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去一降一补 对国家的国家经济发展展和改革深化有何意义

热门帖子优美文章新发布的帖子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正文
2017年三去一降一补内容全面解读: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
核心提示:  三去一降一补是什么?三去一降一补的内容有哪些?是网小编整理的三去一降一补内容全面解读,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  三去一降一补是什么?三去一降一补的内容有哪些?是网小编整理的三去一降一补内容全面解读,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欢迎阅读,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如有变动,以官网为准。  三去一降一补内容全面解读  当前,全省上下正掀起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热潮。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有关部门表示,将重点落实好“两会”前新近出台的《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年)》及五个行动计划,大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去产能:积极妥善处置“僵尸企业”  去产能被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省经信委主任赖天生表示,我省将以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为主战场,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因业、因地、因企制宜,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促进优胜劣汰和市场出清。  根据《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行动计划》,我省将把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牛鼻子”。其中,重点将深入精准摸查企业情况,建立国有和非国有“僵尸企业”数据库,各地还要建立单个“僵尸企业”档案,列明企业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拖欠税费、需安置人数及费用等情况,以精准识别引导精准施策。  对于国有“僵尸企业”,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权股权交易,不到万不得已不搞破产清算。到2016年底,国有“僵尸企业”中,2333户关停企业将全部出清。对非国有“僵尸企业”,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原则,研究处置实施方案,统筹运用行政、法律、金融等政策措施,有序引导企业退出。  去库存: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  去库存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确定的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省住建厅厅长王m表示,2016年我省将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的住房体制改革,把去库存作为房地产工作的重点,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积极实施《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行动计划》。  根据去库存三年行动计划,全省城市将分为4类,分别结合具体情况,“一类一策”去库存。到2018年底,全省商品房库存规模比2015年底的1.6亿平方米减少约12.5%,即在全部消化年供应溢出约630万平方米商品房的基础上,力争再化解200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库存。  此外,我省将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农民进城购房,进一步用足用好住房公积金。要积极推广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方式,进一步打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通道。促进房地产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将商业地产库存改造为创客空间、商住复合地产。  去杠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效率  2016年,我省将按照“去杠杆、防风险、保稳定、促发展”的总体思路,着力推动金融去杠杆,确保金融机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  到2016年底,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杠杆率达到银监会规定的4%的监管最低要求;证券、期货机构净资本/各项风险资本准备之和不低于100%,净资本/净资产不低于40%;保险公司杠杆率基本达标,偿付能力有效提升;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杠杆率符合相关监管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景武还表示,2016年,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将指导金融机构,大力支持经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将牵头联合金融监管机构和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出台《金融支持广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金融政策的综合作用,共同支持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等的金融支持力度。  降成本:力争今年为企业减负约4000亿  降成本方面,我省将按照中央关于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的决策部署,通过加大投入和降税清费等政策措施,切实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稳增长主要是稳实体经济,稳企业生产经营。”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表示,在帮助企业降成本方面,我省提出要打好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负成本、社会保险成本、财务成本、生产要素成本、物流成本七个方面“组合拳”,实施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降低社会保险费、运用地方政府债券减轻企业债务成本等措施,力争2016年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综合成本较2015年水平下降约5%-8%。  普惠性减税措施方面,政府工作报告就普惠性减税作出了部署,明确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营改增全面扩围后,包括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将实行营改增试点,预计全面扩围后一个年度我省企业可减轻税负1000亿-1200亿元。据测算,5月份实施营改增全面扩围,加上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广东可为企业减轻税负2100亿元左右。  补短板:实施18项重大工程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突出短板  补短板方面,省发改委主任何宁卡介绍,按照《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行动计划》,我省将在今后3年投入资金11500多亿元,实施18项重大工程,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人才供给等方面短板,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新型城镇化相协调、与新供给体系相匹配,布局科学、覆盖全面、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软硬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重点开展的工作包括,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完善互连互通交通网络,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现代化教育设施建设等9大方面。  力争用三年时间,使我省农村电网、供水、道路等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粤东西北地区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率、天然气气化率、移动宽带普及率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信息、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城市地下管网、交通互联互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人才供给体系与创新发展相适应。扩展阅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这也是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良好的开局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三去一降一补”而言,也是一样的。  去年,新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钢铁工业、水泥制造业投资下降均超过30%;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下降3.5%;全区商品房库存面积4755万平方米,较上年年底减少663万平方米,下降12.14%。  3月8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副书记、厅长李学东说:“商品房库存减少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随着‘三去一降一补’的深入推进,自治区住建厅将坚持把房地产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机结合,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自治区建材行办副主任孙存稳说:“政府工作报告掷地有声、振奋人心,尤其是对‘三去一降一补’工作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描述更细致,部署更全面。”  孙存稳说,就新疆水泥行业而言,还将继续深入实施“错峰停产”,目前这一措施已经成为全国经验推广开来,需求减少就延长停窑时间,需求增加就缩短停窑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去”或者“增”。“今年5月起,新疆将全面取消32.5强度等级水泥,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求,将利用环保、节能、质量安全等硬性要求强制淘汰不达标产品。”他说。  “深入推进去产能也是为了行业发展更健康,‘错峰停产’也是企业提档升级的好时机。利用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进行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不但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还能为行业公平竞争赢得机会。”尧柏特种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大区总经理张鹏说。  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继续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这让新疆广聚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洪涛信心满满。3月5日,姜洪涛说:“公司在库尔勒市投资3亿元建设的商品房一直处于销售难的状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供给结构有所改善的目标任务,让我们重拾发展信心。现在,公司正在制定一系列的商品房营销策划,希望房地产去库存能够真正见到实效。”  政府工作报告中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表述引起了中泰集团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热议。中泰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积极信号,坚定了发展信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事关深远。对于中泰集团来说,立足实际,积极谋划,强化战略引领,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合理制定发展规划与经营目标,并逐一部署落实。  传统供给减量提质,新兴供给适逢关键时机。  快递包裹一天内到达终端客户手里,一套智能分拣设备10小时分拣18万件包裹,配送过程仅需一个员工。不久后,这样的场景描述或将应用到实践中。  乌鲁木齐锋惠雷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区科技创新型企业之一,智能分拣机就是该公司成功研发的工业机器分拣设备。该公司总经理窦睿杰说:“增加有效供给,降低成本,提高速度,智能化为发展蓄积动能。”  着眼“需求空间”,新疆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也有自己的市场定位。“通过网络营销、铺货、陈列等方式拓展需求空间,并通过网络、与社交媒体平台续写本土啤酒故事,满足老百姓的消费习惯。”新疆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杜晖说。  2015年,新疆本地啤酒中断了20年出口之后,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再度出口中亚,把过剩产能对外输出。“虽说中亚地区经济低迷,但当地百姓对中国新疆口感的啤酒情有独钟,加上‘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中亚市场将有很大空间。”杜晖说,今后企业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继续建立牢固的市场领导地位,推动新疆啤酒行业的发展。习总系列讲话“三去一降一补”专题研讨材料
篇一:《坚定不移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编者按: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最近,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区各部门要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全局、关系长远,一定要切实抓好。要深刻理解时代背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周期性、总量性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准确把握基本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当前重点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要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作用,一方面遵循市场规律,善于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政府要勇于承担责任,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都要勇于担当,干好自己该干的事。要突破重点难点,坚持重点论,集中攻关,以点带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怎么打、要解决什么问题、实现怎样的目标、重点任务是什么,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此,我们继续约请部分省区市发改委主任、经信委(工信委)主任和专家学者撰写文章,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期深化认识、聚焦发力,为“十三五”改革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篇二:《对“三去一降一补”与“双创”的深入解析》
对“三去一降一补”与“双创”的深入解析
01:09:00 上海证券报
抓住供给侧问题,必须面对与需求侧总量问题迥然不同的供给侧结构问题,就需要攻坚克难推进改革而首先解决有效制度供给的问题,进而可以提高整个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需求和供给是经济生活中互动的、互为存在条件的、相反相成的一对概念,而主要矛盾方面抓供给,就是要抓住我们现在要发力的优化结构这样一个着眼点:在“供给侧”的后面标注“结构性”的表达,也就意味着要正视我们以攻坚克难的改革带动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效益提高、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复杂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挥“创新发展”第一动力作用的重大供给侧实践选择。近些年,财税等部门把调控管理、深化改革和改善服务相结合,在支持“双创”中做出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间的联结关系
大家都很关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的要领,首先是“三去一降一补”。为正确理解和掌握它,首先应把“三去一降一补”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体逻辑关联之内。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里表述出这一战略方针后,大家都在深化理解,如果从直接字义上来看,有三个词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笔者认为,首先要注意到它是落在“改革”上,这表明什么呢?可知现在决策层所强调的这个概念,不是横空出世全新的东西,它就是在邓小平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初就设定为大政方针的改革之路上“继往开来”的要求,当然它必是战略方针层面的要求。最高决策层的
这样一个明确的要求,在继往开来的改革这一内容里,又突出了一个新意,即新在“供给”,直接表明了改革就是要解决供给侧的有效制度供给问题——这个供给侧改革的鲜明表达,是得到学理支撑的,就是在最高决策层所说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支持下,通过学理分析而认定,我们新阶段的主要矛盾方面,在于供给侧。而抓住供给侧问题,必须面对与需求侧总量问题迥然不同的供给侧结构问题,就需要攻坚克难推进改革而首先解决有效制度供给的问题,进而可以提高整个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需求和供给是经济生活中互动的、互为存在条件的、相反相成的一对概念,而主要矛盾方面抓供给,就是要抓住我们现在要发力的优化结构这样一个着眼点:在“供给侧”的后面标注“结构性”的表达,也就意味着要正视我们以攻坚克难的改革带动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效益提高、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复杂性。因为供给侧改革是制度供给问题,制度供给首先就要涉及所谓利益格局的问题、制度结构的问题,就必须解决“冲破利益固化藩篱”这样的啃硬骨头、涉险滩、攻坚克难的挑战性问题。它又要落在整个供给体系通过结构优化而总体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上。
如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以上三个具体概念,把它联结在一起理解,笔者想结合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切入点,对于“三去一降一补”这样的具体要求、以及应怎样认识这个“三去一降一补”的要领,简要地做些分析。另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谈些观察到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三去一降一补”是侧重供给管理的方略组合
第一,说到“去杠杆”,比较直截了当地讲,这是一个宏观间接调控体系里货币政策当局主导的控制广义货币供应量(M2)方面要把握的要领与“适度扩大总需求”而同时宏观审慎地防范风险的权衡有关,与如何更好掌握总量型的需求管理有关。实话实说,它和我们
各个地方、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并没有直接关系。其他宏观管理部门,则需要对我们的货币当局提供协调和配套。比如今年的财政政策,强调要提高赤字率,而提高赤字率意味着举借债务的规模要扩大。财政部门对此的总结是,这是以财政的加杠杆服务于全局的去杠杆,这就体现了全局观与国家层面的部门协调。这是从宏观角度来说的,必须把握“去杠杆”概念实际上是对于相关管理主体的要求。另外,从地方的角度来说,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全局的去杠杆并不排除局部的加杠杆,而且局部的加杠杆一定是要求“理性供给管理”的结构性加杠杆。比如,黄奇帆非常明确地提出,在全局去杠杆的同时,重庆在自己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发力优化结构的一些关键点上,是要加杠杆的。这当然需要以一种理性的供给侧的管理方案来设计,以求达到优化结构、从而也服务于降低总体杠杆风险程度的意愿。总之,所谓去杠杆,主要是从宏观角度、从间接调控来说,管理当局要协调好的事情,地方、行业在这方面往往要理性处理好怎么样以必要的结构性加杠杆来顺应全局去杠杆,从而贯彻好发展战略的问题。这就是典型的供给管理的任务了。
第二,是“去产能”。至少要从以下几点来说:
其一,笔者不太同意笼统地讲去所有的“过剩产能”。我们现在必须聚焦的其实是要去落后产能。各个行业里产能的过剩还是不过剩,是在不断变化的,而更准确的说法是,在行业里垫底的落后产能,是可以相对而言较好把握的概念。放在去落后产能上,实际上更直接、更聚焦地对应我们所说的打造升级版。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1+1+1&3”的绩效提升机制,也正是落实共享发展的机制创新;它还会给一批跟政府合作的企业打开取得“非暴利但可接受”的长期投资回报这样的生存发展空间;它又对接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对接非常重要的中国必须推进的法治化、民
主化制度建设,是一种对全面法治化的倒逼机制和催化剂。同时,它又是非常重要的引领新常态过程中把一部分所谓过剩产能成功转为有效产能、进行有效投资、聪明投资的新制度机制。比如在北京,在原有地铁4号线PPP项目的基础上,现在继续运用这种成功经验引进外资建设地铁16号线,正是缓解首都公共交通体系有效供给不足的一个重要的建设项目。PPP可以把这种建设项目投资做得更快,在“好事做实、实事做好”的同时,加快建设所需要的钢材、建材、水泥这些原来被很多人指责的“过剩产能”,但是PPP这个机制创新会把一部分所谓过剩产能很快转为有效产能。所以,笔者认为一定要在去产能概念的实质上作准确把握。
其三,我们要意识到在行业、企业升级换代中,如果做得成功,也就是把所谓的一部分过剩产能转为有效产能,并不能说所有在竞争力上有一定劣势的企业,马上认定为所谓“僵尸企业”。“僵尸企业”这个概念是可以用的,但是它会带来某些认识误区。因为某些企业在竞争中已经感到有压力、有困难,但是如果能成功地实现升级换代的创新,就可能改变面貌,原来被人们认定为是过剩产能的代表,可能转为有效产能的组成部分,这是可变的,是要靠“事在人为”的努力。所以,在去产能方面,一定要真正聚焦到在整个行业或者某一个领域里那种实打实的落后产能能不能去除这个关键问题和“真问题”上。
其四,去产能的主体与机制何在?这一点非常重要。去产能中,对于某些成规模的企业,政府可以认定它就是落后产能代表,在没有挽救可能的情况下,就可以由政府为主体实施关停并转的操作,这是最便捷的操作,但是这种方式的适应性非常有限。中国现在整个企业数量、市场主体数量接近7000万,大量的中小微企业中谁是落后产能代表,政府没有能力一一甄别,必须依靠政府维持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让整个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以竞争中的优胜劣汰解决去除落后产能的问题。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去产能的主导机制。
第三,是“去库存”。其实大家都意识到,去库存主要针对的首先是房地产,而房地产现在的情况是什么?一定要有结构分析。大体而言,房地产现在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而我们现在所说的房地产去库存,绝对不能再烧“火”。“北上广深”的房地产早已经火得一塌糊涂,它还去什么库存?它要赶快组织有效的供给,要缓解这种供需矛盾,平息民众新的不满。大量的二线城市,曾经更多的感觉是“冰”的压力,现在要开始转成“火”的压力了,那就要未雨绸缪,赶快借鉴现在一线城市的一些做法及教训,要有提前量地准备提供有效供给。相匹配的制度供给的问题,一定要提到日程上:中央所说的“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这个方针怎么跟现实对接已经可以看得更清楚了。所以,房地产去库存,现在真正要抓住的主要是三四线城市怎么去库存,“冰”的这块怎么去库存的问题。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又必须注意不是简单依靠现在已有的商业性消费信贷、商业性的融资支持,就可以如愿达到去库存目标的,因为三四线城市最值得争取的住房主体是所谓的“农民工”。未来几十年,还要有差不多4亿人从农村到城镇来定居,需要在城镇中“住有所居”从而形成与他们的需求所对应的供给。完成这一目标,最主要的部分不是一般商品住宅——他们的支付能力大多还跟不上——而是低价的共有产权房或者公租房。要把这样的供给在现在的存量基础上提供出来,就一定要使用政策杠杆。所以,这又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在房地产去库存方面,在全局的去杠杆、控制杠杆的同时,还必须处理好“政策性加杠杆”的合理解决问题,这才能如愿在三四线城市真正使一大批农民工住有所居,得到有效供给的共有产权房,而且在他们支付能力更低下的时候,对应的要有公租房的供给。如果这些都能做好,确实可以把一些房地产库存,从原来的“存”的状态转为“用”的状态。
另外,还有“降成本”。很显然,对于企业自己可以降低的成本来说,不用政府太操心,政府只要维护了公平竞争环境,企业会千方百计把事情做到极致,在“细节决定成败”的所篇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71条复习要点》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复习要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4.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5.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
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不断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导。
8.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
13.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1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1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16.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进入一个新境界。
1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统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大战略目标,居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提供重要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和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根本保证。
1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着科学统筹的思想方法:全面、联系的观点;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统筹兼顾的要求。
19.全面小康宏伟蓝图:两个翻一番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0. “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2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2.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3.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4.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5.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律的有效实施,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
26.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27.领导干部不但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通过带头推进全民普法、带头尊法学法、模范守法用法的行动和努力,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28.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29.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
30.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31.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32.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33.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34.严明党的纪律,首先要严格遵守党章。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
35.严明党的纪律,必须严明政治纪律。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
36.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37.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8.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9. 新常态“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40.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习总系列讲话“三去一降一补”专题研讨材料}.
41.注意克服几种倾向:其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其二,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
42.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4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44.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要从生产端入手,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简言之,就是“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4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6.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
47.转变政府职能,要明确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总方向。
48.要抓好理想信念建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 —4—{习总系列讲话“三去一降一补”专题研讨材料}.
4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5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5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
5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54.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55.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56.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更多相关内容:
与"习总系列讲话“三去一降一补”专题研讨材料"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