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公司认缴和实缴500万实缴0到期没缴付有什么后果

70岁大爷开公司 500万注册资金认缴到120岁
重庆晚报代茂增
“注册资本随意填写、实际到位率低等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将会为企业发展埋下隐患。”昨天上午,渝中区工商分局注册管理科何思忠科长向重庆晚报记者介绍,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以来,设立与自身经济实力不相符的千万元公司、亿元公司,将会为企业发展埋下安全隐患。案例“你啷个晓得我活不到120岁”“前不久,一位70岁大爷来工商局,登记注册一家商贸公司,填写的注册资金有500万元。”何科长说,这位白发苍苍的大爷办证的时候,工作人员及周边市民都惊叹不已。“当时我们问老人家,这500万元注册资金怎么缴纳?他表示要在50年内缴清。”何科长说,听了这句话,工作人员顺口问了句:“老人家,你能缴楞个久呀?”或许这句话把老人惹到了,他语气重了起来:“你啷个晓得我活不到120岁?”工作人员向他解释只认不缴的风险后,老人依然坚持注册资金就写这么多,50年内缴清。最后,工商人员只好为老人办理了执照。“有多大脚穿多大鞋,实行认缴制和取消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目的在于降低企业创业成本,不是鼓励大家随意填写注册资金。”当班工商人员称。对话“这样做为了体现公司实力”重庆晚报记者通过多种途径,联系到一家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的运输公司法人代表李先生。“以前注册公司需要实缴注册资金,弄不好还要面临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抽逃出资的打击。现在机遇来了,注册公司不要钱了,就多写了点注册资金,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体现公司实力。”李先生承认,虽然公司注册5000万人民币,但他目前并未在公司账户上注入资金。李先生此前在运输行业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和人脉后,于今年8月底出来单干,注册了一家运输公司。“这个行当需要大量资金运作,因此我注册公司的时候就填了个5000万元,认缴期限20年。先干再说,以后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对于工商部门开通的企业信息公示系统,他称没考虑那么多。“20年还长着呢,说不准我以后能赚那么多钱呢。”李先生自信地说。提醒“认缴多少资金承担多少责任”“注册资本认缴不等于不缴,你承诺了注册资本实缴到位的年限,若不履行则构成违约,需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承担刑事处罚责任。”何科长表示,注册资本随意夸大、实际到位率低等问题,会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首先在诚信方面。以前我们衡量一家企业的实力,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看注册资本的额度。如今认缴制的实施,这个指标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就不那么灵了。经营者应该加强诚信意识,自觉维护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秩序。”何科长表示。何科长介绍,《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已于10月1日正式启用,该系统内,注册企业的股东出资信息、出资到位信息、抽查信息、年报信息等,公众随时可以查询,工商部门也将进行抽检。一旦企业在注册资金方面只认不缴的情况发生,该企业或被列入全国联网黑名单,进而影响企业下一步经营发展。“其次是负债方面。公司一旦认缴了注册资本,就必须以认缴的注册资本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包括股东的认缴出资,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若公司资不抵债、破产进入清算程序,股东认缴的出资必须全部缴纳用于抵债。如一家注册资本为50万元的公司因经营不善赔本100万元,只需依照认缴的50万元注册资本为限赔偿债权人,而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的必须赔偿100万元。 (重庆晚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arielw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公司法修改注册资本可零首付 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记者李蕾)开公司当老板不再遥不可及,从明年3月1日起,注册成立公司的门槛将降低。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12月28日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作出修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并取消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新京报讯(记者李蕾)开公司当老板不再遥不可及,从明年3月1日起,注册成立公司的门槛将降低。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12月28日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作出修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并取消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2005年前要求“100%”
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也就是说,除另行规定外,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应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在五年内缴足出资的规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
“在2005年之前,如果公司注册资本认缴100万,那就必须实缴100万;2005年后,公司注册资本认缴100万,必须先实缴20万,剩余的在两年内缴清。现在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后,注册资本出资何时缴清没有时间限制了。”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以买房打比方,即2005年前的实缴登记制为100%首付,而现在的认缴登记制为零首付,这就降低了注册公司的门槛。
据悉,认缴登记制采取公司股东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章程的方式。
刘俊海表示,实际上实缴注册制已经名存实亡了,注册成立公司的人运用各种方式规避实缴注册制。比如找借贷公司垫付注册资本,验资后再挪走等方式。
“一元钱即可开公司”
除了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外,还取消了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即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分别应达3万元、10万元、500万元的限制。
“此次废除最低注册资本的改革已经比美国晚了三十多年,比日本晚了八年,比德国晚了五年。”刘俊海表示。
刘俊海说,实缴登记改为认缴登记,取消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理论上来说,一元钱就可以开公司。“实际经济活动中,不会出现一元钱开公司的情况,公交车票还要交两元钱,如果公司的认缴注册资本是一元钱,不太会有人愿意跟这家公司做生意。”刘俊海说。
有人担心既然认缴登记不需要实缴资金,那么可能会有人注册公司时进行“天价”认缴。对此,刘俊海表示,认缴注册资本虽在公司成立之时不必缴纳,但迟早要缴纳。倘若公司资不抵债、陷入破产偿债程序,曾信誓旦旦认缴天价注册资本的股东须在其认缴范围内对权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所以建议投资者在认缴注册资本时量力而行,适度承诺。
“建议废除虚报注册资本罪”
最高法前年曾发布过《公司法》司法解释,大量篇幅用来处理出资不实问题;与此同时,刑法中也有虚报注册资本罪。专家认为,随着公司法的修改,与之相冲突的司法解释和罪名应当废止。
“日,新的公司法实施,与之相矛盾的司法解释应当废止,与此同时,刑法中相关的规定也应当进行修改。”刘俊海说。
根据《刑法》的规定,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刘俊海表示,新公司法实施后,刑法中的虚报注册资本罪与新公司法存在冲突,因此应当废除虚报注册资本罪。(李蕾)
[责任编辑:zhangzh]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国务院:公司注册资本不设最低限实缴登记改认缴|资本|注册|公司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国务院:公司注册资本不设最低限实缴登记改认缴
  虚假出资罪等或紧随修改;垫资灰色生产链将大受影响
  王玉凤 蓝之馨 莫书诚
  对于想创业的大学生来说,资金是一道不小的门槛。而在不久的将来,“零门槛”创办公司将成为现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主题是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其中亮点包括: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等多项内容。
  “零门槛”办公司
  会议明确,今后将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
  注册资本的放宽无疑让众多创业者及徘徊在创业门槛周边的人士欢呼雀跃。“对于那些手里有项目,但没多少钱,又需要一个公司作为对外合作载体的创业者来说,门槛极大地降低了。以后,人人都可能拥有公司。”深圳南山区一家贸易公司的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黎明军是深圳一家主要业务为道路工程建设企业的负责人。几年前,他的公司注册资本高达500万元。在他看来,注册资本取消后,企业可以尽早地将有限的资金投入运营。
  “以前觉得注册资金达到500万元或以上,才能体现出公司的实力,寻找到更有价值的客户。但是500万元资金用于注册登记上,耽误了购买机器等运营和生产成本的投入,也延误了公司资金的周转。”黎明军说。
  况且,不完善的规则总是会催生灰色地带。过去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资金,不少企业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工商注册登记。中介机构负责出资垫付,通过工商局审查之后就撤资。
  上述南山区企业负责人表示,2010年左右他一个朋友注册一般纳税人时,按规定注册资本必须高于50万元。无奈之下,该朋友找到一家中介机构垫付资本,佣金交了将近2万元,而且“担心工商局会追究,风险一直存在。”
  黎明军说,注册资本限制的取消相当于打开了大门,政府直接将此事摊开,符合大众利益。每个想创业的人都有了合法的身份在市场经济中搏斗。“公司数量会暴增,虽然这会增加行政管理的难度,但市场会更加规范,因为即便是个体户,其商业行为也将会受到工商局等部门更加严格的监管与制约。”
  取消企业年检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改革提出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并且“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宋丁表示,这是国家在企业管理思路上的一个转变,是杜绝形式主义的表现。企业年检制度犹如车检制度,并不是每一辆车都存在问题需要检查。改为年度报告制度,将减少大量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服务与发展环境。
  “以前到年底时,企业带上相关文件和证件去工商局年检,确认法人及公司主体是否存在,无多少实质意义。”黎明军说。
  此外,本次改革还包括完善信用约束机制,将有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的“黑名录”,向社会公布,使其一处违规、处处受限,提高企业的“失信成本”。
  但是在一些企业经营者看来,提高企业信誉的做法能带来多大的成效仍然存疑。上述南山区贸易公司负责人表示,之前一些公司年检不合格时,花上几千元,找个实力比较强的中介公司就能搞定。
  宋丁表示,这是对民间企业加强自我约束力的一个呼吁。“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降低进入门槛,并不意味着毫无约束。如果民营企业自我约束力不足,将导致企业发展不顺利甚至倒闭。”
  实缴登记改认缴
  会议还明确将推进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提出在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实行由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对缴纳出资情况真实性、合法性负责的制度。
  在这方面,广州、深圳等地此前已有相关探索。比如广州9月开始推行的改革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即商事登记机关不再登记公司实收资本,仅对申请人申报的注册资本进行登记,商事主体申请设立登记时,无需再向登记机关提交验资报告。这样一来,公司注册资本就可以实现“零首付”。
  今年3月深圳实施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也有此项内容,深圳将商事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分离,取消了经营场所审查、注册资本至少3万元等限定,企业不再为场地发愁,也无需再提交验资证明。实施数月,新增加的商事主体数量呈井喷趋势。
  黎明军在今年3月深圳正式施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之后也注册了一家文化传播企业,“注册时可以是100元,甚至更低,只要在约定的时间补上注册资本,就算通过。”
  “认缴登记制的 ‘认’字,体现了对公民与民营企业的尊重,是顺应社会前进的一个做法。”宋丁说。
  此外,会议还提出,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由地方政府具体规定。
  宋丁告诉本报记者,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和放宽市场主体住所,是国家基于激活资本存量的定位而进行的一项改革,目的在于降低民间资本进入公司运作领域的门槛。“之前的注册资本限制,不利于盘活民间资本,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后,更多的民间资本将会投入市场,资本的增值效率会增大。”
  不过,宋丁提醒,要注意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的同时,需要在资本运作过程中严格监管。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丁金坤就认为,此次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后将会有相关法律法规需要做修改。例如,刑法上的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罪、抽逃出资罪,在过渡期内会淡化,在公司法以及行政法规修改后,刑法也会修改或取消罪名。但随着开公司的方便,皮包公司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相应的监管罪名也应设立,譬如在公司经理人明知资不抵债的情况下,继续营业,造成债权人重大损失的,应承担刑事责任。此外,年检可以人人查询,不用凭立案通知书了,这方便非诉讼业务。
  地方先行探索
  此前,广东深圳、佛山、珠海、广州等多地已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各地改革多包括以下内容: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工商部门不再核定商事主体经营范围;实行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度;允许“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等多项内容。例如,广州以允许“零首付”设立公司为特点,而珠海、深圳等地将长达一个月的办证时间缩短至一天。
  上述多项内容在本次中央改革中已有所体现。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24日也在公开场合表示,2009年起北京、上海浦东、福建平潭等地开展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试点经验为全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路线图奠定基础。
  暨南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授李伯侨告诉本报,广州等地的商事登记改革给企业带来很多便利,以“先照后证”给餐饮行业企业带来的变化为例,原来的情况可能是,对于先取得执照还是卫生许可证,相关部门相互推诿,大大增加了审批的时间和花费,给企业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影响正常营业。
  但地方探索显然推行得并不容易。李伯侨指出,广东一些地区在很早之前就推行过这一方面的改革,但最后却以失败告终。“在缺少中央坚定支持的情况下,改革是很难推进的,因为要打破既得利益实在是太难了。”而此次中央的大动作显然将对这项改革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认缴500万实缴50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