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与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与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北邮2004研):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并且还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很多情况下,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只能通过其他的一些机制来解决,特别是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来解决机制设计问题。
  (1)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
  在二手车市场上,假定有若干辆质量不同的二手车要卖。旧车主知道自己要卖的车的质量,质量好的索价高些,质量差的索价低些。但买主不知道每辆旧车的质量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买主只能按好的旧车和差的旧车索价的加权平均价格来购买。这样,由于买主无法掌握旧车的准确信息,从而其出价并不区分旧车质量的好坏,质量好的旧车会退出市场,质量差的旧车留在市场上。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质量差的旧车比例增加,买主会进一步降低出价,使质量稍好的旧车也退出市场,如此循环下去,旧车市场就会逐渐萎缩。
  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一般在商品市场上卖者关于产品的质量、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关于自身的情况等等都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
  (2)道德风险是指在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当代理人为委托人工作而其工作成果同时取决于代理人所做的主观努力和不由主观意志决定的各种客观因素,并且主观原因对委托人来说难以区别时,就会产生代理人隐瞒行动而导致对委托人利益损害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发生的一个典型领域是保险市场。解决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风险分担。
小编工资已与此赏挂钩!一赏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我的电子书&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区别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区别
关键字:&&nbsp
  学过经济学的,估计都对二者的区别有很大的疑惑,实际有时我是比较明白二者的区别,但是始终没有抓住实质的区别。今天看书,猛然看到二者的区别,明白了。实际上逆向选择是事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如柠檬市场或者说二手车市场,你去二手车市场买车时,你在买之前,你不知道二手车的质量信息,而卖主知道,这就是说在交易之前,信息是不对称的,所以,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而道德风险是事后信息的不对称,如我们买保险时,在索赔时,保险公司不知道我们索赔保险的真正原因,如车险,也许是你故意撞坏的,而不是意外事故,你知道的信息保险公司不一定知道,这就是道德风险,这就是事后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
  所以,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很重要的区别是前者是事前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而道德风险是事后信息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两个重要现象,我们现在很多学科都是基于此而产生和发展。
正在读取...
梁树广 的近期作品[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最新资讯
梁树广,男,(1982-),山东聊城人,产业经济学博士。
梁树广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搭便车,三个概念的区别.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道德风险并不等同于道德败坏.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在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问题相当普遍.获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险市场时,发现了一个经典的例子: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自行车被盗比率约为10%,有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发起了一个对自行车的保险,保费为保险标的15%.按常理,这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应获得5%左右的利润.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后,这几个学生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何以如此?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安全防范措施明显减少.在这个例子中,投保的学生由于不完全承担自行车被盗的风险后果,因而采取了对自行车安全防范的不作为行为.而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就是道德风险.可以说,只要市场经济存在,道德风险就不可避免.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在金融市场上,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上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造成违约风险)的融资者,往往就是那些寻求资金最积极而且最有可能得到资金的人.举例例如,在产品市场上,特别是在旧货市场上,由于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关于商品质量的信息,买方由于无法识别商品质量的优劣,只愿根据商品的平均质量付价,这就使优质品价格被低估而退出市场交易,结果只有劣质品成交,进而导致交易的停止.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打假”问题,关键是解决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舍此可能越打越假.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和常规不一致的现象.本来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 ,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所以,叫“逆向选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原因是()。
C.市场失灵&
D.信息不对称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消费者数量不多&
B.生产成本为零&
C.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
D.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费者进行消费,其中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被排除在外
A.竞争性和排他性&
B.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C.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D.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A.社会公共物品&
B.纯公共物品&
C.准公共物品&
D.公益性公共物品
A.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B.生产的外部经济&
C.消费的外部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D.以上都有可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