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按什么区分的

  摘要: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两大基础理论课程,在整个经管类课程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两门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教学上的区别与联系
2015年7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两大基础理论课程,在整个经管类课程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两门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在研究方法、对象和内容上又有很多区别,通过分析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差异和联系,对其两者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总结。 中国论文网 /9/view-6868535.htm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当前,各个高等院校在进行经济学讲解中,都采用了把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分开讲解的方式,微观多置于宏观之前,这主要是沿袭了凯恩斯以后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流派的做法。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多地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涉及国家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问题和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化解社会中不同利益的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稳定,主要关注资源利用问题。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很多方面都有较大区别,但是又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下将从不同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述。   1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差异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同属于经济学科,很多教材甚至把他们编著在同一本书里,但是两者却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差异。   首先,两者的基本假定具有较大差异,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假设分别是:完全理性、市场出清和完全信息,总体是承认市场的完善性,反对政府干预;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机制不完善和政府具有调节经济的能力。   其次,研究的内容看,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围绕两个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和两个主体(企业和消费者)来进行论述的,主要研究的是最为基本的单位,居民、厂商、市场等个体对象。宏观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立足于经济体整体,把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规律。两者的研究对象的差异,导致了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的方法,考察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由于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   最后,两者解决的问题不同,核心理论差异很大。微观经济学主要解决的是资源的配置问题,研究市场经济如何使得资源配置优化,进而增加社会福利,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为价格理论,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其它内容都是围绕价格理论展开的,微观经济学体系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主张政府不要对经济进行过多干预。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解决的是资源的利用问题,研究使现有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较好地保持经济稳定和增长,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其它内容也是围绕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这一核心理论展开,并指出市场不能完善地解决经济问题,必须进行政府的有效干预。   2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相互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有很多不同,但是也存在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两者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分析体系。   首先,两者研究的目的都是探究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从而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使得整个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和有效利用,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其次,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内容上存在相互联系和补充,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如何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是研究资源是如何被充分利用的,因此两者的研究内容缺一不可,缺失一个那么整个研究就会不完整,单一方面的研究也就无法进行下去。   最后,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了很多研究方法和思想,而宏观的很多内容必须依赖于对微观的研究成果才能得到,同时,微观和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经济学,不进行价值判断,只是对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和描述。   3 教学中如何利用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问题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着很多差异,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双方总的来说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科学和教学体系中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两者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要在讲解其中一门课的时候,有意识地涉及另外一门课的相关内容,比如我们在讲解微观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时候,应该提及到宏观经济学中研究经济增长时要应用此函数。同样,我们在讲解宏观经济学时,也应该对相关的微观内容进行引用和比较,对两者内在的逻辑性给予必要的阐释。   由于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地方具有统一性,因此很多微观创立的思想在宏观经济学方面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均衡的思想,是贯穿经济学的一个主要思想,它是由微观经济学所创立的,但是在宏观的很多内容研究上都得到了使用,尤其是在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上,均衡思想被大量应用,这样在讲解时,最好能够把均衡思想在微观经济学的使用和在宏观经济的使用对比,联系起来讲解。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很多方面有联系,在很多方面也有区别,因此教师有必要对两者之间比较大的区别详细进行阐述,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建立起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比如,微观经济学先是提出了几条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对整个经济学问题进行分析,他本身具有更为浓厚的演绎方法;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时,是对已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总结,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经济规律,更偏向于归纳性的思考体系,这两种分析问题的差异在学习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分析,非常有助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深入学习和掌握。   4 总结   在经济学教学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般是被分开讲解的,一般是先讲解微观,后讲解宏观,如果我们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把两门课作为一个既有所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来讲解,将割裂两门课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有机完整地去进行经济学学习,也不能完整地看待经济问题,甚至在部分问题的看待和分析上会出现冲突。综合而言,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本来就是互为依托和存在的,在教学中要注意作为整体学习和讲解。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答:经济学被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领域。
(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
发布人:圣才e书网&&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192&&
&在手机上阅读
用圣才学霸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书。
摇摇手机,摇出本书学友,交流学习!在学习中交友,在交友中学习。
答:经济学被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领域。
(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
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微观经济学研究
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所谓资源配置,是指把现有资源用于生产可供人们消费
的物品或劳务的过程。由于资源在任何经济社会中都是稀缺的,因而资源最优配置的机制必须决定资源用于何种
物品的生产以及如何实现有效率的生产。另外,在资源的所有权既定的条件下,一定的资源将是获得产品的唯一
途径。所以,资源配置问题就是决定经济社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从而构成了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
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
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
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9.实证表述与规范表述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1)实证表述和规范表述的含义
实证表述是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它试图如实地描绘经济活动并揭示其客观规律,回答“是什么,怎
么样,为什么”。实证表述的结论常常被用作规范表述命题的依据。实证分析的本质是要证实或证伪关于变量之
间关系的“假说”。这个假说,不仅是“是什么”,而必须包涵着“将是什么”命题,是一个把“是”与“将是”
联结起来的判断。
规范表述是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它在实证表述的基础上进一步试图规定经济活动应该如何展
开,提出“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它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做出这种选择,而不做出另一种选择?价
值判断对规范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不同于实证表述的是,规范表述是伦理的判断,它并不是先去检验经济运行过
程,而是先去检验假设本身,并通过对假设的检验,再对经济运行过程做出判断。
(2)实证表述与规范表述之间的差别
实证表述和规范表述的主要差别在于如何来判断其有效性。原则上,实证表述是可以通过对证据的检验来肯
定或否定的;而规范表述除了事实,还包括价值,判断一项政策是好是坏不仅仅看科学事实,还包含对伦理道德、
宗教信仰以及政治哲学的看法。当然这两者也是互相关联的,实证分析会对规范分析产生影响,但规范分析结论
不仅需要实证分析,还需要价值判断。
(3)实证表述和规范表述的例子
例如,关于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的争论实际上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会引起什么后果,二
是应不应该这样做。“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会使人们更勤奋地工作”是一种实证表述;“税收和社会福利应该削减”
是一种规范表述。
10.为什么经济学家有时会向决策者提出相互矛盾的建议?
答:经济学家有时向政策制定者提供相互矛盾的建议的原因有两个:
(1)经济学家可能对世界如何运行的不同实证理论的正确性看法不一致,因而会有不同的科学判断。经济
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经济学家有时意见不一致,是因为他们对不同理论的正确性或
重要参数的大小有不同的直觉。例如,经济学家对家庭储蓄对储蓄税后收益变动的敏感程度看法不同。
(2)经济学家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对政策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有不同的规范观点。例如,经济学家
对于是否应该进行收入再分配看法不同。
在现实中,虽然经济学家对于许多问题有正常的分歧,但在许多经济学原理上是极为一致的。
三、问题与应用
1.画一张循环流量图。指出模型中分别对应于下列活动的物品与劳务流向和货币流向的部分。
a.Selena 向店主支付 1 美元买了
1 夸脱牛奶。
查看完整内容请点击下载:
【网站来源】:
配套课程、3D电子书(题库)
正在载入...
我的电子书
24离你最近 武汉大学
天灰灰,心沉沉,谁来陪我上自习
发表学友说
上传图片(0/10)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区别?
我是射击狗015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微观的英文是“micro”,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的英文是“macro”,原意是“大”.所谓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地产与宏观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