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稳中向的原因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哪些93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负责工程施工图会审、项目进度的控制、工程质量的监督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与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保持友好合作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中国与新加坡的经济关系
下载积分:6000
内容提示:中国与新加坡的经济关系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85|
上传日期: 02:42:4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6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中国与新加坡的经济关系
官方公共微信增长率平均从1993年开始一直到2009年平均年递增率都在多少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政府工作报告及统计数字都称中国的增长率在8%以上。
在整个世界中,各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就是相互融合、相互竞争及共同发展的过程。虽然一些国家起步较晚,但仍然追赶上甚至超过了领先国家的发展水平。
  现代世界经济的发...
解:达到1吨=1000千克
增加了=千克,
因为每年增加200千克
所以要:900/200=4.5年
如果用方程:设x年后达...
股骨头坏死因其主要病理系股骨头血运受阻,遭受破坏而引起的头部骨质缺血,故多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导致的原因很多,一般可以由外伤,药物,受寒,酒...
经历了大悲大喜的2008年,中国人民迎来崭新的2009年。
  新的一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们应对国际国内环境重大挑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推动...
#潍坊国际金融大酒店(国际金融大厦)#请问4.15-16 有没有双人床空房呢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解析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奥秘,既要借助索洛的经;首先,“高投资”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利用外资总额达到6180亿美元;第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保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第三,效率改进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第四,剧增的国际贸易拉动支持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进而迅速成为当今世界位居美国和德国之后的第;第五,体制改革与制度创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解析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奥秘,既要借助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又要吸取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营养,研究人力资本投资和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可以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归因于中国的高资本形成率、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日益提高的全要素生产率。根据人力资本投资和制度变迁理论,则侧重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体制改革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如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成长的贡献。具体来讲:
首先,“高投资”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应该说,较高的资本形成率是许多亚洲国家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共同特征。日本从1953年开始到1970年代初期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其高达35%的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新加坡在1971年至1985年间的高速发展时期,其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率超过40%。马来西亚在1990年代中期也有几年高速增长的时期,而它在此时期的固定资本形成率也超过40%。许多西方经济学家也都认为,高资本形成率和大规模投资是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引擎。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高投资不仅来源于国内储蓄,而且来源于大量的国外直接投资。众多的外国公司被中国广阔的国内市场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所吸引,大举投资中国。据中国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年均实际利用外资额从1983年的6.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603亿美元,平均年增长15%。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累计
利用外资总额达到6180亿美元。外资的大量流入,不仅补充了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而且为中国的技术进步和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做出巨大贡献。
第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保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有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难以比拟的比较优势,一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国不仅每年都有近1000万的新增就业人口,而且在广大乡村有超过1.5亿的剩余劳动力等待到城市就业。二是“人优价廉”。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质量很高。
第三,效率改进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效率改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归因于技术改善和劳动力技能的提高。一方面,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从僵化的集权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各种生产要素被配置到效率更高的部门或经济领域,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外国直接投资不仅带来资本,而且也带来了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也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同时,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劳动力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无疑这也是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第四,剧增的国际贸易拉动支持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自1980年以来,中国始终把对外贸易发展作为拉动和支持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政府不仅主动减少国际贸易的政府垄断和控制,降低贸易壁垒,而且积极谋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这些政策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年
增加,进而迅速成为当今世界位居美国和德国之后的第三贸易大国。
第五,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保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这种组织的效率来源于一套能够对经济主体行为进行激励的产权制度安排。毫无疑问,中国经济近30年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提供了强大动力”。
分析说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世界提供了五大机遇:
一是中国市场的成长,为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国着力推动市场化改革,内外贸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正在加速形成,中国正成为全球具有潜力的新兴大市场。中国已建立了世界上用户最多的电话网,仅2003年就新增电话用户1.1亿户。同年,中国汽车销售量达440万辆,比上年增长了34%,一年内产销量增加100多万辆,这在世界汽车工业史上也是罕见的。如此旺盛的市场需求,不仅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二是中国进口的迅速增长,为各国厂商带来了巨大商机。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进口平均增速高达15%以上,2003年进口额4128亿美元,进口增量达到1176亿美元,占全球进口增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仅2001年至2003年,中国就购买将近1万亿美元的外国商品。众多的外国厂商从中国日益扩大的进口需求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
三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复苏。虽然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尚不足以影响世界经济格局,但正如一位国际经济界人士所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给世界经济的复苏传递了一种信息,增强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也为世界经济增添了亮色。
四是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机会。据统计,去年中国从日本、韩国及东盟的进口增长都超过了30%,成为这些国家出口增长的重要基础。中国已成为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场,也是韩国商品的最大进口国。
五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跨国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投资环境显著改善,增强了外商投资的信心,跨国公司纷纷增加对华投资。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汽车业,已经成为当前外商投资的热点。世界排名前列的汽车大企业都已经来中国投资了,世界信息技术100强中有90多家在中国投资。绝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在华经营业绩良好,获利颇丰。对他们而言,赢得了中国的市场,也赢得了新的全球竞争力。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外语学习资料、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哪些93等内容。 
 外资进入 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有的省份得到了相当多的外国资 金,...提出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尔雅经济与中国经济最全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24 名义 GDP 增加的同时就业率停滞 的原因是工资...×39 当一个理论的数学曲线有多种表达方法时该理论...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分析。1979 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 总值增速 28 年,平均达到 9.6%,同亚洲四小龙和日本在经济起飞阶段主要是 61 ...  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粮食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原因?...经济增长 C.是中国过去几十年一直采用的经济增长...原来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输血”渠道主要有: ( ABD ...  基于对外部原因(美国长期转变的影响,美国控制国际金融...1.0 分 A、 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B、 社会消费...我的答案:D 46 中国体制方面的限制主要在于我们实行...  当代中国经济 课后练习(全)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资本主义进行国家非国有化改革的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个?...? ? ? ? A、伴随着货币资本快速增长 B、伴随着...  人们无法退出人民公社的原因是什么制度供给是唯一的 ...民国政府的使命有哪些以上都是 34、三民主义的核心...中国在改革凋敝之后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增长是在什么...  增加 D. 减少 正确答案:C 4. 在选择利率政策的时候,以下哪种因素一般不主要...A. 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B. 社会消费水平提高 C. 民间储蓄和投资增加 D. 非...  C、我国国内有的,具有竞争力的,就不需要给外资以...C 5 不能流动的要素是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 我的...? ? ? ? A、降低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率 B、改变...人民网―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2005发展论坛主题报告
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2005发展论坛主题报告
New Page 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保持了年均9.4%的增长速度。200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1000美元,13亿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不足3000万。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采取了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在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内,中国从一个较封闭的发展中经济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自1993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以其稳定的政局、优质低廉的劳动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广阔的国内市场吸引国际投资者。跨国公司通过对华投资扩大在中国的销售,或建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出口基地。据最新估计,在华外国直接投资的存量达到2600亿美元左右。外国直接投资大大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提高至2004年的1.15万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三位,其中,由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超过一半。
中国是一个具有巨大经济发展潜力的国家。虽然经济保持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但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仍然很低,排名在世界110名之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以每年接近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但目前城市化率仍只有43%,超过一半的人口没有机会直接分享工业化带来的城市文明。13亿人提高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巨大发展空间,将会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需求。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前景所做的最新分析和预测,“十一五”时期(年)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左右,按当前汇率计算,2010年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将达到1700美元,2020年人均GDP将超过3200美元。
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国际环境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中国是一个资源秉赋很不均衡的国度,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耕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相对贫乏。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对海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将不可避免地提高。中国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在努力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同时,引进先进技术仍将是中国未来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只能走扩大开放的发展道路,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推进本国的发展。
一个日益成长的中国经济,对世界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近年中国对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对中国出口的增长成为不少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以后,中国积极参与新一轮贸易谈判,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自由、更加稳定的全球贸易体系。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6000亿美元,累计对外投资377亿美元,中国作为未来对外投资国的潜力初步显现,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成为21世纪人类经济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中国将如何与国际社会进行良性互动以实现共赢?中国的发展将会给国际社会带来怎样的机遇?这些都是具有远见卓识之士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人类的预测能力仍然十分有限,尽管如此,本报告将运用现有的信息和分析工具,对上述问题进行力所能及的分析与展望。本报告由如下部分组成,在前言之后,第一部分分析中国经济的前景与发展战略;第二部分将分析与展望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作用与影响;第三部分将分析与展望中国对全球直接投资的影响;第四部分分析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对国际金融稳定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五部分分析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及其影响;第六部分分析中国推动多边贸易体系发展及其在世贸组织中的作用。最后是结语。
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与战略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mso-bidi-font-size:
12.0font-family:楷体_GB,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内外不少研究机构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前景作过预测与分析。中国政府已经确立了在新世纪前20年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完成了对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最新分析预测。课题组分三种情景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进行了预测,按照基准情景,“十一五”期间经济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左右,按照不变价格(2000年价格)计算,“十一五”期末GDP总量按美元计算将达到23000亿美元左右,人均GDP将达到1700美元左右;年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放慢,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7%左右,到2020年,GDP总量将达到47000亿美元左右,人均GDP将达到3200美元左右。
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2005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2010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2015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2020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2020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2020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楷体_GB
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李善同等执笔),经济增长潜力和“十一五”及2020年经济增长前景,(课题报告,即将出版)
推动“十一五”期间以及年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主要的动力将仍然是快速的资本形成,其贡献率分别达到了63%(协调发展情景)、66.7%(基准情景)和71.7%(风险情景)。同时,由于城市化、人力资本投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到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比“十五”期间提高10到15个百分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实现未来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关键。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mso-bidi-font-size:
12.0font-family:楷体_GB 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与制约因素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mso-bidi-font-size:
12.0font-family:楷体_GB.1 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因素
第一,具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通常,资本积累不足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最主要因素。中国经过数十年经济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超过1100美元,GDP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投资率连续多年保持在40%左右,拥有世界第二多的外汇储备,同时,投资环境不改善,成为世界上最具吸收力的投资东道国之一,因此,未来发展的资本瓶颈已经基本克服。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迅速增长所需要的许多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装备国内生产量相当可观,还有大量进口以弥补不足。因此,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物质技术条件明显优于以往的。
第二,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
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五”期间,第二产业保持着最快增长速度,年均增长10.3%;第三产业增速略低于GDP增长率,年均增长8.1%;第一产业年均增长2.7%。2003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2.2%。工业结构内部呈现出明显的技术升级特征,高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93年的不到10%,2002年已经超过20%。
中国发挥低成本制造的比较优势,接受了大量出口导向型的外国直接投资。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迅猛增长和初级产品进口的急剧增加成为近年进出口贸易的一个显著变化。2004年中国出口产品中制成品比重高达93.2%。
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将逐步上升,中国的比较优势将从简单的组装向更高附加价值的制造活动提升。但是,中国地域广阔,沿海与内地发展水平落差明显,因此,一些低附加价值的加工活动可能从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而不是完全搬离中国。同时,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劳动成本上升对竞争力的影响。
第三,国内市场广阔,增长潜力巨大
“十五”期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5%和5.1%,带来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张,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分别增长9.2%和5.2%。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消费结构升级,年,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了2.3个百分点和3.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中,对食品、衣着和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的消费比重有所下降,而对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和居住的消费比重有所上升。其中,交通通讯消费比重上升最快,其次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居住。近年来,居民对汽车、住房等高价消费品的需求正在逐渐增长。消费结构的升级,必将引导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
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促进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扩大。中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只有43%,未来城市化进程的势头仍然强劲,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60%。大批农民向城市转移,一方面促进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并对城市基础设施产生巨大需求,带动投资需求迅速扩张;另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增加促进城市消费需求的增长。城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会逐渐向农村扩散,从而带动全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第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投资环境持续改善
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未来改革进入不断深化、完善的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政府职能转换和经济体制创新步伐加快,国内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贡献体现在中国国内民间投资的活跃,保证了中国的投资率一直维持在35%左右。为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还会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收益依然很大。随着中国与全球经济融合程度的加强,中国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正式渠道也将不断拓宽,更多地实现经济发展的“后发”效应。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良好,但并不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是一条坦途。实际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将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必须妥善处理好这些隐性或显性的问题,才能确保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第一,可持续发展面临日益加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在未来15年中国将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是资源消费高峰。2003年中国石油、铝、铜、镍、钢铁、煤炭和水泥的消费分别占全球消费的7%、19%、20%、21%、25%、30%和50%。中国对钢铁的需求超过了美国和日本需求的总和,而中国对铜、镍、锌、铁矿砂和水泥的需求也都超过美国。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人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量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约1/10、1/20和3/5。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扩大,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将会更大。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对矿产、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供求缺口日益凸现。矿产资源的国内供给率将进一步下降,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见表1)。产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用水竞争加剧,水质恶化又制约水资源可供量的增加。非农用地挤占农业用地的势头十分强劲,土地资源将持续紧张。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原本就十分脆弱,粗放型经济高速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又过于高昂。如果不能进一步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整体环境质量还可能进一步恶化。按照其他工业化国家的经验,随着高速工业化阶段的结束,中国经济对资源的需求将会回落。
中国主要矿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不断提高
进口依存度(%)
2010年预计
2020年预计
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一五”规则课题组,卢中原执笔,“十一五”期间至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基本任务、前景展望和政策取向,内部研究报告,即将出版
第二,经济体制不完善制约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但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导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偏低。
经济体制不完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投资范围界定不清,对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介入过宽,行政干预过多,忽视投资的经济效益。对民间投资还存在过多的准入壁垒和审批。二是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金融市场发育不足,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效率低下,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财政税收体制不规范,各级政府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投入过多,而公共服务开支仍然不足。四是土地、环境等资源管理不规范,价格失真,难以形成相应的替代、节约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成本高昂。
第三,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
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均衡特征,区域间发展差距、城乡差距、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如果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得不到合理调整,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舆情沟通渠道不畅通,社会领域各种常规性的协调机制不健全,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势必干扰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第四,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中国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国际经济环境,未来15年国际环境对中国有利有弊,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不利因素对中国发展负面影响不可小视。中国进入了贸易摩擦高发期,针对中国的各种各样的贸易保护措施有增无减。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对国际市场和资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市场上能源、粮食和矿产品价格的波动势将对国内市场价格、企业成本和供求关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从而会使国内经济运行出现异常波动。参与全球化将给中国带来一系列新的经济风险,而中国适应开放型经济要求的宏观调节手段和风险防范机制还不健全。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mso-bidi-font-size:12.0font-family:楷体_GB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世纪的100年间,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同时也加速了资源消耗。全球GDP增加了18倍,石油、钢、铜、铝的年消费量也分别增加了170倍、29倍、27倍和3608倍。其中,60%以上的能源和50%以上的矿产资源是由占世界人口不足15%的发达国家消耗的。进入新世纪,全球另外85%的人口将陆续进入工业化阶段。如何解决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日益严峻资源、环境问题。根据DRC去年所做的一项研究,从1980年到2002年22年间,按照不变价格计算,中国单位GDP能耗标煤从14.34吨下降到4.76吨,下降66.8%;单位GDP电耗从7200度下降到5200度,下降22.7%。从1971年到1999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8%,而同期世界平均下降27.7%,欧洲国家平均下降11.2%,亚洲国家平均下降32.3%。从国际范围来看,中国的进步是明显的。但是,目前中国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仍然明显高于发达国家。2000年,中国单位产品实物消耗指标国内先进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火电耗煤为24.1%,钢耗煤为20.9%,水泥综合能耗为44%,乙烯能耗为69.7%。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普遍存在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严重浪费,这说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分必要,同时节约资源的潜力也十分巨大。
中国在资源严重约束下推进现代化建设,唯一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新型工业化具有五大基本特征,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两年前中国新一届政府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核心内容的新发展观,即“要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未来15年,中国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依靠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全国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发展节约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为此,政府将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同作为新时期中国的基本国策,形成创建节能型社会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并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标体系。二是尽快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三是调整战略重点,在继续推进工业节能的同时,加强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倡导资源节约型的生活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将继续实行扩大开放政策,通过国际交换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在扩大资源进口的同时,注重引进外部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装备,特别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减轻工业化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而且,中国将积极开展能源资源和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第二部分& 中国贸易发展及对全球的作用
最近二十多年来,中国是全球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和影响力有了较大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改变了国际贸易和分工的格局,中国不仅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为全世界生产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商品,而且通过大量的进口,为贸易伙伴国家(地区),尤其是周边国家(地区)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世界贸易增长的利益创造了条件。
中国贸易持续增长,为世界贸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1.1 中国贸易占世界比重持续提高
最近二十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1983年~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增加了11000多亿美元,其间1993年~2004年增加了9500多亿美元,2004年突破万亿美元,达到11548亿美元。中国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提高,出口和进口占世界的比重从1983年的1.2%和1.1%,上升到
1993年的2.5%和2.8%, 2003年进一步上升到5.8%和5.3%。据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04年世界贸易出口额实际增长8.5%左右,中国占世界贸易比重将进一步上升,中国贸易总额在全球排名也第一次升至第三位。
中国贸易的迅速增长为世界贸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0年、2002年、2003年,中国出口对世界出口的贡献率为7.3%、19.8%、10.7%,中国进口对世界进口的贡献为7.5%、20.5%、10.9%;2001年世界出口和进口都减少了2000多亿美元,但是中国出口和进口分别增加了170、185亿美元,减缓了世界贸易的下滑。据中国商务部分析,2004年中国对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04年全世界贸易增量中至少20%是中国的贡献。
年中国对外贸易(亿美元)
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中国国内需求对进出口贸易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90年代后半期,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对外贸易顺差有所扩大。1994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53.9亿美元,1998年扩大到了434.7亿美元,贸易顺差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也从1994年的2.28%提高到了1998年的13.42%。由于实行了积极的宏观政策,中国经济增长逐步加快,国内需求扩大,进口从1999年开始快速增长。1998年~2004年,中国出口增长了2.23倍,进口增长了3倍,进口的增幅超过了出口,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明显回落,2004年贸易顺差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下降到了2.77%。
来源:根据表2.1。
中国在区域间贸易中的地位发生变化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亚太地区逐渐形成了新的贸易分工格局(参见专栏)。在新的贸易分工格局中,作为重要的加工生产基地,中国进出口迅速增长。这既扩大了世界商品市场的供给,也创造了巨大的需求,为推动世界各大区域间贸易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中国从亚洲进口占65.8%,但是亚洲作为出口市场占中国出口的49.8%,中国从北美洲进口占总进口的9.3%,出口占22.5%,从欧盟进口占12.5%,出口占18.1%,如果剔除经过香港的转口贸易,2004年中国对亚洲的贸易逆差为1631亿美元,中国对北美市场顺差811.9亿美元,对欧盟顺差370.4亿美元,说明中国向欧美市场的出口大幅度地带动了从亚洲的进口,为区域间贸易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创造了机遇。
专栏2.1& 亚太地区形成新的贸易格局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伴随着新一轮国际间产业转移,亚太地区出现了新的产业分工贸易格局,如下图所示:
中间产品出口;2 制成品出口。
在如图所示的国际贸易分工格局中,日本和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出口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在中国加工生产最终产品,出口美欧市场。其结果是,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按照美国统计,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逆差贸易伙伴国;中国对韩国、中国台湾省等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中国已经成为韩国、中国台湾省、新加坡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而美国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的贸易逆差不升反降。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通过向发达国家地区出口价廉物美的商品,获得了大量的贸易顺差;韩国、中国台湾以及其他一些地区,通过对中国的投资、零部件出口和贸易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分享了中国对美欧等发达国家地区的贸易顺差。
中国出口加工业的发展是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
在亚太地区新贸易分工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良好的生产配套设施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吸引了日本、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以及欧美的机械、家电、信息产业的加工组装企业大量向中国大陆转移,从而直接推动了中国制成品出口的迅速增长和结构升级。
2.2.1 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提升。
1980年在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49.7%,其中轻纺产品是最主要的出口工业制成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44.41%。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出口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出口产品结构明显改善。2004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例达到93%,其中机电产品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达到了54.5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7.90%,是中国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目前,中国已有包括家电、医药、信息产业等领域的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和出口处于世界第一位,部分产品初步形成了“中国制造”服务全球市场的格局。
2.2.2 中国出口中50%以上是跨国公司“公司内贸易”。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386.1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7.1%,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占全部外资企业出口的78.7%,占中国全部出口的44.9%。加工贸易大部分是跨国公司内贸易,如果再加上其他形式的公司内贸易,跨国公司内贸易占中国出口的比重应该在50%以上。跨国公司通过大量的公司内贸易分享了中国出口的利益,获得了新的快速发展的机会。
加工贸易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主要方式。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大部分出口是从母国(或者母公司在其他国家的生产企业)保税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在中国完成加工制造后,出口销往世界各地。最近几年,中国机械电子类产品贸易对美国顺差不断扩大,但是同类产品贸易中国对日本以及东亚其它国家和地区的逆差则大幅上升,说明中国机电产品包括高新技术出口产品是大量采用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或者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方式代工生产的。目前国际上有种观点认为,中国出口增长得益于人民币价值低估,实际上,至少对占中国总出口50%以上的跨国公司内贸易出口,汇率调整的影响是很小的。
中国进口扩大有益于全球经济增长。
2.3.1中国自发展中国家进口持续增加。
年期间,中国自发展中国家(非OECD国家)进口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29.0%,超过同时期中国的年均进口增长速度,占总进口的比重逐步增加到2004年的46.7%。中国还是世贸组织成员中对少数最贫穷国家进口产品实行零关税的国家。中国大量进口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和纺织服装原料、电子元器件等工业制成品,带动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分享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好处,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专栏2.2& 中国纺织贸易为世界创造商机
中国纺织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是近年来国际上争论的一个焦点。有些人担心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凭借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会挤占过高的世界贸易份额。事实上,中国纺织产品的出口也给世界创造了商机。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2003年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收资本中,外资和港澳台资本占到33.6%;根据2004年海关统计,外商投资企业纺织品出口335亿美元,占到34.4%。这些外商投资企业既推动了中国纺织工业生产和出口的发展,也从中分享了很大的利益。另外,中国纺织工业还带动了相关产品进口,为其他国家创造了商机。2004年,化纤原料的进口超过1000万吨,棉花进口196万吨,比2003年翻了一番还多。与此同时,染化料、助剂等都有大量进口。2002年-2004年,中国纺织机械的进口总额达到12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设备总投资的50%。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纺织业装备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纺织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对于国际商家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机遇。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时报》日
2.3.2中国初级产品进口加快。
与出口产品构成中的初级产品比重不断下降不同,中国进口产品构成中的初级产品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并且还略有提高,说明中国初级产品进口保持了与全部进口几乎相同的快速增长。2003年、2004年中国初级产品进口的年增幅分别为47.7%和61.2%,大大高于同期工业制成品38.3%和30.6%的增长速度,初级产品占进口的比重从2002年的16.7%上升为17.6%和20.9%。由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因此,中国初级产品进口的快速增长,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增添了推动力量。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历年。
中国资源进口占全球贸易比重上升。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内需求的扩大带动了石油、铁矿砂、铜等资源产品进口的大量增长。表2.2显示,年期间,中国进口原油数量从8932千桶/天提高到9646千桶/天,占世界进口总量的比例从4.2%增加到5.2%;进口铁矿砂数量从69971千吨增加到148128千吨,占世界进口总量的比例从13.8%提高到25.4%;中国进口铜数量从668千吨增加到1357千吨,占世界进口总量的比例从9.8%提高到20.6%。2004年,中国进口了2亿吨铁矿砂,1.2亿吨原油。
中国进口原油、铁矿砂、铜情况
单位:1000桶/天,1000吨,%
资料来源:Bloomberg;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04;《Steel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4》,International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World Metal Statistics。
中国的发展需要开放、公平、稳定的贸易秩序
2.4.1中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
1995年~2003年中国已经连续9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
2003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的5.9%,但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数356起,占全球反倾销调查总数的14.7%。同期,对中国采取措施的案件254起,占全球总数的18%,我国企业的胜诉率不到30%。2003年,国际上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立案59起,涉案金额约22亿美元。另据中国商务部报告,2002年中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造成损失170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出口产品受限比例提高了56%,损失金额增加了54%。
中国正在努力实现纺织品向自由贸易平稳过渡。
2005年全面取消纺织品配额,是发展中国家在“乌拉圭回合”争取到的重要成果,应由纺织品服装供应国共同分享。有些人预言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凭借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有可能占据世界纺织品贸易50%的市场份额,全球将有3000万人失业。这种说法是缺乏依据的。配额全面取消后,短期内中国和其它出口国对设限国部分产品出口价格下降、数量增加,主要源于配额“溢价”从出口国向进口国转移,是原来扭曲市场向自由贸易转变不可避免的利益调整。这种调整的受益者主要是进口国的消费者,例如,美国贸易委员会估计,实施纺织品服装贸易保护使美国消费者每年付出130亿美元的代价。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决定对六大类31种纺织品采取从量税计征方式加征出口关税,是为实现纺织品平稳过渡到自由贸易,所采取的负责任的举措。
2.4.3稳定全球初级产品供求关系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
世界主要进口国(如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印度)增加石油以及其它初级产品的进口,扭转这些产品多年下滑的态势,促使国际市场价格逐步回升,有利于资源产品出口国,也有利于全球经济摆脱通货紧缩的阴影。然而,资源价格的上涨,给包括中国在内的进口国,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资源进口国的经济发展增添了额外的成本。从长期来看,全球主要资源的供给可以满足需求;但短期内,伊拉克战争、美元贬值、石油输出国限产等因素促使原油等资源价格上涨,这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从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长远利益出发,生产国和消费国需要相互协调,共同建立价格稳定机制。在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中国仍将是国际初级产品、资源密集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中国将以负责任的态度,致力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积极开展能源、资源和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的发展给全球直接投资带来更多的机遇
国际资本流动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直接投资(FDI)伴随着国际产业转移,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带来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吸收更多的FDI,即使是资本大量输出的发达国家,也实行投资促进政策,以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成为FDI的输出国。跨境投资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重要渠道,进入21世纪,中国开始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战略,FDI的双向流动的扩大将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共同发展。
3.1中国在全球跨境投资中的地位
近年来,中国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居于世界前列,但中国大规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时间不长,积累的资本存量占全球的比重不到4%。
3.1.1全球直接投资回升
自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量达到13000亿美元的高峰后,由于经济衰退以及发达国家之间跨境并购交易额急剧减少,连续三年大幅下跌,2003年跌至5800亿美元,这是1994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根据UNCTAD分布的最新消息,2004年,全球FDI流入总量初步估计达到612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改变了下降的趋势,重新恢复增长。
3.1.2流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FDI比重增加
2004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估计占全球的比重为42%,而年,这一比重是27%。流入发达国家的投资为321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6%,已经是连续四年下降。
3.1.3中国仍然是年度吸收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2004年中国实际吸收的外国投资达到6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3.3%,这是从2000年以来连续第四年的增长。全球流入美国的投资大幅上升,达到1210亿美元,美国超过中国,重新成为全球吸收FDI最多的国家。
3.1.4流入中国的FDI存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自1993年以来中国位列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第一大国。有人提出,大量资金流入中国使许多国家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尽管,中国与大多数国家一样,实行投资促进政策,但中国与其它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跨国投资领域的竞争显然被夸大了。中国至今尚未公布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成为国际组织统计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依据。截止2004年底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5621亿美元,如果考虑外商投资企业的中/终止运营、资产折旧和撤资等因素,
2003年底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为26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GDP的18%左右,低于27%的世界平均水平。另一项统计数据也表明中国的FDI存量被高估了,1978年以来经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50.9万家,而目前注册运营的企业只有23万家。
流入中国的FDI存量占发达国家海外投资存量的比例较低
截至2003年末,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存量在全部对外投资存量中的比重仅为0.7%,低于墨西哥的3.4%、巴西的1.2%、新加坡的3.2%。欧盟的主要成员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的对外投资中仅有0.2~1.5%进入中国;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年累计的比重仅为3.1%。因此,不论是从中国经济中FDI存量的比重,还是从发达国家对华直接投资的份额来看仍然较低。
3.2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方式和地区分布
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地区)都有在华投资企业,其中70%投资额来自东亚国家(地区),15%左右来自欧美发达国家,来自自由港的资金大部分是香港、台湾省、北美的“迂回投资”。
3.2.2投资者倾向于采取独资企业方式
外商在中国投资的90%左右采取新建企业即“绿地投资”方式,少量并购主要是通过购买企业资产或收购合资企业中方股权的方式进行的。由于中国对绝大多数制造业部门的外商投资没有股权比例限制,60%以上的新进入的投资项目采取独资经营。
外商投资高度集中于中国的沿海地区
目前,86%的投资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显然是市场力量的作用,加剧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从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政府实行鼓励外商到中西部地区投资的政策,但迄今为止效果还不明显。尽管如此,中国政府没有放弃引导外商投资的地区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又一项新的举措,由于东北三省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相对较好,体制改革正在顺利推进,投资者有可能面临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3.2.4聚集效应
跨国公司以中国沿海大城市为核心,正在建立与全球生产链相连接的产业集群,国内和国际的资源和要素越来越快地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这三个地区集中,市场规模、生产链、企业群、城市群的良性互动越来越明显。
3.3制造业仍然是对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部门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加快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由于降低关税有可能在贸易和投资之间相互替代,有人担心加入WTO后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增加,外商直接投资减少的情况。但目前情况表明,由于全球制造业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为了争夺市场,跨国公司继续增加向中国的投资,70%的投资流入制造业。尽管中国加入WTO后,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明显提高,但外商对服务业的投资并没有大幅度增加。
3.3.1 IT制造业是外商投资最为集中的部门
估计投资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资金占制造业外商投资的15%,而且这一势头仍在继续。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2003年电子信息产业共有外商投资企业4026个,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23%,但其完成的销售收入和出口额则分别占全行业的67.5%和82.7%。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IT产品加工基地之一,2003年,全行业出口约1421亿美元,出口依存度达到62.5%。
3.3.2汽车制造业的利润丰厚
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率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分析,2003年美国通用在中国的生产量仅占其全球产量的3%,但是创造的利润却相当于全球的25%,该公司在华企业的税前销售利润超过了20%,远远高于世界汽车产业平均5%的水平。另据高盛公司估计,在中国居于领先定位的大众公司,2003年每股收益的70%-80%来自中国。随着关税逐步降低,汽车制造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一行业的利润率正在下降,不过,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仍然在吸引新的投资进入。
3.3.3劳动密集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倾向明显
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外商投资高度集中于这些行业,资本存量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其在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企业投资目的大多为追求低成本,出口倾向明显。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值占其工业产值(现价)的比重将近46%,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比例更高。
3.4 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FDI对经济增长、新兴产业的发展、进出口贸易、就业和税收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2003年度统计表明,目前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7%;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7%;涉外税收占全国税收的20%;直接吸收的劳动力2500万人左右,大约相当于城镇从业人员的10%。
3.4.1 “溢出效应”和产业升级
关于如何评价FDI的溢出效应和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在经济学界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FDI带来的只是加工、组装技术,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很小,过度依赖外资的技术和销售渠道,很难改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另一种观点认为FDI建立的新兴产业加工平台,通过Learning
by Doing,提高了劳动力素质,缩小了中国制造业加工工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为中国自主开发的产品的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即使是中国这样拥有广阔国内市场的国家,也无法依赖市场保护发展本国工业,企业只有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来寻找发展的机会。
3.4.2 新的商业模式与管理模式
当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设厂和经营时,他们实际上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而外商的这种商业模式逐渐地为本国企业所仿效、采纳。在制造业领域,在服务行业,外商的进入与参与带来了经营模式的革命性变化,表现为产品与服务形态的多样化,质量的显著改善,与运营效益的提高。例如,超市、连锁、专营、特许等经营模式被本地企业广泛采用,促进了新兴分销业的发展。
3.5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UNCTAD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至少在未来2-3年里中国仍有可能是对FDI最具吸引力的发展中国家。 今后10年里,如果每年流入中国的外资保持在600亿美元,估计可以为中国直接创造1500万个就业岗位。
3.5.1市场规模优势越来越明显
中国幅员辽阔,国内市场潜力很大,全国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将近100个,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每一个大城市都蕴含着商业机会,许多地区都初步具备了形成经济增长带的条件。因此,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投资地域选择的空间非常大。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等收入人口的增加,将有更多本地和国外的资金向这些大城市聚集。
3.5.2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通过公司内贸易,进口母公司或其它子公司的设备、零部件和技术,向母公司的全球营销系统提供加工组装产品,不仅自身可以获得商业利益,而且带动了本国面向中国的出口,为FDI输出国创造了巨大经济利益。例如,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投资,带动了对中国出口快速增长,并导致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
3.5.3投资中国服务业潜力巨大
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正在成为跨国公司新的投资领域,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将对现代服务业形成巨大需求。例如,资源外包是服务业跨国转移的新形式,2001年全球仅业务流程外包(BPO)市场就达到1270亿美元的规模,预计2008年将上升到3100亿美元。中国继印度之后,正在成为跨国公司新的资源外包的投资对象。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mso-bidi-font-size:12.0font-family:楷体_GB.4更多的研发中心
随着中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和吸收外商制造业投资增加,中国具有高素质低成本研发人才优势逐渐显现。<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mso-bidi-font-size:9.0font-family:楷体_GB年,中国有70万理工科毕业生拿到学士学位,美国同年毕业的理工科学士却只有6万人。跨国公司开始加快对中国扩散研发活动,目前已经设立700个研发中心,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将成为一个新趋势。
3.6中国将保持吸引FDI政策的连续性
中国的投资环境与10年前相比,在法律法规、市场准入、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已经有了明显改善。这与中国履行加入WTO的承诺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根据美国在华企业商会的调查,多数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改善给予肯定。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建立市场经济的改革,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鼓励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是长期政策
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政策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也是中国政府既定的方针。2004年正式发布的《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改审批制为核准制,进一步简化了核准内容,扩大了地方政府的核准权限;经过重新修订并于2005年起实施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也进一步放宽了外资行业准入范围,加快了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步伐。这些最新举措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将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积极态度。
3.6.2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中国目前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所得税减免和投资设备免征进口关税等优惠政策。随着市场准入领域的扩大和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本地企业要求实行同等待遇、公平竞争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的政策导向是,对于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与区域的投资,不论内外资均给予优惠,逐步实现内外资企业的平等竞争。
3.6.3从普遍优惠向重点鼓励转变
政府根据不同类型外商投资对投资环境的特殊要求,实行投资促进政策,加大在现代服务业、装备工业、研发活动等领域吸收外商投资的力度。
3.7中国开始扩大对外投资
目前中国已经有一批企业已经基本具备了国际化经营的条件,也具有开展跨国经营的内在要求。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6000亿美元,外汇短缺已经不再是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的制约因素。中国在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也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到海外投资。
3.7.1境外投资增长迅速
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4年经核准和备案设立的中国境外投资企业共计829家;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3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截至2004年底,中国企业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达到近370亿美元。
投资领域集中在采矿业、商业服务和制造业
2003年境外投资存量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存量占32.8%,进出口贸易类的投资占总量的19.7%,采矿业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占18%,
制造业占总量的6.2%。2004年新的投资主要流向采矿业(占52.8%)和商务服务业(占26.5%)。
3.7.3投资集中在亚洲和拉美
2003年亚洲地区存量265.6
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的80%,拉丁美洲地区存量46.2
亿美元,占14%。最近面向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投资额比重有所上升,2004年合计超过20%。
3.7.4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仍占较大比重
2003年经过审批的投资主体中国营企业占43%,不过估计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没有统计在内,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的比重在增加,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
3.7.5中国正在成为境外投资较多的发展中国家
虽然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目前仍然相对有限,2003年分别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0.45%和0.48%。但是2003年中国已经进入发展中国家主要投资输出国行列,中国企业为加强双边经贸关系、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做出贡献。
3.7.6实行鼓励有能力的企业扩大境外投资的政策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融合程度,提高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能力,2002年以来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投资,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企业境外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除了在外汇管理、项目审核等方面逐步放宽限制之外,还在加强信息服务、信贷支持、风险评估和投资导向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初步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对外投资支持体系,为企业的海外投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7.7中国企业扩大境外投资的动力
中国国内市场投资需求很大,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并不明显,许多企业之所以到境外投资,恰恰是为了弥补“所有权优势”的缺陷,包括通过并购,获取技术、品牌、销售渠道、人力资源等。因此,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地区、产业和领域广泛,扩大的潜力将逐渐显现。
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投资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长期性政策,随着相关制度与政策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可以预见,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将继续实现长期较快发展,并成为全球跨境投资活动中新的增长因素,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四部分& 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关系各经济体的共同利益
以往的金融危机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某个经济体的金融动荡会迅速传播开来,引发一个区域甚至全球的金融危机。因此,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将维持金融稳定放在重要位置。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当中,中国政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这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也避免了亚洲国家的竞争性贬值,防止了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散,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政府这种负责任的做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并将继续为维持金融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维持全球金融稳定发展符合世界各经济体的共同利益,不是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力量能够实现的,需要各经济体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
mso-bidi-font-size:10.5font-family:楷体_GB. 中国的国际收支与汇率政策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
mso-bidi-font-size:13.5font-family:楷体_GB.1外汇储备增长迅速
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截至2004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为6099亿美元,比2003年底增加2067亿美元,是中国外汇储备增加最多的一年。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
mso-bidi-font-size:13.5font-family:楷体_GB.2经常项目基本平衡,略有节余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mso-bidi-font-size:11.0font-family:楷体_GB年中国全年商品贸易顺差大约为320亿美元,但服务贸易却有大约120亿美元的逆差,因此全年经常项目顺差大概在200亿美元左右。这个数字占全部贸易1.15万亿美元总量的不到2%,占GDP的比重也不到2%,经常项目基本平衡。
4.1.3资金大规模流入
除了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流入,外商投资企业的利润再投资有所增加。短期资本的流入以境内机构减持境外证券资金为主。资金流入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利率差额和市场预期。由于人民币利率水平相对较高,市场预期人民币升值,企业和个人减持外币资产,过去滞留境外的资金大量回流。从统计数字来看,2004年第4季度的突增是主要因素。之前的9个月一直保持着月均120多亿美元的增长速度,但随后的三个月的平均月增长约300亿美元。考虑到近几个月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差缩小,表明市场预期的作用在加强。资金大规模流入是中国当前货币政策和外汇管理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
mso-bidi-font-size:10.5font-family:楷体_GB.4加快培育外汇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了汇率体制改革将坚持“既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积极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更加灵活的汇率机制”的原则立场和改革目标。为此,中国政府正扩大外汇供求范围,进一步满足个人、企事业单位及金融机构合理用汇需求。改进外汇指定银行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增加外汇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进一步提高外汇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中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政策选择不仅是基于中国自身的情况,也是为了防范汇率大幅波动可能引发的国际金融风险。目前,中国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稳步审慎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立场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理解与认同。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
mso-bidi-font-size:10.5font-family:楷体_GB.5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助于防范国际投机资本冲击
虽然中国未开放资本市场,但金融市场也存在一些漏洞,有可能被国际投机资本所利用。例如,在贸易项下存在着进出口价格虚报、预收货款和延迟付汇造假,直接投资项下存在着名实不符、借款过度以及房地产市场炒作等不正常现象。这些行为很大程度上具有投机套利性质。如果人民币如市场预期那样升值,有可能鼓励更多的国际投机资本进入,从而增加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如果中国汇率出现较大波动,很可能引发金融乃至经济危机,这势必会对世界经济金融稳定造成重大冲击。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
mso-bidi-font-size:10.5font-family:楷体_GB& 中国正努力维护国内的金融稳定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
mso-bidi-font-size:10.5font-family:楷体_GB.1&&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开放
金融改革与开放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保证金融市场的安全,实现中国金融的稳定发展。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推动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拓宽银行与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促进金融企业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与此同时,中国金融市场因兑现“入世”承诺和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正在稳步开放。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不但为国际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广阔的商机,而且面对外来的竞争压力,中国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效率有了明显的改善,有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防止扩大开放带来的风险,中国在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开放过程中始终持审慎态度,坚持有步骤的对外开放,在获得开放的好处时,尽量降低风险,维持金融稳定。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
mso-bidi-font-size:10.5font-family:楷体_GB.1简化外汇管理手续,放宽限制,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针对国际收支持续大幅顺差局面,改变“宽进严出”的管理模式,中国政府正完善外汇账户管理,调整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方式,进一步便利服务贸易外汇收支活动;实行简化境外投资审批手续,放宽境外投资购汇限制;允许移居境外的中国公民将其境内合法财产和境外居民将继承的境内合法财产转移至境外;采取积极支持国际开发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等便利资金流出的措施;继续实行符合跨国公司经营特点的外汇管理政策,便利跨国公司内部资金运营和外汇资金的集中付汇。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
mso-bidi-font-size:13.5font-family:楷体_GB.2强化短期资本流入和结汇管理,防范短期资本冲击
针对国际投机资本,外汇管理部门正在采取措施,包括规范外商投资企业对外借贷行为,积极引导企业优化债务结构;改进境内外资银行短期外债管理,进一步落实外资银行外债总量控制和严格结汇管理政策;完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金流入的真实性审核,规范对出口预收货款、进口延期支付等贸易融资行为的管理;加大对个人可疑外汇资金的监督,规范非居民个人境内直接投资。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
mso-bidi-font-size:10.5font-family:楷体_GB.4&& 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有效的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风险,维持金融稳定的重要措施。中国金融监管正在强化。随着中国银行监督委员会的成立,金融三大领域监管的机构建设基本完成;以联席会议形式,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也在加强。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
mso-bidi-font-size:10.5font-family:楷体_GB.5加强国际合作,争取更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金融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受到国际关注,许多忠告和建设性的建议对中国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中国金融监管机构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也在加强。中国政府对金融改革与发展持的审慎态度,需要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
mso-bidi-font-size:10.5font-family:楷体_GB& 维持全球金融稳定需要全球所有经济体的共同努力
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只是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的一部分。中国的各项维持金融稳定的措施必须在一个稳定的外部金融环境下才能奏效。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
mso-bidi-font-size:10.5font-family:楷体_GB.1&&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比较突出
目前,国际市场还有一些其他的更为突出的不稳定因素值得关注,如主要国际货币之间币值的变化,美国的双赤字问题、金融市场投机活动频繁、衍生工具增长过快、国际金融机构之间协调不力问题等。其中美国不断扩大的贸易和财政赤字则是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前景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如果美国的财政约束政策不奏效,美元继续下跌,各国减少以美元计价的储备资产的倾向更加明确,那么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将无法得到足够的外部融资,就有可能造成全球经济的灾难。美元的走势和美国财政赤字将影响全球金融的安全与稳定。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
mso-bidi-font-size:10.5font-family:楷体_GB.2&& 维持全球金融稳定需要各经济体的共同努力,发达经济体应担负更大的责任
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关系各经济体的共同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在其他经济体金融危机时独善其身。但每个经济体都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维持全球金融稳定,全球金融稳定必须依靠各经济体的共同努力。其中,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发达经济体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应将维护自身金融利益作为主要目的。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
在欧盟和北美两大贸易集团扩大的影响下,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各种区域贸易安排不断涌现。截至2004年9月,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的各种区域贸易安排(RTA)已达305个,各种区域经济集团的内部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50%。
5.1.1中国是东亚区域合作的倡导者
随着全球区域贸易安排的迅速增加,亚洲各国重新制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积极参与区域自由贸易安排。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消除周边国家对来自中国竞争威胁的疑虑,中国领导人主动倡议与东盟建立自贸区。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注重通过自贸区等制度性安排,推进建立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关系。
2000年,中国加入《曼谷协定》。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自贸区框架协议,启动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谈判。2004年,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自贸区谈判取得突破进展。2004年1月,正式实施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安排〉补充协议》于2005年1月开始实施。
2003年“10+3”峰会期间,中国总理温家宝进一步研究“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可能性”的倡议得到各国领导人的赞赏。
5.1.2参与更多的双边自由贸易谈判
目前,中国正分别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海湾合作委员会、智利、新西兰等就建立自贸区进行谈判。中国参与的制度性区域合作不断取得进展(见下表)。
中国参与的制度性区域贸易安排
特惠贸易安排(RTA)
已加入或签署
更紧密经贸合作关系
中国内地-香港、
中国内地-澳门
自由贸易区
完成部分谈判
中国-东盟(货物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中国-海湾合作组织(GCC)
中国-南部非洲关税同盟(SACU)、
中国-智利、中国-新西兰
中国-澳大利亚、
中日韩(民间研究)
中国-印度
中国-巴基斯坦
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新加坡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和隆国强“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政策”。
5.1.3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区域经济合作
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的范围从政治与安全领域扩展到经济合作;中日韩互为重要贸易伙伴,2003年建立的三方合作委员会正积极推动经贸、科技、能源、环保等诸多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中国分别与印度、韩国开展双边经贸合作联合研究并提出中期发展规划。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立场
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具有法律保障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长期战略,2004年新《对外贸易法》第五条专门增加了相关内容:“中国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缔结或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济贸易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
5.2.2 发展周边关系是长期战略
中国领导人多次阐明发展同周边国家伙伴关系的长期战略,即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5.2.3 不寻求特殊地位
有人把中国推动东亚区域合作的积极立场视为“与日本争夺在东亚的领导权或主导地位”。这是一种误解,中国领导人一再表示:中国在地区合作中不寻求特殊地位,注重同各方协调配合,欢迎日本在东亚区域一体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坚持“互利、共赢”
推进东亚区域合作和自贸区的建立,不仅要协调大国关系,更重要的是关注小国和欠发达国家的利益,赢得其信任,在东亚各国形成共同的政治愿意。
保持多样性
东亚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宗教等方面差异较大,往往被视为区域贸易自由化的障碍。区域一体化的目的不是消除多样性,东亚日趋紧密的经济联系和互补性,可以促进其分享一体化成果、缩小发展差距。同时,中国愿意全面参与各种区域合作机制,希望同亚洲国家探讨建立不同形式的自由贸易安排,最终形成亚洲自由贸易合作网络。
开放的地区主义
中国主张以非歧视原则为贸易自由化基础,即在深化地区经济合作的同时,积极扩大同区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积极意义
中国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倡导者,愿意与东亚各国和世界其它地区分享一体化的成果和机遇,形成共赢。
有利于稳定和改善周边经贸关系
东亚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区域一体化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扩大区域内贸易,有助于实现中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降低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风险。2004年中国前10位贸易伙伴中,有7个是周边国家和地区,东亚经济体在中国外贸中的地位明显上升。随着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中国成为各国贸易保护措施的主要对象,区域贸易安排有利于消除针对中国的歧视性条款,改善外部市场环境。
有利于东亚区域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欧美贸易集团的扩大和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东亚更加意识到区域合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协议的签订,更大大激发日本等东亚国家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下,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东亚和南亚已签署14个自由贸易区协议,更多的正在磋商和谈判中,金融领域合作也已广泛开展。
中国与东亚各国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一体化合作有利于东亚经济发展。一方面,中国在全球生产链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东亚各国产品出口的重要目标市场,各国对中国享有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另一方面,东亚各国对发达国家市场过分依赖,金融风险传导效应显著。日、韩、东盟等通过大量对华投资,带动其上游产业出口中国,加工再出口到第三国或返销母国,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上升、双边贸易增长显著。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增加,短期内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长期效应是通过扩大区域内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吸引外部投资,保持东亚全球制成品重要供应基地的地位,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实现东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实践证明,中国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已经为周边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各国已逐步改变观念,从“中国威胁”转变为“中国机遇”。
5.3.3 有利于全球贸易的平衡
目前,全球贸易基本上是平衡的,但区域之间、主要国家之间的贸易严重失衡。东亚各经济体对外部市场依存度高,经济一体化更多地表现为产业分工合作,贸易创造效应最为显著。作为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中国高速的进口增长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动力,而有中国参与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将形成人口约20亿、外汇储备近2万亿美元的地区市场。东亚巨大的区域内市场、不断扩大的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将扩大本地区消费需求,有助于缓解地区间贸易严重失衡的矛盾。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mso-bidi-font-size:12.0font-family:楷体_GB.4
有利于全球贸易的持续增长和平衡发展
区域外国家也可以分享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果。一是东亚区域内市场的扩大和产业分工的深化,可以使跨国公司从优化资源配置中获得巨大的投资收益;二是中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度日益上升,中国与海合会、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智利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安排,既可使中国获得稳定的资源供应,又有助于这些国家的资源性产品打开中国市场、保证稳定的市场需求,是一种双赢的结合;三是区域自由贸易谈判具有较强灵活性、更易取得双赢效果,在多边受阻的情况下,区域一体化合作可为多边体制提供补充,有力地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平衡发展。
第六部分& 共同建立稳定、合作、共赢的全球贸易体系
中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扮演的角色
中国认真履行入世承诺
中国入世以来,认真负责地履行对外承诺。关税按照减让承诺基本到位,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和透明。在年度过渡性审议中,中国的表现受到成员国的普遍赞赏。
认真履行承诺、尊重WTO规则是每个世贸成员的义务,也是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真正体现。中国将继续履行入世承诺,进一步推进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更加公平、稳定、透明的法制环境。
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推动多边谈判
入世后,中国积极参与世贸组织的规则制订、政策审议和争端解决,特别是首次以WTO正式成员的身份,全面参与了“多哈回合”谈判。在谈判中,中方与发展中成员协调合作、互相支持,积极维护发展中成员的共同利益,同时与发达成员进行广泛而有益的沟通,为推动“多哈框架协议”的达成发挥了积极、建设性作用,受到各成员方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高度评价。为了创造更加有利于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国愿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加强与各方协调和合作,分享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机遇。
中国在多边贸易谈判中的立场
积极推动全球自由化进程
中国经济发展受益于市场开放和更加紧密的经贸合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和跨国产业转移的机遇,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在全球排名从1978年第32位迅速升至2004年第3位。中国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入世后贸易体制改革加快,市场更加开放,成为贸易自由化程度最高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多边贸易谈判有助于建立更加自由、规范和公正的贸易体制,是各国分享经济全球化机遇的有效途径。新一轮多边谈判在坎昆受挫后,进展已大大落后于预期,尽管<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4.0font-family:楷体_GB年7月达成原则性框架协议,多哈回合出现转机,但很多实质和细节问题仍待解决。多哈回合是世贸组织成立后的第一次多边贸易谈判,成败与否,不仅关系到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更影响世贸成员对多边贸易体系的信心。为此,中国愿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多哈发展议程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支持发展中成员分享全球化成果的合理要求
一个公平、公正、开放和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多哈回合以“发展”为核心内容,亦被称为“发展回合”,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提供了新的机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预计,如果多哈回合谈判在2006年底取得成功,将于2015年前给全球带来5000多亿美元经济收益,大部分将为发展中国家获得,使1.4亿人脱贫。
目前,发展国家占世贸组织成员约80%,占全球商品贸易总额的比重超过35%。多哈回合谈判中,在农产品贸易、非农产品市场准入等问题上,各成员间利益存在分歧、多种矛盾交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矛盾十分突出。发展中成员首次联合为一个整体,敦促美欧考虑发展中国家利益,其对多边进程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中国认为,能否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益,是衡量多边贸易体制是否公正、合理的重要尺度。尽管未来谈判进程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应得到充分重视与有效体现。中国入世谈判中承诺水平高、范围广,承受市场开放压力巨大。在新一轮谈判中,作为WTO新成员,中国在农业、服务贸易开放、促进成员国间贸易便利化等领域的特殊关切,应得到其它成员的广泛理解。
此外,在多边谈判中,应关注最不发达国家的实际发展需求,帮助其消除融入全球贸易体制的困难和障碍。例如,中国已向正在申请加入WTO的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最惠国待遇;单方面取消对一些欠发达国家产品的进口关税。
6.2.3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在全世界重新抬头,新的贸易壁垒不断增加,各国愈益频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导致全球贸易摩擦激增,贸易环境恶化,对WTO争端解决机制和多边贸易体制构成考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贸易保护主义侵蚀全球经济的灵活性,代价巨大。
中国企业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一些国家采取反倾销、保障措施、技术壁垒等限制进口中国产品,中国已经成为被实施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最多、涉案金额上升幅度最大的国家。特别是,一些国家滥用贸易救济措施,随意引用“非市场经济”条款,不仅违背非歧视、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的WTO原则,也损害本国进口商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面对日益增强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大量的贸易摩擦,中国力争公平贸易环境并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目前,已有37个国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已经并将继续为建立稳定、合作、共赢的全球贸易体系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是21世纪人类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占世界约五分之一的人口可以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提高生活水平。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未来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之上,未来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好,以往制约发展的资金瓶颈大大缓解,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所产生的巨大需求,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但环境资源的约束也将更加严重,推进改革的难度更大,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更加艰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了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五个统筹”等为核心内容的新发展观,以确保中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过去20多年,正是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必须进一步加深与国际社会的分工合作,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弥补自然资源、技术、装备等方面的不足。
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各国的投资者带来新机遇。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国投资的开放,继续实行鼓励外国投资的政策,为外国投资者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无论是分享中国市场扩大的机遇,还是发挥中国低成本制造的优势,外国投资者均可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也将逐渐成为世界上一个新的对外投资国,中国政府已经调整了对外投资的战略与政策,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加快对外投资的步伐,这将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关系。
对外贸易是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过去20多年,通过吸收跨国产业转移,中国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出口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成品出口基地之一。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是未来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发展将立足于国内需求,这就意味着,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扩大,进口也将相应增长,这将为世界贸易的增长继续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将为其他国家的企业提供越来越多的市场机会。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中,对华出口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一个稳定高效的国际金融环境。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存在结构性缺陷,主要货币比价大幅波动,金融市场衍生工具发展过快,监管能力发展滞后,导致金融投机盛行,主要经济大国的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如美国的“双赤字”,也是未来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的隐忧。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关乎每个国家的利益,发达的经济体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对稳定区域金融市场作出了贡献。出于对国际金融稳定与国内金融安全的通盘考虑,中国将以审慎的态度,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
中国的发展也需要一个更加开放、自由、公平的贸易投资环境。中国是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国,中国争取平等待遇的努力得到越来越多贸易伙伴的认同,已经有37个国家承认了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中国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在成员间创造更加自由的贸易投资环境,促进成员间的贸易与投资活动。虽然是WTO的新成员,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推动新一轮全球贸易谈判尽早取得成果。全球化应该给每一个国家带来福祉,而不仅仅只让少数发达成员受益,因此,发展中成员特别是最不发达成员的特殊关注应该得到支持。中国将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以建立一个能够造福全人类的更加开放、自由和公平的贸易投资体系。
执笔人:张小济、赵晋平、隆国强、张琦、胡江云、张丽平、许宏强
报告吸收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一五”规划课题组的部分研究成果,特此致谢!
(责任编辑:侯立明)
热门评论文章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或反映。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低迷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