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战略创新即是新的北京新时期战略定位位

科技创新中心:转型升级的新战略与新对策
原标题: 科技创新中心:转型升级的新战略与新对策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上海未来的中长期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任务和要求。这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更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一项重大战略定位和部署。上海社会科学院与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开展合作,组成了联合课题组,由王战院长、翁史烈院士、杨胜利院士担任组长。课题组从正式全面启动调研工作,召开了7次专题研讨会,邀请院士、经济专家、企业家、创业服务机构负责人、政府官员共同讨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战略选择和对策问题。本版编发的内容即取自课题组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
从更高的战略层面谋划新的战略定位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上海提出了更高的战略要求。当前的“四个中心”建设战略,更多表现为一种交易中心、流量中心功能,更多依托于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仅需要具备全球范围创新资源的集聚和配置功能,更要具备全球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功能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功能。对此我们必须从更高的战略层面去理解和谋划新的战略定位。
内涵:三大影响力
通过比较国内外创新城市的发展,我们认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该既是全球领先的创新知识、创新技术的原创地,更是全球领先的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的先锋实验地,集聚大量国际性研发创新资源,占据全球高科技产业价值链中的高端研发环节,成为全球新产品与新工艺的创新源头,成为全球新知识与新技术的扩散和交互枢纽,形成科技创新的“上海模式”,培育造就上海在21世纪中叶的综合竞争发展优势。具体包括以下三大影响力:
一是在全球前沿科技、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上形成全球影响力。上海必须加快战略布局,依托自主创新力量,组织开展未来20-30年可能影响全球科技革命进程的前沿科技和关键技术,从追赶走向领先,甚至引领。这就要求上海在培育和壮大自主创新力量上必须确立全球一流的标杆,努力建设若干全球一流的大学、研究所和实验室,以及打造一支全球一流的科学家队伍,更好承担起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
二是在全球前沿科技带动产业变革、驱动经济发展上形成全球影响力。上海必须构建更有竞争力的科技引进政策,营造更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环境和营商环境,加快全球科技创新成果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孵化和产业化,推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力的形成。这就要求上海必须培育和集聚两大企业群体,即全球技术领先、具有集成创新能力的高科技先锋企业群体,以及在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上原始创新、寻找突破的中小微企业。支撑两大企业群体的,是三支队伍,即具有全球影响力企业家队伍,还有成千上万的创业者队伍,以及支撑创业的一批投资家队伍。
三是在全球前沿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配置上形成全球影响力。上海必须放眼全球、接轨国际,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中国机遇、上海建设全球城市为引力,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建设一批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配置平台,加快培育全球配置能力。这就要求上海必须积极培育和造就一支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队伍,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引进、转化、孵化、跨国合作及知识产权保护。
目标:五大功能中心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该在基础科学研究、前沿技术研发、创新企业集聚、创新资源市场、创新成果产业化等五个方面,打造五大功能中心,即全球领先知识的创造与传播中心、全球领先技术的研发集聚中心、高科技领先企业的全球性集聚中心、科技创新资源的全球性配置中心、科技创新成果的全球性转化中心。
1、成为全球领先知识的创造与传播中心
上海建设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首先是全球领先知识的创造与传播中心,包括拥有世界一流的高校、世界顶尖的实验室、世界级的科学家和国际顶级的学术期刊等一系列基础要素。国外很多科技创新城市都是以大学城为中央智力区驱动了城市的创新发展,如大波士顿地区,拥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多所世界著名大学,大学承担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引擎的作用,大波士顿地区的城市空间呈现出波士顿市中心和坎布里奇的双重中心格局,呈现独特的金融与创新双驱动发展模式,在2THINKNOW发布的2011年全球100个最具创新力城市中,波士顿名列首位。又如斯坦福大学为硅谷培养了大批的创业和创新人才,与硅谷的创新企业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合作。
上海需要不断地通过科学技术研究上的重大原创性突破,引领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推动诞生“世界范围内的新领域”,通过科学研究创造国际领先知识,连接全球大学和科研网络,在全球分享知识,以不同的方式传播知识,通过与业界合作提供指导思想来推动社会的发展;通过为知识的创造和传播培养人才、提供成果,通过其发达的教育资源和世界级的研究人员,以及优良的宜居环境和便利生活条件,成为吸引相关创业企业和科技人才集聚的强大磁场,发展高科技技术产业。
2、成为全球领先技术的研发集聚中心
上海建设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要发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集聚点的功能,集聚功能将推动技术的集合创新和创新活力的释放。如的Paris- Saclay创新集群,已经建成世界级的科学研究与创新集群,集中了法国公共研究资源的15%、17000位学术和研究人员、博士人数每年增加1400位、38项欧洲研究委员会补助项目、3位诺物理学奖获得者,以及众多科技公司的全球研发中心,如、标志雪铁龙、液化空气集团、泰与阿尔朗等等。
上海需要通过将多元主体的研发机构,纳入同一个开发创新体系中,成为国际和研发机构寻求合作研发、技术转移、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的首选地区之一;成为全球创新资源配置的首选之地,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创新资源在此进行跨国界、跨文化、跨行业流动和配置;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并成为我国日益成长的本土研发机构走向世界的试验场和出发地;通过高科技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以全新的商业模式把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带到世界各地;要培养和聚集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
3、成为高科技领先企业的全球性集聚中心
创新首先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的活力来自于企业,上海要建设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成为全球高科技领先企业的集聚中心,这一点在国外创新城市发展中有很多案例,如纽约兴起的“硅巷”(SILICON ALLEY),通过集聚高科技企业群,成为纽约市经济重要的新的增长点,成为发展最快的互联网中心地带之一,仅次于硅谷。硅巷的成功为纽约市重新找到了新的城市标签:美国“东部硅谷”、世界“创业之都”,其迅速发展的经验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上海需要在技术、产业配套、经营理念、企业家素质、市场机制和人文环境等方面,引进和培育一大批高科技领先企业,并成为引领全球高科技产业化发展的集聚中心;与长三角和其他地区开展合作,聚合各种创业资源,最终形成创业企业源源不断涌现的局面;搭建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对接国际高端创新区域,推动高技术产业成为工业中的核心产业和领先产业,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4、成为科技创新资源的全球性配置中心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应该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通过资本市场、交易市场发展,能够配置全球性的科技创新资源。国外创新活力高的城市,必然具有强大的科技字眼配置能力,如美国波士顿地区有40余家专门从事高技术风险投资公司、100多名专门投向初创科技企业的天使投资人、超过10个天使投资联盟,2012年第四季度硅谷吸引了风投资金合计25.6亿美元,约占全美该季度所吸引风险投资总额的40%。
上海需要在技术、人才、金融服务、市场交易等领域,成为支持科技创新各种资源的全球配置中心,建设成为在全球有影响力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其他高附加值服务中心,强化上海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风险投资的全球集聚地之一,提高金融服务市场规模,上海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各种全球性交易机构如技术交易、股权交易、期货交易、人才市场等在上海设立,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在国内率先利用网络进行虚拟技术交易的先驱,建设全球性的网络技术交易市场平台。
5、成为科技创新成果的全球性转化中心
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桥梁”作用,成为成果产业化转化的桥梁、成为国内外技术转化的桥梁等。如东京,就是创新产品和创新理念的重要检验市场,秋叶原、新宿、等被称为“触角区域”,在这里能够看到、听到、触到、体验、购买和重新设计最先进、最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产品设计、材料和技术,新产品首先在这里出现,生产和消费间的快速互动促进产品的创新和改进。
上海需要依托中国庞大的科技创新需求,建立全球通道和平台,吸引全球科技创新成果选择中国实现转化,提高专利成果的转化率;建设全球性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和关键技术标准认定中心,为国内的技术进入国外市场、国际先进技术与国内产业对接做好“桥梁”服务;加强创新与制造业之间的联系,提升技术进出口能力和高技术企业的出口能力,建设国际创新企业的孵化器。
实施五大战略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总目标,围绕“五位一体”内容架构部署城市创新战略。沿着“前沿技术、创新载体、创新协同、产业发展、人才集聚”五项子战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设施、知识产权”形成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构建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的上海城市全面创新体系,形成创新新常态,推动创新发展型城市战略的最终实现。
一、前沿技术开发战略
未来10-30年,上海的前沿技术开发战略应形成以“前沿技术开发应用创新为主导,前沿技术开发原始创新为支撑”的战略主线。
1、实施前沿技术开发与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双导向战略。主要是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革命创新,加快信息技术产业与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实现深度融合与创新。一是应用前沿技术深度改变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带来新工业革命。密切跟踪以工业4.0战略、3D打印为代表的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分布式制造等引领的新工业革命。二是应用前沿技术改变传统服务业的业态,带动服务业革命。除了现在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传媒等业态外,还将对医疗、教育、文化、政府与社区服务带来重大影响。三是形成一批前沿技术的服务业提供商。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电网等领域的服务业提供商,以及新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外包商。
2、实施重大工程与重大项目的持续推进战略。确定上海市具备条件可以重点聚焦突破的前沿技术研发方向,通过前沿技术研发带动产业发展、载体建设与人才集聚,将重大工程与重大项目作为推进前沿技术研发的重要抓手。重大工程是重大科学装置、关键技术实验室、产业化服务设施和新产品应用工程等创新工程设施;重大项目是对国家或上海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引领性意义的,具有实体性、应用性、产品型、可预见特点的新产品和新技术。重点建设人工智能研究院、合成生物学上海国家科学中心、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互联网金融工程、医疗卫生大数据中心、上海微电子学院、医疗器械工程等科技创新重大工程研究。重点建设互联网海洋工程智能平台、载人深渊器、智能造船、面向集成电路的创新电子器件与系统、高端医学影像诊疗设备项目、高强度碳纤维等重大项目。
二、创新载体建设战略
成功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都具备全球一流的大学、科研机构、园区、企业等创新载体支撑。
1、全面深化大学与科研院所的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引进与建设一批创新型、开放型的大学与科研机构。在全球科技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实现高校科研机构的全球一流化战略。准备通过20—30年的时间,在上海建成1—2所具有全球影响力大学。
2、积极创建科技创新战略特区。重新定位园区在上海全球创新中心的功能作用,依托园区同时突破园区的空间局限,形成开放兼容的园区创新网络。重点将张江高科技园区打造成为开放创新型园区,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全球性创新网络中心。
3、充分发挥混合经济创新优势。确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是城市创新的最重要活力与希望所在的战略导向。使国企更好聚焦落实国家重大工程与项目;促进外企研发总部平台溢出效应的扩大化,抓住“反向创新”、“离岸创新”、“开放创新”等全球创新趋势,加速形成第三代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要想方设法真正让民营企业成为上海市场化、非定向创新的主力军。
三、科技创新协同战略
全球城市时代的科技创新必定是开放、协同、合作的创新。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形成三个方面的协同创新战略架构:一是本地协同创新战略;二是区域协同创新战略;三是全球合作创新战略。
1、实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实施政产学研的全市大平台战略。促进公共技术创新信息供需的共享共用。上海要打造1-2家世界级实验室、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一些专门的共性技术研究机构,构成了共性技术研发服务体系,加快探索新型共性技术研发组织运行模式。
2、建设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长三角具备良好产业基础、市场意识、国际影响力和居民消费水平,也是高校科研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长三角可以在公共创新平台合作方面有所突破,共同建设区域成体系、达到世界水平的科技创新中心。
3、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要具备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发达国家利用高级人才的移民政策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研发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上海应结合自身发展阶段,逐步构建全球创新网络,服务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利用自贸区建设,打造便利于全球化科技创新的平台与空间。实施全球创新网络计划,推动进行创新平台的全球布局,通过“走出去”实现“引进来”。促进创新载体的全球化合作。
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成功与否的标志是能否形成生产力,驱动发展。大都市创新具有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商业创新相融合的“全面创新”特征与优势。信息化与交通便捷化将增强创新活动的网络化趋势,大都市的全面创新优势及其对创新的日益重视,将大大提升其创新中心的地位。
1、实施城市需求导向的产业创新驱动战略。上海大都市创新特点是接近庞大的城市市场需求。在新能源汽车、海水淡化、健康经济、养老智能机器人、文化消费、社区服务等方面均可实施需求导向的创新驱动战略。建成智慧城市,实现“科技使城市更美好、城市使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2、形成全面创新驱动的产业体系。依托信息化革命的机遇,全面完成上海产业新旧体系转换,形成可持续、具有创新自生能力的产业生态体系。形成机器人、海洋工程、新能源汽车、医疗产业、新材料四大领域全球产业竞争力。建立更为“开放、创新、包容”的服务业产业体系,建成全球服务型城市。
3、培育前沿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创新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与崛起至少需要在1-2个领域成为创新研发的源头或创新集成应用的中心。上海最有可能形头效应的两大前沿技术创新领域是在信息化基础上的智能产业、生物科技以及其衍生的应用融合领域,如医疗养老服务。
4、实现城市创新链与城市空间布局的耦合发展。上海应成为兼具科技发明、产业创新与文化创意的全面创新城市。围绕张江、杨浦、闵行三个创新热点区、打造三条创新轴线、形成上海未来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向东、向北与向南三个扇面。建设创新示范镇,形成创新走廊。
五、高端人才全球战略
我们这里特提出“人才全球战略”的战略思路。这一战略的内涵可概括为:紧紧把握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战略部署,牢牢服务于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大局,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进一步优先保障人才发展,积极实施全球一流、全球引进、全球配置、全球接轨的人才全球战略。
1、全球一流。要勇于瞄准全球一流人才,坚持高端引领的战略导向和扎实行动,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着力引进和培养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家和科学家人才,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引进培养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投资家和创意家人才。
2、全球引进。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必须坚持以引进为主导,以引进为发动机,以更大的开放度和政策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物色和引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最急需的高端人才。同时还要坚持海纳百川,既要大力引进发达国家的各类人才,也要积极引进其他国家的各类人才,海纳五湖四海人才。
3、全球配置。就是要构建发自上海的全球人才配置体系。这个体系,要具备两大功能:一是集聚功能,配合上海及周边地区企业、机构的海外人才需要,建设全球人才信息和引进网络,形成全球性的人才集聚中心。二是调配功能。配合中国经济全面走出去战略,配套本土跨国公司跨国布局需要,从上海出发,对人才实施全球范围的调配。
4、全球接轨。就是要与全球最先进的创新创业环境接轨,包括创新创业人才激励的接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接轨、风险投资机制的接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接轨、创新创业文化的接轨。
课题组研究认为,应该举全市之力在“十三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集中有限资源和通过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办大事,做成几件具有全球影响力、具有科技水平提升价值、具有社会价值和意义的科技重大工程。为此,提出上海实施“五个一”的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建议。
必须突破的瓶颈
【思想认识瓶颈】
一是把这项战略仅仅看作中央的部署、国家的要求,把推进的思路仍然停留在如何向中央要项目、要政策层面。可以说这是一项比建设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更具挑战的重大战略,更要用科技实力、产业实力说话,更要用实实在在的改革和创新努力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夯实城市核心竞争力。
二是把这项战略仅仅看作是建设一批科技重大项目,把推进的思路仍然停留在选一批项目、挂一批牌子、验收一批成果。必须改变这样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做法,科技创新不只是科技的创造和发明,其实质是要造就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其推进必须建立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确立企业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这样的新思路、新机制基础之上。
三是把这项战略仅仅看作是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推进的思路仍然停留在动员体制内的大学、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民营企业更应该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但在上海民营企业更容易受到强大国企、外资的竞争排挤,而且在科技创新的项目安排和政府的倾力服务上,也没有得到主体的地位。
四是把这项战略仅仅看作上海一家之事,把推进思路仍然停留在面向本市域、争取全套型。离开了最具成长性的长三角地区和长江流域,上海就会成为孤军,就会缺少最重要的科技创新需求动力,就会大大降低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动能。
【商务成本高企瓶颈】
当前,上海创新创业营商环境中最大的瓶颈是商务成本问题。过去三十年上海一直是投资驱动与财富驱动为主导,推高了上海的商务成本。高企的商务成本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陷阱”。根据2013年福发表的全国城市商务成本排行榜显示,上海综合商务成本仅次于北京,其中,企业险金负担指数全国排名第一,劳动力成本指数全国排名第二,办公成本指数全国排名第三。
【主体创新动力不足瓶颈】
上海大量的科技创新资源集中配置在大学、科研院所、国企三类体制内机构,而且政府科技创新项目的每一轮布局,也以这些体制内机构为主体。但实践表明,由于这些机构受到体制机制的严重约束,那么多的创新资源配置并没有形成理想中的溢出效应,产学研合作始终没有得到突破;也没有像北京中关村,在大学和科研院所周围溢出一批有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也没有像深圳那样,从体制内走出的一批创新创业者借助特区环境造就了一批立足自主创新的高科技领先企业。导致这一局面的,是我们的大学、科研院所、国企创新动力普遍不足,而其背后,则是我们的管理体制机制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创新创业人才紧缺瓶颈】
一是缺乏面向全球、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家人才。二是缺乏具有全球影响力、引领科技创新前沿的科学家人才。三是缺乏掌握最新科技知识、怀揣创新创业梦想的科技创业人才规模化群体。四是缺乏能够调配资源、助推创新驱动发展的风险投资人才。
【科技金融发展不足瓶颈】
以政府为主体的风险投资模式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投入科技创业的资金比较保守、害怕风险、行为短期化;二是存在对市场机制的挤出问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机制一直没有形成,各类专业化、市场化的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另外,探索实践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还存在着名不副实的问题。银行方面存在着知识产权价值难以评估的困惑,而且专利的价值容易受技术进步的影响,新技术的突破可能使原专利失去价值;国内知识产权转让市场相对狭小,专利变现相对困难,如果企业无法还款,银行难以迅速把专利通过拍卖、转让等方式收回资金。科技小贷公司融资能力比较有限,成本较高。
【政府管理体制机制瓶颈】
所有各种制约科技创新的瓶颈问题,都可以归结到政府推进的体制机制瓶颈问题。其中有的是国家层面的,更多属于地方层面。从地方层面看,重点要突破四大瓶颈:
一是条块分割、缺乏整合。
二是管制较多,放活不够。
三是审批繁琐,管理薄弱。
四是生产导向,供需脱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新定位 新机遇 新使命―― 省第十次党代会“洛阳四大战略定位”解读之一
您当前的位置 :
&&&&&来源:
洛阳网-洛阳日报
  洛阳新区全景 记者 曾宪平 摄
  2016年,对洛阳市来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是政策利好汇聚的一年,也是机遇叠加的一年。
  继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区等国家战略,以及洛阳地铁一号线等陆续获批之后,省第十次党代会又对洛阳发展单独着墨、精心描绘,进行了新的战略定位,明确提出:巩固提升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推动豫西北各市与洛阳联动发展,形成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此重磅“利好”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在河洛大地引发强烈反响,广泛共鸣。正如省委常委、副省长、洛阳市委书记李亚所言:“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洛阳寄予的厚望,是对洛阳发展新的战略定位,是洛阳广大干部群众的期盼,是洛阳发展新的重大机遇,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洛阳市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洛阳一定要把握好重大发展机遇,落实好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不负众望,率先发展,在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进程中实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1 72个字字字千钧承载厚望和重托
  作为十三朝古都和“一五”时期国家布局的重要工业基地,洛阳在国际国内享有较高声誉,一举一动都备受世人关注。
  作为我省第二大城市,洛阳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效果,在全省的发展大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省委、省政府对洛阳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
  省委书记谢伏瞻今年两次莅临洛阳调研,并强调指出,洛阳要努力争当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争做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领头羊。
  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在洛阳调研时,希望洛阳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通过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实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重要支撑。
  副中心、全国重要、国际名城、增长极……当这些热词与洛阳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不仅是一幅美好的发展蓝图,更是省委、省政府对洛阳一份沉甸甸的重托和期望。
  新的战略定位四句话72个字,字字千钧。
  “从今年批准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区等国家重大战略,都把洛阳含括进去。省第十次党代会又对洛阳进行了新的战略定位,说明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更加关注洛阳、更加重视洛阳、更加期待洛阳,着实令人倍感振奋,催人奋进。”洛阳市委常委、秘书长杨廷俊说,用“千载难逢”形容洛阳发展面临的机遇,并不为过。
  “除了新的战略定位,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还在‘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等方面对洛阳提出新要求。”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炳旭认为,像今年这样国家大战略和省第十次党代会如此高频率、高规格地聚焦洛阳、关爱洛阳,是多年来少有的。这表明省委对洛阳工作的肯定,是对洛阳的信任,赋予了洛阳更大的责任和担当,他们既感到无比自豪,又感到重任在肩。
  2 副中心,新担当、新使命
  中原城市群一体化是我省新型城镇化的主平台和重要支撑。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巩固提升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意味着我省正式步入“双中心”时代。
  “副中心也是中心。”洛阳师院院长梁留科教授认为,一个城市要成为“副中心”,必须具有较大的城市规模、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大的辐射空间,肩负着带动全省一部分地区发展的重任。在这方面,中原城市群中除了省会郑州,洛阳市无疑是最有条件担此重任的城市。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教授说,河南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考虑,形成多点支撑、“双中心”带动局面,有利于促进城市之间合理分工、互联互通、共享发展,从而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耿明斋表示,作为“副中心”,洛阳不仅要实现自身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也要进一步增强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真正扮演好“副中心”角色。
  “巩固提升”是洛阳建设副中心城市的关键所在。洛阳市发改委主任张伊民说,洛阳是河南的工业中心和豫西地区的经济中心,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二;产业基础扎实,基础工业和技术力量优势明显;文化底蕴厚重,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创新要素富集,是全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创新平台众多。这些都是巩固提升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支撑。
  “开放是巩固提升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实现率先发展的必由之路。”洛阳理工学院经管学院常务副院长冯超教授建议,洛阳要树立全球视野,发挥自贸区优势,打造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专家指出,副中心城市建设,必将带来交通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及人才要素汇聚等,这都将大大加快洛阳率先发展的步伐。
  洛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宛康表示,洛阳将围绕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提升枢纽、打开通道,加快实施城际铁路、地铁一期、古城快速路、洛阳龙门站综合交通枢纽、尧栾西高速等重大项目,抓紧谋划洛阳南北大通道,完善城乡功能,强化基础支撑,不断培育新的发展优势。
  3 激动感动,更要付诸行动
  省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让洛阳站在了新的更高发展起点上,迈上了新征程。
  在新成绩、新定位、新使命前,洛阳没有沾沾自喜,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看周边,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比较优势在重塑,新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标兵渐远、追兵渐近;审市情,传统优势有所弱化,资源环境制约加剧,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干部的思维方式、能力素质与新的发展理念、新的战略定位要求还不相适应。
  “中央、省委对洛阳的厚爱,我们不能停留在激动、感动上,更要付诸行动!”11月7日上午,李亚在主持召开洛阳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时指出,必须牢记总书记嘱托,牢记省委重托、顺应群众期盼、肩负重大责任,在增强实力中提升地位,在发挥优势中服务全局,在率先发展中带动周边,真正成为综合实力强、发展后劲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增长极。
  洛阳市提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新发展体系为支撑,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致力到“十三五”末,全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城镇化水平和生态文明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更强,巩固提升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在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进程中谱写壮丽美好的洛阳篇章。
  今年以来,洛阳市着力推进现代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城镇体系等“9+2”工作布局,成为新发展理念在洛阳落地生根的实践路径,是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洛阳落地生根的具体体现,也是省委赋予洛阳发展新的战略定位的具体体现。
  新使命召唤新作为。
  “从党代会回来,我们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作为党代表,偃师市委书记宋义林从郑州回到市里,除了学习传达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外,接着就围绕产业转型加强与中国一拖集团对接专用车项目,谋划与洛阳市“一中心六组团”的产业承接、交通连接、生态对接。
  伊川县委书记李新红则带队与省城投公司、省豫资公司对接,谋划棚户区改造、县城生态功能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等专项,做好产城融合文章。
  “围绕理念落地构建体系、围绕体系推进谋划专项、围绕专项实现抓好项目”。洛阳市提出,要结合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抓紧谋划重大专项,确保梯次跟进、尽快推出;按照“准、实、细、严”要求抓紧谋划重大项目,全力做好各项前期工作,确保“9+2”工作布局越抓越精准、越抓越具体、越抓越有实效,让省党代会精神在洛阳落地生根。
  “我们要努力将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动洛阳发展的具体实践,率先发展,勇于担当,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奋力谱写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篇章。”刘宛康说。(《河南日报》记者田宜龙)
[ 责任编辑: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 data-title="新定位 新机遇 新使命―― 省第十次党代会“洛阳四大战略定位”解读之一" data-url=".cn/system//.shtml">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 诚聘英才 |  
       
网络服务:(6
业务咨询:(8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 张彦立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雄安新区战略定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