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平台可以做奢侈品鉴定服务

&&&新闻热线:021-
奢侈品鉴定师是否沦为噱头?教你几招名牌手袋鉴定法
原标题:奢侈品鉴定师是否沦为噱头?教你几招名牌手袋鉴定法
  奢侈品鉴定师,这个在国内刚崭露头角的新职业,不少人对它感到陌生,甚至连大牌的Sales都直言“从未听说过”。
  “奢侈品鉴定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辨别奢侈品的真假,由于学习过大量专业知识,并有长时间的实践训练,比一般人的鉴定更可靠,在日本,出自鉴定师之手的鉴定报告,可以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日本奢侈品交流促进协会秘书长李娜表示,她在奢侈品行业多年,做过6年的国际买手,3年的奢侈品鉴定师。
  据悉,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奢侈品鉴定师开出的培训课程,也没有相关的认证体系,而在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奢侈品鉴定早已职业化。
  想要拿到奢侈品鉴定师的证书,最低的门槛是必须通过鉴定考试,并拥有一年以上在二手奢侈品店工作的经历,当然,如果想要成为中级鉴定师,则需要3到5年的相关工作经验。
  奢侈品鉴定师的分级则是根据掌握技能的范围来划定的,初级鉴定师精通手袋鉴定,中级鉴定师则精通手袋、腕表的鉴定,高级鉴定师则还能鉴定高级珠宝的真伪。
  一般拥有证书的奢侈品鉴定师,光是“察言观色”就能看出假奢侈品的猫腻来,辨别B级高仿品一般没问题,而对于更高级别的A级高仿品,鉴定师甚至会动用到红外线仪等辅助鉴定。
  在国外,奢侈品鉴定师也属于高薪职业,平均年薪都会在10万元人民币左右,资深的鉴定师则可以拿到50万元的年薪。
  北京奢侈品鉴定班10天学费32800元
  北京市场上出现奢侈品鉴定培训班,10天学费32800元,且培训班老师称“不建议短期培训班学生完成培训后直接担任鉴定师”。
  目前,国内奢侈品市场鉴定无门现象较为普遍,奢侈品牌不设立鉴定部门,奢侈品鉴定行业也没有执业资格证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发生纠纷,很难有权威的中立方介入。
  近日,记者走访了一家奢侈品初级鉴定的培训班,负责招生的董老师称,培训班是“国内第一个正规的奢侈品鉴定方面的培训班”。据了解,该课程学费为32800元,8月19日开始授课,8月29日课程结束,整个课程持续10天,培训时间为每天上午9点至12点,下午2点至5点。该招生老师还表示,培训班自己招生然后集中进行培训。“学生报名之后,我们会进行面试,有专业老师考核学生对于奢侈品的了解程度。我们每次上课学生的人数不会多于10人。”
  为该课程授课的教师之一李老师向记者介绍,课程中既有理论学习的部分,也有实际操作的部分。“理论课介绍品牌历史知识、文化沿袭和品牌系列包款辨识及制作工艺,实际操作课程针对不同品牌的包介绍不同的鉴定知识,除了鉴定真伪外,还有估价的部分。”李老师介绍说,此次开课的十天课程是初级班。理论课是第一步,了解品牌背后的文化、历史和包款的价格。实践课是第二步,学员可识别市面上70%或以上的假货。她预计会在近期推出中级班或高级班,要求学员在接受初级班课程之后的六个月才可以报名更高阶课程。“高级班课程会提升学员的鉴定水平,能够辨识市面上80%以上的假货。”
  实际操作课程中,老师会带领学生了解品牌的制作工艺,并通过高倍放大镜、紫外线等多种手段观察包款细节。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课程教具包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提供的。“我会带来一些包,学生们也会带来自己的包,奢侈品鉴定是一个门槛很高又需要海量收集的工作,需要大家协力完成。”李老师介绍说。
  年增长率放缓至2%,奢侈品在华大衰退
  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经历了前几年的奢侈品大繁荣,中国客人手上到底藏了多少奢侈品?
  财富品质研究院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消费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总价值约为3000亿元人民币,与如此庞大的购买量形成呼应的,却是一手奢侈品的逐渐衰退。
  从各种迹象来看,手中握有太多奢侈品的中国客人“已经买不动了”,可怕的是,这种乏力程度已经影响到了奢侈品在中国的生存。
  去年,Giorgio Armani和Dolce&Gabbana先后关闭了其位于上海外滩的旗舰店,离它们不远的名表品牌百达翡丽、珠宝名牌宝诗龙也一并撤出。在10年前,抢下上海外滩三号的黄金位置成为了奢侈品牌趾高气扬占领领土的标志,10年后,这场集体撤退也被视为奢侈品在华衰退的重要信号。
  这样的后撤还在继续。不久前,Hermes宣布撤出无锡商业大厦,并称未来逐步退出全国二三线城市,这样的决定也让人产生诸多联想。联想杭州,尽管暂时并未有奢侈品撤离,但从各大百货店奢侈品的销售业绩来看,都不甚理想。“奢侈品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了,而名表的销售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商场内部人士透露。
  而在刚刚结束的百货店跨年大促中,以往折扣表现“傲慢”的大牌们,如Fendi、Balenciaga、Tod's等,都把季末折扣放到了5折、6折,让不少客人第一次对大牌产生了“打折促销”的感觉。
  的确,过去一年奢侈品在中国越发的步履维艰,来自贝恩公司的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年增长率为30%,2012年为7%,去年,这个数字已经放缓至2%。
  受业绩增长乏力的影响,各大奢侈品门店的开店数量也在骤减。统计显示,Gucci在2011年中国新开店的数量达到150家,今年开店数量骤减到58家,同样大量缩减新店数量的还有Hugo Boss、Giorgio Armani、Dunhil
  鉴定班老师投400万买奢侈品
  李老师告诉记者,2000年她曾经在法国学习奢侈品管理专业,之后就进入奢侈品行业,曾在某奢侈品公司担任品牌市场经理一职,现在从事奢侈品鉴定及研究工作。“因为中国目前的奢侈品鉴定没有专门的行业机构颁发执照,多是依靠经验,所以必要的条件之一就是有资金能够支持鉴定师长期使用并消费奢侈品。我自己曾在奢侈品购买中投入400万元人民币。”李老师说,如果没有长期使用经验和正品渠道很难担任鉴定师。“像某些品牌有锁扣的包,同一时代的包款我家至少有50只,必须不停积累才能发现细节上的差别。”李老师说。
  在实际鉴定中,李老师要求学员“三不问”,即不问价格、不问来路、不问鉴定者身份。“这三个重要背景很容易误导鉴定师的判断,我们希望学生从大量品牌背景知识以及系列包款产品细节部分判断真伪。工艺上有些是假货商仿造不出来的痛点。”
  理论课程部分,她还向学生展示介绍自己收集的品牌包的每年主推款的大尺寸资料照片:从1926年至今爱马仕每年主推款、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普拉达每年的广告资料。“我们得知道这些品牌到底卖的是什么,才能知道它的工艺从何而来。”李老师告诉记者,课程结束后会有理论与实际操作考试,通过考试可以获得结业证书,但没有相关资格认证。“目前中国没有权威机构可以出具这样的证书,参加这个课程积累一些奢侈品鉴定中的初级知识,我也不认为学员参加10天的课程就能去做鉴定师,奢侈品鉴定需要多年的积累,远非上一期培训班就可以出师的。还有学员从短期培训班毕业后就又去开课赚钱,无异于给鉴定行业添乱。”李老师在开课之初就告诉学生,她会为找她咨询的客人免费鉴定。“奢侈品鉴定师不是一个用来致富的行业,应该是为大众服务者。”李老师说。
  鉴定班小班教学 每次不超10人
  该培训班报名处董老师介绍说,为保证教学质量,鉴定培训班小班教学,每次不超过10人。因报名者众多背景不一,老师在开课前会进行面试。“首先是排除假货商,然后还要判断学员家庭背景。如果不是希望从事奢侈品行业,或者没有能力长期研究奢侈品,我们会劝其不要报名。”据悉,一位家底殷实的女大学生也被劝退。“我们希望招到一些愿意在这个行业内踏实研究的人,不是觉得新鲜就报名的。”董老师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参与此次课程的学员主要分为三类:奢侈品二手店工作人员,奢侈品保养售后服务人员,以及奢侈品平台的工作人员。而这三类学员报名目的不同:二手店工作人员希望在培训后增加专业鉴包能力,避免收购假货;奢侈品保养人员则希望通过培训针对不同包款制订保养策略;奢侈品平台工作人员则希望积累品牌知识,宣传并维护买卖渠道。而明说希望从事奢侈品鉴定工作的并不多见。“一位从事保养的学员说以前因为保养时不知道包的材质是牛皮、猪皮还是鸡皮,有过错误的护理方法,最后造成损失,现在学到这些知识就可以向顾客解释了。”培训班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学员反馈。
  业内隐忧:鉴定师是否会沦为噱头?
  尽管目前来看,拥有认证资历的奢侈品鉴定师,能很好解决国内二手奢侈品店面临的最大瓶颈――保证正品,但业内仍对此有诸多担忧。
  在观潮网举行的奢侈品鉴定课程上,发生了一个不太愉快的小插曲,一位疑似奢侈品造假者混入了课堂,最后被请了出去,这也让行业内人士担心:如果造假者也去考个奢侈品初级鉴定师,岂不是弄巧成拙?
  “我遇到过一些学员,对正品的概念有偏差,商家告诉她们,一个LV的包包皮料是原厂的,五金是肉眼无法辨别的高仿,她们就接受这样也算是正品,”李娜说,“问题还在于中国消费市场,不少买家其实是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去购买高仿奢侈品,这让假奢侈品的土壤短时间内仍然存在。”
  此外,杭州米兰站的负责人陈家品认为,目前二手奢侈品行业内还没有健全的监督机制、认证机制,而国内暂未有机构承认奢侈品鉴定师的鉴定效力,奢侈品
  鉴定师很有可能会沦为一种噱头。
  几种奢侈品手袋简单的鉴定技巧
  目前,在国内二手奢侈品店中最容易看见的假奢侈品排行榜,分别是:LV、Gucci、Chanel、Hermes、Prada、Rolex、Cartier、Bottega Veneta、Dior和Burberry。
  这预示着,消费者在二手奢侈品市场买到假货的几率仍然存在,资深鉴定师告诉我们以下几种奢侈品手袋简单的鉴定技巧:
  LV:看编码。编码由两个字母加四个数字组成,体现了产地和生产年份。从左开始,序列号最初两个是制造国家编号,4位数字代表生产年份。有些产品上还会出现“DK”开头的编码,这个DK是直营店里修复时候的证明号码,也就是说该产品进行过维修。伪造的路易威登商品常常以“FL”的刻印居多。
  Hermes:看缝线。Hermes的产品都是手工制作,手袋上不会有机械化的缝线,以及重合的缝线,尤其在皮夹产品中。此外,在皮夹类产品的拉链尾端,还会有一个小巧的“H”标志。
  Chanel:看标贴。手袋上会印有和身份卡上的号码相同的白色“镭射标贴”,在标贴的右侧印有“CHANEL”logo,用荧光灯照射后才能看到,大多泛有红色带状的光。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奢侈品鉴定师是否沦为噱头?教你几招名牌手袋鉴定法
日 15:13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奢侈品鉴定师是否沦为噱头?教你几招名牌手袋鉴定法
  奢侈品鉴定师,这个在国内刚崭露头角的新职业,不少人对它感到陌生,甚至连大牌的Sales都直言“从未听说过”。
  “奢侈品鉴定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辨别奢侈品的真假,由于学习过大量专业知识,并有长时间的实践训练,比一般人的鉴定更可靠,在日本,出自鉴定师之手的鉴定报告,可以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日本奢侈品交流促进协会秘书长李娜表示,她在奢侈品行业多年,做过6年的国际买手,3年的奢侈品鉴定师。
  据悉,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奢侈品鉴定师开出的培训课程,也没有相关的认证体系,而在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奢侈品鉴定早已职业化。
  想要拿到奢侈品鉴定师的证书,最低的门槛是必须通过鉴定考试,并拥有一年以上在二手奢侈品店工作的经历,当然,如果想要成为中级鉴定师,则需要3到5年的相关工作经验。
  奢侈品鉴定师的分级则是根据掌握技能的范围来划定的,初级鉴定师精通手袋鉴定,中级鉴定师则精通手袋、腕表的鉴定,高级鉴定师则还能鉴定高级珠宝的真伪。
  一般拥有证书的奢侈品鉴定师,光是“察言观色”就能看出假奢侈品的猫腻来,辨别B级高仿品一般没问题,而对于更高级别的A级高仿品,鉴定师甚至会动用到红外线仪等辅助鉴定。
  在国外,奢侈品鉴定师也属于高薪职业,平均年薪都会在10万元人民币左右,资深的鉴定师则可以拿到50万元的年薪。
  北京奢侈品鉴定班10天学费32800元
  北京市场上出现奢侈品鉴定培训班,10天学费32800元,且培训班老师称“不建议短期培训班学生完成培训后直接担任鉴定师”。
  目前,国内奢侈品市场鉴定无门现象较为普遍,奢侈品牌不设立鉴定部门,奢侈品鉴定行业也没有执业资格证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发生纠纷,很难有权威的中立方介入。
  近日,记者走访了一家奢侈品初级鉴定的培训班,负责招生的董老师称,培训班是“国内第一个正规的奢侈品鉴定方面的培训班”。据了解,该课程学费为32800元,8月19日开始授课,8月29日课程结束,整个课程持续10天,培训时间为每天上午9点至12点,下午2点至5点。该招生老师还表示,培训班自己招生然后集中进行培训。“学生报名之后,我们会进行面试,有专业老师考核学生对于奢侈品的了解程度。我们每次上课学生的人数不会多于10人。”
  为该课程授课的教师之一李老师向记者介绍,课程中既有理论学习的部分,也有实际操作的部分。“理论课介绍品牌历史知识、文化沿袭和品牌系列包款辨识及制作工艺,实际操作课程针对不同品牌的包介绍不同的鉴定知识,除了鉴定真伪外,还有估价的部分。”李老师介绍说,此次开课的十天课程是初级班。理论课是第一步,了解品牌背后的文化、历史和包款的价格。实践课是第二步,学员可识别市面上70%或以上的假货。她预计会在近期推出中级班或高级班,要求学员在接受初级班课程之后的六个月才可以报名更高阶课程。“高级班课程会提升学员的鉴定水平,能够辨识市面上80%以上的假货。”
  实际操作课程中,老师会带领学生了解品牌的制作工艺,并通过高倍放大镜、紫外线等多种手段观察包款细节。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课程教具包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提供的。“我会带来一些包,学生们也会带来自己的包,奢侈品鉴定是一个门槛很高又需要海量收集的工作,需要大家协力完成。”李老师介绍说。
  年增长率放缓至2%,奢侈品在华大衰退
  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经历了前几年的奢侈品大繁荣,中国客人手上到底藏了多少奢侈品?
  财富品质研究院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消费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总价值约为3000亿元人民币,与如此庞大的购买量形成呼应的,却是一手奢侈品的逐渐衰退。
  从各种迹象来看,手中握有太多奢侈品的中国客人“已经买不动了”,可怕的是,这种乏力程度已经影响到了奢侈品在中国的生存。
  去年,Giorgio Armani和Dolce&Gabbana先后关闭了其位于上海外滩的旗舰店,离它们不远的名表品牌百达翡丽、珠宝名牌宝诗龙也一并撤出。在10年前,抢下上海外滩三号的黄金位置成为了奢侈品牌趾高气扬占领领土的标志,10年后,这场集体撤退也被视为奢侈品在华衰退的重要信号。
  这样的后撤还在继续。不久前,Hermes宣布撤出无锡商业大厦,并称未来逐步退出全国二三线城市,这样的决定也让人产生诸多联想。联想杭州,尽管暂时并未有奢侈品撤离,但从各大百货店奢侈品的销售业绩来看,都不甚理想。“奢侈品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了,而名表的销售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商场内部人士透露。
  而在刚刚结束的百货店跨年大促中,以往折扣表现“傲慢”的大牌们,如Fendi、Balenciaga、Tod's等,都把季末折扣放到了5折、6折,让不少客人第一次对大牌产生了“打折促销”的感觉。
  的确,过去一年奢侈品在中国越发的步履维艰,来自贝恩公司的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年增长率为30%,2012年为7%,去年,这个数字已经放缓至2%。
  受业绩增长乏力的影响,各大奢侈品门店的开店数量也在骤减。统计显示,Gucci在2011年中国新开店的数量达到150家,今年开店数量骤减到58家,同样大量缩减新店数量的还有Hugo Boss、Giorgio Armani、Dunhil
  鉴定班老师投400万买奢侈品
  李老师告诉记者,2000年她曾经在法国学习奢侈品管理专业,之后就进入奢侈品行业,曾在某奢侈品公司担任品牌市场经理一职,现在从事奢侈品鉴定及研究工作。“因为中国目前的奢侈品鉴定没有专门的行业机构颁发执照,多是依靠经验,所以必要的条件之一就是有资金能够支持鉴定师长期使用并消费奢侈品。我自己曾在奢侈品购买中投入400万元人民币。”李老师说,如果没有长期使用经验和正品渠道很难担任鉴定师。“像某些品牌有锁扣的包,同一时代的包款我家至少有50只,必须不停积累才能发现细节上的差别。”李老师说。
  在实际鉴定中,李老师要求学员“三不问”,即不问价格、不问来路、不问鉴定者身份。“这三个重要背景很容易误导鉴定师的判断,我们希望学生从大量品牌背景知识以及系列包款产品细节部分判断真伪。工艺上有些是假货商仿造不出来的痛点。”
  理论课程部分,她还向学生展示介绍自己收集的品牌包的每年主推款的大尺寸资料照片:从1926年至今爱马仕每年主推款、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普拉达每年的广告资料。“我们得知道这些品牌到底卖的是什么,才能知道它的工艺从何而来。”李老师告诉记者,课程结束后会有理论与实际操作考试,通过考试可以获得结业证书,但没有相关资格认证。“目前中国没有权威机构可以出具这样的证书,参加这个课程积累一些奢侈品鉴定中的初级知识,我也不认为学员参加10天的课程就能去做鉴定师,奢侈品鉴定需要多年的积累,远非上一期培训班就可以出师的。还有学员从短期培训班毕业后就又去开课赚钱,无异于给鉴定行业添乱。”李老师在开课之初就告诉学生,她会为找她咨询的客人免费鉴定。“奢侈品鉴定师不是一个用来致富的行业,应该是为大众服务者。”李老师说。
  鉴定班小班教学 每次不超10人
  该培训班报名处董老师介绍说,为保证教学质量,鉴定培训班小班教学,每次不超过10人。因报名者众多背景不一,老师在开课前会进行面试。“首先是排除假货商,然后还要判断学员家庭背景。如果不是希望从事奢侈品行业,或者没有能力长期研究奢侈品,我们会劝其不要报名。”据悉,一位家底殷实的女大学生也被劝退。“我们希望招到一些愿意在这个行业内踏实研究的人,不是觉得新鲜就报名的。”董老师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参与此次课程的学员主要分为三类:奢侈品二手店工作人员,奢侈品保养售后服务人员,以及奢侈品平台的工作人员。而这三类学员报名目的不同:二手店工作人员希望在培训后增加专业鉴包能力,避免收购假货;奢侈品保养人员则希望通过培训针对不同包款制订保养策略;奢侈品平台工作人员则希望积累品牌知识,宣传并维护买卖渠道。而明说希望从事奢侈品鉴定工作的并不多见。“一位从事保养的学员说以前因为保养时不知道包的材质是牛皮、猪皮还是鸡皮,有过错误的护理方法,最后造成损失,现在学到这些知识就可以向顾客解释了。”培训班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学员反馈。
  业内隐忧:鉴定师是否会沦为噱头?
  尽管目前来看,拥有认证资历的奢侈品鉴定师,能很好解决国内二手奢侈品店面临的最大瓶颈――保证正品,但业内仍对此有诸多担忧。
  在观潮网举行的奢侈品鉴定课程上,发生了一个不太愉快的小插曲,一位疑似奢侈品造假者混入了课堂,最后被请了出去,这也让行业内人士担心:如果造假者也去考个奢侈品初级鉴定师,岂不是弄巧成拙?
  “我遇到过一些学员,对正品的概念有偏差,商家告诉她们,一个LV的包包皮料是原厂的,五金是肉眼无法辨别的高仿,她们就接受这样也算是正品,”李娜说,“问题还在于中国消费市场,不少买家其实是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去购买高仿奢侈品,这让假奢侈品的土壤短时间内仍然存在。”
  此外,杭州米兰站的负责人陈家品认为,目前二手奢侈品行业内还没有健全的监督机制、认证机制,而国内暂未有机构承认奢侈品鉴定师的鉴定效力,奢侈品
  鉴定师很有可能会沦为一种噱头。
  几种奢侈品手袋简单的鉴定技巧
  目前,在国内二手奢侈品店中最容易看见的假奢侈品排行榜,分别是:LV、Gucci、Chanel、Hermes、Prada、Rolex、Cartier、Bottega Veneta、Dior和Burberry。
  这预示着,消费者在二手奢侈品市场买到假货的几率仍然存在,资深鉴定师告诉我们以下几种奢侈品手袋简单的鉴定技巧:
  LV:看编码。编码由两个字母加四个数字组成,体现了产地和生产年份。从左开始,序列号最初两个是制造国家编号,4位数字代表生产年份。有些产品上还会出现“DK”开头的编码,这个DK是直营店里修复时候的证明号码,也就是说该产品进行过维修。伪造的路易威登商品常常以“FL”的刻印居多。
  Hermes:看缝线。Hermes的产品都是手工制作,手袋上不会有机械化的缝线,以及重合的缝线,尤其在皮夹产品中。此外,在皮夹类产品的拉链尾端,还会有一个小巧的“H”标志。
  Chanel:看标贴。手袋上会印有和身份卡上的号码相同的白色“镭射标贴”,在标贴的右侧印有“CHANEL”logo,用荧光灯照射后才能看到,大多泛有红色带状的光。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真伪难辨,奢侈品鉴定服务走俏市场_网易新闻
真伪难辨,奢侈品鉴定服务走俏市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真伪难辨,奢侈品鉴定服务走俏市场)
十年前淘宝的兴起,让大量线下交易受到冲击,线上交易份额逐渐增加。由于线上交易相较线下,所需的成本较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网上发家致富,一时间淘宝的买卖市场混乱,巨大利润下,诚信的缺失也导致假货横行,品牌正品在假货低价的冲击下,越来越难卖,特别是网购奢侈品,更是重灾区。
每个人都希望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商品,很多制假商正是抓住了这点,打着“原单”“尾单”“海关货”的名义来出售假货牟取暴利。同样,用买正品的钱,买到假货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问题亟待解决。
“奢侈品鉴定已经被混乱的市场环境倒逼成刚需”奢易拍创始人张琛曾经说过这句话。目前国内山寨奢侈品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为了获得更多利益,造假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普通消费者想靠自己辨别真伪已不再可能。相应的,对奢侈品真伪鉴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网购奢侈品真伪难辨的市场环境下,奢易拍APP应势而生,奢易拍鉴定学院是集奢侈品鉴定、鉴定评估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专业机构,鉴定团队成员长期为国家公检法、海关、大型奢侈品电商平台提供专业的奢侈品真伪鉴定服务,为中国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提供完整的鉴定技术保障及鉴定行业规范标准。奢易拍APP鉴定类别极广,包含奢侈品箱包、服饰、腕表、首饰四大类。从COACH、FURLA到爱马仕,都在鉴定范围,操作简便,与鉴定师一对一即时沟通聊天,只需按照示例上传照片,即可得到专业答复,不用担心时间延迟。遇到售假不退货的无赖商家,奢易拍鉴定学院也可提供司法机构采信的鉴定证书,以此来解决奢侈品售后申诉无据的问题。
截止4月底,奢易拍APP已累计帮助5000余名消费者解决奢侈品真伪鉴定需求,月订单增速达60%,数据背后也反映出了消费者对奢侈品真伪鉴定的需求在高速增加。
(原标题:真伪难辨,奢侈品鉴定服务走俏市场)
本文来源:齐鲁壹点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揭秘奢侈品鉴定:网购剁手族你的包包是真的吗|奢侈品|鉴定师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揭秘奢侈品鉴定师行业:网购剁手族你的包包是真的吗
  凭借“火眼金睛”鉴别奢侈品真伪、最快几十秒便能发现奢侈品中的“李鬼”……作为一个新兴职业,奢侈品鉴定师让人感觉神秘和好奇。随着中国二手奢侈品店的发展以及网购、海淘的盛行,这个职业的需求量如今以几何级的速度在增长。
  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群是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背后有着哪些精彩的故事,奢侈品的鉴定鉴别又需要何种流程与手段……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带您走进奢侈品鉴定师的群体。
  礼品是假冒奢侈品“重灾区”
  讲述人:奢侈品鉴定师梁辰
  已经从事奢侈品鉴定行业4年的梁辰,大学学习的专业却是医科,在做了10个月牙医后,他毅然辞掉了别人眼中的“铁饭碗”,进入一家国内知名的二手奢侈品电商企业,从最基础的鉴定助理开始从头学习奢侈品鉴定。
  80后的梁辰说起话来有着理科生特有的理性,“在做牙医的那10个月里,我见到不少病人都是奢侈品的爱好者,也是从他们那里我开始了解到原来奢侈品在国内的市场如此之大,而奢侈品鉴定却还是空白领域,发展前景相当有潜力,医生工作虽然稳定,但从业人数众多,而奢侈品鉴定师一直是中国奢侈品行业的空白页,我们的工作其实是在创造一种标准体系。”梁辰说,“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空白的,从奢侈品品牌的型号、市场、价格、款式一直到品牌的文化、变革等等,说白了就跟重新念一遍大学一样”。而现在的梁辰,已经成为行业里的一名优秀的鉴定师。
  “干这行有时候会遇到很多奇葩事儿,如果说哪个渠道最容易出现奢侈品假货,礼品绝对是‘重灾区’”,梁辰已经不止一次在鉴定过程中遇到拿奢侈品来寄卖的客人无法面对被送了假货的状况,“尤其是那种情侣间送的礼物,经常遇到有女孩拿着男朋友送的包包来寄卖,我们鉴定的结果却是仿冒品,女孩们最开始都会责问我们懂不懂,但听完我们的讲解分析,一般就心服口服了”。
  干鉴定的时间长了,梁辰和同事每当听说顾客要寄卖的商品是来自朋友间的馈赠时,都会在心里先打个问号,“有的女顾客可能觉得鉴定是假货,脸上挂不住,甚至当着我们的面把自己的男朋友叫过来当面质询,男孩来了之后也开始理直气壮,还带着购买奢侈品的小票,说是托最好的哥们从国外专柜给买的,不可能是假的。记得那是一款LV包,从包里的序列号可以判断是2014年第3个月生产的,可这个男孩带来的小票却显示是2013年购买的,这款包的假货身份也就一目了然。”
  贩假人扮顾客“套磁”鉴定细节
  讲述人:奢侈品鉴定师姜硕
  和梁辰的半路出家不同,也已经入行4年的鉴定师姜硕,大学一毕业就把简历投到了一家二手奢侈品电商。“女孩子比较爱包包、饰品,那时候就觉得如果工作能和奢侈品有关,该多养眼呢”,长得娇小玲珑的姜硕毕业找工作时发现了竟然还有跟奢侈品鉴定有关的工作,毫不犹豫就投了简历。
  “干这行没有捷径,就是要边看边做,跟着前辈多看多问,还要多去店里看新品,收集各种资料”,姜硕说,“以前经常觉得奢侈品高高在上,学会了鉴定后,尤其是接触二手奢侈品市场越多,就会发现其实身边有很多性价比很高的奢侈品,有的基本全新,价格却要比原价便宜一半还多。”
  别看姜硕说起话来温柔文静,但在识别奢侈品假货方面却是“火眼金睛”,而且对待一些别有用心、制假贩假的“顾客”也有着自己的小技巧。“有一次一个顾客拿过来30多个、宝格丽、梵克雅宝品牌的项链和戒指,他说是店里收的二手奢侈品首饰”,不过在鉴定过程中,姜硕却发现30多个首饰中只有5个是正品、可以寄卖,面对如此“亏本”的鉴定结果,这个顾客却一点儿都不恼火,反而非常“虚心”地套磁说:“您太厉害了,可这些都假在哪儿了?要不您给我讲讲。”
  其实在鉴定师的鉴定经历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顾客,“这些制假贩假的人挺挂相的,就算是下次再换个人来送检,还是很容易辨认”,姜硕告诉记者,“因为正常的顾客遇到送检寄卖的物品是假货,经常会很生气或者失望,但这些贩假的人却求知若渴,恨不能让你掰开揉碎给他讲,不过对付这样的人我们也有办法,有时候在一些鉴定细节上我们会特意模糊过去,有的同事甚至会用错误信息误导他们,省得他们卖假货坑害消费者。”
  防静电手套不离身
  讲述人:奢侈品鉴定师闫闯
  90后的闫闯成为一名奢侈品鉴定师的时间虽然只有3年多,但现在已经和梁辰、姜硕一样成为了奢侈品鉴定培训的讲师。
  闫闯对于奢侈品的热爱从大学就开始了,“我很喜欢明星和他们身上穿的潮牌,上学的时候哪买得起奢侈品,也在网上买过仿品,后来工作了几年之后决定加入奢侈品鉴定师的行业”,直到现在,闫闯都觉得辞去高铁的工作而成为一名鉴定师的决定无比正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干这行很辛苦,入行要先从各种琐碎的记录和打杂开始,比如记录寄卖商品的信息、存档等等,但只要有兴趣一切付出就都值得。”
  闲暇的时候,闫闯经常会去国贸、SKP等奢侈品聚集的商场,“我们可不是简单地逛逛,而是要记住很多基本信息,这对于我们鉴定很有帮助,很多店员都认识我和同事了,也不爱搭理我们,因为知道我们只看不买。”
  从入行到现在,闫闯随身都会带一套鉴定工具和一个小本子,其中有一副防静电手套,“这个主要是为了保护奢侈品,防止在触碰时手上的油脂或者指甲伤害到皮质”,还有一个带有LED灯的50倍放大镜,用于查看箱包在隐蔽处的序列号等标志,另外还有一个只有小拇指粗细的手电筒,“有很多奢侈品鉴定的关键点位置都很隐蔽,必须通过手电照亮才能看得到”,还有一个特定波长的专用紫光灯,“有一些品牌会有特定的防伪标,只有紫光灯照射后才能看得到”。
  这些说法不可信
  讲述人:中检集团奢侈品
  鉴定中心总监张琛
  作为国内奢侈品鉴定的“鼻祖”,张琛的名字算得上一块“金字招牌”。作为奢侈品管理硕士课程的讲师,曾经长期协助国家公检法以及海关等机构对奢侈品箱包服饰类进行鉴定评估的张琛,如今已经加盟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担任总监,他在接受本记者采访时就网购奢侈品的几个误区进行了剖析。
  专柜支持验货
  奢侈品领域内的从业人员都清楚,没有一家奢侈品品牌给专柜的销售进行过“真伪鉴定培训”,因此专柜销售人员,即便是店长级别的员工也没有技术能力去判断商品真伪。
  国内代工厂“原单”
  很多网店、微店商家的口号是“出售的都是国内代工厂的‘原单’‘尾单’”。其实,各大品牌对奢侈品制作材料的供应是严格把控的,比如需要代工厂做100个包,就只给110件商品的材料,数量不会很多,更不会大批量的对外出货。这些所谓从代工厂流出的货品有很多是“拼装货”,即金属配件+自配皮质。
  走线不齐就是假货
  通过走线不齐、开胶、螺丝掉落等即判断为假货有些武断。实际上每个奢侈品牌都有自己做工的优缺点,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也在所难免。比如一款MIUMIU手提包,开合部分的按扣却出现了‘PRADA’的按扣,作为业内人士就会比较清楚,由于MIUMIU和prada共享工厂,很可能导致了按扣混淆的情况,并不奇怪。
  奢侈品专柜售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商品入库、出库、销售数据都会经过专柜系统,如果消费者是在专柜或奥特莱斯购买商品,原则上来说不太可能买到假货。另外,“奢侈品专柜看人下菜碟”、“奢侈品有A货、4A、5A级”等的说法完全是谣言。
  如何简单迅速判别奢侈品箱包真伪,如果有刺鼻的橡胶味儿基本可以判断为仿品;另外,如果金属件有水纹,说明所用的金属材质比较差,有可能为仿品。
责任编辑:王嘉源
中国当今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开发商,无一不是周期游戏的高手。在经济低迷和宏观调控时期,他们大胆从政府手中低价吸纳土地,形成财务上的高杠杆性,而在经济复苏及货币宽松时期,则快速出售,积累现金,等待下一轮紧缩周期的到来。
德国近一半的高中生从16岁起就被分流到职业教育领域,有40%的德国年轻人成为学徒。如果能被戴姆勒,博世或是宝马这样的企业选中所学徒,可以成为一件毕生值得骄傲的事情。
中国台湾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排名在亚洲四小龙中垫底,引以为傲的电子产业发展前景危机重重。当年诺基亚被苹果手机击败,导致芬兰经济大退步的悲剧,难道又要在台湾重演么?
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本行发展相匹配的薪酬增长机制,以业绩论英雄,凭数字说话,多劳多得,增强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市场化激励模式,以市场化的薪酬吸引人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奢侈品鉴定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