加工贸易升级转型为重点,以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引进高端企业和发展总部经济为手段,按照“高端带动、适度重化、自主创新、循环集约、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等支柱产业,强化金融、会展、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服务支撑,稳定提升食品饮料、制鞋玩具、造纸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产业,促进产业发展高端化、适度重型化,努力实现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双突破。
  (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和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城市综合辐射力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的现代服务业,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服务支撑。
  1、充分发挥金融、物流、会展、中介及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功能,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有机融合。
  金融业。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把东莞打造成区域性金融机构聚集区、金融服务创新区、金融生态示范区和金融后台中心区。
  ——积极探索金融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建设金融新产品、新服务试验区,探索筹建小额贷款公司、货币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推动发展中小企业发展信托基金和住房信托基金,培育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融资租赁业务,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投融资领域。
  ——扩大金融开放,推进区域金融合作。统筹优化金融产业的整体布局,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主体,建设具有东莞特色、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金融组织体系,积极引进台资及国际金融机构来莞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落户东莞。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产业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及风险创业投资。加强与穗深等珠三角地区金融机构合作。
  ——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树立地方金融品牌。着力推动东莞银行、东莞证券上市,扶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转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按照上市公司标准改造信托公司,鼓励地方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增强地方金融竞争力。
  ——加强金融基础建设,优化金融生态。整合信息资源,构建统一征信系统和金融交流平台。规划建设金融商务区,引导金融机构聚集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建立电子交易资讯处理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客户服务中心、金融业务及数据备份中心等后台,将东莞建成为广东省内的金融机构后台服务中心,吸引国内外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流向东莞。
  ——通过政策扶持,推动信用中介体系建设,组建实力较为雄厚、运营规范的信用担保公司、信用评估机构、保险公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完善信用再担保体系。
  物流业。建设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保税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逐步形成“大流通、大通关、大口岸”的格局。
  ——大力发展综合保税区、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加大虎门港规划建设力度,完善港口码头、通港道路等基础设施,优化口岸环境,完善金融、代理、生活等配套设施,申请合理配置多个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珠三角重要的工业原材料进口及集装箱货物出口中心。
  ——鼓励和支持资源性综合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完善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和电子口岸建设,支持现代物流企业拓展网络服务体系,发展骨干型物流企业,形成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及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产业群。
  ——加大开放物流市场,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先进的现代物流企业,推进现代物流业国际化。引导本土企业积极参与外资企业的本土化进程,提高物流企业的营运水平。
  ——鼓励和支持发展铁路物流,做好客运和货运与火车站的有序衔接,发挥火车站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镇区的物流、人流、商流发展。
  会展业。完善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巩固现有展会品牌,鼓励会展业进行优化整合,构建虎门、厚街、城区商务会展产业带,全力打造面向国际的区域性会展中心。
  ——统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配套服务,逐步将会议展览中心建设成为集产品展示、经贸洽谈、商务采购、专业论坛、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展馆。
  ——充分发挥品牌会展的效应和带动作用,积极扶持电子、家具、服装、通讯设备等专业会展品牌。重点办好电博会、厚衔名家具展、虎门服装交易会、大朗织交会等较具国际影响的展会,打造具有行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会展品牌。
  ——支持通过兼并、收购、相互参股、结成战略联盟等方式壮大会展企业实力。鼓励外商投资会展业,加强对外合作特别是港台地区合作,吸引国际、国内大型会展公司、著名会展服务公司以及国外政府机构到我市举办各种类型的会展,进一步提高会展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加强会展与产业经济的互补联动。利用会展活动对参展商和观展商的吸引作用,大力培育新的专业会展;引导会展活动的延伸,发展会展行业咨询、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信息服务,举办产业上游和下游配套会展,使会展服务于制造业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促进会展活动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形成商务会展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模式。
  中介服务业。依托产业优势,加快发展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商务服务,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和规范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咨询、认证认可、评估、广告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形成支撑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的服务体系。
  ——支持中介服务业发展。鼓励民间资金进入中介服务业,积极引进一批境外知名的商务服务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鼓励有条件的中介组织加强与境外中介组织的合作,拓展国际业务,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优化中介服务发展环境,规范中介服务行业管理,积极培育行业协会。推进中介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
  信息服务业。充分发挥信息产业集聚优势,加快应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推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吸引国内外优秀服务商落户东莞,加快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与网络增值、电信与广电运营等服务。
  ——加快发展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网络信息服务、信息服务外包等行业。重点鼓励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软件服务、数字内容处理等的研发与应用,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研发、集成、应用和推广。积极推动数字设计创意业发展。
  ——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建立健全信用、认证、标准、支付等电子商务交易应用平台与支撑服务平台。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社区工程建设,建立统一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基础信息资源和各类业务协同平台,促进政策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化。实现智能交通、远程教育、数字社区、便民服务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应用。
  ——重点推广无线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自动识别和采集跟踪技术的应用及产业化。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推进制造业设计、生产和管理各环节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支持面向制造业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推进商业、餐饮、劳务、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的信息化。
  ——加快建设我市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宏观经济、专利等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资源数据库,加强基础信息资源的开放、互联和共享。加快信息资源采集、整理、加工和应用的产业化,推进商业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公益性信息资源增值服务,建设若干个全市性数据资源服务中心和网络数据中心。
  2、着力培育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支持科研开发、产品设计、质量检测、工程规划、技术推广、环境监测等行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以松山湖为依托,支持公共研发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重点推进软件、工业设计、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和新材料、新能源等专业科技孵化器,引进港台科技创新资源,做大做强生产力促进中心。
  ——鼓励设立各类技术检验检测、科技咨询与项目评估、专利代理、技术产权交易与风险投资等中介机构,积极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引导科技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
  ——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以专利、商标为主的分析检索平台和预警服务系统,建立重点行业专利数据库和商标信息库,推动科技成果的产权实现资本化、股份化。组建知识产权法律援助中心,提供知识产权政策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
  文化创意。依托制造业基础,以研发设计、咨询策划、文化传媒、时尚消费为重点,构筑创意产业链,拓展延伸使其形成规模,培养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创意产业集群。
  ——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大力扶持大众传媒、印刷复制、影视制作、动漫游戏,拓展文化创作与艺术表演、艺术培训、文化旅游等文化创意,规范发展文化娱乐、网络文化和文化中介。
  ——鼓励发展工业设计、服装服饰设计、家居家具设计、广告设计、模具设计等工业创意,发挥创意设计在引导消费、丰富生活的作用。
  ——有效整合镇街特色文化资源,鼓励利用有特点的闲置厂房进行改造,发展创意产业园和特色文化产业园。重点依托鸦片战争遗址、粤晖园传统文化、可园岭南文化等文化资源,建设一批集创意、文化与旅游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
  ——培育高科技创意产业集群。加强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融合,促成数字视听、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等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建设以数字内容为主的创意产业集群等。
  总部经济。充分利用我市地理区位、市场体制、投资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吸引国内外大企业集团来莞设立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等。
  ——打造总部经济功能区。以功能性组团错位发展为原则,着力打造以松山湖、生态园为主体的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功能区,以主城区为主体的商贸、会展、金融、中介等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功能区,以虎门港为主体的物流产业总部经济功能区,形成定位明确、分工协作、互补配套的发展布局。
  ——完善总部经济的发展环境。根据总部经济的功能和业态需求,完善总部经济功能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中央商务区(CBD),重点发展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法律、会计、咨询等业务领域,促使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融通交汇,提高对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在CBD设立地区总部的吸引力。
  ——增强总部经济的植根性。充分发挥企业总部区域集聚、辐射和引领功能,进一步完善优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配套环境,发挥总部经济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作用,提高总部机构业务与本地产业的融合度。
  服务外包。加强服务外包队伍和设施建设,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服务外包的重要基地。
  ——以承接国际服务业外包为突破口,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外包企业,鼓励企业为外国及港澳台公司、其他经济组织提供外包服务。
  ——以承接香港公司服务业外包为突破口,拓展以客户内部数据分析、用户化解决方案和系统设计、运营、维护为主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发展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处理及分析、客户服务等业务流程外包和创意设计外包。
  ——支持并资助服务外包企业申请国际资质认证,鼓励服务外包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和水平。
  3、加快应用科学管理模式、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经营业态优化提升商贸、旅游等传统优势服务业的质量水平。
  商贸服务业。加强商业网点规划和建设,优化商业设施资源配置,大力发展特色化、专业化市场和各类商务中心,建设现代商业网络体系。
  ——改进提升传统商业区。重点提升中心城区、虎门和常平等商业服务功能,强化对各级商业中心、重要商业街和大型商业设施规划、规模、布局的管理,引导商业分区域分档次发展,发展集现代商贸和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商贸文化旅游产业。
  ——大力培育发展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继续做大农副产品、纺织服装、塑胶原料、家具、建筑与装饰产品市场、五金模具、电子产品等市场集群。
  ——积极发展新兴商贸业态。积极推动连锁经营、仓储超市、专卖经营、专业配送等现代商贸业态的发展,促进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型商业发展。
  ——积极培育发展贸易分销企业,推动分销代理制发展,主动拓展国内外市场,建立自己销售渠道和网络,掌握市场发展动向,增强经济发展主动性和稳定性。
  ——加快发展社区商业。优化升级现有的社区商业,整合商业资源,加快社区新业态、业种店铺建设,扩大商业设施总规模,完善服务功能。
  旅游业。建设国际性新型旅游城市,扩大旅游产业辐射力,提高东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全力打造会展休闲商都旅游品牌。利用好现代城市景观和现代产业等旅游资源,充分体现现代港口、时尚潮流、历史文化、外向经济等形象元素,以办好节庆活动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强化城市旅游。
  ——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生态旅游景区和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和各主要景区交通网络建设,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完善旅游交通沿线指示牌以及城市公共信息网等配套设施,加强旅游区域合作。
  ——开发旅游特色产品。重点打造生态休闲和时尚商务旅游印象区,推出商务会展、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三大精品旅游线路,将东莞打造成为以商务会展、城市休闲为重点,以娱乐、酒店、餐饮为特色,以运动、文化为补充的珠三角重要商务会展休闲度假的旅游城市。
  4、大力发展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事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教育培训。完善教育培训系统,以培养专业化人才、提升市民素质为目标,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相适应的教育培训业。
  ——做强职业教育。加快中职学校新建、扩建项目实施进度,充实设施设备,统筹规划专业设置。建设职教城,加快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市理工学校新校、高级技工学校新校区、市职业技能实训中心等项目。鼓励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和科技人才。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职业资格、上岗适用技能、地方特色产业技能和灵活就业技能等培训,提升创业就业技能,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与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合作,积极接纳其学生到我市就读,以联合办学等的方式推动省内劳动力向我市转移。
  ——支持和引导企业内部培训市场的发展,完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市场,发展政府引导、各方参与的市场化、社会化职业培训体系,促进教育培训市场的完善和成熟。加强与国内外教育机构、管理咨询公司的合作,推动教育培训向现代化、国际化和专业化发展。
  社区服务业。优化社区服务结构,形成有效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社区服务网络。
  ——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社区环境建设,构建社区交通网络。
  ——建立全市社区综合信息网络平台,构建联通市镇(街道)社区三级的网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社区管理数字化、信息化、规范化。建立以社区服务为主要功能的社区智能呼叫中心。
  ——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鼓励公益性民间组织进入社区,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动员社会力量承办各类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促进经营型社区服务产业化。加快发展养老托幼、家庭护理、关心青少年成长、劳动、社保、医疗卫生、计生等社区服务,拓展新莞人服务。
  房地产业。按人口发展规模,科学引导房地产合理发展,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增长基本稳定,初步建成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改善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供应,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的土地供应。
  ——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信息发布制度,在完善一级市场的同时,推动二手房市场的发育,规范租赁市场,鼓励梯级消费。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发展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规划建设科技人员公寓。
  ——优化房地产开发布局。商品房重点布局在轨道交通、大容量公共交通和主要交通走廊沿线以及城镇中心区、产业聚集区域,强化人口疏散功能。
  (二)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推进加工贸易升级转型,加快形成健全的产业链和产业群,提高产业结构的适度重型化水平和自主创新水平,推进优势传统产业集群化。
  1、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信息产业作为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产业,以建设“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为龙头,发挥信息产业规模大、配套齐、制造能力强的优势,依托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推动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带动全市产业层次提升。
  (1)突出重点,打造信息产业强市。
  ——重点扶持平板显示产业。制定专项产业扶持政策,争取引进具国际领先技术的TFT-LCD项目,加快推进广东OLED研究院及示范生产线项目,力争将我市打造为全省乃至全国OLED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生产的重要基地。
  ——培育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引进大型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项目,完善信息制造产业链;培育集成电路设计业发展,增强集成电路关键设备仪器和基础材料的开发能力,提高高密度封装测试能力,全面提升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水平。
  ——加快发展LED光电产业。利用广东省(企石)光电产业基地等载体,引进培育一批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光电技术检测中心和研究机构,完善光电产业发展公共技术支撑体系,形成光电产业集聚。大力推进新型节能照明灯具、LED背光源等大功率LED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加快薄膜光伏电池和其他非晶硅薄膜电池等前沿技术及组件的研发和产业化。
  ——着力发展通信设备制造产业。以发展第三代(3G)移动通信为契机,坚持“标准主导,需求引导”,重点发展高性能移动通信终端,特别是新型智能手机和3G手机。支持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联合有关公司共建微波与通信平台,支持东莞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开发新一代宽带无线通讯基站。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势产业群,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开发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品,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重点发展软件、下一代网络与通讯、数字视听、数字家庭、生物医药等战略创新产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群。
  ——鼓励建设海洋生物、智能控制、精密机械、环境工程、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等主要技术领域的新兴产业孵化器。
  ——充分发挥散裂中子源项目的基础研究平台优势,积极与中科院、中广核等开展合作,创造条件,规划建设核电科技产业园和核技术产业基地,有选择地发展核装备制造、技术支持服务及核医疗应用等领域,围绕散裂中子源项目技术的民用化、产业化,积极做好质子治疗装置、民用加速器等项目的研究和引进工作。
  ——支持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发,力争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优势产业、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扶持一批高成长性的创新型高科技中小企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2、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工业适度重型化。
  (1)装备制造业。重点抓好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的扶持和服务,促进企业做强做大,示范带动全市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和先进自动化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以电子信息、通讯设备、电气机械、汽车零配件、船舶制造、精密模具、中高压输电设备等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特色专用装备制造业,提高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
  ——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业。重点发展计算机整机、网络设备及零配件、通信终端设备、数字激光视盘、数字音频、数字电视、电子元器件及新型电子材料。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重点发展通用及专用电动机,控制及驱动微电机,高效节能环保型动力设备,通讯电缆及光纤、光缆和专用新型电源产品等。
  ——机械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与我市产业结合密切的专用设备。包括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电子整机装嵌设备、纺织服装和制鞋专用设备、塑料加工专用设备、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汽车专用维修配套设备、食品饮料生产加工专用设备,积极发展通用数控机械设备、高速精密特种轴承以及各种金属铸造模具和塑料用模具等。
  ——数控加工设备。重点发展数控车床、数控折弯机、数控冲压设备、激光切割等数控设备,发展传统产业生产用设备的信息化改造、电子专用配套设备体系、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技术和产品。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大力培植专用特种整车生产,加强与周边地区整车项目的产业配套,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发展轿车用发动机配套件、车用轴承、车用电机、车身/底盘电子装备、汽车安全电子设备、电子遥控器、电气分配和电子导航系统、汽车电子仪表等。
  ——船舶制造业。依托现有大型企业和优质项目,加快发展壮大船舶工业制造业,不断培育和完善产业链条依托现有企业,开发游艇产品。以广东中远船务造船项目为依托,重点发展船舶控制与自动化、通讯导航、仪器仪表等船用设备制造,逐步发展高性能、特种船舶,开发海洋工程平台产品。积极支持游艇制造,优化船舶工业产品的结构,提升产业附加值。
  (2)石化产业。充分利用重工业化的发展契机,依托产业发展带动和虎门港加快开发的优势,建设一批石化下游加工项目,促进产业适度重型化。
  ——规划建设好立沙岛石化基地,引进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有利于产业配套对接的大型化工能源项目,引导原有化工企业进园生产,推动相关产业做强做大。推行环保绿色清洁生产,加快高附加值、低污染化工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
  ——重点发展新领域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和基础有机化学品为主体的石化深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电子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造纸化学品、高档涂料等,以产业配套为导向,重点发展有机硅材料、塑料合金和碳四深加工等项目。依托热电、煤化一体项目,发展碳一化工及新能源。
  3、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产业等潜力产业。
  (1)生物医药产业。加强引进与研发创新,大力推动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加强中药创新研究,开发电子医疗器械,提高制药装备和药品包装的技术水平。
  ——加快生物技术在工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引进国外先进制剂工艺技术,改进和开发新制剂、新剂型。
  ——研制开发新型、优势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天然药物原料制备技术,积极开展前沿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开发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多发性地方疾病的诊断技术和防治药物,开发推广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药物,研制活组织或生物替代物。
  ——加强中药复方、新剂型工艺研究和中医药系统挖掘,开发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升中医药水平。
  ——重点研制新型医学影像系统、诊治医疗装备、制剂机械设备及质量检测设备。发展社区医疗及家庭保健医疗设备、技术和社区医疗保健网络系统。
  ——以新型食品、饲料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开发为重点,重点研究开发食用菌、酵母、生物酶、微生物蛋白和生物医药产品。
  (2)新能源产业。以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等为重点,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支持新能源设备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以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生产设备、核电设备、风能设备、新型贮能设备为主体的新能源设备产业,抓住产业高端。
  ——推广应用水煤浆技术,支持环保水煤浆项目和煤气化联合循环洁净煤发电项目建设,发展煤气化、沼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鼓励新能源开发及高效节能技术的技术创新,以太阳能热发电、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等为重点,加快引进新能源重点项目,建设新能源研究院、国际科技合作等研发平台,发展一批新能源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以政府采购为手段,通过重大示范工程,加强新能源产品的推广应用,培育新能源产品市场。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服务,发展节能服务业。
  (3)新材料。 打造和建立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和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业规模。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电池材料、磁性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鼓励发展多层板敷铜板,重点开发多功能、智能、仿生等复合材料。
  ——鼓励发展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和建筑材料,包括优质节能复合门窗、新型墙体材料、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建筑密封材料及建筑涂料的开发生产。
  ——支持LOW-E玻璃、SOLAR-E太阳能热反射环保夹层玻璃等汽车玻璃开发生产。
  (4)环保产业。围绕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领域,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业,重点发展环境工程承包服务。
  ——以锅炉脱硫除尘、有机废气废水治理、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垃圾焚烧等为重点引进、消化先进技术设备,提升污染治理水平。鼓励发展环境保护需要的设备和产品的研发、制造。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发展蚀刻废液、电镀废液、电镀污泥的综合利用和废纸、废塑料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工艺和装备以及垃圾按类分拣及发电等无害化处理。
  ——建立环保技术服务专业机构和环保科研基地,加强污染治理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资源再生利用技术、河涌及水库淤(污)泥处置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生态保护技术、污染物监测监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服务。
  4、以技术创新和品牌带动全面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原则,以集群化、品牌化为方向,发展传统产业簇群,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按照现代都市工业发展方向,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把传统产业逐步改造为知识、信息、技术和技能密集产业。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信息服务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建立以设计开发、生产制造为核心的制造集成系统,提高传统产业连续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及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大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装备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体竞争力。
  ——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快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培育,推进区域品牌、行业名牌和产品名牌的创建,设立区域性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家具等设计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和产品生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专业化市场物流体系,加强品牌生产、产品设计、市场开拓等,建立和扩大国际营销渠道,提高优势传统产业自有品牌产品出口比重。
  ——在家具、玩具、模具等行业大力推广生产设计CAD技术及企业信息化改造工程,全面普及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ISO14000环境管理及OHSAS18000职业安全管理技术标准,规范企业的运作。
  ——科学规划环保产业园和生态工业园,加大节能、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促进生产工艺的优化,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通过资产重组、整合、环保控制、技术改造等措施,扩大企业规模,发展龙头企业。有序转移一批产品档次低、劳动密集、耗能高的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和生产环节,支持高增长、高技术、高效益的企业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1)纺织服装制造业。从简单加工装配向深度加工和全过程设计制造方面升级,完善服装产业链条和配套,鼓励发展附加值高、前景好的新产品,以毛织、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终端产品为龙头,以染整织造技术进步、织物面料开发为突破口,加快形成纺织服装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发展成为国际区域性纺织服装信息中心、生产中心和贸易中心。
  (2)家具制造业。重点开发生态环保家具及绿色原辅料、高档时尚家居系列、办公家具、纸家具、便携式家具以及特殊功能性家具等。重视对家具时尚潮流和本土文化特色设计,实现产品功能化、时尚化、品牌化、系列化。
  (3)玩具制造业。鼓励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网络技术、复合材料、先进表面处理工艺等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发展应用新型安全环保型材质的玩具产品,重点开发电子玩具、成人玩具、儿童益智玩具以及互动式玩具产品等。
  (4)五金模具业。采用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提高标准件的使用率,提高模具标准化水平、设计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要重视塑料模具发展,推广应用新技术工艺,节省原材料和节约能源。
  (5)造纸及纸制品业。发展低定量、高质量、低消耗、高效率的造纸技术,研究开发废纸处理、纤维回收和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适用技术。重点开发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种纸及纸板,新增产量以高级箱纸板和纸制品为主,提高包装用纸及纸板高档产品比例,建设国内最大的高档包装纸板生产基地和纸制品出口生产基地。
  (6)食品饮料制造业。重点发展发展粮油深加工、畜禽产品深加工、果蔬深加工,拓宽新的食品加工与制造领域,加快有机食品、保健食品及旅游食品等产业发展。开发高档精制糖、高档食用调和油、果汁饮料、茶饮料、乳饮料、功能性运动性饮料以及啤酒新产品,重点开发优质高档酱油、高档蚝油、复合调味品、高活力新型酶制剂及功能性发酵制品,开发低糖、低脂及功能性糖制食品、糕点和饼干。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强农林生态保护,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市场化经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
  1、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因地制宜,规划建设若干区域化分布、专业化生产的农业产业园,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成为产业化生产基地,建成第一产业的集约发展区域,推动农业向组团式发展转变。加强农业资源整合,完善设施配套,加快推进农业园区的信息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建设,搭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的平台。
  2、优化提升种养业结构。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实行蕉园改种,鼓励蕉农开展水旱轮作,多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增加粮食产量。拓展种植业的经济、生态、景观、传统文化以及示范带动等综合效益,突出发展以蔬菜、优质水果、花卉苗木等为重点的特色观光农业和以观赏鱼现代水产养殖业和文化休闲渔业。以畜禽饲养异地化、加工集群化、流通与销售网络化、服务社会化为总体方向,进一步加大异地定点供莞生猪基地建设步伐,推进畜牧业投入品生产、畜禽产品加工、储藏以及运销等产业发展。探索开展蔬菜供莞基地建设,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及质量安全。
  3、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组织。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逐步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实施农业名牌产品带动战略,着力提高名牌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比重,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农业流通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安全监测和质量认证体系、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和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产品市场化规模。
  4、加强生态保护。坚决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探索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对超额完成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镇给予经济补偿,以平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利益关系,调动欠发达地区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加强农田环境的规划改造,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水利、土壤、道路、环境整治,提高农业技术含量,拓展农业的经济、生态、景观等综合效益。保护和利用好全市92.67万亩林地,探索建立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林业生态,发挥其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功能。
  5、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认真贯彻省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逐步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的规模、范围和机型,积极引进推广先进农机具,大力推行大棚实施、节水灌溉设施等农业现代化装备、进一步扶持农机示范基地建设。
  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按照“一中心、多支点”的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和“中心提升、东西推进、西北拓展”的思路,坚持以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前提,以优化总体布局、突出区域特色为导向,立足基础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合理分工的发展要求,按照功能协调互动、产业相对集聚、生态环境和谐的布局原则,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与资源条件,根据各镇街资源环境条件、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结合落实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强化区域功能对接、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注重各产业功能区、居住和服务配套功能区的相互衔接、相互依托,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产业合理布局,构筑产业集聚化和一体化布局格局。
  (一)打造“一核三带五功能区”的空间布局。通过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梯度发展,强化梯度集聚,促进各类产业向城市集中,向园区集中,形成由中心城区为核心,松山湖—生态园、虎门-长安-厚街、常平-樟木头-塘厦三大产业带、以及五大功能区组成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
  一核:逐步把中心城区打造成最具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产业辐射力的现代产业核心区。着重发展为金融、文化创意、教育、商贸、信息、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总部经济中心,强化其综合服务和高端产业发展的核心地位。
  三带:“松山湖-生态园”建设成为区域性技术创新中心、区域性教育培训中心、企业总部中心。“虎门、长安、厚街”建设成为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专业性会展中心、商务和休闲旅游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全市高端生产服务发展的重点地区。“常平、樟木头、塘厦”成为珠三角的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商务和休闲旅游中心、区域性铁路交通枢纽。
  五大功能区:建设五个产业功能区。一是以中心城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主体功能区。强化主城区现代服务业主体功能的综合服务功能,以知识型服务业为重点,消费性服务业为基础,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完善中央商务区、中央生活区和行政文化区的功能设施,重点发展加快发展商贸金融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政治、文化、教育、信息及商务服务中心功能,建设企业总部基地,发展总部经济,充分发挥主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区着重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教育以及知识密集型的高增值生产性服务业;松山湖产业园着重发展创新设计、研发、高等教育培训等高端服务业。二是以松山湖北部工业园以及石龙、石碣、塘厦、清溪、黄江、长安等镇为主体,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主体功能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业、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三是以东莞生态园、东部工业园以及特色产业集群镇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主体功能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四是以虎门港为依托,以麻涌临港产业基地、虎门—沙田临港产业基地为主体的临港产业主体功能区,重点发展仓储、石化、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五是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形成“五大功能组团”,即东北埔田特色农业组团、东南山地生态农业组团、中南科技农业组团、西北平原精品农业组团和西南滨海湿地农业组团,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产业。
  (二)全力打造高端功能区。按照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加快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虎门港开发区、东莞生态园、东部工业园和长安滨海新区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集聚,提高产业集中度。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成为国内外著名企业聚集中心、研发创新服务中心、人才教育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总部经济基地。
  ——以国家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的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园区布局,增强松山湖作为全市科技中心的功能。
  ——瞄准全市产业升级的需求,大力吸引国内外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和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落户,建成全市科学发展的示范区、产业升级的引领区。
  ——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等产业支援服务业,落实IT研发园、生物信息港、创意设计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中子科学中心等科研院所和各类公共科技平台,推进滨湖生态旅游区建设,增强园区环境优势。
  虎门港。打造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和资源节约型工业港口、生态型绿色港湾,建设综合型临港产业带和物流总部基地,使虎门港成为带动物流业、发展重化产业和沿海产业发展的龙头。
  ——发挥港口优势,实施港城互动、产业带动,围绕以信息化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为主体,优先发展集装箱物流产业,重点发展石化、煤炭、粮食、汽车等物流及加工产业,协同发展旅游休闲、生态建设产业,延伸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高级生产性服务业。
  ——重点建设沙田港区。着力建设西大坦集装箱、立沙岛石化和麻涌散杂货等3大基地,加快西大坦保税物流园区、快件海关监管中心、临港工业出口加工区、国际商品进出口展示中心、长安新区码头工程等建设,完善港口配套功能,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
  东莞生态园。按照湿地生态园、高端产业发展及配套服务区的发展定位,编制完善相关规划,启动水系综合整治、生态绿化及道路工程等建设,加快推进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职教城,积极引进优质高效项目和产业链缺失项目,培养发展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高端产业、先进制造业总部、创意产品制造和旅游业。
  东部工业园。以现代制造业生产加工为主,兼有研发及产业配套服务功能,建设成现代制造业示范工业园。围绕提升和完善产业配套体系,重点吸纳周边镇区产业,支持工业园区特色产业链延伸配套,形成产业集群的关键项目,着力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推进产业链式延伸,企业集群式组合,资源循环利用,提高投入产出水平。在促进现有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五金机械等产业发展的同时,高起点规划发展光电、精密装备等高端制造业。
  滨海新区。加快做好长安填海区建设规划和立项申报,逐步开展围垦填海工作。以沿江高速、虎门港及宝安机场为依托,集中发展高端服务业和创意产业。
  (三)建设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以现有镇街形成的不同特色产业为基础,以强化特色为核心,整合园区资源,推动区域产业错位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构建若干特色产业区。
  信息产业基地。按照核心区与扩散区相连、点面结合的网络格局,建设一核心、多组团的国家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以松山湖IT产品研发园为核心,重点建设企业孵化系统、工程研究系统和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五大组团:市区组团,着力发展软件、数字创意、数字传媒等信息服务业。石龙组团,发展具有自主技术和品牌优势的光学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及电脑配件、电子元器件等。塘厦组团,发展电源、通讯电子、汽车电子、航空电子等产业链,以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升级。长安组团,发展移动通讯终端、电脑周边设备等。东部组团,发展电子专用设备、半导体集成电路、LED节能灯、液晶显示器等。
  重化产业基地。以石龙、长安、虎门、常平为主体发展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模具及塑料机械制造业、轻纺机械制造业,推动寮步特种汽车、麻涌造船基地发展。利用港口优势,建设立沙岛化工集聚区,引进中石化等大型企业,拓展周边战略合作,形成以进口原料、大宗化工品和高端精细化工品项目为主的石化产品生产加工和储运中心,建成大型石化下游产业集聚区。建设谢岗镇小型精细化工集聚区,发展利用惠州原料进行深加工的项目。
  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以虎门时装生产营销产业基地,麻涌望牛墩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大朗常平横沥毛织产业基地为重点,打造“虎门服装”、“大朗毛织”区域性品牌,做大做强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完善产业链、延伸企业价值链,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纺织服装产业区。
  家具制造基地。发展提升大岭山、厚街家具产业区,强化资源整合,形成集家具设计制造、家具配套、家具展示和国际采购“三位一体”的产业链,并将部分加工制造环节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提升家具业的整体竞争力,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家具集散地和交易平台。
  玩具制鞋基地。发展提升以横沥-常平为主体玩具制造业基地,以厚街-高埗为主体的制鞋业基地。构建松山湖玩具创意中心,建设厚街鞋业设计中心和亚洲鞋业总部,通过品牌+创新+环保,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模具制造基地。发挥长安在华南地区机械五金模具集散地的优势,规划建设集生产加工、展示销售等功能为一体的五金模具产业园,完善以汽车零配件模具、家电塑料模具、精密冲压模具制造的五金模具产业集群。发展提升石龙-石碣、中堂-望牛墩为主体的西北集群和以常平-横沥-黄江为主体的中部集群。
  造纸及纸制品基地。依托规模企业,重点发展以中堂-麻涌为主体的西北造纸产业区,石龙-石碣、大岭山为主体的印刷产业区,以万江为主体的纸品产业区。
  食品饮料制造基地。重点发展麻涌-洪梅粮油食品加工基地、石龙-南城食品饮料制造业基地、茶山食品产业基地。
  (四)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培育服务业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合理规划布局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空间相对集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使之成为服务业对外辐射功能中心,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载体。
  专业性技术创新区。建设松山湖IT产品研发园、莞港创新科技园、生物信息港等专业园,打造专业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各镇街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建设输配电设备检测中心、纺织服装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石排华南计量测试中心、茶山食品检测中心等一批专业研究机构和研发、检测平台,形成技术创新集聚。
  创意产业集聚区。依托区域制造业发展,结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以主城区、松山湖以及中心镇、特色镇为重点,培育创意产业基地。重点打造莞城创意产业中心园、东城数字创意产业园、石龙现代信息服务园、松山湖创意产业孵化器、粤晖园文化产业基地及可园传统文化区、鸦片战争遗址传统文化园区等综合创意产业基地,依托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特色产业创意示范基地,重点打造虎门服装、大朗毛织、厚街家具和唯美建筑(陶瓷)艺术创意示范基地。
  商贸流通集聚区。引导各类商贸企业总部及新型业态项目向主城区集中,强化主城区商业主中心地位。优化商品结构和消费环境,发展物流、批发市场,培育特色商业街和现代购物中心,把松山湖、虎门、常平、厚街、塘厦、长安、樟木头、石龙等发展成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继续做大做强虎门服装、厚街家具、大朗毛织、长安五金模具机械等市场集群。
  专业会展服务集聚区。以厚街、虎门、常平等为主,利用交通区位优势以及制造、酒店、商务等产业配套优势,以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为龙头,整合会展中心资源,打造会展区域品牌。厚街发展为国际家具营销中心和专业会展中心,建设虎门服装、常平农副产品、长安五金机械专业展销中心和专业性信息服务基地。
  物流服务集聚区。以虎门港和常平大京九物流基地为龙头,引导各类物流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向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集聚,把虎门港建设成为珠三角地区工业产品、原材料、石化产品的重要港口和保税物流中心,将常平大京九物流基地发展成为衔接大京九沿线和珠三角地区以及海外(境外)的双向物资集散基地。同时大力推动常平、虎门、沙田、麻涌、万江、石龙等镇物流产业集聚发展。
  旅游服务集聚区。充分利用各镇特色旅游资源、配套服务设施,以生态休闲、文化和商务旅游为重点,打造以“松山湖、莞城、同沙、生态园”为主的最具岭南文化特色的城市休闲、现代娱乐旅游印象区和以“虎门、虎门港、长安、厚街”为主的时尚潮流、历史文化的商务会展旅游印象区。建设麻涌-中堂-望牛墩水乡、塘厦高尔夫、常平-樟木头休闲旅游基地及谢岗生态文化旅游基地。依托蚝岗贝丘遗址、虎门销烟和炮台旧址、东江纵队纪念馆和抗战遗迹、南社和塘尾明清古村落、袁崇焕故居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基地。以东莞民俗风情文化为主题,依托广场文化、麒麟艺术、龙舟竞赛、卖身节、荷花节等发展民俗风情旅游。
  (五)加快空间资源的改造整合
  积极稳妥推进“三旧”改造。制订旧城、旧村、旧工业区(旧厂房)的改造整合规划,落实有关支持政策,按照集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原则,实现功能转换和产业置换,加速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产业的退出,为鼓励发展类企业腾出发展空间。加快旧工业园区的改造整合,对在产业集聚上错位的现有企业进行用地置换,优化厂区布局,更加集约、更高效益地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产业的置换和提升。通过对“三旧”的二次开发和改造提升,逐步改变整体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形象。要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逐步将高能耗、低贡献、重污染、安全隐患大的企业迁出东莞,腾出用地空间。
  加强空间资源整合。以轨道交通建设整合城市空间功能,合理引导和促进城市发展。实施城区镇中心区“退二进三”工程,加快服务业发展。以现代都市型产业为主,对旧工业区进行分类改造成功能置换区、工贸混合区和升级改造区。通过规划调整以及有关管理措施,将工业用地置换为居住、商业、文卫、绿地、配套基础设施等其他城市功能。镇中心区及有条件的村在“两旧”改造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商业项目和创意项目,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推进制造业生产环节的区外转移,在主城区的外围布置工业组团,形成价值链空间分工和区域职能分工,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加快整合镇街工业集聚区。加强镇街工业园区和工业用地的整合,实施拆旧建新、拆小建大、拆零建园,完善设施,优化布局,提高管理水平和承接产业能力。完善区内基础设施以及商业、文化、医疗卫生等功能配套,改善厂区及周边环境。结合旧村、旧厂改造,整合土地资源,优化厂区布局。
  五、支撑体系建设
  (一)基础设施支撑工程
  ——构建“城乡一体、快速安全”的现代大交通格局。按照建设轨道交通、强化主干公路、提升镇街联网公路、改造村际道路、增加对外通道的思路,积极配合全省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市域轨道交通、东莞新客站、虎门港码头、从莞高速,博深高速、番莞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内聚外联”的轨道交通网络,推进市际联网道路建设,加强市域路网和重点园区道路建设。
  ——建设覆盖全市、互联互通、宽带高速的信息网络。统筹建设与社会个性化需求相适应的网络基础设施,抓好第三代移动通讯、数字电视和通信管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打造信息高速主干网。加快光纤铺设、宽带接入、无线网络覆盖工作,努力实现光纤到楼、宽带入户。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制造、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
  ——完善稳定可靠、来源多样、网络化的能源基础设施。抓好输变电工程建设,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加强用电管理,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推广能效电厂。加快电厂整合,按照“压小上大”的思路,推动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IGCC)示范工程。大力推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应用。加快天然气利用步伐,逐步形成高效、可靠的天然气供气网络。
  ——构筑供水安全、水源充足、管网连环、覆盖城乡的给水网。加快建设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工程和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多渠道开发利用水源,实现多种水源联合调度,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做好从河源直供水的规划论证工作,实施优质供水工程,改造供水管网。合理布局供水设施,整合改造镇级、村级水厂,实现一网全覆盖。加强流域水土综合治理,强化面源污染防治,重点开展内河涌综合整治特别是东引运河整治,加快水库、河涌清淤治污工作,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快建设水质监测网络,不断提高供水质量。
  ——完善防灾减灾体系。统筹城市防洪排涝,加强全市重大水利工程规划,加强防洪除涝、防风暴潮工程建设,建设沿江沿海防洪御潮工程、高标准城市防洪工程、东江干堤等主要江河堤防工程,完善防洪保障体系;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与预警能力建设,完善各有关部门的联动机制,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二)加工贸易升级转型工程
  ——加强扶持引导。把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实施“三大核心工程”,建设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制订加工贸易升级转型扶持政策,设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对加工贸易技术创新、转型发展和产业转移等进行奖励和资助,建立健全政策辅导平台、集中服务平台、保税物流平台以及市场营销平台、技术提升平台、升级转型辅导平台等升级转型服务机构和平台,重点建设电子口岸、口岸保税物流中心、厂货直销中心等,为加工贸易升级转型提供全面引导和全方位支持服务。
  ——稳步推进转型。落实“三来一补”不停产转“三资”企业的政策,加强对来料加工转“三资”的引导。设立内销“快速通道”,支持和帮助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内销市场、扩大内销份额。支持企业创建自有品牌,推动加工贸易扎根本土。加强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和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引进工作,力争成为区域产业链上重要的制造研发基地、采购物流基地以及服务基地。鼓励现有加工贸易企业走多种经营的路子,从事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进入现代物流、会展、服务外包、中介服务、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商贸和旅游等领域。
  ——大力推进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产品升级,从简单加工、劳动密集的纺织、制鞋、塑胶等传统产品,向精细加工、资本、技术、知识密集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转变。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增资扩产,更新技术设备,引入更高技术、更高增值的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提升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的能力。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从简单的加工装配向设计制造、自主研发、品牌营销和综合服务等方向升级。大力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逐步使民营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
  ——有序推进转移。加快市环保产业园的规划建设进度,强化污染企业进园管理,逐步使我市产业配套需要保留的、污染较大的企业实现进园生产和统一管理。加大产业转移的统筹力度,加快市级产业转移园规划建设,整合已获省批准的镇街一级产业转移园,改善资金环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进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关联度不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简单加工装配的生产制造环节向产业转移园转移。研究建立转出地或转移企业的补偿和激励机制,鼓励和扶持企业把总部留在我市,让我市成为外迁企业的研发、设计、接单、通关、物流等的基地。
  (三)投资保障工程
  ——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建立高效、灵活、规范的投融资机制,大力拓宽和创新投融资渠道,保持全社会投资总额稳定增长。加强项目的策划、开发和储备,建设一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的重大项目。加强投资重点引导,以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投入。建立健全公共投资调控和监管体系,推进政府投资的科学化、法制化、透明化和民主化。
  ——强化技术改造投资。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以技术改造投资实现内延扩大再生产。鼓励企业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鼓励企业实施“异地搬迁技术改造”,推进“退二进三”政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缓解土地、能源、资源和劳动力紧缺矛盾。
  ——加大引资力度。加快吸引利用好国内外优质资本,促进内外源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强化“以商引商”和原有企业增资扩产等引资方式,扩大项目招商、专业招商、委托招商,以完善和延伸制造业产业链条、扩大引资领域为主要方向,针对制造业产业链条薄弱环节、缺失部分和生产性服务业进行重点招商引资,进一步做强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比例和水平。转变引资策略,注重对国内大企业、大集团资金和项目的引进,加强与国有企业、军工企业合作,引进一批规模大、带动强、效益好、稳定性好的项目。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制定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拓宽民营企业投资领域和渠道,以培育龙头型民营企业为目标,加强对大企业、大项目的扶持。发展壮大风险投资事业,提高市财政在贷款贴息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扶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实现资产有效增值。鼓励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开展合作,强化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在产业链上的配套,加快推进加工贸易企业本土化。积极搭建民营企业“走出去”平台,引导民营企业通过直接投资、业务合作、产业对接等方式,发展跨市、跨省、跨国经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民营经济做强做大。
  ——打造具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引进产业带动性大的项目和著名跨国公司,鼓励企业通过外引内联、资本运作、资产重组、企业上市,全球配置资源,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和投资的多元化,围绕提高企业规模水平和产业集中度,通过联合重组、兼并收购、产业延伸、协作配套等多种手段和途径,推动优势骨干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发展,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品牌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
  (四)科技创新支撑工程
  ——强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围绕产业发展的重要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两大重点,强化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科技中心”的功能,重点选取电子通信、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推动行业或区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扶持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行业技术研究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若干集研究开发、技术支持、技术推广、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提升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开发能力。
  ——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强化国家开发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的功能。充分发挥科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科技创新。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引导外围创投机构进驻东莞,发展壮大科技风险投资产业。大力推动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做大做强龙头科技企业。
  ——推进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全面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加快建设省部产学研示范城市,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示范基地、示范项目的建设和实施。鼓励和支持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以跨国并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方式整合国际技术资源,跨越专利封锁和技术壁垒。建立国际科技交流和合作的创新网络,丰富莞港、莞台的合作方式,提升与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档次,继续办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集聚科技创新资源。
  ——加强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加强与国家、省标准研究机构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的研制。推动企业和行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以促进发明创造为重点,提高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建设专利技术交易中心,鼓励专利技术交易,发展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服务业,鼓励企业引进和购买先进技术,积极推动拥有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五)人才资源支撑工程
  ——建立以产业引导、促进就业和人口疏解的新型发展机制。以产业发展实现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实现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有机结合,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解决人才引进培养中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创新创业扶持等实际问题,引进和留住人才。健全人才培训体系,选派各领域优秀人才到国内外著名院校培训学习。
  ——围绕重点产业需求,以人才实用性为目标,加强虎门港、松山湖、东部生态园等产业园区和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高校、以及国内外先进培训机构的有机合作,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建立一支“本地化”的专业技术队伍和技工队伍。鼓励企业与高校、机构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逐步实现人才孵化、人才培养到人才输出的提升和转变。
  ——加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创业园和其他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实施“高层次高技能急需紧缺人才绿色通道”,出台吸引领军人才政策集聚高层次人才。
  ——改革现有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六)制度环境支撑工程
  ——加强城市品牌经营能力建设。以国际视野、开放思维、市场理念引导产业发展,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依托历史文化及品牌资源,积极培育、筹划、争取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重大品牌展会、重大时尚盛会、重大音乐戏剧影视演艺活动,形成系列品牌支撑,打造东莞城市品牌,营造与培育、发展、引进相适应的支撑环境。
  ——按照公开、公平、规范原则,加快完善产业准入制度,提高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准入要求,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集约利用;放宽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服务领域。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培育鼓励创业文化,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弘扬和倡导自主创业,建立扶持全民创业的服务平台。加快积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筹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产业延伸、产品配套、生产流通等方面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创新政府组织体系,健全行政管理机制。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规范政府职能,打破行政分割和部门利益格局,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政府架构。探索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行网上行政审批、网上公共服务和网上监控。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政府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建设法治政府、效能型政府和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外部监督体制,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
  (七)环境保障支撑工程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污染排放数量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资源要素利用体制机制。实行阶梯水价电价、高耗行业差别水价电价制度,稳步提高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废物废气等的处置收费标准,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污水处理与收集系统建设,推行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防治有毒有害工艺废气污染,强化对绿地、水系、生态保护区的保护。
  ——推行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的产业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土地资源,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开发强度。新增项目除满足环保评估要求外,市属园区每亩投资不低于250万元,镇区建设用地每亩投资不低于150万元。实行“四整四聚”,整合城镇建设向重点发展地区集聚,整合工业建设向园区集聚,整合住宅建设向中心区集聚,整合耕地资源向规模经营集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的审批,完善和规范土地市场交易行为。
  ——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可循环的发展模式。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价格政策、财税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绿色消费。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加强对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增长,大力发展低耗能产业,着重降低工业、建筑、交通、政府机构和公用设施四大领域的单位能耗。制定全市供水总量控制总目标,分行业、分镇街制定分配用水指标,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小区建设,确保节能措施与能效指标的落实。
  ——严守生态控制线。严格执行《东莞市市域生态控制线规划》,坚守1103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控制线。以市东南部、中南部、西南部山体控制区为重点,以东江及其沿岸、狮子洋及其沿岸、南部山地林场为轴线,建设东江南支流生态廊道、寒溪河生态廊道、东引运河至同沙生态廊道、石马河北部-黄江生态廊道,打造成“三轴、四廊、三区、多节点串连”的生态景观结构。
  六、政策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制订完善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包括重点产业扶持政策,重点项目和关键性项目引进鼓励政策,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扶持政策,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科技东莞”工程配套政策,高污染、高耗能、用工多、低层次企业转移政策等政策文件,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加强区域发展协调。处理好产业布局的跨区域性与镇街行政分割的矛盾,建立完善区域沟通机制和区域合作机制,针对涉及共同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公共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加强政策协调与沟通磋商。建立完善利益协调和利益补偿机制,推进跨镇区大型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共享,整合发挥公共资源效益。建立产业梯度转移调控机制,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协同发展。
  探索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根据各镇(街)推进产业转移、人口素质提升的情况,探索调高产业转移实绩突出镇(街)的税收分成,减少产业转移对部分镇(街)财政收入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专项补助或购买服务的形式,逐步剥离社区(村)对治安、环卫、市政建设等公共投入,切实减轻基层支出负担。探索税收分成到村的政策措施,成立产业转移退出援助基金,用于镇村尤其是村一级应对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风险。加强对土地开发的统筹,探索建立“市、镇主导开发,市、镇、村三级分利”的发展模式。
  (二)加强规划导向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依据国家和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要求,制定出台《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未列入目录的为允许类),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有序推进产业转型。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引导投资方向,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建立空间布局引导机制。根据产业空间发展的规划,突出重点产业区和专业集聚区的产业定位,综合运用规划、土地、投资、信贷等手段,优先保证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土地供应,吸引重大产业项目向功能区集中,重大基础设施和标志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向集聚区布局,促进产业空间集聚。
  强化规划实施管理。强化政府对空间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产业规划的导向和统筹作用,使规划成为政府调控市场的重要政策杠杆,成为实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成为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手段。强化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的衔接。在规划正式颁布后,跟进制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科学制订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分解落实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任务,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实施过程中建立评价和监督机制,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并适时修订完善。
  (三)加强政策引导
  加强财政导向。对符合我市现代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端产业,制订专门的产业发展财政扶持政策,着力支持产业链关键缺失项目的引进,加快推进产业产品置换升级,引导高消耗、低效益、低附加值的企业或其生产环节,向省内产业转移园区或其他地区有序转移。补贴对因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绿线规划等影响发展的镇村,支持国家、省各类产业项目建设资金等的配套,支持因产业转移造成经济困难的镇村;整合现有的“科技东莞”、技术改造等各项专项资金,着重投向公共服务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原始创新攻关及其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应用基础研究、重大科技成果的中试和产业化等方面。加快建立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投入机制。
  强化行业准入管理。对国家已实施准入管理的行业,在对其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进行投资立项、环境评价、土地供应、信贷融资、节能评估和审查、电力供给等审核时,进行严格把关。对准入条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引导现有企业规范发展。
  (四)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发挥市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切实加强对产业发展方向、产业空间布局、产业政策制定实施、重大项目策划引进、用地指标落实、产业发展基金使用等环节的统筹和协调,加强对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有关政策和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协调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相关政策。
  落实工作责任制度。落实责任分工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按照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积极推进相关领域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工作汇报制度,定期抽取一些部门和镇街汇报工作进展情况。落实督查考核制度,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主动邀请人大、政协参与。
  完善科学考核机制。科学设置统计指标体系,探索完善新兴业态的统计方法,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分析、指导和推进等工作的需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考核指标体系,重点评价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状况,强化对发展现代服务业、资源消耗、环境保护、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等的评价,并按分类指导的原则,在不同指标的权重设置方面充分体现区域发展的要求。实行部门、镇街一把手负责制,把产业结构调整的考核指标纳入部门、镇街政绩考核体系。
(来源:东莞政府网)
编辑:张伟雄
更多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门规章由谁制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