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模沈航2017.02.25对河口村沈中坞工程招标时间

简介/对河口村
  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对河口村
  对河口村为镇区西部山区,有银子山、荷叶尖、岩山顶、铁金岭、小箬岭、方家山等组成,最高的荷叶尖为海拔463米,北有本县最大的水库:对,库容量1.469亿立方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土地潮湿肥沃,适合林木与山区作物。
历史沿革/对河口村
  对河口村唐时属武康县武都乡。梁开平四年,吴越王钱缪并二十乡为十三乡,
仍辖于武都乡。宋时,又加合并,大中祥符年间止管五乡,在武都乡辖区。明朝时,据嘉靖《武康县志》记载,划四乡十八都七十五里,为武都乡九都。清时,武康县分四乡十八都,南北二界78保599庄,辖区为西乡九都,辖三保一十五庄。民国三十年(1941)据《浙西行政区域图》载,武康县划分三区二镇十四乡,辖区辖属区英红乡。民国三十四年(1945)武康县划分为四镇六乡,村区划归。1949年5月解放,武康县划为4区25乡,辖区为莫干区的。1956年区并乡,武康县划为十个乡,九都乡分别并入筏头乡与。1958年武康德清两县合并,成立人民公社,辖区划归莫干公社。1961年5月社队调整,辖区仍归为筏头与千秋两个公社。1964年7月,筏头与千秋两个公社的西岑、银子山、对河口、东风四个大队和千秋公社新华大队划出,建立对河口人民公社。1983年,对河口人民公社改为对河口乡。1992年并入武康镇,下辖东风、沈中坞、对河口、西岑、银子山五个村。1999年,上柏、三桥、秋山并入武康镇,武康镇下辖58个行政村。2000年,行政村撤并,由58个合并为38个,东风、沈中坞、对河口、西岑、银子山合并为对河口村。
村庄发展/对河口村
  原沈,据道光《武康县志》载,沈中坞在县西十二里,世传沈攸之居此,故名。沈攸之,南朝宋武康人,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沈中坞旧名坞,别名里八都
,下辖6个自然村,即:西坞、东坞、、陆家坞、思仰堂、庄村畈,有9个村民小组,255户,855人,村委驻地在西坞,有耕地874亩,其中水田691亩,旱地183亩,茶地120亩,山林面积5751亩,用材林982亩,毛竹山396亩,小竹山1806亩,其他山1045亩,早园竹779亩,干水果793亩。沈中坞村清时为南乡八都一保六庄、七庄、八庄。民国时为余英镇 保。解放初期为城郊区千秋乡沈中坞村。1956年为千秋乡新华高级社。1958年为千秋公社新华生产队。1961年为千秋公社新华大队。1964年7月,筏头公社划为筏头、对河口两公社,新华大队划归对河口公社。1981年因与三桥公社星华大队同音,更名为沈中坞大队。1984年为对河口乡沈中坞村。1992年对河口乡划归武康镇,2000年,原对河口乡的沈中坞、东风、西岑、银子山、对河口合并为对河口村。
  原对河口村,辖4个自然村,即庙坞里、后村、枫、十亩里,有7个村民小组,254户,972人,村委驻地在庙坞里,有耕地431亩,其中水田387亩,旱地44亩,茶地190亩,山林4874亩,其中:用材林689亩,薪炭林601亩,毛竹山405亩,其他山929亩,早园竹230亩,干水果1960亩,7亩。对河口村清时为西乡九都一保一庄、二庄、三庄、九都三保一庄、五庄。民国时为英红镇 保。解放初期为莫干山区九都乡。1956年为筏头乡对河口农业合作社。1958年为莫干山公社对河口生产队。1961年为筏头公社对河口生产队。1961年为筏头公社对河口生产大队。1964年7月,筏头公社划为筏头、对河口两公社,为对河口公社对河口大队。1984年为对河口乡对河口村,1992年对河口乡划归武康镇,为武康镇对河口村。2000年与沈中坞、西岑、东风、银子山合并为新的对河口村。
  东风村,辖2个自然村,即:长滩、东岑坞,8个村民小组,291户,962人,村委在对。有耕地面积313亩,其中水田273亩,旱地40亩,茶地129亩,山林5362亩,其中用材林742亩,薪炭林39亩,毛竹山2266亩,小竹山121亩,其他山1863亩,早园竹276亩,干水果55亩。东风村清时为西乡九都二保一庄、二庄、八都一保八庄等。民国时,东岑坞为三民乡,长滩为余英镇。解放初期为莫干山区九都乡,1956年为筏头乡,1958年为莫干山公社东风生产队。1961年为筏头公社东风大队。1984年为对河口东风村。1992年为武康镇东风村,2000年与对河口、沈中坞、西岑、银子山合并为对河口村。
  西岑村,因村在西岑坞,故名。西岑村辖3个自然村,即:沈家口、李家口、石门坑,有6个村民小组,148户,527人,村委驻地在沈家口。有耕地面积235亩,其中水田178亩,旱地57亩。茶地60亩,山林面积6668亩,用材林1590亩,薪炭林364亩,毛竹山2362亩,小竹山163亩,其他山2094亩,早园竹40亩,干水果55亩,鱼荡78亩。西岑村清时为西乡九都二保五庄。民国时为三民乡。解放初期为莫干区九都乡西岑村,1956年为西岑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为莫干公社西岑生产队,1961年为筏头公社西岑大队,1964年划归对河口公社。文革时改名跃进大队,1979年复原名。1984年为对河口乡西岑村,1992年对河口并入武康镇。2000年与对河口、东风、沈中坞、银子山合并为武康镇对河口村。
  银子山村,以山得名。道光《武康县志》载,凝紫山,在县西,俗呼银子山,辖3个自然村,即:银子山、穗岗坞、大箬岭,有7个村民小组,727人,村委驻地在银子山。有耕地面积205亩,其中水田177亩,旱地28亩,茶地30亩,山林9293亩,其中,用材林1415亩,薪炭林607亩,毛竹山3822亩,小竹山194亩,其他山3180亩,早园竹75亩。银子山村清时为西乡九都三保二庄、三庄。民国时为英红镇, 保,解放初期为莫干区筏头乡,1956年为筏头乡银子山合作社。1958年为莫干公社银子山生产队。1961年划归筏头公社银子山大队。1964年为对河口公社银子山大队。文革时改为红卫大队,1979年恢复原名。1984年为对河口乡,1992年对河口乡并入武康镇,2000年与对河口、西岑、东风、沈中坞合并为对河口村至今。
经济发展/对河口村
  对河口村地处西部山区,境内群山环抱,山峦起伏。全村有山林32497亩,其中毛竹山12150亩,小竹山2744亩,板栗3158亩,杨梅100亩,黄花梨150亩,茶园400亩,耕地1866亩,其中水田1514亩。毛竹积蓄量162万支,小竹10000担。
  对河口1963年就办起轻工机械厂,1970年办起砩石矿,1980年办起绸厂,1985年办起第二地毯厂。20世纪90年代之后,村里的佐力药业、王荣食品、金三叶食品、庆荣工艺等,走出本村,进入武康经济开发区,成为武康的龙头企业与规模企业。
文化教育/对河口村
  对河口村现有东风小学1所,有教师16名,学生210名。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2名。
对河口村喝上自来水/对河口村
  昨天,武康对河口村十四组62岁的村民马锡卿泡上一杯清茶后,一股茶香扑鼻而来。喝上一口,老马笑了,他说,多亏了这又干净又“甜”的水库水,才能泡出这么香的茶。
  这种喝水甜,喝茶香的日子,靠的就是一管连接出水管的自来水。在马锡卿家,记者看到,水槽边装着两个水龙头,两股水流“哗哗”地分别从两个水龙头里流出。老马告诉记者,这水流急的,是今年刚刚新装的,水是对河口水库的自来水;水流缓的,是自己从后山接下来的山水。
  据了解,对河口村十四村位于对河口水库的西北边。本就是对河口水库移民的十四村200多户村民喝不上对河口水库清洁的水,一直以来吃的、用的都是山水或者是井水。马锡卿告诉记者,由于当地的山上都是石灰岩,山水和井水中含有大量的钙离子,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水质。“烧出来的水,闻起来都有股石灰水的味道。”在老马家里,记者看见,一个以前用于烧水的水壶边上,已形成了厚厚的一层水垢。
  近年来,随着我县大力推进“供水一体化工程”,对河口水库开始承担起武康和东部乡镇群众饮水的责任。但是,对于生活在对河口周边的村民来说,水库的水却始终没有由低到高地流进他们的家。
  今年9月开始,水流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据了解,从2008年11月开始,对河口村党委就着手对对河口集镇、东风片和十四村等区域实施自来水管网建设,受益人口近2000。截至今年9月,全村已铺设管网1.8万多米,村里还专门建造一间机房,购置了一套自来水净化过滤设备,总投入近150万元。
  在机房边,村干部马腾伟指着一根大水管说,这根水管是对河口水库往水厂送水的总水管,他们在水管上开了个口子,接上了一根小水管,水从总水管流进净化过滤设备,经过处理后,再流向村民家中。这一过程,为村民喝上更干净的自来水提供了保障。“水管是 24小时自动进水,这保障了居住在东风片山上的村民,在旱季也能舒舒服服地用上自来水。”
  据介绍,对河口村共有4000多村民。村党委书记沈虎林说,对于那些需要安装自来水的农户,村里会想办法尽量加以解决。他表示,明年村里将继续对沈中坞片的200多户村民进行自来水管网安装。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2:36:25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还没有帐号? 赶紧
半路出家的德清匠人 铁了心要烧德清瓷
UID:533650
在线时间13小时
银元206粮票0好评1217
银元206好评1217
在线13 小时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而瓷器的发源地就在东苕溪流域的德清县一带。解放初期,由于考古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中国陶瓷史》中,对德清窑的定义是“仅存在于东晋到南朝,历时100多年。”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考古学家们发现德清窑不单历史悠久,而且传承有序,自成体系。现在存世的德清窑陶瓷残器较多,成器很少。如何让德清陶瓷重新“笑傲江湖”?800) window.open('/pics/Day__f4dd.jpg?240791');" style="max-width:8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800)this.width=800;" > 今年48岁的冯铁海正在解答着这道难题。他说:“德清瓷器已经成为德清的骄傲,我作为德清人,让古老的瓷器重新焕发光彩,责无旁贷!”沉醉在陶瓷碎片中在德清县武康街道对河口村沈中坞自然村的庄村畈路口,有一个写着“六一古寺1300米”的路牌。循着小路往山坳走,红顶黄墙的“六一古寺”下面有个规模不大的池塘和院落,院落大门上书写着“德清窑”。这里就是冯铁海秘密钻研陶瓷技艺、拉坯烧制德清窑陶瓷的地方。800) window.open('/pics/Day__e3ad06bdf362f.jpg?292788');" style="max-width:8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800)this.width=800;" > 500多平方米的院落里,到处是陶瓷碎片,外行人根本分不清是那个年代的。走进工作室,环绕墙壁的层层木架上,摆满了各个时期的德清窑陶瓷碎片。茶几上摆放着德清各类志书和陶瓷类书刊。“近年来,武康城东、城西都在大规模建设,以前的村子都被拆迁,陆陆续续变成一个个小区,我几乎每天都到这些工地上转悠,这些瓷片都是捡来的。”冯铁海指着一件晋代的德清窑油灯残件说:“这个瓷片是在清河桥北、乌回山南,一个河道疏通工程工地上捡到的。”800) window.open('/pics/Day__533650_fd5ac.jpg?218516');" style="max-width:8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800)this.width=800;" > 在十多年的业余时间里,冯铁海已经捡了五万多件(片)陶瓷碎片。每片经过清洗后,都标注上捡拾的地点,他说:“有些残件上淤泥非常难洗,坐在河埠头洗了半天,累得腰酸背痛,才把纹饰和文字显现出来。”为追求辞去工作冯铁海的家就在对河口村,童年时常与小伙伴在水库边用散落的瓷片打水漂。对陶瓷情有独钟的他,自幼就收藏了花瓶、酒瓶,碟碗、茶具等各类陶瓷器物。在德华集团工作的16年中,他经常在武康、洛舍之间往返,对遍布于洛舍山坡田野的古窑址了如指掌,更触发了他要动手做瓷的念头。2008年4月,在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共同召开的“瓷之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确认: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的商周时期窑区,无论是从生产时间、窑址规模,还是窑址产品种类、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已有充分理由可以认为,德清地区是商周时期的制瓷中心,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这个消息一下点燃了冯铁海的“制瓷情结”。于是,他辞职回到家乡专门学习德清瓷制作。800) window.open('/pics/Day__4c27da2c6a3b.jpg?277666');" style="max-width:8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800)this.width=800;" > “尽管我是个半路出家的瓷匠,但我不忘童年爱瓷的初心。”冯铁海说:多年来,通过向古人流传的作品、向名家的专著、向老工匠学习,他的作品已经在省内小有名气,两次参加了“浙窑”作品展,均获二等奖,展出的作品被观众当场订购。坚定走自己的路冯铁海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不是到各个工地捡拾陶瓷碎片,就是去寻找适合烧瓷的泥土,足迹踏遍德清境内的山坡荒地。遇到雨雪恶劣天气,他就呆在瓷片堆中不停翻看,与古人对话、寻找灵感。800) window.open('/pics/Day__c3f6e36d06c6b.jpg?200049');" style="max-width:8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800)this.width=800;" > 常言道:十窑九不成。烧陶瓷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烧钱。冯铁海说,他每个月都要烧一炉窑,花费很多。如果按照烧一炉柴窑的成本3万元计算,近年来,仅在烧窑上就投入了100多万元。冯铁海说:“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回忆8年前初次接触陶瓷制作,没有技术,资金不足,缺乏资深的老师,那是最烦闷的阶段。”经过这些年的摸索,他结交了许多名师益友,特别是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的很多老师学生,经常来这里交流制作,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更让他从实践上掌握了不同瓷器的烧制过程。800) window.open('/pics/Day__ed3dade583e66.jpg?184162');" style="max-width:8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800)this.width=800;" > 在冯铁海的工作室里,除了卧室和卫生间,其余的空间都被各种碎片和成品塞得满满当当。他说,德清窑烧出的瓷器钟灵毓秀,历经风霜,在历史文化长河中散发着绚烂的光彩。作为德清人,他铁了心要用德清土、德清釉,把各个时期德清窑有代表性的作品烧出来,真正成为德清窑的文化传承人。很多朋友问他,一个人天天在山里待着不寂寞吗?他回答,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还怕寂寞吗?内心宁静,才是最佳的状态,也是最好的生活。
UID:492658
在线时间0小时
银元798粮票0好评30
银元798好评30
在线0 小时
内容来自[]
UID:489199
在线时间0小时
银元12粮票0好评3
银元12好评3
在线0 小时
我可以过来学徒吗
内容来自[]
UID:540629
在线时间0小时
银元1424粮票0好评12
银元1424好评12
在线0 小时
内容来自[]
UID:95385
在线时间1341小时
银元3814粮票0好评26
银元3814好评26
在线1341 小时
冯总,,兔宝宝地板前老总。附近还有个新建的小庙,环境很不错
内容来自[]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还是做个文不成武不就的平头百姓吧
UID:545740
在线时间0小时
银元3022粮票0好评4
银元3022好评4
在线0 小时
内容来自[]
UID:569784
在线时间0小时
银元242粮票0好评26
银元242好评26
在线0 小时
内容来自[]
UID:554953
在线时间0小时
银元17粮票0好评0
银元17好评0
在线0 小时
老板已经发财了
内容来自[]
UID:562650
在线时间1小时
银元125粮票0好评13
银元125好评13
在线1 小时
这位老板人真不错,一位标准的国学文化的传承者,待人接物也很好,还潜心中医文化,他那住宿就是个世外桃源…
内容来自[]
UID:562650
在线时间1小时
银元125粮票0好评13
银元125好评13
在线1 小时
:老板已经发财了&( 11:48)&他是位修行者好不!
内容来自[]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 快捷登录:
公告:如果您的回复没有立即显示,可能自动进入审核,一般5分钟左右会审核通过,请见谅!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南太湖论坛中发表的内容仅代表村民个人的观点,南太湖论坛并不一定持认同的态度。
南太湖论坛中如果有村民发表不实内容,侵害到您个人或者团体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投诉。
南太湖论坛中发表的所有文字、照片、音频、视频及其他原创内容的版权全部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烦请联系作者。
南太湖论坛中如果有村民转载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照片、音频、视频)未经授权,请您联系村民或者管理员给予删除。> 村会玩 | 德清对河口村,惊艳你的冬天
村会玩 | 夏有乔木冬赏雪,莫干山下的这个村庄美翻了!
相比因洋家乐闻名的德清莫干山镇,德清县政府所在的武康街道似乎与风花雪月沾不上关系。不过今天,小编向您推荐的这个村庄,恰恰就是在武康。它的名字叫做对河口村,坐落于武康西面,莫干山南麓。
竹林环抱的小村
这里有一个面积约3.7平方公里的大水库——对河口水库,库容量1.47亿立方米,是40多万德清人的“大水缸”。
水库周边群山环抱、林木葱郁,湖岸曲折多姿,站在湖心小岛上,可饱览湖光山色。北面有一小山伸入湖中,曰美女峰,南面湖畔,花果成林,栽植着杨梅、桃、板栗等多种果树,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
对河口水库
绕着水库,沿蜿蜒山路向上攀登,便可进入村中。对河口原名九都乡,因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对河口水库而更名,后来撤乡改村,现由对河口、沈中坞、银子山、西岑和东风等5个自然村组成。
从2015年开始,一些高端民宿开始在村中兴起。比如说这家格调与人气超高的“隐西39”。
雪中的“隐西39”
竹林翠湖环绕,抬头望得星空,开窗听见溪流潺潺。更厉害的是,在最淡季的莫干山,隐西却人气非凡。这不仅仅是它独具匠心的设计,更多是因为这里的主人楼姐带给每一位客人的温暖。这温暖,就像冬日里的那把火,照亮了冰雪纷飞的莫干山。
还有这间名叫“山水谈”的民宿,隐匿在水杉耸立的林荫小道边,背靠大山,屋前是一整片浓密的竹林,夏天枝叶茂密的时候,把两栋小屋盖得严严实实,只留下一条石板小路指出林中另有洞天。
穿过茂密的竹林,方可见“山水谈”
老板之一的陈飞波,是位知名的室内设计师。圈里人都叫他波波,用时髦些的话说,波波是个“跨界达人”。他设计室内空间——譬如“江南布衣”、“速写”的店铺;他也设计家具——譬如木面铁脚高吧凳。
这个边建造边设计的院落内外,既有东方式的含蓄,又兼具工业时代的厚重感。室内则大量采用实木加黄铜元素,构建出质朴厚重的风格。山间清冽泉水涓涓流入泳池,流淌的是大自然的味道。
山间清冽泉水涓涓流入泳池
据村党委书记金大勇介绍,现在村里一共有4家精品民宿,全部都是由来自于杭州的白领精英或艺术家们开办的。村庄远离尘嚣,清静自在,很多人只看过一眼,便一下子爱上了她。还有4家民宿预计于今年5月前后开张。
除了民宿外,游客可以参观对河口村文化礼堂,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鳌鱼灯,也可体验鳌鱼灯的制作工艺。据村里的老人们介绍,鳌鱼灯是用竹篾扎成骨架,以夸张手法绘制、装饰,灯头如龙,灯身如鱼,整盏灯五颜六色、鲜艳绚丽。
对河口村文化礼堂
鳌鱼灯表演至少要36人组成,其中“鳌鱼”灯16盏、“野鱼”灯4盏、荷花灯4盏,头、尾灯各一盏,还要有2副锣鼓伴奏。表演时每人一灯举柄而舞,以走阵图为主,表现鱼类的生活习性并融入龙灯的一些舞技,表演阵势有“里元宝”、“外元宝”、“金锁阵”、“排门阵”、“剪刀绞”、“金钱挽”、“梅花阵”、“六角双十字”、“穿阵四角”、“梭阵背脊”等,动作千姿百态、变化多端。
舞动鳌鱼灯
村中的沈中坞还有大树林农庄和星期八农庄,可进行烧烤,骑马,水果采摘等户外活动,吃吃农家菜肴;在每年杨梅和板栗的成熟季节,还有好吃又好玩的杨梅和板栗的采摘活动。
公交线路:1、乘公交:杭州武林门北坐k588到达德清县城武康,再换乘310路或210路公交车到达对河口。
2、坐高铁:从杭州东站到德清站,再坐公交车到德清县城武康,再转乘以上两趟公交车即可进村。
自驾线路:走104国道达到德清县城武康,走09省道,在沈中坞路口有块大石头,写着对河口村;也可从杭州到黄湖镇,在从黄湖镇走余德线进入对河口。半路出家的德清匠人 铁了心要烧德清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而瓷器的发源地就在东苕溪流域的德清县一带。解放初期,由于考古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中国陶瓷史》中,对德清窑的定义是&仅存在于东晋到南朝,历时100多年。&随着考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而瓷器的发源地就在东苕溪流域的德清县一带。解放初期,由于考古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中国陶瓷史》中,对德清窑的定义是&仅存在于东晋到南朝,历时100多年。&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考古学家们发现德清窑不单历史悠久,而且传承有序,自成体系。现在存世的德清窑陶瓷残器较多,成器很少。如何让德清陶瓷重新&笑傲江湖&?今年48岁的冯铁海正在解答着这道难题。他说:&德清瓷器已经成为德清的骄傲,我作为德清人,让古老的瓷器重新焕发光彩,责无旁贷!&沉醉在陶瓷碎片中在德清县武康街道对河口村沈中坞自然村的庄村畈路口,有一个写着&六一古寺1300米&的路牌。循着小路往山坳走,红顶黄墙的&六一古寺&下面有个规模不大的池塘和院落,院落大门上书写着&德清窑&。这里就是冯铁海秘密钻研陶瓷技艺、拉坯烧制德清窑陶瓷的地方。500多平方米的院落里,到处是陶瓷碎片,外行人根本分不清是那个年代的。走进工作室,环绕墙壁的层层木架上,摆满了各个时期的德清窑陶瓷碎片。茶几上摆放着德清各类志书和陶瓷类书刊。&近年来,武康城东、城西都在大规模建设,以前的村子都被拆迁,陆陆续续变成一个个小区,我几乎每天都到这些工地上转悠,这些瓷片都是捡来的。&冯铁海指着一件晋代的德清窑油灯残件说:&这个瓷片是在清河桥北、乌回山南,一个河道疏通工程工地上捡到的。&在十多年的业余时间里,冯铁海已经捡了五万多件(片)陶瓷碎片。每片经过清洗后,都标注上捡拾的地点,他说:&有些残件上淤泥非常难洗,坐在河埠头洗了半天,累得腰酸背痛,才把纹饰和文字显现出来。&为追求辞去工作冯铁海的家就在对河口村,童年时常与小伙伴在水库边用散落的瓷片打水漂。对陶瓷情有独钟的他,自幼就收藏了花瓶、酒瓶,碟碗、茶具等各类陶瓷器物。在德华集团工作的16年中,他经常在武康、洛舍之间往返,对遍布于洛舍山坡田野的古窑址了如指掌,更触发了他要动手做瓷的念头。2008年4月,在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共同召开的&瓷之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确认: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的商周时期窑区,无论是从生产时间、窑址规模,还是窑址产品种类、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已有充分理由可以认为,德清地区是商周时期的制瓷中心,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这个消息一下点燃了冯铁海的&制瓷情结&。于是,他辞职回到家乡专门学习德清瓷制作。&尽管我是个半路出家的瓷匠,但我不忘童年爱瓷的初心。&冯铁海说:多年来,通过向古人流传的作品、向名家的专著、向老工匠学习,他的作品已经在省内小有名气,两次参加了&浙窑&作品展,均获二等奖,展出的作品被观众当场订购。坚定走自己的路冯铁海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不是到各个工地捡拾陶瓷碎片,就是去寻找适合烧瓷的泥土,足迹踏遍德清境内的山坡荒地。遇到雨雪恶劣天气,他就呆在瓷片堆中不停翻看,与古人对话、寻找灵感。常言道:十窑九不成。烧陶瓷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烧钱。冯铁海说,他每个月都要烧一炉窑,花费很多。如果按照烧一炉柴窑的成本3万元计算,近年来,仅在烧窑上就投入了100多万元。冯铁海说:&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回忆8年前初次接触陶瓷制作,没有技术,资金不足,缺乏资深的老师,那是最烦闷的阶段。&经过这些年的摸索,他结交了许多名师益友,特别是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的很多老师学生,经常来这里交流制作,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更让他从实践上掌握了不同瓷器的烧制过程。在冯铁海的工作室里,除了卧室和卫生间,其余的空间都被各种碎片和成品塞得满满当当。他说,德清窑烧出的瓷器钟灵毓秀,历经风霜,在历史文化长河中散发着绚烂的光彩。作为德清人,他铁了心要用德清土、德清釉,把各个时期德清窑有代表性的作品烧出来,真正成为德清窑的文化传承人。很多朋友问他,一个人天天在山里待着不寂寞吗?他回答,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还怕寂寞吗?内心宁静,才是最佳的状态,也是最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罗彬彬]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德清武康龙头口花圃
德清武康龙头口花圃
您当前的位置: >>
公司名称:
德清武康龙头口花圃
公司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所 在 地:
公司规模:
注册资本:
注册年份:
销售的产品:
德清武康龙头口花圃地址设在南太湖明珠、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湖州,浙江 湖州 武康镇对河口村沈中坞五组?,联系人是刘钊?,于日在湖州工商局登记注册挂牌成立,单位注册资本个体(万)
公司名称:
德清武康龙头口花圃
公司地址:
浙江 湖州 武康镇对河口村沈中坞五组?
邮政编码:
公司电话:
公司网址:
联 系 人:
即时通讯:
在线状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阳沈北新区2017规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