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股市何时能形成“慢牛思维“健康牛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财经评论
沪深股市何时能形成“慢牛”“健康牛”
来源: 4:44:00
  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培育股市的“慢牛”和“健康牛”行情。这对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功莫大焉。而营造股市的慢牛局面,不宜通过政策暗示等手段,只能靠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靠完善和规范制度,加快市场化建设,减少对股市运行的政策干预,制定与《证券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形成制约个股短期过度泡沫炒作的融券做空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股市造假等违规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股市的适度繁荣,能为实体经济扩大股权融资,降低过高负债,减少财务成本创造条件,更能为形成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局面营造市场氛围。但是,股市暴涨暴跌的非理性波动,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对社会,后果都是相当严重的,需要及早防范和应对。
  股市非理性波动往往有着类似特征。  据统计,自 1990年12月以来沪深股市有过10多次非理性波动,主要集中于2008年,有6次,2006年2次,其余4次分别发生在1996年、1997年、2000年、2002年。这种非理性波动都有着相同的特点:短期内“暴涨、暴跌”,“政策驱动型”特征始终比较突出,而最突出的一点,是股市非理性波动往往是经济周期变换以及不成熟的投资理念、过度投机密切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济增长需要股市的理性发展。从长期看,在一定程度上,股市正常波动可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的好坏与快慢,经济运行的状况也决定了股市的基本面。然而,股市与经济的关系不仅表现为是简单的“晴雨表”关系,它对经济也会有反作用。如果股市健康与繁荣,就会对经济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对经济产生反向的阻碍作用。例如,在2010年至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高速增长时,股市却持续下跌,就严重损伤了投资人对经济增长的信心。而股市一旦出现暴涨暴跌,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对经济运行甚至整个社会,后果都是相当严重的。  股市暴涨时,在财富效应的诱惑下,的募集资金、闲置资金都会争相流入股市,而忽略实体经济本身的发展,以致实体经济得不到充足资金的支持。而银行、保险、信托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变相压缩了本该提供给实体经济中的资金额度,造成需要资金的企业拿不到钱,而上市公司则源源不断地圈钱,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严重不匹配,遂使市场风险进一步聚集。同时,这也对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产生消极影响,尤其银行违规资金入市、证券机构违规透支、机构大户操纵市场等金融市场违规违法事件频发,助长投资者的投机意识与赌博心理,加剧股市震荡,消解了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时,首先损害的是股市的融资功能,使企业和居民投资转向保守。同时,股市暴跌使得居民财产性收入缩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增长。从银行层面看,股市能将企业经营风险分散给千千万万的投资者,从而实现风险的社会化。可以说,股市的分散风险功能关乎金融稳定。一旦股市暴跌乃至进入长期低迷不振期,势必会促使投资者逐渐远离市场,将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系统。股市本身并不创造财富,投资者通过投资于上市公司获得回报,形成资金循环,具有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重要作用,有助于促进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但股市如果暴涨暴跌,股票市值从过分虚高到大量蒸发,在巨幅波动的市场中,大资金往往利用其固有的信息、人脉等优势不断聚集财富,而由中小投资者埋单,这样的社会财富再分配就会造成社会贫富分配更加悬殊,增大金融风险,诱发一系列社会尖锐冲突。  为了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我们亟须培育股市的“慢牛”和“健康牛”行情。这对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功莫大焉。不过,笔者要强调的是,营造股市的慢牛局面,不宜通过政策暗示等手段,只能靠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  要说股市的“慢牛”,美国股市是个很好的借鉴样本。上世纪80年代,美国通过在、货币等关键金融要素上的重大改革,再加上与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推动股市形成了长达30多年的长期向上的趋势,即“大慢牛”行情。尽管该“大慢牛”行情因2008年金融危机而滑落,但很快就于2009年3月后走出新一轮牛市,而这新一轮牛市迄今已持续了6年之久,目前还在继续。华尔街股市长时间的“慢牛”,对美国甚至全球经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让美国以全新的形态维持了对全球的支配力:带动了债券等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深化,扩大了金融市场;使得退休基金及其他体现公众利益的机构投资者更加深度地与资本市场互动,公司所有权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促进了其国民财富的良性循环;对以信息技术尤其是公司群体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大大推动了美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促使相当一批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企业。  而剖析美国股市慢牛行情的成因,大致可以列出这么几点:比如因为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分红回购力度大,这当然得益于在美国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较为健全;又如机构投资者占比高,机构投资集体决策后就会坚决执行,不会因股市涨跌而变化;再如有完备的做空机制能有效制约股指一味快速上涨;再一条,笔者以为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打击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法律制度较为健全,且执法一丝不苟。  当前,沪深股市存在着诸多形成“慢牛”的有利因素,例如,趋势性向下的、日趋活跃而花样层出不穷的兼并收购、中国版积极股东主义的出现、新一轮国企分拆上市、上市公司市值量级的跃升、产业内大整合等等,以股市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将从边缘化的处境中逐渐复苏,慢慢回到金融系统的中心位置。对于资本市场的管理者来说,吸收美国模式的长处,及时再造结构,推动沪深股市逐步进入“慢牛”和“健康牛”,这是个很好的时机。一是要完善和规范制度,加快市场化建设,尽量减少对股市运行的政策干预,规范和引导股市的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尽快制定与《证券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完善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时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股市造假等违规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与此同时,加快完善A股上市公司治理制度,提升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并丰厚投资者,夯实慢牛的根基。形成制约个股短期过度泡沫炒作的融券做空机制,三是培养理性的中小投资者,有什么样的市场,就有什么样的投资人,有了慢牛的市场环境,才会引导投资人放弃追涨杀跌而着眼长期受益。
(责任编辑:DF143)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cn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4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沪深股市何时能形成“慢牛”“健康牛”
□刘满平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培育的“慢牛”和“健康牛”。这对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功莫大焉。而营造股市的慢牛局面,不宜通过政策暗示等手段,只能靠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靠完善和规范制度,加快市场化建设,减少对股市运行的政策干预,制定与《证券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形成制约个股短期过度泡沫炒作的融券做空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股市造假等违规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股市的适度繁荣,能为实体经济扩大股权融资,降低过高负债,减少财务成本创造条件,更能为形成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局面营造市场氛围。但是,股市暴涨暴跌的非理性波动,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对社会,后果都是相当严重的,需要及早防范和应对。股市非理性波动往往有着类似特征。据统计,自 1990年12月以来沪深股市有过10多次非理性波动,主要集中于2008年,有6次,2006年2次,其余4次分别发生在1996年、1997年、2000年、2002年。这种非理性波动都有着相同的特点:短期内“暴涨、暴跌”,“政策驱动型”特征始终比较突出,而最突出的一点,是股市非理性波动往往是经济周期变换以及不成熟的投资理念、过度投机密切相互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需要股市的理性发展。从长期看,在一定程度上,股市正常波动可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的好坏与快慢,经济运行的状况也决定了股市的基本面。然而,股市与经济的关系不仅表现为是简单的“晴雨表”关系,它对经济也会有反作用。如果股市健康与繁荣,就会对经济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对经济产生反向的阻碍作用。例如,在2010年至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高速增长时,股市却持续下跌,就严重损伤了投资人对经济增长的信心。而股市一旦出现暴涨暴跌,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对经济运行甚至整个社会,后果都是相当严重的。股市暴涨时,在财富效应的诱惑下,的募集资金、闲置资金都会争相流入股市,而忽略实体经济本身的发展,以致实体经济得不到充足资金的支持。而、、信托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变相压缩了本该提供给实体经济中的资金额度,造成需要资金的企业拿不到钱,而上市公司则源源不断地圈钱,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严重不匹配,遂使市场风险进一步聚集。同时,这也对衍生品等金融创新产生消极影响,尤其银行违规资金入市、证券机构违规透支、机构大户操纵市场等
违规违法事件频发,助长投资者的投机意识与赌博心理,加剧股市震荡,消解了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股市暴跌时,首先损害的是股市的融资功能,使企业和居民投资转向保守。同时,股市暴跌使得居民财产性收入缩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需求增长。从银行层面看,股市能将企业经营风险分散给千千万万的投资者,从而实现风险的社会化。可以说,股市的分散风险功能关乎金融稳定。一旦股市暴跌乃至进入长期低迷不振期,势必会促使投资者逐渐远离市场,将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系统。股市本身并不创造财富,投资者通过投资于上市公司获得回报,形成资金循环,具有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重要作用,有助于促进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但股市如果暴涨暴跌,股票市值从过分虚高到大量蒸发,在巨幅波动的市场中,大资金往往利用其固有的信息、人脉等优势不断聚集财富,而由中小投资者埋单,这样的社会财富再分配就会造成社会贫富分配更加悬殊,增大金融风险,诱发一系列社会尖锐冲突。为了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我们亟须培育股市的“慢牛”和“健康牛”行情。这对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功莫大焉。不过,笔者要强调的是,营造股市的慢牛局面,不宜通过政策暗示等手段,只能靠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要说股市的“慢牛”,是个很好的借鉴样本。上世纪80年代,美国通过在利率、货币等关键金融要素上的重大改革,再加上与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推动股市形成了长达30多年的长期向上的趋势,即“大慢牛”行情。尽管该“大慢牛”行情因2008年金融危机而滑落,但很快就于2009年3月后走出新一轮牛市,而这新一轮牛市迄今已持续了6年之久,目前还在继续。华尔街股市长时间的“慢牛”,对美国甚至全球经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让美国以全新的形态维持了对全球的支配力:带动了债券等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深化,扩大了金融市场;使得退休基金及其他体现公众利益的机构投资者更加深度地与资本市场互动,公司所有权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促进了其国民财富的良性循环;对以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群体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大大推动了美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促使相当一批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企业。而剖析美国股市慢牛行情的成因,大致可以列出这么几点:比如因为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分红回购力度大,这当然得益于在美国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较为健全;又如机构投资者占比高,机构投资集体决策后就会坚决执行,不会因股市涨跌而变化;再如有完备的做空机制能有效制约股指一味快速上涨;再一条,笔者以为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打击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法律制度较为健全,且执法一丝不苟。当前,沪深股市存在着诸多形成“慢牛”的有利因素,例如,趋势性向下的利率、日趋活跃而花样层出不穷的兼并收购、中国版积极股东主义的出现、新一轮国企分拆上市、上市公司市值量级的跃升、产业内大整合等等,以股市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将从边缘化的处境中逐渐复苏,慢慢回到金融系统的中心位置。对于资本市场的管理者来说,吸收美国模式的长处,及时再造结构,推动沪深股市逐步进入“慢牛”和“健康牛”,这是个很好的时机。一是要完善和规范制度,加快市场化建设,尽量减少对股市运行的政策干预,规范和引导股市的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尽快制定与《证券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完善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时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股市造假等违规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与此同时,加快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提升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并丰厚投资者,夯实慢牛的根基。形成制约个股短期过度泡沫炒作的融券做空机制,三是培养理性的中小投资者,有什么样的市场,就有什么样的投资人,有了慢牛的市场环境,才会引导投资人放弃追涨杀跌而着眼长期受益。(作者系学者,中国经济学会理事)微信扫一扫,关注您的私人投资管家——投资早班公众号:投资早班车(qqtzzbc)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领涨领跌板块
板块名称涨跌幅领涨股------------------------------
板块名称涨跌幅领涨股------------------------------
[责任编辑:katezhao]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老客户三年零利率
送东风标致自动帐篷
千元抵扣+两年零利率
最高贴息6180元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关于“股市健康”的新闻
据新华社4月29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较好开局。
中国证券网讯 据新华社4月29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较好开局。
苏富比以香港地区著名藏家叶承耀医生的明式家具收藏展正为10月香港春拍热身,恰逢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海内外舆论聚焦。在苏富比香港艺术空间现场,就当前中国经济趋势、股票市场动荡与人民币贬值对中国艺术市场的影响,记者对苏富比亚洲区总裁程寿康作了专访。
本周前两日A股连续下跌,周三深沪综指止跌回升,但尚未收复周一周二的失地。总体来看,经过几轮宽幅振荡达到清洗筹码的目的之后,A股市场将变得更加健康。新股发行与月末钱紧“共振”近期A股已出现连续几周的“红周一”,但本周一却收阴线,这引起了投资者的警惕,于是周二市场出现了多杀多的情况,沪指一度跌至2200点,最为聚集人气的创业板综指也大挫,使得市场又出现“本轮反弹结束”的声音。
2015年6月以来,中国遭遇强烈的股市波动。7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宏观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企稳中仍然面临一定压力。当下,在国内外极端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中国仍是国际直接投资重要的流入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在迅速增加,中国的外贸状况正趋好转。“中国经济在2015年企稳向好,而且这种企稳的态势会进一步加强。”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有完全的、充分的信心,2015年全年能实现年初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实现7%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并在“十三五”期间将潜在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至8%。
从大涨到暴跌,在经历了无数个涨停、腰斩、跌停之后,中国股市近期的波动如过山车般,同时随之波动的,还有股民的心情。根据研究,股市上的波动与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息息相关,不仅是下跌,大幅度的上涨同样可能引起人们心理状态的波动,甚至会引发心理问题。
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培育股市的“慢牛”和“健康牛”行情。这对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功莫大焉。而营造股市的慢牛局面,不宜通过政策暗示等手段,只能靠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靠完善和规范制度,加快市场化建设,减少对股市运行的政策干预,制定与《证券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形成制约个股短期过度泡沫炒作的融券做空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股市造假等违规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导语】期指交割日沪深股市平稳运行,“交割日魔咒”并不存在。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7月17日观点:股市健康应着眼长远发展。央广网北京7月1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今天(17日)是股指期货交易日,投资者心里犯嘀咕:今天会出现期指交割日大战吗?今天上午,沪深股市以红盘报收,沪指报3875点、涨幅1.37%,深成指的涨幅更是达到了2.7%。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外开放新格局、金融混业新时代。资本市场要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不可能脱离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也无法摆脱全球化格局下资本境内外流动的影响,更离不开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现状下的监管合力。
广州日报讯(记者张忠安)证监会昨日晚间10时左右再度回应称,目前场内融资盘运行正常,风险可控。通过HOMS接入的配资约4400亿元,而且目前风险已经相当程度地释放。同时,证监会还透露,将继续积极支持境外长期资金入市,适时启动深港通。
经历两天下跌,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牛市节奏可能会发生改变,从疯牛变成慢牛。市场上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监管层要求慢牛,证监会负责慢,央行负责牛。”许多股民不禁感慨:“监管层说的慢牛,上证负责慢,创业板负责牛。
新华网北京4月19日电(记者赵晓辉、刘开雄、陶俊洁)在沪指一路逼近4300点之际,市场情绪变得极其敏感。17日下午,四家机构联合发布通知,支持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融券交易,并扩大融券标的。这一消息引发市场担忧,认为监管层鼓励卖空,意在打压股市。
大市锦囊:本周大盘一定是到底了周末,新闻上都是利空——史上最大“抽血机”来袭A股影响新股冻结资金或超过3万亿元,此消息一出导致大盘重挫。国元证券(000728)郑旻认为,这个消息估计手上仓位重的投资。
编者按:监管部门对A股“降杠杆”的决心非常坚决,去年四季度掀起的“杠杆上的牛市”已经划上了休止符。尽管目前券商的融资类业务依然以两融为主,但是伞型信托具有“放大资产”和“增量资金”的作用,A股行情火爆之后,包括银行体系的资金以及社会闲散资金,都可能借道种种渠道渗透进入股市。
来自同花顺的数据显示,2014年有约70家上市公司被反腐风暴席卷,涉及众多行业。这些被反腐风暴吹到的上市公司,多数出现了业绩下滑、高管辞职、融资能力下降等问题,有的甚至被迫找接盘方破产重组。影响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上市公司的质量存在问题。众多上市公司涉腐,给股市健康发展敲响了警钟。在前些年的上市过程中,有些企业是通过不规范行为获得上市机会的,是借助诸如腐败等行为维持企业生存的。
昨日,A股延续强劲上涨势头,上证综指涨1%逼近2300点大关,“四连涨”后也创下15个月的新高。自今年7月下旬以来,股市行情总体转暖,出现强劲的反弹走势,“牛市论”因此不绝于耳。新华社为此近日接连发文,探索股票行情的走势,如8月31日的《中国需要“有质量的牛市”》,以及9月1日接连发布的多篇文章如《牛熊争辩下的中国股市将向何方》等,在探索股市行情发展时,也表达了对“搞活股市”以及“有质量的牛市”的期盼。
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但结构性调整导致新一轮股市的牛市已经到来。P2P领域的机会亦值得把握。通过层层挑选的50名高净值参会者,有幸分享了书画大师的精美作品和其它诸多奖品《投资者报》记者 刘亮日,北京国子监孔庙东殿热闹起来,由《投资者报》和九斗鱼在线理财服务平台共同举办的“高净值投资者财富汇”在这里隆重举行,经过精心挑选的高净值投资者与来自证券界、互联网金融界、书画界及形体管理界的大咖们零距离畅谈为“财富、艺术与健康”领域的热门话题。
周二,新华网发表了题为《规范融资融券,让牛市更加健康地向前走》的文章,认为证监会在周一盘后的解读为暴跌中的股市吃了“定心丸”,市场有望企稳回升,平稳运行。上周五,证监会出手打击违规资金进入股市,暂停中信、海通、国泰君安新开融资融券账户三个月,并对民生、广州、招商等九家券商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证监会一直以来没有放松对市场操纵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12月19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例行发布会上称已对涉嫌操纵18只股票的涉案机构和个人进行立案调查,且已于近期开展了打击市场操纵的专项执法行动。监管层依托大数据织就的恢恢“捕鼠”天网时刻处于戒备状态,此举将让投资者期盼的“健康牛”走得更稳健、更长远一点。
道琼斯工业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
标普500指数
美元/人民币沪深股市何时能形成“慢牛”“健康牛”
  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培育股市的“慢牛”和“健康牛”行情。这对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功莫大焉。而营造股市的慢牛局面,不宜通过政策暗示等手段,只能靠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靠完善和规范制度,加快市场化建设,减少对股市运行的政策干预,制定与《证券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形成制约个股短期过度泡沫炒作的融券做空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股市造假等违规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股市的适度繁荣,能为实体经济扩大股权融资,降低过高负债,减少财务成本创造条件,更能为形成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局面营造市场氛围。但是,股市暴涨暴跌的非理性波动,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对社会,后果都是相当严重的,需要及早防范和应对。  股市非理性波动往往有着类似特征。  据统计,自 1990年12月以来沪深股市有过10多次非理性波动,主要集中于2008年,有6次,2006年2次,其余4次分别发生在1996年、1997年、2000年、2002年。这种非理性波动都有着相同的特点:短期内“暴涨、暴跌”,“政策驱动型”特征始终比较突出,而最突出的一点,是股市非理性波动往往是经济周期变换以及不成熟的投资理念、过度投机密切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济增长需要股市的理性发展。从长期看,在一定程度上,股市正常波动可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的好坏与快慢,经济运行的状况也决定了股市的基本面。然而,股市与经济的关系不仅表现为是简单的“晴雨表”关系,它对经济也会有反作用。如果股市健康与繁荣,就会对经济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对经济产生反向的阻碍作用。例如,在2010年至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高速增长时,股市却持续下跌,就严重损伤了投资人对经济增长的信心。而股市一旦出现暴涨暴跌,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对经济运行甚至整个社会,后果都是相当严重的。  股市暴涨时,在财富效应的诱惑下,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闲置资金都会争相流入股市,而忽略实体经济本身的发展,以致实体经济得不到充足资金的支持。而银行、保险、信托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变相压缩了本该提供给实体经济中的资金额度,造成需要资金的企业拿不到钱,而上市公司则源源不断地圈钱,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严重不匹配,遂使市场风险进一步聚集。同时,这也对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产生消极影响,尤其银行违规资金入市、证券机构违规透支、机构大户操纵市场等金融市场违规违法事件频发,助长投资者的投机意识与赌博心理,加剧股市震荡,消解了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股市暴跌时,首先损害的是股市的融资功能,使企业和居民投资转向保守。同时,股市暴跌使得居民财产性收入缩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增长。从银行层面看,股市能将企业经营风险分散给千千万万的投资者,从而实现风险的社会化。可以说,股市的分散风险功能关乎金融稳定。一旦股市暴跌乃至进入长期低迷不振期,势必会促使投资者逐渐远离市场,将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系统。股市本身并不创造财富,投资者通过投资于上市公司获得回报,形成资金循环,具有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重要作用,有助于促进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但股市如果暴涨暴跌,股票市值从过分虚高到大量蒸发,在巨幅波动的市场中,大资金往往利用其固有的信息、人脉等优势不断聚集财富,而由中小投资者埋单,这样的社会财富再分配就会造成社会贫富分配更加悬殊,增大金融风险,诱发一系列社会尖锐冲突。  为了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我们亟须培育股市的“慢牛”和“健康牛”行情。这对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功莫大焉。不过,笔者要强调的是,营造股市的慢牛局面,不宜通过政策暗示等手段,只能靠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  要说股市的“慢牛”,美国股市是个很好的借鉴样本。上世纪80年代,美国通过在利率、货币等关键金融要素上的重大改革,再加上与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推动股市形成了长达30多年的长期向上的趋势,即“大慢牛”行情。尽管该“大慢牛”行情因2008年金融危机而滑落,但很快就于2009年3月后走出新一轮牛市,而这新一轮牛市迄今已持续了6年之久,目前还在继续。华尔街股市长时间的“慢牛”,对美国甚至全球经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让美国以全新的形态维持了对全球的支配力:带动了债券等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深化,扩大了金融市场;使得退休基金及其他体现公众利益的机构投资者更加深度地与资本市场互动,公司所有权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促进了其国民财富的良性循环;对以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群体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大大推动了美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促使相当一批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企业。  而剖析美国股市慢牛行情的成因,大致可以列出这么几点:比如因为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分红回购力度大,这当然得益于在美国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较为健全;又如机构投资者占比高,机构投资集体决策后就会坚决执行,不会因股市涨跌而变化;再如有完备的做空机制能有效制约股指一味快速上涨;再一条,笔者以为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打击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法律制度较为健全,且执法一丝不苟。  当前,沪深股市存在着诸多形成“慢牛”的有利因素,例如,趋势性向下的利率、日趋活跃而花样层出不穷的兼并收购、中国版积极股东主义的出现、新一轮国企分拆上市、上市公司市值量级的跃升、产业内大整合等等,以股市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将从边缘化的处境中逐渐复苏,慢慢回到金融系统的中心位置。对于资本市场的管理者来说,吸收美国模式的长处,及时再造结构,推动沪深股市逐步进入“慢牛”和“健康牛”,这是个很好的时机。一是要完善和规范制度,加快市场化建设,尽量减少对股市运行的政策干预,规范和引导股市的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尽快制定与《证券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完善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时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股市造假等违规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与此同时,加快完善A股上市公司治理制度,提升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并丰厚投资者,夯实慢牛的根基。形成制约个股短期过度泡沫炒作的融券做空机制,三是培养理性的中小投资者,有什么样的市场,就有什么样的投资人,有了慢牛的市场环境,才会引导投资人放弃追涨杀跌而着眼长期受益。
财富放送 广东广播电视台财经互动第一平台,与明星主持亲密互动,打造您的财富大伽朋友圈。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财富放松微信号:cffsf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财富动力网无关。财富动力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应当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乐慢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